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创建绿色校园之我见(范文)

时间:2019-05-14 21:50: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研究性学习—创建绿色校园之我见(范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研究性学习—创建绿色校园之我见(范文)》。

第一篇:研究性学习—创建绿色校园之我见(范文)

创办绿色校园之我见

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有关人员:

高X(X)班

课题小组组长:XX

课题小组组员:XX、XX、XX

课题小组指导老师(签名):

 内容提要:

首先,明确本次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使同学们在认识优美的校园环境对同学们影响的基础

上,开动脑筋,科学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应用学到的有关知识,为创办绿色校园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然后,我们的课题小组在本次课题研究中采取了较为科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上网,上书店查找相关资料、询问园林管理员、执教多年的老师、小组讨论、分析。

其次,经过我们课题小组好几天的努力,克服了种种阻碍,结果这次的研究性学习已达

到预期的目标,取得了成功。

最后,通过我们课题小组的共同讨论分析我们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创办绿色校园应

该做到校园的绿化与校园理念的绿色化,使得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关键词:创建 绿色校园 理念 建议

 序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经济环境的破坏。早些时候这种污染是较简单的,最早是粪

便污染,然后是微生物污染,耗氧有机物。到80年代之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种污染是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复杂,像二氧化硫、颗粒物、酸雨、重金属、垃圾等等。到2000年产生温室气体、二次污染、工业废弃物等等。这些污染造成了大气的阴霾天气,水体的污染造成了大量的死鱼,酸雨造成了大片的森林死亡和电子垃圾堆积成山。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细颗粒物每增加10μg/m3,肺癌死亡率增加8%,总死亡率增加1.5%。水环境的污染符合也日益严重,水环境的复合污染比较明显,流域的污染很严重,新型的污染物显现。像氨氮、总氮、大肠杆菌严重超标等。新的污染物不断涌现,危急着人体的健康。这是我国的环境污染现状,而且世界发达地区的环境问题也相当严峻。

正是由于环境问题的如此严峻所以这次课题的的研究显得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不但能

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为创建绿色校园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还能锻炼我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及团队协作精神。

 正文:

校园就像老师、学生们的第二个“家”,由于环境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这

个“家”要有一个好的环境显得十分重要。总体来说,一个环境绿色、优美的校园,能陶冶老师、同学们的品性,给予人们多一点宁静,多一分理性又不失朝气与活力。一个有绿色理念的学校会给予,老师、同学一份便利,一份舒坦。具体说来,一个一个环境绿色、优美的校园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益处,带来这种益处的主要就是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绿色植物对人主要有以下几种益处:

1)绿色植物依靠光合作用维持生长,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人类维持生命的氧。

2)绿色植物的绿颜色由于波长较短,成像在视网膜之前,促使调节放松,使眼睫状肌休

息,减轻眼疲劳。常看绿色对视力保健有益。

3)绿色植物能释放出负氧离子。绿地和森林里的新鲜空气中含有丰富的负氧离子,在森

林里每立方米空气中高达2万个以上,而在城市室内空气中只有40-50个。负氧离子被吸入人体后,能直接作用于神经中枢系统,提高脑啡肽水平,使人心情舒畅,精力充沛,还可以可以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4)植物能减弱噪音,因而有利人健康。据测定,城市公园的成片树林可减低噪音26-43分贝,绿化的街道比没有绿化的减少10-20分贝;沿街房屋与街道之间,留有5-7米宽的地带种树绿化,可以减低车辆噪声15-25分贝。

5)林木等植物能防风固沙,加速降尘,对大气中的粉尘有明显的阻挡、过滤和吸收作用。据测算,在绿化的街道上,空气中的含尘量比没有绿化的地区低56.7%;草地上空的粉尘量只有裸露地的1/6到1/3。

6)绿色植物能够吸收毒物,杀灭病菌。由于城市交通和工业的发展,人们大量燃烧各种矿质,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铅蒸气、乙烯及氮氧化合物等有毒气体。由于绿色植物叶片有很多气孔,能大量吸收它们,使林中空气洁净益健康。每公顷柳杉林每月约可吸收60公斤的二氧化硫,柑橘林的吸收量比柳杉要高一倍。

综合以上资料,我们经过讨论对创建绿色校园提出一点建议,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让校园“绿”起来和校园理念的绿色化。

(一)让校园“绿”起来

(1)可以成立学校环境管理小组。负责学校环境的护理、修善。定期派洒水车到校洒水;维护操场;定期将落枝落叶收集起来进行燃烧并将其作为草木的肥料;插放警示牌,如请将垃圾放入垃圾桶等。

(2)确保学校的绿化面积足够。一般来讲,一所中等规模的学校其绿化面积基线应为35%。若学校本身的占地面积有限,扩展绿化面积比较困难,建议可以在空间扩展上做文章,如将绿化带在墙面、校园围墙、阳台等位置进行规划,一样可以达到增加绿化覆盖面积的需求。

(3)对绿化所用植物的选择要讲究科学、合理。如在选择绿色植被时,可以考虑到污染性少,少毛无刺,没有刺激性气味,或具有形态、色彩、气味美,或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植物,以及草坪的耐践踏程度等都得进行考虑。在教学区忌栽植飞扬花絮的树木(如杨树)和一些起过敏反应的植物;校道两侧或大门两侧种植树形优美的秋色叶植物银杏或常绿小乔木石楠,会增加学校的优美感和舒适感;

(4)绿色利用植物对阳光、燥音的阻挡作用,对植物进行合理布局。在离窗一定距离处栽植较低的常绿乔木桧柏,既可适当遮挡阳光又可保持通风;运动场与教学区之间应用树木组成繁密的树带,以免上课时受场地活动的声音干扰;校园周围多采用乔木与藤本混合栽植,形成一层浓密的绿化带,来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在校道,教学楼内部栽植树木,既可吸收灰尘又可供在校的人们欣赏。在屋顶可建立园圃,既可使本来暗无生气的屋顶充满生机,还可以适量的解决屋顶夏季的酷晒高温问题;可以把一些易于栽培成活率较高的盆花摆放于教室的窗台,既能美化环境还能调节室内的空气质量,这也是一个扩展绿化空间的好方法;最后在教学设施内部的面积小、采光差等不利条件下,利用适宜挪动、节省空间的组合花架和吊兰可以这一的问题。根据季节的转换,将盆栽的不同植物有机组合,利用空中空间的,搭配出一个富于变化、实用的小景观,为不起眼的角落、长廊、“死角”增添色彩。

(5)可以由学校环境管理小组号召领导全校同学变废为宝,以班级为单位对生活废品(如纸屑、饮料瓶等)进行及时收集,分类。对自己所属卫生区内可回收利用的废品进行打扫回收。每双周一次组织一次收交,各班将本班收集的废品进行整理并及时变卖,废品创收纳入班费管理与使用。学校环境管理将根据各班废品回收情况进给分评定,及时公布并纳入优秀班级评选中。

(6)学生本身要认识到绿色环境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各种环保活动中去。

(二)校园理念的绿色化

(1)校园的硬件设施的建设导入“绿色”理念。学校建筑用料应选择环保的材料;学校对楼梯、拐角、空地、长廊要合理布局、发挥各自的使用目的,同时还要尽量考虑人性化的需求,如楼梯的采光、拐角的缓冲和防护、空地的平整和绿化、长廊的设计和利用等,都要力求

将这些地方做到“绿色化”、“人文化”。通过校园自身的植被布局调控局部空气质量、噪声污染、垃圾和污水排放等,使校园内形成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环境。

(2)发挥视听媒体功能,营造环保教育氛围。学校将环境保护宣传作为重点,设立环保教育宣传栏、制作环保宣传标语(牌)。组织班级进行环保板报竞赛,不断为环境教育营造浓郁的氛围;利用广播,在课间操时间集会,表彰每周环保之星,和获得流动红旗的班级。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开展环境知识教育。倡导全校师生爱惜一草一木,不乱丢垃圾,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每学期学校都要评选表彰一批校园先进绿色班级,文明学生。激励那些既讲行为更为文明的班级、学生。并对每一个学生一学期的行为进行记分,纳入德育考核成绩中,使关爱环境由自发走向自觉。而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也要主动参与,使自己的行为合乎绿色环保。

(3)教育理念“绿色”化。当今社会,面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成长和教学以人为本的需求,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融入适当的“绿色”理念。如师生关系的互相推动,使原有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育方式,转变为沟通式、探讨式,这里面更重要的是教育者与学习者的相互尊重和理解,在这一基础上学习势必会“轻松”一些、自主一些,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理念本身也是一种“精神绿色”的很好表现。

(4)启动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这也是校园教育“绿色化”的重要环节。由于过于强调应试教育,最终在学生的全面素质成长上可能会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问题。这需要在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个绿色通道,如:心灵呵护站等,在一个和谐健康的氛围下,提高对学生的心灵关注,增强学生的自信,培养敢于担当、积极承担的精神。让学生总是充满活力,积极向上,形成一种校园氛围。

总结起来:要建设真正的“绿色校园”,首先就要创造一个环境绿化的校园,再使校园理念,思想绿色化(如环保的思想习惯)。最终使两者相互促进,绿色校园促进校园理念,思想绿色化,校园绿色化的理念,思想又反过来帮助建设绿色校园,这样最终形成良性循环。这也是这些具体建议的一个核心。

 招论:

本课题组的研究成果:详见上文对创建绿色校园提出的两大方面的建议。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是: 1)在知识层面上:不但增加了我们的环保知识,而且提高我们的环保意识,还为创建绿色校园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2)在自身技能层面上:不但锻炼了我们的独立思考、分析和创造的能力。增加了我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 注释:

脑啡肽:神经递质的一种。又被称为“脑内吗啡”,对脑细胞具有独特的作用,能激活处于抑制沉睡状态的脑细胞。

柳杉:乔木,高达40米,树皮红棕色,大枝近轮生,平展或斜展;小枝细长常下垂,绿色,枝条中部的叶较长,常向两端逐渐变短。

石楠:木本植物,常绿乔木类,喜温湿气候,抗寒力不强,喜光耐荫,对土壤要求不严,萌芽力强,耐修剪,对烟尘和有毒气体有一定的抗性。

 参考文献:

《绿色植物》——百度百科

中国环境污染现状及节能减排--中国工程院院士环境工程专家刘鸿亮在十三届世界科技博览会上讲话。

共计:4002字

第二篇:绿色消费之我见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绿色消费之我见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

高一三班

第二组

指导老师:张建萍

一.摘要

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家园——地球,营造一个安全、健康、温馨的家园,是我们每一个人共有的心愿和应尽的义务。面对环境污染、资源枯绝的状况,我们再也不能麻木不仁,每个家庭,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日常生活消费做起,为保护环境尽一份责任。

二.调查动机及目的

动机:随着经济快速成长,国民收入的提升,家庭消费能力得到提高,购买力也大幅提升。而现在社会为讲求效率和方便性,明知会对环境产生伤害,也会制造新产品,刺激消费者消费从而得到利益。所以我们通过研究,提示同学们绿色消费。

目的:1.使同学们对绿色消费的概念及方法有所了解。

2.探讨绿色消费行为对高中学生的影响。

三、调查方法

1、抽样调查:抽样调查,又称抽样推断,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的非全面调查方法。它根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要求,按照随机原则,从若干单位组成的事物总体中,抽取部分样本单位来进行调查、观察,用所得到的调查标志的数据来推断总体。

2、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又称调查表或询问表,是以问题的形式系统地记载调查内容的一种印件。问卷可以是表格式、卡片式或簿记式。设计问卷,是询问调查的关键。完美的问卷必须具备两个功能,即能将问题传达给被问的人和使被问者乐于回答。要完成这两个功能,问卷设计时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运用一定的技巧。

四、调查内容

绿色消费:绿色消费,也称可持续消费,是指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绿色消费,不仅包括绿色产品,还包括物资的回收利用,能源的有效使用,对生存环境、物种环境的保护等。

消费观念:消费观念是人们对待其可支配收入的指导思想和态度以及对商品价值追求的取向,是消费者主体在进行或准备进行消费活动时对消费对象、行为方式、过程、趋势的总体认识评价与价值判断。

五、调查分析

受访人当中家中总是在做资源回收的占大多数,由此可见大连市高中生的家庭,大部分都有做资源回收的习惯,不枉政府推行多年,看来成效不错。

六、调查建议

1.学生一个月零用金上线可控制在200元左右。

2.养成购买绿色商品的习惯,减少为赶时髦及流行而选择购买。3.在绿色商品与一般商品间差额在1% ~3%之间时,为了人类的环保,尽量购买绿色商品。

4.约八成的高中生有绿色消费行为,且大都能做到减少购买过度包装产品的行为。

5.减少购买过度包装产品的行为。

6.理性消费,不要因为价格便宜而多买不必要的东西。

7.做到纸张、塑料袋的再利用,提倡反正面用纸,提倡布袋购物。

七.组员感想

曲祉萦:在研究的过程中我渐渐进入状况,让自己主动去询问是否有需要帮忙的地方,以前面对这些文书处理总是心浮气躁,经过专题制作后,我学会按部就班,也学会要求自己尽力去做到更好。

柴茹:这次专题研究对我来说确实是一个成长,它使我在知识以及资料调整方面都有很多的收获,就连陌生的绿色消费议题都变得更加熟悉,而对于环保我想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让绿色地球的观念真正种植在每个人的心中。

王艺璇:一开始我们并不了解绿色消费到底是什么,但通过寻找资料、作问卷、分析了解后,我从中得到了很多,而且也从问卷的数据知道高中生的认知与消费行为上有所差异。

李咏翰:从这次的研究活动中,我不但体验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对绿色消费有了非常深的了解,以及环保活动的实施程度对于社会资源的影响力。钟坤铭:经过了这次专题我了解到大家分工合作,比起一个人绞尽脑汁好很多,团结力量大,要完成一个专题真的不容易,从一开始的题目设定到问卷的发放、统整、分析等,都要经过大家的努力才把它完成。

王浩坤:这次实践活动使我懂得绿色消费的重要性,知道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做的不对,以后要及时改正。小组的力量是伟大的,坚持是成功的基础。

八.文献资料来源

网络

第三篇: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之我见.

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之我见

上虞春晖中学 何亚波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要求学生借助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并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时下,研究性学习,已成了中国基础教育的热门话题,历史教育界也不例外。教育部作出的课程改革,明确规定在中学课程中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并在新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中,列出了与学习中外历史相关的16个研究性课题,作为在教学实际中开展历史研习时选题的参考。为此,我们学校也作了课程的调整,设立了历史研究性课题,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的精神。

作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老师,现结合教学实践及我们学校的实际就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有关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期望引起更广泛的探讨。

一、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开展研究性课题的教学活动,可以有多种多样的方法,笔者常采用下述方法:

1、搜集历史资料并撰写历史小论文。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选定的课题搜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材料,把研究结果以历史小论文的形式表现出来。一般来说,论文应包括课题的提出及其研究的意义、对课题的分析论证及得出的结论,并附有资料来源或参考书目。历史小论文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有自己独特见解。如对历史人物的分析和评价或撰写历史人物小传,类似“评孙中山”、“评拿破仑”;对历史现象的分析和评价,如“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等等。曾经布置了一篇“评价拿破仑”的历史小论文,学生所收集的资料远远超过了我们所掌握的内容,反过来促使我们教师再去充 充电。然后再把几篇好的论文,于各个班级交流,学生对此的兴趣相当浓厚,更有甚者,对文章中的观点不同意,还要找到那位同学理论一番,非得弄个究竟不可。通过这样的论文撰写,学生的认知水平、史料收集、分析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

2、撰写历史题材的社会调查报告。即让学生围绕某一历史问题,通过走访、实地调查等活动,广泛搜集材料,并将结果以调查报告的形式表现出来。在组织调查活动之前,教师和学生应当根据选定的研究性课题,拟定调查的主题和目的,选择调查的对象和范围,确定调查的方法和过程。这些课题一般都涉及近现代史和地方史,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青瓷在上虞的发展历程”,等等。在调查活动中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相互交融,各种能力得到提升,其思想教育的效果也远比空洞的说教好得多。

3、组织辩论。即围绕某一“中性”问题把学生分成正方、反方,以类似大专辩论赛的形式组织和实施。选择辩题时要注意可辩性和适中性,既是学生比较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又要求任何一方都没有比较明显的倾向性。如我们上次在高一年段中组织了“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这场辩论赛。先是由各班课代表抽签产生自己班的辩题与对手,然后让学生用一个大礼拜休息日的时间,通过图书馆、上网查询等方式来准备各自的辩题。学生的积极性普遍较高,组织能力也相当之强。各自在班级中选出了4名口才、表达一流的选手,加上N名的助手一起收集资料。我们以为他们肯定只会收集自己单方面的资料。不是的,他们收集了所有有关辩题的资料,而且还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对方辩手的情况。用他们的话说,叫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资料收集之后的工作就是语言的组织与表达,这又惊动了各自任教班的语文、政治老师,然后又是制作卡片……到决战那节课,各个是胸有成竹。当主席宣布辩论赛开始后,又是一 番激烈的唇枪舌战,辩的面红耳赤,难分胜负,台下是掌声不断,每到经典处,作为评委的我们(所有高一年段的历史教师)也蹦出发自内心的热烈的掌声。通过这样的辩论,大家对历史课的兴趣更浓厚了。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也更会以辨证的观点去思考问题,更注重对资料的积累。在解题时,思路更清晰,分析更透彻了。

4、试教法。即采用角色置换的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扮演教师,走上讲台,变学为“教”,从“教”中学,“教”学结合。具体的说,就是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分期分批组织学生扮演教师角色,把教师指定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传授给本班学生。但在上课之前一定要准备充分,至少应提前一个礼拜叫学生去准备,分析教材、找资料、拟定板书等等。在准备的过程中教师还应予以不断的指导,只有这样学生讲的内容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如上次讲到“二战”,因为我知道班中有一位男生对此特别感兴趣,所以临时性的叫他来分析这一段史实。虽然他很熟悉二战,但毕竟是学生,又是临时性的,他所讲的内容都是一些著名将军、北非战场的著名战役等等。现象、史实较多,而我们高中历史更要掌握的是“为什么”,所以对教材的重、难点落实就欠缺了。但若是事先让他去准备,告诉他重、难点,让他先去处理教材,再予以指导,我想上课的效果就完全不同了。一是重、难点可得到一定程度的落实,二是他的介绍可更加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兴趣中落实知识点,可真正的做到从“教”中学,“教”学结合。

5、自办小报,编写报章的社论和报道。在对重大的历史事件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可以让学生模拟报纸的记者或编辑,对重大事件报道和评论。这种形式既可以模拟当时的情景,对重大事件进行即时报道,也可以从今天的视角撰写纪念性的报章社论。这种形式会促使学生更多的去把握阶段特征,或者说把历 史事件到特定的环境中予以理解。而我们要学好历史,就必须要把握阶段特征。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此外,还可以采用模拟历史事件的方式开展活动,使学生在更为轻松、活泼的气氛中展示自己的研习成果。

不论采用何种方式开展研习活动,都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由学生独立或合作进行活动,完成研究性课题。但教师对学生进行研习活动的引导、组织和帮助是不可缺少的,教师要对学生研究的过程进行必要的监控和调控,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二、存在的问题

就我们学校开展的研究性课程来看,在学生进行研究性活动时,存在如下问题:

1、课题范围太大

由于刚刚入手,学生往往还不能完全适应,因此,在制定课题时只选择一些大范围。比如,有一组同学选择中国近现代史,因此,他们就定了一个课题——《中国近现代文化探索》,这样一个课题很明显范围较大,因为文化的范畴很广,做这样的课题很难把握好方向。因此,针对学生的兴趣,我便让学生在大范围中确定小范围,在小范围中研究小专题。如把这个大课题改为《林则徐是怎样“开眼看世界”的——中国近现代文化探索之一》,这样就扼要地确定研究的方向。

2、资料获得困难

历史具有过去性,它不像其他自然学科那样可以通过做实验、获取实物来获得研究的成果,因此,历史研究性学习所需要的资料一般以文字资料为主,很少有实物资料,就连影像资料也相当的缺乏。比如,对于林则徐的研究就不可能组织学生去广州实地考察,也很难让学生感受,在中国思想界“万马齐喑”、死气沉沉的时候,挣脱程朱理学的枷锁是何等不易。所以,学生只能凭借一些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来分析有关新思想萌发的背景及其所带来的影响。

3、历史知识的薄弱,知识结构的不完善

因为研究某一个课题,不仅要求学生对这一课题的背景知识有明确的把握,而且对所有有关的知识也应一清二楚。同时,研究性学习不是单纯地用历史知识去解决某一个课题,而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解决。一个课题需要历史学科多角度多侧面多方法的观察分析评价,根据课题的面貌与自身逻辑,把各学科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全方位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其结论体现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能够全面展示学生的思维品质和综合文化素质。因此,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历史知识的薄弱,知识结构不完善的弱点就很快暴露出来。

三、对教师的要求

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与学习模式,其本质特征决定了研究性学习必须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及教育实践去适应,而这个新的适应过程,本身即是对教师传统的思维、认知和教法的挑战。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

1、更新观念。研究性活动是一种师生平等的合作过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标准答案的制定者和疑难问题的解答人,更是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研究性活动中学生需要的是“帮助”或“指导”,而不再是传授或教导。因此,我们必须转变传统教育中的“师道尊严”的师生观。相反,教师应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质疑、求异,错了重来,鼓励学生敢于同教师争辩,甚至否定教师的观点。因为,研究性学习重点应放在过程的探索和可能的发现,不必过多注重结论的正确与否。况且,通过高中阶段的研究性学习,真正让学生掌握什么观点,研究出什么成果是不现实的。所 以学生通过此,更多的是对经验、研究方法的积累,而不是结果。

2、具有深厚的功力。长期以来,能研透教学大纲,吃透教科书,讲透教学内容,是中学教师教学的理想境界。然而随着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学生所选取的课题或专题会自觉不自觉的触及本学科的深层次的专业知识,甚至本学科研究的前沿,还有跨学科交叉的内容,以及自然、社会中有关问题。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掘深自己原有知识体系,拓宽知识领域。对本学科的最新知识进展,要关注、学习、研究;相关学科要了解、知悉要点,知其梗概。如有些同学选了一个课题《研究台湾问题》,这个课题涉及到历史、地理、国际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多种学科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对这些内容有清楚地把握,才能指导学生对“台湾问题”的由来、现状做出正确的分析及对前景能有前瞻性的认识。

3、敏锐的洞察力。作为指导者,教师应注意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随时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扫除一些障碍,以确保研究过程的顺利进行。对于学生的研究成果,应做客观的评价,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尤其是观点新颖、独特的一定要加以表扬,以激发他们更大的兴趣。有一学生对其他同学认为义和团武器落后就推论清政府在抗击八国联军时的武器也很落后的观点提出了质疑,并阅读了大量课外资料,撰文指出清政府当时已拥有了一支甚至比八国联军装备更先进的新军,材料很有说服力的。但对清政府为何还失败的问题却卡住了,只简单地归咎于清军将士太无能。这时我首先对他的发现给予充分的肯定,并鼓励其他同学也应经常去发现问题,然后进一步指出:观念的落后比物质的落后更危险、更可怕。这一切都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

4、研究型备课。教师要“研究型备课”,可是,现在我们很多教师的备课还停留在“学习型备课”这一层面上。所谓“学习型备课”,是指教师以已有的经验 去理解既定的教材。这种备课止于对已存在事物的理解、消化和感受。实际上,这样的备课只能是一种学习和吸收,甚至是一种重现和模仿。而“研究型备课”虽然也以教材、学生、教法和教具等为对象,却不止于熟悉,而且同时将它们作为研究的对象,对它们做出某种程度的独立解释,形成个人的体验和认识。

以高一历史新教材《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的备课为例:假如一位教师先是反复阅读了教材,分解课文,然后仔细翻阅各种教学参考书,从中摘录有关课文重难点、教材分析、板书设计等文字材料,写成教案,完成备课过程,这位教师的备课属于“学习型备课”。假如另一位教师,他自然也熟读教材,翻阅有关这一段史实的时代背景等参考资料,同时也翻阅有关这段史实的史学界的不同评判。还翻阅《中国通史》,从第一手资料中了解那个时代,把握材料中记叙的事实和评价观点,最后依据阅读过的上述材料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心理,形成自己的心得体会,写成备课笔记或教案。这样的备课就是“研究型备课”。

从上面两种类型的备课中我们可以发现,“学习型备课”仅仅将教参上的有关材料“下载”到自己的备课本上,然后在课堂上将现成的知识搬运和装载给学生,这样的备课是平面的,拿着这样的教案去讲课,他的课不可能有宽度和厚度。因此,要提倡“研究型备课”,让教师和学生在每一次的学习中都有新的收获。

总之,历史研究性学习对于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将起到巨大的作用。此外,对深化历史学科的教育改革、推动学校的课程改革也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我们每一位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

2003年11月

参考资料:

沈素英

《创建历史研究性课题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历史教学

06/01 叶小兵 《论历史教学中研究性课题的教学活动》

历史教学

02/01 韩飞

《关于高中历史研究性学习的几个问题》

历史教学

06/01

第四篇:创建绿色校园

创建绿色校园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创建绿色校园。

绿,生命的颜色;绿,环保的颜色。有了绿色,便有了清新的空

气;有了绿色,便有了沁鼻的花香;有了绿色,便有了美丽的校园。

同学们,我县正在轰轰烈烈的搞“三城联创”活动,作为一个富县人,也应该为家乡的建设尽一份自己应尽的义务,作为一个小学生,创建

绿色校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已经积极行动起来,每个班级的同学都把自己

家的花花草草搬到学校。无论是教室、办公室;还是走廊都摆满了鲜

花。许多同学在校园里的各个角落捡拾果皮纸屑,用自己的双手去保

护校园环境的优美。但是,我们仍看到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有人乱丢

纸屑、食品袋、废弃物;有人在草坪上肆意践踏;有人在墙壁上乱涂

乱画……

为了创建绿色校园,我希望大家做到以下几点:

1、立即行动起来,都来关心、支持和爱护绿化,积极参与校园

绿化建设和管理。

2、爱护每一片绿地,做到不在草坪上肆意踩踏,不折花草树木。

不在墙壁上乱涂乱画。

3、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不随地吐痰,不随意乱扔瓜皮果壳、纸屑,特别是在我们吃零食之后不乱丢手中那些食品袋。

4、勤俭节约,珍惜校园的各种资源。不使用污染环境的产品。同学们!让我们少一些不经意,多一些责任感,多弯一次腰,多伸一

次手。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爱护校园环境做起。一张纸,我们捡起;

一滴水,我们节约;一堆垃圾,我们打扫,让我们行动起来,为了校

园的“绿色”,为了家乡的建设,为了“三城联创”的开展,贡献出自

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篇:创建绿色校园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创建绿色校园,让我们从心开始》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绿色,是环保的颜色。有了绿色,便有了清新的空气;有了绿色,便有了沁鼻的花香;有了绿色,便有了健康的生命;有了绿色,便有了美丽的校园。在我们美丽的校园里,一年四季都有数不尽的风景,那数不尽的风景都离不开绿的点缀。

春天伊始,白玉兰孤傲而矜持地玉立在枝头,炫耀着自己如冰雪一般的容颜。

盛夏时节,墨绿色的柳树挨挨挤挤的怒放着生命,将整个夏天都点缀地熠熠生辉。

金秋送爽,火红的枫叶宛若一团跳跃的火苗,点燃我们生活的激情。

寒冬腊月,天空中零星地飘着些雪花,高大的雪松毅然挺直了腰板,守卫在教学楼两旁。

早晨第一缕阳光悄悄洒落在校园时我们身处郁郁葱葱的树林,耳边是悦耳动听的鸟声,伴随我们清晨的读书声,是何等的心旷神怡!可是今天的校园却黯然失色。

校园为我们创造了第二个温暖的家园,是我们的乐园,我们的天堂,是知识的圣地,智慧的摇篮,是一方纯净的沃土。而我们却没有为这一方净土创造出良好的环境,难道不会觉得为此惋惜吗? 亲爱的同学们,谁不希望自己的家园绿树成荫,天空明朗,小鸟飞翔:谁不希望在自己美丽清洁的家园快乐成长。美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美丽的环境让人神清气爽,在美丽的环境里读书、学习更是一种快乐,一种幸福。夜深人静时,我们想到父母为了给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含辛茹苦。学校为给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而高楼四起,窗明几净,老师为我们一个良好的环境而早起晚睡,孜孜不倦,而我们却不能为自己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不懈努力。

我们是校园的主人,应当树立起我们的责任,着眼身边,立足校园,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爱护我们的校园环境做起:一片纸,我们捡起:一滴水,我们节约:一堆垃圾,我们打扫:一朵花,我们珍惜:一棵草,我们爱护。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培养绿色校园意识,让绿色生命激发我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那份热忱。

希望淡忘了的,去重温;动摇了的,去坚定;丢失了的,去寻找;坚持着的,去传承.真诚地邀请所有心怀理想、追求至真,向往绿色校园的同学们共同携手,争做星级绿色少年.相 信这少年的绿色幼苗,定会长成参天大树.让我们共同期待我们的校园绿树成阴。将绿色作为我们校园生活的主旋律,用爱心去关注环境的变化,用热情去传播环保的理念,用行动肩负起环保的重任,时刻把绿色放在心中!创建绿色校园,让我们从心开始!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下载研究性学习—创建绿色校园之我见(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研究性学习—创建绿色校园之我见(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创建文明校园之我见

    文明校园之我见 大学是人生求学路上新的起点,也是培养个人修养的最好契机。校园是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地方,校园是一个美丽而纯洁的地方,如果你能沉浸在文明的校园中,那么你就......

    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之我见范文大全

    中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活动之我见摘 要:研究性学习实质上是学生自己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旨在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研究数学现象,为他们提供......

    创建“绿色校园”倡议书

    许昌市第十八中学创建“绿色校园”倡议书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爱护地球、维护生态、保护环境,倡导绿......

    创建“绿色校园”汇报材料

    创建“绿色校园”汇报材料 为了切实全面塑造我校校园整洁、环境优美、管理有序、文明和谐的绿色校园新形象,积极推进我校教育事业又快又好发展,我校紧紧围绕上级文件精神,努力......

    创建绿色校园简介

    以人为本加强环境教育推进创绿工作 ——民族小学创建省级“绿色学校”情况简介近年来,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寄宿制学校建设中取得了显著的成......

    创建绿色校园演讲稿(推荐)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主题班会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创建绿色校园,让我们从心开始》。 绿,是生命的颜色;绿,是环保的颜色。有了绿色,便有......

    创建绿色校园倡议书

    爱护校园环境、共建绿色校园倡议书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绿色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为让校园绿色尽情绽放,减少绿地上的不和谐音符,共同建设......

    创建绿色校园年度工作总结

    创建绿色校园年度工作总结 本年度我校在绿化、美化工作中,又加大了管理力度、组织力度及资金投入的力度。形成了具有农村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强化组织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