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课外书时间》教学反思
《看课外书时间》教学反思1
在学习本课时的知识前,学生分别认识了分数与小数,也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与小数的大小,而本课的内容则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发展。 问题的引入,我出示了两个小朋友看课外书的时间,呈现的方式一个是用分数,一个则是用小数,然后请学生比一比谁用的时间多一些?二是解决问题的探索,比较两个用不同形式表示的数,这是一个新知识,也是学生认知上的新冲突。如何解决这种冲突则需要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后也得出了和书上一样的四种比较方法,即使没有书上的那么完整,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探索。第一种用画图的的方法,直观地比较两个小朋友看书的时间;第二种通过简单推理的方法,得出谁用的时间多一些;第三种是将分数表示的时间转化为小数,然后再比较时间的多少;第四种则是将小数化为分数,然后再比较。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分数与小数相互转化的讨论,将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的方法渗透在其中,将分数化为小数,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掌握,将小数化为分数对于个别学生就有一定的困难,经过一定的讨论,让学生悟出分数转化为小数的基本方法。所以本课的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手段
本课将谁用的时间多一些这一现实的有趣的生活问题作为一条主线,有机地将多种学习材料串连起来,让学生始终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
2、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线,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小数相互转化的方法
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主动的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学生自己的知识。在学生探索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时,老师提供学生探索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在学生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比较、整合,从而得出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和同伴的努力,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而在本课时教学比较满意的方面是。
1、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转入活跃,有力地调整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本课时的.各种环节中,安排学生间你一言、我一语的活动,有时甚至设置一些悬念,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求得发展
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在比较分数与小数大小时,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促进发展
本节课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在课前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因此,在课上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研究,从而经历、体验知识形成、获得的过程。在比较方法的探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我选择比较的方法,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收获的多少可能不同,却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看课外书时间》教学反思2
《看课外书时间》是在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约分和通分、分数大小比较和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之后学习的一个内容,是要学生掌握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主动的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依据这个认识,在学习这个内容时,我通过复习铺垫,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总结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来完成本节内容的学习,效果较好。
1、复习铺垫,为探索引路
教材的情境中创设了两个小朋友看课外书的时间,一个是用分数表示的时间,一个是用小数表示的时间,比较谁看书的时间多,实际上是要比较分数与小数的大小。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地想到把分数化成小数来比较的思路,在课的开始,我复习了把分数化成除法和用小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的`知识,有了这个旧知的复习,在出示情境问题后,学生立即想到了把分数化成小数来比较的思路,并且说出了把分数化成小数就是用分子除以分母。
2、问题引领,激发求知欲。
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转入活跃,有力地调整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节课中,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后,老师以考考你的形式提出新的问题,你们学会了分数化成小数的方法,你们又能不能把小数化成分数呢?很多学生都说能,一付跃跃欲试样子,我知道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被调动起来了。此时我出示了三个小数让学生试做,这三个小数分别是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和三位小数,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学生基本能将它们化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只是多数学生没有将结果化成最简分数。
3、自主总结,内化新知
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主动的参与,自主总结,才能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所以在经过充分的练习之后,我让学生在小组之间讨论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然后组织交流,在学生的你一言我一语中,学生基本把方法和思路说清,只是条理性不够,再通过启发,让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先说,再让中等水平的学生说,再让后进生说,通过这样的训练,多数学生能总结出小数化成分数的方法。
《看课外书时间》教学反思3
课堂提问:
两个同学看课外书的时间,一个用小数表示(板书:0.4时),一个用分数表示(板书:1/4时)。那怎样来比较他们看课外书时间的长短呢?
小组合作:
在教学中要敢于放手,相信学生能通过自我探究、合作交流有所感悟、有所发展、有所创新。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转入活跃,有力地调整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本课时的各种环节中,安排学生间你一言、我一语的活动,有时甚至设置一些悬念,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本节课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在课前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因此,我在课上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研究,从而经历、体验知识形成、获得的过程。在比较方法的探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我选择比较的方法,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收获的多少可能不同,却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主动的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在学生探索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时,老师提供学生探索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在学生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比较、整合,从而得出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和同伴的努力,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有效训练:
1、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转入活跃,有力地调整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本课时的各种环节中,安排学生间你一言、我一语的活动,有时甚至设置一些悬念,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求得发展
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在比较分数与小数大小时,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促进发展
本节课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在课前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因此,在课上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研究,从而经历、体验知识形成、获得的过程。在比较方法的探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我选择比较的方法,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收获的多少可能不同,却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努力营造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转变传统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模式,尽量成为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在巡视过程中,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意见,引导学生展开了讨论。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有自主探索、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机会。
《看课外书时间》教学反思4
本节课的内容课本提供的是0.4时和1/4时两个时间的比较。从课本的情境图可以知道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我们理解分数、小数互相转化的必要性,掌握分数和小数互化计算的方法。让学租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为有限小数,并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通过对规律的猜想、验证和总结建立事物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其教学重点是小数和分数的相互转化方法。教学难点:是分数与小数进行大小比较,都转化成分数或者都转化成小数的灵活处理。
在教学中我联系身边的数学知识去进行复习引入,从学生说出的男女生各占全班的'几分之几去复习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为后面的教学作好埔垫。从以前的分数同类比较和小数的同类比较入手,从而进入教学中的分数与小数的比较,紧扣课本的素材使学生明确到本节课学习的必要性,减少了本节的教学难度,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探究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发散学生的思维,在探究中,并让学生进行方法的交流,互相讨论。使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在巩固练习的设计方面,我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先易后难,先让他们掌握好分数小数的互化,再进行闯关练习,尽量让学生层层过关。为了促进学生的互动,我还通过分数与小数的互化重新把全班学生分组,通过“找同伴”的方法活跃课堂气氛。最后为了让学生对知识点的提升,我还准备了一道开放题,扩展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能力的提升。
五年级 数学《看课外书时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小数相互转化的必要性。
2、能正确的将简单的分数化为有限小数。
3、能正确的将有限小数化为分数。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为有限小数;将有限小数化为分数。教学难点:能正确地将简单的分数化为有限小数;将有限小数化为分数。
三、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1、分数与除法有怎样的关系?
2、填空:1/2=()÷()
4÷5=()/()
3、0.1=1/()
0.01=1/()
0.001=1/()
4、比较大小:0.85()0.9
0.45()37/100
(二)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看课外书吗?
2、我们来看看林林和明明看课外书的时间。(投影出示本课的主题图)
(三)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1、请同学们观看大屏幕,认真观察,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林林看课外书的时间0.4时,明明看课外书的时间1/4时)
2、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谁看课外书的时间长?(重点讲解)
3、同学们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如何列式、计算。①、画图法:0.4>1/4
②0.4时是24分钟,1/4时是15分,所以林林看课外书的时间长。③ 把分数变成小数再比较:1/4=1÷4=0.25。0.25<0.4。练一练:1/5
2/25
2/3化成小数
小结:分数化成小数,要用分子除以分母;除不尽的,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
④ 把小数变成分数再比较:0.4=4/10=8/20
1/4=5/20
练一练:0.9
0.03
0.125化成分数
小结:小数分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后面添几个0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化成分数后,能约分的要约分。
(四)巩固练习,加深印象
1、填空(课件出示。)
2、解决问题。(课件)
3、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课后熟记)(课件)
五、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2、在我们的身边数学无处不在,希望同学们能运用今天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看课外书时间教学反思
在学习本课时的知识前,学生分别认识了分数与小数,也会比较分数的大小与小数的大小,而本课的内容则是在这个基础上的发展。问题的引入,我出示了两个小朋友看课外书的时间,呈现的方式一个是用分数,一个则是用小数,然后请学生比一比“谁用的时间多一些?”二是解决问题的探索,比较两个用不同形式表示的数,这是一个新知识,也是学生认知上的新冲突。如何解决这种冲突则需要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后也得出了和书上一样的四种比较方法,即使没有书上的那么完整,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探索。第一种用画图的的方法,直观地比较两个小朋友看书的时间;第二种通过简单推理的方法,得出谁用的时间多一些;第三种是将分数表示的时间转化为小数,然后再比较时间的多少;第四种则是将小数化为分数,然后再比较。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分数与小数相互转化的讨论,将分数与小数的相互转化的方法渗透在其中,将分数化为小数,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掌握,将小数化为分数对于个别学生就有一定的困难,经过一定的讨论,让学生悟出分数转化为小数的基本方法。所以本课的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手段
本课将“谁用的时间多一些”这一现实的有趣的生活问题作为一条主线,有机地将多种学习材料串连起来,让学生始终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
2、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线,引导学生发现分数与小数相互转化的方法
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亲身主动的参与,自主探索,才能转化学生自己的知识。在学生探索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时,老师提供学生探索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在学生多种方法的基础上比较、整合,从而得出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和同伴的努力,经历了知识形成的全过程。
而在本课时教学比较满意的方面是:
1、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转入活跃,有力地调整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本课时的各种环节中,安排学生间你一言、我一语的活动,有时甚至设置一些悬念,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求得发展
在教学中,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交流各自想法的机会,通过交流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在比较分数与小数大小时,学生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在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上促进发展
本节课内容相对简单,学生在课前已经有了初步的认知,因此,在课上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研究,从而经历、体验知识形成、获得的过程。在比较方法的探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我选择比较的方法,使得不同水平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收获的多少可能不同,却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