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07年上半年枝江市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自评自考情况的报告
2007年上半年枝江市编制政务公开工作
自评自考情况的报告
根据湖北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关于做好2007年全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通知》(鄂财编发[2007]1号)和《湖北省2007年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考核验收办法》(鄂财编发[2007]2号)文件精神,按照省、宜昌市关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统一安排部署,2007年上半年,我市进一步完善了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制度,深入开展了查缺补漏工作,强化了编制政务公开质量,确保了公开的机构、人员、编制和政务信息及时、准确,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充分维护了人民群众对机构编制管理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经组织专班人员认真对照《机构编制政务公开评分表》的各项评分标准进行自评自考,自评分为27分(详见附表)。现将2007年上半年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自评自考情况报告如下:
一、行政事业机构人员编制基本情况
(一)市级党政群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情况。
1、机构设置。
市直共设置党政群机构50个(人大常委会、政协委员会和政法部门下设机构共28个未计入机构个数)。其中:党委机构10个;人大常委会机关1个;政府机构28个;政协委员会机关1个;群团机构7个;检察院机关1个;法院机关1个;市物价局管理的行政机构1个。
2、人员编制。
共核定市直党政群机构和政法机构人员编制总数1259名,实有人员1136人。
核定市直党政群机构编制705名,其中市直党政群机构行政编制549名,工勤编制97名,其他编制59名。市直党政群机构实有在编在职人员635人,其中行政编制在编在职人员517人,工勤编制在编在职人员80人,其他编制在编在职人员38人。
核定政法机构人员编制总数554名,其中政法专项行政编制414名,其他编制136名,工勤编制4名。政法机关实有人员501人,其中专政行政编制在编在职人员362人,其他编制在编在职人员135人,工勤编制在编在职人员4人。
(二)镇、街道办事处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情况。
现有镇、街道办事处机关9个,核定镇、街道办事处机关行政编制398名,实有在编在职人员328人。分流人员3人。
(三)市级直属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情况。
市直共设置直属事业单位机构6个,核定事业编制169名,实有在编在职人员157人。非在职人员1人。
(四)其他系统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情况。
1、合作经济组织1个,核定事业编制13名,实有在编在职人员13人。非在职人员2人。
2、人民武装部管理的事业机构2个,其机构、人员、编制情况在部门所属事业机构中统计。
(五)市直部门所属事业单位机构及人员编制情况。
市直现有部门管理的事业单位260个,其中全额拨款162个、差额补贴54个、自收自支44个。核定事业编制7533名,其中全额拨款4525名、差额补贴2142名、自收自支866名。实有在编在职人员6551人,其中全额拨款4274人、差额补贴1568人、自收自支709人。非在职人员185人。
(六)镇、街道办事处所属事业单位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情况。现有镇、街道办事处管理事业单位9个,核定事业编制153名,实有人员140人。
二、行政事业机构人员编制及政务信息公开情况
根据省、市《实施方案》规定的机构范围及编制信息项目要求,应上网公开行政机构59个、行政机关人员编制1650名、实有人员1461人。已
上网公开行政机构59个、行政机关人员编制1650名、实有人员1461人。除1个涉密机构作信息统计,未上网公开外,行政机构编制及其实有人员公开面均为100%。
全市应上网公开事业机构276个、事业编制7868名,实有人员7049人。已上网公开事业机构276个、事业编制7868名,实有人员7049人。事业机构编制及其实有人员公开面也达到100%。
全市应上网公开的各类行政事业机构实有人员全部以实名制方式公开。目前,全市共建机构编制管理簿335册,人员编制卡片8325张(含涉密机构在编人员卡片,不含非在职人员卡片)。全市党政群机关国家下达的行政编制、政法专项编制100%均实行了“实名制”管理;编委会核定并批准启用的工勤编制和事业编制人员100%实行了定编定岗到人、实名管理。
根据编制政务公开的要求,坚持对机构人员编制信息和政务信息进行更新,及时反映机构编制工作的最新动态。上半年更新机构人员编制信息551条,更新机构编制政务信息32条。
应上网的各类行政事业机构、人员、编制和相关政务信息,按规定要求,均做到了全面、及时、准确,符合各项保密规定。
三、2007年深化机构编制政务公开的主要作法
今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严格控制机构编制的通知》(厅字[2007]2号)和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86号)规定,按照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关于做好2007年全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通知》(鄂财编发[2007]1号)和《湖北省2007年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考核验收办法 》(鄂财编发[2007]2号)文件要求,进一步深化了机构编制政务公开工作。主要做法有:
(一)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运行机制。
制定了《枝江市编制政务公开信息更新制度》和《关于做好2007年全市机构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通知》(枝编办发[2007]4号),安排部署了
2007年全市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进一步明确了编制政务公开的内容,即2007年继续公开2006年已经明确的便于群众知情、方便群众办事的编制政务信息。要求编制政务公开做到全面、准确、及时。要求建立主动更新制度。
(二)进一步查缺补漏,规范信息更新。
5月26日,市委编办专门发出《关于做好2007年上半年机构编制政务公开上网信息自查和更新工作的说明》,对做好市、镇(街道办事处)编制政务公开网上信息更新工作作出了具体安排部署。《说明》强调:各部门机构编制网上信息发生变化的,应在10日内主动向市委编办申请更新,填报有关更新呈报表,市委编办要严格坚持审核程序和政策标准,在认真落实“实名制”的基础上,规范更新,实名公开。目前,市、镇(街道办事处)两级机构编制政务公开网上信息已全部按要求更新到位。今年以来,共更新信息583条,其中更新政务信息32条,更新人员信息551条。
(三)认真办理群众网上咨询、建议与投诉。
今年上半年,市委编办共受理群众网上咨询、建议与投诉3件,按照机构编制网上答复与处理制度的规定,已在规定的时限内全部答复处理完毕,回复率为100%。
(四)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
5月26日,全市组织召开了专门会议,由各镇(街道办事处)和市直各部门编制政务公开信息员参加。要求各镇(街道办事处)、市直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党政主要领导继续为本地本部门本单位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把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列入当地党委、政府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和目标考核范围。对于不及时、不准确呈报编制政务信息,造成不良影响的,追究有关单位领导、工作人员的责任。
四、实行编制刚性管理,巩固机构改革成果
近几年,枝江市在大力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农村税费改革、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实行“硬性减员”的同时,加强人员编制刚性管理,严防机构人员反弹,财政供养人员逐年大幅减少,巩固了改革成果。截止2006年底,全市财政供养人数为7717人,比2003年初的10029人减
少了2312人,减幅达23.05%;财政供养系数由2003年的1.98%下降为
1.52%。全市现有财政供养人员7554名,财政供养系数为1.49%。其主要做法是:
(一)建立领导责任制,坚持“三个纳入”的管理办法。
2003年枝江市委下发了《关于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各地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执行机构编制纪律的第一责任人,并在具体工作中实行“三个纳入”的管理措施。一是纳入党政领导纪律规定范畴。市编委、市纪委、市监察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肃机构编制纪律的通知》,建立健全了违纪责任追究制度。凡不按“三个一”制度办事,违反机构编制纪律的,对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当事人实行责任追究,并责令限期整改到位,问题突出的,按党纪政纪有关规定严肃处理。二是纳入目标管理综合考核范畴。把遵守机构编制管理规定、控制减人目标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工作目标之一,一并进行考核。三是纳入领导干部审计范畴。在对领导干部进行年终审计、离任审计、绩效审计时,一并对执行机构编制管理规定和纪律情况进行审计。2005年在对市直某部门进行审计时,发现该部门擅自从所属二级事业单位借调10多名人员到局机关工作,存在人员混编混岗的问题,及时责令该部门进行了整改。
(二)建立编制实名制,坚持台帐管理规范化。
在全市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建立人员编制卡和编制台帐管理制度。一是用“簿”管机构。结合政府机构改革、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和市直事业单位改革,全市行政事业单位按照编制管理的新要求,全部重新建立了新的机构管理簿,每个单位建立一本机构编制管理簿,载明单位性质、级别、财政供养形式、核定编制数、实有在编人员名册等基本内容。二是用“卡”管人。在编人员每人制定一个《人员编制卡片》,注明人员的基本情况、编制性质、财政供养形式及工作调动记载等。对在编在岗人员定编定岗到人。各单位在编人员都按统一要求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市编办对镇(街道办事处)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和上岗人员以文件形式进行了明确,印发了统一公示文件。在人员异动(退休、调出、调入等)时,及时办理编制调整手
续。
(三)建立相互约束制,坚持“三先三后”制度化。
建立健全了《财政预算与机构编制管理相互约束制度》,实行以编制为龙头,编制、财政、人事同步管理相互制约的“三先三后”管理方法。一是先核编后核资。实行了“三核一代”工资发放制度,即“编办核编、人事核标、财政核资、银行代发”,建立了编制与财政、人事等部门相互配套协调约束机制。二是先核编后核经费。每年初,各部门各单位向财政局申报经费预算时,必须经市编办审核、盖章,财政局再以编办审核的人员为依据编制各单位的经费预算。三是先核编后调人。在干部人事变动时,先由编制部门确定进人单位是否空编,在编制没有落实的情况下,组织部、人事局一律不准办理调动手续,财政部门不予拨付经费,人事、劳动保障等部门不予办理调配和社会保障等手续。
第二篇:巴东县2008年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自评自考报告
巴东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 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
巴财编办〔2008〕7号
巴东县2008年财政与编制政务
公开工作自评自考报告
省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8年,巴东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在省州公开办正确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扎实工作,严格按照鄂财编办[2008]5号文件《关于做好当前财政与政务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全年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通过我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自评自考,得分99.9分。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管理上网公开情况
根据鄂财编办[2008]5号文件规定的《2008年财政资金公开目录》,财政专项资金66项(含新增项目),我县有的资金61项,已全部上网公开,公开的资金34472.43万元。其中:考核范围54项中涉及到我县资金49项,已全部上网公开,公开的资金24750.73万元,公开总户数860379户(人、次),其中:到人(户)857825人次,资金19063.7万元,到项目2554个,资金 5687.03万元。
鄂财编办发[2008]14号文件中规定的纳入2008考核公开的2007年资金 25项,我县有的资金20项,已全部公开,公开资金8231.73万元,其中:到人(户)311528人次,资金5237.7万元,到项目303个,资金3000.03万元。
2008专项资金,我县公开49项,具体资金项目为:
1、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资金
2、农村义务教育校舍维修补助资金
3、农村中小学免费教科书、补寄宿生活费资金
4、农村 文化设施建设资金
5、农村适龄青年婚前体检资金
6、百镇千村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
7、地质灾害防治补助资金
8、耕地占补联合开发复垦资金
9、环保项目建设资金
10、抗雪防冻保畅通交通专项资金
11、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资金
12、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资金
13、良种补贴资金
14、扶贫专项资金
15、扶贫专项资金—插花贫困乡
16、扶贫
专项资金—发展资金
17、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
18、农机购机补贴资金
19、老区建设资金20、农村改水资金
21、省定重点贫困村补助资金
22、优势农产品板块资金
23、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
2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及小水电燃料生态保护补助资金
25、退耕还林补助资金
26、农业生产救雪灾资金
27、林业救灾补助资金
28、油菜补贴资金
29、灾后林业生产种子种苗补助资金30、灾后农业生产种子种苗补助资金
31、测土配方施肥补助资金
32、沼气推广和改厕所补助资金
33、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帮扶专项资金
34、小型水库溢洪开挖专项资金
35、粮食直接补贴资金
36、柴油、化肥综合直补资金
37、粮油精深加工贴息资金
38、退耕还林粮食补助资金
39、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资金40、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
41、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补助资金
42、农村“五保户”供养资金
43、农村低保资金
44、农村分散供养孤儿救助资金
45、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资金
46、农村危房户改造及灾后重建资金
47、农村福利院维修改造资金
48、农村综合改革以钱养事资金
49、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
自行扩大上网公开资金2 项,具体项目为:
1、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受灾财力补助资金
2、资助家庭困难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根据鄂财编办[2008]5号文件规定的《2008年财政资金公开目录》,财政专项资金66项,我县有的资金61 项,已全部上网公开。我县政务公开重点为财政专项资金的公开,并对资金对口的单位下发了政务公开录入试用软件,有力保证了政务公开信息资料录入的需要。按照更新升级后的软件要求,认真自查整改在信息采集和录入上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偏差,力求使信息资料全面完整、真实准确。按省公开办评分标准得分32分。
二、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管理情况
巴东县现共设置行政及事业机构387个。其中,行政机构72个,事业机构315个。与上相比,增加行政机构12个,是因为在编制政务公开时人大及政协机关委办13个分别公开而增加了机构个数;与上年末事业单位机构个数378相比,减少事业机构63个。本,增加事业机构4个,巴东县广播电视局(台),因局、台在机构属性上不一致,此次分别公开而增加1个机构,人才开发交流中心未配备在职在编人员,但在本次政务公开时纳入;新设统计信息中心和民兵训练基地;本,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时减少转制事业机构65个,初小合并1个,撤销畜牧技术服务站1个。
巴东县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共核定编制总数9035名,行政编制1692名(其中1名核定在事业单位物价检查所),工勤编制88名,事业编制7255名。现实有人员9040人,其中,党政群机关人员1771人,事业单位人员7269人。与上行政编制相比今年增加10名。上年末共核定事业编制7248名,本共核定事业编制7255名。增加的编制主要是高中学生数增加而增加的教师编制数。
本实有人员9040人,与上年末9075人相比,共减少35人,主要为退休及调出县外人员。
机构状况:
1、全县行政单位59个(不含人大政协机关委办)。其中,县直行政机关43个,乡镇机关12个,政法机关4个。在县直党政群机关中,县委工作机构6个,政府组成部门27个(监察局不占机构个数),部门管理机构3个,议事协调办事机构1个,按宪法和章程设置的机构10个。
县人大机关设置正科级委办机构6个,县政协机关设置正科级委办机构7个。
全县行政机关共公开72个(人大政协委办机构分别公开)。行政机构公开率100%。
2、全县共设置事业机构315个。党委政府直属事业机构12个,部门所属事业机构291个,乡镇事业机构12个。全县所设事业机构中,依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30个,其中,实体机构29个。
3、设置财政全额拨款单位264个,差额拨款单位16个,自收自支及上级拨款单位35个。
全县共公开事业单位309个,部门所属事业单位还有6个尚未公开已请示省编办,公开率99%。
编制及人员状况:
全县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共核定编制9035名,现实有人员9040人。行政编制1692名(其中1名核定在物价检查所),工勤编制88名,共计1780名,实有行政编制在职人员1590人,工勤编制在职人员88人,在职不在编27人,其他岗位人员66人,共计1771人;事业单位编制7255名,现实有人员7269人。
1、党政群机关
县直党政群机关行政编制603名(其中1名核定在物价检查所),工勤编制79名。现实有在职人员665人。其中行政编制在职人员586人,工勤编制在职人员79人。
乡镇机关行政编制612名,其中过渡性行政编制97名。现实有人员659人。其中:选调生27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离岗退养人员8人,落岗人员7人,原机关工勤人员51人。行政在职人员593人,行政编制在职人员566人。
政法机关省定行政编制477名,核工勤编制9名,现实有在职在编人员447人,其中行政编制在职人员438人,工勤编制在职人员9人。
党政群机关实有在职人员及其他人员已全部公开。
2、事业单位
全县事业单位共定编7255名,现实有人员7269人。超编单位超编人员主要为国土所、林业站、财经所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离岗退养人员、分流人员。
(1)党委政府直属事业机构12个,编制数126名,实有在职人数126名,已全部上网公开。
(2)部门所属事业机构291个,编制数6925名,已公开6370名;实有人数6714人,已公开6159人(其他岗位人员7人)。未公开编制数及人员555人已请示上级部门。
(3)乡镇事业机构12个,编制数204名,实有人数429人(其他岗位人员231人),已全部上网公开。
全县事业单位人员7269人,实际公开人员信息6714人。公开率92%。
财政供养状况:
州下达我县财政供养人数8701名,现实有财政供养人数8393人,已完成财政供养目标任务。
机构编制公开情况真实、准确率高。我县实行“一人一编一卡”管理,定编定岗到人,明晰各单位人员编制性质、个人身份、工资来源渠道等,使各级各类单位及其所在人员对编制情况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减少了长期以来在编制人事管理上引发的群众意见,有效制止了少数单位在编制人事管理上的不正当行为,规范了管理的秩序。此次公开的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所有人员,都是按编制实名制的要求进行公开的,编制实名制率100%。
事业机构:
1、全县共设置事业机构315个。党委政府直属事业机构12个,部门所属事业机构291个,乡镇事业机构12个。全县所设事业机构中,依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30个,其中,实体机构29个。
2、设置财政全额拨款单位264个,差额拨款单位16个,自收自支及上级拨款单位35个。
全县共公开事业单位309个,部门所属事业单位还有6个尚未公开已请示省编办,公开率99%。
编制及人员状况
全县党政群机关及事业单位共核定编制9035名,现实有人员9040人。行政编制1692名(其中1名核定在物价检查所),工勤编制88名,共计1780名,实有行政编制在职人员1590人,工勤编制在职人员88人,在职不在编27人,其他岗位人员66人,共计1771人;事业单位编制7255名,现实有人员7269人。
一是党政群机关:
县直党政群机关行政编制603名(其中1名核定在物价检查所),工勤编制79名。现实有在职人员665人。其中行政编制在职人员586人,工勤编制在职人员79人。
乡镇机关行政编制612名,其中过渡性行政编制97名。现实有人员659人。其中:选调生27人,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离岗退养人员8人,落岗人员7人,原机关工勤人员51人。行政在职人员593人,行政编制在职人员566人。
政法机关省定行政编制477名,核工勤编制9名,现实有在职在编人员447人,其中行政编制在职人员438人,工勤编制在职人员9人。
党政群机关实有在职人员及其他人员已全部公开。
二是事业单位:
全县事业单位共定编7255名,现实有人员7269人。超编单位超编人员主要为国土所、林业站、财经所在乡镇综合配套改革中离岗退养人员、分流人员。
1、党委政府直属事业机构12个,编制数126名,实有在职人数126名,已全部上网公开。
2、部门所属事业机构291个,编制数6925名,已公开6370名;实有人数6714人,已公开6159人(其他岗位人员7人)。未公开编制数及人员555人已请示上级部门。
3、乡镇事业机构12个,编制数204名,实有人数429人(其他岗位人员231人),已全部上网公开。
全县事业单位人员7269人,实际公开人员信息6714人。公开率92%。
(三)财政供养状况:
州下达我县财政供养人数8701名,现实有财政供养人数8393人,已完成财政供养目标任务。
三、网上咨询投诉答复处理情况
我县公开办积极认真接待群众的来信、来访。由于政务公开工作已深入人心,被社会广泛接受。我县人民群众不仅在网上进行投诉、咨询、建议,而且还经常到政务公开办公室进行咨询、上访。遇到群众反映的问题和线索,公开办组织专班对反映的问题进行调查落实,给来信及来访人员一个满意的答复,不辜负广大人民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支持和信任。截止目前为止,全年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 14件,共处理电话咨询238件,办理州公开办转办件1件,网上答复14件,回复率达100%。其中:从2008年7月1日到11月30日止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咨询共6 件,回复 6件,回复率达100%,没有出现因政策解释不到位而导致群众反复投诉的情况。按省公开办的评分标准,得 15分。
四、部门预算网上公开情况
今年,我县继续完善部门预算编制,已按部门预算的要求,全面公开单位部门预算,同时做好部门预算的信息公开工作。我县已对包括县委、政府、人大、政协等 28个一级行政单位单位和部门的2008年部门预算进行上网公示,公开金额 7960 万元,同时对表格信息进行了严格的审核,确保公开信息准确无误。按照省公开办的评分标准,得分5分。
五、日常基础工作开展落实情况
2008年,我县政务公开重点为财政专项资金的公开,并对资金对口的单位下发了政务公开录入试用软件,有力保证了政务公开信息资料录入的需要。按照更新升级后的软件要求,认真自查整改在信息采集和录入上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偏差,力求使信息资料全面完整、真实准确。一是县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和以所有县直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的办公室与财政监督局合署办公组成工作专班,各部门紧密配合,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完成上级督办事项并准确报送相关资料。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做到事事专班能抓落实。
二是我县在县直和乡镇财经所设立了23个固定免费查询点,根据省公开办鄂财编办发[2008]5号文件的要求,在有条件上网的村设立村级查询点11个和农户查询点11个,在没有条件上网的地方公开办经常下乡进行流动查询。同时巴东县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下发巴财编办[2008]5号文件,把政务公开查询纳入进了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信息技术课,使更多的学生和群众了解政务公开网。
三是政务信息及时更新,全年共采写政务公开新闻74条,财政政务信息、预决算、政府采购、资金管理办法等共 414 条,保证了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党委政府和工作部门最新的政策、法规和制度。
四是公开办在原有综合组、财政组、编制组的基础上,增设技术保障组,以保障网络正常有序运行。技术保障组抽调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电脑、网站及软件的日常技术维护工作,并对网页进行合理化设计,让群众查询起来更简便。但是,在主页打开时出现语法错误,位置为行
2、代码为0、字符1,目前技术人员正在处理之中。扣0.1分。
五是县公开办对村级查询点和农户查询点的日常工作及服务情况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要求查询点做到有查必应、有询必答。
对照省公开办的评分标准得20.9分。
专此报告,敬请审定。
巴东县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OO八年十二月八日
主题词: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
自评自考
报告
财政与编制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
2008年12月8日印发
共印5 份
第三篇:政务公开工作自评报告
***镇2010年政务公开工作自评报告
为切实提高政务公开水平,***镇按照《**县2010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规定,结合我镇工作实际,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镇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建立机制,确保政务公开工作顺利开展 镇党委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把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同时与机关作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整体推进。
首先是抓认识,提供思想保障。认真组织机关干部学习上级有关文件,促使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推行政务公开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实行依法行政,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重要举措,促使领导干部自觉抓好政务公开工作的落实。
其次是成立领导机构,提供组织保障。成立了由镇长***同志任组长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和由纪委书记***同志任组长的政务公开工作监督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霍向辉同志具体负责协调组织工作。镇政府主要领导定期听取镇政府政务公开工作汇报,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指导,协调解决工作涉及的工作经费等重要问题。同时结合实际,研究制订了我镇2010年政务公开实施方案,对推行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要求、主要内容、主要形式、组织领导和监督保障措施等都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组织干部职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相关文件进行认真学习,准确把握其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使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开展政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教育政务公开工作的目的、任务和要求,以积极的态度和实际行动自觉参与活动。
二、结合工作实际,做到规范公开、内容全面 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和上级的要求,编制了我镇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明确公开内容,将能公开的内容尽可能公开。
(一)面向社会公开公开的内容有五大项:一是公开各类民政救济及低保、五保户的审批程序、审批结果。二是公开各类计划生育政策补助和优抚待遇的审批程序、审批结果。三是公开各类国家有关三农奖补资金的办理发放程序和发放标准。四是公开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五是公开镇村两级财务运行情况。
(二)面向内部公开的内容有四大项:一是每年组织镇主要领导干部进行述职述廉。主要领导干部按要求进行收入申报。二是镇党委会决定的可以公开的有关重要事项。三是干部职工考核、奖惩、评优、晋级情况。四是局会议费、招待费、业务费、办公费、电话费等支出情况。
三、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扩大政务公开载体 一是实行领导干部承诺制。按照《**县2010年政务公开工作要求》镇政府主要领导在电视台等媒体上进行公开承诺,其余全体机关干部进行书面承诺,包括目标任务,工作和服务的方式及态度等,让权力的运行充分暴露在阳光之下,让人民群众来监督政府工作,从而促进我镇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取得巨大进步。
二是设立政务公开栏。在室外固定公开栏公开各项行政规章和文件公告以及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法规宣传等情况,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三是公开办事程序。镇政府在民政办、城建办、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财政所和计生办等业务办公室专门悬挂了群众《办事指南》,供群众办事索取,指导群众办事(如低保、五保户的申报条件和申报程序,计划生育家庭享受优抚待遇的申报条件及申报程序等事项,都给群众明确的办事指引)。
四、抓制度建设,明确政务公开行政职责
一是强化岗位责任制。结合工作实际,我镇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府工作管理规定,从镇政府领导和各办公室的职责分工、科学民主决策程序、依法行政要求、加强行政监督、工作安排布局和落实、会议管理、公文处理、人事及财务管理、作风纪律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每个办公室、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做到每个片办、每个人都有岗位职责,每件工作、每项事情都有人管、有人抓。
二是强化督办制。为切实推进政务公开水平,镇政府进一步强化了行政行为曝光制,强化责任追究,以明确行政过错行为追究范围、责任划分、责任追究方式和责任追究的实施,从制度上保证依法行政。坚持每半年对各片办和全体机关干部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对不作为、乱作为、行政效能低的,特别是造成不良影响的人,追究其行政责任。
五、抓检查监督,保障政务公开工作落实
镇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切实负起责任,认真履行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指导、监督、检查等职能,有效地确保了政务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镇政府设立了监督举报电话(号码是:******和举报信箱,指定专人管理,负责整理投诉记录和投诉材料,如有重要事项反映的,及时向分管局领导汇报,并由纪委书记亲自督办。
六、加强领导,切实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深入开展 我镇政务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员少,工作业务多,致使政务公开工作的广度、深度还不够,政务公开信息公布还不够及时。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的领导,进一步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抓好落实,努力推动政务公开上新台阶。
***镇人民政府 2010年11月14日
第四篇:政务公开工作自评报告
***镇2010年政务公开工作自评报告
为切实提高政务公开水平,***镇按照《**县2010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有关规定,结合我镇工作实际,认真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我镇政务公开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建立机制,确保政务公开工作顺利开展 镇党委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把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同时与机关作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整体推进。首先是抓认识,提供思想保障。认真组织机关干部学习上级有关文件,促使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推行政务公开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实行依法行政,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重要举措,促使领导干部自觉抓好政务公开工作的落实。
其次是成立领导机构,提供组织保障。成立了由镇长***同志任组长的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和由纪委书记***同志任组长的政务公开工作监督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霍向辉同志具体负责协调组织工作。镇政府主要领导定期听取镇政府政务公开工作汇报,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指导,协调解决工作涉及的工作经费等重要问题。同时结合实际,研究制订了我镇2010年政务公开实施方案,对推行政务公开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要求、主要内容、主要形式、组
织领导和监督保障措施等都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组织干部职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相关文件进行认真学习,准确把握其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使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开展政务公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教育政务公开工作的目的、任务和要求,以积极的态度和实际行动自觉参与活动。
二、结合工作实际,做到规范公开、内容全面
结合我镇工作实际和上级的要求,编制了我镇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明确公开内容,将能公开的内容尽可能公开。
(一)面向社会公开公开的内容有五大项:一是公开各类民政救济及低保、五保户的审批程序、审批结果。二是公开各类计划生育政策补助和优抚待遇的审批程序、审批结果。三是公开各类国家有关三农奖补资金的办理发放程序和发放标准。四是公开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五是公开镇村两级财务运行情况。
(二)面向内部公开的内容有四大项:一是每年组织镇主要领导干部进行述职述廉。主要领导干部按要求进行收入申报。二是镇党委会决定的可以公开的有关重要事项。三是干部职工考核、奖惩、评优、晋级情况。四是局会议费、招待费、业务费、办公费、电话费等支出情况。
三、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扩大政务公开载体
一是实行领导干部承诺制。按照《**县2010年政务公开工作要求》镇政府主要领导在电视台等媒体上进行公开承
诺,其余全体机关干部进行书面承诺,包括目标任务,工作和服务的方式及态度等,让权力的运行充分暴露在阳光之下,让人民群众来监督政府工作,从而促进我镇经济、社会等各项事业取得巨大进步。
二是设立政务公开栏。在室外固定公开栏公开各项行政规章和文件公告以及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法规宣传等情况,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三是公开办事程序。镇政府在民政办、城建办、农业综合服务中心、财政所和计生办等业务办公室专门悬挂了群众《办事指南》,供群众办事索取,指导群众办事(如低保、五保户的申报条件和申报程序,计划生育家庭享受优抚待遇的申报条件及申报程序等事项,都给群众明确的办事指引)。
四、抓制度建设,明确政务公开行政职责
一是强化岗位责任制。结合工作实际,我镇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府工作管理规定,从镇政府领导和各办公室的职责分工、科学民主决策程序、依法行政要求、加强行政监督、工作安排布局和落实、会议管理、公文处理、人事及财务管理、作风纪律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了每个办公室、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做到每个片办、每个人都有岗位职责,每件工作、每项事情都有人管、有人抓。
二是强化督办制。为切实推进政务公开水平,镇政府进一步强化了行政行为曝光制,强化责任追究,以明确行政过错行为追究范围、责任划分、责任追究方式和责任追究的实施,从制度上保证依法行政。坚持每半年对各片办和全体机
关干部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对不作为、乱作为、行政效能低的,特别是造成不良影响的人,追究其行政责任。
五、抓检查监督,保障政务公开工作落实
镇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切实负起责任,认真履行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指导、监督、检查等职能,有效地确保了政务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镇政府设立了监督举报电话(号码是:******和举报信箱,指定专人管理,负责整理投诉记录和投诉材料,如有重要事项反映的,及时向分管局领导汇报,并由纪委书记亲自督办。
六、加强领导,切实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深入开展
我镇政务公开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工作人员少,工作业务多,致使政务公开工作的广度、深度还不够,政务公开信息公布还不够及时。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政务公开的领导,进一步建立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抓好落实,努力推动政务公开上新台阶。
***镇人民政府
2010年11月14日
第五篇:政务公开自评报告
今年以来,我们把政务公开作为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政务公开工作的文件和会议精神,围绕着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认真建立政务公开制度,收到了一定的工作成效。下面就我镇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基本情况及做法自评如下:
一、基本做法:
(一)健全领导机制,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
我镇成立了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镇职能部门负责人任成员,负责组织、指导我镇政务公开工作。政务公开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由徐富任办公室主任。同时成立了政务公开监督领导小组,负责政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
(二)编制资料目录,制定方案制度
我镇按照要求,按标准格式编制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制定了政务公开考核制度、审查制度、工作方案等。
(三)做好宣传教育发动工作
我们多次召开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会议,学习政务公开政策文件,提高大家的政务公开意识,增强政务公开工作的主动性。利用电视广播、板报和横额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政务公开工作,让更多的群众对政务公开进行监督,促进政务公开的规范化、正常化。我们还专门制作了镇政府政务公开栏,将财务、人事等群众关心的信息公布出来,并及时更新内容。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把政务公开与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有机地结合起来
各部门、单位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完善各自公开的内容,把部门的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工作纪律公诸于众,使群众办事有规可循,有理可讲,有怨可诉。
(二)、以政务公开推动村务公开的开展
在政务公开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在全镇39各村委会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制度,各村都设立专门公开栏。公开的内容必须是群众关心的村级财务管理、占地补偿标准、土地承包问题、招待费、宅基地等方面工作。要求村务必上公开栏,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接受镇党委政府的监督检查。
(三)通过网络公开,促进政务公开
借xx市政府政务公开网站,将我镇班子建设、招商引资、农村经济、党的建设、项目进展概况、发展规划等内容全部上网。网站还可以接受群众投诉举报和查询办事结果,进一步拓宽政府与人民群众的交流渠道,扩大我镇在各个领域的知名度,树立我镇的良好形象,为我镇各项事业发展奠定宣传基础。
相关推荐:
关于接受工作评议的自查报告
中学年终检查自查报告
2013手术室自查报告
律师事务所的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