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宣告缓刑人员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2006年,xx县人民检察院共向法院提起公诉普通刑事案件264案349人,其中,被宣告缓刑人员在缓刑考验期限内重新犯罪2案2人,分别占0.76%和0.57%;2007年,xx县人民检察院共向法院提起公诉普通刑事案件258案405人,其中,被宣告缓刑人员在缓刑考验期限内重新犯罪7案9人,分别占2.71%和2.22%。提起公诉的11人均被法院撤销缓刑,合并执行刑罚。
一、被宣告缓刑人员在缓刑考验期限内重新犯罪的主要特点
1、犯罪类型以侵财犯罪为主。06年提起公诉的2案2人是抢劫、盗窃案件,07年提起公诉的7案9人中,4案6人是抢劫、盗窃案件,占57.1%和66.7%。
2、故意犯罪案件比例高。提起公诉的9案11人中有8案10人属故意犯罪,分别占88.9%和90.9%。过失犯罪案件仅1案1人。
3、未成年人所占比例也比较高。提起公诉的11人中有5人系未成年人,占45.5%。
二、宣告缓刑人员在缓刑考验期限内重新犯罪的原因
宣告缓刑人员在缓刑考验期限内重新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
1、家庭因素。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部分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如今,人口流动性很大,许多家庭父母双双出门打工,一些青少年往往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因祖辈年事已高或其他临时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之间缺乏亲情沟通等原因,使监护流于形式。如常某等三人在2006年曾因抢劫罪被判处刑罚并被宣告缓刑,在缓刑期间,其父母或其他临时监护人未尽到监护职责,疏于教育、监督和管理,导致三人因盗窃而再次走上犯罪道路。
2、自身因素。被宣告缓刑人员本身法律意识淡漠,不懂法、不学法,被宣告缓刑释放后,往往认为万事大吉,没有什么事了,思想上懈怠,经受不住经济利益的诱惑,容易重新走上犯罪。
3、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我国刑法第七十五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同时,刑法第七十六条明确规定: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者基层组织予以配合。但是,由于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化规定及相关措施等原因,使刑法上的规定未能落到实处。犯罪分子在被宣告缓刑后往往脱离监管,失去制约,增加了重新犯罪的机会。
三、预防被宣告缓刑人员在缓刑考验期限内重新犯罪的对策
刑法的目的是预防犯罪。在对犯罪情节轻微、确有悔改表现的犯罪分子判处刑罚的同时并宣告缓刑,有利于犯罪分子改过自新,重新回归社会。而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重新犯罪,使宣告缓刑失去意义,刑法的目的无法实现。因此,预防被宣告缓刑人员在缓刑考验期限内重新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法律宣传力度。针对被宣告缓刑人员这一特殊群体,要加强对他们的法制宣传,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使他们学法、知法、懂法、守法,严格遵守刑法规定的各项义务,避免重新走上犯罪道路。
2、积极开展对被宣告缓刑人员的帮扶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村、居委会等基层组织的作用,帮助和扶持被宣告缓刑人员搞好生产,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使他们能够通过诚实劳动,自食其力。对未成年人,要督促他们的父母切实担当起监护职责,做好监督、教育工作,用亲情、温情感化他们,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成长为对社会有用之才。
3、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明确职责,加强对被宣告缓刑人员的监管。有关部门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职责,把刑法的规定落到实处。笔者建议:可考虑在公安机关内部建立专门的机构,配置专职人员,制定相应的措施和办法,按照刑法的规定,统一负责对宣告缓刑人员、假释人员、被判处管制人员的监督管理。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刑法的作用,有效地预防宣告缓刑人员在缓刑考验期限内重新犯罪,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第二篇:浅析我国缓刑制度的特点及适用
浅析我国缓刑制度的特点及适用
我国刑法中的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认为暂不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在一定考验期内,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缓执行制度在实践中对教育改造罪犯,使之改过自新,预防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缓执行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种种具体问题,难以达到缓刑的真正目的,确有必要进行改革和完善。笔者认为,应结合我国的司法实际,采用暂缓量刑制度,以暂缓量刑来替代现行的暂缓执行。
一、暂缓量刑的定义及特点
暂缓量刑,也称为缓量刑,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予以量刑,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暂缓量刑的特点:①对被告人有罪宣告。被告人的行为经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应当作出有罪宣告。缓量刑不同于缓宣告制度,缓宣告,是对有悔改希望的人犯暂时不作刑的宣告,在一定期间内,如果没有新罪就不再作有罪的判决。缓量刑是以宣告行为人有罪为前提,而不是不作有罪判决,更能体现罪行法定原则。②对被告人暂不处于刑罚。缓量刑只作有罪宣告,而不同时判处具体刑罚。缓量刑不同于缓执行制度,缓执行,是人犯受刑罚宣告后于一定期限内附条件地暂缓执行。缓量刑是暂缓适用刑罚,而不是暂缓刑罚的执行。③考察监管机构和人员健全。对暂缓量刑的人员,由设置的专门机关负责监管,并由专职的考察官进行考察。④考察监管程序规范。对暂缓量刑人员的监管考察,按照规范的程序进行,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采用暂缓量刑制度,能够真实体现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避免现行缓执行制度存在的弊端,更好地发挥缓刑制度的作用。
二、暂缓量刑的适用对象。
我国现行适用缓刑的条件有三:其一是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二是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其三是罪犯不属累犯。也就是说,适用缓刑是在犯罪分子已经被判处刑罚的前提下,再考虑犯罪分子的悔罪表现,认定其放在社会上是否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决定是否执行刑罚。如何准确把握适用,关键在于怎样来认定已被判刑的罪犯“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审判实践中,是否适用缓刑完全由人民法院作出决定,由于“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没有统一的考量标准,因而有的考虑被告人犯罪的情节和案发后的悔罪表现、受害人的态度等等,在认定悔罪表现方面也大都将被告人是否具有法定从轻情节(如自首、立功、从犯、未成年人)、是否退脏退赔或赔偿受害人损失、是否缴纳罚金等作为考量因素,有的甚至将被告人不适宜监禁的因素(如疾病)、家庭因素(如需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等一些与被告人相关联的不合法的客观因素作为适用缓刑因素考虑。只注重被告人的悔罪主观意识,缺乏对被告人的平时表现的调查了解,忽略了对适用缓刑罪犯的监管、帮教、改造等客观条件的考虑。正因如此,有些被告人亲属为了能使被告人适用缓刑,免受监禁,表示愿意多交罚金、多赔偿损失,以金钱的付出来体现被告人的悔罪态度,以至使之成为缓刑的交换条件;有些单位组织出于被告人亲属的种种关系,碍于情面,不切实际地乱出证明,一概证明被告人表现良好;有的帮教组织也停留在纸面上,形同虚设,少数帮教成员甚至不知道被帮教的对象;等等。这些现实存在的情况,并不能表明被告人悔罪的真实性,也不能如实反映适用缓刑的客观条件,给法官提供了种种假象,导致了法官在考虑对被告人适用缓刑时出现偏差。因此说,对被告人归案后是否诚心悔过,适用缓刑是否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实质上都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有待在日后的考察中予以确定。而现行的缓执行制度将这种待定状态交由法官提前认定,确实难于准确把握,以至缓刑期间重新犯罪的时有发生,有的甚至是报复性犯罪。也容易导致法官滥用职权,盲目地适用缓刑,造成重罪轻判,使得某些罪犯逃避了应得的惩罚,有损法律的严肃性。
第三篇:捕后轻缓刑判决率高的原因及对策
捕后轻缓刑判决率高的原因及对策
逮捕是最严厉的一种强制措施,在当前司法实践中,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后被人民法院判处缓刑、拘役、管制等轻缓刑比率一直偏高,造成了办案人员执法过程中的一些困惑。XXX检察院就近两年来批捕数据及捕后轻缓刑判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查找原因提出对策,以便更好地推动审查逮捕工作的开展。
一、捕后判轻缓刑情况及特点
1、审查批捕情况:2011年至2012年,XXX检察院共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案件 388件621人,批准逮捕313件486人,批捕人数占受理数的78.26%。其中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案件99人,侵犯财产罪193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159人,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罪 19人,危害公共安全16人;不批准逮捕135人。
2、捕后判轻缓刑情况:2011年至2012年捕后至目前为止已判决258件362人,其中判缓刑的82人,拘役30人,管制1人,以上情况并处罚金56人,单处罚金1人,判轻缓刑案件共计114人,占批准逮捕人数的23.46%,占已判决人数的31.49%。判轻缓刑案件中:盗窃、抢劫、诈骗等侵财性案件39人,故意伤害案29人,交通肇事案9人,其它案件37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捕后判处徒刑以下刑罚及缓刑案件所占比例较高,且多为故意伤害、盗窃、数额不大的抢劫、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和交通肇事等常见性、多发性案件。
3、捕后判轻缓刑的特点:
捕后判轻缓刑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判轻缓刑案件比率较高,捕后判轻缓刑案件的人数占批准逮捕已判决人数的31.49%;二是
234567-
第四篇: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
摘要:青少年犯罪是一个极其复杂而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阐述了我国目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探讨了其预防对策,对当今社会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特点;原因;预防措施
青少年犯罪是指 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违犯国家法律法规,对社会造成一定危害而应受到刑法处罚的行为。据统计,在全国 2.2 亿青少年学生中,平均每分钟发生一起刑事案件。青少年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 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的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 70%;同时,青少年犯罪年龄正不断下降,现在青少年犯罪的平均年龄只有 15.7岁。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世界上每个国家都不愿意面对却又无法回避的话题。加强青少年预防犯罪工作,有利于推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不仅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也给青少年自身以及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因此,我们要结合地方实际,加强新时期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研究,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必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一)从犯罪形式看,犯罪呈现多样化
一是盗窃犯罪增多,许多青少年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贪图吃、喝、玩、乐等物质享受,在受到父母或家庭、学校的约束时就开始小偷小摸,从而走向盗窃犯罪。二是抢夺、抢劫、寻衅滋事等犯罪人数增多。有很多学生是单亲家庭,孩子从小就在家庭暴力或家庭冷战中成长,造成孩子冷漠、内向、残酷的性格。还有的孩子娇生惯养,受不得一点委屈,少许的言差语错就要采取残忍的报复手段。三是网络犯罪迅速兴起,随着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和社会经济信息化进程的加快,针对和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逐渐兴起,成为新的犯罪形式。
(二)从犯罪主体看,辍学少年人数居多且年龄逐渐趋向低龄化 据新华社消息:近六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在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 1
年人当中已满 14 岁不满 16 岁的人数逐渐增多,占 57%左右。在这个年龄阶段,法律对他们无可奈何,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对他们是个误区。这类人群,文化素质不高,大部分为中低等文化程度,有的小学期间就辍学,甚至就没上过学,初中以下文盲、半文盲占 90%以上。由于社会经济的空前发展,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多样,青少年的发育年龄提前,因此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不良文化影响等原因导致青少年犯罪呈现低龄化的趋势。
(三)从犯罪手段看,作案手段智能化、成人化并且手段残忍 两人以上共同犯罪增多且犯罪后果严重,未成年人犯罪的手段由过去的盗窃型逐步向抢劫人等极端化发展,由简单的冲动冒险向预谋性的团伙犯罪、集团犯罪方向发展,更为严重 的是由非暴力犯罪向暴力犯罪甚至严重暴力犯罪方向发展。经对比分析发现,青少年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在作案手段上有所不同。一是预谋较少,偶发性较大;二是胆大妄为,无所顾忌; 三是手段怪诞,令人费解。在校学生犯罪和智能化犯罪结合很紧密,近几年呈不断上升的态势,具体表现在伪造证件、信用卡,利用高科技手段破译和盗用他人密码窃取钱财等犯罪案件日益增多。
(四)犯罪后重新犯罪率增加
一般而言,青少年犯罪恶习不深,易于教育和改造。但事实上,一些青少年在劳改、劳教和其他场所不仅未得到充分的改造,反而因为他们之间的交叉感染变得更坏。据有关部门调查,初次违法犯罪的年龄低于 11 岁者,以后约有 65% 的人员重新犯罪,12-15 岁初次犯罪的未成年人中再犯罪率为 54%,初次违法犯罪年龄在 16-21 岁之间的未成年人再犯罪率约为 40%。在成年男犯中,在青少年时期,有过违法犯罪者比没有违法犯罪经历的人员要多 7 倍。还有一些人刑满释放后,感到自卑、悔恨,心理上处于彷徨、徘徊的矛盾状态,亟须科学的、正确的、合理的教育。然而现实生活中,他们却遭到社会的歧视、指责、辱骂、讽刺挖苦,从而心灰意冷,甚至离家出走。他们一无经济基础,二无专业技能,加上社会的偏见和歧视,很可能使他们重新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青少年犯罪形成的原因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它不仅与该年龄段某些不稳定的心理特征有关,也与其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
(一)青少年所处年龄段的心理特征
心理特征包括认识特征、情感特征、意志特征和行为特征四个方面。青少年处在由童年向成年过渡的青春期。在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他们的心理特征相对活跃,某些不健康的诱因容易使他们走上犯罪的道路。
1.认识特征
青少年的认识能力有所提高,思维已有一定的独立性、抽象性和逻辑性。他们向往独立
思考,但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他们看问题往往容易偏激,有着明显的表面性和片面性,是非界限不清。
2.情感特征
青少年的情感趋向稳定成熟。他们办事积极、热情,但情感控制能力较低,容易激动,以至失去理性,常为一点小事而过分冲动,做出许多不应该做的事情来;有的甚至为了一点不同的看法而争论不休、怄气、打架。此外,随着电影和电视的日益大众化,一些不良的现象深深地影响了他们,使得他们重“哥们情感”,讲“哥们义气”,藐视法律和权威。
3.意志特征
青少年阶段的自觉性、独立性、果断性、自制力都有显著提高,但仍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和不平衡性。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独立倾向极为突出,希望自己能做命运的主人,不愿意别人来干涉自己的言行;同时不愿意遵守传统的规范秩序,喜欢标新立异,来显示自己的独立性。突出的表现就是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和行为。他们有些时候非常自负,在“团伙”中表现天不怕地不怕,易于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4.行为特征
行为动机表现上的成年型。他们要求摆脱成年人干预,独立行事,并要求社会承认他们行为的价值。但是由于自身的不成熟,所以行为控制往往像童年人。一方面他们要求像成年人一样地参与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又往往不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在情感受到触动的时候,容易冲动。这种强烈的矛盾一旦失调,很多青少年就会仇恨成年人、仇恨社会,走上与社会为敌的道路。
(二)青少年所处的社会大环境
青少年所处的社会大环境涉及到三个领域:家庭、学校、社会。由于这三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些不健全的因素,从而容易使青少年走上犯罪的道路。
1.家庭教育失误与青少年犯罪
青少年活动的主要场所是家庭, 社会影响、学校影响都是通过家庭发生的, 因而家庭因素在青少年犯罪诸客观因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家庭因素主要有:(1)父母对子女过分溺爱或放纵不管, 任其发展;(2)父母对子女要求过严, 教育方法简单粗暴;(3)父母自身有劣迹, 行为不轨;(4)单亲家庭使子女的教育出现缺陷。马克思说过:“法官的行业是法律, 传教士的行业是宗教, 家长的行业是教育子女”。尽管孩子在入学后学校教育起着主导作用, 但家庭教育仍然是经常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学校教育的影响
现行的学校教育也有许多不健全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现行的教育体制中存在着某些不合理的环节。部分学校提素质教育之号,却行应试教育之策,片面地追求升学率,重智轻德,教书与育人相脱节,严重忽视了对青少年的理想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对于有逃学、厌情绪的“问题学生”,惩罚往往取代了教导,很多被开除出校的“问题学生”流向社会后成了犯罪预备军。另一方面是学校的法制教育不力。有的学校法制教育课形
同虚设,做做样子应付上级检查。很多学生对法律认识模糊,以为玩玩女孩(强奸),抢了几个钱算不了什么,认识不到它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
3.社会失范与青少年犯罪
近年来, 描写色情、暴力等内容的音像、书刊充斥文化市场, 这些文化垃圾对好奇心强、分析能力差的青少年来说, 无疑是精神鸦片。一些违规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厅、歌舞厅等娱乐场所, 也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温床。此外, 由于种种原因, 社会对青少年弱势群体关心不够、保护不力, 导致他们之中的不少人在社会上游荡, 很容易交上坏友和沾染上恶习, 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三、青少年犯罪的预防措施
2004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其三者之间有机统一,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设专章规定了有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法律依据。加强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的教育,有利于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利于引导和促进深入开展对未成年人的公民道德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有效的预防工作必须强化家庭教育,营造良好家庭气氛;必须加强社会保障,为青少年创造一个更加宽松的就业机会,避免待业青少年无序流动;必须充分发挥学校的育人作用,加强法制教育,完善“法律进课堂”;必须加强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教育和提升,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切实的帮助,真正有效地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联合国预防少年犯罪准则》(即《利雅得准则》)达成了这样的共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并提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政策的重点应通过家庭、学校、社区、同龄人、职业培训、工作环境及各种自愿组织起来的个人和组织,帮助所有青少年成功走向社会。针对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防治青少年犯罪可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一)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制
完善我国青少年的立法工作,对青少年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权益以法律形式确立下来,并在司法实践中给予切实的保障,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立法技术,对青少年网民进行法律意识的教育,对预防青少年网络犯罪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中树立法制权威,增强其对犯罪分子的震慑力。同时,大力整治社会丑恶现象,净化社会风气,特别是对毒害青少年严重的“黄、赌、毒”要实行长期的专项斗争,逐步清除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通过舆论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公德教育,树立新的社会风气,形成一股防止青少年犯罪的强大社会心理力量。
(二)教育预防
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学校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及经验,要采取良好的教育方式,充分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全面培养学
生的专业知识及开展道德法律教育。在教育内容上,要采取平衡的教育方针,避免只重成绩不重德育的片面教育思想,清除校园内的次社会化现象,与家庭预防相结合,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有效屏蔽不良导向及诱导。
(三)家庭预防
家庭教育是家庭预防机制中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形式。青少年犯罪的产生与家庭教育不当密切相关,进行家庭教育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必不可少的途径之一。一是要全面教育孩子。二是要有适当的教育方法,把握好教育孩子的尺度,不能一味溺爱,也不能一味高压压制,要采取尺度合适、关系和谐的教育方法。三是家庭教育要从青少年具有特殊心理这一点出发,要采取平等沟通的方式,以良师益友的身份进行青少年的思想行为教育。四是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的成长发育阶段要密切注意孩子的心理及行为走向,要以适当的方法对孩子的心理及行为进行良性的导向,把握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从而有效预防青少年走上邪途。
(四)社区预防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社区资源,社区介入主要体现在对家庭的介入方面,其中显著的功能是亲情教育指导、家庭咨询和家庭救济等方面,青少年犯罪行为的产生也说明社会正常功能的缺失和不足,然而社区工作的介入正可以弥补这一缺失和不足。社会工作具有治疗功效,具备专业的社会工作知识和经验的社会工作者对青少年的思想具有一定的良性导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青少年犯罪的发生,同时社区是认识社会的窗口,具有地缘关系及归属关系,易于发动群众的力量。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及矫正需要国家、社会及家庭的共同努力,使被矫正青少年能够像正常人一样融入社会。研究表明,人的发展是靠自己与周围环境发生相互作用而慢慢建构起来的,所以青少年的周围环境对他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以社区为依托的平台,构建一个和谐、健康、良性的社区环境对预防及矫正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五)自我预防
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应该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性措施。尽管他们还处于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较差的阶段,但对于真善美与假恶丑还是有一定的分辨能力的。我们应当培养他们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
参考文献:
[1]梅传强:《犯罪心理学》,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高歌:《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因素分折》,《跨世纪》2008年第8期。
[3]刘兰:《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法制与经济》2007年第9期。
[4]吴芳兰、朱国栋:《防范青少年犯罪之盾》,《瞭望东方周刊》2006年。
[5]阎嘉陵等编:《当代青年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6]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
[7]张旭著:《犯罪学要论》,法律出版社2003 年版。
第五篇: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女性犯罪的特点、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刘青 2002 年桐柏县人民检察院起诉的女性犯罪 16 人,占全年起诉总人数 201 人的 7.9%。2003 年起 诉的女性犯罪 31 人,占全年起诉总人数 243 人的 12.8%。比 2002 年增加 15 人,增长 48%。女性是 家庭的纽带,女性犯罪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是长期而巨大的。从调查数字分析,女性犯罪占整个犯罪比率不 断上升,对整个社会稳定来说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女性犯罪存在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我们 应采取应对之策,遏止其发展之势。
一、女性犯罪的主要特点:
1、被动性犯罪。女性在现实社会中属于弱势团体,女性犯罪有相当比例属于“逼近犯罪”、“情面犯罪”,而积极主动实施犯罪的比例相对较小,女性犯罪案件中,80%属于被动性犯罪,是由于受到伤害、欺骗、盲从而犯罪。女性贪污犯罪的案件中,90%的女性都不是单位主要负责人而是会计或出纳,出于对领导的 盲从,或者是来自于领导的压力,而被动的成为领导实施不法行为的工具。
2、激情犯罪。激情犯罪,是一种强烈情绪情感的表现形态,当女性在外界强烈的刺激下,由于认识范 围缩小,内控能力减弱,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从而产生突发性、短暂性和难以控制性等 特点的行为。从犯罪主体上看,这类女性具有性情暴躁、文化水平低、控制能力不强等特征。不善于用理 智去控制自己的情感,对一些社会现象和个人行为往往难以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女性故意伤害案件中,100%是属于此类犯罪。如杨某由于和其公公因几百元债务发生纠纷,在争吵时,持刀将其公公的头部砍 成轻伤。事后,杨某也很后悔自己的一时冲动。
3、无知犯罪。由于对法律的无知和淡薄,用无知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如卢某、殴某,明知乔某 杀害其丈夫的的犯罪行为而为其提供钱物、食品等而构成包庇罪,在当地引起的很大的轰动,许多群众,尤其是女性认为,卢某、殴某作为乔某的朋友,如果不帮助乔某,会被别人骂成不讲仁义,根本就不能算 作犯罪。再如李某为了帮助夫弟赵某逃脱强奸的罪名,而串通 6 人作出赵某不在作案现场的伪证,李某被 判处六个月的拘役,在法庭中李某还很委屈:我怎么能算犯罪呢?
4、高知犯罪上升。具有较高知识的女性犯罪大多是贪污受贿、诈骗等经济犯罪。如范某是某石油公司 的经理,采取收入不入账、欺骗等手段贪污 40 多万元,在接到判决书时还不愿承认自已是在贪污。高知 女性在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用法律约束自己,才能远离犯罪。
二、女性犯罪的原因
1、自身原
因(1)心理障碍,偏狭自私走极端。女性暴力犯罪大多心理存在障碍,性格上有自私、偏激和狭隘的缺 陷。因而在遇到冲突时,易采取极端的方式。女性有两个特殊生理期,一是青春期,一是更年期,在这两 个时期的女性易烦躁、易忧郁、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如贺某在外地打地,因怀疑其丈夫在家同别人相好,而产生猜忌心理,再加上从外地打工回来,因为其婆婆不叫其吃饭,而导致精神失常,怀疑前来看望她的 大姨彭某要加害于她,就将彭追到庄外一麦地内,用掐脖和用瓦片击打头部的手段,将彭某打死。(2)贪图安逸享受,好逸恶劳。这类女性一般爱慕虚荣,贪图享受,不是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而是 采取非法的手段去换取。如王某被同酒店的服务员取笑没有手机,她便将老板价值 5000 元的手机盗走而 被判刑。(3)文化层次低,法律知识淡薄。法律知识淡薄,分析事非能力不强。女性此帖为广告帖!!!点 击后出现病毒后果自负!犯罪案件中 20%的女性,是由于文化水平低,不相信科学技术,而相信此帖为广 告帖!!!点击后出现病毒后果自负!能治病解难。
2、家庭和环境原因(1)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是女性犯罪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发生暴力的家庭,农村略高于城市,个人职 业多为农民、工人和个体户,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究其根源:一是有些女性没有经济来源,在家庭中没有 地位,经常遭受丈夫的打骂。
二、丈夫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以为丈夫是凌驾于女性之上的,可以随便打骂。
我们在办案中发现,女性在遇到家庭暴力,最初的容忍都是源于“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怕丈夫报复、怕 亲友、领导知道。可当这种侵害积累到一定程度,忍无可忍时,便采取伤害或杀人的方式进行“反抗”。据 有关部门调查 23.6%的女性曾向娘家及亲朋好友或有关机构求助过,但被求助者有 15.6%采取不管或者 劝其不要伸张的态度。这种不被扼制的家庭暴力,终因施暴者有待无恐而变本加历,使受虐女性在积愤难 消的情况下,走向疯狂报复的极端。如赵某因生活琐事长期受到丈夫的暴力殴打和虐待,日积月累,终于 无法再忍受,而在给丈夫做的饭里放进了老鼠药。(2)婚姻和感情危机。婚姻和感情危机很容易使女性挺而走险,或者是产生消极思想。在婚姻和感情 方面,女性往往因处于受侵害地位,难以改变自身处境而采取极端手段。例如:乔某因其丈夫王某与他人 姘居,因叫王某回家,而遭到王某拒绝和打骂,乔某用刀将王某扎伤,造成王某失血性休克死亡。还有一 种情况由于感情不和,一些女性长期生活在封
封闭状态,无处宣泄感情而形成自闭忏悔,无处宣泄感情而形 成自闭性格,人格扭曲而产生犯罪欲望。桐柏县检察院 2003 年起诉的此帖为广告帖!!!点击后出现病 毒后果自负!案件中,80%的女性是由于家庭存在着存机,由于受传统家丑不可外扬的思想影响,承受着 巨大的心理压力而无处寻求帮助,从而从练此帖为广告帖!!!点击后出现病毒后果自负!中寻找寄托,进一步陷入此帖为广告帖!!!点击后出现病毒后果自负!的泥潭里。
3、社会原因(1)不良社会现象。由于婚外情、包二奶、非法同居等现象的日益蔓延,使无数家庭陷入危机,特别 是女性深受其害。这也导致女性心理失衡。当女性对感情过于看重时,自身情感因爱人和恋人的行为受挫 后,大多首先感到伤害,继而是委曲求全地想要挽回,当得不到相应的回应后,性格偏激者会将爱转化为 愤怒和复仇心理,孤注一掷地选择极端的方式。(2)传统和封建思想影响。传统封建思想认为,女孩以后是别人家的人,没有必要受上学受教育。所 以导致女性文化水平都低于男性,尤其是农村女性。传统上受“清官难断家务事”的影响,对家庭矛盾调解 不力也容易导致矛盾激化。
三、女性犯罪的预防对策近几年来,女性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了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采取综合 治理的方针,尤其是做好预防工作。因此要动员全社会力量都来关心、帮助女性,形成一个良好社会环境。第一,要大力宣传和认真贯彻《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社会各方面要认真全面履行。第二,要发挥家庭、社会主阵地作用,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主的方针。女性犯罪受社会客观环境和 自身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较大,是多种消极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因此,必须运用各种手段调动社会上 一切积极因素,采取专门性的防治措施,以防止、遏制和减少女性犯罪。家庭是女性的一个重要活动场所,它以特有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女性。我们要按照女性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健康 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正确的方法去引导、教育女性。要发挥各群众团体、政府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城 乡基层组织的作用,切实加强对女性的教育、保护和管理。由有关职能部门牵头,可采取街头法律咨询、专题报告会等载体活动进行有益的女性犯罪预防工作。由妇联、单位、居委会、村委会定期进行培训,增 加法律知识、心理健康、社会科学、劳动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要针对女性心理,对因生活和感情挫 折而情绪不稳定、意志较脆弱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