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估算》
四年级数学教案《估算》1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数学(下册)第110-11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几百乘几十、几百几十乘几十(不进位)和几十几乘几百(不进位)的口算,进一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并应用这些计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使学生加深对字母表示数的理解,进一步提高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的能力,会根据字母所取的值求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进一步发展符号感。
教学重点
复习已学内容并进一步的巩固已学知识
教学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知识的体验和理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理念
小组合作回忆-反思-整理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整理与回顾
提问:
你能回顾一下本学期学习的内容和自己学习的情况吗?填好下表并跟同学交流。
学生独立填表,在小组里交流后,全班交流
二、教学新课
1、复习乘法
2、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出示:238×45和117×23
提问:同样是三位数乘两位数,乘得的积位数一样吗?
出示:三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也可能是()位数。
(2)、出示:308×46和78×250
提问:这两题分别是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和末尾有0的乘法,在算的时候分别要注意什么?
(特别是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写法。)
追问:乘数末尾有一个0,积的末尾只有一个0吗?
指出:乘数末尾有一个0,积的末尾至少有一个0。
(3)、完成书第114页第1题
提问:第二组和第三组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指出:用简便方法计算除法时,应正确确定余数。
(4)完成书第114页第2题
指出:估算时,我们通常把数量看成最接近它的整十数或整百数。
(5)、完成书第114页第3题
(1)、提问:你能用字母表示我们学过的运算律吗?
教师板书:
a+b=b+a
(a+b)+c=a+(b+c)
a×b=b×a
(a×b)×c=a×(b×c)
(a+b)×c=a×c+b×c
(2)、追问:你能说说用字母表示数的好处吗?
(3)、完成书第114页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同桌讨论后指名填空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让学生结合计算的过程简要说说计算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读题并弄清题意后独立完成,交流:说说第(2)题是如何估算的。说说第(3)题的思考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说说能口算的是如何口算的(鼓励学生口算)。
指名口答
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读题并弄清题意后独立完成,交流:说说第(1)题两种列式方法和第(2)题的规范书写。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组交流,汇报
五、作业设计
完成相应的补充习题
六、教后反思
2、整理、复习混合运算、运算律,以及简单的三步计算实际问题
仪征市陈集镇中心小学傅青芹
四年级数学教案《估算》2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乘数是三位数的估算方法。初步学会估算,并能应用估算判断积是否错误。
2、培养学生应用估算等手段进行计算检查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下面各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值。
21448795495
由学生逐题口答结果与思路:如214≈200。看省略部分的最高位是1,由四舍五入法舍去,不向前进“1”。这里重点讨论95与495两题取的近似数。
2、估算:196×31的积大约是多少?并说一说估算的过程。
教师根据学生口答板书:196×31≈200×30=600
(二)教学新知
1、教学例7:
出示421×298=95458。问:如果不计算,你能说明这个积一定错了吗?
四人小组讨论后,指名说明判断方法:方法1:摆竖式计算。方法2:估算。
讨论哪些能用估算发现错误,哪些不能?
2、估算练习
课本“试一试”请学生按要求写出中间过程并完成。教师巡回指导,完成后校对。
(三)巩固与应用
1、巩固估算
“练一练”第1题。
独立完成,要求写出中间过程。教师巡回指导,完成后校对。快的同学思考估算的结果与精确结果比,是偏大还是偏小?
2、应用估算改错。
“练一练”第2题。估算各题,看积的最高位是否有错,并指出错误原因。
由学生独立思考,指出错误,大部分学生指出后,四人小组相互说一说,接着同桌互说,最后订正题目。
3、发展练习
估算:152×294大约是多少?要求学生估算出结果,然后比
较出大小,发现学生误差很大后,请学生找原因,修正估算方法。
4、应用题练习
“练一练”第3题,请学生当堂完成,并校对。
(四)总结
学了什么?可以用来干什么?
(五)作业
《作业本》
四年级数学教案《估算》3
教学目标:
1、在有趣的计算中培养学生的估算策略。
2、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熟练小数的运算。
教学过程:
一、解决问题。
问题1、CAI-1呈现P51的第1题的信息。
1、你根据这个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列式解答。
问题2、第2题,1、师生一起解读统计表。
2、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问题3、学生独立列式计算,个别辅导。
二、估一估,算一算。
P52的第4题。
1、示范解决。
2、学生任选一行或一列计算。
3、汇报你是怎样选两个乘数的'?探讨估算的策略。
第5题,估一估,算一算。
可以采取游戏的方法,1人说数,另一人说需要多少钱。
总结估计的方法。
教学反思:第四题、第五题,学生在计算前先估算。教学中,首先鼓励学生自己进行估算,交流估算方法,再帮助学生看懂教材中的方法。这两个练习培养了学生的估算能力。第四题不仅训练了小数乘法的计算技能,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推理能力。这样的题目很有趣,学生比较喜欢,教学效果很好。
四年级数学教案《估算》4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第46页例三、练习十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归纳概括、迁移推理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探索、勇于尝试的勇气,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
我们学校每个学期都举行流动红旗的评比活动,那么一个班怎样才可以夺得流动红旗呢?
(做好事)
对,我们班的同学也做了不少的好事,夺得了许多次的流动红旗。老师把大家做好事的情况编成一道应用题:(屏幕展示)我们班有68位同学,平均每人做5件好事,全班同学大约做多少件好事?
指名口头解答。
思想教育:一个人做的好事很少,但很多人都做好事,那么好事就变多了。
但如果做的是坏事呢:(屏幕展示)我校有1825名同学,平均每人丢弃3件垃圾,全校同学大约丢弃多少件垃圾?
指名口头解答。
思想教育:一个人丢的垃圾很少,但是如果每个人都不讲卫生,乱丢垃圾的话,那么我们就只能生活在垃圾堆里了。
二、尝试讨论
屏幕出示一位下岗工人,播放一段录音:我原是一名工人,下岗以后做起了生意,明天我打算购进52箱苹果,如果每箱苹果38元,那么我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呢?引出问题:一箱苹果38元,买52箱大约需要多少钱?
指名列式。
比较算式与复习1、2算式的异同。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两位数的。
小组讨论两位数的算法。
三、交流归纳
小组汇报。并指名上黑板板演本组的方法。
把各组的方法与精确值相比较,选出最佳的一种,归纳算法:(板书)第一步:求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
第二步: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四、巩固练习
象刚才的问题,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解决这些问题可以用到估算。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也可以运用估算来解决呢?
小组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
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可以运用估算来解决的问题:
1、一套学生桌椅53元,学校要给四(3)班买68套,大约要花多少钱?
2、我们学校有29个班,平均每个班有63人,全校大约有多少人?
3、学校每月节约电费17元,一年大约可以节约电费多少元?
4、小丽每分钟步行51米,1小时大约走多少千米?
分小组完成,每组指定一个代表上黑板解答,本组同学可以帮助。最后评出最佳的合作小组。
五、质疑提高
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怎样进行两位数的?
3、关于两位数的,你还有那些问题没弄明白?
练习:1、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下面各题算得对吗?
47×52=341469×51=2992
2、一本书有50页,每页排23行,每行26个字。这本书大约有多少万字?
3、说出下面哪些内容是估算?
(1)全世界的人口有52亿。
(2)这辆公共汽车上大约有40人。
(3)我们班有68名同学。
(4)在跳绳比赛中,东东跳了98下。
(5)小红3分钟能写85个字。
4、扩展题:一箱苹果32元,买52箱大约需要多少钱?(先估算,再算出精确值,把两个结果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六、课堂作业
练习十二1、2、3
七、板书设计
两位数的
第一步:求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
第二步: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第46页例三、练习十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归纳概括、迁移推理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探索、勇于尝试的勇气,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
教学难点:正确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
我们学校每个学期都举行流动红旗的评比活动,那么一个班怎样才可以夺得流动红旗呢?
(做好事)
对,我们班的同学也做了不少的好事,夺得了许多次的流动红旗。老师把大家做好事的情况编成一道应用题:(屏幕展示)我们班有68位同学,平均每人做5件好事,全班同学大约做多少件好事?
指名口头解答。
思想教育:一个人做的好事很少,但很多人都做好事,那么好事就变多了。
但如果做的是坏事呢:(屏幕展示)我校有1825名同学,平均每人丢弃3件垃圾,全校同学大约丢弃多少件垃圾?
指名口头解答。
思想教育:一个人丢的垃圾很少,但是如果每个人都不讲卫生,乱丢垃圾的话,那么我们就只能生活在垃圾堆里了。
二、尝试讨论
屏幕出示一位下岗工人,播放一段录音:我原是一名工人,下岗以后做起了生意,明天我打算购进52箱苹果,如果每箱苹果38元,那么我大约需要准备多少钱呢?引出问题:一箱苹果38元,买52箱大约需要多少钱?
指名列式。
比较算式与复习1、2算式的异同。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两位数的.。
小组讨论两位数的算法。
三、交流归纳
小组汇报。并指名上黑板板演本组的方法。
把各组的方法与精确值相比较,选出最佳的一种,归纳算法:(板书)第一步:求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
第二步: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四、巩固练习
象刚才的问题,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解决这些问题可以用到估算。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也可以运用估算来解决呢?
小组讨论。
汇报讨论结果。
老师这里也有一些可以运用估算来解决的问题:
1、一套学生桌椅53元,学校要给四(3)班买68套,大约要花多少钱?
2、我们学校有29个班,平均每个班有63人,全校大约有多少人?
3、学校每月节约电费17元,一年大约可以节约电费多少元?
4、小丽每分钟步行51米,1小时大约走多少千米?
分小组完成,每组指定一个代表上黑板解答,本组同学可以帮助。最后评出最佳的合作小组。
五、质疑提高
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怎样进行两位数的?
3、关于两位数的,你还有那些问题没弄明白?
练习:1、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下面各题算得对吗?
47×52=341469×51=2992
2、一本书有50页,每页排23行,每行26个字。这本书大约有多少万字?
3、说出下面哪些内容是估算?
(1)全世界的人口有52亿。
(2)这辆公共汽车上大约有40人。
(3)我们班有68名同学。
(4)在跳绳比赛中,东东跳了98下。
(5)小红3分钟能写85个字。
4、扩展题:一箱苹果32元,买52箱大约需要多少钱?(先估算,再算出精确值,把两个结果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六、课堂作业
练习十二1、2、3
七、板书设计
两位数的
第一步:求出两个因数的近似数。
第二步:把两个近似数相乘。
四年级数学教案《估算》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2.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探索、勇于尝试的勇气,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估算的方法,会进行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教学难点
正确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
1.小明的家离学校大约十分钟的路程,学校组织活动,要求8点钟集合,小明几点钟从家出发合适?
(在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应该明确:他至少7点50分从家出发,实际上,为了不迟到,他应该提前几分钟,7点45从家出发比较合适.)
2.这个时间你是怎样得到的?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叫估算?
(在估计的基础上进行推算,这就是估算.)
3.请你举例说明,你在生活中见到过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用到过估算?
二、尝试讨论
1.在学生举例的基础上,教师出示下面题目:
a.一所学校的阶梯教室有22排,每排有18个座位.这个阶梯教室大约能坐多少人?
b.一份稿件,平均每行有29个字,共有31行,这份稿件大约有多少个字?
c.小明和奶奶在健身区散步,小明每分钟大约走39米,他绕健身区一周走了12分钟,这个健身区一周长大约有多少米?
2.读题,你有什么发现?(解决这些问题,都要用到估算)
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3.同学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归纳: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并说出你们是怎样想的?
a 22≈20,18≈20,20×20=400(人)
b 29≈30,31≈30,30×30=900(个)
c 39≈40,12≈10,40×10=400(米)
2.观察这几道题目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乘数是两位数,都是用乘法.)
3.根据自己解答过程中的体会和同学的汇报,试着说一说怎样进行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根据学生的发言,对估算的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分别取近似数,再用两个近似数相乘.)
四、巩固练习
1.一本书有50页,每页排23行,每行26个字.这本书大约有多少万字?
2.小丽每分钟步行52米,1小时大约走多少千米?
3.一个粮店平均每天大约卖切面790千克,一个月大约卖切面多少千克?
4.一个苗圃有育苗地4块,每块地有91行,每行种89棵树苗.这个苗圃大约培育多少棵树苗?
5.一块长方形地,长98米,正好是宽的.2倍.这块地的面积大约是多少?
6.说出下面哪些内容是估算?
(1)全世界的人口有52亿.
(2)在跳绳比赛中,东东跳了98个.
(3)这辆公共汽车上大概有40人.
(4)我们班有45名同学.
(5)小红三分钟能写85个字.
7.用估算的方法,检验下面各题算得对吗?
47×52=3414
69×51=2992
8.估算:
(1)10分钟你的脉搏大约跳动多少下?
(2)全校大约有多少学生?
五、质疑提高
1.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
2.怎样进行两位数乘法的估算?请你举例说明、
3.还有什么问题?学生质疑并解疑、
六、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估一估
活动目的
1.让学生经历估算的全过程,学会估算的方法;
2.让学生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养成估算意识。
活动准备
天平、尺子、黄豆、纸
活动过程
1.学生每6人为一组,每组发给一袋黄豆和一打纸。
2.教师提问:每组有500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这一打纸大约有多少张?请大家估算一下。
3.讨论出估算步骤再操作,需要工具可以来领取。
4.动手操作时合理分工协作。
5.填写估算报告表,检查计算是否正确,并做好汇报的准备。
参考1:
黄豆粒数估算报告
估算步骤
先数出10克的黄豆有56粒,再算整袋黄豆500克有50个10克,也就是有50个56。
所用工具
天平
估算结果
共有50×56=2800(粒)
参考2:
纸的张数估算报告
估算步骤
先量出1毫米有10张纸,再量出整打纸有4厘米1毫米,也就是有41个10。
所用工具
尺子
估算结果
共有41×10=410(张)
拼摆算式
活动目的
1.使学生能熟练进行加、减、乘、除的口算.
2.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写有数字3、+、—、×、÷、( )等符号的纸牌。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题目:
下面有5个算式,请你在这5个算式中,添上适当的+、—、×、÷、( )等符号,使它们的得数都等于100.其中,每一个算式中的3,可以任意分组,例如3,33,33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 3 3=100
3 3 3 3 3 3 3 3 3 3=100
2.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给一组纸牌进行拼摆。
活动目的
训练学生进一步熟悉乘法口算.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题目:开学初,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每套服装是300元。
2.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分年级调查各班的学生人数。
3.口算各班应收的服装钱数。
4.口算各年级应收的服装钱数。
5.口算学校应收的服装钱数。
四年级数学教案《估算》6
重点:三位数第六两位数的估算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合理地对数据进行估算
关键:联系实际,灵活处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2、能与同学交流自己估计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品格,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
学具准备:
同桌准备一张报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实物投影呈现图片。
略。(图片可以是课文主题图,也可以自选)
教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建筑物吗?你有什么感想?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提出问题。
教师:你能俦这个体育场的座位数吗?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让学生认真观察体育场座位排列情况,估一估这个体育场能坐多少人。
(1)独立思考,估算整个体育场座位数;
(2)小组交流,让每个同学都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估算的方法,估算的结果数据。
(3)由小组派代表反馈交流结果。
由于图中没有具体数据信息,也没有呈现体育场的四周看台,所以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得到较准确的数据结果,只要有合理的估算方法,教师就应该予以肯定。
学生1、从图中看出每小块看台大允有50个座位,这个体育场可能有30个扑克台,大约有1500个座位;
学生2:把体育场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每个方位大约坐1000人,4个方位,大约坐4000人:
学生3:体育场的每一排座位数大允是20xx人,估计这个体育场有30排,大约共6000个座位。
以上估算的方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和表扬,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
2、出示具体看台数据,进行估算。
(1)幻灯呈现:
这个体育场共有28个看台,如果每个看台的座位数相同,你能估计出这个体育场的座位数吗?
3、解数量关系,列出解答版式。
引导提问:①这个体育场一共有多少个看台?
②每个看台有多少个座位(根据课文插图,说出准确数)?
③整个体育场的座位数可以用什么算式表示?
从而板书:12×6×28或72×28
i.估算版式结果。
一般情况下,学生把72看成70、28看成30来估算。
即:70×30=2100
(4)小结:一般情况,估算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据估算成整十、整百的数,方便计算。
3、课堂活动
课文第34页“练一练”的第1题。
韪要求估计一张报纸一个版面的'字数,学生有多种方法,可以将报纸折一折或圈出一块,在知道这一块的字数的基础上再得到整版的字数“也可以数一数某一行的字数与总行数,然后相乘得到整版的字数。
4、巩固练习
a)课内外作业。
课文第34页”练一练“的第2-4题。
b)选取用课时作业设计。
估算的作用和基本方法
一、估算的作用
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实际生产中,对一些无法或没有必要进行精确计算的数量,进行近似或粗略的估计的一种方法。估算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有计算,也处处离不开估算。无数事例证明:一个人在一天活动中估计和差积商的次数,远比进行精确计算的次数多得多。所以说,估算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生活节奏的快慢和学习、工作效率的高低。随着计算工具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大数目计算的内容和要求在调整降低,但估算的要求反而提高了。当前,国际数学教学也十分重视估算能力的培养,重视、加强估算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
估算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策略,它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能力,从原浙教版中的“选学内容”,发展到现在新教材中重要的必学内容,估算近年来正逐渐受到重视。《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估算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令人关注的热点。
价值——举足轻重的“估算”
估算教学纵向贯穿于各个年级,横向蕴含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等内容的具体教学中。
1、估算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
所谓数感,就是人对数值的大小、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种直接感受,它常常表现为一个人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一种灵敏而强烈的直觉,并能迅速地做出判断和反应。学生数感的建立,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体验并建立起来的。估算对增强学生的数感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途径之一。如估算368÷5,350与400都是5的倍数,由于350与368更接近,因此其估算的结果与正确结果更为接近。这种让学生把握数的大致范围,根据数据的合理性灵活调整估算策略的做法,需要学生具备把握数的大小关系的敏感性,发展了学生对数的认识,对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2、估算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估算,虽然不需要求出精确的数值,只要估计出结果的范围,而且所用的方法仍然是加、减、乘、除的运算及有关知识,但是估算必须对问题进行观察、分析、判断、猜测、推理、思考和运算等等,它是多种思维方法的综合,常常先依靠直觉思维、生活常识从整体上把握目标,然后再依靠逻辑思维达到目标,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估算教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估算能使人体的左右脑协同发展,有利于学生对数量的全局性和概括性的认识与把握,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建立数学的整体化思想,养成整体分析问题的良好习惯。估算可以培养学生概括性、整体性地认识和理解计算的结果,并且对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进行合理的判断和推理,能够提高学生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估算方法:
估算不是乱猜,而是一种数学思考,用一种简便的方法知道答案的范围。虽然估算的方法灵活多样,答案也不是唯一的,但估算并非是无章可循,还是可以总结出一般的策略:
1、凑整估算。此方法是数学学习中最基本的估算方法,通常是把数量依据“四舍五入法”看成比较接近的整数或整十整百整千数再计算。如:388+123可以把388看成400或390,把123看成100或120,再算400+100=500或390+120=510。再如估算71×19,可以取近似数70×20,即71×19≈70×20=1400。
2、根据乘法口诀估算。此方法最常运用于除法的估算中,若除数不是一位数的除法,先要把除数看成整
十、整百数,再根据口诀来进行估算。即不一定把数量看成整十整百整千数,而是根据乘法口诀把数量看成接近的口诀数。例:一年大约有几个星期?估算时应想多少乘7最接近365,结果是50,这里把365看成350,不是看成最接近的整十(370或360)、整百数(400),而是根据乘法口诀把数量看成接近的口诀数。又如:411÷7可以把411÷7看成420÷7=60,而411÷8可以看成400÷8=50,估算时,为了计算的简便,应根据口诀灵活处理。
3、根据位数估算。计算多位数乘、除法时,积的位数等于两因数位数之和或比这个和少1,商的位数等于被除数的位数减去除数的位数所得的差或比这个差多1。如学生估算812÷4≈23了,被除数的最高位8比除数4大,可以商2,说明商的最高位在百位上,应该是一个三位数且首位是2,于是可判断商“23”这个两位数是错误的。又如63×29的积,肯定是四位数,学生如果对错了位或算错成三位数就错了。
4、根据尾数估算。如201+232―365=67,只需算一下个位:1+2=3,13―5=8,就可以得数67是错误的;又如59×64=3621,只需算一下:9×4=36,得数个位一定是6,3621这个得数是错误的。
5、根据规律估算。就是运用各种运算定律、性质判断运算的结果,即根据数学中的有关规律进行估算。如计算整数、小数或分数乘法时,可根据一个因数(0除外)小于1,积小于另一个因数;一个因数大于1,积大于另一个因数进行估算;除法时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除数小于1,商大于被除数等规律进行估算。如判断9.4×0.18=1.692的结果正确吗?这个时候教师就可引导学生利用一个因数(0除外)乘以一个比1小的数,结果肯定比这个数小的性质,轻松地对结果做出推测和验证,用这种估算的方法就很适合验算一道题是否计算正确。
6、依据生活经验估算。例如,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3天完成,乙队单独做4天完成,甲乙两队合做几天可完成?根据经验可知,两队合做需要的时间一定比一队单独做要少一些。如果有学生算出:3+4=7(天),说明一定是错误的。又如在计算合格率、成活率和出勤率等问题时,计算出的结果如超出100%也肯定是错的。又如三(1)班有男生25人,平均身高138厘米;有女生23人,平均身高134厘米,全班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根据经验可知,全班平均身高应在134厘米至138厘米之间,如果有学生算出其他的答案,说明一定是错误的。
7、据零求整法。如一张报纸有多少个字,一个年级的学生人数„„例如:在教学“10000以内数的认识”时,为给学生建立10000的观念,就准备了很多黄豆,想通过实物加深学生对万的认识,那10000粒黄豆究竟有多少呢?学生在乍听到要10000这个大数时都会被唬住,但如果这时渗透估算方法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先数出10袋100粒的黄豆放在一个合适透明杯中,不多不少正好装满,这就是1000粒,那要10000粒黄豆这样数下去该多慢啊,有什么办法能很快看到10000粒黄豆呢?一个孩子回答到:“用这个杯子装10次大约就是10000粒。”他的办法得到了同学们的一致认可,很快大家就看到了大约10000粒黄豆„„在这个实验中那些黄豆并不是准确10000粒,也是一种估计,根据单量估计出相应数。
三、知识结构:
(教材分布
关于估算的具体内容
具体教学要求)
一年级下册
100以内数的认识——比大小活动
利用比大小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意识。
二年级上册
100以内的加减法估算
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估算的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二年级下册 万以内数的认识——近似数 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估算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三年级上册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三年级下册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过程。
四年级上册
大数的认识——四舍五入
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进一步培养数感。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习惯。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