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区域统计“双基”建设困境看乡镇统计建设的发展和未来
从区域统计“双基”建设困境看乡镇统计建设的发展和未来
摘要:乡镇统计“双基”建设步伐伴随乡镇机构改革日益加紧,亦步亦趋,但是一味的加强乡镇一级统计机构力量,而忽视乡镇改革的趋于总体趋势,只会造成南辕北辙的局面。作为区域探索的积极成果,翼城县里砦镇财统所虽然依靠制度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镇统计的压力,但在乡镇机构改革的浪潮中,仍然面临可持续性的难题。基于制度变迁的均衡实现理论、当前统计体制财权事权考量以及基层统计资源的整合等因素,笔者认为必须借鉴成功经验,实施垂直管理,才是乡镇统计的发展的根本出路。
一、统计双基建设的概述
1、统计“双基”建设的概念、背景以及乡镇“双基”建设的具体内容
统计“双基”建设,即统计基层基础规划化建设,是指通过开展自上而下的行政推动,以检查和验收为手段,努力实现基层统计组织体系完善,队伍建制完整,做到基础规范化,制度科学化,全力夯实统计基层基础。这里的基层特指县乡两级,而乡级无疑是更具基础性。统计“双基”建设概念的提出和全国性县乡机构改革密切相关的,是国家统计局针对全国一些县乡机构改革中出现的统计机构撤并现象,发出的紧急通知,也是站在全国角度,从依法保证统计机构、强化统计能力、保证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等方面,对确保稳定基层统计机构做出的决定。
建国以来,全国共进行了5次乡镇机构改革,距离较近的第四次“税费改革”始于2002年,第五次乡镇综合改革始于2005年,两次改革,无论是“减人减事减开支”的机构精简政策还是大科室制的实施对于乡镇统计建制的冲击均十分明显,不少地区的乡镇统计甚至难以为继,所以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提出统计“双基”建设的概念,无疑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也将重点讨论变革中乡镇统计的发展和未来。
有关于乡镇“双基”建设具体要求和内容,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会有所差异,但重点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办公条件及经费的保障。要有专门的统计办公地点,并配备必要的办公设施。在经费方面,县乡财政要能够保障统计日常工作经费开支,同时乡级统计员工资、福利和各项保险要得到保障。二是队伍建设。首先要根据乡镇或者街道办事处的规模进行相应的统计人员配置。其次统计专职人员不得随意调动,统计人员应具备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并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新配备的统计人员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并要按要求参加上级部门各种业务培训。三是制度建设。制度建设首先是要全面,要包括统计岗位职责、工作守则、业务考核、报表报审、资料管理、微机使用、办事程序各项制度,其次,要悬挂公示或制度上墙。四是业务建设。乡镇统计人员要能够贯彻执行上级统计部门布置的各项调查任务,数据采集及上报流程必须规范有序,同时要建立数据质量评估制度。要有完成的台账设置和统计资料管理,并要开展统计分析。最后是法制和信息化建设。法制方面要能够完成上级统计部门布署的统计执法活动,积极进行普法宣传。信息化则要求乡级统计人员熟悉计算机操作并能在接受培训后实现乡级数据处理计算机化。
2、新形势下加强统计“双基”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开展统计“双基”建设固然有维护基层统计力量的考量,但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实现发展的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的经济社会面貌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经济发展环境的日趋复杂,宏观调控的全面加强,越来越凸显出政府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当前的统计工作正处在一个新的重要的发展机遇期,也正面临着空前的困难和挑战,这些新机遇新形势标志着统计工作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且呈现出了鲜明的特征。首先,统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大,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也越来越高;其次,统计信息对经济基本面的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各界及各类市场主体对统计信息多样化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其三,统计工作的任务和领域越来越重、越来越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经济成份和产业业态的出现,为统计科学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其四,统计工作者的责任越来越重,随着统计业务的快速发展和各界对统计工作的新期望新要求,统计队伍的素质与之不相适应的问题和矛盾也进一步凸现。其五,当然也就是政府体制改革对于统计体制建制的影响越来越直接,传统统计生产模式受到了极大冲击。这些变化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统计工作在新阶段要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实现统计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大力加强统计双基建设,尤其要从创新体制机制入手寻求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从现实角度看,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相对薄弱的问题仍然是制约统计工作上台阶、上水平的主要问题。一是基层统计网络建设还不平衡。由于受乡镇街道对统计工作认识程度和机构改革工作等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许多基层统计组织网络建设停滞和人员配备不到位的情况。二是统计基础规范化建设水平还不高。突出表现在各级统计部门抓规范化建设的力度还不大,统计人员规范化工作的意识还不强,致使统计基本工作程序,基本工作规范的建设处于低水平徘徊。三是全社会的统计法律意识淡薄。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干扰统计工作和部分统计单位拒报、瞒报统计调查资料的情况。四是统计工作现代化手段较落后。主要是乡镇街道和部分企业统计装备水平与统计地位和任务不相适应。五是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统计队伍存在着人员和知识老化、新的统计业务知识培训跟不上的问题。六是基层统计力量不足,基础薄弱。个别乡镇街道无统计机构或无专兼职统计人员的现象还存在,县乡两级政府对于统计工作重视不够,缺乏经费支持,统计工作流于形式,统计人员缺乏或变动频繁,统计资料、统计台账不健全等现象在所难免。
因此,如何进一步增强新时期做好统计“双基”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瞄准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薄弱点,找准强化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切入点,扎扎实实地推进统计“双基”建设,仍然是当前面临的最主要课题。
二、区域创新在解决问题中的有益探索和历史局限
1、翼城县里砦镇在“双基”建设中的制度创新和典型经验
在2002年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乡镇机构改革中,乡镇一级基层站、所在这场旨在精简机构的行政机构改革中均面临被撤并的命运,翼城县里砦镇统计站同样如此,被撤并势在必行。但在改革完毕后,如何继续保留和发挥乡镇一级的统计力量,则成了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翼城县统计局和里砦镇政府并没有放弃努力,而是积极建言,最终促使县委、县政府做出了将乡镇统计站与财政所合并组建乡镇财统所的决策。里砦镇财统所应运而生,并提出了“以财促统,以统聚财”的全新理念,几年的实践证明,财统合并,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机构改革的站、所撤并原本是对乡镇统计的极大削弱,但是这一体制创新不仅使乡镇统计起死回生,而且更得到了巩固和提升。现实层面起到作用主要有如下几点:
这一制度创新首先是稳定了机构,保障了统计职能。财统所的成立,进一步强化了统计工作的职能。并以此为契机,建立健全完善了村级统计网络。各村村委主任兼任统计负责人,同时在县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聘用各村大学生村官兼任村级统计调查员,负责协助本村统计工作。形成 1
了以镇财统所为中心,上联县财政、统计主管部门,下接各村、农户、厂矿企业的农村统计信息网络。
其次是壮大了队伍,增添了力量。过去,乡镇统计工作只有一人承担,可谓势单力薄,被动应付。镇财统所成立后,人员职责、工作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所里全体在编人员实行交叉任职、分工协作,统计人员可以兼职出纳、财政人员也会分担统计工作,包村包片,全所人员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身上有担子,通过打破条块格局,最大限度整合了人力物力资源,实现了行政效率的大幅提升。特别是在开展统计年报、普查和各项调查等中心工作中,发挥了以往所不能想象的作用。
三是优化了资源配置,推动了整体工作。近年来,财统所通过投入资金,购置办公桌椅、档案柜、微机、打印机等一系列现代办公设备,使得全所办公条件、办公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全镇十八个行政村,村村达到镇财统所提出的“五有”“两上墙”“两规范”的目标。“五有”即:有牌子、有组织、有办公室、有人员、有办公设施;“两上墙”即:制度上墙、统计数据图表上墙;“两规范”即:统计报表流程规范和村级统计档案整理规范。同时利用管理镇村两级财务工作和村财镇管的优势,将财力向统计工作倾斜,全力开展统计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县、乡、村三级统计联网直报,农业统计报表起报点继续向下延伸到村民小组,确保了统计各项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是强化统计工作职能,实现“一稳”“一高”“十化”。着力建立人员相对稳定、业务精通、素质较高的统计工作队伍;着力提高统计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实现统计机构网络化,统计管理制度化;统计报表规范化;统计数据台帐化;统计资料档案化;主要指标图表化;业务培训经常化,统计手段现代化;统计信息自动化;统计服务优质化。通过建立科学的统计资料的收集、管理、报送以及数据质量评估等制度,完善了统计调查方法,规范了数据的采集和报表流程,坚持数据评估,严格做到了数据质量控制。
五是创新管理方式,引入目标管理。里砦镇财统所通过明确镇、村两级统计人员岗位职责,对农村统计工作提出了具体的量化标准,所辖十八个行政村全部推行统计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以“村财镇管”为手段,与各村的统计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实行百分制考核,统计工作的好坏同该村的统计负责人和大学生村官统计员的工资挂钩奖优罚劣。
可以说翼城县里砦镇财统所的建立,是顺应乡镇机构改革,实现职能转变的一次创举。财统合并,职能归位,也是里砦镇建立服务型政府的积极努力。“以财促统”极大促进了乡镇统计队伍稳固、统计能力提升和统计网络健全。那么“以统聚财”又有怎样的成效呢?实际上在这一理念的推动下,乡镇统计也已经把围绕大局,优质服务作为了自身工作的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并且通过大力开展统计调查,为镇域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通过运用统计数据,为镇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增加提供信息和建议。以充分发挥智囊团、参谋部作用的方式,促进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绩。在山西全省召开的统计“双基”建设现场会上,里砦镇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得到了大力推广,并在全省统计系统引起了广泛关注,总体评价可以说成效显著。
2、里砦财统所体制创新的局限性以及对当前统计体制的系统分析
里砦镇财统所的体制创新,的确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乡镇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相对薄弱的问题,对于所有罗列的有待加强的问题,也都有了针对性的解决方式。
但是有个重要问题仍然无法回避。那就是这样的组织体系是否会长期稳定的?很可惜,答案是否定。探寻具体原因,仍然要回到乡镇机构改革中来。始于2002年第四次的乡镇机构改革,曾作为农村税费改革的配套内容,围绕“减人减事减开支”开展。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三个方面都受到严重困扰。首先乡镇党政机构精简,只是在形式上将过去的几个办公室合并为另外几个综合性办公室而已。分流也仅仅针对临时、自聘和借调人员,也无力给予被清退者满意的经济补偿;其次,乡镇政府作为行政传输的末梢,受上下一一对应的科层关系的影响,无法有效转变职能;第三,在机构精简、人员分流、政府职能转变陷入困境的前提下,乡镇财政供养压力也难以达到“减支”的目的。里砦镇财统所,实际也是这场机构改革的产物,自身就存在着改革的不彻底性。
实际一场成功的乡镇机构改革必须是自下而上,存在积极诉求并能得到国家及时支持和引导的改革;必须取消乡镇作为国家从农村社会汲取资源的“工具”的职能,将其重心转移到公共服务领域中来;也必须取消乡镇机构与县(市)机构上下一一对应的行政逻辑关系,改“因人设岗”为“因事设岗”,实现真正的机构精简。
在总结以往四次乡镇机构改革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2004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用5年时间,在全国取消农业税。2005年6月,温总理在全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积极稳妥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试点”。此后全国开始了第五次乡镇机构改革,即乡镇综合改革。
对于翼城县而言,乡镇改革的步伐始终未曾停止,财统所已经由改制成为了农村财政核算中心,虽然还是原来的全套人马,但是中心的职责或者说是职责倾向至此已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已不在是单纯的乡镇的财政和统计组合,转而变为更为专业的负责管理使用农村支农资金和监督乡镇财政资金等业务。至于乡镇统计,虽然还存在岗位设置,依然处于核算中心,延续过去的办公方式,但是已然成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也不再有充分的理由获得行政资源。也许伴随大部制的实施,乡镇统计会被再次职能合并进入某个综合中心,比如便民服务中心。所以根据乡镇综合改革职能专项化的趋势,我们很难想象,乡镇统计依然能继续使用极为稀缺的乡镇行政资源持续对上完成越来越重的统计调查任务。乡镇统计体制队伍建设的弱化和边缘化正在和各级统计部门不断加强乡镇统计基础的要求形成了尖锐矛盾。这样的两难境地的确引人深思,对于问题的本质有必要有更深入的探讨。所以在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现行政府统计体系存在的系统性问题。
首先是现行财权事权相分离的统计管理体制对于乡镇统计造成压力的问题。现行财权和事权相分离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会造成系统内部缺少财权和事权的相互制衡机制,这将为各级政府统计部门职能的越位和缺位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拥有行政权力的县以上统计部门成本外溢打开了方便之门。最典型的情况就是属于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以及其他职能统计的调查任务会大批转嫁于乡镇统计组织。所以,目前乡镇统计部门不仅承担来自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的各类调查任务,而且要承担来自县以上其他部门的调查任务,还要承担乡镇政府的调查任务。与此同时,由于县以上的任何一个职能部门均对乡镇政府拥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权,因而乡镇统计部门成为政府统计系统最大的事权承担者。尽管按照基层统计现有资源存量不可能完成过量的统计任务,但迫于行政压力,只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强迫完成。由此可见,乡镇统计部门实际承受了很多不能承受之重。
其次是关于现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均衡效率问题。有学者认为,针对我国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明显滞后,特别是县乡镇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滞后以及乡镇统计面临前所未遇的困难情况,近年来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虽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对策,但其中大量对策仅仅侧重于乡镇统计本身,如乡镇统计人员如何提高素质、如何通过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赢得党政领导的重视、改善乡镇统计人员的待遇、配备先进的统计手段等。这些对策的提出本身没有问题,但欲通过上述对策改变乡镇统计所面临的问题只能是局部的,也是暂时的。因为,体制问题才
是乡镇统计陷入困境的根源,换句话说,乡镇统计面临的一切问题皆来源于县乡统计管理体制。为此,改革现行僵化的县乡统计管理体制是解决乡镇统计困境的根本出路。
这一认识的主要理论依据就是制度变迁理论。因为从制度循环阶段看,现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处于非均衡状态的僵滞阶段,即低效率状态,其特征表现为利益分配在乡镇统计部门与县以上统计部门之间失衡。这一体制中受益最大者是县以上统计部门,从国家统计部门到是省、直辖市、区统计部门,最后到市县统计部门依次类推,而处于基层的最大利益集团乡镇统计部门几乎没有利益可言。在该体制下,利益从上往下依次递减,而承担的任务从上往下依次递增,整个系统投入与产出明显错位。总之,现行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处在低效率状态。
现行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能够长期存在可以按照路径依赖理论、公共性解释以及封闭系统解说等理论作出合理解释。而且有一点是肯定的,现行的统计制度的安排上仍具有很深的计划经济的烙印,而包括乡镇统计部门在内的小利益集团根本无力进行制度创新。
还有为达到制度均衡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与乡镇统计部门之间博弈的问题。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与乡镇统计部门之间的博弈实际是非零和博弈,博弈的结果会让利益分配均衡制度的安排不利于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非均衡阶段较大受益者),而有利于乡镇统计部门(非均衡阶段最少利益获得者)。但是有点要注意,就是拥有较大行政权力的政府统计部门在博弈中处于有利地位,因此一定会维护现有的利益,进而影响制度安排向均衡方向发展。由此可见,要使现行非均衡的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向均衡性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全面转型将受到权力结构的严重制约,也就是说乡镇统计部门根本无法在与县以上政府统计部门博弈中获得均衡利益,因此,乡镇统计部门只有被包容到行政权力相对较大的利益集团即县统计部门,由县统计部门对乡镇统计部门实施垂直管理才能获得相对利益的提高。由此可见,县对乡镇统计部门实施垂直管理应该是县乡(镇)政府统计管理体制的理性选择和突破口,也是实现整个政府统计管理体制均衡的逻辑起点。
最后还有乡镇统计资源整合的问题。事实上受条块分割管理体制的影响,乡镇统计资源分布在计生中心、经管站和乡镇统计办(已被整合)等部门。这不仅导致数出多门、重复统计、口径不一,而且导致统计力量分散化,不利于形成合力。由于乡镇统计活动分散化,导致乡镇统计始终没有统一标准,同时全部统计资源也无法按照调度,开展统一协调的乡镇统计活动,其结果是“数出多门,门门不同”。一句话,乡镇统计活动的分散化不利于集中统一管理。而要实现政府统计标准的统一化以及要消除乡镇统计活动的分散化,有效的途径就是对调查活动实施集中统一管理,其前提是对乡镇统计资源实施集中统一管理。显然,在条块分割的经济管理体制下,欲在乡镇一级对乡镇统计资源实施统一集中管理,进而实施统计调查活动的归一化管理并不现实。而可行的做法只能是在县一级实施统计资源的统一管理,即基层统计定位于县一级。
三、借鉴成功经验,实施垂直管理,才是乡镇统计的发展的根本出路
由此可见,在上述客观现实面前,要实现乡镇统计部门财权与事权的统一,消除乡镇统计的压力是不可能的。要在乡镇一级打破条块分割,统一调度统计资源也是很难实现的。从我国乡镇政府改革的总体趋势看,企图加强乡镇统计组织建设,充实乡镇统计队伍也会越来越困难。而要忽视乡镇统计任务不断增多与乡镇统计资源短缺的矛盾,强制提升乡级统计数据质量,也必须以连续性、高成本的《统计法》检查为代价。所以,解决矛盾的理性的方法就是尽早实现乡镇统计活动由县(区)统计部门接管,既有利于基层统计活动尽快摆脱困境,更有利于解决基层统计的被动局面。可以预测,县统计部门对乡镇统计活动垂直管理之后,一定会打破乡镇行政区划界限,实现乡镇统计资源乡镇之间自由调配,而且能够集中统一培训,优化统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形成合力,充分发挥现有统计资源的作用;县统计部门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会积极优化调查内容,减少重复调查,可以切实减轻基层统计的负担;县统计部门还可以在经费、人员方面确保抽样调查的组织实施,而抽样调查的全面实施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最后还必须考虑的是垂直管理后体制组织设计问题,其中还必须解决涉及乡镇内部系列报表的组织、协调问题。这一方面可以借鉴的是北京市海淀区农村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
在统计管理体制改革中,海淀区各乡镇、街道的统计机构均被撤销,而且相应的人员编制及日常统计工作均向上划归区统计局,这在形式上已经成为了垂直管理。在统计工作实践中,他们考虑最深的也是如何进一步规范乡镇内部统计,既如何做好涉及乡镇内部系列报表的组织、协调问题。为此,在北京市统计局的统一部署下,海淀区积极筹划成立由区统计局各统计所所长、相关街道、乡镇联系统计领导、主管居民科领导组成的地区统计协调委员会,并且明确了协调委员会相关人员的工作职责。他们的职责分工体系设计如下:
一是地区街道、乡镇协调委员的职责:负责组织、协调、领导本区域内的大型普查、社会性调查及涉及乡镇内部系列日常统计工作;负责对以上数据质量的把关工作,负责对地区统计员的领导及管理工作。
二是地区统计所委员职责:负责定期召集协调委员成员召开会议;负责向协调委员会其他成员传达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关于统计工作方面的文件精神及领导的指示精神;负责监督、指导协调委员会其他成员按照普查、调查方案要求完成各项普查、调查任务组织、领导及协调工作;负责各项统计工作的业务指导工作。
三是村级统计负责人的职责:行政村级统计员负责村地域范围内农业生产及社会经济发展基本情况统计;负责统计原始数据台帐的记录工作;负责基层统计报表的审核上报工作;负责村耕地面积丈量及绘图工作;负责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账本的发放、收集、审核和指导工作;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性,村负责人(村委会主任或书记)签字并加盖村委会公章。
此外他们还严格规定,涉及乡镇内部系列报表的统计必须在乡镇政府认可后,加盖公章才能上报,并分别采取两种不同模式呈报:1)涉及乡镇内部系列报表,由样本单位报送乡镇汇总后再报统计局农调队;2)农村住户调查及独立法人单位的统计报表则是由样本单位直接报统计局农调队。由此,通过明确农村统计报表呈报模式,将大大改善统计管理、协调上的困难,理顺统计数据搜集、上报的渠道,确保农村统计数据的数据质量。
在新的报表分工方面他们也做了具体设计:1)统计局(统计所)负责区域内第一产业型企业以外的非乡镇、村属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的经济统计工作;乡镇社会发展状况的统计工作;农民生活状况的统计工作。2)农经站负责区域内第一产业的经济统计工作。3)农林委负责区域内第一产业型企业以外的乡镇、村属企业的统计工作。4)乡镇内部统计负责本乡镇所属特色农业生产、品牌农业生产的统计,例如果树、区域性蔬菜、粮食等相关方面的统计。
最后他们也没有忘记对农业普查、大型调查工作进行部门分工设计: 1)农林委负责全区农业普查、大型调查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2)统计局(统计所)负责普查、调查的业务指导工作,报表的收审、汇总与上报工作。3)农经站负责农业企业的组织、协调与宣传工作,做好农业各方面指标的把关工作。4)乡镇负责配合上级各主管部门做好本区域内普查、调查的各项工作。5)其他成员单位根据普查、调查要求各负其责。
海淀区这种以委员会制协统,应事定责,化整为零的制度设计,全面规范了统计局(统计所)、农林委、农经站、乡镇等各部门的统计工作。通过分工合作、有效沟通大大改善农村统计数据“数出多门”的境况和同一指标多个数据的现象。同时也有助于减轻乡镇企业和村委会的上报工作负担,保证统计人员专心采集数据,提高数据质量。海淀区的实践经验和制度设计实际一举解决了乡镇统计管理、统计资源整合以及大型普查开展等众多问题,对于各地实施县乡统计垂直管理是非常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总之以县乡垂直管理为基础,以委员会组织和团队型组织为基本体系的新型县乡统计体制,体现了制度变迁和相对均衡的正向效应,满足了当前基层统计发展对于新制度供给的需求。无论在理论验证、逻辑推理,还是实际检验方面均表现出作为现代公共组织制度的优越性。所以借鉴成功经验,实施垂直管理,才是乡镇统计的发展的根本出路。
翼城县统计局尤吉义
参考文献:
[1]杨立勋.县乡(镇)统计管理体制模式的理性选择:垂直管理.中国统计信息网.2005-06-20
[2]张红芳.强基固本规范管理开创农村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新局面——翼城县里砦镇财统所工作纪实.山西省翼城县统计局.2011-4-25[3]王奎邢捷.加强统计“双基”建设的现实思考.宁夏统计信息网.2009-09-29
[4]对现行农村统计制度改革的思考.海淀统计信息网.2007-02-07
[5]制度变迁理论.百度文献
论文提纲:
一、统计双基建设的概述
1、统计“双基”建设的概念和乡镇“双基”建设的具体内容
2、新形势下加强统计“双基”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二、区域创新在解决问题中的有益探索和历史局限
1、翼城县里砦镇在“双基”建设中的制度创新和典型经验
2、里砦财统所体制创新的局限性以及对当前统计体制的系统分析
三、借鉴成功经验,实施垂直管理,才是乡镇统计发展的根本出路。
摘要:乡镇统计“双基”建设步伐伴随乡镇机构改革日益加紧,亦步亦趋,但是一味的加强乡镇一级统计机构力量,而忽视乡镇改革的趋于总体趋势,只会造成南辕北辙的局面。作为区域探索的积极成果,翼城县里砦镇财统所虽然依靠制度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镇统计的压力,但在乡镇机构改革的浪潮中,仍然面临可持续性的难题。基于制度变迁的均衡实现理论、当前统计体制财权事权考量以及基层统计资源的整合等因素,笔者认为必须借鉴成功经验,实施垂直管理,才是乡镇统计的发展的根本出路。
第二篇:街道统计“双基”建设自查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街道统计基础规范化达标工作的通知》(岸政办【2009】68号)精神,在区统计局领导和区统计局综合科负责人的具体指导下,四唯街于2009年11月16日召开街、社区两级统计工作会议,传达《通知》精神。经过近一年时间强化建设管理,四唯街及社区全体统计工作人员认真按照文件的要求着手逐项落实,坚持以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突出统计“双基”建设和新统计法学习宣传两个工作重点,本着四唯街统计站“创新思路、求真务实、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一贯统计工作服务理念自查自纠、边查边改,统计服务水平和攻击队伍素质明显提高。现将我街贯彻落实的统计基础工作建设、管理工作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四唯统计站“八有”建设目标完成情况
1)有岗位——根据岸政办【2009】53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区派驻街道统计调查员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江岸区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招聘了一批派驻街道统计调查员,并拟派驻四唯街办事处经济协调科一名,四唯街经协科下设四唯统计站,统计站派驻工作人员接受江岸区统计局、四唯街办事处双重管理领导。
2)有人员——根据江岸区派驻街道统计调查员招聘简章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全区派驻街道统计调查员管理制度的通知》(岸政办【2009】66号),四唯统计站被派驻一名专职从事统计工作的统计人员。四唯街所辖的七个社区均安排设有与四唯街经济协调科直接对接的兼职统计工作人员。四唯统计站绘制了街道、社区统计工作网络图并制作了区局、街道、社区、街辖企业统计人员联系方式表和全局各项专业指标及对口街道分解表。
3)有资格——被派驻四唯街驻街统计员焦菲于2009年10月30日由湖北省统计局颁发获得《统计从业资格证书》,证书编号:42010209002772。于2009年07月07日由武汉市财政局颁发获得《会计从业资证书》。
4)有经费——四唯经协科负责向四唯街办事处申请安排保障四唯统计站及下属社区统计站日常统计工作的业务经费。大型普查经费均有区直管部门下拨,专款专用。
5)有场所——四唯街统计站设在四唯经济协调科,下属的七个社区统计站设在社区服务中心,均拥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6)有设备——四唯街统计站为驻派统计员配备了一部电话,一个专用办公桌、一个专用档案柜。
7)有台账——按年报、定报设立了台账,台账按专业分列为房地产、服务业(企业/非企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商贸(批零/住餐),力求做到与报表内容相符。
8)有网页——按照区统一制定的统计服务网页模块,四唯统计站在四唯统计网上发布了统计工作动态报道、日常统计工作通知、最新统计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统计小知识,全方面多角度对街道统计工作广而告之。
二、四唯统计站“八化”管理目标完成情况
1)统计管理制度化——四唯街统计站结合工作实际,以新《统计法》为准绳,制定了《统计职业道德规范》、《统计工作制度》、《统计人员岗位职责》、《统计资料管理制度》、《统计资料归档管理及交接制度》、《统计信息化建设制度》、《社区居(村)委会统计工作职责》、《统计报表数据质量审核评估制度》、《统计报表报送制度》、《统计报表上报审核把关制度》等,做到了制度上墙。另外,江岸区城市经济调查队针对各街驻派统计调查员实行严格的《学习制度》和《考勤制度》、《绩效制度》管理。
2)统计人员专业化——派驻四唯统计站专职统计人员焦菲2007年获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会计学士学位,该大学为中国教育部认可的澳大利亚正规高等学府,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编号:教留服认澳【2009】03053号;派驻过程有江岸区统计局全权负责;驻街统计员随时听从区统计局调遣,无条件遵守服从区统计局学习、工作业务培训。通过培训和学习,并结合工作实际定期组织社区兼职统计员和企业统计员开展业务培训指导活动。培训指导做到有教材,有签到,有记录,并及时向区统计局上报学习信息。
3)统计报表标准化——统计报表严格按国家、省、市、区规定的表种、指标和计量单位实行网上直报。对于重点年报报表纸质存档,注意细节,力求不漏填单位名称、报告日期、统计人员签名、主管领导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四唯统计站收集整理出各专业统计定报、年报样表并配有填表小解析,基层报表齐全。
4)统计资料档案化——定期统计报表、专项调查资料、统计工作总结、上级统计统计文件装订成册,立卷归档,按要求存档年限保存。
5)统计手段现代化——江岸区统计局为各驻街统计员配有一台专职统计电脑以下发给各街统计站工作使用,四唯街经协科提供打印机供统计员打印日常统计工作底稿以便备案自查。驻街统计人员可以随时运用连网电脑登陆武汉统计服务网——网上直报平台,运用各街区域代码(四唯街为420102005)对四唯辖区内的各行业企业进行实时催报、核报、协报等人性化服务。运用QQ、OA等网络平台与江岸区统计局工作人员保持高效统计信息数据交流反馈、日常工作安排部署。四唯统计站还建立了四唯统计库,其中涵盖如四唯主要经济指标库等各种特色统计信息数据库。
6)统计工作制度化——根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通知》(武统【2009】24号),四唯街统计站于2009年12月新统计法宣传月时,派专职统计工作人员前往区统计局学习《统计法》新知,特别强调贯彻学习《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粘贴《新统计法》宣传画于街道醒目处;要求统计工作人员做好自己的统计工作备查资料,做到数出有据,有文可依;对普查工作一手资料采用档案化封存管理严格保密,和企业负责统计人员建立良好的业务关系,以寻求最大限度的统计工作支持。按照上级要求,每年开展一次统计数据质量大检查活动,分企业自查、区局抽查和统计执法三阶段,质量检查工作均做到有记载,有小结,提高统计数据上报质量大环境。
7)统计宣传经常化——四唯统计站联合街辖七个社区利用广播、黑板报、横幅等形式开展大型普查宣传工作,深入到企业、居民家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统计工作得到了区局、街道领导和社会的支持,重视统计、关注统计、支持统计的信息,均在四唯统计网上统计工作动态上公开发布。
8)统计服务优质化——四唯统计站创有《四唯统计与分析》季刊,定期向街道和上级统计部门提供街道统计分析资料,随时报送四唯统计工作信息,为四唯街招商引资经济工作提供信息宣传手册。
八有八化统计基础工作建设是一项新时期赋予街道统计工作管理的新任务,没有现成的模式。四唯统计站有信心完成上级统计部门的统计任务,加大加强与四唯街办事处的沟通协作,以寻求其对基层统计事业的最大支持和帮助。在街道“双基”建设中,保证全面完成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现进行四唯街道统计基础工作检查自评(附件一),期待从源头上切实完善街道、社区基层统计事业,为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第三篇:乡镇统计双基工作汇报 文档
关于迎接省统计局领导检查我镇统计“双基”建设工作的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首先欢迎各位领导到我镇检查指导工作。根据县统计局《统计“双基”建设工作三年规划》和《省统计局县以下统计业务规范化验收标准》文件精神及统计业务制度要求,现将我镇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成立机构,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做好工作保障。
近年来,市、县统计局领导多次到我镇指导工作,对我镇基层基础建设提出较高要求。镇主要领导对统计工作非常重视,成立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详见附表),形成了专人负责,相关机构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氛围。为把统计“双基”建设工作落到实处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配备设备,落实经费,为统计“双基”建设提供设备保障。
为做好统计工作,市、县、镇多方筹措落实资金,为镇统计工作站配备计算机一台,打印机一台及相关网络设备。部分统计报表能够实现微机录入、审核及网络上报。同时按市、县要求及时建立统计电子台帐。县统计局对我镇统计人员计算机操作及统计程序处理、统计报表、网络传输进行了培训学习。现在我镇统计站人员都能熟练操作计算机,能够进行网络传输。
三、建立制度,落实数据,落实县以下统计基础业务规范化。按照统计局县以下统计基础业务工作规范化方案及验收标准,我镇从实际出发,落实了人员、设备、经费、建立了镇统计站工作制度,实现了“五有”标准。现在统计站有日常工作人员三名,其中站长1名,行政编制3名。其中大学本科一名,专科两名。两人已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一人正在获取证书。我站具有专用公章,制定各种相关工作制度20余项,其中部分制度上墙。并配有专用档案柜,所有报表都分门别类归档;网络管理上,我站配有统计专用微机、打印机,并有独立畅通的网络,为实施网络传输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镇统计工作所有报表都严格执行统计报表制度并严格遵守报表时间和上报方式的要求,都能及时、准确、完整的报送统计报表,且纸质报表无重无漏,填写工整、清晰、完整、正确,所报指标之间无逻辑性、趋势性差错,数据结构合理,台帐登录准确、连续,对变动幅度较大的指标都已做出了必要的书面报表说明,对报表逻辑关系及数据不正确的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了查询答复和修正。我站能及时、准确提供我乡镇各类统计数据资料和简明统计分析资料,为我镇镇域经济建设,领导制定决策提供必要资料。
在镇统计工作站工作规范化建设的基础上,我镇也积极推动村委会、镇域规上企业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目前8个村、两个规上工业企业建立了统计工作室,从业人员、设备、办公条件等各方面方面进行了规范要求,大力地促进了我镇统计工作。
四、按照要求,多方努力。我镇统计站实现了乡镇统计站垂直管理。
在县统计局及镇领导的支持下,我镇认真落实县政府关于基层基础工作以及垂直管理的意见以及实施方案。如期实现了乡镇统计站垂直管理。建立了镇统计工作站,人员选调由镇领导推荐,县统计局同意后确定。镇统计工作站属于行政股级单位,现有行政编制人员3名(其中正股级站长1名)。
统计工作业务归县统计局领导,日常工作受镇政府管理,日常工作经费由县统计局每年拨付2.5万元。为我镇垂直管理提供了人员、经费保障。实现垂直管理后,我镇统计工作站人员较以前相对稳定,工作积极努力。各项统计工作能够准确按时完成。
五、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加强统计法制化建设。
每年县统计局都在我镇培训宣传统计法律法规。举行培训会议和现场宣传活动。我镇统计工作站也能积极配合全镇区域内所有行政村、企业都能够按照要求执行。对个别单位我镇也配合县统计局进行了违法查处。由于各级领导重视、执法得力,为我镇统计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
以上是我镇统计“双基”建设工作的汇报。不当之处,请各级领导指正。
第四篇:乡镇统计建设工作报告
在工作中,基层统计工作仍然存在薄弱环节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乡村统计机构不健全、不到位、办公条件差、制度不完善、运行不规范、领导责任不明确、经费无保障,对统计管理不到位等,这些都严重影响数据质量和市统计工作的发展。解决这些和不足,探寻基层统计工作更好发挥职能作用的对策和办法,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统计工作的大事。今年,我们市把规范化建设作为统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对进一步做好基层统计工作进行了认真思考。
一、确定了“三步走”工作思路
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头绪多、情况杂、难度大,为了有效组织实施此项工作,市上研究确定了“三步走”工作思路。第一步摸清家底,组织市、县区工作分赴乡镇、企事业单位对其机构设置、统计队伍建设、统计业务、基础建设投等方面进行调查,及时发现,总结经验。第二步分析研究,针对市基层基础建设的实际,侧重存在的,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了性强的《市基层基础建设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工作重点。第三步试点先行,确立了基层基础条件比较好、统计业务流程比较规范的县作为基层基础建设试点,确定标准,明确任务,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动全面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
二、试点工作成果明显
(一)切实加强了对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组织领导
县各级党政组织都对统计工作比较重视,并对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给予很大支持。一是将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列每年的乡镇目标责任书内容之中,从机构、、数据上报、数据质量和统计服务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二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县乡统计机构。县适时成立和组建了县城市经济社会调查队和农村经济社会调查队,明确了工作职能,下达了专门的编制。乡镇统计工作站在乡镇普遍面临缩编减人的形势下基本做到了机构不散,不减和职能不变。三是加大投,努力改善统计工作的外部环境和条件。县乡两级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尽最大限度安排统计工作经费,使各类大型普查调查和常规住户调查以及其它统计业务工作完成。同时,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逐步配齐了县统计局微机、打印机及信息网络设施,并采取县乡共同出资的办法为乡镇统计站配备了微机,极大地改善了统计工作的环境和条件。
(二)因地制宜确立了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总体思路
县人口相对较少、经济结构相对单一。全县乡镇机构改革和合村并社之后,共辖5镇2乡,71个行政村,664个村民小组。农业人口多,农村经济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加强基层统计工作非常重要,鉴于此,解决基层机构混乱、不稳定、工作不规范、设施不配套和数据上报不及时、口径不一致以及数据质量不高等方面的突出势在必行。县在把握时机,客观分析自身存在的,有针对性地确定了全县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内容和方向:以强化职能,充实,改善条件,完善制度为重点,通过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使基层统计基础工作达到统计管理制度化、统计业务流程化、统计调查法制化、数据传输网络化的目标。一是强化统计职能。按照乡镇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各乡镇农村经管统计站是乡镇履行统计工作职能的具体单位,要求要进一步强化做好统计工作的职能职责,切实加强对乡镇统计工作的管理。同时,要求各乡镇成立由乡镇长任组长,综合统计、企业统计和工资统计为成员的乡镇统计工作协调小组,负责乡镇统计工作的协调管理。各村成立由村主任任组长,村文书和各合作社社长为成员的统计工作小组。二是充实工作。按照人事下达的编制,每个乡镇固定1名以上的具体负责综合统计工作。同时,结合农村基层组织整建,明确村文书为各村统计员,由乡镇行文指定各合作社社长为各村统计工作小组成员。三是改善工作条件。通过协调和沟通,督促为乡镇统计站落实办公用房,调剂办公桌椅、资料柜,制做统计站标牌,启用统计站公章,开通计算机网络。经初步验收,到目前,全县乡镇统计基础工作基本上做到了有牌子、有章子、有、有电话、有档案柜、有能与上级统计互联互通的计算机网络和保证工作开展的经费。四是完善工作制度。从完善工作制度手,规范业务流程,完善了原有的5项制度,并根据工作实际制定了新制度4项。县统计局将所有统计工作制度、台帐表式、指标解释和实用统计法律法规编辑装订,下发乡镇统计工作站遵照执行。同时要求各乡镇统计站将主要工作制度和统计机构网络全部张榜上墙,接受社会,基本上形成了形成了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和规范有序的工作运行机制。
(三)统筹协调,多方配合有效地推进了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
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是一项常规性
工作,但它涉及到、编制、经费等多方面的内容和众多的行业领域,做好协调沟通,争取各方面的配合支持至关重要。一是及时安排部署。市统计工作会议之后,县及时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会议精神,经讨论研究将基层基础建设内容列今年全县统计工作的重点,在全县统计工作会议上进行重点安排,同时将建设工作的内容纳对乡镇统计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细则之中,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二是主动汇报沟通。县被确定为市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试点之后,及时将试点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工作打算向领导进行了专题汇报,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十分重视,对搞好试点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统计试点的机遇,有针对性地解决好工作中存在的,为做好今后的统计工作打好基础。同时,县专门召开会议进行动员安排,并要求人事、编制和各乡镇都要从全县工作的大局出发,支持配合统计局搞好试点。三是明确工作标准。为了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工作扎实稳步开展,根据调查摸底的情况和全县工作的实际,制定了《县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报经县批准后由县办公室批转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同时,还制定了《县乡镇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实施细则》和《县乡镇基层基础建设工作验收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对建设内容和标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起到了较好地引导作用。四是加强检查指导。全县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全面展开后,局领导班子成员和业务骨干深乡镇一线分片包干,指导帮助乡镇开展工作,协调解决具体,确保了既定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几点体会
一是领导重视是有效推动统计基层基础建设顺利进行的关键。近年来,县各级各届领导对统计工作都很重视,给予统计工作大力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乡镇一级统计基础建设,给予大力扶持,信息化网络建设在全县得到了全面普及。为了推动全县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县分管领导专题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加强了乡镇对基础建设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强,加大投,确保了工作落实。二是统计局的有为是赢得了领导对统计工作重视和支持的。近年来,县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挥一切潜能,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容,拓宽服务空间,为县委县领导和社会提供了大量丰富的统计咨询服务,统计工作得到了认同,同时也得到领导和各界对统计工作的支持。三是规范统计行为是确保基层数据真实可靠的基础。
第五篇:乡镇统计站规范化建设交流材料
***乡统计站规范化建设工作交流材料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我来跟大家交流一下***乡统计站规范化建设的工作经验。
在***乡党委、政府及县统计局的正确领导下,***乡统计站认真学习、宣传、贯彻统计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忠诚统计、求实创新、科学严谨、服务社会的工作热情,完成了乡统计站规范化建设工作。
一、统计站基本情况
***乡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统计工作,***乡统计站配备了四名专职人员从事统计工作,文化程度都是大专以上。乡统计站有独立的办公室三间,已配备了统计专用计算机设备三台,打印扫描复印机一体机一台。建立了完备的统计台帐,统计档案资料仔细整理,及时归档,认真保存,确保历史档案资料万无一失。
二、统计规范化建设开展情况
统计工作重点在乡,难点在乡,基础在乡。规范化建设活动开展以来,我乡主要做了一下工作:
1、领导高度重视。县规范化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之后,***乡党委立即召开党委会,成立了领导小组,加强规范化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具体责任人员,迅速有效的推进工作。
2、选齐配强统计人员。按照上级规定,结合我乡实际情况,从机关干部中选出四名工作能力强、文化程度高、责任心强的干 1
部,建成了四名专职统计员组成的统计队伍,为统计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辖区所有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专门统计机构,规模以下企业建立了统计岗位,配备了专职统计员,各项工业报表数据由企业统计员利用企业电脑及时联网直报。
3、完善统计规章制度。按照县统计局要求制定和完善了统计站工作职责、统计人员守则、统计站工作制度、业务培训制度、报表报送制度、档案管理和微机使用管理制度等,并制度上墙。同时,在办公场所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安排了三间专用办公室,并配备了办公桌椅。
4、加强了培训。村委会换届选举结束后,针对部分村会计人员更换的实际情况,明确了村级统计员,并对他们进行了重新培训,学习有关统计法规和业务知识,增强他们的业务水平。并及时整理了培训记录。经过培训,各村均顺利完成了村组台账建立工作,保证台账数据真实可靠、逻辑关系正确、字迹清晰。
5、扎实开展各项统计工作。农业全面统计每一次报表都做到:领表、开会时在乡签到表上签字,村级报表上有村统计员签字、村负责人签字并加盖村委会公章,电脑留存三年来的电子版报表。保证各项常规统计报表的及时准确上报,实事求是地做好抽样调查工作,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真实的源头数据。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不断地到工业企业和村以下及个体工商户帮助和指导统计工作,积极协调畜牧站、林业站等部门,严格按照有关统计法规,坚持实事求是,做到数出一门,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及时向领导汇报发展动态情况,切实为领导调整工作思路提供可靠的数据,有力地保障全乡经济持续发展。
今后,***乡统计站将继续响应县统计局的号召,围绕***乡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兢兢业业,求真务实,继续扎实做好统计规范化建设工作,努力提高统计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全力做好领导的参谋,确实让统计工作为***乡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