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高效优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苞蕾推进探索

时间:2019-05-14 21:42: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常态高效优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苞蕾推进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常态高效优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苞蕾推进探索》。

第一篇:常态高效优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苞蕾推进探索

常态、高效、优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区域性推进的探索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教研室冯启彬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改革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是新课程理念的具体体现。但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是地道的“三无产品”:无课程标准、无教材、无专业教师。对于长期以来依纲据本从事教学的教师来说,普遍感到无从下手,再加上没有专职教师,每个教师承担多门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研究这门课程,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最大的难点。

为了整体推进全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县教研室带领学校加强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整体规划,规范管理,筑牢课程根基。

整体规划是综合实践活动得以常态实施的基础,而规范的管理是指导综合实践活动有序开展的重要保证。县域行政层面的整体推进措施和学校层面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缺一不可。

一是县域行政层面的整体推进措施。开好综合实践课程,离不开教育行政部门的有效科学管理与指导。2003年进入新课改伊始,县教育局就下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意见》,从课时设置、教师配备、教学管理、条件保障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拉近了综合实践活动与实施层面的距离。2008年,又拟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指导意见》,进一步促进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扎实实施。为促进学校间交流,检验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先后组织全县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综合实践活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评选与推广”,并分别于2008年3月和2009年9月组织了全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现场会,以活动促全县400余名专兼职教师熟悉学科,提高能力。

二是学校层面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我县学校从组织建设、方案制定、资源开发等方面营造了课程实施的氛围。首先,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成员由学校教导处、政教处、少先队、骨干教师等有关人员组成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负责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领导、规划、组织和协调等工作,采取“中心辅射,分层管理,责任到人”的一条线管理策略。其次,学校根据乡镇(校)的特点,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及“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力求从课程安排上落实计划性、体现规范化,为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提供行动指南。第三,学校都成立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固定时间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教研。如育才小学定于每周四下午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活动时间。

二、加强研究,注重实效,指引课程方向。

自课程实施以来,我县就以基于问题研究和课题研究相结合的工作策略实施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改工作,把课改当成科研课题去做,研教结合,以研促改。

一是加强研训。行动改变,理念先行。通过对全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进行详细调查与研究,整理和分析相关资料,发现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普遍受到了学校和老师的关注与重视,但客观现状却是:兼职教师比例很高、教学课时挤占严重、教师队伍流动性大、教师培训学习没有及时跟进等,严重制约着学科的发展和常态实施。

面对现状,县教研室组织教师参与校本研训,召开教学研讨会,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目前,全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工作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以各学校教研组为主的校本教研活动;二是全县每个学期一次的教研活动;三是参加市级以上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研活动。通过多管齐下,为教师成长布下坚实的支撑点,为综合实践活动高效、有序的开展打造出了一只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二是建立模式。为整体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特确立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模式,即确定主题——制定方案——实践活动——交流总结——拓展提升。

确定主题。学生在对身边的社会、自然现象有了初步观察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进入问题情境,从生活中发现问题,自主选择、确定活动的主题。制定方案。制定活动方案包括:活动主题或课题、活动的目的和任务方法、活动过程步骤、小组分工、保证条件(包括场地、人员、器材等)等。实践活动。学生按照制定好的活动方案,以学生自主实践为主独立进行,具体方式可以是个人、结伴、小组、集体活动等,通过一定的活动方法,如社会调查、社区访问、劳动实践、实验观察、查阅资料、社会宣传、统计数据、实验制作、观察记录、分析问题、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等,搜集文献资料和第一手资料,进行具体的活动操作,获得实际的实践体验。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环节。交流总结。教师组织学生整理活动过程中获得的资料、经验、结果和感受,形成对问题的基本看法、问题解决的基本经验,发展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本阶段要注意:一是总结交流的内容要全面,如活动的过程与方法、结论、收获、经验等;二是成果的表达方式要多样,如资料积累、成品制作、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心得体会、绘画作品等文字或实物资料;三是交流的方式要多样化,如辩论、研讨、展览、墙报、刊物、网页、小报、表演、宣传等。拓展提升。提出一些活动后进一步思考、探索或需要延伸训练的问题,以激发学生探索和求知欲望,引导活动向纵深发展,提升活动的水平。

三是编写案例。各学校在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值得推广的活动设计,有利地推动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在此基础上,县教研室组织部分骨干教师编写了《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本书由文件汇编和案例选编两部分组成。选编的案例,编写教师以“亲近与探索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三个维度为切入点,充分考虑各年级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利用学校及当地文化、自然、物产等资源,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其内容主要包括:活动对象、活动背景、活动目标、活动时长、活动准备、活动过程、下一主题的生成、参考资料、附录等。通过案例的编写与推广,一方面加强活动主题研究。活动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载体”,是课程开发的“线索”。本书能帮助教师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主题,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另一方面加强校际交流。本书摘取的部分优秀活动设计,都是通过主题活动的实施渗透综合实践活动理念,实现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能帮助教师开拓思维、互相借鉴,分享全县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经验,增强课程实施的实效性。当下正处于综合实践活

动课程的起步阶段,相信这些案例会成为教师很好的“拐杖”。

如,许孟小学以蔬菜生产基地为依托,三至六年级分别确定“大自然的馈赠”“今日我当家”等四个综合主题让学生研究,并将活动成果做了整理编印;石场小学筛选了“山中探宝—野生中草药的开发与利用”、“家乡的风俗—当地民风民俗的调查”、“同饮一河水—石木子水库的环境调查”、“感恩在行动”等10个课题供学生自主研究。

三、依托基地,拓展内容,丰富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研究性、实践性、活动性很强的学科,要充分利用学校内部和学校周边资源开展活动。活动基地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优质资源,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活动场所,还可以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和优质的教师资源。

一是充分利用校内基地。校内基地位于学校内,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特别是农村小学,学校的空闲地方多,可建立种植园、蔬菜园、养殖园等实践基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便于学生对动植物进行观察研究,还能给学生提供了一方劳动实践的场所。石场乡山庄小学根据本地家家户户种植大姜的实际,在校内建立了0.5亩大姜种植实践基地,分配到班级进行管理,开展“大姜的种植技术与开发的研究”,从大姜的选种、催芽、种植、浇灌、收获、贮藏每个环节都让学生参与,通过写大姜日记、手抄报等形式,进行班级交流,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的参与,树立了正确的劳动态度,学会了一门种植技术。

二是大力开发校外基地。基于校内基地的活动主题一般比较单一,无法满足需要丰富课程资源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因此还需要学校根据附近的课程资源开发校外活动基地。如机械厂、面粉厂、茶厂、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等能供学生开展活动方便的场所定为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校外基地,作为学生实践、考察、学习、研究的实践基地。街头小学学生到顺达机械厂考察调研,到百佳商场询问调查、了解市场信息,到街头供电所开展“安全用电我知道”的专题活动,把这些场所定为学校的校外实践基地。实验小学确立了博物馆、环卫所、御景园社区等九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实现了课内学习、课外实践,自我锻炼、自我发展大空间

四、多元评价,关注发展,促进课程改革。

评价是动力,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发展。县教研室根据课程改革纲要和学科指导纲要,选择以评价促实验深化和师生发展的重点研究之路,大胆实践,拉动学校、教研组、教师、学生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

一是学生评价。学生评价问题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传统的考试测验已不能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考核,只能用一些质性的,如档案袋评定、研讨式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等利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式来评价,才能对课程与教学以及学生的表现进行全面、深入的评价。实验小学为每一个学生建立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设计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性评价表,评价中既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也有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此评价注重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和发展程度,有利于学生检验自己的发展水平,发现不足,增强活动信心。

二是教师评价。综合实践活动开课伊始,教研室指导学校认真做好对任课教师的评价。从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教师评价制度、计算教师工作量办法等方面制订与其它学科相似的科学的课程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把教师在教学中组织、规划、管理、指导等方面的态度、能力与质量,以及学生的反应,记入教师的业务档案,作为对教师教学业务考核的依据之一。为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学校还适当加大了教师在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业绩评价方面的权重。

二是学校评价。自进入新课改,县教研室就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纳入了整个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体系中。从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制定和落实情况、课程的实施与管理情况、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学生活动过程的档案及活动报告等资料整理情况、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情况等方面对学校全面评估,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落实到位,课程实施不流于形式,有效推动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常态实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综合实践活动实施重建了学校的课程文化,以县域整体推进的研究行动促进了综合实践活动功能的发挥。实践证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不仅规范了课程,而且成为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在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发挥了独到的作用。相信,有专家的引领,有全县师生的共同努力和紧密合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多彩的花朵。

第二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方案(最终版)

头道营子实验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方案

一、问题的提出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涌现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在我国新的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按照新课程计划,综合实践活动占总课比例的6%——8%。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而是具有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形态。对丰富学生的经验,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根据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专家的一项调查,自2001年启动课改实验五年来,综合实践活动新课程还仅仅停留在部分学校、部分班级中开设,仅仅停留在公开课和观摩课层面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启动。专家提出: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基本特征:课程必修,普遍实施;教师能教,便于操作;学生爱学,积极投入;效果实在,确有收获。四句话32字,高度概括,较全面地反映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常态的基本特征。

自治区自义务阶段全面进入课改实验以来,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每学期组织专兼职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学习培训;每年举行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竞赛;每年举行一次课改专项检查,评选课改先进学校和先进个人。

二、研究依据

1.《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试行)》。《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3-9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它阐明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内容领域,实施与评价,并就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对课程的管理提出了要求,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依据。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郭元祥教授提出了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几项标准,是本课题研究的参考依据:

(1)区域大面积普遍实施;地方有规划和方案;并完善制度保证;

(2)学校有实施方案;有全员参与的教师指导团队;综合实践活动进入学校发展策略;

(3)纳入课程表,可持续实施;

(4)有多样化的课程资源、相对稳定的经典实施主题;

(5)每学期3-6年级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完整地经历一个活动主题的全部过程;有比较详细的活动过程记录、活动报告等结果性文本。

(6)指导教师对每个学生有学期综合实践活动的评语和等级评定的结果。

三、研究目标

(一)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基本要求。

(二)调查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 分析影响该课程“常态化”实施的因素。

(三)研究保障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相关策略,推动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常态。

四、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课题对学校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进行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调查法、文献法、经验总结法、专家咨询法等。文献法。查阅指导性文件,课程专家对综合实践的解读和实施指导意见或建议,以及实验区实施经验或案例等资料。

调查法。调查实施现状,发现问题,寻求对策。

行动研究法。边进行研究和实施,边总结和完善认识和构想,积累经验;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实施,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和水平。总结法。总结过去的实践经验,总结当前的实践经验,总结课题整个研究过程的实践经验,探索策略。

五、研究内容

(一)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基本要求。

1.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内涵

2.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实施的标准

(二)本地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

1.学校对课程的认识及管理现状

2.学校保证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

3.教师对课程的认识及实施能力

4.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及需求

5.家长及社会对课程的认识及态度

(三)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的相关策略。

1.制度管理督查策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客观地要求学校建构具有创新性的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和管理行为,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国家制定的课程计划的严肃性。

2.资源开发保障策略。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承载着独特的教育功能。

活动课程的学习领域,没有规定具体的学习内容,因而,课程资源开发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核心问题。统整学校、社区及社会的教育教学资源是该课程“常态化”实施资源开发保障的突破口。《3—6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指南》是一本既分别利于小学教师活动指导,又利于对小学生活动进行方法和知识引领的综合实践活动学习指南,将其作为课程“常态化”实施的重要载体。

六、呈现方式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内)

(二)学校所开设的第二课堂活动,如:舞蹈队、笛子队、口风琴队、绘画组、篮球队、乒乓球队、鼓号队、腰鼓队以及各班专长训练等活动。

七、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组织机构

组长:高延安

副组长:姜治豹

成员:丛培玉王景海马云燕林慧清王建华何丽娟

郑晓慧杨显军宋志艳韩素会康瑞东高海英

八、研究原则

1、开放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学科知识的巩固、运用和验证的学习,也有来自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学习,还有来自社会问题和学校常规教育等方面的学习,充分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学习内容的开放,才使得学习过程和学习时间的开放成为可能,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按自己的学习需要、学习速度和计划,适时地选择参与学习的时间,进行自主的、个性化的,跨时空、超链接的学习。

2、自主性原则

强调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它不能单纯依靠教师的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与过程。通过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地探究、实践、发展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协作性原则

学生个体的学习迫切需要小组讨论、交流和协商,进行互相学习、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和情感交流。充分发挥小组、班级、指导教师以及互联网人网的力量,从而得到团队成员的帮助和启发,进行问题的研究和任务实践,共同参与完成学习任务。

4、问题性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以问题学习为载体,整体课程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问题的产生,可以是由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出学生感兴趣、有意义的问题,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的优势在于问题比较成熟,不确定因素相对较少,较容易指导,学生的想象力、兴趣和特长发挥受到一定局限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他们所关注的问题,这样更能激发学

生的创造力,发掘其潜力。

5、亲历性原则

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关注学生身边的环境问题、现代生活问题、社会发展问题,要求学生在实施过程中,亲身体验,亲自实践,自主活动。并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组织策划能力,能与人合作、交往;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具有责任感和意志力等素质。使他们通过亲自经历、实际操作与活动实践来获得探究问题、与人交往的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九、保障措施

1、政策保障。学校高度重视,为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了政策保障。

每学年对学校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均提出了明确要求,引导并督导学校认真落实课程计划,保证国家制定的课程计划的严肃性。对3——6年级班主任所作出突出成绩的给予奖励

2、人员保障。课题组主要成员由学校管理者和一线教师组成,组成结构合理,学科背景丰富(语文、数学、科学、英语、美术、劳技、心理健康、信息技术等)且大多数有“十五”科研的经验和成果。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3、制度保障。课题组建立学习研讨制度及过程管理制度。组织课题组成员阅读相关书目,围绕承担的课题做好学习笔记,定期召开学习研讨会、实验研究会并做好记录。

4、经费保障:本课题是市、县规划办重点课题,有专项拨款,专款专用。

5、根据上级文件要求,适当向家长收取综合实践活动经费,确保活动正常开展。

第三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教学案例

王庄镇中心小学 徐焕新

一、课题背景

进入新世纪,温室气体排放引起了全球的关注,“低碳生活”的概念也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意愿也越来越强烈。低碳经济成为了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主流,低碳生活延伸到了生活、工作、交通等各个领域。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当前全球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理解低碳生活的相关知识,学会节能减排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初步分析和处理,学会利用处理的信息进行交流。

(2)学会合作、讨论、分析,科学决策,形成共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形成关注人类生活环境的情怀,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并将这一现代理念进行大众传播。

三、教具准备:课件、题板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群有趣的动物朋友,想看吗?(播放课件、音乐)

师:它们可爱吗,它们做了什么,让你们觉得可爱?它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二)了解天气变热的原因

师:现在天气为什么越来越热?教师板书现象:天气越来越热。教师指学生回答变热的原因。

师:(课件)科学家们认为,由于人类过量排放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水蒸气,这些气体会使我们身边的空气变得像厚厚的玻璃,罩住了地球,地球被扣在里面,散不了热,就像被关在温室里面,透不了气,就像发烧一样,所以现在的天气越来越热。这种现象叫温室效应。教师板书:温室效应。

(三)了解温室效应的影响

师:温室效应有哪些影响?请看一段短片。(播放课件、音乐)

师:这样下去,我们将走向世界末日,那么我们要不要救一救我们的地球?所以,我们要怎么做?

学生回答:

PPT显示低碳——

师:低碳生活的概念

师:我们小学生可以怎么做?

教师总结:我们普通家庭日常生活其实都在源源不断地直接或间接地排放着二氧化碳气体。

只要我们坚持节约,养成习惯,就能救地球。

(四)确定课题,分组研究

师:给我们的活动起个名字吧!教师板书课题-------低碳生活 从我做起。师:同学们最想研究什么问题? 师:学生分组

课件出示要求:1,选出一名组长。2,共同填写题板。

3,小组汇报。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上台秀一秀。各小组展示

五、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为什么要低碳生活,提出了走进低碳生活这个主题,根据同学们的兴趣,分成了四个方面来研究。下一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好吗?下课。

第四篇:探索实践学案教学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探索实践学案教学 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抚顺市实验中学七年级数学组

于海涛

为了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校自2008年推行“学案教学”模式至今已一年多。本学期初,七年级数学组刚刚组建,我们八位任课教师就积极响应学校要求,尝试将“学案教学”的教学思想溶入自己的教学实践,回顾起来,感受很深,很有收获。下面就一学期来学案教学谈一下我们做法和体会,以求领导及老师们指正。

一、进行“学案教学”的目的意义:

1.树立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师生平等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以学生为本,即以学生为主体,教育的最终成效不是以教师教了什么,而是以学生学了什么,对学生的素质产生了什么影响来衡量,所以课堂教学理所当然地要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

我们明确了“学案教学”的教育的内涵是什么。“学案教学”就是让学生先知道本课的学习目标及重难点,然后通过学生的讨论、探索,使他们亲身参与课堂教学,这样就真正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条件和机会,唤起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精神。

2、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学习是漫长而又枯涩的活动。持之以恒固然可贵,可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只有不断的成功,不断的达到目标,不断激活内心的潜力,才能不断地充盈自己的力量。我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在设置学案时,我们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真正做到“低起点、小台阶”,既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又能体会到登上一个台阶的喜悦,从而增强他登上下一个台阶的信心和勇气。

3.促进教师角色的转换

学案教学”把教学的重心从研究教材的教法上转变到研究学生的学法上,促使我进行角色转换。“学案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编导、引导、指导、诱导上。编写“学案”的过程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不是“教案”的翻版。它需要教师从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出发,按照从易到难,从表面到本质,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层次地安排所研究的内容。它还要求教师有创新精神,提出的问题既从《数学课程标准》出发,又不拘泥于《标准》,要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常规思维的局限,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有利于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要从主演变为导演,把主演的位置让给学生,要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去。讨论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去理解和掌握己知的知识外,还应给予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大胆提出问题,标新立异。哪怕提出的问题是错误的,我都给学生以充分的鼓励,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4是强化学生对当天所学内容的掌握,巩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提高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是对当天所学习的内容进行查缺补漏,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与遗漏,5是使任课教师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对当天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教学指明了方向。

6是使学生养成今日事今日必良好学习习惯,及时复习巩固当天所学内容,做到一日一清不欠账。

7是加强了同年部、同学科老师的联系和沟通,培养了团队精神,也加强了集体备课。

8是为家长检查督促学生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准备了第一手资料,也为学生今后重新复习本章节知识留下了宝贵的复习资料。

9是为后续老师教授本章节知识准备了第一手日日清资料,为学校的校本教研留下了宝贵的文字资料,(当然知识产权属于出题教师,使用时请勿侵权)

二、学案教学的设计:

1.学案的组成:

学案应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活动设计、达标练习、推荐作业等部分。设计学案时,着力点应放在学习活动设计上,它包括学习内容和学法指导(如观察、记录、联想、对比、推理、归纳、思考、讨论等),还要拟定培养学习何种思维方法,指导何种解题方法等,使静态的学习内容动态化。

2.学案的设计思路:(1)研究四项内容

① 研究教材和《数学课程标准》,以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深入挖掘知识点的能力价值;②研究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方法,以确定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方向和策略;③研究知识规律,特别是知识点的衔接,以确定知识流通线、学法指导线和能力培养线;④研究知识运用范围,特别是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以确定学生训练的方向与内容。(2)制定学习目标:

在制定学案时充公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应包括:智力目标和非智力目标,其中智力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非智力目标包括情感目标、意志目标、心理培养目标等。学案教学认为智力目标是显性目标,应写在学案上,需要学生运用各种学习手段去完成;非智力目标是隐性目标,可不写在学案上,但需要教师恰当调控,沟通师生情感,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等。(3)贯穿学习活动设计的三条线:

①知识线——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点进行分析、组合、设计成不同层次的问题,使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思路,它是学案上的一条明线,是完成教学任务、尤其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和保证。②学法线——是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的思路体现,是一条或明或暗的线。③能力线——是针对各知识点所荷载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以及教学要求提出的一连串相互衔接的问题体系,是一条暗线;但设计者心中应是一条非常明晰的线,它是学案设计的重心所在。设计学案时,应把知识线、学法线和能力线进行有机的结合。

(4)编辑、推荐作业:

在设计作业时,面对全体学生编辑、推荐作业,进行分层设置,针对不同的学生推荐不同的作业,做到起点适中、难易适中、题量适中,以满足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学案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

我们采用学案导学模式一年多来,切身感受到学案教学模式的实施使我们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效果明显。

1.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教师的备课方式从备教案转变为备学案;教师的作用从学生学习的主宰者变为学生自学的引导者,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方法的指导者。编辑“学案”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优化过程,找出知识的易错点、难点在学案的设计时如何分化?学案的编辑促使我认真钻研教材,搜集资料,选择问题。我们把自己编辑学案时的资料进行归类,主要有《易错点解析》、《学海识航》、《纠错快车》、《思维空间》、《新题博览》、《巧思妙解》等,从而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2、节省劳动时间,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采用学案导学会,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大增强,有了学案作为依据,学生不必反反复复去做题解题,从而使学生所费的重复劳动大大减少,且很快掌握自己存在问题所在,学生在课堂上收获也大大增多,(不但获取知识而且培养了能力)从而有效减轻了学生负担。

3、教学的效果有了提高。

从采用“学案导学”以来,我所教的班级化学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学困生明显减少,四、“学案”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编写的数学学案难易程度要控制适当,太难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太简单又不能激起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这需要我们在具体的操作中不断调整;

2、教师在编写学案时,学生如何参与及参与的程度怎么安排;学生在使用学案学习时,教师如何改进先前的教学模式以协调学案教学;

3、学生的反馈是否落到实处,同样,教师对反馈的处理是否及时和有效;

4、学生在使用学案后是否在学习习惯、方法、能力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

5、通过参与数学学案的编写,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否有提高。

学案”兼容了师生在教、学中的智慧和才能,教师根据每一课时教学实践,修改、优化“学案”的知识结构;调整运用能力训练题,把学生设计出的或收集到的创新性题目编入“学案”;追踪学生探究问题的新趋向,及时进行指导和总结。学生借助“学案”,而不拘泥于“学案”,可以从老师、同学的教、学中,吸取先进经验,又可以发挥自己的思维个性,通过教学互动,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经过教学实践、总结的不断反复和提升,进一步优化“学案”结构,优化课堂教与学的过程。

从“教案”到“学案”的改革,在起步阶段,教师要组编整套“学案”,工作量大,困难多;学生要借助“学案”自学,做好学习笔记,可能一时不适应。但经过一阶段实践适应后,教师备“学案”只需在新模式下稍加调整,工作量减少。学生在运用自主学习的模式时由“观察模仿阶段”进入了“自我控制阶段”学会了使用“学案”,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学会高度概括技巧,可以简化学习内容,优化知识、能力结构,提高学习效率,实际上减轻了学习负担。随着实践的深入,师生之间教与学的关系就更为融洽,以后的教、学就更为轻松自如。

既然学案教学有这样多的好处,那么就让我们任课教师任任真真的坚持做下去,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都会有很大的收获——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以上是我个人对学案教学的见解,有不当之处,欢迎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第五篇: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打造优质高效课堂

贞元镇中心小学 海阔天空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学校感谢县局领导、学区领导、各校领导、全体教师来我校检查指导工作。今天下午,通过看录像,听专家就高效课堂理论讲座,外地知名教师高效课堂示范课教学,使我们对高效课堂从理论到实践进一步深化,使我们对高校课堂教学模式认识水平进一步提高。

从本学期初,我校就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县局、学区有关高效课堂文件精神,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等发生了显著变化,课堂教学面貌明显改观,但课堂教学的总体水平与“主动学习,探究分享”的新课程改革要求还尚有差距。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继续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向课堂教学要效益、要质量,解决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全校开展了“深化课程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实践研究活动。因为我们知道,抓住课堂就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牛鼻子,找到了素质教育的“发力点”;只有课堂高效了,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才会显得从容不迫、游刃有余,各项工作自然能够精彩纷呈。

我校教师充分认识了“高效课堂”的宗旨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达到教与学的高效;充分掌握高效课堂将课堂教学内容前置的基本思路;充分运用“导学案”让学生

提前自学。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作用,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效课堂组织实施的过程中,我校教师以编制导学案为抓手,导学案为学生预学导航、设疑生问,教师功在课前,学生练在课中、利在课后;以构建合作型学习小组为形式,将学生根据区域和能力层次,按照“组内质异、组间质异”的要求分成学习小组,使各小组成员在课上尽可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以达到合作学习、相互促进为目的;以进行教学反思为载体,老师们在每节课后都有一定深度的反思,从操作层面到目标达成,从学生参与的广度到效度,认真总结,及时改进。“高效课堂”实施以来,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大多数课堂都能较好地体现“高效课堂”的课改理念。

当然,我校老师在实施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出现过难题,遇到过困惑,但从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的大局出发,老师们还是动脑筋、想办法,直面现实,解疑释惑。今天我校骨干教师张敏、张晓珍、耿美艳、刘显玲四位同志给全镇教师展示了我校高效课堂示范课。她们以导学案让学生提前预习,预习自学充分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作用,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教学效果

良好,还请各位领导、教师同志多提宝贵建议,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提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高效课堂”改革的道路上,还有许多新的问题等待我们去探索。面对探索中出现的新问题,我们也一定还会产生“路在何方”的新的困惑与思考。我们摸索着走过来了,我们还将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我们将借此次大会的强劲东风,振奋精神,鼓足勇气,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将课程改革之路坚定的走下去,开启每个学生的美好人生!

谢谢

二零一二年五月十日

下载常态高效优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苞蕾推进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常态高效优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苞蕾推进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综合实践活动《探索地震》

    探索地震导学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有关地震问题的研究,使学生了解地震的形成、地震的危害、地震与自救自护以及地震的预防等相关知识; 2、激发学生珍爱生命,关注自然,关注社会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 2014.8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计划7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依据,努力开展好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体验性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定稿]

    龙阳镇中心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一、课程管理机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验领导小组 组长:刘晋国 副 组 长:杜庆斌王慎峰 成员:侯钦文王昆刘敏张莉魏清刚 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

    英雄伴我成长 活动一:向英雄致敬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祖国近百年来蒙受了空前的耻辱,中华民族经受了深重的灾难,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 2、知道千千万万的人民英雄为了国家的独......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言稿[范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汇报材料 ----连云港市开发区新县中心小学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和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

    羊路高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制度一、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制度 3—6年级基本课时每周2课时,学期基本课时总课时不得少于45课时; 二、课程实施过程管理制度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计划 指导思想: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实践,我校综合实践课逐步建成了一种以校为本、校内外兼承的研究性学习的道路。为了使我们综合实践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得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