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宝山记游》阅读答案
【古文阅读】
宝山记游
管同(清)
宝山县城临大海,潮汐万态,称为奇观。而予初至县时,顾未尝一出,独夜卧人静,风涛汹汹,直逼枕簟[1],鱼龙舞啸,其声形时入梦寐间,意洒然快也。
夏四月,荆溪周保绪自吴中来。保绪故好奇,与予善。是月既望,遂相携观月于海塘[2]。海涛山崩,月影银碎,寥阔清寒,相对疑非人世境,予大乐之。不数日,又相携观日出。至则昏暗,咫尺不辨,但闻涛声若风雷之骤至。须臾天明,日乃出,然不遽出也。一线之光,低昂[3]隐见,久之而后升。《楚词》曰:长太息兮将上。不至此,安知其体物之工哉[4]?及其大上,则斑驳激射,大低与月同。而其光侵眸[5],可略观而不可注视焉。
后月五日,保绪复邀子置酒吴淞台上。午晴风休,远波若镜。南望大洋,若有落叶十数浮泛波间者,不食顷[6],已皆抵台下,视之皆莫大舟也。苏子瞻记登州之境,今乃信之。于是保绪为予言京都及海内事,相对慷慨悲歌,至日暮乃反。
注释:[1]簟(diàn店):竹席。[2]海塘:为阻挡海潮而修筑的堤岸。[3]低昂:起伏,升降。[4]体物之工:表现事物工巧,精确。[5]侵眸:刺眼。[6]不食顷:不到一顿饭的时间。
9、以下加点的实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
A.称为奇观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B.保绪故好奇,与予善 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
C.及其大上 及鲁肃过寻阳
D.今乃信之 忌不自信
10、下列与例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安知其体物之工哉
A.久之而后升 B.又数刀毙之
C.辍耕之垄上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1、翻译下面的句子。(5分)(1)相对疑非人世境,予大乐之(2分)
▲
(2)于是保绪为予言京都及海内事,相对慷慨悲歌,至日暮乃反。(3分)
▲
12、作者与朋友在宝山观赏到了哪些奇观,请概括。(3分)
▲
参考答案:
9、(2分)A
10、(2分)D
11、(5分)(1)面对这样的景象,怀疑不是人世间能有的景致,我感到非常高兴。(3分)
(2)向南面远望大洋,像有十几片落叶漂浮在波浪之间。(2分)
12、(3分)月下观潮 海上日出 午间海景(一点1分)
第二篇:游 记
游 记
这个暑假,我跟随老师,伴着同学,完成了夏令营。
这三天,我们依次去了无锡华莱坞,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科技馆,常州恐龙园,饱览了中国著名的景点。
第一天,我们先来到无锡华莱坞。华莱坞电影馆里异常华丽,一进大门,就有一个海豚的塑像,虽然水看起来很假,但是海豚看起很逼真,听说无锡华莱坞是筹办于1986年,1988年2月正式投产,到2007个已经形成了。这里的路两边有许多的商店,还有买纪念品的商店。这里的应该也不错,虽然我没看到,但是我看到图上景色很华丽。再向前走,有一艘船停在水中央,看起来像真的一样。旁边还有一些似人形的塑像。后面的特效更是让游客惊奇。
吃完晚饭,回到宾馆,洗完澡,我们便睡了。
第二天,早饭后,我们怀着高兴地心情向野生动物园出发。来到野生动物园,我们首先坐在参观了野兽区,在野兽区之前,还有一些鹿之类的动物,它们和野兽区的动物看起来都很温和。看到我们来了,还稍有兴趣地看着他们。然后我们下了车,去参观其它的动物,我们看到了高贵优雅的黑天鹅,它们悠闲地在水里游着。还有火烈鸟,它们全身火红,细长的腿矮矮的,可爱极了!我们还看了浣熊,听说浣熊寿命只有13-15岁。另外,我们还在竞技场看了一些动物的表演。
午饭后,我们去了科技馆,里面的科技真是让人惊叹,它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参观完它,我对科技有了了解。
最后一天,我们去了常州恐龙园,我们先在里面吃了午饭,吃完午饭,我们一同前往好玩的地方,找了好长时间,才找么一个好玩的,水上漂游。四人一船,我们四个女生坐一船,坐完回来,衣服全都湿了,但是好爽。
祖国的景点,我又观览了几个,这次,我对影城有了回忆,对动物的类型有了,对科技有了了解,对玩也有了“低线”,收获不错哦!
第三篇:游动物园记
游动物园记
在“十一”长假的一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我的心情十分舒畅,就像这美丽的天气一样。我走进公园大门,先来到河马馆,观看了河马。我们用5元钱买了一小盆海棠果,给河马喂食。我站在河马旁边,看见它庞大的身躯趴在墙上,张开大大的、宽宽的、肉乎乎的嘴巴,等着喂食。我把果子一个个扔进它那垃圾桶似的大嘴里,它连嚼都不嚼,直接吞了下去。一个果子卡在河马的牙齿里,它既舔不着,也咽不下,它着急的样子真好笑。
接下来,我又喂了大象和长颈鹿。在大象吃我喂的胡萝卜时,我随手摸了摸它那灵活的鼻子,忽然想起了盲人摸象的故事,它的鼻子真想又大又圆又粗糙的草绳。长颈鹿劲真大,我还没拿住喂它的树枝,就被它一口叼跑了。当我爸爸全神贯注地给我照相时,一抬头,长颈鹿的头正好在他的脑袋上,把他吓了一跳!最后,我骑上了“沙漠之舟”——骆驼。骑在它毛茸茸的背上,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摄影师为我们照了一张相,洋洋得意地我和趾高气昂的骆驼,我俩的合影显得很酷!游动物园真有趣!
第四篇:宝山事业单位
2011年9月上海市宝山区部分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公告
经有关部门批准,本区部分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对象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德才兼备。
2、具有本市常住城镇户口(外省市人员须符合进沪条件)。
3、年龄35周岁以下(1976年9月16日之后出生),个别岗位根据有关情况年龄要求适当放宽。
4、具备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及拟报考职位所需资格条件和工作能力。
5、具有良好的品行和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
6、具体专业、职位以及报考条件详见招聘简章。招聘简章通过宝山区人民政府网站(http://bsq.sh.gov.cn)、宝山人事人才网(http://www.xiexiebang.com)查询。
7、驻区部队军嫂、本区特困家庭人员同等条件下优先。
二、报名时间和方式
1、采取现场报名方式。应聘者请带好本人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户口簿、专业资格证书及其他必要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一寸近期免冠照片2张。
2、报名时间:2011年9月16日(星期五)9:00-14:00。
3、报名地点:宝山区公共人事服务中心(友谊支路6号,近宝杨路路口)。
4、报考人员可根据自身情况和拟报考职位的资格条件和专业要求选报岗位,每人限报考一个岗位。
5、实行告知承诺制:报考人员应对报名的个人信息材料负责,如不符合报考条件或填报信息不实,后果自负。
三、招考和聘用
1、笔试。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90分钟,满分100分。《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笔试不指定复习用书。笔试具体时间、地址另行通知。
2、面试。根据笔试成绩按照招聘职位由高分到低分按1:3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员名单(如按1:3的最后一名分数并列的,同时进入面试)。
考生可于10月24日左右登陆宝山人事人才网(http://www.xiexiebang.com)查询笔试成绩和是否入围面试。
3、体检。面试合格者按招聘职位数1:1进入体检。体检费用自理。
4、考察。对考生的政治思想素质、遵纪守法情况、道德品质、诚信记录和任职资格等进行考察。凡考察不合格者,取消聘用资格。
5、公示。经考察合格的人员,将在宝山区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公示。
6、录用。公示无异议者由事业单位按照《上海市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办法》与其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并按有关规定享受工资福利待遇。
四、咨询电话
56691011-2217、2231 附:《宝山区部分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简章》 宝山区公务员局 二〇一一年九月九日
第五篇:游褒禅山记导学案答案
《游褒禅山记》导学案答案
课前预习:
一、认识作者:王安石字_介甫,_北宋__时__临川_人,著名的_政治_家和_文学_家,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唐宋八大家__”之一,他的著作收在《_临川先生文集_》,《游褒禅山记》是他的传世名作之一。
二、朗读课文,自主合作完成下列各题。
(一)、停顿: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二)、注音。
1、庐冢(zhǒng)
2、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 ....
3、盖音谬(miù)也
4、有穴窈(yǎo)然 ..
5、则或咎(jiù)其欲出者
6、无物以相(xiàng)之 ..
7、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8、王回深父(fǔ)..
(三)释意:以:
1、因为,介词
2、因为,介词
3、向,介词
4、相当于“而”,表修饰。
5、来,表目的的连词
6、相当于“而”,表并列的连词
7、来,表目的的连词
8、“以之”的省略,因此。于:
1、在,介词
2、在,介词
3、对,介词
4、对于,介词
5、比,介词
6、向,介词
7、表被动 其:
1、它的,代词,代华山
2、那,代词
3、那个,代词
4、它,代词
5、它的,代词,代碑
6、它的,代词,代华山
7、那个洞,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
8、那些,代“好游者”
9、“其进”的“其”指代“入之愈深”;“其见”的“其”指“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10、它的,代后洞
11、那,代后洞
12、他们,指古人,代词
13、句中语气词,没有实际意义
14、那些,代“欲出者”
15、自己,代词
16、难道,加强反问语气
17、古书,代词
三、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1、答: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2、答:“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3、答: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4、全文六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第二层(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第二层(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第三部分(第五、六段),是记游的结尾。
第一课时
一、研读第一段
(一)、1、名→动,筑舍定居。
2、名→动,命名,起名。
3、名→状,往东
4、在,介词 阳,山南水北
(二)总结句式特点:判断句。文中还有判断句: ①此余之所得也。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三)理解第一段之后填空
1、山之_名__、山之寺___、山之_洞__、山之__碑_。
2、为文章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提供依据。
二、研习第二段
(一)1、名→状,从旁边
2、幽深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
3、形→名,深度
4、形→动,到尽头
5、“而”,表修饰
6、动→名,见到的景象
7、十分之一
8、动→名,到达的人 / 更
9、形→动,照明。
10、有人 / 责怪,埋怨
(二)1、a 前洞的平旷——后洞的窈然 b前洞记游者甚众——后洞的来而记之者甚少、其至又加少
c “余所至”之浅——“好游者”所至之深 d 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
2、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翻译:
1、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2、大概我走到的地方,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来说,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看那左右的洞壁,来到这里题字记游的人已经很少了。
四、课堂练习:
1、B。解析:A、父fǔ C、相xiàng D、冢zhǒng
2、C。解析:第一个“其”译为“难道”,加强反问语气的副词。
3、C。C项意为说明。其余为命名。
4、A(A项中者在句中起停顿作用,其余B、C、D项中三者都译为“„„的人”。)
5、A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第二课时
一、研习第三段
(一)对于/这件事
2、心得,收获,名词
3、因为 / 并且,连词
4、而且,表并列,连词
5、观察,动词
6、不平常 / 景观,名词
7、形→名,危险遥远的地方
8、到达 / 帮助
9、形→名,让人迷惑的地方
10、对于 / 是,算得上,动词
11、难道,副词,表反问语气
(二)1、不随(之)以止也。省略句
2、判断句
(三)1、有志、有力、有物。力与物也重要,但有时难以强求,只有“尽吾志才能“无悔”、无“可讥”。2 第三段: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第二段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第三段: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照应第二段: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结论:要有志、尽志
二、研习第四段(一)
1、因为
2、弄错,使„错,使动用法
3、没有人 / 名→动,说明
4、尽,完 / 说,动词
5、„„的原因 求学的人
(二)1、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略句
2、判断句
(三)1、第四段: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第一段: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结论:要深思而慎取
2、观点:学者不可不深思而慎取也。由“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而至“音谬”;又“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得出观点。
三、翻译:
1、尽了自己的努力却不能到达的人,就可以没有悔恨了。难道谁还会讥笑他吗?
2、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
四、课堂练习:
1、D胜:尽
2、C 用在主谓之间。解析:A、B 都是结构助词“的”,D代词,指洞。
3、C 其他都是判断句。
4、D 深父,是王回的字。
5、D(属于“无中生有”)
五、课堂小结
1、(略)
2、填空:本文把___游山___和__治学____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__游山____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__尽吾志 ______”和“_____深思慎取___ ”的道理。
3、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以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六、课后练习:
1、B(应这样停顿: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2、B。A项学者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义指有专门学问的人。C项非常古义指不寻常。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D项至于古义指到达,到。今义连词,引起另一话题。
3、A.。解析:①④意为“在”;②③⑤意为“对于”;⑥⑩意为“比”;⑦11意为“被”;⑧意为“向”;⑨第一“于”意为“从”第二个“于”意为“比”;12意为“给”。
4、D。解析:③表反问语气副词“难道”;⑤ 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⑦表委婉商量的语气副词“还是”。
5、B。①舍,名词活用作动词。筑舍定居。②名,名词活用作动词,命名。③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照明。④险远,形容词作名词;⑤来,使动用法,使„„来。⑥厌,形容词,满足。⑦乏困,形容词作名词。⑧谬,形容词用作动词的使动用法,弄错。⑨名,名词活用作动词,说明白。⑩师,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
6、B,均为“收获”。解析:A、前者为“景象”,后者是“观察”;C、前者是“因为”,后者相当于“而”;D、前者是“到”,后者是“提出另一话题,用在下文开头”。
7、C(这里讲的是没有“志”而仅有力与物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