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文化与现代医学模式——及先进生产力在医学专业的发展

时间:2019-05-14 21:57: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中国文化与现代医学模式——及先进生产力在医学专业的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中国文化与现代医学模式——及先进生产力在医学专业的发展》。

第一篇:论中国文化与现代医学模式——及先进生产力在医学专业的发展

实验:家兔乏氧性缺氧

[实验目的]:当组织和细胞得不到充足的氧或不能充分利用氧时,组织和细胞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缺氧。缺氧分为乏氧性缺氧(又称为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又称为等张性低氧血症),循环性缺氧(低动力性缺氧),组织性缺氧四种类型。本次实验通过建造乏氧性缺氧动物模型,观察急性缺氧过程中机体的代偿适应性变化,并分析其发生机制。

[实验动物]: 家兔

[实验药品及器材]:

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动脉插管,气管插管,缺氧瓶,注射器,注射针头,动脉夹,手术剪,手术刀,血气分析仪,1%普鲁卡因,钠石灰,肝素生理盐水,家兔固定板。

[实验步骤]:.取家兔1只,称其体重。

2.首先对家兔按体重进行全身麻醉(用3%戊巴比妥钠,1 ml/kg),然后进行固定,剪毛。3.将家兔进行气管插管,颈总动脉插管,然后将家兔的剑突连到拉力换能器描记呼吸。4.描记正常血压,呼吸(频率/节律),心率,口唇颜色。.将气管插管与缺氧瓶连接,然后让家兔缺氧,依次记录缺氧开始后5min,10min,20min上述指标变化。

[实验结果]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呼吸幅度动脉血液颜色粘膜颜色正常

缺氧5min

缺氧10 min

缺氧20 min

[实验讨论]:

1.缺氧早期,呼吸加深加快,心率加快,粘膜及血液颜色变化不大。机制如下:

本实验中,家兔的呼吸仅与缺氧瓶相通,呼出的CO2被钠石灰吸收,吸入气体的氧分压不断下降,最终导致PaO2下降,当PaO2<60mmHg的时候,便可以引起如下变化:

由于上述机体代偿性改变,PaO2有所恢复,脱氧血红蛋白仍小于5g/dl,故不能出现发绀,血液及粘膜颜色无明显变化。

2. 缺氧晚期:PaO2越来越低,过低的PaO2 可抑制呼吸、心血管、神经等系统的功能。使机体处于失代偿状态,出现呼吸减慢或不规则,血压↓,心率↓此时PaO2↓↓,CaO2↓↓。脱氧血红蛋白可超过5g/dl,出现发绀。

3.由于上分析推出,当吸入气氧分压降低时,PaO2亦降低。当PaO2<60mmHg时才会引起组织缺氧,同时引起机体的一系列代偿反应,包括增强呼吸和血压等。符合低张性缺氧的特点。

第二篇:论拉美国家的发展模式转型与发展困境[最终版]

论拉美国家的发展模式转型与发展困境

杨万明

内容提要 拉美国家独立后主要经历了初级产品出口、进口替代工业化、20世纪80年代的债务危机和9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四个发展阶段。进口替代工业化时期,拉美的经济发展成绩显著,但是债务危机的爆发推动了拉美国家从进口替代的内向型发展模式向外向型发展模式转换。虽然90年代的经济改革使拉美经济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但是面对全球化的冲击,拉美经济依然显得脆弱。拉美国家不断调整发展路径,对制度选择进行“校准”,但仍没有摆脱发展困境。

拉美国家的腐败问题与反腐斗争评析

刘纪新 闵勤勤

内容提要 制度性腐败、腐败的跨国化趋势和选举腐败突出,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拉美地区腐败问题的新特点。严重的腐败问题对政府治理和民主制度造成极大的破坏。在这种背景下,拉美各国政府一方面加大了惩处腐败的力度,另一方面将反腐重点转向完善法律和制度建设,试图通过建构本国的廉政体系,将预防、监督和惩处结合起来,推动反腐斗争的深入发展。然而,在继续加强和完善制度建设方面,拉美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腐败问题非常严重的拉美地区,治理腐败将需要一两代人的持续奋斗。

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

——关于当前拉美国家政局经常出现局部动荡的一种解释

杨建民

内容提要 本文从政治参与的基本理论出发,首先介绍了西方主要学者和拉美学者对政治参与的理解和研究,分析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的一般规律性认识;第二对拉美的政党、社会运动、天主教会和土著人组织等政治参与主体的形成和参与特点进行梳理和研究;第三针对各主体的政治参与形式和特点,分析拉美的政治参与对政治稳定的影响,形成对当前拉美国家政局经常出现局部动荡的一种解释。

巴西政党和政党制度剖析

张 凡

内容提要

政党是现代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和原则,政党政治是现代政治生活的要素和主要组织方式。巴西的政党和政党制度具有许多突出的内容、特点和风格,针对巴西政党和政党制度研究的概念和分析工具选择既受制于在欧美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上产生的政治理论,又带有后发国家发展进程中新的理论总结的特色。本文将从政党和政党制度的一般概念出发,剖析巴西政党政治的主要特征和性质,以期为巴西政治研究提供一种认识视角。

“拉美现象”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徐艳玲 张义凡

内容提要

“拉美现象”命题是拉美地区发展问题的集中表达,主要指涉拉美国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失调,如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失调、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失调、市场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失调、开放与保护之间的失调等。同样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当前的人均GDP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拉美国家处于相同的水平。拉美国家在发展道路上的一系列教训,为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启示。

国际选举观察:美洲国家组织在拉美的实践

贺双荣

内容摘要

美洲国家组织(OAS)是世界上最早参与选举观察活动的国际组织之一。1990年以后,OAS参与国际选举观察活动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OAS选举观察团的产生及构成情况、资金来源及派往的国家是按一定程序和方式运作的。OAS选举观察团得到了成员国赋予的法律保障,对拉美地区民主化进程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从墨西哥大选看其外交政策走向

谌园庭

内容提要

卡尔德龙在争议中赢得大选,从其民意基础不强及国家行动党并没有控制国会两院这样的选举结果来看,卡尔德龙领导的将是一个“弱势政府”。这种弱势地位将直接制肘其对外政策的推行。卡尔德龙的外交政策具有连续性和经济性的特点。移民问题能否妥善解决将是评判卡尔德龙外交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如何调整与拉美左翼政府的关系,也将成为影响卡尔德龙外交政策的一大国际因素。

卢拉政府外交政策评析及未来外交政策走向

周志伟

内容提要

2006年大选中,针对卢拉第一任期的外交政策,卢拉与反对党总统候选人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辩论内容涉及外交政策的各个方面。本文首先以两位总统候选人对外交政策的辩论为切入点,分析他们在外交政策上的各自立场;然后针对这些分歧总结卢拉第一任期内外交政策的特点及实效;最后对未来4年卢拉政府外交政策的走向作出了初步的预测。

中国企业“走出去”面临的国家风险研究

李福胜

内容提要 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承包工程、进行海外投资,既是贯彻中央 “走出去”的大战略,也是企业自身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开展多样化经营、贴近资源和客户、分散风险等的需要。但无论是进行国际贸易,还是走出国门承包工程、进行劳务合作、开展海外投资,都要面对国际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通过分析、评估、监控国家风险,可以防范和化解这一独特风险,避免因此导致的财产和人身损失。

从中国与智利签署自贸协定中 吸取智利建立开放的对外贸易体系的经验

郭德琳

内容提要

自20世纪70年代起,智利开始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经济和贸易政策。多年来,经过危机—调整—再危机—再调整的过程,智利的经济政策和贸易政策不断成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与此同时,通过与多个国家和区域组织商签自由贸易协定,智利形成了一个广泛的自由贸易网络,使智利成为连接亚洲、欧洲和美洲大陆的桥梁。2005年11月智利与中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是智利改革和开放政策的继续和发展。

经济发展理论与国家经济角色的转变

——以90年代巴西为例浅析结构主义与新结构主义

郑皓瑜

内容提要 经济发展理论是不同时期特定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状况的反映。与此同时,经济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又反过来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的进程产生影响。结构主义和新结构主义在拉美经济发展和债务危机后的经济改革进程中,对拉美的进口替代工业化战略和非传统调整计划的实行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从国家角色的转变这个角度出发,浅析结构主义和新结构主义在巴西经济发展和债务危机后的经济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智利养老保险基金对资本市场的推动作用

李 毅

内容提要 在有效的制度安排下,养老保险基金能显著地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这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得到了证明。智利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一方面成功地实现了现收现付制向个人账户积累制的转轨,另一方面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有效地促进了资本市场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拉美国家的财政管理改革

孙洪波 吕薇薇

内容提要 20世纪90年代大多数拉美国家实施了调整预算权力分配、建立财政货币政策协调机制、进行财政支出项目规划、完善财政支出控制和监督制度等方面的财政管理改革,其改革目标是控制财政赤字、提高财政管理效率和公共支出效益以及发挥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功能。由于经济不稳定和政治力量分化严重,一些国家财政管理改革的连续性较差,难以深入。上述两重因素构成了拉美国家深化财政管理改革的主要障碍。

第三篇:汪裕尧论邓小平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问题上的新贡献

论邓小平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问题上的新贡献

汪裕尧

邓小平关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它不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和基石,也是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理论依据之一。邓小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思想,涉及现代化建设的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本文拟通过对毛泽东、邓小平思想的比较研究,从五个方面操讨一下邓小平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问题上的新贡献。

一、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条件,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这条马克思主义原则,在革命战争年代就明确提出将来“在国内战争完结之后”,应“以经济建设为一切任务的中心”①。全国胜利前夕,毛泽东在谈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时,就明确指出:“从接管城市的第一天起,我们的眼睛就要向着这个城市生产事业的恢复和发展”,城市的其他工作“都是围绕着生产建设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②。并指出在建立了人民政权、根本上解决了土地问题的农村,“党在这里的中心任务,是动员一切力量恢复和发展生产事业。这是一切工作的重点所在。”③从建国到1956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全国人民在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努力恢复和发展生产,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党的八大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新形势,对国内的主要矛盾作了正确的分析,指出:“我国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上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群众对于物质文化生活不断增长的需要同生产力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毛泽东对于八大的这一分析,开始是赞同的。但是,从1957年夏季开始。由于国内的整风反右斗争和半年前国际上波匈事件的影响,他的思想发生了一个重大变化。9月,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他提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毫无疑问,这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且批评了八大决议中关于主要矛盾的提法。后来,尽管他在1958年初又提出“从今年起,要在继续完成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的同时,把党的工作的着重点放到技术革命上去。”④但是他的思想天平巳越来越向阶级斗争方面倾斜。1962年他在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以后走向“文化大革命”的极端。当然,毛泽东也不是不想发展生产力,不抓经济建设。他对迅速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怀有强烈的愿望,并且付出了巨大努力。问题是他在有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样重大理论问题上的失误,导致了他在实际工作中把主要精力放到抓阶级斗争上,“忽视了发展社会生产力”,因而党的工作着重点的转移也不可能真正实现。从1957年开始的二十年间,我国经济发展比较缓慢,长期处于停滞和徘徊状态,人民生活没有多大改善。到“文化大革命”后期,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

面对这种状况,邓小平在他1975年出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之后,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胆略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大刀阔斧地对各方面进行全面整顿,力求尽快“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粉碎“四人帮”以后,在他的推动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到实现四个现代化上来”的决定,从而实现了我党历史上又一次重大的转折。

邓小平在这方面的历史贡献,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一)从思想理论上进行拨乱反正,恢复党的八大关于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正确判断。邓小平指出:“多少年来我们吃了一个大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了,还是‘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文化大革命’更走到了极端。”⑤他说:“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⑥这段话从理论上解决了1957年整风反右以后党内长期存在的一个逻辑矛盾,即一方面认定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矛盾,另方面又提出要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从而把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中心任务统一了起来。后来,在邓小平的许多讲话中,对这个观点作了多方面发挥,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⑦的论断,指出: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社会,那是一个物质极为丰富的社会,不发展生产力,物质极为丰富从哪里来?所以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二)排除各种干扰,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真正稳定地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在思想理论上明确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之后,在实际工作中能否真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还是一个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弄得不好仍然有可能被冲掉。邓小平充分注意到了历史提供的这方面的经验教训,提醒全党“现在要横下心来,除了爆发大规模战争外,就要始终如一地、贯彻始终地搞这件事,一切围绕着这件事,不受任何干扰。就是爆发大规模战争,打仗以后也要继续干,或者重新干。”他要大家“把这个雄心壮志牢固地树立起来,扭着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⑧邓小平既批评了对毛泽东采取“两个凡是”态度的“左”的错误,提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打破思想僵化;同时又旗帜鲜明地反对极少数人借口“要人权”“要民主”煽动闹事,打着“改革”的旗号企图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他指出:“很明显,这些人就是要千方百计地破坏我们工作着重点的转移。我们如果对这些严重现象熟视无睹,那我们的各级党政机关都只有被他们困扰得无法进行工作,还有什么可能考虑四个现代化?”⑨正是在邓小平的指引下,我们党排除多种干扰,最终实现了工作重心向四个现代化建设的稳定转移。

(三)提出了衡量我们事业成败得失的生产力标准。五十年前,毛泽东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在《论联合政府》中曾经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邓小平则把这个原理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新时期,多次谈到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四个现代化作为衡量功过是非的标准。他说:“同心同德地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对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利还是有害,应当成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最根本的是非标准。”⑩在巡视南方的谈话中,谈到怎样估计改革开放时,又进一步提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1)这三个“是否有利于”是互相联系形成一体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发展,会带来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到,邓小平从论述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力的发展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到我们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到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到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和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衡量我们工作的最根本的标准,形成了一个逻辑系列,充分体现了他思维逻辑的严密性和思想理论的一贯性。

二、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改革和解放生产力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的开头几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以及解决这些矛盾的途径作过多方面的探讨。毛泽东在1956—1958年先后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以及他在这段时间的一些讲话,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探索的成果。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运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社会主义社会,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们之间存在着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但是这种矛盾同旧社会的矛盾性质不同,可以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这些思想后来成为提出改革开放的理论根据。

2.根据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暴露的问题和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经济、政治生活中的一系列矛盾和解决这些矛盾的方针、政策和办法。毛泽东把它们概括为十大矛盾,即十大关系,并且提出了解决这些矛盾的许多重要思想,比如,以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作为基本方针的思想;在处理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上,要“更多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思想;在处理沿海和内地的关系上,要“好好地利用和发展沿海的工业老底子”的思想。特别是在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方面,提出了在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上,要“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力”的思想等等。这些思想,对于新时期实现改革开放,搞活经济,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3.提出在所有制问题解决以后还要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问题。毛泽东在这一段时间的讲话中多次谈到,所有制问题解决后,生产力还没有完全解放,主要表现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并投有因此十分高涨。他认为原因是一些领导干部存在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命令主义作风,劳动者感到不平等,心里有气。因此他要求领导干部打掉官气,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在群众面前;提倡干部到基层参加劳动,同群众打成一片,他还发动整风运动,借以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关系,毛泽东还从理论上探讨了这个问题,认为:在生产关系的三个部分中,所有制的解决,在一定时候总是有个边的,而相互关系就很难说有个边,什么时候都会有相互关系问题,所有制问题解决以后,这方面的问题就会突出出来。1958年3月,他在成都会议上的讲话中几次谈到这些理论问题,在讲话提纲中也列了一些题目,其中就有“生产关系三部分的研究”、“解放与束缚生产力”等问题。可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要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巳在他的思考和探索之中。

4,提出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毛泽东认为,当时存在着迷信苏联,照搬他们不适合中国情况的规章制度,束缚了生产力发展的情况,提出要从有利于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发展生产力着眼加以适当改革。毛泽东提出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他鼓励大家不要妄自菲薄,要敢想敢说敢干。同时也提醒大家注意“破除迷信,不要破除科学”。毛泽东的这些思想无疑带有“大跃进”的时代烙印,其中有不少经验教训,但是在解放思想和解放生产力的关系等方面也不乏给后人以启迪的东西。

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认为“从二十多年的实践看来,这个提法比其他一些提法妥当”,同时他又认为“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邓小平正是通过对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这个理论。他在这方面的贡献主要是:

1.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还要解放生产力。邓小平指出:“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12)邓小平所以能从理论上作出高于前人的概括,不但因为有他高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而且因为他有比毛泽东那时丰富得多的实践。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暴露得相当充分(不仅在中国,也在苏联、东欧等国),在解决这些矛盾方面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正面的和反面的),并且还有西方发达国家和东方“四小龙”的经验可供借鉴。邓小平正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总结了这些经验,特别是总结了中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新的探索的经验,才实现了认识上的飞跃。

2.提出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13)他有时还把这种改革称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14),以区别于夺取政权、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第一次革命。五十年代,毛泽东曾经想从人们在劳动中的相互关系方面打开进一步解救生产力的途径,也提出了体制改革方面的一些问题,但是由于没有抓住问题的关健,有关体制方面的一些改革又未能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范围,因而不可能根本解决问题。邓小平则紧紧抓住了经济体制改革这个中心环节,对曾经超过积极作用后来越来越变得缺乏生机和活力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改革,因而取得了巨大成功。在他的指导下,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废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公社制度,实行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后来经济体制改革由农村推到城市,同时相应地推进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改革。十几年间,改革给我国带来了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巨大经济效益,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以百分之八的速度增长,大大超过了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发展速度。

3.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邓小平还突破了把市场经济等同资本主义、计划经济等同社会主义的传统观念。他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15)从而使人们的思想获得了一次解放,为把计划和市场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

4.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内容,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理论上的新概括。很久以来,人们总是把社会主义的本质归结为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有时也包括计划经济,并以此同资本主义的本质相区别。邓小平则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6)这个概括从字面上看没有提到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实际上它们已成为它题中应有之义。这是因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以按劳分配代替按资分配为前提的。在邓小平论述社会主义的许多讲话中,都毫不含糊地肯定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至于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是社会主义条件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但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为了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提出了让一部分地区、企业、劳动者有条件富的先富起来,然后由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大政策。它是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把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内容,使社会主义观奠定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坚实基础上,有利于排除空想成份,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同时,这个新概括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生产力标准同社会主义的本质统一了起来,可以更好地动员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努力发展生产力。

三、关于实行对外开放和加快发展生产力

在社会主义中国,加快发展生产力,集中表现加快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同时,学习、吸收和借鉴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反复谈到的一个重要问题。1956年到1958年,是毛泽东积极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头几年,同样也是他频繁谈到向外国学习,引进外国的一切好东西的几年。在《论十大关系》中,他提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是,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用。”那末,怎样有分析有批判地学呢?他说:“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此后,他在1956年8月《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和1957年1月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以及2月《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又多次强调了上述思想。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毛泽东是积极主张对外开放的。此后的一个长时期内,我国实际上基本处于闭关自守的状态,应当说主要是客观条件的限制。邓小平曾经指出:“毛泽东同志在世的时候,我们也想扩大中外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甚至引进外资、合资经营等等。但是那时候没有条件,人家封锁我们。后来‘四人帮’搞得什么都是‘祟洋媚外’、‘卖国主义’,把我们同世界隔绝了。毛泽东同志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给我们开辟了道路。”(17)当然,由于“左”的错误思想的发展,忽视发展生产力,在国际交往中因意识形态分歧影响国际关系的正常发展,以及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取得巨大成就,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没有外国我们也行”的盲目性等,对于我们在争取打破封锁、扩大开放方面的努力,也有一定的影响。

邓小平在新时期为我国对外开放开创了一个新局面。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毛泽东的正确思想,不但在理论上作了新的阐述和概括,在实践上也大大地推进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和现代化事业。他在这方面的主要贡献是:

1.指明对外开放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互为发展的条件,本国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其他国家的发展,这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潮流。现在,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这既说明了各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也为各国的对外开放提供了条件。关于中国的对外开放,他认为:“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特别是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中国如不实行对外开放,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全靠自己关起门来搞研究,虽然也能逐渐发展起来,但速度会慢,不仅不能尽快缩短,很可能还会继续扩大我国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

2.阐明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引进外资、吸收资本主义国家先进东西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关系。邓小平指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18)但是,“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19)我们要通过对外开放加速发展自己,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这就是两者的辩证关系。邓小平批评了在对外开放中的一些糊涂认识,比如,认为多一份外资,就是多一份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他以深圳经济特区为例,指出特区姓“社”不姓“资”,从深圳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外商投资只占四分之一,就是外资部分,我们还可以从税收、劳务等方面得到益处。我们有优势,有国营大中型企业,有乡镇企业,更重要的是政权在我们手里。三资企业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他强调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20)在他的这些思想指引下,我国的对外开放正在人们面前展现出一幅前所未有蓬勃发展的新景象。

3.抓住时机,为我国对外开放的展开作出战略布局。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在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先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搞了四个经济特区,大胆地进行试验。1984年决定开放上海、天津等十四个沿海城市。1988年决定开放开发海南岛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1990年又决定开放开发上海浦东新区,并以上海为龙头带动长江沿江各省市的开放开发,进而从开放开发沿海沿江向开放开发中西部地区推进。在开放开发过程中,还逐步建立起一批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保税区。这样,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开放的新格局,为加速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强国,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四、关于保证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在近代世界历史上,有过两条不同的工业化或现代化的道路,一条是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资本主义道路,另一条是前苏联走过的社会主义道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同一切企图离开这条道路的错误倾向作斗争。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没有搞清楚,在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把一些本来不属于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作社会主义来坚持,而把一些虽非社会主义但在社会主义阶段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统统当作资本主义来消灭,并且把社会主义同公有制完全等同起来,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有化程度越高越好,公有制成份越纯越好。虽然,毛泽东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曾经提出过可以允许雇工、办私人工厂,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等很有价值的想法,但对于这些在探索过程中出现的灿烂的思想火花,后来没有抓住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制订出相应的政策,相反被越来越严重的“左”的错误冲得烟消云散。即使对小私有者的自留地和农村的集贸市场,政策上也是反反复复,不时被当作资本主义的尾巴来割掉。这些“左”的错误,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妨得了生产力的发展。

为了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邓小平提出了“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一整套方针。他说:“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这一手。但是为了保证这个政策在贯彻执行过程中能够真正有利于四化建设,能够不脱离社会主义方向,就必须同时还有另外一手,这就是打击经济犯罪活动。没有这一手,就没有制约。”(21)提出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是邓小平运用唯物辨证法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矛盾的一个杰出范例。依据唯物辩证法,他提出了“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一手抓改革,一手抓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一手抓改革,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政治思想工作”,“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等一系列两手抓的方针,这些方针的基本精神,就是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使我们的现代化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对于党内和人民内部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问题上认识不一致的问题,邓小平提出了同以阶级斗争为纲时代迥然不同的政策和办法。他说“我们的政策就是允许看。允许看,比强制好得多。我们推行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搞强迫,不搞运动,愿意干就干,干多少是多少,这样慢慢就跟上来了。”他还说:“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农村改革是如此,城市改革也应如此。”(22)这一条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政策和办法,实践证明是成功的,过去那种依靠群众性的鸣放辩论和搞政治运动解决党内和人民内部认识问题的做法,带有很大的副作用,往往会压制党和人民内部的民主,挫伤干部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冲击和干扰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结果损害了社会主义,是不可取的。这也是邓小平的智慧高人之处。

五、关于科技教育和现代化建设

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曾经富有远见地指出科学技术和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1955年,毛泽东曾经指出;“中国只有在社会经济制度方面彻底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又在技术方面,在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才能使社会经济面貌全部改观。”(23)1963年,他把科学实验看作“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之一。在听取聂荣臻汇报十年科技规划时又指出:“科学技术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须打好”,“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对于怎样发展科学技术,毛泽东也规定了明确的方针:“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毛泽东的这些思想和决策,推动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使我国的尖端科学技术在短短几年内取得重大的突破,缩短了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毛泽东十分重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重视人才的培养,并常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老话来说明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他提出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以及缩短学制、精减课程、减轻学生负担,使他们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的教育改革思想,指引着我国教育事业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批批有用的人才,造就了一支庞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但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冲击下,我国的科技和教育事业也走过弯路,许多从事科技和教育工作的知识分子曾受到不应有的伤害。

邓小平继承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重视科学技术和教育工作的好传统,在“文革”后期出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之后,即着手抓科技工作的整顿,指导拟定《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并在讲话中引用了马克思说过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点。他在1977年复出之后,首先自告奋勇抓科技和教育。他从拨乱反正入手,对结合当代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实际马克思的这个论点,作了进一步阐述,并且进而肯定了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知识分子的政策,提高知识分子的地位,改善他们的待遇,提倡在全社会造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风气。对于调动科技人员和其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起了重大作用。特别是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邓小平根据对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观察以及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又作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概括,发展了马克思的新观点,将人们对于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到了一个新高度。邓小平多次指出,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他们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其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设备不断更新,生产工艺迅速变革,产品不断更新换代,劳动者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才能在现代化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因此必须把科技和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作为培养目标,使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有足够的后劲和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的支持,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使我国永远立于不败地。

为了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邓小平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出了一个三步发展战略目标,即:以1980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0美元)为基数,第一步,到八十年代末,实现翻一番,人均400美元,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人均800美元,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在下个世纪,再经过三十年到五十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个三步发展战略,同我们党过去提出的发展国民经济的两步设想比较,具有将目标量化,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的优点。特别是第一二两步战略目标,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紧密相连,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性,更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生产的积极性。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这个三步发展战略的第一步目标,已经提前实现,现在正向小康目标迈进。从经济发展的势头看,我们有理由相信,第二步目标完全又可能在本世纪内实现。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123页。

②③《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1428页。

④《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第52页。

⑤⑦(11)(12)(13)(14)(15)(16)(18)(20)(22)《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1、116、372、370、370、113、373、373、3、373、374页。

⑥⑧⑨⑩(17)(19)(21)《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2、249、174、208—209、127、91、409页。

(23)《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188页。

《党的文献》(京)1995年第3期

第四篇:论“协同教学”的课堂模式与学生心理发展

论“协同教学”的课堂模式与学生心理发展

转载:中国教研网

作者:孟繁英 日期:2009年08月07日 访问次数:

内容提要:“中小学协同教学与心理发展”是国家教委“八五”和“九五”重点教育科研课题,《构建协同教学的课堂模式,促进学生心理发展》是该课题的子课题之一。本文依据协同学和心理学理论对于协同教学的理论依据、基本模式和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协同教育模式的实施条件和实施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实验结果证明,协同教学的课堂模式促进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一、问题提出

(一)加强心理教育是时代要求

我国青少年的严重缺陷有三条:一是生存能力弱,二是责任感不强,三是承受能力差。”造成不适应性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教育自身来讲,教学系统内部关系不协调、整体功能差,严重影响学生素质的全面、和谐、充分发展。

(二)学生心理教育主要渠道在课堂

课堂是心理发展的重要途径。改革课堂教学已经成共识,但如何改革,长期以来并未取得实质上的突破。建国后,学校工作在整体上严重地存在着轻视甚至排斥心理科学的现象,习惯于用行政性的政治管理,舆论性思想约束,去解决学校教育工作中的问题,尤其在教学上强调掌握知识的量和学习过程拼时间、拼精力,忽视学生学习心理过程。

改革开放以来,在课堂教学观上的发展和进步,体现出对心理科学的运用。然而却始终没有逃脱“以知识为中心”的阴影。运用心理学不断地提出关于学生的兴趣问题、遗忘问题、意志问题、方法问题、内因问题、提出问题的动机和解决问题的落脚点,几乎都在掌握知识的水平和策略上,心理学似乎仅仅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辅助工具。

(三)课堂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相应的课堂教学模式作保证

课堂教学模式决定课堂教学效果和水平。“课堂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

任何内容都是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出来,任何效果都是通过一定过程体现的。不同的课堂模式是不同教学效果存在和实现的条件。近代前的教学以掌握知识为目的,提出:讲──听──谈──记──练的教学模式;夸美纽斯的教学思想以适应当时社会要求的“有文化”为目的,提出观察──理解──记忆──练习的教学模式;赫尔巴特在突出知识为中心的同时,引入了心理科学,提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的教学模式;杜威以实用主义哲学反对赫尔巴特教学观,提出了:发生困难──确立问题──提出假设──推论──验证的教学模式;凯洛夫从认识论的角度,提出:感知──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模式。可见,模式有着上承理论下启操作的特殊功能,不同的教育思想有不同的教学模式去体现和实施。模式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水平。

长期以来凯洛夫的课堂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在我国占有统治地位。燕国材教授指出:“教学改革的真谛就是对传统模式的改革和对新的模式的寻求。”因此,建立“协同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心理全面发展,是完成该课题的重要任务之一。

心理学揭示,学生心理发展只有在客观条件形成学生心理的兴趣和欲望时才有可能。心理健康只有在主动的行为中才能实现。在那种被居高临下的控制状态下,强求用教材知识作为唯一的标准接受评判,只能损伤学生心理。因此,构建适应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二、理论依据

协同教学课堂模式主要运用协同学方法论原理和心理学原理。

(一)协同学理论

“协同”思想是现代系统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我国有人称其是“新三论”的观点之一(即:协同论、耗散结构论、突破论)。它主要表现一种方法论,有两个最基本的观点。

1.“协同效应”是核心概念。

它指的是在复杂性系统中,各要素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当外界控制参量达到一定的阈值时,要素之间互相联系,相互关联代替其相对独立,相互竞争占据主导地位,从而表现出协调、合作,其整体效应增强,系统从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状态,即“协同导致有序”。

“非线性”是说,事物之间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教师上课讲得很清楚,不一定学生学的也清楚,因为师生之间不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学生学习要受原有知识、已具备的能力和心理发展水平等各方面约束与限制。因此要求教师要依据学生实际、学习心理、学习基础施教,充分尊重学生学习过程中要素相互作用的客观性,创造学生自身学习系统的整体效应。

“控制参量”是指一种适合学生发展的环境,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状况、创造条件,使之有学习兴趣、学习欲望,并形成一种积极主动的参与行为,这是产生协同效应的必要条件。

2.“自组织”是协同思想的硬核。

“协同”思想揭示了客观实践从无序到有序的自身规律,提出自组织理论。通过自组织实现复杂系统的协同效应。

系统自组织的形成要具备4个条件:(1)系统必须是开放的,且能保持与外界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2)系统的外部作用(或称外界控制参量),通过其内部机制产生效用;(3)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系统自组织产生的必要条件;(4)涨落催化着系统自组织有序结构(或耗散结构)的产生及发展。只要4个条件具备,系统内部会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情况下形成自组织。自组织是通过系统内在动力形成的结构。

从教学系统来看,具备自组织要求的四个条件:教学系统是开放的,它要不断通过物质、信息、能量,调整自身;教学的外部环境,不断对教学系统的提出改革发展的要求;教学系统内,教师、学生、教材、环境、设备、信息等都对教学效果共同起着作用,表现为非线性关系;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发展的非平衡表现为一种涨落性特点。

(二)心理学理论

1.儿童心理发展动力理论。

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指出,“一般认为儿童新的需要和已有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推动着儿童心理的发展。”“一种是新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而被迫放弃,儿童在这个方面的发展遭到挫折;另一种是儿童在新的需要的推动下,积极积累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技能,发展新的能力,形成新的个性特点,组成一个能满足新的需要的新的心理结构,这就意味着儿童的心理发展到一个新水平,儿童新的需要与新的心理结构达到新的平衡。”

2.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遗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发展上起决定作用,是通过儿童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起作用。

(2)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在内部,即在儿童不断积极活动过程中,在于社会和教育向儿童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儿童新需要和儿童已有的心理水平或心理状态之中的矛盾。

(3)儿童心理发展具有年龄阶段特征。

(4)儿童心理发展遵循量变质变规律。

(三)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与自组织规律的关系

心理学揭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即:学生内在条件状态与客观的条件和要求,形成差异,产生矛盾;同时这种差异或矛盾引起学生的兴趣或欲望,这就促使儿童以主体行为去满足心理需求。在实践中,儿童心理得到调整,完善、提高达到发展。这种发展以同化、顺应、平衡形式表现出来。

儿童心理系统具备自组织规律的四个条件,即:开放性。儿童心理每日每时都在与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非线性。儿童心理系统是由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特征、个性倾向、自我意识等多种要素构成,这些要素不存在着直接必要的因果关系;涨落性,这些要素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导致整体提高的机能条件;环境性,儿童生活在客观不断对其提出发展要求的条件中,这种条件提供了其心理发展的内在需要。

心理学侧重于心理状态的静态分析,而自组织规律突出了动态特点,使发展学生心理工作的理论进一步变为可操作性的方法。这种可操作性表现在遵循自组织规律揭示的心理内在机制的要求,尤其尊重心理发展的自主、自觉、自由的特点,使学生心理发展要求的“矛盾”和“动力”,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现象。

协同教学课堂模式,将上述理论转化为一种可操作的教与学的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

三、模式框架

(一)指导思想

1.课堂教学是双主体活动,因此,整体的教学模式必须由学生学的亚模式与教师教授的亚模式构成。两个亚模式中,学生学习的模式规定和制约了教师教授的模式。

2.学生学习的模式,依据心理发展自组织规律的表现特点进行构建。这种特点表现为:A、学生自主选择而不仅是自主参与。B、没有外力使学生感到强迫。C、学生潜能得到发挥,有成功感甚至高峰体验。D、个性完美,得到尊重。实质上表现出自我实现心理的一种行为。这种自我实现不同于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之处,在于它不光是一种生物学、心理学的追求价值,更表现为追求一种正确人生观、社会价值观。

课堂教学活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特殊内容,因此课堂教学模式是人类实践模式的一种特殊表现。人类实践模式是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四个环节。课堂教学模式也遵循这四个环节,其特殊性表现在四个环节各自的具体构成内容上。

(二)基本框架

1.目标认同。是指对目标的理解形成共识,绝不是教师的一种说教。它含有教师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将内容子目标与学生实际有机结合,体现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二是创造使学生理解目标的环境和氛围,使目标实施成为学生探索、追求的一种兴趣。

学生对教学目标和对教学内容的评价认识越清楚,就越能激发起学习积极性,从而协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产生协同效应。

2.自主活动。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质疑、研讨、自主获取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人格完善,形成良好品格的过程。教师的组织引导,必须是符合学生思维发展和品格养成的规律;设计学生获取知识的环节,充分发挥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深化主体意识。

学生认同了目标,就能激发学习的欲望,产生自学的动力,形成学习的兴趣,也就能自主地质疑,主动地参与探索和讨论,当全班学生的思想在重点、难点问题上发生阻塞时,教师可以适当点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造成学生再探索的欲望,形成健康的良性循环的心理效果。

3.练习评价。教师指导学生在练习运用中学会知识迁移和创造性思维,这一阶段突出反馈、调节的功能,这种功能不仅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更主要体现发展。

教师指导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练习运用的题目要有针对性,所练习的题目应既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后的可能水平,以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又能发现学生在知识掌握上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能使学生展示出迁移和创造性特点。二是通过练习运用,引导学生对知识结构的把握,把握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类属作用的观念,能与随后的学习任务明确而直接联系,能综合新知识并同已有的知识融为一体,无疑这是培养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内在机能,是对创造性的“激发”的一种“原始”过程,主体性的最大特点是在活动中表现出创造性,这个阶段是挖掘自觉潜能,形成个性的智力类型和思维风格锤炼阶段。

4.总结提高。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身认知结构和元认知方面总结提高。认知结构是由知识经验组成,学生在总结中应从新知识与自己现有知识的关系上进行分析,体现出新的认知结构,以利于今后学习的同化或顺应能力。元认知是认识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学生在总结中,对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进行“反省”,有利于今后在认识问题的策略上得到真正提高。认知结构和元认知的提高,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发展,这是学生主体性发挥的潜在条件。

(三)主要特点

1.自主性。协同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马克思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异化中,首先指出创造性劳动是人的本质,这种本质使人类由消极地服从自然的自然界之一部分(主客体不分),变成了自觉地认识自然规律,能勇敢地改造自然的自然界之主体(主客体分化,人获得了主体地位),并且在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中获得了越来越大的自由。”③显然这种本质表现为自由自觉地创造性劳动,人的活动与动物活动的区别在于劳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类的特性。”④

失去主体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必然是一种“被迫”的行为,这种现象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地表现出来;学生缺乏对课堂学习目标的认同;学习过程缺乏自主的智力活动,只能在教师教案范围内“思考”,知识的获得缺少自主探讨,仅凭教师传授和自己的记忆;„„于是感到课业负担过重,失去学习兴趣,甚至厌学,导致了心理不健康。

马克思所论述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才是自主性的真谛,这种自主性,不是外力推动下的自主,而是自己有兴趣、有欲望时愿意去做。主体性一般表现两种状态,一种是外力作用下的主体性,即在外力的迫使、诱惑下主体的一种活动行为,他表现为“主体参与”特点;另一种是主体为实现自己的心理满足,而自觉地、无外力影响下的活动行为,它表现为“主体选择”的特点。只有“主体选择”才是使心理矛盾和心理欲望统一在实践活动之中,形成心理健康发展,体现出自组织的规律。既然“人的主动性是人的本质,那么教师主要应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科学的知识不应当传授给学生,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们,独立地掌握他们。”

2.和谐性。如上所述,真正的自主性是不用外力推动,是“自由自觉地活动”,而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来自于兴趣,那么教师的责任就在于为学生创造条件和环境,使学生有兴趣、有欲望,真正体现主客体和谐渗透。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无压抑、无顾虑的心理环境,让学生主动地、大胆地去思维、想象、争论,不怕出错。出现错误是再所难免的,但当他能更自觉地克服了弱点时,就更接近完善的人性,更充分发挥自觉潜能,马斯洛指出,自我实现和心理发展有关,心理的成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期的经验,粗暴的控制和过分的放任对于自我实现的正常发展都是有害的。

强调师生之间的主客体双向和谐渗透,这是协同思想在师生关系上的体现。

现代心理学深入揭示了主体的心理机能及行为方式,其中情感被称为“动力”,教授模式适应了学生学习模式的特点和要求,适应了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就可以达到师生主客体双向和谐渗透,从而使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教学目标。

四、模式效果

(一)模式检测体系

该课题的目的是通过运用协同教学课堂模式使学生心理得到全面健康发展。所谓“全面”是指心理系统的各方面要素,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自我意识等方面。其中认知、情感、意志是个性心理倾向、个性心理特征的动态表现,个性心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制约着认知、情感和意志的特点与发展;同时认知、情感、意志又完善和发展个性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自我意识又反映和提高认知、情感、意志发展的自觉水平,它是心理发展水平的核心体现。

检测体系由“学生课堂自我实现心理”、“学生在校心理适应水平”、“学生人际关系自我评价能力”、“学生创造力水平”、“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及“学习成绩”构成。这些量表(量表略)除“学习成绩评价”外,均由总课题组提供。“学生课堂自我实现心理”突出考查学生的自主性水平,这是人格健康的最高表现。“学生在校心理适应水平”突出考查学生自我调控能力;“学生人际关系自我评价能力”突出考查学生自我意识、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学生创造力水平”突出考查学生的思维水平,创造力是思维性质和特点的集中体现;“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突出考查学生学习心理。上述内容可以综合地、整体地说明学生通过协同教学课堂模式的学习过程后,在思维上、品格上的总体效果。

(二)实施情况

实验于1996年9月,分别在当时的初、中、高年级中选用二年级、四年级、六年级的一个班为实验班,同时选一个总体水平相近的平等班作为控制班,运用等组对比的实验方法。

实验中严格把好控制关。

实验前实验班老师进行一个学期的理论学习和教学模式探讨。实验中,实验班老师每学期进行实验工作的研讨交流。实验教师在实验中观察并记录学生心理发展的有关要求,注意及时调整工作,完善模式的细节,保证实验效果,对学生负责。

(三)效果分析

1.在“学生课堂自我实现心理”方面,四年级(实验初时是二年级)发生极其显著变化(P<0.001=,六年级(实验初时是四年级)发生显著变化(P<0.05)。首先说明自主意识是学生心理发展过程的自然表现和内心要求;其次说明越是低年级注意其自主性的发展就越容易收到更理想的效果。

2.在“学生在校心理适应水平”方面,高年级的变化比低年级更大,(六年级变化显著性P<0.001;四年级变化显著性P<0.01),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其一是学校的宏观管理与学生心理发展有不协调之处,忽视低年级学生心理的接受能力,如在年级工作管理上强调全校统一性,缺乏年级个性。其二是低年级学生心理成熟与高年级略有差异,表现出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客观区别。

3.在“人际关系自我评价能力”方面,无论是六年级还是四年级都表现出极其显著的差异性(均为P<0.01=,这说明该模式对学生自我意识的提高有着突出效果。

4.在“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方面,四年级变化(P<0.001)比六年级变化(P<0.05)要突出,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低年级学生在思想上、方法上更少有习惯势力的影响。

5、在“创造水平”方面,无论是六年级还是四年级,通过实验都发生极其显著变化(均为P<0.001),这说明该模式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着突出作用,同时也说明创造性水平只有在自主性情况下才能健康发展。

上述效果说明,协同教学课堂模式对学生心理全面健康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效果。

五、实施条件

(一)转变教学观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强调“转变观念”,但在具体教育实践中,往往用传统的观念驾驭改革的内容,导致改革仅仅成为一种口号,在改革实践中可能将改革的内容与要求,“穿靴戴帽”套在原有工作上。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实验前,要求做好三项工作:(1)反思自己教学模式的特点弄清这种教学模式的教育思想基础及其发展过程。实践说明,我们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灌输方式为主,以记忆和理解知识为本,忽视学生全面心理素质发展的传统模式。(2)分析协同教学模式的本质特点。协同教学吸收了众多课题的有益成果,但又有别于其它课题。协同课题在强调主体性时,是建立在“自主选择”基础上的。因为主体性的真正实现,不仅在于主体的参与,更重要的是主体的选择,只有主体的选择,才有自我实现的行为,体现出自组织的规律。这种本质特点为师生在教与学的模式中准确定位。(3)在前两项工作基础上每位实验教师探索构建协同教学课堂模式,在此基础上推出课题组提出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大家对课题思想及模式有了共识。因此,实验工作较为顺利。

(二)完善知识结构

心理学是教师工作必须掌握的一门科学。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总是习惯于理解有关心理学的名词概念,能用这些概念去解释学习现象就被看作饺饺者(如遗忘规律,调动兴趣等)。事实说明我们的教师对心理学的掌握与运用,绝大部分停留在行为主义早期的动物心理实验的观点上,把心理科学作为训练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工具,这种现象在本质上不是用心理学去指导学生的心理发展,而是限制、扭曲学生心理发展。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知识结构中缺乏心理科学。这不能不说是教师队伍总体情况的一种“先天不足”,这种状态极大地阻碍着对学生心理的培养。此次实验前,实验教师突出用现代心理科学武装自己,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关键是心理科学知识)尽可能地适应发展学生心理工作的需求,为实验工作奠定了基础。

六、有待研究的问题

(一)挖掘现行教材心理教育内容的内涵,是完善协同教学课堂模式的带有方向性的重要任务

这项工作的完成,可以在教育实践上自觉地将以知识为目的转为以发展学生心理为目的的课堂观念,使实施协同教学模式成为一种正常的教学行为。

(二)建立协同教学模式的常规管理

该模式涉及到教案的特殊要求,教学环节的把握技巧,对学生心理的指导技术等,只有形成常规要求,才能保证模式的正常实施。

第五篇:论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与提高部队战斗力

论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与提高部队战斗力 【副题名】

【责任者】 符廷贵

附加信息

【内 容】

论发展先进军事文化与提高部队战斗力

符廷贵

内容提要:先进军事文化是影响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先进军事文化对提高军队战斗力的作用及其实现的途径,探讨了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特点与规律,研究了发挥先进军事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提高部队官兵的整体素质,增强军队的战斗力等问题。

关键词:先进军事文化战斗力 军队建设 军事文化建设三个代表思想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只有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不断促进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也才能为发展经济、发展先进生产力指引正确的方向,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先进军事文化是先进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先进军事文化在现代军事实践活动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影响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研究和把握先进军事文化对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作用和实现途径,对在新世纪实现江主席提出的科技强军、质量建军的战略目标,提高部队官兵的整体素质,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发展先进军事文化对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保证人民军队建设的性质、方向与宗旨,增强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上

军事文化指人们在军事实践中创造的精神和物质成果的总和,包括军事思想、军事学术、军事传统、军事教育、军事法制、军事科技、军事文艺、军人价值观念、道德风尚和生活方式等。军队战斗力是指军队在一定条件下担负作战任务的实际能力,由军队的数量、军政素质、编制体制、武器装备和物质保障程度等因素综合决定。军队战斗力的强弱,不仅取决于军队数量的多少,更取决于质量的高低。军事文化与军队战斗力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关系,军队战斗力是军事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制约和影响着军事文化的发展;军事文化是军事实践活动的生动反映,如同人的灵魂与血脉,直接渗透和影响各项军事活动,对提高军队建设的质量,提高部队战斗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一是先进军事文化具有保证人民军队的性质与宗旨的奠基功能。军队建设的性质、方向与宗旨是军队的灵魂。马克思主义认为,区别一支军队的性质,最根本的是看这支军队服从于哪个阶级政党的领导,为哪个阶级的利益服务。先进文化是人类进步的结晶,是顺应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人类发展方向,为人类进步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的文明成果。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先进社会文化的核心,它既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也是人民军队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引人中国革命战争实践,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军事文化创造性地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毛泽东军事思想,开创了中国先进军事文化的新阶段。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人民的军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军队;全心全意地为全体中国人民服务,是这支军队的惟一宗旨;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是其前进方向。这是有中国特色的军队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先进军事文化的重要内涵。无论是过去,还是今天,我们都将坚持“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以科学的理论作指导,保持正确的军队建设方向。在西方加紧对中国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情况下,我们更要发挥先进军事文化对人民军队性质、宗旨的保证功能,旗帜鲜明地同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抵制所谓“军队非党化”、“军队国家化”等谬论,保持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

二是先进军事文化具有增强人民军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激励功能。文化具有使各类人员在同一模式中产生相同或相近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的功能。通观中国和世界的军事发展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个时代都会产生反映这个时代特色的军事文化。先进的军事文化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激励广大官兵昂扬向上、团结奋战。我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的中国先进军事文化,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正是靠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和军事思想武装官兵头脑,人民军队才能在极其困难和艰苦的战争条件下,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形成了战胜国内外一切敌人的强大力量,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才能在保卫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军事实践中,同心同德,再立新功,成为中华民族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面对国际战略格局调整和新军事革命挑战,先进军队文化有其新的时代特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按照江主席“五句话”总要求,实行科技强军,坚持从严治军,走质量建设的道路,成为先进军事文化的题中应有之意,正在转化为加强军队建设的强大动力。

三是先进军事文化具有提高广大官兵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引导功能。先进的思想文化是我们战胜各种落后、腐朽文化的强大武器。改革开放作为一场伟大的革命,给社会思想文化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当今社会文化的主流是进步和积极的,是我们搞好军事文化建设的有利条件。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和一些落后腐朽文化的泛化,极大地影响着广大官兵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面对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我军积极探索新时期治军特点和规律,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使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改善文化知识结构,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部队经受住了“酒绿灯红”和腐朽思想文化侵蚀的考验,保持了艰苦奋斗的作风;经受住了改革中利益关系调整的考验,保持了高度稳定和集中统一;经受住了军事斗争准备和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的考验,保持了高昂的土气。旺盛的斗志和顽强的作风,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任务。

四是先进军事文化具有陶冶官兵情操、培养高尚品德的塑造功能。军营是一个以年轻人为主的战斗集体。青年人正处在世界观与人生观形成时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可塑性强。提高官兵的军政素质,既要有直接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灌输与引导,又要有富于时代气息的军营文化的熏陶。军营文化是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团队精神、军人的价值观念、军人的行为准则。军人的道德规范、营规营容营貌、军事人才的培养、官兵文体娱乐活动等。军营文化作为赋予部队以生命活力的一种必要形态,在陶冶军人情操、培养军人意志品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多年来,部队正是通过丰富多彩的军营文体娱乐活动,以广大官兵所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励斗志,鼓舞士气;用严整优美的营容营貌和严格的军事纪律,营造积极向上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生活环境,培养优良的作风;在爱军习武、团结一致、倡导奉献的氛围中,培育官兵良好的军人气质和道德情操。

二、先进军事文化通过思想政治、法律制度、科学文化等途径作用于军队战斗力.实现由精神成果向物质力量的转化

军事文化作用于军事实践活动具有多种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部队官兵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又创造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新的形式和办法。积极探索和运用军事文化对提高部队战斗力的有效形式和途径,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先进军事文化的作用,促进军队的建设与发展,使其对提高部队战斗力发挥最大的效能。

第一,通过思想政治的途径弘扬时代主旋律,强化革命军人的精神支柱。思想政治是军事文化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在长期的军事实践活动和意识形态领域积极探索的认识成果积淀,涉及军事思想、政治理念、文化思潮、精神力量等内容。人类战争史证明,先进的思想政治对赢得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孙子》提出:“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孙膑兵法》里说的“延气”,《六韬》里的“文伐”,马谡提出的“用兵之法,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等,都强调通过思想政治来争夺人心的重要性。列宁说:“在任何战争中胜利属于谁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由那些在战场上流血的群众的情绪决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伊始就十分重视发挥思想政治的作用,把加强政治建设作为军队建设之本,靠强有力的思想工作启发官兵觉悟,激励部队的作战热情,形成思想政治建设的若干重要原则。思想政治的建设原则主要体现在,坚持“党指挥枪”的原则,贯彻“支部建在连上”等一系列制度,确保部队永远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地位,发挥其巨大威力,形成人民军队强大的精神支柱;坚持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关于新时期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指针,用先进的军事思想武装头脑,确定正确的建军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弘扬时代精神的主旋律,大力宣扬具有时代特色的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树立新风正气,鼓舞部队士气;等等。与之相适应创造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如战前动员,战场鼓动,战后总结,树立先进典型,宣扬英模事迹,弘扬革命精神等。还有很多对敌宣传的有效做法,通过瓦解敌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用先进的思想政治凝聚军心、提高部队战斗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克敌制胜的法宝。

第二,通过法律制度的途径规范军人行为,强化从严治军、依法办事的意识。广义的军事文化包括军事制度文化,狭义军事文化的许多内容也体现在军事法律制度之中。而军事文化区别于其他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将制度文化置于比较突出的位置。这是由军队建设与作战的特殊性要求所决定的。军事法律制度是为保障军队建设顺利进行和提高战斗力而制定的一系列有关军事力量的组织、管理、训练、储备、征募的法规系统。它通过国家法令和军队条令、条例的形式确定下来。科学完备的军事法律制度体系是军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保持和发挥军队战斗力的先决条件。随着历史条件的变迁,军队的法律制度体系也在不断发展变化。早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初期,毛泽东等老一代军事家就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等基本的军事法规制度。邓小平同志主持军委工作以后,强调要恢复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领导军队进行整顿。他认为制度问题更带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强调科学和完善的法规制度,不仅是军队正规化建设的要求,也是军队实现现代化和革命化的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重视法制的作用,强化了依法治军的方针,指出要随着形势的发展,不断修改、充实、完善军事法规和条令条例,不断提高我军的正规化水平。经过70多年的努力,我军建立了一整套的军事法规和制度体系,形成了先进的军事制度文化,成为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基础。军事法制文化对军队战斗力的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立法确立军事领导体制、指挥体制、编制体制,保证军队集中统一和军令畅通;二是依法构建国防动员、武器装备和物资器材供应体系,确保充足的人力物力资源;三是用条令条例规范军人的行为准则,保证部队步调一致,提高部队的正规化水平;四是从法律上保障军人的政治地位和民主权利,使他们始终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部队建设和完成保卫祖国的伟大事业中。

第三,通过科学技术的途径作用于战斗力,实现“质量建军、科技强军”的战略目标。军事设施和武器装备作为军事文化的物化形态,蕴含着丰富的科学技术成分。部队官兵作为军事文化的创造者和武器装备的使用者,应当掌握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必须以提高部队的科技水平和文化素质为基础。在未来高科技战争中尤其如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历来重视提高部队的科技含量和官兵的科学文化水平。毛泽东早就深刻指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新中国建立之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我们党高瞻远瞩,积极推动高科技武器装备的开发,自力更生地研制了一批在世界上领先的常规武器。“两弹一星”的问世,确立了中国在世界力量格局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中央军委确立了加强军队质量建设和“科技强军”的方针,提出在军事斗争准备和军队建设上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通过掀起学习高科技和科技大练兵的热潮,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官兵的科学文化素质。通过研制开发和引进世界先进武器装备,推动军队现代化的发展和提高。通过加强军事理论研究,促进了军队建设和作战理论体系的不断创新。通过体制编制的调整,部队结构更趋精干、合成、高效。历史反复证明,科学技术对军队战斗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只有瞄准世界新军事革命的前沿,加速军事科技的创新与发展,加大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力度,军队建设才能不断迈出新的步伐,才能真正提高打赢高技术局部战争的能力。

第四,通过文化熏陶的途径潜移默化,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内容健康、催人奋进的军营文化,为官兵成长进步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官兵精神的充实,艺术的熏陶,品格的升华,心灵的净化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江泽民同志指出,文化工作做好了,就会为我们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因为它能够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道德情操,审美能力,能够激励斗志,鼓舞士气,引导群众为振兴中华、建设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我们应当看到,军营文化在通过行政管理、思想灌输和法纪约束发挥作用的同时,更多的是通过耳濡目染的形式施加影响,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一是通过智育的途径,陶冶思想、开发智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知识是进步的阶梯。确立正确的思想是官兵成长进步的先决条件,丰富的知识是确立正确思想的必要基础。而丰富的知识,正是在文化学习和熏陶中得以实现的。二是通过美育途径,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军人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承担着特殊的使命。军人不仅要有伟大的理想,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美好的心灵。军人的道德情操不是天生的,也不能靠硬性灌输,而是在军事实践活动中自我塑造、磨练形成的。其中,军营文化对官兵良好道德情操的形成,起着独特的作用。唱一首革命歌曲,读一本优秀图书,看一台高雅的晚会,都可以达到振奋精神、鼓舞士气、增长知识、启迪人生的目的,可以激发大家对军营生活的热爱,坚定献身国防的信念。三是通过体育的途径,陶冶身心、强健体魄。强壮的体格、健康的心理是官兵事业成功、精神愉悦的基础,也是军人履行职责、遂行战斗任务的前提。加强经常性的文化体育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强健身体,而且可以磨练意志,提高勇气,还可以调节情绪,抒发豪情,使广大官兵保持充沛的体力、旺盛的精力,锤炼不惧任何困难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军旅生活和打赢现代高技术战争的需要。

三、把握先进军事文化的特点与规律,增强工作指导的科学性、预见性,按照“三个代表”要求自觉抓好军事文化建设

军事文化与其他任何事物一样,有其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我们积极探索先进军事文化的特点,把握其内在的联系及其发展趋势,有助于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地推动军事文化的创新与发展。先进文化一直伴随并推动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同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调整充实自己的内容与形式。任何一种优秀文化传统只有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扬弃、改造和更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给现实生活提供不竭的动力。先进的军事文化,具有随着军队建设的发展不断前进,保持其生机与活力,促进部队战斗力提高的品质。发展和创新先进军事文化,首先要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努力摆脱过时的思想观念和陈旧思维方式的束缚,大胆摒弃那些不适合的内容、形式、体制和做法,着力培育和建设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军营文化、科技文化、体制文化和素质文化,丰富和扩充先进军事文化的内涵。发展创新先进军事文化,还要尊重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实际,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研究和解决部队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理出新思路,拿出新举措,不断适应军队战斗力发展的时代要求。发展创新先进军事文化,也要遵循文化所特有的开放性、交流性、渗透性和兼容性的特征,以放眼世界的目光和“海纳百川”的宏伟气度,跟踪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大胆学习、借鉴和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真正建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中国先进军事文化。

突出抓好思想政治建设这一根本,牢牢把握军事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文化是由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多种因素组成的集合体。文化建设的内容非常丰富,但在众多的内容中,其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样的。思想政治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军事文化中最本质的部分,决定着整个军事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没有进步的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一切技术和战术就不能得着最好的基础去发挥它们应有的效力”。因此,在加强军事文化建设中,必须首先抓住思想政治这个核心,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永不变色,保证军事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舍本逐末。在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中,更要强调思想政治因素的作用,强调人在未来战争中的主导地位,注重发挥精神因素的重要作用,使官兵牢固树立以劣胜优、敢打必胜的信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增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的阵地意识、旗帜意识和主导意识,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使部队永远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前进。要坚持用正确的思想理论教育官兵,深入开展爱国奉献、革命人生观、尊干爱兵、艰苦奋斗教育,高度重视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根本性问题,筑牢抵御腐朽思想文化侵蚀影响的思想防线,保证部队政治坚定和思想道德纯洁。要坚持用昂扬精神激励官兵,大力弘扬“五种革命精神”、“六十四字创业精神”,深入开展学雷锋、学英模活动,真正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唱响军事文化的正气歌。

遵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规律,把军事文化建设持续不断地抓紧抓好。军事文化底蕴深厚,有其潜在性、渗透性的特征。它对部队建设和战斗力提高的影响,往往不是单一渠道、单一形式的,而是像阳光和雨露一样,渗透到部队建设的各个层面和领域;往往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而是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中,寓教于乐、寓教于理地启发和引导军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情趣、行为习惯。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把握这个特点,尊重军事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要用大文化的观念指导军事文化建设,拓宽视野,不断创新,发挥多种文化形式的综合效应;要搞好结合渗透,在军事训练、作战指挥、后勤保障、装备管理等各个方面,都注重发掘思想文化的底蕴,发挥军事文化的激励、熏陶、益智等功能和作用;要注重抓根本、打基础,坚持整体规划,统筹兼顾,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和短期行为等做法,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抓好军事文化建设。

适应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进步的新形势,不断提高军事文化建设的科技含量。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知识更新周期愈来愈短的新形势,广大官兵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元化、高层次、高品味的趋势。军事文化建设要适应这一特点与规律,贯彻江泽民主席关于把我军办成大学校、大熔炉的指示精神,增加先进军事文化载体的科技含量,加大建设先进军事文化的力度。要善于运用哲学、社会学的方法,分析研究部队建设的特点和规律,以增强军事文化建设的科学性、针对性。要注重吸纳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在信息获取、知识传播、思想教育、文化生活等方面,充分发挥网络、电视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大众传媒的作用。要大力开展科学文化教育和科技创新活动,办好多种形式的军营文化学校,提高官兵的科技文化素质,为科技强军、科技兴训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要加大对军事文化建设的投入,逐步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使之与科技发展的水平相适应,与社会文化大环境相适应,与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相适应,与广大官兵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相适应,努力为“打得赢”提供强大精神动力,为“不变质”提供可靠政治保障。

下载论中国文化与现代医学模式——及先进生产力在医学专业的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中国文化与现代医学模式——及先进生产力在医学专业的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