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强化统计双基建设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强化统计双基建设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同煤集团
江涛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大同矿务局成立于1949年8月30日,2000年7月改制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现有矿井73对,分布在山西和内蒙古,东西跨度300多公里、南北跨度600多公里的区域内,另有电厂4座,装机容量314万千瓦。2010年总资产达到1023亿元,原煤产量10118万吨, 职工家属70万。已形成煤炭、电力为主,化工、冶金、机械制造等多业并举的特大型综合能源集团。
一、近一年统计工作的回顾
统计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在上级部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同煤集团的统计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积极进取,扎实推进,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
1、开展双基建设,深化建设内容,完善考核制度。为了建立适应同煤统计工作的统计报表和报表体系,打造一支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统计人员队伍,我们在集团公司对各单位综合考核评价的管理办法中,制定出《统计管理工作百分制考核评分标准》,主要包括机构设置、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原始记录、统计报表、准确及时、统计分析、统计档案、统计培训、法律法规十项内容。通过严格审核、达标验收、考核评比,每月进行考核奖惩兑现,从制度上促进统计工作的双基建设,全面提高数据质量。
2、开展专业培训,提升人员素质。
我们深入基层,按不同环境的统计人员,查缺补漏,有针对性地分专业分时段培训。为使培训工作有实效,在组织上,要求讲课老师既要有理论水平,还要有统计实践经历,使课上得既生动又活泼;受培人员也要求不要太多,多则三十人,少则十几人,有目标地讲解,使每位统计人员都能有所收获。
今年全集团参加市统计局统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培训工作高达1006人,组织了2011年统计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共有87人参加考试。另外我们针对资源整合矿井统计人员素质较差的特点,对同生公司、地煤公司、朔煤公司分批次进行了综合、生产、能源消费、固定资产投资培训。培训结束还要现场考试,考评,保证培训有效果。培训后,每位统计人员必须规范填写报表,不重不漏,数出有据。
3、加强现场调研,实施重点监控
我们抽调精干人员下基层,且深入井下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了解实际情况,体民情,申民意,为基层工作创造较为宽松的工作环境。对统计工作中的“大客户”(影响全局数据质量的单位)、“薄弱区域”,实行专人负责,重点帮扶,保证数据的完整准确。
4、《煤炭行业数据采集系统》的运行
集团公司年报会上,组织相关统计人员,熟悉中煤协会《煤炭行业数据采集系统》的具体操作过程,解读指标含义,要求每位参会者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进一步规范统计报表制度,引导基层单位认真填报所需内容,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为中煤协会、省市煤炭管理部门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二、主要存在问题
按照统计工作客观、真实、准确的要求审视我们的工作,目前我们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目前个别单位领导不能正确认识统计工作的及时性和基础性,致使有些单位在人员力量不足的情况下,统计工作不设专人,加上本身业务水平不精,严重影响统计报表的及时准确上报。
2、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仍有不足。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人员大多不了解工程进度,不明情况,不能按实物进度上报数据,年底根据调整计划一次性报出,呈井喷态。
3、目前各主管部门对数据的渴求度增加,加上领导重视、时间紧迫,怎样在紧张的日常统计工作中,新统计课题有序推进,优质完成,这是一个让人困扰的命题。
三、对行业统计工作的建议
新版《煤炭工业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办法》即将出版发行,我们建议2012年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信息部组织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培训全国煤炭行业的统计人员。
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同煤集团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同时对我们的统计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在认识上有新提高、举措上有新强化,找到统计工作的着力点,在双基建设和推进上取得新进展,使统计工作向前发展,为煤炭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为建设本质安全、高产高效、和谐惠民、多元发展,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同煤做出贡献。
第二篇:浅谈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浅谈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作者:统计局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15更新时间:2011-5-30
浅谈如何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的生命线,搞准统计数据,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一直统计部门工作的重点和孜孜追求的目标。为此各级统计部门千方百计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力度,广大统计工作者也为此付出了辛勤劳动和汗水。尽管如此,统计数据质量仍不尽如人意。面对社会公众的压力,面对变化的统计对象和统计方法制度,每个统计工作者都深感一种莫大的责任和压力。
一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原因。
1、部分企业法制意识淡薄。有些企业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统计法律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企业领导重会计轻统计,一方面企业统计人员基本上是由会议人员兼职,末认识到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只知道《统计法》的存在,具体内容并不了解;另一方面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统计人员依法统计意识淡薄,不认真执行统计制度,填报的报表随意性大,不规范,有时有迟报和瞒报统计报表的现象。
2、不健全的考核评价体系。现行的考核评价体系很大程度是以统计数据为主要考核依据。考核是对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也是领导政绩的体现。考核作为指挥棒,具有很强的引导性。近年来,各级各类的工作考核,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互相攀比,二是数据失真,三是围绕考核想尽“办法”拿名次。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统计数据质量偏差较大。
3、乡镇统计人员任务繁重。乡镇统计人员配置不足,大部分乡镇统计人员只有一人,面对日益繁重的统计业务同时还要兼顾政府的中心工作,每月只用几天的时间来处理报表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时间和精力上对统计人员都是严峻的考验。统计上除了每年正常的统计报表以外,还有大型普查工作。多年来统计工作形式了一个倒金字塔形,这种形式下务必造成统计数据质量的失真
二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建议
1、优化统计环境。是要加大普法力度,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加大执法力度,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我们一定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障统计环境的健康发展。强有力的法律实施机制将使得违法成本极高,从而真正杜绝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阻挠统计执法检查等统计违法行为的发生。统计部门的执法检查结果要起到一定的作用,每年要有一定针对性的统计执法检查,对违法案件进行处罚和曝光,对检查后的数据质量认定要有一个结果,这样才能增强各级领导和广大统计员的统计法律意识,统计数据质量才能得到较大提高。
2、要改善统计方法 提高统计质量。一方面当前统计制度存在着调查方法单
一、对全面报表的依赖仍然过多、指标体系不尽合理、任务繁重以及完成任务的条件脱节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快统计制度及调查方法的改革。如每年的成本费用调查表。企业现在代帐会议居多,对于会计的指标都没有我们统计上的经济指标设置的详细,资料取得全面较难。另一方面现有统计上报的时间性与企业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出入。企业的具体经济指标还没出来时,统计部门就要上报相关指标,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指标数据质量失真,为此上级统计部门要针对企业实际情况制订合理的统计方法口径。
3、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要逐步淡化考核工作或建立一种科学合理、客观公正的考核体系,以引导各级领导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使统计数据不受包括政府在内的各方干扰,推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要加强统计基础建设工作,提高统计人员素质。统计基础工作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石,要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就必须加强基层统计组织的建设。一是狠抓基层统计机构的设立,统计人员的配备工作;二是加强对基层统计基础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不断提高;三是抓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工作,针对部分乡镇统计力量薄弱,工作条件差,有些部门统计、行业统计工作削弱、人员精减、统计人员兼数职、统计台帐、原始记录不全的状况,必须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强化统计基础工作(贾汪区统计局朱梅)
第三篇:完善统计管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探讨
完善统计管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探讨
[摘 要]本文从货车统计的基本任务出发,阐述了现行统计工作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对存在数据不准确,传输不及时的原因具体分析,提出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完善统计管理体制,加强统计培训、信息网络建设等建议与措施,对加强统计工作,提高统计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货车统计 数据 质量
中图分类号:P3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9-0399-01
货车统计是铁路运输统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统计指标不但反映全局运输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对领导了解市场经济状况,调整运输生产计划起到指导作用,也是局财务进行收入清算的重要依据,所以,货车统计数据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运输生产的指挥决策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1.铁路货车统计的基本任务
适应铁路运输生产管理和产品结构的发展变化,使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和先进的统计手段,及时、全面、准确地收集、加工、分析、提供铁路货车运用统计资料,为铁路运输生产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和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2.衡量货车统计数据质量的标准与其重要性
准确、及时是对货车统计资料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数据质量的根本标志。
2.1 数据的准确性
准确性的要求是第一位的,因为真实准确的数据才有说服力,才有权威性,它确定着统计资料是否有效和价值的高低,是统计工作的生命。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便于决策和管理者正确地把握形势,做出科学的决策。反之有水份的、失实的统计数据,相互矛盾的数据,给决策者以错误的信号,将会误导决策和调控,给企业的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2.2 数据的实效性
实效性是统计信息的重要特征,它是指统计信息的使用价值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只有及时地搜集、处理与反馈统计信息,使经营管理者及早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并迅速做出处理与计划调整,才能对企业管理和决策产生最大效用,否则时过境迁,统计信息就会失去利用价值。
3.现行货车统计工作中常见质量问题与分析
3.1 统计数据不准确,原因分析:
(1)各别站段虚报、瞒报货车统计数据导致数据存水份.这是所有统计工作中最长见,也是危害最严重的数据质量问题。受路局以运输指标考核站段经营成果的影响,个别领导者因受利益驱动,以追求超额完成运输指标做为工作重点,加之对统计法律、法规缺乏认识与重视,随便授意统计人员弄虚作假,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篡改统计资料。
(2)错统或漏统货车出入数据。由于长期以来铁路统计管理体制的不健全,除了路局调度所、直属站、车务段设置专门的统计职能科室,中间站的货车统计工作多数由货运员、车号员兼职,因业务不专,加之个别人员责任心不强,造成货车出入数据出错。
(3)上传的统计报表存在输入性与逻辑性错误。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与计算机的应用,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从过去的纯手工劳动转变为半手工劳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由于部分上岗人员缺乏系统的统计知识学习与培训,对表间、表内的逻辑关系不清楚,导致关联表数据填记不一致,或表内漏填数据项造成内容与合计不等;工作流程缺乏复核环节,存在输错数据项或输入错误性数据现象。
(4)统计源点信息不完整或错误,造成列车确报采集系统不识别,致使分界口交接车数与实际货车出入数不符。
3.2 统计数据上报不及时,原因分析:
(1)上传设备故障导致。其中有两个因素,一是设备老化,系统兼容性差导致死机,二是人员操作性错误导致死机,因等待电子所部门维修、恢复设备而发生数据上报延迟.(2)网络不畅。因个别站段为加强生产安全管理,安装监控设施,占用网络资源,导致十八点统计数据无法传输而延迟。
(3)车站装车作业影响。因装车需要配送的货车到达较晚,影响制票,货运收入出不来,导致货运整体报表上报晚点。
(4)个别统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素质偏低。工作上缺乏积极主动性,没有时效意识,加之业务不强,错误频出,导致数据迟迟不能上报。
4.完善统计管理,提高数据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4.1 挤出水份,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1)加强统计法制建设
一要普及统计法律知识。定期开展统计法律讲座,大力宣传统计法律法规,明确统计工作的严肃性与重要性,指明虚报统计数据、篡改统计凭证、干涉统计工作的危害性、严重性。营造知法、懂法和守法的工作氛围,将宣传的重点从统计部门转移到运输生产相关各部门及各级领导层,让领导带头守法。
二要加强统计工作的监督检查。统计监察部门应加大统计检查的频率和执法力度,将统计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使统计执法经常化、制度化,综合使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加大惩处力度,以提高统计违法成本,彰显威慑力。
(2)完善统计管理体制
基层站段是统计工作的源头与基础,合理配备专业统计人员,保持统计队伍稳定,有利于开展统计工作和提高统计数据的精准度。所以,相关领导应加强基层统计的管理,改善办公设备,加强统计力量,实行专职专岗责任制,统一作业标准,建立复核、自查等作业制度,规范业务流程,减少人为误差。
(3)加强统计培训工作
统计工作要上水平,上档次,提供高质量的统计数据,充分发挥统计的信息、咨询、监督职能,必须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培养复合型统计人才。因此,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①抓好统计职称考试培训工作,因为统计职称考试的内容,是统计工作应熟悉和掌握的知识重点,搞好统计职称考试培训,短期内对统计知识的更新有较大的促进作用。②抓好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大力支持各单位统计人员参加计算机基础知识培训和各业务口计算机软件的培训工作。③抓好专业培训工作,各单位应从经费上保证统计人员参加上级部门举办的业务培训,购买相关业务书籍,扩大统计人员的知识面,提高统计理论水平。④制定相关奖励规定,鼓励统计人员参加自学考试。比如取得相关专业合格证就可获得奖励,取得相关专业文凭可报销书费及学费等规定,鼓励统计人员提高统计学历,更新统计知识。
(4)强化统计基础工作
重点掌握货票、司机报单、列车编组顺序表、货车出入报表等原始记录,确定填记要求,统一分类标准和编码,以适应计算机整理、汇总、分析的需要,建立复核制度,确保填记项准确无遗漏,实现原始记录、统计台帐标准化,统计报表规范化、系统化,避免原点信息采集不完整、不准确导致的误差。
4.2 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统计数据传输的及时性
(1)加强信息网络建设
统计信息的审核、汇总、传递和分析,若还依靠手工方法为主,这与铁路全面加快信息化建设极不相适应。因此,有关部门应设立专项资金,为基层统计岗位更新设备,进行系统维护,加强局域网建设,保障网络畅通,强化统计人员微机培训,大力促进“人机结合”,减少人为误差,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数据传输正点。
(2)加强部门间的横向沟通
货车统计工作是建立在运输生产基础上的,与货运、行车、收入、核算等部门都有着直接联系,所以,统计信息不仅要自下而上运行,还要横向运行,加强部门间的联系。对于货车装卸方面,局货调要及早摸情制定计划,并积极组织排放空车,列调对装车站所需空车要优先放行,避免因给车太晚影响装车、制票,导致数据上传晚点。
(3)建立统计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
首先,从统计机构设置、统计人员配备以及统计报表的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等方面,设置统计考核指标,促进统计日常工作。其次,从统计资料的整理、分析、提供等方面建立相应的奖励机制,鼓励统计人员出资料、出信息和好的专题分析报告。最大限度地提高统计人员的积极性。再次,对于优秀统计工作者,企业应制定相关的鼓励政策,提供进一步学习深造机会或给予相应奖励,使统计人员从政策上、制度上得到鼓舞,以激发更高的积极性。
第四篇:街道统计“双基”建设自查报告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街道统计基础规范化达标工作的通知》(岸政办【2009】68号)精神,在区统计局领导和区统计局综合科负责人的具体指导下,四唯街于2009年11月16日召开街、社区两级统计工作会议,传达《通知》精神。经过近一年时间强化建设管理,四唯街及社区全体统计工作人员认真按照文件的要求着手逐项落实,坚持以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突出统计“双基”建设和新统计法学习宣传两个工作重点,本着四唯街统计站“创新思路、求真务实、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的一贯统计工作服务理念自查自纠、边查边改,统计服务水平和攻击队伍素质明显提高。现将我街贯彻落实的统计基础工作建设、管理工作情况作如下报告:
一、四唯统计站“八有”建设目标完成情况
1)有岗位——根据岸政办【2009】53号《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全区派驻街道统计调查员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江岸区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招聘了一批派驻街道统计调查员,并拟派驻四唯街办事处经济协调科一名,四唯街经协科下设四唯统计站,统计站派驻工作人员接受江岸区统计局、四唯街办事处双重管理领导。
2)有人员——根据江岸区派驻街道统计调查员招聘简章和《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全区派驻街道统计调查员管理制度的通知》(岸政办【2009】66号),四唯统计站被派驻一名专职从事统计工作的统计人员。四唯街所辖的七个社区均安排设有与四唯街经济协调科直接对接的兼职统计工作人员。四唯统计站绘制了街道、社区统计工作网络图并制作了区局、街道、社区、街辖企业统计人员联系方式表和全局各项专业指标及对口街道分解表。
3)有资格——被派驻四唯街驻街统计员焦菲于2009年10月30日由湖北省统计局颁发获得《统计从业资格证书》,证书编号:42010209002772。于2009年07月07日由武汉市财政局颁发获得《会计从业资证书》。
4)有经费——四唯经协科负责向四唯街办事处申请安排保障四唯统计站及下属社区统计站日常统计工作的业务经费。大型普查经费均有区直管部门下拨,专款专用。
5)有场所——四唯街统计站设在四唯经济协调科,下属的七个社区统计站设在社区服务中心,均拥有固定的办公场所。
6)有设备——四唯街统计站为驻派统计员配备了一部电话,一个专用办公桌、一个专用档案柜。
7)有台账——按年报、定报设立了台账,台账按专业分列为房地产、服务业(企业/非企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商贸(批零/住餐),力求做到与报表内容相符。
8)有网页——按照区统一制定的统计服务网页模块,四唯统计站在四唯统计网上发布了统计工作动态报道、日常统计工作通知、最新统计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统计小知识,全方面多角度对街道统计工作广而告之。
二、四唯统计站“八化”管理目标完成情况
1)统计管理制度化——四唯街统计站结合工作实际,以新《统计法》为准绳,制定了《统计职业道德规范》、《统计工作制度》、《统计人员岗位职责》、《统计资料管理制度》、《统计资料归档管理及交接制度》、《统计信息化建设制度》、《社区居(村)委会统计工作职责》、《统计报表数据质量审核评估制度》、《统计报表报送制度》、《统计报表上报审核把关制度》等,做到了制度上墙。另外,江岸区城市经济调查队针对各街驻派统计调查员实行严格的《学习制度》和《考勤制度》、《绩效制度》管理。
2)统计人员专业化——派驻四唯统计站专职统计人员焦菲2007年获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会计学士学位,该大学为中国教育部认可的澳大利亚正规高等学府,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编号:教留服认澳【2009】03053号;派驻过程有江岸区统计局全权负责;驻街统计员随时听从区统计局调遣,无条件遵守服从区统计局学习、工作业务培训。通过培训和学习,并结合工作实际定期组织社区兼职统计员和企业统计员开展业务培训指导活动。培训指导做到有教材,有签到,有记录,并及时向区统计局上报学习信息。
3)统计报表标准化——统计报表严格按国家、省、市、区规定的表种、指标和计量单位实行网上直报。对于重点年报报表纸质存档,注意细节,力求不漏填单位名称、报告日期、统计人员签名、主管领导签名并加盖单位公章。四唯统计站收集整理出各专业统计定报、年报样表并配有填表小解析,基层报表齐全。
4)统计资料档案化——定期统计报表、专项调查资料、统计工作总结、上级统计统计文件装订成册,立卷归档,按要求存档年限保存。
5)统计手段现代化——江岸区统计局为各驻街统计员配有一台专职统计电脑以下发给各街统计站工作使用,四唯街经协科提供打印机供统计员打印日常统计工作底稿以便备案自查。驻街统计人员可以随时运用连网电脑登陆武汉统计服务网——网上直报平台,运用各街区域代码(四唯街为420102005)对四唯辖区内的各行业企业进行实时催报、核报、协报等人性化服务。运用QQ、OA等网络平台与江岸区统计局工作人员保持高效统计信息数据交流反馈、日常工作安排部署。四唯统计站还建立了四唯统计库,其中涵盖如四唯主要经济指标库等各种特色统计信息数据库。
6)统计工作制度化——根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通知》(武统【2009】24号),四唯街统计站于2009年12月新统计法宣传月时,派专职统计工作人员前往区统计局学习《统计法》新知,特别强调贯彻学习《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粘贴《新统计法》宣传画于街道醒目处;要求统计工作人员做好自己的统计工作备查资料,做到数出有据,有文可依;对普查工作一手资料采用档案化封存管理严格保密,和企业负责统计人员建立良好的业务关系,以寻求最大限度的统计工作支持。按照上级要求,每年开展一次统计数据质量大检查活动,分企业自查、区局抽查和统计执法三阶段,质量检查工作均做到有记载,有小结,提高统计数据上报质量大环境。
7)统计宣传经常化——四唯统计站联合街辖七个社区利用广播、黑板报、横幅等形式开展大型普查宣传工作,深入到企业、居民家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统计工作得到了区局、街道领导和社会的支持,重视统计、关注统计、支持统计的信息,均在四唯统计网上统计工作动态上公开发布。
8)统计服务优质化——四唯统计站创有《四唯统计与分析》季刊,定期向街道和上级统计部门提供街道统计分析资料,随时报送四唯统计工作信息,为四唯街招商引资经济工作提供信息宣传手册。
八有八化统计基础工作建设是一项新时期赋予街道统计工作管理的新任务,没有现成的模式。四唯统计站有信心完成上级统计部门的统计任务,加大加强与四唯街办事处的沟通协作,以寻求其对基层统计事业的最大支持和帮助。在街道“双基”建设中,保证全面完成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现进行四唯街道统计基础工作检查自评(附件一),期待从源头上切实完善街道、社区基层统计事业,为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第五篇:关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关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统计数据能否取信于社会、能否得到社会的承认,关键取决于数据质量。从总体上看,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主要宏观统计数据能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但是,在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统计数据不实的现象也确实存在,有的甚至与实际情况还相差很远,导致社会各界包括国际上对统计数据质量问题的看法比较多。在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难度不断加大,统计工作面临新的挑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统计数据不准作为统计部门来说责无旁贷,但究其根本原因并不仅仅是统计方法制度技术问题,它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要彻底根治,必须从制度着手,从源头抓起。如何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确保统计数据准确、真实、可靠,是摆在各级统计机构和统计工作者面前的突出问题,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是统计工作永恒的主题,各级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一、统计数据质量的现状
近年来,统计工作越来越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统计地位不断提高,统计方法技术日趋先进,统计工作条件不 断改善,各级统计机构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总体上来看,现有的统计数据,基本上能够客观地反映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复杂化,利益主体多元化,再加上体制转化过程中经济秩序混乱,人为干扰增多,统计调查对象的法制观念淡泊,统计执法不严、部分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较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搞准统计数据的难度也就日益增大,统计数据失真的潜在危险性已逐渐暴露,并日渐严重。现行的统计制度、传统的统计方式与日益增长的统计信息需求已经成为统计工作的主要矛盾。在一些企业、部门、基层单位还存在虚报、瞒报,甚至伪造、篡改统计数据的违法行为,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处理,尽量减少和避免统计违法行为的发生,进一步净化统计环境,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信。
二、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
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很多,主要其因素有:
1、统计法制意识淡薄。在一些地方,从主管部门到基层单位,从领导到群众,很大一部分都没有充分认识到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与其他触犯刑律的行为一样,也是一种违法行为,也要承担法律责任。在当前这种统计法制意识淡薄的社会环境中,对不据实填报统计数据者不仅法律 的约束力太小,而且行政监管、纪律处分、社会舆论的压力都几乎没有。在统计执法缺乏应有的打击力度的情况下,《统计法》似乎是一部与其他法律不同的“虚法”,失去了其应有的震慑作用,由此导致社会对统计数据不实的容忍,使本已非常淡薄的统计法制意识更加淡薄,进一步助长了统计数据造假的不正之风。
2、政治经济利益驱动。一是有的地方、部门、单位领导党性原则不强,法制观念淡薄,为了突出个人的政绩,直接或间接地干预统计数据,所谓“官出数字,数字出官”的不正之风也应运而生。有的为了获得上级更多的经济补助,虚报、瞒报统计数据,基层统计员尤其是乡镇街道统计员往往不是考虑怎样把统计数据搞准,而是首先考虑上报多少统计数据才能完成当地政府目标任务,让领导满意,在基层统计工作中,统计制度不能得到有效实施。这些已成了干部队伍中一种特殊的腐败现象,而且导致和助长了统计数字造假的不良风气,从而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影响了在此基础上所制定的一系列重要政策、决策的科学性。二是统计调查对象不愿提供真实的统计数据,其主要原因是调查对象有“怕缴税”、“怕露富”的思想,能瞒则瞒,所报送的涉及与自身利益有关的统计数据远低于实际情况。
3、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薄弱。主要体现在:一是一些基层单位对统计工作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统计岗位形同虚设,统计人员专职的少、兼职的多。统计工作经费难以保证,办公条件差,统计手段落后,没有配备电脑等相应设备,甚至有的连资料柜都没有;二是统计人员变动频繁,稳定性差。一些单位不仅安排未取得统计上岗证书的人员从事统计工作,而且频繁更换,刚换上来的又没有参加过任何统计业务培训,工作没有交接好就匆忙上阵,做起统计工作来,不知从何着手。有的统计人员身兼多项工作,统计只能算是附带性的工作,使统计人员不能专心搞统计,造成部分统计人员虽然在统计岗位上工作多年,但仍是对统计业务一知半解,难于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三是基层统计人员业务素质低,分析评估能力弱。目前基层统计人员,尤其是中小企业、乡镇村统计人员的文化水平偏低,对统计指标的理解出现偏差,业务处理能力低,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更谈不上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和评估了;四是统计台帐不健全。在日常的统计业务工作检查和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很多基层单位统计原始记录不全、没有健全的专业统计台帐。
4、社会道德诚信失衡。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重大变化和深刻变革,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无庸讳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近年来社会的道德诚信水平出现了明显的滑波,不轻信别人,不对别人说实话已成为普遍现象。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被调查对象不如实提供资料,这种社会道德失衡、诚信失范的不 正常现象影响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5、统计工作本身因素。一是统计方法制度不适应客观形势变化,现行的统计报表表种太多、指标繁杂,有的指标设置不科学、不合理,有的专业报表时间太紧,没有与基层单位的财务核算时间衔接。二是统计技术性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由于统计指标、统计分组、调查方法、汇总方法设计不当等形成的设计误差;由于计量单位误差、计量方法误差、提问不当误差、申报误差、不回答误差、调查覆盖面误差、记录误差、抽样误差、代表性误差等形成的调查误差;由于手工汇总时记录、抄写、计算产生的误差和数据处理时编码、录入产生的误差等形成的汇总误差。三是统计质量意识不强。有的统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包括统计部门的一些领导,没有形成统计数据是产品的观念,对统计数据质量事后把关的多,建立事前预防、控制制度的少,一些统计数据存在质量问题。
三、建立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长效机制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永恒的主题,要做到统计工作所提供的产品——统计数据能够准确、及时、全面、客观、适用,得到社会各界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各级统计机构和统计工作者责任重大,任重道远。
1、树立新的统计质量理念。高质量的统计信息必须符合“快、精、准”的要求。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对质量的观 念,由使用性能向满足用户需要的程度以及为取得统计数据所需的成本转变。作为生产统计数据的统计部门,准确性已不是惟一的标准。要转变质量观念,要从取得数据的成本、数据的及时性和数据提供者的条件、能力和使用者的需要等多种角度来衡量数据的质量,做到准确、及时、低成本、高效益。
2、改革干部考核制度,完善干部管理体制。干部考核制度和干部管理体制不完善,是导致和助长统计数字造假的一个重要原因。“数字出官,官出数字”这是一种具有重大危害的政治腐败,其影响范围之广,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风气损害之大,不逊于贪污行贿。因此,必须进一步改革干部考核制度,完善干部管理体制。对各级干部的考核、评价以及相应的升迁、任免要建立严格、科学、规范的业绩评估制度,不能仅从“数字”上看政绩,要坚持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并赋予群众监督那些用于考核干部政绩的统计指标的权力。对该地区、部门、单位的各种考核评价指标的完成情况,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客观评估。
3、强化统计法制建设,加强全民统计意识教育。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统计法》是统计工作者捍卫统计数据质量最强大、最有力的武器。要充分发挥统计法律、法规的作用,增强《统计法》的刚性与可操作性,维护《统计法》的严肃性。一是要严格执法。强有力的法律实施机制,使违法 成本极高,从而真正杜绝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等统计违法行为的发生。在各级统计机关建立一支稳定的统计执法队伍,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把常年性检查与执法大检查结合起来,提高统计服务水平的同时,加强统计监督职能,树立统计部门的权威。要严厉打击、处理一批严重的统计违法案件,不开后门,不留情面。加大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对比较典型的统计违法案件进行曝光。二是要在全社会大张旗鼓地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开展统计意识教育,提高全社会对统计的认同意识,特别是提高政府、企业领导干部对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全社会树立诚信统计理念,使得社会公众充分认识到统计数据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是各级政府宏观决策的依据,作为被调查对象有义务向统计调查人员提供真实可靠的统计数据,在全社会营造一种调查对象自觉遵守统计法、自觉履行统计义务的良好氛围。
4、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各级政府和统计机构要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落到实处,规范基层统计基础工作,扎实做好统计源头基础工作。加强统计队伍建设,业务培训和指导常抓不懈,不断提高基层统计干部队伍素质,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大力弘扬务实求真、忠于职守的统计精神。改善基层统计工作条件,提高基层统计人员待遇。
5、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统计调查方法制度。科学可行的统计调查方法制度是保证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前提,统计指标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直接关系到能否获得高质量的原始数据。首先,要对现行各种统计报表和指标,按照调查目的、对象、范围、频率等方面进行全面清理,精简和整合现行各专业统计报表和指标体系,适当增加反映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节能降耗、文化产业、新兴产业等相关的统计指标。其次,进一步完善统计方法制度。能利用现有资料进行科学推算的数据不再增加新的调查项目;能通过抽样调查或其他非全面调查方法搜集到的统计数据不进行全面调查;通过一次性调查取得的统计数据能基本满足需要的不进行周期性调查;能通过部门统计或行政记录搜集到资料的就不增加新的调查项目。第三,调查统计报表设计时必须同时兼顾被调查者自身管理的需要。第四,弱化敏感性问题,以达到降低其敏感度、争取被调查者合作的目的。
6、建立完善统计数据质量评估制度。统计数据质量的监控与评估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建立健全完善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开展主要数据评估,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透明度,确保统计数据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统计人员特别是县级统计机关的统计人员要消除汇总出了报表就万事大吉的思想,一定要对重要的统计指标进行定期的评估论证。一般来说,各项普查和一些抽样调查对主要指标进行评估已形成了制度,而全面报表的主要指标评估较少。因此,要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全面报表主要指标评估论证制度,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