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建设汇报材料

时间:2019-05-14 21:47: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生态环境建设汇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生态环境建设汇报材料》。

第一篇:生态环境建设汇报材料

独特的文化与文明来源于独特的自然和生态环境,要有和谐的城市、较高的文明水准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城市的自然特色,保护自然和因之而演化而来的文化特色。城市的发展是以健康生机的自然环境为前提的,自然环境是孕育城市文化的摇篮,因此,只有遵从自然规律的城市发展,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城市文化、城市形象与城市文明。近几年来,满洲里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实践中,大力推进了城市生态工程建设、生态水网工程建设、绿色环保工程建设、节能减排工程建设、公众对环保满意率工程建设,极大地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水平。

一、大力推进城市生态工程建设

满洲里是一个草原城市,但由于地处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受降水少、积温低、冻害重、土壤差等自然因素影响,市内缺少绿色,年年栽树不见树。截止XX年年末,全市森林覆盖率仅为4.52%。

尽管如此,满洲里毕竟是一个想干事、能干事的城市。近年来,努力打造“文化+绿化”、“商都+绿网”的城市绿化个性建设特色,提出了向“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绿化格局迈进的目标,初步形成了上级支持、行政推动、政策引导、专家帮助、群众参与的有组织、有规划、大规模、大范围的营造森林城市的绿化模式。

(一)实施项目,推进工程,大力提高森林覆盖率

1、启动“XX年---2010年满洲里市造林绿化发展规划”,积极纳入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XX年年初,邀请到国家林业局造林司、“三北”防护林建设局、自治区林业厅、呼伦贝尔市林业局等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林业高级工程师共14名来我市专题调研论证满洲里市城防林体系建设及城市造林绿化问题。领导和专家们实地踏察了我市造林绿化地块,详细了解了我市多年造林绿化情况,召开了满洲里市口岸防护林体系建设及城市绿化调研会议,从技术层面、社会层面、政治层面多层次、多角度、宽领域的进行论证,较为清晰地为我市林业生态建设把清了脉络,指明了我市林业发展的方向。

专家组认为,满洲里市气候干、积温低、土壤差,造林成本高、难度大,必须选择好乡土树种,确保水源基础,落实管护责任。当年,国家林业局、“三北”局同时明确,带帽对我市的城防林建设工程给予200万元的资金支持。

2、启动“多元投资,亿元绿化”工程。坚持“广种灌木”原则,推进“多元投资、亿元绿化”工程,推进国家“三北”防护林体系满洲里边境口岸防护林建设示范项目,工程第一年植树40万株。2010年,国家林业局领导、水利部领导多次到我市调研,对亿元绿化工程的实施给予了高度评价。

3、实施“十万棵大树进边城”工程。XX年年,累计种植大树3.6万株,完成计划任务的120%,在植树造林,尤其是“大树进边城”的工作中,基于这是一项历史性的创新工作,我市在积极运作的同时,更是持以科学谨慎的态度,我们积极征求业内专家的意见,派专业技术人员赴哈尔滨、鄂尔多斯市考察学习,在此基础上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在实际栽种和栽后管理中,采取了机械挖大坑、换好土的方法,打破限制根系生长的钙积层,为根系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用草绳缠根土,防止散坨失水;支防风架杆抗风,涂白、喷药、抚育、防治病虫害,施用生根粉、保湿剂、复地膜、抹芽,促进树木生长,铺设节水灌溉管线浇灌,设置试验对比区以求证技术效果,为今后开展这项工作摸索经验。

4、实施生态林封育工程。严格执行禁牧休牧政策,恢复草原植被。完成国家“三北”防护林工程项目既林地围封0.5万亩任务,围封地点分布在外交会馆、西301国道南侧等区域,其中投资7万元安装了9个大型重点防护林标志牌,编制完成了《满洲里防沙治沙规划》。

5、推进种苗基地建设。规划建设了种植106万株的生产能力的种苗基地,近年相继栽种了樟子松、大云杉、榆树苗;圃区道路两侧绿化云杉3万株、6米高的大云杉160株、扦插杨树3亩;采种工作全部完成。

6、建设园林示范工程。加大了东山植物园建设,在完成了园区内道路、灯饰、公共设施的检查、维修、保养的基础上,栽种大树10000株,及时进行浇灌等项管理工作,种植草坪,摆设鲜花,形成了我市园林示范项目。

7、以木材进口资源加工园区建设支持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我市大力发展进口资源加工园区建设,合作区木材加工园区木材加工业迅速扩张,木材落地加工量XX年年达到380万立方米,占进口木材总量的35%。自治区规模最大的进口木材加工企业三发木业竣工投产,隆生木质颗粒、鑫富活性炭、中基木业、天意家具、金罡人造板等一批木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快速推进,2010年加工量可达到400万立方米以上。预期“十一五”末期,进口木材达到1500万立方米,落地加工达到700万立方米左右,可形成东北地区重要的进口原材料加工集散基地。我市的这一举措,有力地支持了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为我国的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大力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和公共绿地人均值

1、推进带状公园绿化工程。实施了北湖、东湖、北湖北岸的绿化项目。

2、推进五类绿地建设。近年来,绿化工程主要包括五类绿地:一是“地段绿化”,主要是外交会馆、世纪大街、华山路、文明路等9个地段;二是“广场绿化”,主要有套娃广场、雕塑广场、现代广场3个广场;三是“建筑物周边绿化”,主要有疾控中心、新闻中心、科技馆、东山医院、俄罗斯博物馆、铁鑫市场等新建建筑物;四是“行道花卉裁植”,主要有外交会馆及市区等主要街道;五是休闲绿地,主要是外交会馆南侧休闲绿地,2010年已全部完成外交会馆休闲绿地建设,共播种草坪20万平方米。

3、加大行道树木和绿地维护。每年对市区近3万余株行道树、38.14亩公园、141.6239万平方米公共绿地进行了及时维护。每年培育栽植美化街道用花卉20万株,近两年合计出动运水抗旱14000多车次,保证了苗木的成活率和城市绿化的整体成果,提高了城市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

(三)提高城市生态意识,推进依法治绿

1、强化管理,巩固成效。对新植和未成林地要落实专人进行常年管护,定期复灌、施肥、松土、除草,防止人畜践踏。采取一切抚育管护措施,保证所种树木栽种当年成活率达到85%,三年保存率在80%以上的水平,确保造一片,活一片,成一片。

2、完善法规,依法治绿。逐步建立和完善城市绿化法规体系,绿化管理办法;加强城市绿化管理与执法工作,坚决查处侵占绿地、乱伐树木和破坏绿化成果的行为,实施“依法管绿”,保护绿化成果。计划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我市造林绿化实施办法通过人大审议,形成工作规范。

3、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将绿化工程纳入到地方财政预算中,给予定额补助;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将城市绿化纳入“三北”和“城防林工程”范畴;同时,继续执行国务院《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动员适龄人员积极参与到绿化工作中去。

4、加强宣传,培养全民绿化意识。我们有计划、有组织、有针对性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内容涉及绿化、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保护、防火等方面内容,在街道、社区、公益广告栏张贴宣传画,在街头、广场、商场、居民区发放宣传单、宣传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参与保护、建设绿色家园的积极性。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的资金支持,创新管理机制,充分调动了全市各单位和广大居民爱绿护绿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全力把一个全新的绿化成果奉献给全市人民。

二、抓实生态水网工程建设

(一)建设了二水源二期工程

在位于东湖区二卡湿地境内开采新水源并修建新水厂,进行供水主管线铺设及相关配套建设,使我市供水主管线形成复线。计划总投资13763万元,新增规模3万立方米/d。包括水源工程、净水厂、输水管线及配水管网等。XX年年12月—2010年5月,完成了水源井工程,泵站、净水厂基坑开挖,水源井至净化厂管道安装及输电线路架;2010年完成净化厂供水管线开挖及管道安装、泵站、净水车间主体及附属设施建设、调试供水,年底实现供水目标。

(二)摸索落实查干湖旅游景区人工湖工程

计划完成海拉尔河雍水坝、河道整治,供水管线、泵站及高位水池基础开挖和输电线路架设、供水管道安装、泵站、高位水池主体工程及设备安装调试,铁北矿输干水处理厂建设,实现向查干湖注水。

(三)实施“引水入市”工程

满足生产生态需要,打造城市生态水系,打造查干湖-西郊生态公园—北湖—东林场湿地城市生态水系。

(四)重点解决扎区、东湖区供水设施

加大了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施力度,做好全市饮水安全“十一五”规划的修编工作,全部完成了东湖区车站地区在建供水工程。

(五)建立自来水市场化运作机制

形成多元投资、多元经营的公用事业管理新格局

以二水源二期工程建设市场化运作模式为基础,积极推进对扎区、南区自来水设施配套、完善、改造建设。

(六)加快二水源净水厂改造工程

现已完成水处理车间主体工程及附属设施建设。饮用水源水质问题,关系到满洲里市市民的生命健康问题,为保护好水源,协调新巴尔虎左旗环保局,定期对水源地进行巡视,检查周边是否有环境污染企业及环境污染现象。到现在为止,没有出现以上企业及污染现象的发生。监测站定期检查饮用水源水质,满洲里环保局已协助环科所对水源地进行了实地调查,对饮用水源地重点采取措施,严厉打击饮用水源地内环境违法行为,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保整治行动。由市环境监测站全年对水源地水质进行采样分析。同时,监测仪器设备条件的限制,目前仅能监测11项指标。从长远上控制我市水源地水质,我们会同哈尔滨检测中心站采样分析,建立了动态管理和远程监控能力,详细掌握了我市饮用水源监测23项分析数据。各项指标合格。

三、实施绿色环保工程建设

近年来,我市采取积极措施,加强了环境管理,提高了环境质量,受到了市民群众的好评。

第二篇: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会汇报

XX银行汇报材料

2011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行始终坚持“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战略视角重新审视和定位支农业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创新金融产品,构建涉农业务发展新模式,全方位助力县域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截至~年上半年,我行各项存款余额~万元,各项贷款余额~万元,在~银行中,存贷款份额超过~%。现将我行上半年信贷投放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信贷投放情况

上半年,央行连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导致银行信贷规模紧缩,我行审时度势,确立了“四个确保,四个到位”:即确保存量客户服务到位,确保支农贷款资金到位,确保小企业金融中心功能到位,确保信贷投向效果到位。上半年信贷投放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信贷业务新增少,累放多。上半年,我行新增贷款~万元,累放贷款~笔,累计金额~万元,服务重点集中在存量客户。一方面,各大银行压缩信贷规模,导致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大,为了保障存量客户有效获得信贷资源,继续实现快速稳健的发展。上半年,我行加大对存量客户的支持力度,对生产经营正常、还后再贷客户,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对合作密度高、信用状况好、经营发展快的客户,适度提高授

信额度。另一方面,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下,随着中小企业信贷风险防控难度加大,我行始终坚持审慎经营的原则,认真贯彻贷款新规,逐笔核实新增贷款需求,确保信贷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

二是信贷投向非农少,涉农多。2011年,我行确立了“新增贷款~亿元”的目标任务,明确信贷重点支持方向,就是集中资金支持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色农业、中小企业。特别是用好~万元支农再贷款,满足县域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户春耕生产资金的需求。上半年,发放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万元,占我行上半年信贷投放总额的~%;农业产业化企业贷款~万元,占我行信贷投放总额的~%;农村合作社贷款~万元,占我行信贷投放总额的~%;农户贷款~万元,占我行信贷投放总额的~%。

三是信贷服务流程少,手段多。为构建高效的涉农业务机制,上半年我行在业务流程、机构设臵、服务渠道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首先,对内设机构进行了调整,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建立授信、风险、科技等各业务条线为支撑,各相关部门紧密协作的管理体系,增进业务联动发展,优化授信业务审批流程,逐步推进独立审批人制度,同时对支行实行“二级管理,授权经营”,缩短业务审批环节,及时满足小企业贷款“短、频、快”以及“三农”贷款的季节性需求。其次,扩大与担保机构的合作,上半年,在与~7家合作担保机构的基础上,又引入了~2家专业担保公司,致力于缓解农户及涉农企业担保难、融资难问题。

第三,以打造支农品牌为目标,做精做深特色服务,上半年对已有的信贷产品进行了全面梳理。针对企业融资过程中担保难问题,我行正积极研究有效的抵押替代产品,拟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服务方案。

四是营业机构网点少,覆盖多。一方面,在~支行的基础上,我行积极筹备~支行,并对“只存不贷”的~营业部功能定位进行了调整,打造存贷业务并举的综合型支行,配备与“三农”业务特点相适应的人力资源。现已形成南北贯穿、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的服务覆盖网络。另一方面,针对网点服务有限,我行组织信贷业务人员主动走出去开展征信宣传,同时,积极构建银政企合作平台,以一个地方金融机构的责任,主动融入县域经济建设,与 ~家企业签订~亿元的战略合作意向协议书,目前已落实~家企业的授信条件,发放贷款~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我行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在问题和不足:一是营销力度不够,信贷增量客户增长缓慢;二是小额农户贷款推广力度不够,业务结构有待优化,特别是未建立起小额农贷激励机制;三是营销队伍素质欠缺,缺少农村金融从业经验,直接影响我行信贷业务发展。

三、下半年信贷工作计划

(一)分解目标任务,扩大营销队伍。一是完善支行目标考核责任制,将全年经营目标分解到各营业机构,实现营业机构自我加压、加快发展。二是扩大信贷业务营销队伍,实行客户经理等级制,将服务素质、农户贷款比例、产品创新等纳入客户经理的业绩指标中,健全绩效激励约束机制,既激励客户经理加大涉农贷款营销力度,又约束客户经理“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按照分支机构筹建进度,我行新设的~支行有望在~月末开业,将会为涉农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完善服务机制,设计特色产品。一方面,抓住农村经济改革的时机,探索信贷业务品种,继续破解农户及小企业贷款难问题,适时推出商标权质押、专利权质押等信贷产品。另一方面,完善农户联保担保机制;设计和完善授信业务还款机制,在现有综合业务系统的支撑下,开展循环贷款、整贷零还、分期还本付息等灵活的贷款偿还机制。

(四)扩大征信宣传,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一方面,以柜面为阵地,辅以客户经理进企业访农户,多点结合,持续开展征信和业务宣传。另一方面,配合团县委,做好农户信用信息采集工作。

第三篇:生态环境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提出的、旨在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主要通过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等方式,建设祖国秀美山川。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经过一代一代人长期地、持续地奋斗,建设祖国秀美山川,是把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重大战略部署。

基本原则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统筹规划,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分步实施,优先抓好对全国有广泛影响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力争在短时期内有所突破;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采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与农艺措施相结合,各种治理措施科v学配置,发挥综合治理效益;坚持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依靠科技进步加快建设进程,建立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科技支撑体系,使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法制化,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科学化;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理与保护、建设与管理并重,除害和兴利并举,实行“边建设、边保护”,使各项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发挥长期效益;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与产业开发、农民脱贫致富、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坚持依靠亿万群众,广泛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多渠道筹集生态环境建设资金。总体目标

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用大约50年左右的时间,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依靠科学技术,加强对现有天然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建设生态农业,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强综合治理力度,完成一批对改善全国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的工程,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力争到下个世纪中叶,使全国适宜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整治,适宜绿化的土地植树种草,“三化”草地基本得到恢复,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预防监测和保护体系,大部分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中华大地山川秀美。

三个结合搞好生态环境建设要抓好三个结合:

一是小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生态修复和小流域综合治理都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大举措,在水土流失重点区,除了实施综合治理外,在地广人稀、降水条件适宜、水土流失轻微的地区,应实施以封育保护为主的生态自我修复工程。通过综合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加快水土流失防治的步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是梯田建设与径流控制相结合。梯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工程。在有条件的地方,除发展小型水利工程外,要充分发挥径流调控体系的作用,科学的修建水窖、涝池、蓄水池、古坊、塘坝等水土保持工程。就近拦蓄利用降水产生的径流,为梯田林果等提供生态用水,通过梯田工程与径流利用工程有机结合,实现基本农田的集约化经营。

三是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依据自然规律,实行山坡沟水路田统一规划,综合治理,优先建设坡面径流聚集工程,鱼鳞坑整地以及沟道拦蓄工程,为林草提供生长环境,达到以工程保生物,以生物护工程,通过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实现退耕还林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第四篇:生态环境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 建设美丽中国

作者:水中闲 于 2012-12-03 14:53:07 发表只

看该作者 分享

2012年11月8日,全国人民盼望已久的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大会上做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高屋建瓴地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小康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宣言与行动纲领。

胡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了许多新观点、新举措,其中,在总体布局中,以十七大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为基础,新增了生态文明建设,使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拓展到了五位一体,并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新理念,表明了党与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将下大功夫进行治理的决心。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纵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不可否认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一个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一个个五年建设的日新月异,从摸索到大踏步到飞奔,中国在这条道路上走得越来越快,这些在十八大报告中都给予了充分肯定。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快速发展的背后,我们给付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土地的沙漠化、空气的污染、河流的黑臭、臭氧层的空洞、物种的濒危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为多度开发所买的单。而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也将越来越多,资源的匮乏、人文的退化、环境的整治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一一面对,并花大力气逐一解决。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处理发展与生态之间的关系,达到最理想的可持续进程呢?有人在学习了十八大报告后,对于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给出了这样的观点:“这五大建设是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可见,在这五大建设中,其实生态文明建设是最为重要的,因为如果基础被破坏了,那么其他一切都将是浮云。

故而,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十八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始终,体现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里面,最终使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发展能始终伴随良好的生态。

党的十八大是中国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大会,是一个催人奋进的大会,希望十八大能将中国真正带上强国之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

第五篇:浅谈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

浅谈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

——以**镇为例

摘要:小城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镇为例简单分析了小城镇生态建设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小城镇 生态环境

小城镇,泛指20万以下人口的小城市,也包括依法建立的建制镇和农村集镇,它既处于中国城镇体系的最低层次,又与乡村有着紧密联系,是连接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撑点。加快小城镇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钥匙”,是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城乡发展一体化、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小城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现阶段小城镇的大发展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己经非常严重,对此问题处理的得当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步伐。本文以**市西部港口重镇**镇为例对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对策以及重要意义进行简单的分析,为乐清市“五市六城”建设提供一点参考。

一、**镇现状概括

**镇是**市西部的港口重镇,南濒瓯江,西枕衡春山(亦名芝山),自古就居战略要地,史有“门户”、“名镇”之称。面积11.86平方公里,海岸线长7公里,建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有水田7652.5亩,山地230亩,辖15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现有常住人口1.7万,外来人口1.3万。1997年,被评为温州市首批小康乡镇。

**镇历史悠久,距今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东瓯先居即在这里繁衍生息。**镇又是著名的侨乡,华侨足迹遍布15个国家和地区。

**港水深条件良好,可建万吨级码头7座和500吨级码头5座,港口与温州市龙湾经济开发区隔江相望。位于**镇的温州电厂已投入运行,装机容量为252万千瓦;乐清市污水处理厂也已建成运行。

改革开放以来,**在不断优化支柱行业的前提下,加快了生产结构调整力度,初步形成服装加工为主,化工、纺织为副的产业格局,成了我国重要的西服生产基地,西服年生产能力达261万套。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鳗苗成为其出口创汇的特项产品,年产量300公斤,产值达336万元;芝湾蝤蛑也是**著名水产,被当地人称为“天下第一鲜”;**特产灰鹅,曾为朝廷贡品。2016年1月恢复建制镇,新一届党委政府提出了打造“文明、和谐、活力”宜居宜业临江小镇的奋斗目标。要以新一轮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为契机,按照市委市政府构建新型城镇化体系的要求和“一心两翼”中心城市布局,未来五年,**将积极融入到新城开发建设热潮中,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的品位和现代化的水平也将显著提高,朝着建设宜居宜业城镇大步前进。

因此分析研究**镇的生态环境建设对促进乐清全市的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打造特色城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根据我市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和**的实际情况,可以将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归纳如下:

(一)、区域调整过于频繁,规划滞后

**镇2011年区域调整并入北白象镇,成为北白象镇**社区,取消了建制镇,造成了一定的规划滞后。2016年重新恢复建制镇后,虽然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规划引领重要,但是,从规划制定到实施到出成效,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

(二)存在重建设轻规划和管理。

目前我市共有8街道14镇3乡,共25个乡镇级别的区域,各镇规模参差不齐,而且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存在着重视建设而轻视管理的状况。前几年全市上下大搞城乡绿化建设,每年开建上千亩的城市绿化,但是这几年建好的绿化管理养护不到位,导致了景观效果不佳,绿地被破坏严重等现象。**镇目前还存少专门绿地规划和生态规划,城镇总体规划还刚刚起步,详细性控规还没有制定。

(三)人口聚集规模较小,非农化程度较低,吸纳能力弱。

镇区人口是反映小城镇发展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理论认为,小城镇人口应为 5 万人以上,镇区人口 2 — 3 万人才能产生一定的聚集效应,而**镇的总人口数也只有3万左右,聚集规模小,城镇化水平低,镇区辐射半径小,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聚集二、三产业的能力不强。造成**发展空间和辐射区域狭小,对周边的资源和资金的吸引小,对生态建设的统筹空间不足,使城镇生态功能的发挥受到极大影响。

(四)城镇建设偏重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由于前几年对乡镇领导干部的考核主要看GDP发展,看经济发展成效,因此导致很多乡镇领导往往注重考虑自己任期内小城镇的发展,追求短期效益,却忽视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比如**镇2016年上半年的经济发展已经超出了西部一些小县城,1-5月份完成投资3.61亿元,完成任务的28.46%。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8.39亿元,同比增加9.7%。完成限上批零住餐销售总额同比增长26%;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5.9%。目前**镇也正在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全力推进“五水共治”、“四边三化”工作,开展河岸绿化,落实河道日常保洁长效机制。提高洁化、绿化、美化水平,加速推进**垃圾中转站建设,实现全镇垃圾的全覆盖收集、日产日清和无害化处置。推进河道沿岸绿化工程建设,全面建成东社村河道沿岸绿化公园和沿河村河道沿岸绿化工程。统筹推进“三改一拆”工作,启动“无违建”镇创建工作。

(五)资金筹集渠道过于单一,主要依靠政府投入

目前,小城镇的投融资体制虽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但政府仍然是最重要的投资者,各类企业、个人参与投资的很少,在吸引社会资本上缺乏有效的机制,不能调动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到小城镇建设中来。**镇各村居的集体经济发展不佳,社会资金投入不足。

(六)小城镇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的现象较为普遍

由于有些地方对生态环境问题重视不够,在小城镇发展过程中掠夺性开发利用资源,污染破坏了生态环境。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城镇发展建设不当,对一些重要生态功能用地造成新的破坏;二是环境管理以及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污染加剧;三是多数乡镇企业科技含量不高,不重视“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四是小城镇注重近期效益,引进企业门槛过低,在 产业筛选、主导产业培育等方面,缺乏长期设想,甚至无条件地接纳大城市淘汰的污染企业,使小城镇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镇的环境主要受到温州电厂、电镀行业、服装产业等影响。五是城镇周边农村生产和生活污染依然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镇环境质量的改善。

(七)在行政管理体制上,目前像**镇还没有正式建立城市管理机构,对生态环境建设的管理力度和强度都还存在薄弱环节。

三、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路、对策

(一)指导思想

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建设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定合理的环境容量和科学建设标准,统一调配镇域内各种资源要素,按照现代化新型城镇标准进行规划建设。**镇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以“五市六城”建设为总纲,瞄准标杆、补齐短板,紧紧围绕打造宜居宜业临江小镇的目标定位,优环境提实力,强特色提品味,惠民生提能力,净作风提成果,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谱写**发展新篇章。

(二)建设原则

1、保护优先的原则

**镇地处瓯江沿岸,有长达7公里的海岸线,是沿江风景小镇,同时也是柳白平原上的重要的粮食功能区,保护好**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必须在保护的前提下,突出**镇在生态景观、乡村聚落和人文历史方面的特色,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区域整体协调原则

融入区域环境,实现持续发展。**镇的发展必须在区域的框架内明确自身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快速发展。积极融入到柳白新城开发建设热潮中,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城镇化的品位和现代化的水平也将显著提高,朝着建设宜居宜业城镇大步前进。要对接温州瓯江口开放的大机遇,积极推进瓯江口开发的融合。

3、要素聚集、集约发展

正确引导、合理布局,促进生产要素的集聚。一方面,在镇域范围内确保城镇空间布局紧凑,积极开展城乡一体化下的土地整理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向镇区适当集中,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农业向规模集中”。

4、可持续发展原则

遵循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布局,提高城镇环境综合质量,寻求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努力实现发展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的目标,使规划统筹安排、持续发展。

(三)生态发展的对策

小城镇生态发展必须与时俱进,在发展观念、相关体制以及政策上实现创新,从**镇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制定科学有效的对策措施。

1、借鉴国内外小城镇建设典型模式的有益经验。目前省内很多成功的小城镇建设比如乌镇、西塘等等都取得了很好的生态环境效应。各种小城镇的经验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小城镇在整个社会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都明确把小城镇定为介于大中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种准城市社区单位加以规划和发展;二是把小城镇建设成为使居民能享受城市文明的生活居住区和农村二、三产业的聚集中心;三是小城镇发展要根据自己的区位条件,培育支柱产业,创出特色优势;四是小城镇财政必须在基础设施方面做出较大的投入,才能为小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极其重要的保证。

2、科学规划,严格管理,提高小城镇规划和建设水平,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规划是建设的龙头,是生产力,规划必须先行。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各具特色,保护耕地,优化环境,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抓紧编制统一协调的小城镇生态发展规划。根据规划学的理论,合理的小城镇规划至少有三个特点:一是超前性,即用改革的发展的观点,科学预测小城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发展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做好小城镇未来发展的科学预测。二是科学性,即优化布局,节约土地。每个小城镇都要规划好六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工业区、商贸区、住宅区、行政区、绿化区),并要妥善安排各个功能区的协调发展。三是本土性,即小城镇规划要体现地方特色,解决实际问题。

3、打造特色小城镇,实现一镇一特色。特色是小城镇建设的灵魂,城镇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公园式小镇则是城镇空间的提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旅游业的发展小城镇必须强调特色建设、小镇规划、小城镇绿化,做到建筑有风格,街道有景致,小区有品位,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公园式小城镇,展现小城镇特有的民俗风情、特色建筑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最佳适居地、旅游胜地。特色是生活的反映,特色有地域的分野,特色是历史的构成,特色是文化的积淀,特色是民族的凝结,特色是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典型事物的最集中最典型的表现,因为它能引起人们不同的感受,心灵上的共鸣,感情上的陶醉。

四、**镇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

城镇之美,美在生态;城镇之胜,胜在人文。在城镇建设中,要摒短视观念,强化文化意识,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一)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在交通上形成以沿江大道和象石公路为支撑的主要交通框架。加快象石公路的拓宽延伸工程,积极主动对接沟通,建立和完善市、镇、村各级联动机制,推进工程顺利建设;积极谋划磐南村至芝湾村约5000米长的沿江路改造提升工程,打造成为集休闲、交通为一体的绿道式风景带。加快推进垃圾中转站基建工程建设,加快推进西新城、西社、东社3个村的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启动**中心农贸市场(磐东)改造和第二农贸市场(油车)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河北、河南及陡门村截污纳管工程建设。

(二)狠抓城镇生态管理。以农贸市场周边整治为重点,进一步清理整顿流动摊贩、占道经营行为,完善城镇主干道路的交通管理和日常管理机制,不断推进城镇长效管理。全力打造珠城路商业文明示范街,进一步提升城镇形象。深化“五水共治”工作,全面落实镇、村级河长和水质监测点点长责任制,加大“水岸同治”力度,巩固地下暗河暗沟清淤疏浚成果,加大重石工业区内企业排污排查监管力度,努力改善磐东河、双油河等主干河流的水质。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以西社村精品村建设为重点,加快打造油车、东社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示范村;积极引导、推进西新城村旧村改造工程建设,加大“四边三化”、“三改一拆”工作力度,力争创成“无违建镇”,全面开展村庄和主要道路、河道两侧的环境综合整治,严格落实新建违建管控措施,加强拆后土地利用,稳妥推进涉及宗教、民间信仰违法建筑处置。

(三)大力推进绿化建设。

绿化是城镇环境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也是塑造城镇特色的重要手段。绿地的生态和美化环境的功能是无与伦比的。无绿的城镇是没有生命力的,更无特色可言。绿化不能自然地构筑城镇特色,必须精心规划设计和长期不懈的经营。怎样绿化城镇:一要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己有的绿化和易于绿化的山水资源,大力推进**山风景林带建设。二要有一定的规模,因为一定规模是发挥绿化生态功能的基本保障,加快西横河村污水处理厂卫生防护距离内居民搬迁安置步伐,并在防护距离内建设防护林带,在温州电厂周边建设绿化缓冲林带。三要有重点,城镇绿化一开始就要选好目标,营造精品,形成富有特色的绿地和景点,要突出抓好芝湾村西大门景观公园、**镇中心公园、重石红色休闲生态园、东横河农业生态观光园等重点地块的景观打造。四要形成系统,形成一横一纵四点三环的绿地格局。五要植物配置;要适地种植,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符合花钱少、易成活、好管理,长的好的要求。还能形成地方特色。进行合理的搭配,可赋于绿化空间的诱人的诗情画意的魅力。

下载生态环境建设汇报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生态环境建设汇报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

    第一章 生态环境 建设规划概述 1.如何理解生态环境建设规划的内涵。(P3) 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是应用生态学原理,从整体上研究人类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合......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讲话

    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推进XX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全区生态环境建设启动会在XX召开,这是对XX的鞭策和鼓舞,感谢各位领导对XX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支持和指导......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溧水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二地理水平测试复习教学案2011-2第二章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考点回顾】区域环境与发展具体测试内容:结合实例,说明区域存在的环境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

    生态环境的建设

    生态环境的建设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县内主要有八达岭长城、康西草原和龙庆峡等旅游景点。旅游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旅游开发,改善旅游环境,使旅游业保持稳定发展......

    某生态环境建设情况汇报

    **县位于江西南部,北连**、**,南接**,东邻**、**,西毗**,是江西省重点林业县之一。全县国土总面积2375平方公里,其中林业用地面积299.7万亩。境内**、**等8个乡(镇),以及**、**3个国......

    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考察报告

    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考察报告(冯海发谢义亚)澳大利亚是一个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国家,政府和国民的生态环境意识都很强,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

    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考察报告

    澳大利亚生态环境建设考察报告(冯海发谢义亚)澳大利亚是一个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国家,政府和国民的生态环境意识都很强,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

    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合集五篇)

    浅谈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生态环境问题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建设的全面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