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意义

时间:2019-05-14 21:51: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意义》。

第一篇:浅谈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意义

浅谈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

内容提要: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是指在绿色食品生产经营当中,采用绿色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及相应的绿色经营管理方式,从而实现绿色食品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存在的问题是绿色食品产业中科技进步因素发展滞后, 技术力量薄弱;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规模较小;缺乏应有的认识;宏观机制保障不强。发展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应加大科技投入和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教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培育与支持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加速管理和政策创新;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0引言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及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科技创新发挥着与日俱增的作用,这主要是基于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中,科技(产品、技术、管理)创新的贡献率是决定竞争优势的关键。科技创新主要包含产品、技术和管理创新,其中技术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产品创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品消费档次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在我国近几年,出现了一些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引起全社会和政府的关注。消费者对食品在营养、卫生、安全保障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不含有害物质残留或残留量在安全标准以内的无公害食品以及绿色食品产业的开发,将成为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的必然趋势。

1国外绿色食品产业现状

国外绿色食品的生产体系主要包括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禁止使用化学品,提倡农业生产系统的自我维持和调控思想是这类农业技术应用的基本原则。绿色食品生产和贸易已形成一定规模。由于国外绿色食品的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成熟和完善,加上一些国家、部分地区认证机构的陆续成立,推动了全球绿色食品的发展。

国外关于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David Audretsch and Steven Kleper提出创新是影响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重要因素。Tessa Avermaete等提出改善组织结构对产业结构演进有直接作用。M Yussefi指出,绿色食品需求的增长是很好的市场机会,但要变市场机会为企业机会,就要按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L Lohr通过模型分析了影响绿色食品生产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美国农场的支持政策中除了科技以外,信息、教育和科技服务的支持对绿色食品结构变革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样重要。C Dimitri and L Oberhohzer【1】通过研究美国和欧盟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不同政策发现,宏观管理及产业政策导向对结构演进起了重要作用。

2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现状

2.1绿色食品生产体系及方式已基本形成,生产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从1990年5月15日起【2】,我国根据国情提出了绿色食品概念,开始推行绿色食品工程,标志着国内绿色农业产业开始形成。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开展绿色农业建设的县已达到300多个,示范点2000多个,遍布全国30个省【3】、自治区

和直辖市,绿色农业建设在全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2.2绿色食品集中产区逐步形成,区域优势初步显现。

从绿色食品的区域结构看,东部地区加工产品类、农产品类占绝对优势,林产品类和饮料产品类基本相当,畜禽产品和水产品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中部地区加工产品类占绝对优势,农产品类和饮料产品类次之,林产品类、畜禽产品类、水产品类和饲料产品类都处于较低水平;西部地区加工产品类占绝对比重,饮料类产品比重也相当突出,林产品类、畜禽产品类、水产品类和饲料产品类都处于较低水平。

2.3生产者积极性越来越高。

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全面实施和农业标准化技术的逐步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深入普及。消费者质量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广大企业和农户发展绿色食品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进一步提高【4】。另一方面,由于绿色食品具有质量、品牌、效益优势,在优质优价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发展绿色食品既能显著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又能有效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因而将进一步增强发展绿色食品的动力。目前,80%绿色食品企业实现增效,并带动农户实现增收20%-30%。

2.4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实现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安全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各级政府将更加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条件将越来越好。

3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存在的问题

3.1绿色食品产业中科技进步因素发展滞后, 技术力量薄弱。

开发绿色食品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保障,即以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及其成果推广应用来提升产品内在品质。在绿色食品生产领域,低化学投入是一个关键的要求,生物农药、生物肥、有机肥、优质复混肥、天然食品添加剂、天然饲料添加剂、环保型包装材料、绿色消毒液等生产资料的开发,以及各种防腐技术、包装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开发,都直接影响着绿色食品的质量【5】。我国在这方面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缺乏开发绿色食品所需的高精尖技术人才,也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体制和技术推广模式。

现阶段产业发展主要依靠一般劳动力和资金要素的投入,科技进步因素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较小,技术力量弱,储存、运输、加工、分级、包装等环节的处理能力差,不能满足开发高质量绿色食品的需要。并且发展滞后。其主要原因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而创新(产品、技术、管理)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要保持和发展竞争优势最根本的是把科技成果运用在产品、技术和管理创新上,而创新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在绿色、有机食品的(企业数、产品数、产销额、出口额、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数)指标上,扭转竞争优势下滑的局面。

3.2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规模较小。

产品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第一,深加工产品比重偏低。2008-2010年间,深加工产品仅占25%左右,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进入成长期后市场需求升级和提高竞争力要求深加工产品比重应稳定提高,而不是止升反降。第二,初级产品和初加工产品比重过高。全国绿色食品中的初级产品比重保持在37%以上,初加工产品比重有不断上升趋势,两者所占比重远远高于深加工产品,应随着初加工产品比重的提高,深加工产品比重同向提升。第三,我国绝大部分土地还保持着

传统的农业方式生产,即使是快速发展的绿色粮油作物所占比例也很小,市场需求看好的绿色大米、杂粮、蜂产品等,数量也不足,这些都与巨大的消费市场不能适应。第四,加工型食品生产企业规模不大,初级农产品型的多是个体农户,规模更小。对产业集群发展拉动作用不强的问题。其中,产值超亿元和利税超千万元的为数不多,生产企业规模不大,影响龙头企业牵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规模、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培育和发展自主创新品牌的能力,也影响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的提高。进一步分析可知,传统的经营理念制约(注重原料的销售而忽视产品开发)、科技研发不足、缺乏合理的政策引导、管理体制不完善等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3.3对发展绿色食品缺乏应有的认识。

近20年来,农业生产依赖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农作物产量的提高确实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当发展绿色食品生产与施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发生冲突时,农民为提高产量仍然施用它们,却放弃生产绿色食品应遵守的规程,这种现象不仅在大田生产中有【6】,在一些保护地生产中也有相当程度的表现。

3.4对发展绿色食品的宏观机制保障不强。

绿色食品生产对生产者本身及他人有益但与非绿色生产相比,生产者的生产成本要高得多,如要改善生产环境,购买绿色生产资料等,这样,生产者往往会因预算的约束而选择非绿色生产。食品市场准人制度等都没完全到位,市场进人的门槛太低,使得非绿色食品生产仍大行其道,制约了绿色食品的生产发展。4发展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在创造和掌握新知识(科学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在生产的各个阶段和非生产领域进一步运用新知识并取得经济效益。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7】是指在绿色食品生产经营当中,采用新的高效、清洁、安全的绿色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及相应的绿色经营管理方式,实现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持续提高的农业生态环境以及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实现绿色食品的高产、优质、高效、低耗,保持在自然资源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从而实现绿色食品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4.1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的特征

4.1.1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是一种协调一致的技术创新系统

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促使经济、社会和生态之间形成一种互补的循环结构,在这种结构中,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是关键手段,生态系统的持续是基础,经济系统的持续是条件,社会系统的持续是目的。只有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在发展中实现了协同,才能更好地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4.1.2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在绿色食品产业一体化经营上是链条集聚

在绿色食品产业一体化经营上,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集绿色生产、绿色加工、绿色储运、绿色营销于一体,环环相接。绿色食品产业技术创新不仅渗透到农作物增产、病虫害防治、良种选育等生产领域,而且延伸到农产品保鲜、农产品加工、贮运及消费等众多领域。

4.1.3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

由于绿色食品产业依托于生物再生产,环境与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在区域个性上,独占资源,个性化产品,必然形成特有的技术体系。科技创新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即使引进的优良品种,也必须进行适应性栽 培。

4.2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的方法措施

4.2.1加大科技投入和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教优势转化为生产力。

针对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各要素的不同贡献率及产业发展趋势,到成长期的中期、后期和成熟期,应加大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除了科技人员,还要加大研发投入以及产学研的密切结合。我国应以绿色食品企业的产销活动为中心,强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与企业的合作。科研项目要重点支持自主创新品牌的研发与应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重点抓好具有比较优势和自主创新品牌的高技术研究开发,推动具有广泛扩散领域的高科技开发与应用研究,使科研成果走向市场。国家科研项目要围绕绿色食品产业和企业的优势,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创出自己的名牌产品,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企业也应积极主动地寻求科技支撑和合作伙伴,互惠互利、实现双赢。

4.2.2培育与支持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型龙头企业。

培育与支持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实力的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它们不仅是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进人国内外市场的主导力量,成为一手牵着农户,一手连接国际市场的龙头,成为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链条的生力军。

4.2.3加速管理和政策创新。

现有的产业结构是以往的政策导向和粗放管理的结果,调整产业结构也要靠政策导向和加强管理去引导企业优化产品、规模和产业内主要指标的协调发展。政策创新要有利于企业产品创新能力的提高与产品结构的优化,要有利于企业整合资源,扩大规模并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宏观管理,促使现行管理体制向服务型管理转变。

【8】4.2.4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一是建立起有利于知识、技术和管理创新的体制环境。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各级各类企事业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参与绿色食品产业技术推广,规范推广行为和推广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和执法检查力度,为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宣传教育,保护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二是要尽可能逐步提高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报酬。现阶段土地使用价格和整体工资水平过低,导致资源使用效率低下,企业可以通过大量的土地和劳动投入实现利润的增值,从而使不断提高科技投入的积极性;三是打破地方保护和垄断,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奠定基础。四是加强道德建设,推动各市场主体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促进科技推广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绿色食品的开发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之举,将逐渐改变现有我国农业和食品工业的格局。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要以农业资源的绿色开发创新为基点,以绿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中心,以提高绿色科技创新能力为重点,建立起一批符合农业发展趋势、区域分工明显、产业关联度大的绿色科技创新基地,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化生产、加工与营销管理的绿色科技农业群体,从而不断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莹.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2011,7:300.【2】 刘伟榕.我国绿色农产品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农业展望,2011,9.【3】 陈建光.绿色食品与绿色食品产业战略升级[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4,2:57.【4】 叶博,唐海红,金丹.绿色食品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和未来方向[J].农业科

技与装备,2011,11:209.【5】 吕佳,孙艳萍,石丽英.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

济,2011,19.【6】 韩菊.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走稳科技创新之路[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

报,2010,2.【7】 刘墨楠.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理论观察,2011,4:70.【8】 王德章,贾俊杰.科技创新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大

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4:31.

第二篇:浅论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浅论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摘要: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是绿色食品的生命线,绿色食品发展规模越大,品牌知名度越高。越是需要加强监管,因此,依法完善绿色食品监管体系,实现绿色食品监管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已经成为绿色食品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对我国绿色产业的现状作了分析。

关键词:绿色食品;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必须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1.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据资料显示,我国于1990年开始发展绿色食品,1992年11月,农业部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和指导全国的绿色食品开发工作。现已开发的绿色食品涵盖了中国农产品分类标准的7大类.包括粮油、果品、蔬菜、畜禽蛋奶、水海产品、酒类、饮料等。到2005年底,绿色食品企业总数3695家,产品总数9728个。从产品结构看,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占57.1%,畜禽类产品占14.2%,水产类产品占5.8%.饮品类产品占16.4%,其它产品占6.5%。绿色食品实物总量达到6300万吨,年销售额1030亿元人民币,环境监测的农田、草场、林地、水域面积6 54万hm。119个县(农场)创建了151个大型标准化原料基地,基地面积270万hm,年产优质原料1878万吨,带动农户420.35万户。

目前,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是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技术标准和环境、产品一体化的跟踪监测,严格限制化学物质的使用。保障食品和环境的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所谓“特定的生产方式”是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禁用或限量使用化学农药、肥料、添加剂等物质,对产品实施全程质量控制,依法对产品实行标志管理。

迄今为止,我国绿色食品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1.1消费认识不足

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还不认识、不了解,使得绿色食品在我国蕴含着巨大消费潜力,未能形成现实意义上的有效需求。据一项调查显示。人们对“绿色食品”这个名词的认知度较高,但多数人对绿色食品缺乏进一步的了解。所以引导消费者充分认识、了解绿色食品及其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体健康等方面的作用是现阶段重要的工作,从而促使消费者自觉购买、使用绿色产品,把潜在需求变成有效需求。

1.2经济条件不成熟

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限制或者禁止使用农药等人工合成物质,限制转基因等某些先进农业科技的应用,引起了产量的下降,加上认证、加工、储藏、检验、包装等各环节的特殊要求,绿色食品生产和管理的成本要高于普通产品,造成绿色食品定价较高。市场上,绿色食品比一般食品的价格高出几倍,甚至近10倍。这就使大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

1.3产品结构不合理

近10年,绿色食品开发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相对于普通食品,绿色食品生产规模太小,绿色食品实物年产量还不到全国普通食品年产量的l%。即使发展较快的粮油、饮料、蔬菜类产品,所占的比例也很小。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产品品种单调。无法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据资料表明,2003年,在我国绿色食品产品结构中,粮油类产品占28%,蔬菜类占17%,饮料类占15%,而消费者最为关心和市场需求较大的畜禽肉类产品、水海产品所占比例极小。较少数量的产品在结构不尽合理的情况下,无法形成独特的绿色食品市场。

1.4生产单一.线路分散

由于对产地环境的特殊要求.我国绿色食品原料产地和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生态资源尚未遭到破坏的农村和边远山区。据统计。我国在2003年的742家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中,有近70%的企业分布于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边远地区。而绿色食品的购买者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开放区。所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空间距离增加了绿色食品的供货困难,造成了产供销脱节。另外,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分布全国各地。市场的发育缺乏统一的协调和组织,产品跨地区经营比较困难,产品供给没有规模,市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有限。同样,绿色食品经营企业也相对分散,企业间缺乏必要的联系,难以形成合力。这就影响了绿色食品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1.5假冒伪劣层出不穷

任何企业和个人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必须经注册人的许可。但是,部分企业法律意识淡薄.绿色食品侵权行为和假冒绿色食品时有发生,影响了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信赖。

2.开发绿色食品的策略

现今,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状况并不良好,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必须在以下方面加强:

2.1强化宜传.推动绿色食品消费潮流

研究发现,消费只有融人了保护环境、崇尚自然,才能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消费理念.所以,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开展多层次的绿色食品宣传教育,引导绿色食品消费潮流,启动绿色食品消费市场。在宣传内容上,要宣传绿色食品无污染、安全、营养、优质的特性,强调绿色食品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障人类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

2.2完善绿色食品科技含量

检查发现.绿色食品的科技含量决定了其附加值及价格,只有通过投入高科技,才能有高产出、高效益。所以,要加强同有关科研机构、高校、监督检测机构等合作和开发,逐步形成完善的绿色食品科研开发和生产应用相结合的开放性服务体系,为绿色食品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推动。加强绿色食品人才体系建设,开展绿色食品知识和科技培训,进一步提高绿色食品专职管理队伍的业务素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在建立一支与发展相适应的科技队伍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科技研究,大力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包括新品种引进、生态农业建设以及加工工艺改造等,不断提高绿色食品档次,增强企业竞争力。

2.3自主开发绿色农产品

在浙江省,发展绿色产品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虽然浙江省绿色食品生产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但全省绿色食品的区域发展不完善,缺乏绿色食品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缺乏绿色食品生产经营的龙头企业,使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大市场难以衔接,尚未形成绿色食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格局。针对这种区情,就可以实行区域发展、规模推进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张爱东,谭乐伟.我国企业发展绿色食品营销策略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02).

[2]罗英辉,于铭,周东红.谈绿色食品市场营销[A].绿色食品开发与市场营销发展战略研究一一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开发与市场营销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2.

第三篇: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日期:2008年3月11日来源:省绿办 作者:

我国于1990年正式开始发展绿色食品,到现在经历了10年多时间,其间在中国不仅建立和推广了绿色食品生产和管理体系,而且还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仍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现已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委托了38个分支管理机构、定点委托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机构56个、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检测机构9个,从而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绿色食品认证管理、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督网络。

参照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IFOAM)有机农业及生产加工基本标准、欧盟有机农业2092/91号标准以及世界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有机生产标准,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肥料、农药、兽药、水产养殖用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等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全国7大地理区域、72种农作物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一批绿色食品产品标准以及AA级绿色食品认证准则等,绿色食品“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已初步建立和完善。

1996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了绿色食品标志图形、中英文及图形、文字组合等4种形式在9大类商品上共33件证明商标的注册工作;中国农业部制定并颁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标志着绿色食品作为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在中国的形成,同时也表明中国绿色食品开发和管理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截止1998年底,全国共开发绿色食品产品1018个,生产总量为840万吨,开发面积达226万公顷,分别是1990年的8倍、24倍、56倍,年平均递增速度分别为26%、42%和57%。现已开发的绿色食品产品涵盖了中国农产品分类标准中的7大类、29个分类,包括粮油、果品、蔬菜、畜禽蛋奶、水海产品、酒类、饮料类等,其中初级产品占30%,加工产品70%。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和产品分布中国各地,许多企业是大型知名企业,许多产品是中国名牌产品。1998年,中国参与绿色食品开发的企业有619个,企业年生产总值达402亿元人民币,年销售额为285亿元人民币,税后利润17亿元人民币,其中80%以上的企业由于开发绿色食品经济效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绿色食品市场建设已初显成效。目前,中国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南京、西安、深圳等国内大中城市相继组建了绿色食品专业营销网点和流通渠道,绿色食品以其鲜明的形象、过硬的质量、合理的价位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市场覆盖面日益扩大,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相当一部分绿色食品已成功地进入了日本、美国、欧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并显示出了在技术、质量、价格、品牌上的明显优势,展示出了绿色食品广阔的出口前景。

绿色食品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了重大进展。1993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IFOAM),奠定了中国绿色食品与国际相关行业交流与合作的基础。目前,“中心”已与90个国家、近500个相关机构建立了联系,并与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以及国际组织在质量标准、技术规范、认证管理、贸易准则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合作与交流,不仅确立中国绿色食品的国际地位,广泛吸引了外

资,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开发和国际贸易。1998年,联合国亚太经济与社会委员会(UNESCAP)重点向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介绍和推广中国绿色食品开发和管理的模式。

第四篇:依托科技创新发展杨树产业

依托科技创新发展杨树产业

泗阳县科技局

(2010年11月18日)

泗阳是最早引种推广南方型速生杨树新无性系获得成功的县(区)之一,被中国林学会授予“中国杨树之乡”称号。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富民强县”的总体目标,以科技增效、农民增收为宗旨,大力发展杨树特色产业。目前,杨树产业已经成为发展我县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中的第一大产业,全县现有速生杨树成片林60万亩,杨树年生产量100万立方米,农田林网100多万亩,林木6000多万株,活立木蓄积量6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7.8%,居全国平原地区之首。全县意杨深加工企业总数为431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数达183户,资产总计19亿元以上,从业人员3万多人。近年来,杨树产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2005年被国家环保总局评为“国家生态示范区”,2007年被全国绿化委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称号,是全国首批的“平原绿化达标县”和“平原绿化先进县”。2008年,杨树产业被省科技厅列为首批科技特色产业,县木业园区被命名为省级杨树产业园。我们在发展杨树产业方面的主要做法是:

一、规划引领,政策扶持,统筹推进杨树产业科学发展—1—

首先,依托原有的产业基础和独有的比较优势,我们以杨树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为目标,以基地拓展、龙头带动、品牌建设、科技提升四大工程为抓手,制定了《泗阳县特色产业科技发展规划》(2010-2012)和《泗阳县科技工作三年发展规划纲要》,着力构建杨树种植、深加工和技术研发三大中心。其次,依托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专家团队,根据我县产业发展现状,编制《泗阳县木材加工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研究“十二五”期间杨树产业定位、重点项目、主导产品和政策措施等。第三,加大政策扶持。一是搭建行政推动平台。我县引种推广南方型杨树30多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杨树产业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为副组长,为杨树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二是出台扶持政策。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木材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杨树产业的决定》、《关于开展杨树产业年活动的意见》、《关于加快培育工业规模企业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出台了相关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明确了发展目标,为杨树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三是大力开展杨树产业年活动。我县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杨树节,使更多的人了解泗阳,了解杨树,了解发展南方型杨树对推动我国木业发展发挥的巨大作用和重要贡献。县政府每年从财政和税收中划拨500—800万元用于城乡绿化造林,每年植树300—500万株,林木资源得到不断丰富。

二、多方合作,科研攻关,着力解决杨树产业技术难题 我们依托高校院所,以科研攻关为核心,集中抓好杨树产业领域内的产学研合作,不断拓宽产学研合作创新领域,着力解决杨树产业技术难题。一是以科技项目为依托,逐步加大校企合作。积极组织县内木材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项目对接,近年来,共获得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22项,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立项55项,其中承担了国家科技富民强县项目《杨树产业技术创新集成与推广》,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开展技术合作,承担国家科技部“863”攻关项目《苏北意杨材性欲FRP符合结构研究》,与江苏省农林技术学院合作,承担国家林业局“948”攻关项目《杨木变色病生物防治技术研究》,三大项目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与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南京林业大学、东南大学等单位建立技术合作关系20多对,承担科技攻关项目30多项。“人造科技木大径材”、“板式家具工业化生产”和“漆化珍贵薄木贴面胶合板产品开发”等项目均被列入省星火计划项目,“杨木绿色(高档)家具表面装饰技术研究与开发”、“人造板无醛胶研究与开发”、“秸秆无醛家具关键制造技术研究”等项目均被列入省农业攻关项目。二是以院校为依托,全面开展院地合作。我们围绕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积极寻求高校院所与我县建立全面合作关系。近年来,我县与南京林业大学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与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签订《关于推进产学研合作工作的框架协议》和《共建杨木技工利用

技术研究院》,通过一系列协议的签订,进一步推进了产学研合作。三是积极与高层次人才合作,着力解决重大技术难题。聘请杨树产业方面的资深专家教授为我县科技顾问,并根据工作需要组织专家来我县开展木材企业调研活动,现场为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实现了企业与技术专家的零距离对接。

三、建立平台,强化服务,推进杨树产业向高层次发展 为了提高科技研发水平,不断推进杨树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我们建立了四大研发平台。一是建立产品研发平台。以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为切入点,不断加大杨树产品研发力度。联合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签约共建“泗阳杨木加工利用技术研究院”,通过科技创新,研制杨木新产品、开发杨木新技术,以提高产品性能、提升产品档次、拓宽产品用途、增加产品附加值。二是建立技术服务平台。通过推进杨树深加工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杨木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木制品检验检测中心”的服务功能,为企业提供木制品检验检测服务,帮助企业组织技术攻关、解决技术难题,建成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多个,获省级高新技术产品认定20多个。三是建立人才服务平台。我们联合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建立“泗阳木材加工技术服务与推广中心”和“泗阳木材加工产业创新人才服务中心”,将适合我县推广应用的技术成果在“中心”进行展示,将技术人员作

为“团队”编入“中心”人才库。四是建立成果转化服务平台。通过对杨木深加工技术、杨木改性技术、木材综合利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不断推动木材制品向多功能、高档次方向发展。近年来,我们根据县内木材加工产品小而散,没有区域主导产品的实际,结合我县现有的产业、资源和技术等优势,围绕杨木加工利用,在深入研究杨木精深加工的相关技术和装备的基础上,重点推广“杨木复合地板、科技木和杨木单板层积材”等3种(类)以杨木为主要原材料、市场前景广、适合推广加工的产品,通过三类产品的推广,预计每年新增经济效益10多亿元,带动农民就业达2.5万人。

各位领导,泗阳杨树产业发展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领导要求相比,与兄弟县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下一步,我们将以学习贯彻此次会议精神为契机,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以求真务实的责任感,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奋力拼搏,不断开创特色产业发展新局面。

第五篇: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与对策

资源环境科学062班0640300426王建华

[论文关键词]绿色食品 发展现状 问题 发展对策

[论文摘要]我国发展绿色食品,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介绍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状况,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开发绿色食品的策略

我国于1990年正式开始发展绿色食品,到现在经历了10年多时间,其间在中国不仅建立和推广了绿色食品生产和管理体系,而且还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仍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现已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委托了38个分支管理机构、定点委托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机构56个、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检测机构9个,从而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绿色食品认证管理、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督网络。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必须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目前,绿色食品工作作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发挥着它的示范带动作用,绿色食品品牌已经成为代表我国安全优质农产品的一个精品形象。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不仅是入世以后带动我国农产品大规模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更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提高以后发展的重要方向。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是绿色食品的生命线,绿色食品发展规模越大,品牌知名度越高,越是需要加强监管,因此,依法完善绿色食品监管体系,实现绿色食品监管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已经成为绿色食品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1996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了绿色食品标志图形、中英文及图形、文字组合等4种形式在9大类商品上共33件证明商标的注册工作;中国农业部制定并颁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标志着绿色食品作为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在中国的形成,同时也表明中国绿色食品开发和管理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截止1998年底,全国共开发绿色食品产品1018个,生产总量为840万吨,开发面积达226万公顷,分别是1990年的8倍、24倍、56倍,年平均递增速度分别为26%、42%和57%。现已开发的绿色食品产品涵盖了中国农产品分类标准中的7大类、29个分类,包括粮油、果品、蔬菜、畜禽蛋奶、水海产品、酒类、饮料类等,其中初级产品占30%,加工产品70%。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和产品分布中国各地,许多企业是大型知名企业,许多产品是中国名牌产品。1998年,中国参与绿色食品开发的企业有619个,企业年生产总值达402亿元人民币,年销售额为285亿元人民币,税后利润17亿元人民币,其中80%以上的企业由于开发绿色食品经济效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目前,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是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技术标准和环境、产品一体化的跟踪监测,严格限制化学物质的使用,保障食品和环境的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所谓“特定的生产方式”是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禁用或限量使用化学农药、肥料、添加剂等物质,对产品实施全程质量控制,依法对产品实行标志管理。

迄今为止,我国绿色食品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消费认识不足。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还不认识、不了解,使得绿色食品在我国蕴含着巨大消费潜力,未能形成现实意义上的有效需求。据一项调查显示,人们对“绿色食品”这个名词的认知度较高,但多数人对绿色食品缺乏进一步的了解。所以引导消费者充分认识、了解绿色食品及其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体健康等方面的作用是现阶段重要的工作,从而促使消费者自觉购买、使用绿色产品,把潜在需求变成有效需求。

(二)经济条件不成熟。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限制或者禁止使用农药等人工合成物质,限制转基因等某些先进农业科技的应用,引起了产量的下降,加上认证、加工、储藏、检验、包装等各环节的特殊要求,绿色食品生产和管理的成本要高于普通产品,造成绿色食品定价较高。市场上,绿色食品比一般食品的价格高出几倍,甚至近10倍。这就使大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

(三)产品结构不合理。近10年,绿色食品开发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相对于普通食品,绿色食品生产规模太小,绿色食品实物年产量还不到全国普通食品年产量的1%。即使发展较快的粮油、饮料、蔬菜类产品,所占的比例也很小。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产品品种单调,无法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据资料表明,2003年,在我国绿色食品产品结构中,粮油类产品占28%,蔬菜类占17%,饮料类占l5%,而消费者最为关心和市场需求较大的畜禽肉类产品、水海产品所占比例极小。较少数量的产品在结构不尽合理的情况下,无法形成独特的绿色食品市场。

(四)假冒伪劣层出不穷。任何企业和个人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必须经注册人的许可。但是,部分企业法律意识淡薄,绿色食品侵权行为和假冒绿色食品时有发生,影响了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信赖。

二、开发绿色食品的策略

现今,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状况并不良好,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必须在以下方面加强:

(一)强化宣传,推动绿色食品消费潮流。研究发现,消费只有融入了保护环境、崇尚自然,才能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消费理念,所以,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开展多层次的绿色食品宣传教育,引导绿色食品消费潮流,启动绿色食品消费市场。在宣传内容上,要宣传绿色食品无污染、安全、营养、优质的特性,强调绿色食品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障人类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在营销对策上,要通过CIS设计来提高绿色食品的宣传效应,在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设计中贯之以绿色食品思想,辅之以环境保护行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传播绿色文化,烘托出绿色食品消费氛围。通过普及绿色食品消费观念和知识,使消费者熟悉绿色食品的涵义、特性、标志、标识,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使更多消费者认识绿色食品对保证身体健康、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形成自觉的绿色食品消费需求。

(二)完善绿色食品科技含量。检查发现,绿色食品的科技含量决定了其附加值及价格,只有通过投入高科技,才能有高产出、高效益。所以,要加强同有关科研机构、高校、监督检测机构等合作和开发,逐步形成完善的绿色食品科研开发和生产应用相结合的开放性服务

体系,为绿色食品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推动。加强绿色食品人才体系建设,开展绿色食品知识和科技培训,进一步提高绿色食品专职管理队伍的业务素质。

(三)自主开发绿色农产品。在浙江省,发展绿色产品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虽然浙江省绿色食品生产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但全省绿色食品的区域发展不完善,缺乏绿色食品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缺乏绿色食品生产经营的龙头企业,使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大市场难以衔接,尚未形成绿色食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格局。针对这种区情,就可以实行区域发展、规模推进的原则;优先从山区、半山区沿海滩涂、生态农业实施区和农产品出口基地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并逐步在不同地区建立起多种类型的生产示范基地,强化企业开发的主体地位和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有一定影响的绿色食品生产体系。按照把产业调新、产品调优、档次调高、规模调大的要求,结合各乡镇不同的产地、气候条件,确定发展不同的项目,以加快形成产业集聚优势,使农业由弱势产业向强势产业转化,自主开发绿色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发展绿色食品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期刊论文苗青松.赵开兵安徽省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安徽农业科学

2007,35(15)结合安徽省生产绿色食品的实际,从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优势、发展重点以及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安徽省绿色食品的进一步发展提出

建议和对策.2.期刊论文仲山民.胡芳名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经济林研究2001(2)绿色食品已经成为当今人们食品文化的价值方向.1990年以来我国绿色食品发展很快,建立了绿色食品管理和检测机构,有力地推动我国绿色食品发展,为人世做了重要的技术物质准备.3燕香梅,沈阳市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应对措施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819,1833.4期刊论文布建中.张秀卿.Bu Jianzhong.Zhang Xiuqin 浅析山西省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前景-农产品加工·学

刊2005(6)

分析山西省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的现状、优势及前景.界定了绿色食品的概念,阐述了发展绿色食品的重要意义,针对山西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

题提出相应的措施,指出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的广阔前景.5.期刊论文姜媛媛.刘兆庆.李达.刘爽.万立波.Jiang Yuanyuan.Liu Zhaoqing.Li Da.Liu Shuang.Wan Libo 绿色

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农产品加工·学刊2005(12)

主要介绍了国内外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发展现状,阐述了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重要意义,并对其开发前景进行深入探讨.6.期刊论文张勇.俞菊英.潘晶华辽宁省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3)

对辽宁省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与探讨.分析了绿色食品在农业和食品加工业中的重要地位.同时根据辽宁省实际情况提出了发

展绿色食品的相关对策.7.会议论文欧阳喜辉 北京市绿色食品发展现状、趋势与对策研究 2001

文章对北京市绿色食品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北京市绿色食品发展具有资源、区位、政策和资金四个优势,并提出了北京市绿色

食品发展的制约因素.明确了北京市城效型绿色食品发展的基本原则,“十五”发展目标,发

展重点,并提出了保障措施,对全国其它城郊型绿色食品的发展

具有借鉴意义.8.期刊论文赵力 营口市绿色食品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农业环境与发展2008,25(3)随着人们对农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发展绿色食品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抓手.本文阐述营口市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发展绿

色食品对策与建议.9.期刊论文董秀金.田光明.王小骊.叶雪珠.胡桂仙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科技咨询导报2007(27)

现阶段,绿色食品已是我国绿色产品链中的一个新亮点,本文在分析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几点针对性建议,希望对我国绿色食品的健

康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作用.10陈福明,绿色食品产业与中国绿色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战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1871188.

11苗青松、赵开兵,安徽省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5):46694670,4675.

下载浅谈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研究

    小仪绿色食品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入口”的东西既要美味,又要有营养、卫生、无任何污染。因此,不含有害物质残留的绿色食品便......

    科技创新的意义

    科技创新的意义 世界范围内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培养人才是基础,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经济和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增强创......

    解读:发展绿色食品的意义及标准

    本文来源:中国农民合作社信息网第一 了解有机食品的定义有机食品是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组织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农药、化肥、防腐剂、除草剂、调节剂......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五篇

    随着地球环境的逐步恶化,绿色农产品和加工食品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食品安全面临危机的今天,发展绿色食品意义更加重大。结合我市发展实际,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绿色食品的......

    鸡西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现状

    鸡西市西郊乡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调研报告2011级交通运输一班调查对象:鸡西市西郊乡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情况 调查时间:2012年7月25日—8月25日 调查地点:黑龙江省鸡西市西郊乡 调......

    我国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现状

    我国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发展现状 国报告网讯: 更多行业市场情报,详情可参考《2013年中国分析报告》 2012年,整个工作系统按照农业部质量安全工作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广西南......

    我国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发展综述

    我国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发展综述 摘要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有机食品通常是指来......

    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

    文章标题: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加强组织领导加快认证步伐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区的无公害、绿色食品产业是从2000年开始抓起的,在全省各县区中起步较晚。几年来,在省、市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