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问三思
在“三问三思”“三破三立”专题讨论上的发言提纲
一、“三问三思”,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
1、问一问发展是为了什么,思考怎样才能让遂昌的老百姓真真切切看得到、感受得到遂昌的科学发展。
共产党人革命为了群众,发展更应为了百姓;要切实解决“为官不清、为富不仁”现象,避免“塔西佗陷阱”。特别是人民代表,更要替老百姓说话,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
2、问一问发展靠什么,思考有什么样的办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工业强县”,发展靠工业,特别是生态工业,必须要有重大项目的支撑。
3、问一问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还是走绿色生态发展的新路,思考广大党员干部的精气神能不能适应今后改革创新发展的要求。
二、“三破三立”,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破除不考核 gdp就是不要发展的误区,树立绿色 gdp理念;
2、破除不考核工业就是不要发展工业的误区,树立生态工业理念;
3、破除省里为我们考核松绑就是不要干事的误区,树立“我的责任我担当、遂昌发展我在先”的自觉自信和“遂昌不会落后,因为有我”的自立自强。去年,省委夏宝龙书记对丽水的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核心就是两点,一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二是“对丽水不再进行 gdp、工业产值的考核”。
如何看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从历史的维度来看,对这“两座山”之间关系的理解,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一步到位的。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意思就是说,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可以不考虑或者很少考虑环境的承载能力,一味索取资源,不惜破坏环境,走的是一条违背自然规律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歪路。第二个阶段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这时候经济发展和环境恶化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人们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是我们永续发展的根本,只有“留得青山在”,才能“不怕没柴烧”,但是在路径选择上,依然走的是边污染边治理的路子。第三个阶段是认识到没有绿水青山就没有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有了金山银山才能更好地保护绿水青山,形成了一种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关系。与之相对应的则是一条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第三阶段无疑是一种更高的境界,体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用逻辑的思维来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不意味着绿水青山就等同于金山银山。“就是”和“等于”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逻辑概念。“就是”指代的是一种充分必要关系,也就是好生态可以促进好发展、好发展也可以带来好生态;而“等于”意味着两者无差、绝对相同。显然,我们现在的绿水青山还是比较“原生态”的,充其量还只是金山银山的必要条件。我们既要看到绿水青山的比较优势,也要看到这条由必要条件向充要条件转化的长路,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甚至是阶段性的牺牲。
用辩证的思维来看,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既存在矛盾,又相互依存,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一定的生态环境资源作为支撑,就没有生态安全,就会陷入生存危机,可持续发展也就会成为一句空
话。另一方面,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负面的,也可能是正面的。过去,我们对负面影响关注的比较多,也认识的比较深刻,甚至矫枉过正,认为发展工业就会破坏生态环境;但事实上,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绿色循环经济、生态工业的蓬勃发展,只会对生态保护起到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关键是要找对路子。尤其是对于经济欠发达的遂昌而言,也只有经济发展的好,我们才能有更多的精力、财力、智力来支撑生态环境保护。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之间的关系,力求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结合。就像夏书记强调的那样,我们“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只有绿水青山,没有金山银山,是走偏了;只有金山银山,没有绿水青山,又是走偏了”。总起来说,就是我们要 gdp,但唯 gdp;要生态,但不唯生态。
第二篇:思想政治工作三思三问
思想平台:思想政治工作三思三问
梅棋友
党要增强群众基础,增强凝聚力。这是十六大报告中反复提出的观点,也是近些年来党所一再倡导的,作为党的政治优势的思想政治工作,也一定要实现这“双增”,这样,才能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但反观以往,我们却发现思想政治工作在相当一些时候,一些群众不仅不“买账”,反而有逆反心理。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那么,是什么导致这样的情况出现呢?笔者思考至少有三个问题与上述所言紧紧相联。谁该是“重点对象”? 在我们的一些教材中以及对下要求和实际工作中,常常是把群众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对象。而在日常思想教育中,也常常紧紧盯住群众。从内容的设置,到目的要求,乃至经验总结、效果评定,这一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司空见惯后慢慢变成职业习惯,变成思维定式,这显然是扭曲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对象。 应该承认,在有些问题上,普通群众确实是重点对象,但就目前比较普遍的情况看,从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所起作用看,从眼下党风及干部队伍状况并不乐观的现实看,重点对象不是群众而是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 事实上,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重点对象的确定,从来就没有固定过,更不是一提思想政治工作就盯着群众,而从来就是依据当时情况而定。反倒在多数情况下,是把干部列为重点。因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我军创建之初,颁布“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军队就首先在干部中执行。因而那个时候,不用对普通士兵说太多的道理,他们执行纪律就很自觉,因为他们在学着干部的样子做。而在延安,从领袖到一般干部,都投入到大生产中去,带头耕地,领着纺线,这就是那里的教育,这就是那里的吸引力!
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垮下来。”“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这些,不仅是对干部的要求,更指出了当前教育的重点、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在实践中认真加以贯彻。谁该是最终“评判员”? 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好与坏、优与劣,最终该由谁来评判,该由谁说了算,这在我们过去的工作实践中,并非没有误区。有些把领导的表扬作为功绩,有些把上级的肯定作为标准,这在某种意义上,有一定道理。但如果把这作为最终尺度,就陷入了某种误区之中。
思想政治工作归根到底是群众工作,归根到底也是群众事业。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他们得到了哪些帮助,有了哪些提高,解决了哪些问题,产生了哪些收获,群众最有发言权。即便是思想政治工作“进班子、到干部”做得如何、效果怎样,其评判“官”,也不在他人,而在群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评判是公正的。比如前些年在县处以上领导干部中所进行的“三讲”教育,以及近年在农村干部中所开展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中,干部解决了哪些问题,有哪些提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评定的尺度是掌握在群众手中的。正是靠群众的评判,正是靠群众的把关,才使有些地方这些教育取得成效。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需求意识、市场观念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的需求在哪里、市场在何方?都在群众中。群众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上帝”,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客户”。思想政治工作者所做的工作,就是我们所提供的“产品”,就是我们所提供的“服务”。“产品”的好坏、“服务”的优劣,最终都要看“客户”的反应,看“客户”的态度。说到底,这是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贯彻不贯彻唯物史观的问题。什么该是出发点?
思想政治工作出发点在那里,这可以得出若干答案,因为可以从不同内容、站在不同角度来思考它。但有一点是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不提出的,这就是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把群众的利益装在心中,并把它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点。
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她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除了人民的利益,我们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私利。这就决定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党的主张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战争年代,我们党并没有执掌政权,但却逐渐地凝聚起千百万群众同心干,就是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揣心上。试想,如果不关心、不解决群众的切身利益,他能跟党走吗?党对他有吸引力吗?连群众的柴米油盐,革命年代的党,都为群众想到了,这样的党能没有威望吗?这样的思想政治工作能没有说服力吗?但通观以往,我们的某些思想工作,恰恰在这一重要的问题上,有着较大的误区。做起思想政治工作来,常常是让我们的对象割舍、牺牲利益。久而久之,群众对思想政治工作,便从害怕到厌烦又到反对。而且,更为严重的危害是,给我们的工作对象形成一种印象,似乎思想政治工作就是管思想的、就是让奉献的,就是从思想到思想的,不仅不会给群众增加利益,反而只让群众牺牲、奉献利益。基层有些群众总是躲着政工人员,大概个中原因也就在这里。这样下去,思想政治工作的威望、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何在,很值得我们深思。
第三篇:三问三思发言稿
三问三思发言稿
面对群众期盼,有多少为民服务的情怀
小时候,我梦想着当一个悬壶济世的好医生,帮助所有病人恢复健康,帮助所有家庭恢复欢乐。但是高考的时候没有考上医学院,只是进了文学院。于是大学在做人生规划时,我梦想着继承家业,当一名好老师,培养更多的国家栋梁。但家里人希望我考公务员,那我就两个一起考吧,结果考来了北海。
我深深地知道,物质不能让世界美丽,唯有美德、智慧与爱才能;物质不能拯救人类,唯有美德、智慧与爱才能。因此,在全民构建和谐社会之际,在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努力实现中国梦之际,面对群众的期盼,我尽心尽力尽责,不仅在工作上努力服务大众,也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面对发展重任,有多少务实干事的担当
目前,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是一个往上走还是往下走的十字路口:往上步步艰难,往下加速很快。总书记勇于担当,敢于承担历史重任。如果他的改革成功,他将对中华民族甚至世界历史都功莫大焉。为了这个神圣的历史使命和关系到中华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所有人——包括全体民众、党员干部,甚至权贵和既得利益者,都应把小我放一边,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和我们子孙后代而努力奋斗。
面对党的纪律,有多少清廉守正的自觉
现在世界民族冲突严重,很多国家都得不到安定的生活。而我们十三亿人口的大国能安定地生活,全依赖我们的党,我们的政府。党是我们生
活的依靠,离开了党,我们什么都不是。因此面对党的纪律,身为党员我们要严守清廉守正,自觉维护党的光辉形象,身先垂范,给大家做个好榜样!
入党为什么,当干部做什么,为后人留下什么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中国改革发展的历史来看,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我们能紧紧依靠和围绕的。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毛泽东》,让我泪盈满眶,新中国是革命先烈们用热血换来的!
我入党就是想像革命先烈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苏联亡党亡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国泰民安。现在俄罗斯处处纷争,受苦的是老百姓啊!
我当干部,就是希望能通过政府的平台更好地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我最敬佩的两位干部是任长霞和焦裕禄。任长霞是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2004年因公殉职,看到关于她的事迹时我泪流满面,小心剪下那天报纸上关于她的报道一直保存到现在。当干部我就希望像任长霞和焦裕禄那样,给社会带来福祉,给后人留下好榜样。
我知道,我不是因为偶然才来到这个世界的,我是主动想来的,我是为了继续前生伟大、美好、无私的梦想而来的,我是为了通过各种苦乐顺逆的体验来历练自己而来的,并由此完善、成长和提升。史蒂芬霍金说,人若没有梦想,不如死去。我的梦想是把爱和喜悦带给社会,带给家家户户,像古圣先贤一样,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给后人留下最好的榜样!但我深知自己现在很多缺点,很多不足的地方,我要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给自己的梦想插上翅膀!谢谢大家!
第四篇:三思、三问、三比体会
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三思、三问、三比”心得
中宁中学 冯 艳
近期来我县开展了以“三思、三问、三比”为主题的中宁教育质量提升大讨论的活动,通过学习及反思,本人体会如下:
《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也就是说,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是我们“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素质。
一、“传道”——传授道理
作为一名现代的教育工作者,我所理解的“传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德育工作。德育工作包含的范围很广,既有生活中的、也有学习中及其它多方面的思想品质教育问题。
在上课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多思想叛逆、仪容仪表不规范的学生,还有少数患有轻微自闭症或者抑郁症的学生。我作为一名老师身兼生管任务,时常运用课堂走进学生世界。作为一名好老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寻找学生的闪亮点,让他重新找回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我曾经看过类似报道,中职校是挽救社会边缘学生的一根救命草,但救命草一定要掌握在负责任的老师手中。
二、“授业”——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
一名教师教学能力的区分在于掌握知识的程度和传授知识的能力。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高二的学生基础比较差,所以在课堂上我尽量用最简易的语言授课,争取让学生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掌握得最好.在复习过程中是非常枯燥的,所以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尤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产生求知欲,视学习为乐趣,而不是负担。只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英语课堂既是吸取知识的主战场,又是内化技能的练兵所,但有限的时间无法使学生们充分把这些技能和知识据为己有并消化吸收。利用一定的时间复习巩固已学知识,训练相应技能是提高学习效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的具体做法是把语言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上课结合时事、热点,给学生讲有关政治、历史、社会等各方面的新闻、幽默等。课后做到多和学生交流接触,了解学生的需要,以及他们对课堂上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在课后还布置学生专门做一些综合能力的作业.比如说一天两篇阅读理解和一篇完型填空.而且我在教学中会认真设计相应的课后练习,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如果课堂所学的是一些基本的语言点,我就会给学生一些相应的训练,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懂得如何在实际中应用;如果课堂教学的是阅读课,我会给出一些关键词,让学生复述课文。没有课后练习的复习巩固,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效率就提不高。讲课要生动有趣,我在讲课时,尽量讲得生动有趣,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经常给学生穿插一些英文歌曲、脱口秀、趣闻、幽默故事、名言名句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外一些英文歌曲也是学生感兴趣的,如:后街男孩、辣妹、超级男孩、西城男孩、美国民歌等,教师可以印制一些歌词,在歌词中留出一些空白让学生一边听,一边填写,一边模仿,既练习了口语听力,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后我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阅读在英语特别是考试中占的比例很大。而本人所教的两个班的学生阅读能力都不是特别好。在今后阅读理解的训练是一个重点,训练时我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1.提高学生的阅读量大。阅读速度要求每分钟45个词以上。
2让其训练的题材应多样化。包括日常生活、风俗习惯、人物传记、文化教育、社会、史地、科技、政治、经济等内容。不能只局限于某种题材。3体裁多样化。包括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应用文等 4.让其了解阅读理解的主要题型
5.掌握必要的阅读理解解题技巧。一般来说,对记叙文注意5W和1H;对描述文注意主要情节,对说明文或论证文要注意主旨句。
三、“解答疑难问题” ——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教师的人格是教育的基石,作为政治老师的谭千秋用自己的生命给学生上了最后也是最完美的一场思想政治课,当那些被他救起的孩子长大后,我相信,他们将会比别人更加懂得什么是勇气,什么是无私,什么是责任。对这样的老师,所有有良知的人都会去敬仰、去尊敬、去爱戴。
俗话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更重要的使命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有渊博的学识,还应具备高尚的品德。走上三尺讲坛,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坛,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的道德基因的转接者、承袭者、弘扬者。可以说,教师这个职业是相当神圣和高尚的,教师的尊严更应是凛然不可侵犯的。但遗憾的是,在我们的身边却频频上演着撕毁教师尊严的丑剧。君不见:每学期开学初,个别教师不是着手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情况,而是将各位学生家长的单位、职位摸得一清二楚;部分教师不关心贫困学生的生活,却堂而皇之地去接受一些家长的吃请、索要红包。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丧失了原则,混淆了是非,那将会对我们的教育事业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因为,教育的失败,不仅仅影响的是某一个、某几个学生的前途,而且会直接影响社会对老师整个职业群体的信任和认可,更会影响到整个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我不禁想起了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浮士德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这些教师则将自尊贱卖给了金钱。
我不知道,那些失去了尊严的教师,他们会用一种什么样的表情去面对学生;我更不知道,当他们教育那些犯错的学生时,心里会不会发虚?但我明确知道的是,面对这样的教师,学生们是不会有哪怕是一丁点的尊重的!因为在学生们的眼中,这些教师其实根本不能算是一名真正的教师,他们只不过是一群利用学生来谋自己利益的假证贩子!其实在学生们的心里,这些为了几个臭钱出卖自己职业道德的人,他们的分量相当轻,更何谈尊重!
去年教师节时,温总理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爱在教育中的地位是多么重要!所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觉得,爱的前提首先是自爱——怀着虔诚的心情爱自己的职业、怀着敬畏的心情爱自己的名声、怀着崇敬的心情爱自己的责任。没有自爱,就谈不上去道德的自律,更谈不上真心去爱自己的学生。自爱是一种动力,也是一种约束,要求教师加强自身修养,提高个人内涵,丰富知识储备,追求思想境界。只有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工作,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苦、清贫的。但教师在知识结构的完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实感,在精神寄托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在思想、信息、交流方面有“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独立感。人的一生应该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虽苦但乐在其中。珍视为人师表这份荣耀,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认可。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以自己的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古人云:“慧于心而秀于言。”教师语言美,则其心必然善良而正,必然追求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具有现代人的素质和高尚的人格。要有知识渊博的学者形象,要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要有堪为师表的高尚品德。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师德的核心是什么?千百年来,千言万语凝成一个字——“爱”!我不是诗人,不能用动人的诗句来讴歌教师的职业;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喉来赞美教师的岗位,但是,我要用我满腔的热爱写下我一生的承诺:做一个自爱然后对学生充满爱的老师!
尽管我们的门外就是繁华,尽管我身边就是喧嚣,但我还是会固守一方的宁静与安详,在琐碎和平凡中慢慢变老。这是一种坚定的守望,守望着教育的明天,守望着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和辉煌,守望着心灵深处的那方净土,用爱写好“师德”,洁身自爱,然后去爱。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
2、在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方面和发表文章方面还得加油。
3、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4、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
5、加强转差培优力度。
6、加强教学反思,加大教学投入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著名作家刘墉说过:“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可以使你总有一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第五篇:“三问、三思、三观”学习心得
“三问、三思、三观”学习心得
通过党支部组织开展“三问、三思、三观”学习讨论,我对“三问、三思、三观”学习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也对这次党的建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从三个方面谈一点学习心得
一、思想认识要真正到位
就我自身而言,从成为一名党员后,曾多次参加学习教育,如“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党员先进性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等一系列教育,每一次都是触及灵魂的洗礼和反思。这种洗礼和反思,对于自己增强党性修养,做一个有益于党和人民的人,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这些天大量学习材料、积极上网查阅、认真思考梳理,我的粗浅体会是,这次活动任务清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讲求实效,具有时代性、现实性、针对性和操作性,活动本身就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这一根本工作路线的生动实践,也是一次进一步全面系统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念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再教育。作为一名党员,必须提高认识,积极参加学习教育活动,由“要我学”到“我要学”,尤其要认真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文件汇编》、《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论述摘编》等有关重要论述,以及上级有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文件精神,原文研读,撰写心得体会。通过学习,真正想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三个问题,明确紧密联系群众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思考与百姓的感情深不深、与百姓的距离远不远、百姓在心中的分量重不重;牢固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要把让群众满意作为我们工作的最终目标,谋划工作站在群众的立场,推进工作牢记群众观念,落实工作考虑群众利益,评价工作依据群众满意,切实做到“为民”。
二、查摆问题要触及灵魂
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开展“三问、三思、三观”学习讨论,目的就是要对作风之弊、行为之诟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下一阶段,我将按照全委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体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集中解决当下群众反映最强烈、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最严重的“四风”问题为目标任务,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照一照问题,正一正党性,洗一洗灰尘,治一治弊病。要自觉把自己摆进去,敢于揭丑亮短,真正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诚恳地批评和接受批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特别要针对问题找不出、找不准,以工作问题代替作风问题等问题,要以共产党员应有的胸襟、气魄和姿态,放下包袱,摆正心态,从群众意见建议查,从习以为常、工作表象中找,真正把自身存在的“四风”问题找准、《关于做好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工作的通知(浙群组发〔2013〕30号)》。与会人员联系工作实际,聚焦四风问题,围绕“三问、三思、三观”展开热烈讨论,深入分析存在的不足,就下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推进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一、学精神、重实效。
讨论会组织支部党员干部集中学习了蔡奇同志日前在“三问、三思、三观”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及相关文件资料。按照蔡部长提出的“学过了也不等于学好了,不等于认识到位了”的讲话精神,支部明确要求不走过场、不搞“灯下黑”。在集中学习的基础上,每名党员干部从处室职能和自身工作经历出发交流了各自的学习体会,重点就围绕解决四风问题、结合“三问、三思、三观”,结合我处重点工作,认真对照反思,逐项逐条开展查摆,讨论研究整改方案、工作措施和时限安排。
二、找问题、明方向。
讨论会总结了产业处前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情况,针对企业和基层经信部门提出的意见建议,分类进行了问题梳理和研究。大家一致认为,通过走访服务、座谈交流、发放征求意见表等方式,听到了意见、了解了情况。在推动工作的过程中,仍需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对重大前瞻性问题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增强研究谋划大的战略的能力和破解转型升级难题的能力。
三、转作风、接地气。
通过学习讨论,产业处全体党员干部一致认为,开展“三问、三思、三观”学习讨论,贵在坚持、重在实践,要真正做到接地气、强服务,形成长期规范性工作机制。我处将结合此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针对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查找问题,深入调查研究,不断改进作风,努力提高工作水平。突出重点工作,抓好制度建设,进一步推动工业转型升级、“腾笼换鸟”、淘汰落后产能、工业强县、龙头企业、“三名工程”等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四、重廉洁、守底线。通过此次学习教育,让全支部党员更加重视提升自身道德修养,树立“底线思维”,进一步提高了对“四风”问题的危害性和整改紧迫性、可行性的认识。按照我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统一部署,支部将进一步认真查找“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严格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28条办法”、“六条禁令”,解决“四风”问题;严格把牢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常怀敬畏之心,做到洁身自好、清白端正。以“三思”树“三观” 以“三观”扫“四风”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监察室支部坚持把学习教育摆在首要位置,组织开展“三问三思三观”学习讨论,引导监察室同志认真思考与百姓的感情深不深、与百姓的距离远不远、百姓在心中的分量重不重,牢固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观,切实增强了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打牢了反“四风”的思想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