我有时对好友说:“我已经破碎了,再没有激情了。我不会为一道题钻研两个小时了,也不再喜欢喧闹的摇滚了,我似乎真的被这儿摒弃在外了。”而她总是回应我:“你所谓的‘破碎’,那只是迷惘和束缚。说不定哪一天,你就觉得一切豁然开朗、心灵自由了呢。”也许吧,我在心里呢喃道。
今天下午的时候,我和两位朋友一起去了青枫公园——这只是纯粹出于某些我不得不面对的事物而已。我几乎可以预见这将是一次毫无激情的散步,但事实上它使我觉得美妙、愉悦和自由。
这个时候青枫公园正在办一年一度的“菊花节”。我们进门时,就看到一团团、一簇簇以及一大片的菊花。橙色以及金黄色,这是最主要的色调。虽然在平日里也可以见到,但对于此时而言,总觉得它们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变得更加美丽、鲜艳了起来。
而继续往里走,才发觉公园并没有多大的改变。只是夏日里繁茂的墨绿色树叶变得有些枯黄了,而一些小花仍在顾盼生姿,不时有蜜蜂回旋飞过。这样倦怠着而生机勃勃,树影间斑驳的阳光摇曳着往日的寂静与平和。人群的洪流仍在涌动,活泼的孩童仍在追逐嬉戏,就好像时光并未给这座公园留下多少印记,过去的事物都只是一个不真实的梦境。
这使我感到平静而快乐,因为我在这儿似乎遇见了过去,那些引人遐思的回忆。我不必再烦恼我是否有聪明的脑袋应付难题,也不必烦恼我是否又有某句话说错了引人误会,更不必担忧是否会有“老大哥”在注视着自己——我只需闭上眼呼吸清新的空气就可以了。可以放空心灵面对自己,长久以来疲惫的思想好像吸收了养分一般,又活跃起来了。它们跳动着,连带着我所见到的世界也跳跃着。
我们很快来到一排排的菊花前。现在,以我这跳动着的思维看,它们都是缤纷、绚烂而亮丽的。比如说那朵“雪映红梅”。那是一朵有些淡的紫红色的菊花(有可能是光线的原因),花瓣还未完全展开,只有几根蜷曲的花瓣伸出来。若是照以前的目光看,定是枯燥且黯淡的,而现在细细观察,它竟洋溢着勃发的生机,且有令人难以自持的诗意。
这样奇特的感觉使我由衷惊喜。旁边的一朵“叶公好龙”也是十分美丽。它金黄色的花瓣已经完全舒展,有一些已经垂下了,它令我愉悦,心中的炽热火焰好像在蓬勃的生长,我的四肢都欢快起来了。我拉着朋友四处转悠,脸上是欣喜的笑容。我们在人群中穿梭、奔走,汗水流过我们的脸颊、脖颈,最后滴到脚背上,而我的内心却更加的振奋与激荡。
在菊花节中,我的内心静默寂然却沸腾翻滚;平平淡淡却郁郁葱葱;我觉得我已成熟,却又像个孩童。这样矛盾,却使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心灵的自由。所以这次散步,我是真切的觉得欢乐。
相约课堂
怀着各种对大学的猜测的憧憬,我们走进大学。对很多的中国孩子来说,大学应该更轻松,没有小山堆似的作业,没有老师们的絮絮叨叨„然而进入大学之后,我们可能会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因为大学并不是那样的,相反,大学是忙碌的,也是多彩的。我们会面对工作日的满课,也会有各式各样的社团活动,我们很忙。对我而言,大学就应该是充实的日子,不仅仅是“忙碌”,因为“忙碌”也有可能是一种碌碌无为,而“充实’则是一段自我提高的历程。
毫无疑问,大学最为重要的便是“学习”。然而大学要学的又是什么呢?在一次对各个世界名校的校长的采访中,他们的答案都莫名的相似——“大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积极的人生观”才是大学要教给我们的最重要的知识。但是,这些又从哪里来呢?思维方式和人生观的培养更多地来自于课堂,来自于老师们对我们的熏陶。由此,大学的课堂建设就成为了十分重要的事情。
比起“教授”的称谓,我更喜欢讲“老师”,总觉得这样更亲近,更显敬意。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太喜欢严厉的老师,不太喜欢脾气不好的老师,不太喜欢给的绩点低的老师;我们更喜欢那些上课开开玩笑的老师,更喜欢温和的老师,更喜欢课后作业少期末给的绩点高的老师。但是,仔细想想,这样真的好吗?难道我们上大学只是为了拿一个高一点的绩点,只是为了顺利毕业吗?我想,不是这样的。我们上大学是为了进一步地提升自己,让自己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充实自己,找到将来要努力的方向。
如果要问“我喜欢的教授是什么样的?”我想我首先的要求便是:对学业做出严格的标准。我们无法否认,“学业”对学生而言是第一要务。如果一个人连他的本业都做不好,又如何去做好其他的事情呢?
其次便是: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关怀,更加关注学生的精神成长。我希望当我们走入社会时,我们不会成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人,不会失去现在我们坚持的做人底线。我记得在《超级演说家》的一期节目中里,有一个北大法律系研究生说:“有一件事情,你和我都可以做到,这件事情就是,我们这一代人,在我们老去的路上,一定一定不要变坏。不要变成你年轻的时候最痛恨、最厌恶的那种成年人。”这也是我的期望。我希望在大学里,即使我们学习不突出,生活得平平淡淡,也要养成一种对“人性”的关怀、对明天的憧憬。我希望大学四年之后,走入残酷的社会之后,我们了解人性但不对人性失望,我们看透社会的无情但仍怀抱期待。
争论往往有助于我们强化知识并且锻炼我们的思维反应能力。老师课后与我们的交流实质上也是另一种教育方式。在与老师的交流中,我们学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走进老师为我们创设的世界。我希望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和老师近距离地交流、争论,通过老师的引领了解更多的未知领域。
“你的问题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这是杨绛先生对一个青年的回信。在现在这个急躁的社会,我们已经很难静下心来读书了,大学是我们最后一段可以毫无功利之心、认认真真读书的日子。我希望我们可以真正地落实课外的阅读任务。通过阅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读书中培养我们分析问题的能力。此外,鼓励学生广泛地涉猎各种书籍,开阔视野。我们学校成就系统的读书会活动很好,我非常喜欢,通过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我们寻找共鸣,也在老师的带领下对有些书籍进行深入的思考。如果大学里我们可以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这将是我们一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