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国营工业企业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实行一次性奖励的通知

时间:2019-05-14 21:42: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对国营工业企业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实行一次性奖励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对国营工业企业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实行一次性奖励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对国营工业企业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实行一次性奖励的通知

关于对国营工业企业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实行一次性奖励的通知

(1987年1月1日国家经济委员会财政部财经综〖1987〗272号发布)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经委(计经委)、财政厅(局),税务局,国务院有关部、局、公司:为了进一步调动企业和职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根据国务院批转国家经委《关于开展综合利用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国发〖1985〗117号文件)中第十三条“国家设立综合利用奖”的规定,特作如下通知:

一、国家对企业开展综合利用取得成效的项目给予一次性奖励。获奖项目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属于《资源综合利用目录》范围内,能独立计算盈亏的;

(二)综合利用项目是盈利的;

(三)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

二、一次性奖励的资金在当年企业按国家规定留用的该项目利润中列支,提奖比例和奖励标准由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核定,奖金水平与综合利用的经济效益挂钩,一般不要超过该治理三废项目留用利润的10%。对发放的一次性综合利用奖,不征收奖金税。

三、对少数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取得显著成绩的企业,国务院主管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经委每年可进行表彰。国家也将不定期进行表彰。受表彰单位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一)该项目开拓了综合利用或本地区具有普遍的推广意义;

(二)攻克了综合利用的重大技术难关;

(三)综合利用资源的程度在全国或本地区处于领先地位;

(四)综合利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对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表彰:

1.产品质量不合标准;

2.发生重大人身伤亡、设备损坏事故;

3.资源被浪费、破坏或造成新的污染的。

表彰以精神鼓励为主,对少数成绩显著的单位,经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财政部门同意,可适当提高受表彰单位当年一次性奖励的奖金提取比例,提高幅度不得超过5%。

四、综合利用的奖金只发给直接从事综合利用生产和经营管理人员。企业发放奖金时,应根据每个成员对综合利用贡献大小进行分配,与综合利用无关的人员不奖。

五、实行综合利用项目一次性奖励的企业,必须严格执行本办法的各项规定。如在奖励上弄虚作假,除追回多提取的奖金外,还要追究企业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综合利用项目的一次性奖励,由各级财税,银行等部门监督发放。

六、综合利用项目符合国家设立的发明奖、科技进步奖,合理化建议奖和技术改进奖规定的,可按有关条例的规定执行,不能重复发奖。

七、本通知自1987年1月1日起执行。

第二篇:国家对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

国家对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

资源综合利用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项长远的战略方针,也是一项重大的技术经济政策,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和集约型转变,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资源综合利用主要包括:在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对共生、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液(水)、废气、余热、余压等进行回收和合理利用;对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旧物资进行回收和再生利用。1985年9月,国务院批转原国家经贸委《关于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国发)[1985]117号),明确了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实行鼓励和扶持政策,对《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内的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给予税收减免优惠。实施新税制以来,针对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出现的税负增加、亏损严重的新情况、新问题,原国家经贸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了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建议。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先后下发文件执行。为进一步推动资源综合利用的开展,1996年8月《国务院批转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意见的通知》(国发[1996]36号),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实行鼓励和扶持政策。原国家经贸委、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修订了《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03年又对《资源综合利用目录》进行了修订,补充了新的内容,作为税收优惠政策的依据。目前,国家对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有:

(一)增值税减免

1、免征增值税

(1)企业生产的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烧煤锅炉等其他废渣(不包括高炉水渣)为原料生产的建材产品;

(2)企业利用废液(渣)生产的黄金、白银;

(3)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其收购的废旧物资。

2、增值税即征即退

(1)利用煤炭开采过程中伴生的舍弃物油母页岩生产加工的页岩油及其他产品;

(2)在生产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废旧沥青混凝土生产的再生沥青混凝土;

(3)利用城市垃圾生产的电力;

(4)在生产原料中掺有不少于30%的煤矸石、石煤、粉煤灰、烧煤锅炉的炉底渣(不包括高炉水渣)及其他废渣生产的水泥;

(5)在2005年12月31日前对企业以三剩物和次小薪材为原料生产加工的综合利用产品。

3、增值税减半征收

(1)利用煤矸石、煤泥、油母页岩和风力生产的电力;

(2)部分新型墙体材料产品(《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新型墙体材料目录》)。

(二)所得税减免

企业利用废水、废气、废渣等废弃物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可在5年内减征或者免征所得税。

1、企业在原设计规定的产品以外,综合利用本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内的资源作主要原料生产的产品的所得,自生产经营之日起,免征所得税5年。

2、企业利用本企业外的大宗煤矸石、炉渣、粉煤灰作主要原料,生产建材产品的所得,自生产经营之日起,免征所得税5年。

3、为处理利用其他企业废弃的,在《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内的资源而新办的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可减征或者免征所得税1年。

(三)消费税减免

自2000年1月1日起对翻新轮胎停止征收消费税。

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国资源综合利用事业的开展。

第三篇:《省政府关于对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退休的企业职工实行一次性奖励的实施意见 》

江苏省人民政府文件 苏政发〔2006〕4号

省政府关于对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退休的企业职工实行一次性奖励的实施意见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根据《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三条“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职工,在办理退休手续后,可以按照其退休前月工资的百分之五每月增发退休金,也可以由所在单位给予一次性奖励或者为其办理补充养老保险,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规定”的规定,省政府决定,对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退休的企业职工(以下简称持证退休职工)实行一次性奖励。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奖励对象

一次性奖励的对象为2002年12月1日以后退休未享受加发5%退休金待遇的持证退休职工。对2002年11月30日前退休未享受加发5%退休金待遇的持证退休职工,可参照实行一次性奖励。对已享受加发5%退休金待遇的持证退休职工,不再发放一次性奖励金。

二、奖励标准

一次性奖励金的发放标准为2400元至3600元,具体数额由各省辖市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三、经费来源

(一)持证退休职工的一次性奖励金由退休时所在企业支付,并参照独生子女补贴免征有关税收。

(二)兼并、转让、改制企业持证退休职工的一次性奖励金,由兼并、转让、改制后的企业支付。转让、改制后的企业支付有困难的,由所在地财政解决。

(三)本意见实施前已破产企业持证退休职工的一次性奖励金由所在地财政解决。今后依法实施破产企业持证退休职工的一次性奖励金,在破产清算经费中列支。

(四)对转让、改制、破产企业持证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经费负担有困难的地区,省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四、组织实施

对持证退休职工实行一次性奖励,是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

— 2 — 作的一项重要政策,直接关系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制订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各级国资、经贸、人口计生、财政、劳动保障、税务、工会等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有关工作。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企业职工了解发放一次性奖励金的有关政策规定,进一步增强企业落实这一政策的自觉性。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企业及时兑现奖励金,依法维护实行计划生育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

二○○六年一月十七日

主题词:人口与计划生育

独生子女△ 奖励

意见 抄送:省委各部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军区。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6年1月19日印发

共印1050份

第四篇:市政府关于对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退休的企业职工实行一次性奖励的实施意见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文件

连政发〔2008〕55号

市政府关于对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退休的企业职工实行一次性奖励的实施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根据〘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和〘省政府关于对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退休的企业职工实行一次性奖励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06]4号)精神,市政府决定,对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退休的企业职工(以下称持证退休职工)实行一次性奖励。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奖励对象

(一)2002年12月1日以后退休未享受加发5%退休金待遇的持证退休职工。

—1—

(二)2002年11月30日前退休的持证退休职工和终身无子女退休职工未享受加发退休金待遇的,参照实行一次性奖励。

(三)已享受加发退休金待遇或已参照〘连云港市实施〖江苏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办法〙(连政发〔2004〕267号)在退休时办理了补充养老保险或享受了一次性奖励的持证退休职工和终身无子女退休职工,不再发放一次性奖励金。

(四)符合一次性奖励条件的职工已死亡的,予以补发。奖励金由配偶或子女等法定继承人领取。

(五)符合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资格条件的企业职工,不作为一次性奖励对象。

二、奖励标准

一次性奖励金的标准为2400元。

三、资金来源

(一)一次性奖励金由持证退休职工退休时所在的企业支付,并参照独生子女补贴免征有关税收。

(二)本意见实施前已依法破产企业持证退休职工的一次性奖励金由政府财政承担;本意见实施后依法破产的企业持证退休职工的一次性奖励金,在破产清算经费中列支。

(三)兼并、转让、改制企业在实施兼并、转让、改制前(含当年)的持证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金由政府财政承担;兼并、转让、改制后企业的持证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金,由兼并、转让、改制后的企业支付。转让、改制后的企业支付有困难的,经审核—2—

批准后,由政府财政解决。

需要政府财政承担的资金,采取分级负责、分期兑现的办法,即市属和县、区属企业(以企业纳税级次为依据)分别由本级政府财政承担,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对2007年12月31日前享受对象发放的一次性奖励金,分三年兑现到位。

四、确认及发放程序

(一)奖励金由企业支付的1.凭本人〘身份证〙、〘户口簿〙、〘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独生子女证〙)、〘职工退休养老证〙等原件,向所在企业提出申请,并填写持证退休职工享受一次性奖励申报表。

2.企业对其是否属一次性奖励对象和是否已享受加发退休金待遇情况进行初审。初审通过的,在企业公示7天。

3.对企业审核公示无异议的,经企业所在地街道(乡、镇)人口计生机构核准后,由企业直接发放给本人。

4.县区人口计生、劳动保障部门对属地企业一次性奖励金发放情况进行质量控制和数据汇总,并报市人口计生部门备案。

(二)奖励金由财政支付的1.凭本人〘身份证〙、〘户口簿〙、〘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独生子女证〙)、〘职工退休养老证〙等原件,到所在企业(无企业的到现居住地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提出申请,填写持证退休职工享受一次性奖励申报表。

2.由街道(乡、镇)人口计生机构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初

—3—

审合格的,在企业或现居住地社区(村)张榜公示7天。

3.公示期满后无异议的,由街道(乡、镇)人口计生部门将申报材料报县、区人口计生部门,县区人口计生、劳动保障部门联合进行复核。

4.复核无异议的,属县、区政府财政承担的,报同级财政部门按程序发放奖励金,并报市人口计生部门备案;属市级财政承担的,报市人口计生部门,市人口计生、劳动保障部门联合进行审核。

5.经市人口计生、劳动保障部门核准属市政府财政承担的,由市财政部门将经费划拨到市劳动保障部门一次性奖励金专户,再由劳动保障部门通过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渠道分别打入奖励对象养老金发放账户;对经核准的转让、改制困难企业的持证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金,也按上述程序打入奖励对象养老金发放账户。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对持证退休职工实行一次性奖励,是维护实行计划生育职工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组织和实施辖区内企业持证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金的发放工作。各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和企业单位,要加强对持证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政策的宣传,使广大企业职工了解政策,增强企业落实这项政策的自觉性。

(二)加强协调配合。各有关部门要按各自职责做好持证退—4—

休职工资格条件的审核工作,人口计生部门负责审核申报对象是否符合计划生育政策,劳动保障部门协助人口计生部门审核申报对象是否已享受加发退休金待遇;财政部门要会同国资、发改、经贸、税务等部门,认真做好破产企业和转让、改制后支付一次性奖励金有困难企业的审核工作;各企业单位要把落实持证退休职工一次性奖励作为重要法定职责,保证一次性奖励金的及时足额兑现。

(三)加强监督管理。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企业落实一次性奖励政策的督查指导,确保及时兑现奖励金,切实做到公开透明、公平公正;对发现有弄虚作假等现象的,要及时追回奖励金并按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二○○八年四月二十四日

—5—

主题词:计划生育奖励政策意见

抄送:市委各部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政协办公室,市法院,市检察院,连云港警备区,市各人民团体,驻连部、省属单位。

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08年4月28日印发—6—

第五篇:市政府关于对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退休的企业人员实行一次性奖励的补充意见

市政府关于对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退休的企业人员

实行一次性奖励的补充意见

锡政发〔2009〕150号

各市(县)和各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根据《省政府关于对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退休的企业职工实行一次性奖励的实施意见》,2008 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对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退休的企业人员实行一次性奖励的实施意见》(锡政发〔2008〕196号),明确对1996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本市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独生子女证》)退休的企业人员(以下简称持证退休人员)实行一次性奖励。经市政府第16次常务会议审议同意,现就2008年1月1日以后企业持证退休人员的一次性奖励工作提出如下补充意见:

一、奖励对象

一次性奖励对象为2008年1月1日以后,在本市按企业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规定办理退休手续,且未享受加发 5%养老金待遇的持证退休人员。

符合以上奖励条件、已死亡的持证退休人员的一次性奖励金,予以补发,由其配偶或子女等法定继承人领取。

二、奖励标准

一次性奖励的标准为每人3600元。

三、资金来源

按照《省政府关于对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退休的企业职工实行一次性奖励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06〕4号)精神,2008年1月1日后持证退休人员的一次性奖励资金应由企业支付。企业支付的一次性奖励金允许税前列支,并参照独生子女补贴免征有关税收。

(一)持证退休人员的一次性奖励金由退休时所在企业支付。

(二)兼并、转让、改制企业持证退休人员的一次性奖励金由兼并、转让、改制后的企业支付。

(三)文件出台前已破产企业持证退休人员的一次性奖励金由所在地(按税收级次)财政解决。今后依法实施破产的企业中持证退休人员的一次性奖励金,在破产清算经费中列支,由法院在其破产清算经费中直接扣除,上交同级财政。

(四)其他持证退休人员的一次性奖励金,由户籍所在地财政解决。

四、确认及发放程序

(一)本人申请

在企业退休的独生子女父母持本人《身份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独生子女证》)、《职工退休养老证》和子女《身份证》在本人办理退休手续时向企业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文件出台前已破产企业持证退休人员和其他持证退休人员持本人《身份证》、《户口簿》、《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或《独生子女证》)、《职工退休养老证》和子女《身份证》向破产企业所在地或 1 户籍所在地镇(街道)计生部门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已死亡的持证退休人员由配偶或子女凭有效证明及相关材料代为申请。

(二)资格确认

1.企业负责审核本单位申请人员资格。其他持证退休人员资格由镇(街道)的计生和劳动保障部门共同审核。

2.经审核的名单在申请人所在企业或镇(街道)张榜公示5天,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

3.经公示无异议的,企业将发放名单于次年 1 月底前报所在镇(街道)人口计生部门备案。其他拟享受一次性奖励金人员由镇(街道)人口计生部门于次年 1 月底前报市(县)、区一次性奖励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确认。

(三)奖励金发放

一次性奖励金在持证退休人员退休时,由其所在的企业按规定一次性直接发放给本人。其他持证退休人员的一次性奖励金,由市人口计生部门负责发放。具体由市人口计生部门建立市级奖励金专户,财政承担的奖励金于奖励对象退休次年3月底前由市财政统一划转奖励金专户。奖励金于奖励对象退休次年的6月底前发放到位,通过养老金发放账户代为发放或由人口计生部门负责发放。

对不按规定支付奖励金的企业,由市人口计生委负责汇集名单提交市财政局。由市财政局委托国税部门代为征收,国税部门于下一3月底前将征收到的奖励金划转奖励金专户,由市人口计生部门负责发放。

五、组织管理

(一)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放到重要的议事日程,建立相应的工作班子,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持证退休人员一次性奖励工作。

(二)积极宣传,明确责任 人口计生委等部门和新闻媒体,要加强发放一次性奖励金工作的政策宣传,使广大职工充分了解发放一次性奖励的具体政策以及自己所拥有的权利和应该享受的待遇,引导职工向企业维权;使企业明确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进一步增强企业落实政策的自觉性和责任心。

(三)强化监督,实施到位 市国资委、监察局、审计局、劳动保障局、总工会、妇联等要切实履行各自职责,督促企业按规定支付一次性奖励金;对不执行市政府文件规定支付和上缴一次性奖励金的企业,有关部门要采取相应措施,督促企业履行职责和义务,依法维护 实行计划生育公民的合法权益。对弄虚作假、虚报冒领等行为,要按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六、附则

本意见自下发之日起执行,省政府如有相关政策出台,按省有关文件执行。

二○○九年七月二十二日

下载关于对国营工业企业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实行一次性奖励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对国营工业企业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实行一次性奖励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