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矿支架运输安全措施
15#采区支架运输安全措施
因我矿拟进行15#采区15102工作面支架拆装升井以及15103工作面支架安装工作,为确保运输大型液压支架期间的人员安全及设备运输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措施:
一、前期准备工作:
1、设备在装车运输前,应预先确定好运输线路,并由调度指挥中心组织机电、运搬、技术等职能部门对已确定的运输线路进行沿线巡查。对沿途影响设备运输的路障,应及时组织进行清除,为设备的拆装运输创造有利条件。
2、机电工区要根据支架运输线路绘制出提升设备布置图,并参照设备重量、巷道坡度、坡长等数据,预先对运输线路提升设备进行提升能力及钢丝绳的安全系数验算,验算结果应及时上报公司有关领导并作为制定本次运输方案的依据。
3、机电工区要及时组织在用的(同批次)矿车连接环、钢丝绳等连接装置的抽样送检,经检验合格的同批次连接件方可使用。
4、根据运输线路绞车提升能力及钢丝绳安全验算结果,15102支架采用解体运输,在880电瓶车场安装一部JSDB-19型双速绞车,配用直径30mm钢丝绳。由于30mm配型钢丝绳未购回,暂时选用28mm钢丝绳代替,使用28mm钢丝绳拉运时,必须将15102支架解体成两部分(一部分为顶梁11.317吨,一部分为剩余部件22.837吨),在JSDB-19双速绞车钢丝绳更换为30mm钢丝绳后,须将15102运输支架解体成两部分(一部分为护帮板、伸缩梁及其各部件3.2吨,一部分为剩余部件30.5吨)。15103支架运输采用解体运输方式且必须将支架解体成两部分(一部分为顶梁,一部分为剩余部件)。
5、由于受支架高度限制,在支架运输期间,运搬队提前将挡车栏绑起,在支架运输结束后,必须恢复挡车栏的使用。
6、支架拉运队组应提前检查运输线路上的语音打点信号,发现无信号、信号不畅以及信号串接的应提前汇报调度并由调度安排有关队组恢复信号功能。
7、准备队应在15103回风巷指定的双速绞车换钩点处,设立 “停车换钩”标识牌。
8、准备队提前在15103回风巷所有双速绞车停换钩处安装一组关门挡。
9、综采一队应提前在东五车场及一区北轨道巷车场底各安装一组关门档。
10、双速绞车基础制作应牢固可靠,基础制作可用水泥浇筑,也可用锚杆固定,但采用锚杆固定时必须见到底板岩层,绞车稳固方式必须参照安装图及国家有关安全标准进行安装。
11、所有双速绞车安装完毕后,在绞车前后打好戗柱,戗柱选用不低于180mm的优质圆木,禁止使用单体液压柱。
二、支架运输线路及提升设备:
1、15103下架期间支架运输线路及提升设备:
副井大巷(JK-3*2.2E副井提升机)→880车场变坡点处(JD-11.4绞车)→一区轨道巷(JSDB-19双速绞车)→东五口车场(JSDB-25双速绞车)→15103回风口(JH-14回柱绞车)→15103回风顺槽多部双速绞车接力运输2、15102上架期间支架运输线路及提升设备:
15102回风顺槽(JM-28慢速绞车)→15102回风口(JHMB-18.5慢速绞车)→一区北轨道巷(JSDB-19双速绞车)→东五口车场(JH-14慢速绞车)→一
区轨道巷(JSDB-19双速绞车)→880井底车场(JD-11.4绞车)→副井大巷(JK-3*2.2E副井提升机)
三、安全组织措施
1、支架运输期间的支架的拆、装、运输工作由调度指挥中心进行统一协调安排。
2、生产调度指挥中心负责支架运输期间的车辆调配、运输调整、抢修安排、以及运输安全措施的现场执行等各项工作的全面管理及过程跟踪。
3、安监部全面负责在运输期间的现场安全监督检查工作。
4、在运输期间,安监部应指派专职安全员负责运输线路安全监督、警戒、检查工作,必须严格做到“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
5、机电队负责副井提升机信号系统、刹车装置、安全回路等安全检查工作。
6、各拉运队组每班必须指派一名跟班队长负责沿线运输安全工作。
7、在支架运输期间,绞车操作人员必须固定,指定的绞车司机严禁随意更换。运搬队、准备队、综采一队提前将绞车司机名单报矿调度、机电工区及安监部存档,且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后持证上岗。
8、新钢丝绳在使用一段时间去油后,机电工区应每天派专人用钢丝绳监测仪对井下主要运输巷道的副井提升机、880轨道电瓶车场JSDB-19双速绞车、东五车场JSDB-25双速绞车、一区北轨道巷JSDB-19双速绞车的钢丝绳进行监测。综采一队负责15102回风所有绞车、钢丝绳、绳头、绳卡等运输设施的检查,准备队负责15103回风所有绞车、钢丝绳、绳头、绳卡等运输设施的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汇报矿调度并处理。
9、运输线路责任范围划分:运搬队负责从副井口至15#采区东五口的运输,综采一队负责从15102工作面至补轨道下车场(东五口)的运输,准备队负责从东五口至15103工作面的运输。各运输队组必须安排专人对所负责运输线路的轨道情况、信号情况、绞车情况进行班班检查,跟班队长要将检查结果填写入调度室内的机电设备运行台帐。
10、由于15103回风梭车仍存在不完善之处,在运输支架时应禁止使用;在梭车调试完善之后可拉运空车及轻型材料(不包含支架)。
四、安全技术措施
1、各运输队组每班行车前,必须认真检查沿途行车路线中提升设备的绳头、绳卡、连接装置以及轨道、道岔等,认真检查上、下车场及信号硐室的声光打点信号,确保安全可靠。
2、运搬队在井口、970躲身洞、880井底车场躲身洞信号工应做好行车时的警戒工作。打点开车时,要确保巷道中没有行人,严格做到“行车不行人,行人不行车”。
3、各运输队把钩工每班应认真检查钢丝绳绳头、绳环及除挡车栏以外的斜坡运输防护设施,行车时应挂好护绳,严禁甩脱护绳使用。
4、人员出井行走路线:9#采区人员经南皮带巷原到行人井到井口,15#采区人员经皮带巷到880车场到行人井到井口,运输期间禁止副井行人。
5、各绞车司机在操作时,应听清信号,集中注意力,行车时要匀速慢行,严格按照司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6、在开车前,绞车司机必须认真检查并确认双速绞车档位情况(慢速档),在运输时,必须使用低速挡进行拉运,且在绞
车运行时严禁换档。没有特殊情况不允许半坡停车,严禁半坡停车换档。
7、提升绞车(包括钢丝绳)的安装、使用,应严格参照机电工区制定的运输线路图中所规定的绞车安装地点安装。
8、绞车司机在拉运前,必须先检查绞车的各种性能及钢丝绳绳卡的紧固性。
9、支架装车后,用卡具、导链将支架与平板车固定牢靠且支架重心必须与平板车重心重合。
10、支架车与绞车的联接必须用专用联接器进行连接,绞车护绳必须牢靠。
11、支架在斜巷运输时,绞车速度必须控制在0.17m范围内,保证平板车运输平稳牢靠。
12、每拉运完一次支架必须检查绞车钢丝绳、绳头、卡具的紧固性。
13、在15103回风巷中途要进行停换钩拉运时施工队绞车司机及摘挂钩工必须在停换钩地点进行停车换钩拉运,且在换钩前根据坡度条件选用合适的 “铁马”进行阻车,同时关闭关门档,确保运输巷道段拉运安全。
14、如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机车落道或倒架事故在处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沿途发生落道或支架倾斜,必须由当班队长负责指挥,采取切实可行的防倒,防滑,防跑措施。
(2)严禁用机车牵引复轨上道(使用复轨器除外),严禁使用顶溜器上道,应采用倒链双千斤或复轨器等专用工具上道。上道工具必须完好,其吨位应与上道车吨位配套。
(3)采用倒链或双千斤顶上道时,每次抬高不得超过150mm,抬高后及时
第二篇:煤矿运输车辆过风门安全措施
XXX煤矿运输车辆通过风门
安全技术措施
编制单位:XXX煤矿通风队 编制日期:二零一七年十二月四日
通风队 : 年 月 日 通风主管部门: 年 月 日 安全主管部门: 年 月 日 总工程师: 年 月 日
审 批 意 见
XXX煤矿运输车辆通过风门
安全技术措施
XXX煤矿为切实加强矿井车辆运输管理,规范车辆运输秩序,保证车辆运输通过风门时的安全,特编制本措施。
一、气动无压风门安全措施
1、正常通过
1)、行人或行车到达第一道风门时,按动第一道风门气动控制箱 绿色开门按钮打开第一道风门,若第二道风门此时处于关闭状态时,其信号经控制箱处理后输出,直接控制第一道门气缸,开启第一道风门,同时发送闭锁信号至第二道风门控制箱,对第二道风门进行强制闭锁,第二道风门不能再开启。
2)、行人通过第一道风门后须按动第一道风门气动控制箱另一侧的红色关门按钮关闭第一道风门,其信号经控制箱处理后输出,直接控制第一道风门气缸关第一道风门,第一道风门完全关闭之后,控制箱闭锁信号方可自行断开,第二道风门才可以开启
3)、同样,行人通过第二道风门时,按动第二道风门气动控制箱绿色开门按钮打开第二道风门,若第一道风门此时处于关闭状态时,其信号经控制箱处理后输出,直接控制第二道风门气缸开启风门第二道风,同时发送闭锁信号至第一道风门控制箱,对第一道风门进行强制闭锁,第一道风门不能再开启。
4)、行人通过第二道风门后须按动第二道风门另一侧气动控制箱的红色关门按钮关闭第二道风门,其信号经控制箱处理后输出,直接控制第二道风门气缸关闭第二道风门,第二道风门完全关闭之后,控制箱闭锁信号方可自行断开,第一道风门才可以开启; 5)、行人反向通过时,操作步骤相同。
二、紧急及异常通过风门措施
1)、当有紧急情况发生需紧急解除闭锁进行开门时,或风门 及气控装置发生异常情况无法正常开门时,可拉开第一道风门气源控制箱或控制箱上任一个应急泄压手拉阀,即可手动拉开第一道风门,拉开第二道门气源控制箱或控制箱上任一个应急泄压手拉阀,即可手动拉开第二道风门。
2)、应急泄压手拉阀被拉出时,该道风门的气控装置将完全失效,同时,气控装置的闭锁功能将完全失效。
3)、如要恢复气控装置,需将该道风门的气源箱及气控箱上的应急泄压手拉阀全部推回复位,气控装置将自动恢复至紧急泄压前的正常运行状态,闭锁功能将自动恢复。
4)、在有电的情况下,两门常亮绿灯。当第一道风门开启时,第一道风门语音报警:风门打开注意安全,第二道风门红灯亮,语音报警:前方风门打开,请稍后。当第一道风门关闭(关门检测到位)后,语音报警停止,两门常亮绿灯。
三、通过光控风门安全措施
1)、车辆通过光控风门时,待风门开启到适当位置后,车辆再通过,防止车辆在过风门时,与风门发生刮蹭。
2)、如果一旦停电或自动控制系统出现故障,车辆需要通过风门时,需将风门控制按钮切换到手动位置(气动),然后将风门手动打开。
3)、人员通过光控风门时,先要确认无车辆通过此风门。
4)、人员通过光控风门时,可以直接手动拉开小门扇通过,通过后,必须将小门关严;还可以站在停车线外(防止门扇开启后夹伤人员),用矿灯照射光敏开关三次,申请风门开启与关闭。
四、通过手动风门安全措施
1)、车辆通过手动风门,如有人员看守,司机在距离风门50米时鸣笛、停车、拉手刹,待看风门人员把第一道风门推开后,司机确认看守人员站在安全处且风门开稳后把车驶入两道风门之间且停车熄火、挂挡、拉紧手刹,待看风门人员关闭第一道风门,再以同样的方式通过第二道风门。
2)、如无人员看守,需将车辆停放在距离风门50米地面平稳处,停车、熄火、拉紧手刹、别档,司机将第一道风门开稳并确认停车熄火、拉紧手风门挂钩已挂上,车辆通过适当距离后,刹车,确认无溜车可能后将第一道风门关闭,再以同样的方法通过第二道风门。
3)、人员通过手动风门时,如无人员看守,先确认无车辆通过此风门,然后手动推开一道风门,通过后立即将风门关闭,再以同样的方式通过另一道风门。
五、安全注意事项
1、防爆胶轮车司机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车辆。
2、手动风门打开后必须用铁丝或挂钩挂好,防止车辆过风门时自动关闭,造成人员伤害和风门设备损坏。
3、车辆通过风门时,必须按照巷帮停车指示位置停车,不得超线停车,避免门扇开启碰坏车辆。
4、车辆在风门前停车时,应选择相对平稳的地方停车。
5、车辆在通过风门前停车时,必须熄火拉紧手刹别档,防止车辆溜车。
6、车辆通过风门起步前,司机需确认车辆周围无行人或施工车辆通过风门起步前,司机需确认车辆周围无行人或施工人员后鸣笛起步通过风门。
7、无论使用哪种通过风门的方法,第一道和第二道风门互相闭锁,任一时间只允许一道风门打开,严禁用车顶、碰风门。
8、风门闭锁装置必须正常使用,不起作用时及时汇报调度室通知通风队进行处理。
9、车辆过风门时,人员不得同时与车辆同行过风门。车辆运输物料过程严禁乘车和扒车,其他人员必须与运输车辆始终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10、本措施未有其它相关事项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执行。
第三篇:A高支架体系安全措施
浅谈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高大支架模板支撑体系,指的是模板支架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工程总荷载15KM/㎡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根据浙江省建筑业管理局在近三年发布的各全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情况的通报指出,支模架坍塌导致的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2009为5.88%和14.52%,2010为7.84%和10.53%,2011为19.15%和28.07%。其中坍塌绝大部分都是高支模架模板支撑体系
一、此类事故发生的共性:
1、模板支架施工方案和设计计算存在严重问题:
2、都为砼浇筑过程中发生的模板支撑体系失衡垮塌。
3、多为墙、柱及板梁同时整体现浇。
二、此类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根据对多个事故工程发生后产生的事故报告来看,事故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六大方面:
1、方案的审批、论证及搭设完毕支模架验收未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2、模板支架施工方案和设计计算存在严重问题;
3、支架材料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
4、缺乏严格的施工技术和安全管理;
5、现场搭设与施工方案严重脱节;
6、没有处理好浇筑时产生的冲击荷载和混凝土自身的局部集中荷载。
三、此类事故预防措施:
为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在认真执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的同时,还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技术及管理措施。
1、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高大支模架施工专项方案的审批、论证。认真执行相关文件法规的规定,施工方案必须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进行认真编制,后交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主管、公司技术部门主管分别审核和审定,最终由公司总工程师批准,而后再组织5位及以上的专家进行专家论证。由全体专家一致同意后方可交由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审批,并最终进行施工。
严格分项工程验收程序,完成施工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单位在完成自检后,监理单位要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论证专家等相关人员对模板支撑体系进行验收,完成验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在混凝土浇筑前,监理单位还应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论证专家等相关人员对模板工程的最终验收。
2、完善施工方案的施工流程和设计计算。
选择合理可靠的施工流程,即采取先完成剪力墙、柱的混凝土浇筑,再进行梁板的钢筋绑扎与混凝土浇筑,并在安装模板支撑体系时采取将梁、板的支撑体系按步距与墙、柱拉接的措施,可提高模板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因为在墙柱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大约2-3天后(此时段为梁板钢筋绑扎、封模时间),再进行梁板的混凝土浇筑。这样可使墙、柱在分担梁板混凝土浇中产生的竖向荷载的同时,还可大大稳固整个楼盖模板的支撑架。使连续多轴跨的大空间变成了单轴跨的小空间,大大提高了模板支撑体系的安全性。
根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6.2.4中第6条的规定,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5m时,应在立柱周围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结点。当外部没有固结点时,可按以上水平及竖向间距在周边设揽风绳,揽风绳拉结点要设在纵向与水平连续剪刀撑的交叉处。
如大空间模板支撑体系外立面存在敞开面时,在敞开的立面设双排(4根立杆间距)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在双排剪刀撑之间每隔4根立杆由下至上设一道横向剪刀撑,这样可提高敞开面的刚度,提高整体稳定性。在未敞开立面按水平间距6-9m,竖向间距2-3m与建筑物拉接。
3、严格按照规范确定材料的质量。
根据JGJ120-2011和相关规范,规定工程所选用钢管的尺寸一般为外径48mm,壁厚3.5mm,而由于考虑钢管制作的工艺水平、误差和正常锈蚀情况,一般正常使用要求壁厚不得低于3.2mm,制作施工专项方案时更是采取3.0的壁厚以保留安全系数。
现场材料接收人员和质检员应会同监理人员对不同批次进场的钢管进行检查,并及时对进场钢管进行送至相关有资质单位进行检测检验,确保不让不合格产品混进施工现场。
4、完善施工技术和加强管理。
认真执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中的模板构造与安装要求:
在模板施工方案中除了对模板支撑架进行立杆稳定性等验算,还必须加强构造设计。要认真执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中第六章节中的模板构造与安装要求内容。
对大空间的扣件式钢管模板支撑架要严格执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中6.2.4第5条的规定,模板支撑架的立柱,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8-10m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m,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中部、底部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0-600。当建筑层高起过5m时,还应在纵横向相邻的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连续式剪刀撑。
对于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的连接,《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中6.1.9第4条规定: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因为扫地杆与水平杆不仅传递水平推力,还传递水平拉力,所以这里建议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500mm,并应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
5、加强监管,施工现场采取安全管理责任制。
要认真执行施工方案的审查、审批流程。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建质[2009]87号)。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
方案在实施前,施工单位要组织参与施工与管理的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尤其是要加强构造措施的交底,明确剪刀撑及固结点的做法。施工过程管理人员要跟踪检查,对违背施工方案内容的要及时整改,确保工程质量。
6、采取合理措施用以控制混凝土浇筑时的冲击荷载和过度集中荷载。在混凝土浇筑中优先选用汽车泵或脱离模板支撑体系的混凝土布料机。如泵
管须要穿越混凝土浇筑的楼面时,泵管支架应采用独立支撑体系。采取这一措施可有效防止模板支撑体系在混凝土泵送过程中产生的水平冲击荷载。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按由中心向四周均匀扩散浇筑的原则,制定好混凝土的浇筑流程,确保模板支撑体系整体均匀受荷,从而防止支撑体系由于受荷不均而产生的破坏。
在保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产生冷缝的前提下,放慢混凝土的浇筑速度,或采用早强型混凝土,加快混凝土的凝结速度,可防止加载速度过快而造成支撑体系失稳。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对混凝土坍落度、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的终凝时间进行测控;要做好混凝土浇筑顺序的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的控制;对模板支撑架质量,要随混凝土浇筑的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如发现控制偏离的要及时制定措施进行纠正。
第四篇:运输支架安全技术措施
运输支架安全技术措施
概况:A4006工作面拆除期间,采面由外包队伍张集矿施工队负责拆除并运送至轨道下山下口,三矿综掘工区将支架从轨道下山下口路经+730集中运输大巷从副井到地面。为确保施工安全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二、技术要求:
每班上班前必须检查施工人员的精神状态,有喝酒、休息不好的或其它原因导致精神状态不正常的严禁参与施工。
对绞车的安全设施(含绞车基础)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隐患时方能使用。
绞车司机坚持持证上岗,绞车司机严禁离岗或睡岗。
走钩时不得有人平行作业或逗留,否则严禁走钩。
走钩时出现负荷增大要及时停车处理,不得强行走钩。
绞车司机严格执行:“走钩不走人,眼走人不走',处理钢丝绳时,绞车司机严禁走神,处理人员必须站在钢丝绳外侧200mm以外。严禁站在钢丝绳内侧处理。处理钢丝绳的人员必须是有经验的工人,处理人员和绞车司机不能是同一个人。处理时必须停钩处理,严禁走钩的同时处理钢丝绳。
重车掉道时必须停车处理,在掉道处顶部补打专用吊挂锚杆并在重车两侧同时用不低于10吨的手拉葫芦进行处理,处理人员严禁站在重车可能威胁到的地方施工。
支架进入弯道时,支架的转弯半径内严禁有人。
三、安全技术措施:
在运输支架前,必须对运输路线进行清理,必须将与本工程无关人员及闲散人员全部清走。
在施工时,禁止任何人进入施工及支架运输区域。
每班施工时,必须委派施工安全负责人和施工负责人,负责本班的施工安全。
钢丝绳运行区域或受钢丝绳威胁区域严禁有人,每班施工时必须检查。
副井运输前每班必须检查钩头三次并每次提升时必须将钩头所有紧固螺栓进行全面紧固。
副井提升前必须检查所有的安全设施是否完好可靠,如安全设施不完好或不可靠严禁施工。
提升前检查副井所有地滚是否完好可靠如有隐患要及时处理,未处理好严禁施工。
副井提升时副井及+700水平严禁有人。
副井提升时在各个通往副井的岔路口设置警戒,严禁任何人进入副井。
副井提升时过一道安全门就要及时关闭一道安全门,严禁使安全门处于常开状态。
关闭安全门的人员必须站在安全地点关闭,严禁站在轨道中间及轨道上。
轨道一旦上井就要及时将副井口的倒档及时打开。
副井提升时每班必须检查钢丝绳的完好情况,如有断丝现象严禁施工。并将检查记录题写在记录本上。
与本工程无关的人员严禁进入任何施工区域。
凡是参与本工程施工的所有人员,必须认真本措施的所有内容,并兑现本措施内容。
第五篇:煤矿通风安全措施
分 析 煤 矿 通 风 安 全 评 价 及 措 施
二O一O年六月二十一日
分析煤矿通风安全评价及措施
摘要: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进行煤矿通风系统安全预评价,来判别煤矿通风系统中不同位置存在的危险源,各种危险源引发事故的触发条件,预测各种危险出现可能对通风系统造成的影响,根据煤矿通风系统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有效的消除、预防或降低危险的安全对策措施。关键词:评价 对策措施
矿井通风系统由矿井通风方式、主要通风机工作方法、通风网络构成。矿井通风是矿井安全工作的基础,是稀释和排除矿井瓦斯与粉尘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也是创造良好劳动环境的基本途径,而合理的通风又是抑制煤炭自燃和火灾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矿井通风是煤矿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本文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对煤矿通风系统进行安全预评价,根据预评价结果采取适宜的安全对策措施,以实现煤矿通风安全。
一、矿井通风系统安全预评价
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对通风系统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事故后果进行安全性分析评价。
1、预先危险性分析法
预先危险性分析是在进行某项工程活动(包括设计、施工、生产、维修等)之前,对项目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类别、分布)出现条件和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宏观、概略分析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其主要目的是:
①在系统设计审查阶段,或在某项活动之前,大体识别系统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
②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
③预测危险出现可能对系统造成的影响。
④判定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提出相应的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2、预先危险性分析程序和内容
①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或其它方法调查确定危险源,对所需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物料、装置及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充分详细的了解。
②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及同类行业生产中发生的事故(或灾害)情况,对系统的影响、损坏程度,类比判断所要分析的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查找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性,分析事故(或灾害)的可能类型。
③对确定的危险源分类,制成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④转化条件,即研究危险因素转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和危险状态转变为事故(或灾害)的必要条件,并进一步寻求对策措施,检验对策措施的有效性。
⑤进行危险性分级,排列出重点和轻、重、缓、急次序,以便处理。
⑥制定事故(或灾害)的预防性对策措施。
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进行煤矿通风系统安全性评价详见下表。
根据煤矿的生产系统和生产工艺特点,辨识出本系统的主要危险源的位置及其危险有害因素和事故故障类型,通过上述评价 分析,14项主要危险源中危险性等级为Ⅳ级的8项,危险性等级为Ⅲ级的有3项,危险性等级为Ⅱ级的有3项,说明通风系统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之一。
二、矿井通风系统安全对策措施
根据上述对矿井通风系统预先危险性分析,预测危险出现可能对系统造成的影响,判定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提出相应的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对策措施如下:
1、要有足够的通风能力,保证有效通风
① 矿井应有足够的通风能力,满足各个用风地点的风量要求,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在设计时矿井需要风量计算应根据《规程》和《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94)的规定要求进行合理取值和设计,科学确定矿井通风井巷经济断面,控制矿井的通风费用。矿井主要通风机应选择高效防爆节能型的矿用通风机,且按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安装使用保养和性能检测。
② 按规定进行通风网络解算,预测风量分配和阻力分布,合理进行通风机的选型。设计的矿井通风等积孔小于1.0m2时,应考虑采取减阻措施。投产前必须进行一次通风阻力测定,以后每3年至少进行一次。
③ 经常检查矿井供风量、漏风量大小及其漏风分布情况,使矿井的有效风量率和外部漏风率均控制在矿井通风质量标准规定的范围内。
④ 在设计过程应充分考虑自然风压的影响,并根据气候条件 的变化情况及时调节主要通风机工况,以保证主要通风机高效运行。同时,主要通风机应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5年进行一次通风机性能测试。
⑤ 生产布局合理,加强回风巷维护和通风构筑物保护措施,减少通风阻力,使通风系统处于最佳状态。矿井初期与后期通风系统转换应采取有效的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2、要有稳定的通风网络结构,保证风流稳定
① 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应采用独立通风。如果确因条件限制布置独立通风有困难需串联通风时,一定要按《规程》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执行,以保证风流质量和防止发生事故时灾害烟流危及下风侧工作面或绞车房等机电硐室。
② 在布置通风系统时要尽量避免和减少角联风道,特别是采煤工作面不允许布置在角联风道上,以保证风流的稳定。对存在角联通风的巷道必须采取有效的风流稳定控制措施。
③ 矿井不应多水平同时开采。机电硐室应独立通风,且风量符合要求。井下火药库应有单独的进风道,回风必须直接引入矿井主要回风道或独立回风,且保证有足够的新鲜风流。
3、要有可靠的通风设施和装备,保证正常通风时期有效控制风流并符合抗灾救灾能力的要求
① 根据矿井通风网络的布置与结构,合理布置通风设施和通风构筑物,且尽量做到数量少位置正确和质量可靠。风门的结构应牢固耐用,质量符合有关要求,设置的位置应避开有漏风的区 域(如采空区、封闭区、巷道围岩破碎带等)和车辆与人员频繁通过的地点。实现有效控制风流、减少漏风和风流短路,保证通风的稳定性。
② 矿井要有完善的反风装置。主要通风机的反风装置和通风系统中的反风门等设施必须是完整无缺、动作灵活可靠,以保证发生事故时正确控制灾变风流而有效控制灾情。
③ 风硐必须按规定安装防爆门。
4、建立完善的矿井通风管理制度和通风管理机构,并配足人员。严格执行井下动火安全技术措施的审批制度。局部通风机专人管理,制定专项措施,保证工作面的风量风速满足要求;对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按规定进行监测。
5、加强职工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职工、工程技术人员的通风管理水平和技术素质,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使矿井通风更有效更安全。
三、结论
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进行煤矿通风系统安全预评价,可以直观判别煤矿通风系统中不同位置存在的危险源,各种危险源引发事故的触发条件,预测各种危险出现可能对通风系统造成的影响,根据其影响的不同程度进行危险等级划分,针对不同危险源的危险等级,结合矿井的各种资源情况提出科学可行有效的消除、预防或降低危险的安全对策措施,设计中应根据预评价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进行矿井通风方案设计,煤矿建设过程应严格按 照设计要求组织施工,同时,矿井应加强通风管理制度建设、管理机构建设,全面落实矿井通风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最终实现煤矿通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