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可行性分析报告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可行性分析报告
一、专业设置的指导思想 本专业培养目标是面向电气装配制造维修业,培养具有本专业未 来工作岗位相适应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具有较强的电气设备安 装、调试、维修和自动控制技术应用能力。能够胜任电气设备装备检 测、机电产品的电气系统安装调试以及自动化生产线的运行维护等岗 位的高技能人才。
二、《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社会需求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工业电气自动化已 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和主导。从典型的电气产品来看,如: 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技术的集成融合,这必然需要电气设备操作、安装、维修等大量专业技术人员。在我国的工业支柱现代制造业中,我国现有 8000 万产业工 人,其中高级技工仅占 3.5%,技师与高级技师不到 1.4%,而世界发 达国家高级技师、高级技工的比例达到 30%到 40%。蓝领层技术人 才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设备具体操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技术岗位 中占 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技术工人。企业对蓝领层的技术工 人有很大的需求,而对他们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会越来越高;灰领层是 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编程的工艺人员和设备维护、维修人员,这类人 员在企业技术岗位中占 25%,随着企业购买和更新大量先进的设备,灰领层人才需求明显增加。为充分满足科技发展及社会诸多企业对多高技能人才的需要,我 校领导带领有关专业老师调研了一些大中型企业公司,充分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 迅猛发展,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社会 人才需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电气自动化安装与维修培养的应用 型、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 对象。企事业部门迫切需要从事电气自动化设备运行、维护、安装、调试和管理方面的应用型人才。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特别是安装维修 等应用型人才有着极大的需求量。使电气自动 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具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培养一线生产和 管理岗位人才的技工学校,更应关注社会职业需求的变化趋势。我们通过对各企事业单位调研资料的汇总,发现用人单位急需以 下岗位人才:(1)机电产品的制造加工;(2)电气自动化设备的组装、调试;(3)电气自动化设备的操作、维护;(4)电气设备的销售、技术服务、检验与管理;(5)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维护等;(6)生产一线服务人才。上述岗位在原有传统行业中融进了高新技术。有些电器产品和大 型生产线应用了微机、软件、PLC,微电子、激光技术,并采用各种 新型的传感器来检测和控制,其产品的制造手段也不断更新。这些岗 位群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突出了应用性和综合化,所需要的人才 是能直接有效地服务于生产一线的技能型人才。
三、我校开设《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可行性分析
我校在上级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怀、支持下,经过多方面的 努力,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环境等办学条件有很大改善,有良 好的办学基础与相关专业支撑,配套的教学设备,丰富的办学经验,已具备办好该专业的主要条件。
1、培养计划可行性分析 我校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决定新开设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逐步扩大招生规模。近几年来知识型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就业前景非常乐观。在未来的几年甚至十几年内,对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人员的需求 将会有增无减。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契机,发挥职业教育的优势,努力搞好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教学,为社会 培养出结构合理、专业配套、素质优良,既懂技术、管理,又具备操 作技能的新型技术人才。
2、师资力量可行性 师资是实现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关键,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丰富实践经验,较高素质的“双师 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和进行
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我校本专业有教师 20 余人,其中中、高级职称占 80%以上,双师型教师占 70%以上。本专业师资建设规划如下:(1)继续引进一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2)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加大实践和实训的力度,一方面加大学生的动手操作水平,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3)淡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采用交叉培训(养)的 方式,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4)聘任一批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尤其是请专家到校短期任教,进行科研指导。
3、办学设施可行性 我校原开设的机电一体化、电工电子专业、机械制造自动化专业开办 历史较长,已有 10多年以上,在师资、设备、教学方面有较坚实的基 础。可作 为拟开设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依托。校内现有机修类教学实训车间 3 间,共有普车 10 台、普铣10台,牛头刨1台,平面磨1台,外圆磨1台,摇臂钻床 1 台、台钻3台,数控维修台3台,数车 7 台、数控加工中心 3台、数铣 5 台、线切割机 5 台、电火花 2 台、数控仿真与绘图专用电脑 60 台,我校是数控技术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主要开展机修、电气维修、设备组装与维修、数控加工、数铣等实习教学; 电气实习设备: 维修电工实训考核设备 10套、数控机床电气维修实训设备 1 套、电控与PLC实训技能台共 32个工位、电工电子技术实训台共 30 台(套)、单片机实训箱40台,EDA实训箱25台,光机电气一体化实训台 15 台。现有设备可以保证电工技能、电子技术、PLC、电 力拖动技术、电气设备检修维护技术、单片机与接口技术、数控机床 电气维修、自控原理、传感器技术等课程的教学。力争培养该专业学 生具有扎实的电气自动化理论知识,又具备熟练的安装维修操技能。
4、校企合作可行性 为了满足学生职业岗位与技能培养要求,我校还积极加强与深圳富士康、无锡捷普绿点科技、深圳德昌电机、中兴通讯等优秀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教学基地,为在校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条件和机会,并建立良 好的就业合作关系。与省机械科研所紧密合作,利用其设备、场地和技术力量为在校学生提供参观实习的条件和机会。使学生能在 企业里感受企业文化,了解岗位的技能要求,就业后能较快适应工作 岗位。综上所述,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性技术人才的需求量 较大,学校的发展前景广阔,机遇良好。目前学校的生源、师资、教 学设备等办学条件已具备培养高级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人才 的能力。本着“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互利互惠、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发展”的原则,学校通过市场了解社会需求信息、从而保证人才 培养的针对性,促进了人才供需双方的零距离对接。通过有针对性地 进行专业化、正规化、规模化教育,造就一批技能型的人才为电气维 修事业发展服务,在这个过程当中,将促进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观念的 转变,学校市场意识增强,更加注重学生高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也给学校提供了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产业教育资源,密切产 业与教育有机结合的新路子以及积极调整专业体系建设,适应市场需求,创新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扩展学生就业空间的一种尝试。
第二篇: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高人才需求报告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
高技能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满足社会对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推动我校职业教育体制改革,把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办成精品专业、特色专业,加快该专业的建设步伐。我校按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了确实可行的专业培育方案和措施。面向社会、企业进行了广泛的社会人才需求调研。
一、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的社会背景
电气自动化设备是发展生产和提高人类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应用在不断深化和发展,电气自动化是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就目前国际国内水平而言,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电气自动化设备的需求将不断增长,社会对电气工程和设备安装维修人才的需求量呈上升态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化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企事业部门急需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技术人才。进入二十一世纪,工业电气自动化已成为现代工业发展的基础和主导。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特别是安装维修等应用型人才有着极大的需求量。本专业正是培养这种既有实践技能又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本专业作为我校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施一流,实习实训场所配套设施完善。该专业技术先进,紧密结合社会要求和科学技术创新,适应性强,实
1用性好,做到与现代企业发展同步。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容量大,前景广阔,工作环境好。
二、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分析 当今,世界高科技竞争和突破正在创造着新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秩序,高新技术渗透到传统产业,引起传统产业的深刻变革。在我国振兴之路上,最重要的产业就是现代制造业,我国现有8000万产业工人,其中高级技工仅占3.5%,技师与高级技师不到1.4%,而世界发达国家高级技师、高级技工的比例达到30%到40%。蓝领层技术人才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设备具体操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技术岗位中占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技术工人。企业对蓝领层的技术工人有很大的需求,而对他们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会越来越高;灰领层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编程的工艺人员和设备维护、维修人员,这类人员在企业技术岗位中占25%,随着企业购买和更新大量先进的设备,灰领层人才需求明显增加。
为充分满足科技发展及社会诸多企业对多高技能人才的需要,我校领导带领有关专业老师调研了一些大中型企业公司,还走访了一些很有发展前景的科研单位及兄弟技工院校,如韶钢集团、广州本田、广州丰田、珠海格力、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广州市华偎数控机床有限公司、深圳创维模具厂、广州樱泰、深圳长盈、三洋部品等企业。这些单位大都是以高新设备制造业为增长点,自动化设备除了要求有精度、动力、快速性功能外,更需要自动化、柔性化、信息化、智能化,逐步实现自适应、自控制、自组织、自管理,向智能化过渡。从
典型的电气产品来看,如: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和机械手等,无一不是机械类、电子类、电脑类、电力电子类等技术的集成融合,这必然需要电气设备操作、安装、维修等大量专业技术人员。
在分别与企业领导、人事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毕业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座谈后,充分意识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近年来珠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崛起,社会人才需求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电气自动化安装与维修培养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对象。企、事业单位急需技能型操作人才,尤其是综合技术应用人才为我们的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三、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全省乃至全国都急需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的专业人才 目前,我国制造工业每年以较高的速度递增,据此,预计自动化安装维修业每年将新增大量从业人员,而大部分从业人员需要接受职业技能教育。我省珠三角经济带的就业市场人才需求表明:白领不缺,研究生好找,高技能型人才紧缺,且每年需要3万个技术性人才。从各类职场需求和行情来看,制造业是人才需求大户,世界的制造中心在中国,中国的制造中心在广东。我省以后对这类电气设备安装维修人才其需求还将进一步增长。重点发展领域人才的需求特点是:高级技能型工人需求量大,生产岗位需求数量也在大增。具有实际操作的高技能工人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复合型、实用型、经验型人才是需求重点。调查显示,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两个领域都呈现出需
求人才趋于年轻化,对复合型、应用型、高技能操作型和维修型人才需求旺盛等特征。
2.电气设备安装维修行业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人员的需求
近些年,各职业院校为企业培养了许多电气设备的制造、使用和维修人才。但是在电气设备,尤其是大中型机电一体化设备,我国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行业从业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及其以上水平的技术人员仅占很小比例,许多厂家不得不高薪聘请国内外专业人士,但还是不能满足现代生产的需求。为此,应加强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行业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电气方面维修人才的培养。加大改革力度,为企业的发展及时输送应用性专门人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3.新形势的发展需求大量的专业人才
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毕业生已面向人才市场,面向社会,打破地区、行业限制,自主择业,双向选择,其中许多毕业生要到好的机电、制造企业谋职,这势必也会加大人才的需求量。21世纪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新发展及随着我国中部、东部崛起和战略政策的实施,先进技术的利用规模将不断扩大,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术专业人才。我校与珠海格力、深圳长盈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每年还将输送更多的优秀毕业生前外韶钢集团、广州丰田、广州数控、金霸王等大型从事电气制造、设备安装工作的企业。因此,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职人才具有长远而广阔的社会需求。
2010年11月
第三篇:2009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建设工作总结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 专业建设工作总结
(2009)
本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在全省技工院校开展“创示范专业、讲精品课程、做名牌教师”活动的通知》精神指导下,在院党委、院长室的领导下,与全院各系部、职能处室紧密配合,层层落实年初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以提高教师、班主任队伍质量为突破口,落实学院“两提高,一争创”工作;以为师生员工提供优质教育服务和良好工作环境为目标,开展各项工作。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就业为导向,贯彻“能力为本位,职业岗位综合能力为中心,突出职业技能培养”的教学思想,进一步探索高技能人才教育模式。圆满完成了专业建设计划。
紧扣全年工作目标,努力完成工作任务
一、专业教学工作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对青年教师,化大力气,真功夫进行培养,打造稳定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1)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行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由系主任牵头带领6名青年教师上《电工基础》与《电工仪表》两门课程相融合的同轨课程,集体备课、专门辅导,快速提高青年教师对课程改革精神的领悟能力和备课能力。
(2)由骨干教师任主编,青年教师参编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校本教材,在本公开出版的2本教材编写过程中,本系有8位教师都参与了编写工作。
(3)通过成立名师工作室和创新工作室培养主干学科和专业带头人。
(4)明确每个专业教师的发展方向,通过有意识地通过安排有关教学和培训任务,来提高教师的专项能力。
(5)着力培养年青教师一体化教学能力。通过老教师一体化教学传帮带;安排和学生一起跟班实习;减少教师理论课时,增加实习教学课时;全部参加技能强化训练和举办青年教师技能竞赛等手段,促进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
(6)推进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完成主干学科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编写和共享,本专业绝大多数课程都使用多媒体教学。
(7)以教研室为牵头部门,开展教师说课活动。说课是提高教师备课能力的有效手段,在说课中体现备课要求,提升教师教学准备能力,在竞赛的氛围中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高。
(8)通过组织教研活动、听评课、参加专题讲座、外出培训等形式,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每周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完成每学期规定的听评课任务。本共安排教师外出培训20人次。
2、加强教学研究,实施课程改革计划。本学期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和推广、编写一体化教学课程教材、以及课程融合模式教学来推进课程改革工作。
3、实行学分制,完善学生学籍管理工作,提高管理信息化程度。实现了学生成绩数据电子化管理;建立了学生管理电子化数据台账。
4、做好理论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制定教学巡查表,加强日常检查,及时通报教学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做好与老师的沟通工作。
5、督促检查教学各个环节的落实和教学工作规范执行情况,开学前检查教师教案,期中、期末教学 “三查”,做好教师工作量的统计上报工作,定期召开教师、学生座谈会,做好教学反馈工作。
6、严格考试纪律,整顿考工秩序。通过抓考风促进学风和校风建设。
7、开设好选修课程,进行分层次教学。组织学生参加单片机、PLC等第二课堂学习,通过学习提高学生专业方面的综合素质。
8、组织学生参加英语计算机和高新技术省级统考,完成学生技能鉴定考核组织工作,利用清明节和五一节组织已经离校的毕业生,返校进行技能鉴定补考工作。
实践教学工作
按计划完成了09学生实训和技能鉴定考核工作。实习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教学秩序良好、设备完好率达标。
编写有关的实习教学校本教材(讲义),完善以上工种实习课题。安排青年教师进行电子装配、protel电路图设计、PLC控制程序设计、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实习指导教学培训,为提高教师理论课程教学水平、一体化教学水平和参加各类竞赛打基础。
提高实习设备的利用率,完好率,在最大程度上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为学生创造更多更好的实习机会和条件。
开展技能训练“培优”工作。组织师生积极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以竞赛为平台,以赛促练,尽快提高师资水平和实习教学水平,减小与先进学校的差距,突出技能特色。今年暑假期间组织了60多名师生进行3个工种的技能训练。
省市技能大赛成绩显著。市级技能大赛共获得3个1等奖、6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
学生素质教育工作
1、落实学生管理常规工作。学生管理常规工作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建立班主任例会制度和晚自习值班制度。
2、着力提高班主任的学生、班级管理水平,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奠定基础。
(1)提高学生管理人员对班主任的服务意识。由于新班主任没有学生管理经验,学生管理员能经常与新班主任进行交流,把一些好的建议和经验解释给他们,如对违纪学生如何做好转化工作,督促做一个有责任心的班主任等,努力做好班主任的后勤服务工作。
(2)安排有经验的班主任,对新班主任或业务能力较弱的年轻班主任进行传帮带,协助新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如思想教育、学习管理、纪律管理、生活管理等工作。
(3)安排班主任进行参观交流,在比较中学习和提升管理能力。如开展主题班会观摩活动,教室布置评比活动,宿舍卫生及布置观摩学习活动等。
(4)开展班主任能力讲座,在培训中提高理论水平和学习实战经验。邀请院领导以及学生管理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了6次讲座,对提高班主任队伍质量起到明显效果。
(5)要求撰写班主任工作论文,通过总结来提高学生和班级管理水平。每学期要求班主任提交一篇学生管理方面的论文,从理论高度来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
3、每天按时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违纪学生认真教育,做好处理记录和转化记录,针对性格异常的学生做好思想转化工作。本学期对违
纪较严重的9名学生进行了处理,给予相应的处分,以严肃校纪校规,对多名违纪学生进行教育转化,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4、对班级、班主任进行量化考核,及时公布在办公室外面的公布栏中,努力做到班主任、班级考核公开、公平、公正,有效地调动班主任工作积极性,促进各班级学生树立集体荣誉观。
5、完善学生管理资料电子化工作,建立学生管理台帐。
6、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开展了教室布置评比、宿舍评比、大专生辩论赛、拔河比赛、篮球比赛、“放歌青春、共筑和谐”大合唱比赛、“感恩”主题班会、中秋晚会、纪念一二.九宣誓活动、学生实训作品展、文化艺术节舞蹈专场、成立青年志愿者突击队等活动。
教学研究工作
1、以教研室来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听评公开课,说课等活动。
2、负责全院相关课程教师的配备和协调工作。
3、鼓励教师发表学术论文,共计在省级以上期刊上发表论文5篇。
校企合作工作
积极探索实质性校企合作的途径,在今年4月份与无锡华润华晶电子厂合作。通过让教师和学生深入企业,使教师深刻体会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在教学理念和自身能力上都有很大收获,教学中的质量意识、成本意识和效率意识明显的到加强,这是平时闭门教学不可能体会到的。
设备采购和安装工作
本根据电气系发展规划,新采购并组装了25套西门子PLC实训装
置、车、磨、铣、镗床设备各10套,已经安装调试到位并投入使用。
主要经验和做法
1、团结全系教职工,创建和谐的工作环境,调动每个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依靠全体人员的力量,履行好教育教学工作职责。
2、理清工作思路,抓住工作重点,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条件。本突出教师能力培养,教师是学院工作中的关键软实力;其次是努力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再次是以课程改革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推手,推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上台阶。
3、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做到人人目标任务明确,责任明确,各负其责。
4、科学制定工作计划,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求每个人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日程安排表,并认真实施,按时完成,确保工作效率和质量。
5、加强考核。本,电气系配合学院开展的考核工作,将考核工作做在平时,对每项工作都有一个评价。
6、教学工作把好教师入口关,对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老师严格控制其教学工作,采取先辅导,合格后再安排教学工作,否则不予安排教学工作。
7、建立通畅的 教育教学信息收集渠道,严格管理,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和处理。
形势和问题
1、一线教师和班主任工作热情不高,教师教育教学所花费的心思和精力还有很大的发挥余地。
2、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非一日之功,必须有长远打算和切实可行、有
效的方法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质量。培养高质量的学生在于师资,师资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质量。教师整体素质偏低,特别是主干课程老师水平有待整体提高。
3、对后进生督促不力。随着生源质量下降,各班学生的学习层次参差不齐,一部分学生产生的厌学、不认真学习、知识掌握太少的状况转变的比较慢,各班级的后进学生跟不上学习步伐,影响班级整体学习效果。
电气工程系 2009-12-25
第四篇:《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培训总结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培训总结
据省人社厅2013年湖北省紧缺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文件精神,我和沈峰老师作为随州技师学院高技部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教师代表,于2013年12月2日--20日,去襄阳技师学院,进行了为期三周的专业师资培训学习,现总结如下:
学习内容一:与职业教育相关的系列讲座,如职教特点、师德教育、班主任工作等,通过学习,我充分认识到职教举步维艰的现状及光明灿烂的前景,信心满怀全身心投入到职教工作和改革中去。
学习内容二:对“一体化教学”这种世界先进的职教教学模式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与体验。
通过讲座,我比较清晰地了解了一体化课程的开发流程,理解了一体化教学的先进所在,同时也深刻地认识到,全面推广一体化教学还任重道远。
通过体验活动,我对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流程有了一个亲身体会,在这个阶段,我们反串学生身份,直观感受到一体化教学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学习内容三:对电气自动化的核心知识,即PLC、变频器的相关课题,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践,具体参入了PLC编程、设备的拆卸、安装、调试、验收与评估等一系列教学活动,针对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维修的最先进的工艺流程,我均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掌握。
学习内容四:企业实践活动,深入一线,通过现场观摩,对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生产工艺流程、新技术等有了直观感性的认识。
下面就“一体化教学”浅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一、与职教传统的教学方式有何异同?
与传统教学的教学相比,改变了知识(的)传授方法,知识点并没有改变。传统教学教师是主演,学生是观众,而一体化教学则是学生是主演,教师是导演,教师由台前退至幕后,以另一种方式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
二、专业设置与教材开发有何特点? 专业设置是以国家职业目录为依据,初步确定专业方向,在通过校企考察论证,收集资源,确定各专业所包含的典型工作任务,编制策划表、鱼骨图、工作页,即教材,完全抛弃了传统的章节形式,类似我校现有的实习卡片,但比实习卡片的内容丰富得多。
三、职教的培养目标有何新要求?
更注重综合社会能力的培养:如自我提高,研发,勤劳,团结协作,管理,沟通,展示,策划......等等。
“德国的双元制”
——学校即工厂、工厂即学校;“发工资的学校——发文凭的工厂”
四、对职教师资结构有何调整? 弱化了专业理论教学,所有知识点的传授均穿插在实践活动当中,注重实践,对专业课老师要求更高,即双师型教师,也可以说企业的专家或专业技工,基础理论占用的课时更少且偏重实用类。
当然,“双师型教师”是指既能讲理论和又能实践的教师;“一体化教师”是指除了既能讲理论和又能实践外,还要能熟练运用“一体化教学”模式。
五、考核和评价标准有何变更?
考教分离,由国家鉴定机构考核确定毕业生是否合格。类似驾校的运作模式:驾校只负责培训,是否过关有公安部门考核,毕业生即成熟的技术人才。
总之,通过为期三周的学习:
对职教的现状与前景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
对职教新模式 ——— 一体化教学的特点,有了较深入的理解; 对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流程,有了较全面的掌握; 对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方向和新技术,有了更开阔的认知。
我这次学习,无论是思想境界还是业务水平都有了飞跃式的提高。由此深深感谢院领导给了我们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我将以更高的热情更大的动力更足的信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随州技师学院高技部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组
陈梅
2013.12.20
第五篇: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
摘 要:邢台技师学院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是河北省级重点专业,是学院重点扶持专业。本文论述了为了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学院在一体化教学改革中所进行的探索。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 一体化 教学改革
笔者学院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在河北省小有名气,在邢台市占据龙头地位,具有示范地位和作用。为了推进学院的中职示范校建设、推进学院一体化教学改革,根据《关于印发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相关文件,我们在该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中做了以下探索。
一、改革和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在现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上,采取企业引进和学校制定并举的措施,与相关行业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开发等领域进行合作。多次与企业召开座谈会,讨论学生用工需求,归纳学生成长要素,聘请企业高技能型人才为学校兼职教师,使他们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了解学生状况,推进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一体化教学改革。我们确定在专业上要培养在电气电路领域、电气控制领域、低压电器领域、工业控制领域等相关领域用得上、留得住、沉得下的高技能型人才。在一体化教学上要构建“工学结合”特色明显、体现行业及延伸产业生产过程相融合的生产过程导向,真环境、真项目的职业能力训练人才培养模式。
二、完善“基于工作过程”学习的课程体系
为了满足国家制定的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要求,我们紧扣专业建设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从核心能力、核心课程和构建合理的教学计划三个方面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完善。在课程设置上重点考虑如何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重点突出学以致用,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工作中对责任和经验的要求,在模拟的工作环境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工作任务全部来自于企业的实际生产和管理任务,使学习内容与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相适应,使教学情境与工作情境相适应,形成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尽快建立一支师德高尚、专业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操作技能熟练、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我们建立了多元化的教师来源渠道,在为教师制订专业技能成长方案和长期发展规划的同时,面向社会招聘具有一技之长的优秀人才。大力推进骨干教师和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并建立了省级大师工作室,通过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的培养和选聘推动教师队伍的建设。今年通过专业课教师自愿报名,经过理论测试、操作考核和说课,初步确定16名教师具备“一体化”教师资格。通过不断调整,优化教师整体结构,建设了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一体化”和“模块化”教学的需要。
四、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真实环境,教学内容也必须和企业技术改革及产品更新实时联系在一起。实训基地的建设要突出技能性、体现一体化教学、强化就业性,为此我们需求打造了 “电子、电气控制电路设计”“电子、电气控制电子装置安装、检修、设计”“工业自动化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工控网络的安装、调试、维修设计”“电气自动化技术生产的管理”五个重点一体化实训基地满足学生的日常教学需求。同时与邢台钢铁集团、邢台中钢集团、德龙钢铁厂等12家企业建立了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使之成为校外实习基地,为教师下企业锻炼、学生顶岗实习创造了有利条件。
五、加快教材建设
为了适应教学要求,增加教材的直观性和生动性,我们从三个方面进行建设。首先依托企业生产设定工作任务,依据学生所需要的相关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安全知识、操作步骤、考核步骤和标准五个方面来进行一体化教材开发。其次,同其他院校共同开发该专业网络精品课程,促进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从而学生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人兴趣、条件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时间。最后,同相关技术研发单位共同开发一批教学仿真设备,通过电脑演示模拟方针和设备图形化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对所学技能的实际应用一目了然,不但丰富了教材,节省了学校实训上的损耗,而且将之前学生在静态中接受知识变为在动态中理解知识。
六、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针对岗位需求,我们实行了准员工教育,在教学中按照工作任务接受、工作任务的规划、工作任务的实施和工作任务的评价组织课程,逐渐形成了任务引领型的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以现有的专业师资、校内外实训基地、经济实体为基础,有效利用该行业内的各种资源,培养出技能过硬、专业水平高、服务意识强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河北省邢台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