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9-05-14 21:30: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重庆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调查与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重庆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调查与思考》。

第一篇:重庆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调查与思考

重庆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调查与思考 重庆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调查与思考——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调查研究--以重庆市的实践与探索为例》成果简介2012年02月03日17:04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王正宁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调查研究--以重庆市的实践与探索为例”(项目批准号:09BDJ022),最终成果为专著《重庆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调查与思考》。2011年11月经同行专家鉴定,以优秀等级结项。课题组成员:周放、张萌、曾志伟、张觅。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是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一项新的战略任务,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具有重大意义。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庆市要担负起国家赋予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使命,实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的重任,就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领导和组织保证。2007年4月,重庆市提出统筹城乡党的建设,率先在全国推行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实践。这项成果旨在对重庆的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探索总结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做法、经验和规律,以弥补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理论上的不足,为基层党的建设理论创新添砖加瓦。重庆市是典型的二元结构,是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缩影,探讨研究重庆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具有普遍意义,能起到“解剖麻雀”,把握全局的效果,不仅对重庆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具有指导作

用,而且对全国其他地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工作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这项成果以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思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这个中心,把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作为主题,以重庆的实践为对象,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理论创新、推动实践为目标,以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加强城乡基层党的建设为主要任务,对重庆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4年来的工作进行跟踪调查和全面系统的研究。

1.调查研究了重庆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背景与形势。主要是:重庆市党的建设二元结构以及传统的基层党建模式,造成城乡党的发展不平衡,制约了基层党的建设;重庆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担负新的历史使命,对城乡基层党的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经济改革、社会转型对城乡基层党的建设既提供了发展机遇,也提出了严峻考验;基层党组织存在着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突出问题。背景与形势,凸显了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必要性、紧迫性和重要性。集中到一点,就是为什么要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这也是这项成果研究的逻辑起点。

2.研究了什么是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怎样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这是这项成果研究的重心。一是重点研究总结了重庆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实践与探索,主要包含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基本思路、“六个体系”、“七个载体”,从指导思想、原则要求、目标任务、实现途径、有效载体进行归纳综合,形成了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思想理念、基本框架、路线途径。二是重点总结梳理了重庆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成绩与经验。成绩主要是:推进了观念、资源、工作“三项统筹”,创新组织

设置,推动了城市干部、人才向农村流动,加强了党员动态管理,促进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增进了党内激励关怀,推动了城乡党组织党员互帮互促。基本经验主要有: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必须创新观念、必须围绕城乡统筹发展、必须整体推进、必须创新工作机制、必须以群众满意为检验标准。重庆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开创性实践和取得的成绩与经验,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中央领导的肯定和新闻媒体的关注,标志着重庆市开创了基层党建新局面。

3.对重庆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思考和建议。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是一个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的过程,有不少深层次的问题以及未知领域需要探索和解决。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思想认识不够到位、体制性障碍尚存、内在动力不足、着力点不够明确、整体合力没完全形成。进一步推进重庆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工作,必须以宽阔的视野,站在战略的高度,遵循党的建设规律,坚持顺应利益需求与思想理论主导的协调统一,坚持“均衡性发展”与“非均衡性发展”的协调统一,坚持城乡统筹基层党的建设新格局与加强社会管理的协调统一,坚持改进组织设置与强化组织功能的协调统一,坚持制度执行与制度创新的协调统一,坚持“现实空间”党建与“虚拟空间”党建的协调统一,坚持顶层设计与抓落实的协调统一。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抓好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培养造就大批基层人才、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群众工作、推进基层党建区域化、加大对基层党建的投入。总的讲,就是从理论和实践上提高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科学化水平,实现基层党的建设永续发展,这是这项成果研究的目的和主旨。

三、研究特点

1.尊重实践,具有真实性。课题组从2007年重庆市开始对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进行研究、设计、部署到试点和全面铺开,从阶段总结到年度工作

推进会都参与其中,了解掌握了重庆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全过程和主要环节;课题组从农村社区到乡镇街道、从区县到市直机关、从企事业单位到“两新组织、从村民到市民、从村社干部到乡镇干部、从区县干部到市属机关干部、从党内到党外、从点到面进行了全面调查,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和信息资源。成果研究完全建立在实践和事实的基础之上,具有高度的真实性。

2.直面问题,具有针对性。这项成果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针对新时期重庆城乡基层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深入研究探索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必要性、内涵特征、实现途径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此基础上,又对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进展中的新问题进行剖析和梳理,并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原则和建议,凸显了研究成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把握全局,具有系统性。这项成果分析了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背景,提出了为什么要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再从实践探索的成效经验来回答什么是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怎样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进而提出今后怎样把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使得成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一个有机的整体,而成果的各个部分又是相对完整的子系统,其内部组合有序,联系紧密,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路径这一部分,由基本思路、路径体系和有效载体相互关联、层层递进的三个层面组成,具有鲜明的系统性。

4.勇于探索,具有创新性。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重庆又是先试先行,没有现成的理论、经验可循,必须勇于探索,开拓创新。这项成果扩展视野,把基层党的建设植根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之中进行考察研究,把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融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村、推进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来构建,与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开展,在研究空间上开拓创新。在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思想理念和实现途径方面,综合提炼出了“三个统筹”、“六个体系”、“七个载体”、“七个统一”,这些既是对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建树,也是对基层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的创新。

5.紧贴实际,具有应用性。课题研究不是一个纯理论性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问题,强化应用性是这项成果的价值追求。怎样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是这项成果的一条主线,成果的第二、三、四部分都是围绕这条主线探讨展开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项成果中的对策措施都是针对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出的,是解决新问题、应对新挑战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应用性。

四、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及社会影响

这项成果在学术理论和实践应用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开创性。在学术理论上,这项成果对创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理论体系、战略思想具有一定的奠基性和填补空白作用,对于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理论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在实践应用上,这项成果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描绘了一幅清晰的路线图,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性,对于实现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目标任务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

第二篇:关于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

关于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 的调查与思考

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是我们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举措,是适应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趋势。近期,我们组织力量,采取问卷调查与座谈相结合、普遍调查与重点分析相结合的办法,深入到各基层党委、各村党组织,对城乡统筹党建工作进行了深入调查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

绥芬河市现有基层党(工)委17个,党总支2个,基层党组织207个,党员4134人,其中,社区党组织17个,农村党组织18个。近年来,市委紧密结合口岸地缘优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围绕城乡统筹发展搭建基层党组织班子,配备基层干部、人才,培养党员队伍,开展党建工作,做到统一规划,同步投入、同步推进、同步考核,努力使城乡党的建设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工作目标上相协调、工作部署上相呼应、工作成效上相促进,初步构建以城带乡、城乡互促、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共同提高的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主要做法

(一)优化组织体系,加强领导统筹。在现有按单位为主设臵党组织的基础上,从改革、完善党组织建设的管理体制、工作机制以及区划设臵入手,调整原有系统党委管理格局,实行扁平化管理,进一步明确职能,与机构改革相适应、相配套,保障经费、人员,构建职责明确、执行有力、一抓到底的工作运行机制,由原来12个党(工)委扩大到17个党

域、身份和所有制等界限,加强城乡基层干部的选拔培养,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实现干部资源统一整合、统一调配、综合使用、优化配臵。为配合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工作,阜宁镇党委将2名理论水平高、工作能力强的镇干部下派到菜营村和北沟村任党组织书记。全市13名村党组织书记中有5人担任市镇两级人大代表、党代表,2人分别上挂为市人大常委和镇党委副书记。

(三)动态党员管理,联动关爱机制。针对我市党员在城乡、产业之间频繁流动的实际情况,我们实施“一体动态化”管理,着重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服务,努力构建城乡衔接、全面覆盖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新局面。积极探索实施党员双向管理制度,改变过去由党员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单一化管理的模式,使党员在工作单位和居住地参加双重学习,接受双重管理,双重服务。建立了流动党员服务站25个,对于流动党员,我们将所有亮出身份的流动党员纳入相应的基层党组织进行管理。流入社区的企业党员,由已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接纳管理,未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中的党员,组织关系转入社区或农村党组织,实行属地化管理。流动党员所在单位有无建立党组织,均到社区、农村报到,参加社区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形成了“关系在企业,活动在社区、农村,奉献在岗位”的党员管理方式。

建立“双向互动”式的思想帮困、“雪中送炭”式的物质帮困、“授之以渔”式的就业帮困的党内关怀互动机制。结合党员信息库建设,建立了城乡困难党员、企业退休党员、失业党员档案和帮扶记录档案。市委还开展了“双结对”活动(一个基层党支部与一名需要帮助的困难党员、群众结对,一个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以“精神

“双百分”绩效考核,每增加1分奖励50元,每扣1分相应扣去50元,贡献奖即为创收奖,按各村创收的10%标准返还给各行政村。2009年,全市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工资2.99万元,其中最高工资3.98万元,最低工资2.05万元,提高了村党组织书记的政治待遇。为全市7名现任村党支部书记全部办理了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当年由市财政为村党组织书记补贴“两险”保费3.1万元。市财政拿出10.57万元,为23名正常离任的村党组织书记发放了离任生活补贴。其中,对19名连续任职或累计任职不满10年的,给予一次性离任补助;对4名连续任职10年以上的,按照本村现任党组织书记年基础补贴的30%,发放了离任定期生活补贴。

(五)统筹城乡资源,全力服务群众。通过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党员义工、党员承诺、设岗定责等形式和途径,实现城乡资源的有机整合。市委建立共建共育工作联席会,扎实有效地组织开展共建共育活动。目前,26个中省直、市直部门与11个村签订了共建共育协议书,明确共建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发挥“五帮”作用。各级党组织与经济薄弱村结对,通过物质帮扶、项目帮扶、智力帮扶、文化帮扶以及党建联建等各种形式,帮助薄弱村发展经济、建设公共事业、改善村容村貌,全市共建立党员服务区153个,带动农户1537户,“三人群体”229名。学习借鉴外地农转居成功经验,推动农村“空挂户”整体“农转居”,统一登记“居民户口”。盘活现有农村存量土地,鼓励和支持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用出租、入股、臵换等方式,流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逐步构建以

工党员在流动中流失,无法解决在外务工党员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三是流动党员作用难发挥。流动党员责任承诺管理机制不健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归属感与荣誉感缺失,没有将发挥党员流动性优势与加快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相结合。

(二)统筹“工、青、妇”组织工作亟待落实。主要包含三个问题。一是农民工权益问题。长期实行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工在身份上受到歧视,由于没有建立农民工权利保护的长效机制,农民工权益没有保障,部分农民工工资难以得到落实,并且因诉讼经费问题难以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二是青少年教育问题。部分农村青少年由于家庭结构失调、家长不良言行的熏染以及教育方法不当,造成了性格上偏执、缺乏管理、法制观念淡薄,生活态度消极。“留守孩”犯罪情况出现增多趋势,辍学率增高,素质参差不齐,跟不上社会发展需求,多数青年缺乏劳动技能,就业率偏低。三是妇女带动问题。广大农村妇女由于思想觉悟局限,社会位臵低下,多数基本以在家务农为主,在城乡统筹新格局中没有发挥出妇女群体优势力量,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没有得到体现。

四、对策建议

(一)健全双重管理,实现党员动态机制。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双重管理机制,对流动党员管理实行追踪式和网络化管理方式的有机结合,探索流入两地实施以“安家、立户、搭台、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流动党员管理“风筝工程”。采取“六个一”的办法,建立组织部门与公安、农业、人事、劳动社保、工商、税务等有关部门的联动机制,全面实行流动党员登记备案制度和持证管理制度,切实加强与流动党员

知识和外出创业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培训,以提高流出党员的综合素质。

3、半年一汇报。流出党员每半年必须通过电话、书信等形式向流出地党组织作一次汇报,将自己在外的工作情况、思想状况、学到的新技能新知识等如实反馈给党组织,以便于党组织能定期掌握出门在外党员的思想状况。

4、带动一帮人。鼓励和支持能人党员在外创业,创业成功后带领一帮人外出创业,回乡后带动家乡能人创业,使流出党员在全民创业中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5、好事一件实。结合党员公开承诺,每位流出党员每年至少为家乡群众办一件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有成效的好事,确保流出党员人在外心不离党。

6、慰问一封信。每年“七一”前夕,党(工)委给流动党员寄发一封慰问信,通报党组织工作思路、核心任务以及取得的成效,让流动党员了解家乡发展近况,体会到党组织的温暖和关怀。

7、腊月一座谈。在每年腊月流出党员返乡高峰,组织流出党员召开座谈会,交流在外务工心得,进行党组织述职,接受评议,查找不足,悉心听取他们对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将在外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向党组织回报,寻求党组织的帮助与扶持。

8、管理一协议。统一制定《流出党员管理协议书》,党员外出前与党支部签订管理协议,双方就如何发挥作用做出承诺,共同履行承诺事项,做到流出党员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

(二)建立协调机制,统筹“工、青、妇”组织工作。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搭建活动载体,把党、工、团建资源整合起来。一是建立农民工保障机制。加大企业党组织协调作用,努力实现城乡保险和各险种之间的统筹发展。强化宣传,提高农民工的保险意识、积极转变观念、摒弃侥幸心里、增强务工人员投保力度。对一些高危行业和

0

青少年各项权利的保护力度,保障青少年的受教育的权利,减少农村教育费用减轻学业负担,降低学生辍学率。进一步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公安机关严格管理全市网吧和电子游戏室经营场所,取缔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黑网吧,加强校园周边的巡逻,创造校园周边和谐环境。

2、加强培训,提高青年就业机率。加强和改善农村职业化、技能化教育方式,拓宽农村青少年就业渠道,开辟青少年教育新领域,加强农村网站建设,增强对社会的服务和对青少年的职业教育功能,免费提供培训和就业信息。建立健全青少年就业培训服务网络,切身服务于农村青少年的需求,创造条件,多筹建新型职教学校,可聘请农村中的能工巧匠作为师傅,允许农村青少年在中学阶段自由转学到职教学校,学校不收或少收学费,学校也可举办假期职业技能培训班,充分利用假期让农村青少年学会一门谋生的技能,使他们真正成为引导农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最终改善农村整体经济结构。三是发挥妇女群体生力军作用。召各级妇联在农村广大妇女中广泛开展以“学文化、学技术、比发展、比贡献”为主要内容的“双学双比”活动,引导广大农村妇女参与农业产业化调整和农村经济建设。

1、提高妇女素质,培养新型女农民。通过增加教育投资,建立农村教育发展基金,开展免费义务教育,实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等多种措施,保证女童特别是贫困女童九年义务教育的入学率,减少辍学率,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一定文化素质的人力资源。协调有关部门创办农村妇女实用技术培训学校,使每个农村妇女劳动力都能掌握一至二项比较先进的实用技术。在培训过程中努力培养农村妇女的“四自”能力、创新意识,使她们敢于走出家门,走向社会,参与竞争,充分挖掘自己的致富潜力、创业潜能。

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各级妇联组织要紧紧抓住家庭这个妇联工作的有效阵地,大力开展妇女群众喜闻乐见、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活动。要以弘扬家庭美德、构建和谐家庭为主题,以打造文明整洁新农家为目标,动员组织农村广大妇女家庭开展学习型家庭、文明家庭、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开展科技知识进农家活动。成立以家庭为活动场所的“文化中心户”,传播先进文化,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将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进村入户。开展“明美德”进农家活动。充分发挥妇联在家庭领域中的工作优势,把家庭美德、家庭文化、家庭助廉创建活动整合起来,引导广大妇女以德治家、文明立家、节约持家、和谐兴家。

第三篇: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

2010-5-17

编者按: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是随着城镇化、市场化快速推进而提出的一个新课题。近年来,许多地方在这方面进行但总的来看,这些探索都还是初步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继十七大提出的要“建立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之后,为会一体化的新趋势,进一步明确提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战略构想。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以及城乡基层党组织神,创新实践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党的建设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有效途径,同时注意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比较优势基层党建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双向受益、共同提高的工作局面,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注入活力。本刊本期围绕这一主题,选发基层的王秋实等同志的实践体会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侧面,重点探讨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以期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推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是我们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指应顺应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要求,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积极探索建乡互促、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共同提高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努力把城乡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城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堡垒。

一、实行组织联建,建立城乡结合的基层组织体系

传统的按照地域、单位设置党组织的方式,使城乡党组织处于相对分离状态。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设置在区域、行业界限上有所打破,但城乡基层党建的二元结构还没有根本改变,这不利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因此,应义新农村和协调推进城乡发展的要求,合理调整基层党组织设置,努力形成城乡一体的基层党组织网络。例如,可以按照“按需互利共赢”的原则,综合考虑城区居委会、企业、部门与村在产业上的相近性、优势上的互补性、资源上的共享性和职能上的带力推行村居联合、村企联合、部门联村等模式,跨区域组建城乡联合党组织,走出一条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二、实行共育共管,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管理机制

在城乡大流动、大开放、大融合的趋势下,党员跨区域、跨城乡流动日益频繁,呈现出从业方式多样、从业地点多变的积极构建城乡一体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推动城乡党员在日常管理、教育培训、服务群众等方面互动融合,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发挥他们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发展党员方面,对在城乡之间流动的优秀农民工和各类优秀人才,可以采取培养、专人跟踪培养、网上培养等方式,由流出地党组织和流入地党组织实行“双重培养考察、双重征求意见、双重张榜公示”城乡一体的党员发展机制。在教育培训方面,可以依托远程教育网络,实现城乡党建信息资源共享,让城乡党员同步学习、同步督方面,可以探索实施党员双向管理制度,对农村企业党员、机关社区党员等实行居住地和工作单位双向登记、双向联系,使党

居住地灵活参加学习教育、接受管理服务。

三、实行活动互联,建立城乡共赢的互帮互助机制

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应立足建立城乡联动的组织活动方式,积极开展互帮互助共建活动,实现城乡之间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比如,开展城乡党活动,加强思想沟通、情感交流和工作协调,达到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目的。再比如,立足市、县、乡部门特点和优势,采取自由“结对”、群众“选对”等形式,大力开展部门包村帮扶活动,重点帮扶班子“软、散、懒、瘫、乱”的后进村,帮助其建班子、选准一条好的发展路子、形成一个好的工作机制、营造一个好的发展环境。

四、实行资源共享,建立城乡互促的党建工作机制

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必须把城乡党建资源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科学规划、有效整合,重点是推动城源向农村流动,鼓励城乡活动场所、公共设施等资源双向开放,提高资源的集约利用程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城乡党建资源的互补伍建设上,应打破制约人才流动的区域、行业、身份等限制,通过有计划地选派机关干部到村(社区)任职、选拔企业能人进村促进优秀人才在城乡间合理流动,改善基层人才队伍的整体结构。在经费保障上,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通过党费划拨、基门支持、社会赞助等渠道,落实城乡党建工作专项经费,保证城乡党建工作顺利开展。

第四篇: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问题思考

近年来,××市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要求,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更好地服务于城乡一体化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着眼于夯实基础激活力,全面优化城乡基层组织设置。随着经济社会结构的发展变化,传统领域党组织

主体架构正逐步向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社区这三大新兴领域延伸和拓展,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必然要根据各自的规律和特点,逐步形成相对比较独立和运行协调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框架。这种组织体系框架必须体现出建立基层党组织的目的,并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在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基于此,××市着力优化农村、社区、高校、企业、“两新”组织中的基层党组织设置,形成纵文秘杂烩网横相融、有机互补的立体式组织网络:成立市委流动党员党工委和市直“两新”组织党工委,依托市政府驻外办事处,分别在北京、上海、厦门、深圳、南昌等地成立了流动党员党工委;在以地域为主、单位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在行政村和城市社区设立党总支,在工业园区设立党工委;积极探索把党支部建在农村合作社、协会、理事会上,建在城市居民楼、商铺上,建在高校年级、班组、学生公寓里的设置形式,不断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

着眼于优势互补双受益,积极探索城乡基层党组织“六联六互”工作机制。随着城乡居民经济文化交流交往的不断加强、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逐步推进,城乡社区党建面临着观念转变、内涵延伸和机制创新的挑战与考验。××市深入开展以“组织联动互商、文化联乐互融、信息联享互通、人才联姻互补、服务联手互惠、爱心联献互助”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基层党组织“六联六互”活动,探索出一条建立与统筹城乡发展相适应www.的“互帮互助、共建共赢”的新路子。组织50%以上的城市社区党组织与农村(村落社区)党组织“1+1”结对子,使全市党建搭台、组织共建的力量迅速汇集,城乡联动、加快发展成为城乡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共识,促进城乡党组织和党建工作交流融合;探索村企合作共赢途径,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和资源优化配置。

着眼于以城带乡促共建,强化部门包村结对帮扶。开展机关党组织与农村基层党组织联建共创,有利于拓宽和丰富机关党建工作的内涵,是整合机关与基层党建工作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形式。基于此,××市充分发挥城市党建资源优势,建立市县党员领导挂村、部门包村、农村工作指导员驻村帮扶制度,强化实行市直部门包村“四个一”要求,即帮建一个整洁规范的村部、发展一批符合群众意愿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产业化组织、培育一批农村党员经纪人等大户典型、每年开展一项促进基层和谐的特色文化活动;组织挂钩的村“两委”成员与机关党员交流工作经验,邀请结对的农村党支部书记为机关党员上课,传授做好农村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联系农村的实际向机关党支部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机关党员进一步改进作风,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实际解决具体问题。

着眼于城乡一体全覆盖,统筹城乡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目前,流动党员管理基本上是由党员流出地负责,管理上没有与党员流入地党组织对接,流动党员的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党组织难以及时掌握流动党员的思想、工作等情况,难以对流动党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发挥流动党员的作用。基于此,××市坚持从全局着眼,在强化党员的组织观念的基础上,研究和解决流动党员管理问题,全面推广“四级网络、纵横交错,分级负责、以纵为主,城乡一体、动态管理”模式,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体系。在发展党员方面,对在城乡之间流动的优秀农民工和各类优秀人才,采取异地培养、委托培养、专人跟踪培养、网上培养等方式,由流出地党组织和流入地党组织实行“双重培养考察、双重征求意见、双重张榜公示”;在教育培训方面,依托远程教育网络,实现城乡党建信息资源共享,让城乡党员同步学习、同步提高;在管理监督方面,探索实施党员双向管理制度,对农村企业党员、机关社区党员等实行居住地和工作单位双向登记、双向联系,使党员在工作单位和居住地灵活参加学习教育、接受管理服务。

着眼于人才互动求发展,建立城乡共建的人才培养使用体系。城乡差距从根本上说是人才差距。××市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坚持多措并举,努力为基层输“才”送“智”。坚持把基层作为培养党政干部的主阵地,积极推进城乡人才资源优化配置,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下发《关于加强农村党员经纪人队伍建设的意见》,加大对农村党员经纪人培养的力度,以“农村党员经纪人培养工程”为载体,以提高农村党员经纪人素质和技能为目标,以搭建农村党员经纪人服务体系为支撑,加大经费投入,整合培训资源,建设一支有觉悟、懂技术、善创业的农村党员经纪人队伍。(

第五篇:重庆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意见

重庆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意见

[日期:2008-02-14] 来源:重庆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作者:机关工委办公室 [字体:大 中 小]

重庆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

新 格 局 的 意 见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适应建设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新任务新要求,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大力实施“固本强基”战略,积极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为扎实推进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重要意义

(一)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目的在于通过统筹兼顾、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形成合力、整体推进,把城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统筹起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党的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二)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是适应工业化、城镇化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来新课题新挑战。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就是要及时改革调整党组织功能、党组织设置、党的活动方式和党员教育管理等,使党的建设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三)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是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必然要求。党的建设适应和服务城乡统筹发展,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应有之义。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既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顺利推进改

革试验的根本保证。

(四)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是解决我市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突出问题的迫切要求。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比,我市基层党建工作还存在一些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特别是城乡党建融合度不够高,由此带来“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难、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农村发展党员难等诸多问题。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就是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切实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全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

二、科学把握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总体思路、主要原则和目标要求

(五)总体思路。围绕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抓好农民工党员教育管理服务为突破口,着力推进城乡党建观念、资源、工作“三个统筹”,打破城乡区域界限,推进城乡互动、区域联动,建立健全城乡基层党组织设置、基层干部人才互动、党员动态管理、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党内激励关怀帮扶、基层组织互帮互助“六大体系”,形成城乡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的局面,实现城乡基层党建优势互补、相互融合、协调发展。

(六)主要原则。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扣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和城乡统筹发展来谋划、部署和推进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工作,用改革发展、改善民生的效果来检验基层党建工作的成效。

坚持统筹兼顾、城乡互动。在统筹上着力,以观念统筹为前提,以资源统筹为重点,以工作统筹为保证,推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互促共进。

坚持开拓创新、大胆实践。破除党建工作方面不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充分尊重和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创造活力,大力探索创新,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坚持试点示范、重点突破。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坚持试点先行、着力攻坚,在成功破题基础上总结经验,积极推广,全面推进。

(七)目标要求。力争到2012年基本形成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主要达到以下目标要求:

城乡党建工作有机融合。城乡共建的组织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党建资源有效整合,城乡党员实行一体化动态管理,党建工作城乡互促机制不断健全,城乡党建协调发展。

城乡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城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结构优化,党的先进性进一步巩固发展。

推动城乡统筹加快发展。基层党组织领导和服务城乡统筹的功能明显增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充分发挥,保障“314”总体部署全面落实,推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顺利实施。

三、牢固树立与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相适应的思想观念

(八)树立农村党建与城市党建协调发展的整体观。各级党组织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增强城乡统筹意识,转变城乡二元思维模式,把城乡党建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做到思路谋划城乡“一盘棋”,制度设计城乡“两相益”,工作推进城乡“两手抓”,努力实现城乡党建整体推进、协调发展。

(九)树立城乡党员都是党内生活主体的平等观。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树立城乡党员都是党内生活主体的平等观,消除党员在身份、地位、心理等方面的“城乡差别”,克服对农村党员的偏见。城市党组织要把农民工党员纳入管理服务范围,一视同仁保障城乡党员权利。教育城市党员切实尊重、平等对待农村党员,引导农民工党员增强自信、自强意识,主动融入城市党组织和城市生活。

(十)树立与时俱进抓好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观。各级党组织要在继承传统党建工作有效做法、经验的基础上,对一些不适应、不符合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模式和做法进行改革,丰富内容,改进方式,创新机制,使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富于创造性。

(十一)树立以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来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服务观。各级党组织要把基层党建融入城乡统筹发展的全过程,围绕城乡统筹发展搭建党组织班子,配置干部、人才,培养党员队伍,开展党的工作,把党的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

四、积极探索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有效途径

(十二)建立城乡共建的组织设置体系。在现有按地域、单位为主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创新党的组织设置模式,推动基层党组织动态延伸和全方位覆盖。完善在城乡新经济社会组织、产业链、专业协会、集贸市场和社区楼宇、重大项目和产业园区建立党组织的模式,推行村与村、村与企业、村与社区、村(社区)与园区等联建党组织,在农民工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和建筑、商贸、餐饮等行业采取单建、联建、挂靠等形式建立党组织,探索建立城乡联合型党组织,构建与城乡统筹发展相适应的基层组织体系。

(十三)建立城乡互动的基层干部人才工作体系。改革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推行公推直选,选好配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定期从上级机关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街道)、村(社区)任职、挂职或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鼓励区县(自治县)部门、乡镇(街道)实改非干部离职带薪到村任职,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动员、组织市级机关、国有大中型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优秀干部和人才到区县(自治县)工作,选派区县(自治县)、农村基层干部分别到市级机关、城镇挂职锻炼。选拔优秀乡镇党政正职到市级部门担任内设机构领导职务,加大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定向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选拔乡镇(街道)领导干部的力度。实施“农村乡镇基层人才队伍建设计划”和“大学生村干部计划”,完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镇和村工作。

(十四)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体系。按照属地为主、原籍为辅、双边互动、共同负责的原则,完善流动党员双重管理办法,实现从单向被动管理向双向互动管理转变。建立组织部门与有关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完善流动党员信息采集,建立重庆市流动党员信息库,实现由追踪式管理向网络化管理转变。拓展党组织服务功能,健全流动党员服务体系,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服务,实现由单纯注重管起来转变为把管理寓于服务之中。认真制定农民工党员党费交纳标准,研究制定在用工、培训、任职、薪酬和参加活动等方面维护农民工党员权益的政策措施,组织农民工党员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引导农民工党员返乡创业,努力建设“农民工党员管理服务示范区”。探索在农民工中发展党员工作,改善和优化党员队伍结构。

(十五)建立城乡覆盖的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体系。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创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活动,在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建立党员服务中心(站)、村(居)民事务代理中心(点)等,创新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途径和方式。深化和拓展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设岗定责、结对帮扶、党员义工、红岩党员志愿者服务等活动,落实党员领导干部联系基层、接待群众等制度,切实帮助群众解决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城乡党组织要积极组织协调有关方面为农民工提供就业、社保、住房、培训、医疗、子女教育和权益维护等服务,组织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活动,帮助农民工排忧解难。完善党员考评办法,把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情况纳入民主评议党员、党性分析评议和考核评优的重要内容。

(十六)建立城乡共享的党内激励关怀帮扶体系。创新党内激励机制,发现典型、宣传典型,定期开展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表彰活动。参照农民工党员占党员总数的比例,分配农民工党员评先选优名额,把农民工党员纳入流入地评先选优范围,按照一定比例在农民工党员中推荐党代表、在农民工中推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组织农民工党员和农民工自愿在务工地参加选举。完善党内互助帮扶资金筹集、管理、使用办法,深化党内帮扶,探索设立党内帮扶热线,拓展党内送温暖活动,做好关心爱护乡镇干部和村、社区干部工作,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

(十七)建立城乡合作的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体系。调整党建工作重心,更加关注边远贫困地区和农村基层的党建工作,在经费、人才、政策支持等方面适当倾斜。积极探索在党建工作中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实现形式和城乡党建互帮互助机制,统筹配置党建资源要素,推动城乡党建资源双向流动,特别是引导城市党建资源向农村流动。在党建工作经费、党务人才等方面,城市支持农村;在活动阵地、教育培训设施等方面,城乡整合利用;在经验、信息等方面,城乡互学共享,充分发挥城乡党建资源的整体效益。推行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社区党组织与农村党组织“结对”共建,联合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搭建城乡交流的桥梁。大力实施党建信息化工程,开展“网络党建”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以信息化促进城乡党建联动发展。

五、切实加强对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工作的组织领导

(十八)健全基层党建工作领导管理制度。各级党委(党组)要把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作为抓党建工作“主业”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领导。健全党建工作制度,区县(自治县)党委每半年召开一次党建工作形势分析会,市委组织部每年召开一次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

新格局工作推进会,落实党员领导干部业务和党建工作“一岗双责”、党建工作联系点等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大基层党建工作投入力度,切实解决基层组织经费保障和活动场所等问题。

(十九)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强化市委各系统党工委(党委)职能,明确在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工作中的职责、任务,建立协调联动、情况报告、督查评价等制度,充分发挥其抓好党建工作的重要作用。市委各部委、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党组(党委)要立足职能,整合资源,在项目、资金、人才等方面主动为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提供支持。各群团组织要积极推进党建与工建、团建和妇建联动。动员和鼓励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大力支持党的建设。组织力量开展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理论和实践研究。

(二十)结合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协同推进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工作。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把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要内容,在制定规划、部署工作、配置资源、设计制度时,把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纳入其中。开展创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示范区”试点的区县(自治县)要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和特色,大胆探索创新,及时总结带有规律性、示范性的经验。

(二十一)加强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各级党委(党组)要采取巡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形式,加强对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工作的督促检查。建立区县(自治县)党委和部门党组(党委)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定期向市委报告制度。研究制定党建工作考核评价办法,把基层党建工作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考评结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

2008年2月14日

下载重庆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调查与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重庆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调查与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重庆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调查报告

    重庆市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的调查报告发布时间:2009年06月23日 11:26来源:《求是》期号:2009.4作者:中共中央组织部研究室 重庆市是一个大城市与大农村并存的直辖市,也是......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大全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是新形势下党建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党的建设自身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近年来,梁子湖区积极探......

    构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新格局做法[全文5篇]

    我县现有党(工)委33个,党(总)支部611个,党员13787人。其中县直党(工)委21个,(总)支部# 个,党员人,乡(镇)党委12个,村党(总)支部200个,党员5200余人,占党员总数的,%。去年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提出......

    城乡互促——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

    城乡互促——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城乡互促——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铁北第二党支部“双结双带”活动前进街党委党支部为努力开展好以结对帮带为主的“双结双带......

    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着力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完成好这一任务,关键是在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中牢牢把握以城带乡、资......

    解放思想 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胡锦涛总书记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

    关于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工作意见

    关于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的工作意见2009-12-28(2009年11月20日)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市基层党建工作再......

    城乡统筹党建新格局

    “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专题调查问卷请您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想法在相应栏目上打“√”,无需署名。衷心感谢您真诚的合作与支持!1、您认为我市近年来开展城乡统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