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鸡西市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现状
鸡西市西郊乡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调研报告
2011级交通运输一班
调查对象:鸡西市西郊乡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情况
调查时间:2012年7月25日—8月25日
调查地点:黑龙江省鸡西市西郊乡
调查主题: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调查方法:现场直接观察、走访咨询、查找资料
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西郊乡隶属鸡西市鸡冠区管辖。位于市境东北部。乡政府驻地距市区1公里,总面积49.7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4564亩,有家庭4410户,人口14605人。近年来,鸡西市西郊乡突出调整经济结构这条主线,依靠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采取系统化运作、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方式方法、狠抓绿色食品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鸡西市西郊乡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现状
(一)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立足于农业发展新阶段,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先决条件,以提高农产品内在品质为核心,以产业化经营为基本模式,把建设标准化、规模化的绿色食品基地作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第一车间”来抓,取得了突出成效。目前,西郊乡绿色食品种植基地检测面积达到8000亩,获认证面积2668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480.78亩,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全乡共有棚室1600亩,其中温室741栋,大棚1311栋。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为目标,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2005年以来共打井34眼,架线3500延米,增加可灌溉面积850亩,修建台田95亩,栽种水保林350亩,完成植树造林1000亩,退耕还林500 1
亩,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6%,机械秋翻整地1350亩,保持了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西郊乡相继建成了两西细菜种植、新发高新技术示范、梁家出口创汇、团结新品种示范四个蔬菜生产基地,团结村的新品种示范基地,总面积达30000平方米。
(二)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该乡采取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方式,以无公害蔬菜销售中心为龙头,在蔬菜生产旺季,西郊乡大力发展绿色产品的深加工,充分发挥净菜加工厂的龙头作用,带动了一批绿色产品加工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基本实现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化经营,提高分散经营农户的规模化生产水平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西郊产业化格局。并与光明乳业联营,建立了生产销售网络。投资950万元,建成了占地3000平方米牡丹江以东最大的花园式奶牛养殖园区,该园区的建成,辐射带动了玉米、胡萝卜等饲料地的发展,促进了土地集约经营。利用国家开发行资金,西郊乡正筹建牧源乳业厂。
(三)生产标准不断完善
始终坚持严把区域布局、良种选用、技术培训、典型示范、管理监测、收购收储六个关键环节,使绿色食品品质大幅度提高。通过制定《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编发各类绿色农业技术资料,聘请科研院所的专家作技术顾问,强化技术培训,不断提高了农户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种田水平。制定了《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对绿色食品生产从种子选用、育苗、插秧到施用肥药、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各环节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建立了田间管理档案,并定期地进行跟踪检查。
(四)产品数量不断增加
按照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的发展规划,西郊乡近几年来不断加大绿色产品的生产,2010年,8000亩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保护基地得到“省绿”办认证,年生产上市蔬菜3700万公斤,占全市夏菜生产总量的1/3,2011年实现产值4亿元。
二、西郊乡绿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西郊乡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较快,但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各种规
章制度还不十分完善,在绿色食品品种、产量和市场不断扩大过程中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出现。主要体现在:绿色食品基地建设良莠不齐,管理体制不够完善,有些设施建设不够规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原料产品的品级和产量;精深加工程度较低,加工转化效益不高,产业化整体水平仍需加强,特别是在生产水平、产品档次、生产规模等方面仍需提高;知名品牌不多,品牌影响力不够突出,市场开拓力和品牌竞争力不够强,等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三、加快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建议
(一)抓好基地建设,保障原料质量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首先要抓好绿色食品原料基地建设,扩大绿色食品基地规模,提供安全、优质、充足的绿色食品原料。一要努力扩大基地规模,严把准入关。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规定基地建设标准,强化软硬件设施的完善,保证基地的环境、生产技术、卫生等硬件要求全部达标。加大支持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协会、农户等各类主题,加快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不断增加认证面积,扩大基地规模。二要科学调整种养结构。坚持因地制宜,发挥各产区地缘、人文、环境等比较优势,着力发展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和拳头产品。根据市场需求、资源条件和生产经营水品,选择适宜发展的绿色种养品种,不断扩大绿色产品种类。三要完善品质监管体系。探索建立一整套绿色食品种植模式,对基地土壤、水源环境、原料、企业加工产品进行全程质量跟踪记录,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绿色食品标准要求。
(二)加强龙头建设,增强产业实力
龙头企业是带动产业发展的“火车头”应坚持从实际出发,重点扶持一批基础较好、规模较大、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竞争能力强的粮油、畜禽、乳液、果蔬、山特产品等加工龙头,不断增强龙头企业对绿色食品产业的牵动作用。政府应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着重扶持市场占有率高、有品牌优势的骨干企业,通过重组、兼并、横联、股份合作等形式,对玉米、水稻、畜禽、乳制品等现有企业进行改造,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延长产业链条,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能力。
(三)完善市场体系,提高市场占有率
按照“统一规划、加强引导、重点突破、规模发展”的模式,立足本省,面向全国,逐步建立稳定的绿色食品销售渠道,使西郊乡绿色食品尽快打入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等主要市场,形成覆盖全国的绿色食品销售网络。针对今年国内出现的“食品消费危机事件”和人们渴望“食品安全”的要求,依托专业市场、连锁加盟店、互联网等载体,积极在沿海地区、打中型城市建设绿色食品连锁经营配送服务中心,逐步形成产地市场与外贸市场,连锁经营与网络销售相结合的西郊乡绿色食品市场网络。
通过近一个月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我感触很深,社会实践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加深了我对社会的认识,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能力,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在这里我们真正的锻炼了自己,为以后踏入社会做了更好的铺垫,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更加积极的参加这样的活动。
第二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摘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农业进入新阶段。一种新兴的绿色农业-绿色食品对现代农业发展正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随着绿色食品种类的不断增加,耕种面积的逐渐扩大,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同时伴随着质量安全、可持续性发展等一系列问题。
关键词:绿色食品;发展;问题。
正文: 1.绿色食品的定义
绿色食品并非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商标的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无污染是指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通过严密监测、控制,防范农药残留、放射性物质、重金属、有害细菌等对食品生产各个环节的污染,以确保绿色食品产品的洁净。其优质特性既包括产品的外表包装水平要高,还包括内在质量水准高;产品的内在质量又包括优良的内在品质和高营养价值及高卫生安全指标。
2.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我国于1990年正式开始发展绿色食品,到现在经历了10年多时间,其间在中国不仅建立和推广了绿色食品生产和管理体系,而且还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仍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现已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委托了38个分支管理机构、定点委托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机构56个、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检测机构9个,从而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绿色食品认证管理、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督网络。参照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IFOAM)有机农业及生产加工基本标准、欧盟有机农业2092/91号标准以及世界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有机生产标准,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肥料、农药、兽药、水产养殖用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等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全国7大地理区域、72种农作物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一批绿色食品产品标准以及AA级绿色食品认证准则等,绿色食品“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已初步建立和完善。
1996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了绿色食品标志图形、中英文及图形、文字组合等4种形式在9大类商品上共33件证明商标的注册工作;中国农业部制定并颁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标志着绿色食品作为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在中国的形成,同时也表明中国绿色食品开发和管理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3.我国绿色食品发展面临的问题生产和消费单一
我国绿色食品区域化生产开始具有一定规模。但从整体上看,仍分布不均匀。绿色食品生产对产地环境要求高,我国绿色食品原料产地及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生态资源未被破坏的山区和边远农村地区。其中,绿色食品的消费者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较快的沿海城市和全国各大中城市。产品结构不合理
目前,我国绿色食品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农林产品及其加工品。其次为所占比例相对较小的畜加工产品及饮料类产品(主要指茶叶及酒类产品)。市场需求较大的畜禽肉类产品,水海产品所占比例极小。绿色食品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导致市场不统一和规范。绿色食品产品定价缺乏科学指导
由于绿色食品在从生产到餐桌的过程中,一是对生产环境要求严格;二是限制或者禁止使用农药,化肥,激素,抗生素,添加剂等人工合成物质及转基因材料等来实现其安全性生产的目的;三是绿色食品具有一整严格的标准体系,包括从产品运输、加工、储藏、质量检验、包装等环节都有特殊规定;四是认证过程和管理成本较高等,这些都会增加绿色食品成本,造成绿色食品比普通食品的定价要高。目前绿色食品的定价都是企业行为,虽说符合市场经济规则,但因缺乏科学指导,定价高而不利于产品的推广。绿色食品质量保证体系仍不健全
我国绿色食品质量保证体系仍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仅仅是通过认证了事,没有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强管理方面下功夫,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二是我国在绿色食品认证后对企业生产过程的全程检查监督和对产品
质量的长期检查监督力度不够; 三是虽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绿色食品生产程序及质量标准体系,但执行力度不够;四是对检验出的不合格产品、侵权行为、假
冒伪劣产品的依法打击力度不够。
【参考文献】
[1]中国绿色食品中心要求进一步加强绿色食品宣传工作.农业质量 与标准,2009,5.[2]王利前.我国绿色食品生产状况及其发展对策.安全科技,2009,3.[3]熊建,刘旭辉.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机遇与策略.粮油食品科技,2009,5(17).[4]科技向导.2010年第27期.
第三篇:浅论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浅论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摘要: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是绿色食品的生命线,绿色食品发展规模越大,品牌知名度越高。越是需要加强监管,因此,依法完善绿色食品监管体系,实现绿色食品监管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已经成为绿色食品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对我国绿色产业的现状作了分析。
关键词:绿色食品;问题;对策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已经成为现阶段我国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必须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1.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据资料显示,我国于1990年开始发展绿色食品,1992年11月,农业部成立了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组织和指导全国的绿色食品开发工作。现已开发的绿色食品涵盖了中国农产品分类标准的7大类.包括粮油、果品、蔬菜、畜禽蛋奶、水海产品、酒类、饮料等。到2005年底,绿色食品企业总数3695家,产品总数9728个。从产品结构看,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占57.1%,畜禽类产品占14.2%,水产类产品占5.8%.饮品类产品占16.4%,其它产品占6.5%。绿色食品实物总量达到6300万吨,年销售额1030亿元人民币,环境监测的农田、草场、林地、水域面积6 54万hm。119个县(农场)创建了151个大型标准化原料基地,基地面积270万hm,年产优质原料1878万吨,带动农户420.35万户。
目前,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是通过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技术标准和环境、产品一体化的跟踪监测,严格限制化学物质的使用。保障食品和环境的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所谓“特定的生产方式”是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按照绿色食品的标准、禁用或限量使用化学农药、肥料、添加剂等物质,对产品实施全程质量控制,依法对产品实行标志管理。
迄今为止,我国绿色食品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1.1消费认识不足
消费者对绿色食品还不认识、不了解,使得绿色食品在我国蕴含着巨大消费潜力,未能形成现实意义上的有效需求。据一项调查显示。人们对“绿色食品”这个名词的认知度较高,但多数人对绿色食品缺乏进一步的了解。所以引导消费者充分认识、了解绿色食品及其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体健康等方面的作用是现阶段重要的工作,从而促使消费者自觉购买、使用绿色产品,把潜在需求变成有效需求。
1.2经济条件不成熟
由于在生产过程中限制或者禁止使用农药等人工合成物质,限制转基因等某些先进农业科技的应用,引起了产量的下降,加上认证、加工、储藏、检验、包装等各环节的特殊要求,绿色食品生产和管理的成本要高于普通产品,造成绿色食品定价较高。市场上,绿色食品比一般食品的价格高出几倍,甚至近10倍。这就使大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
1.3产品结构不合理
近10年,绿色食品开发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相对于普通食品,绿色食品生产规模太小,绿色食品实物年产量还不到全国普通食品年产量的l%。即使发展较快的粮油、饮料、蔬菜类产品,所占的比例也很小。产品结构不尽合理,产品品种单调。无法满足人们日趋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据资料表明,2003年,在我国绿色食品产品结构中,粮油类产品占28%,蔬菜类占17%,饮料类占15%,而消费者最为关心和市场需求较大的畜禽肉类产品、水海产品所占比例极小。较少数量的产品在结构不尽合理的情况下,无法形成独特的绿色食品市场。
1.4生产单一.线路分散
由于对产地环境的特殊要求.我国绿色食品原料产地和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生态资源尚未遭到破坏的农村和边远山区。据统计。我国在2003年的742家绿色食品生产企业中,有近70%的企业分布于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边远地区。而绿色食品的购买者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开放区。所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空间距离增加了绿色食品的供货困难,造成了产供销脱节。另外,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分布全国各地。市场的发育缺乏统一的协调和组织,产品跨地区经营比较困难,产品供给没有规模,市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有限。同样,绿色食品经营企业也相对分散,企业间缺乏必要的联系,难以形成合力。这就影响了绿色食品市场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1.5假冒伪劣层出不穷
任何企业和个人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必须经注册人的许可。但是,部分企业法律意识淡薄.绿色食品侵权行为和假冒绿色食品时有发生,影响了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信赖。
2.开发绿色食品的策略
现今,我国绿色食品的发展状况并不良好,存在很多问题,所以,必须在以下方面加强:
2.1强化宜传.推动绿色食品消费潮流
研究发现,消费只有融人了保护环境、崇尚自然,才能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消费理念.所以,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开展多层次的绿色食品宣传教育,引导绿色食品消费潮流,启动绿色食品消费市场。在宣传内容上,要宣传绿色食品无污染、安全、营养、优质的特性,强调绿色食品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障人类健康、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意义。
2.2完善绿色食品科技含量
检查发现.绿色食品的科技含量决定了其附加值及价格,只有通过投入高科技,才能有高产出、高效益。所以,要加强同有关科研机构、高校、监督检测机构等合作和开发,逐步形成完善的绿色食品科研开发和生产应用相结合的开放性服务体系,为绿色食品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推动。加强绿色食品人才体系建设,开展绿色食品知识和科技培训,进一步提高绿色食品专职管理队伍的业务素质。绿色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在建立一支与发展相适应的科技队伍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科技研究,大力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包括新品种引进、生态农业建设以及加工工艺改造等,不断提高绿色食品档次,增强企业竞争力。
2.3自主开发绿色农产品
在浙江省,发展绿色产品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虽然浙江省绿色食品生产具有良好的自然资源优势。但全省绿色食品的区域发展不完善,缺乏绿色食品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缺乏绿色食品生产经营的龙头企业,使分散经营的农户与大市场难以衔接,尚未形成绿色食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格局。针对这种区情,就可以实行区域发展、规模推进的原则。
参考文献:
[1]张爱东,谭乐伟.我国企业发展绿色食品营销策略探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02).
[2]罗英辉,于铭,周东红.谈绿色食品市场营销[A].绿色食品开发与市场营销发展战略研究一一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开发与市场营销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02.
第四篇: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日期:2008年3月11日来源:省绿办 作者:
我国于1990年正式开始发展绿色食品,到现在经历了10年多时间,其间在中国不仅建立和推广了绿色食品生产和管理体系,而且还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仍保持较快的发展势头。
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现已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委托了38个分支管理机构、定点委托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机构56个、绿色食品产品质量检测机构9个,从而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国的绿色食品认证管理、技术服务和质量监督网络。
参照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IFOAM)有机农业及生产加工基本标准、欧盟有机农业2092/91号标准以及世界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有机生产标准,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肥料、农药、兽药、水产养殖用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等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全国7大地理区域、72种农作物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一批绿色食品产品标准以及AA级绿色食品认证准则等,绿色食品“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已初步建立和完善。
1996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了绿色食品标志图形、中英文及图形、文字组合等4种形式在9大类商品上共33件证明商标的注册工作;中国农业部制定并颁布了《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标志着绿色食品作为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在中国的形成,同时也表明中国绿色食品开发和管理步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截止1998年底,全国共开发绿色食品产品1018个,生产总量为840万吨,开发面积达226万公顷,分别是1990年的8倍、24倍、56倍,年平均递增速度分别为26%、42%和57%。现已开发的绿色食品产品涵盖了中国农产品分类标准中的7大类、29个分类,包括粮油、果品、蔬菜、畜禽蛋奶、水海产品、酒类、饮料类等,其中初级产品占30%,加工产品70%。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和产品分布中国各地,许多企业是大型知名企业,许多产品是中国名牌产品。1998年,中国参与绿色食品开发的企业有619个,企业年生产总值达402亿元人民币,年销售额为285亿元人民币,税后利润17亿元人民币,其中80%以上的企业由于开发绿色食品经济效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绿色食品市场建设已初显成效。目前,中国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南京、西安、深圳等国内大中城市相继组建了绿色食品专业营销网点和流通渠道,绿色食品以其鲜明的形象、过硬的质量、合理的价位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市场覆盖面日益扩大,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相当一部分绿色食品已成功地进入了日本、美国、欧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并显示出了在技术、质量、价格、品牌上的明显优势,展示出了绿色食品广阔的出口前景。
绿色食品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了重大进展。1993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加入了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IFOAM),奠定了中国绿色食品与国际相关行业交流与合作的基础。目前,“中心”已与90个国家、近500个相关机构建立了联系,并与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以及国际组织在质量标准、技术规范、认证管理、贸易准则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合作与交流,不仅确立中国绿色食品的国际地位,广泛吸引了外
资,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开发和国际贸易。1998年,联合国亚太经济与社会委员会(UNESCAP)重点向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介绍和推广中国绿色食品开发和管理的模式。
第五篇: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随着地球环境的逐步恶化,绿色农产品和加工食品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食品安全面临危机的今天,发展绿色食品意义更加重大。结合我市发展实际,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绿色食品的发展途径。
一、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现状
我市具备了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生态优势、环境优势、基础优势,经过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基地建设日新月异,绿色产业不断壮大,绿色产业收入不断攀升,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一是基地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市绿色食品种植基地监测面积达到**万亩,产量达到**万吨,产值实现**亿元;获认证面积**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万亩,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二是生产标准不断完善。实行全作物、全面积、全过程的标准化生产方式;制定了绿色水稻、大豆、玉米等标准化规程;建立田间管理档案;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万亩;实施场县共建,提高标准化管理经验;保证绿色生产基地高标准、高水平。三是产业水平不断提高。绿色(有机)食品加工企业发展到**家,加工量**万吨,销售收入**亿元。四是绿色产品不断增加。绿色、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数量达**个,其中绿色(有机)食品产品**个、无公害农产品**个;大黑鱼、椴树蜜获得了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五是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达理山”、“云珠”、“吉之岛”、“玉琳”、“馨悦”等农产品品牌叫响国内外;各大龙头企业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大连等大中城市建有销售网点,而且在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建有销售机构,绿色食品知名度和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因此说,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开发具有雄厚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市委、市政府把打造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作为“六大产业基地”之一列入了我市“十二五”重点工作,这对于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为此,我们要逐步解决目前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展中的精深加工产品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监管薄弱等影响绿色产品质量效益等制约着今后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问题,从质量标准、发展格局、精深加工、品牌建设、监督管理等方面更加注重绿色食品的质量效益,不断推进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大发展、快发展,为始终保持全省,乃至全国领先的位置而不懈努力。
二、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建议
随着社会上食品污染事件的频繁发生,人们对绿色、健康、环保食品的强烈追求,绿色食品的质量越来越成为人们追捧的热点。因此,提高绿色食品的质量效益已经到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关键和重要时期。绿色食品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必须符合我市创建“六大产业基地”的总体思路。因此,我建议,我市绿色食品产业产业发展要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全省,乃至全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潮流,让我市绿色食品产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一)提高绿色食品质量效益,必须严格质量标准。注重质量标准是绿色食品开发的前提。一要加强环境保护,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二要建立良好的产业基地,为绿色食品发展提供优质原料保证。三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在种植环节、加工环节、销售环节都要制定一系列标准,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操作,以此提高绿色产品的质量标准。四要严格控制化学投入品的应用。以有机、生物肥料替代化学肥料,以生物防治技术替代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害。
(二)提高绿色食品质量效益,必须确定“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所谓“三位一体”,就是在适合绿色食品开发的地区建立起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三位一体”发展格局,伴随环境和生产条件的改善,不断提高绿色食品开发的档次和水平。在我市的近郊区,要以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为重点,不仅适应各级政府菜栏子工程,而且满足了城市居民对蔬菜质量的要求;在三县(市),要以绿色水稻、玉米、大豆为重点,面向南方大中城市,定位于各大超市,提供高质量的绿色食品;在环境质量好,没有污染的地区,要以有机食品开发为重点,面向国际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绿色食品消费市场,促进有机食品出口创汇。因此,绿色食品开发要因地制宜,建立起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的产业区、产业带,形成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
(三)提高绿色食品质量效益,必须发展精深加工。发展精深加工是提高绿色食品质量效益的必要手段。从我市来看,绿色食品大多还是原字号产品,要进一步提高效益,就必须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大米要由原粮向蒸熟米、方便米、米糠油延伸;大豆要由色拉油向大豆蛋白、卵磷脂、异黄酮延伸;玉米由原粮向木糖醇、玉米粉、玉米糁延伸;蜂产品由蜂蜜向冻干粉、蜂胶延伸等等。同时,要特别注重改进产品包装,做到精美、环保、方便,使绿色食品内在品质与外在形象达到完美统一,使我市的绿色食品真正体现出我省的优势和特色,成为推得开、叫得响的拳头产品。
(四)提高绿色食品质量效益,必须加强品牌建设。品牌是绿色产品质量档次的象征。因此,要进一步搞好绿色产品品牌建设,在精心打造品牌、整合品牌和宣传品牌上狠下功夫。首先要冠之以一个具有优美健康、过目不忘、丰富内涵的品牌名称。例如,玉山市的绿色品牌均可以冠之以“绿惟美”品牌,在良好的质量的前提下,打造品牌。统一品牌,就是要把我市大米行业的众多品牌,通过企业整合重组的形式,成为一个或两个品牌,集中闯市场,实现利益最大化。宣传品牌就是要像宣传我市形象宣传片那样,在央视的黄金时段进行重点宣传,宣传我市绿色产品品牌,提高品牌知名度,尽快形成驰名品牌或驰名商标。
(五)提高绿色食品质量效益,必须建立健全监督管理。良好的监督管理机制是绿色食品质量效益的保证。在我市应建立绿色产品可追溯制度,加强四个方面监管。一要加强质量监管。建立绿色食品质量追溯体系,严格备案农产品名称、种植基地、收购日期、收购责任人、加工企业、生产日期、加工负责人、产地等信息,增强农户和农业产业化企业绿色食品生产安全意识。建立绿色食品检测中心,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形成自检、抽检、年检互相衔接、互为补充的产品监测体系。二要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推行农资市场准入制度,从源头上切断影响绿色食品发展的农资投入到生产中。三要加强企业监管。积极配合国家、省的企业年检、产品抽检,监督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企业按照标准生产、经营。四要加强信用监管。要引导企业树立诚信理念,构建以企业信誉、产品品牌、信用记录等为重点的信用机制;要保证绿色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我市绿色产品的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