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肢体伤残评介(Ⅱ)——上肢功能评定标准
【关键词】肢体伤残;永久残损;法医l临床学
【中图分类号】d919.4; r4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9297(2004)04—0315—06
本文主要依据《永久残损评定指南(第五版)》介绍
上肢肢体缺损评定、感觉功能障碍评定、运动功能障碍
评定以及外周神经损伤后遗留功能障碍
评定等标准。
一、关于上肢复合损伤评定结果的计算方法
在上肢复合损伤功能障碍评定中有两种计算方
法,一种是a+b复合法,另外一种是直接相加。
(一)ab复合法
ab复合法(ab复合值=a+b(1一a)),适用于不同
· 伤残评定理论研究·
类型残损评定时.如同一手指存在缺失、感觉功能障
碍、运动功能障碍.即将各种缺损值复合后得出该手指
功能总损失值:或者不同部位损伤后功能障碍评定.如
手功能、肘关节、腕关节和肩关节功能障碍,就是先将
各部位换算成上肢功能缺损值,然后再通过ab复合法得出上肢功能总体损失值。当有多个数值需要复合时,先将最小的两者复合,然后再依次复合计算。
(二)直接相加法
适用于同一100%范围内整体的各组成部分损失
值的计算。在手功能评定中下列情况应用直接相加法。
(1)单手手功能缺损值即为各手指功能缺损值相加之
[作者简介] 郭兆明(1980一),男,医学学士,法医师,河南新乡市人,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法医学系,主要从事法医l}缶床学研究与检案。
te]:+86-10-68642359
[课题名称] 北京市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伤残评定理论研究课题
① 杨凯,《医疗损害赔偿的民事责任与法律适用》。载于《法律适用》2oo4年第1期。
(潘善斌,《医疗事故诉讼若干问题探讨》。载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2卷第4期,第46页。
③ 参见: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1月版第133页。
④ 参见:李国光主编、最高人民法院经济审判庭编著,《合同法理解与适用》。北京:新华出版,1999年版,第420页。
(曹诗权、王雪琴,《医疗责任案件法律适用的三个选择》。载于《律师世界》2oo0年第11期,第5页。
· 316 ·
和。一手手功能为100%,其中拇指占40%,示指、中指
各占20%,环指、小指各占10%。(2)拇指从掌指关节近
侧水平离断后,可将其余4指功能缺损值相加后换算
成上肢功能缺损值,然后再直接加上拇指相应的上肢
功能缺损值(37%~38%)即可。(3)拇指的运动功能损缺
值(100%)是由第一掌骨腕掌关节(75%)、拇指掌指关
节(10%)、指间关节(15%)组成。(4)每个部位运动或关
节运动缺损值都是由其各个组成部分缺损值相加所
得。如:示指远节指间关节运动缺损值即是示指指间关
节屈曲运动缺损值+背伸运动缺损值。(5)在适用补充
标准时,同一手指存在一个关节以上功能障碍且都使
用补充标准评定时,仅在关节活动度正常且无截肢存
表1 上肢不同水平截肢i指)占整个人j=肢、手、指功能
丧失率对照表i%)
表2 周围神经损伤临床效果评定标准
分级 感觉
so 感觉缺失
s1 深部组织痛压觉恢复。(保护性过敏缺失)
s2 浅表痛觉和触觉、温度觉部分恢复。(保护性过敏减弱)
s3 浅表痛觉和触觉恢复。(轻触觉减弱)
s3+ 两点辨别试验恢复正常。
s4 感觉功能完全恢复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第11卷(第4期)
在时可直接相加,否则就必须用ab复合法。
二、上肢肢体截肢(指)功能缺损评定
一上肢功能完全丧失占人整体功能的60%,一手功能
完全丧失占该上肢功能的90%,拇指占一手功能的40%,中指、示指分别占一手功能的20%,环指、小指分
别占一手功能的10%。拇指从指间关节离断后拇指功
能丧失50%,示、中、环、小指从远端指间关节离断则该
手指功能丧失45%,从近端指间关节离断则该手功能
丧失80%,从掌指关节离断则丧失100%。(见表1)
三.手功能障碍评定
(一)缺损评定
详见表1。
表3 两点辨别试验结果评定标准
表4 拇指和小指感觉缺失比对表
表5 示指环指和中指感觉评定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第1l卷(第4期)
(二)感觉功能障碍评定(见表2、3)
1.手指纵向感觉丧失(见表
4、
第二篇:肢体伤残评介
肢体损伤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非常多见,据统
计,【1 北京、上海、常州、重庆、沈阳5城市1 000例交通
事故中下肢伤占24.5%,上肢伤占12.93%,四肢损伤
共占37.43% ;叶青松【2 j统计2000例法医门诊鉴定中
有1 950例受到损伤,在其4 699处损伤中四肢损伤为037处(占
22.07%),可见四肢损伤在人体损伤中比
例很高。由于四肢损伤普遍存在于交通事故、工伤、普
通伤害以及其他意外事故,现行的《道路交通事故受伤
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以下简称“《道
标》”)、《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以下简称
“《工伤标准》”)、《中国残疾人实用评定标准》(以下简称
“《残疾人标准》”)、《人体轻伤标准(试行)》(以下简称
“《轻伤标准》”)、《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以下简称“《重伤
标准》”)、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制定的《人体损伤致残程
度鉴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江苏标准》”)、《人身
保险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例表》(以下简称“《保险
标准》”)均制定了肢体损伤的相关条款,这些鉴定标准
在法院审判、公安机关处理案件、残疾认定以及保险赔
付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有时甚至是解决问题的关
键。但在实际工作中,不难发现在这些鉴定标准自身及
操作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甚至由于对标准的理解不同
和采用计算方法不同,多次鉴定结果差异较大,引发纠
纷,同时影响鉴定标准的权威性、科学性及公正性。因
此客观、科学评估肢体功能障碍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针
对我国肢体评残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美国医学会制定
《永久残损评定指南》的肢体功能评定规定,分析《道标》
中肢体损伤相关内容。
一、肢体评残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鉴定标准存在缺陷
鉴定标准是鉴定的基础,如果鉴定标准自身出现问
题,鉴定结果就很难保证准确和公正。在现行标准中过
多使用“功能部分障碍”“严重障碍”、“关节功能活动完
全丧失”、“关节活动丧失50%”等模糊性词语,鉴定标
准也没有给出操作细则,导致实际鉴定中操作困难,如
《重伤标准》和《工伤标准》。其次,鉴定标准之间不统一,而且与目前国内外临床应用的功能评定标准之间也
不统一。如《江苏标准》和《道标》在手功能的规定上明
显存在不同(见表1)。从表1中可知,《江苏标准》中
5指在手功能的比例分别为拇指50%、示指20%、中、环、小指各占10%,手掌是不算人手功能的100%之内,而
是单独换算。《道标》中5指占手功能的90%,手掌占
手功能的10%,五指在手功能的比例也与《江苏标准》
出入很大,拇指占36%,示指、中指各占18%,环、小指
各占9%。两者在手功能的规定上明显不同,这给实际
鉴定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仅上述两个标准之间比较而
言,《道标》中关于手功能的规定比较可行,但是其各指
节的比重以及划分不准确。
表1 《江苏标准》和《道标》手功能计算方法区别
《江苏标准》 《道标》
手指缺失和丧失功能程度的区分:一手拇指占一手
指的50%,食指占20%,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各占
手功能丧10%。本标准中的双手手指缺失和丧失功能比例
失的计算系按前面方式的累加结果。
手掌缺失程度的区分:第一掌骨缺失占一手掌骨的40%,第2、3掌骨各占20%,第4、5掌骨各占10%。
一手拇指占一手功能的36%,其中末节指节和近节指节各占
18% ;食指、中指各占一手功能的18%,其中末节指节占8%,中
节指节占7%,近节指节占3% ;无名指和小指各占一手功能的9%,其中末节指节占4%,中节指节占3%,近节指节占2%。
一手掌占一手功能的10%,其中第一掌骨占4%,第二、第三掌
骨各占2%,第四、第五掌骨各占1%。本标准中,双手缺失或
丧失功能的程度是按前面方式累加计算的结果。
北京市法庭科学技术鉴定研究所伤残评定理论研究课题
· 238 ·
(二)临床检查及计算方法存在差异
肢体伤残分两种情况,一种为解剖结构缺失,一种
为解剖结构虽完整,功能丧失,前者直接检查即可得出
结果,后者是法医临床学鉴定难点,需要客观评定功能
障碍。客观评定功能障碍必须建立在规范检查及科学的计算方法基础之上,但现行标准中对肢体损伤功能障
碍均没给出具体的评定方法,而且由于各地法
医采用不
同的计算方法,造成鉴定结果不一,直接影响到鉴定结
论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尤其是关节功能障碍评定,多用的方法是用患侧关节活动丧失的总值除以健侧关节活
动的总值,另外一种方法是用患侧关节每一活动方向的活动丧失百分比值,再乘以该方向活动占整个关节活动
功能所占的比重,其实这两种算法并不科学,用上述方
法评定关节强直于功能位和非功能位时功能丧失比例
相同,但实际关节强直于功能位比强直于非功能位关节
功能障碍程度较轻。而且利用关节活动度丧失代替关
节功能(或肢体功能)丧失不科学,关节活动障碍最终影
响的是整体肢体功能,以肢体功能丧失评定更为合理。
但现行标准中大多都是以关节活动度丧失作为划分等
级的依据,如《工伤标准》、《江苏标准》、《重伤标准》、《保
险标准》等。
(三)鉴定人专业水平的局限性
鉴定人缺乏系统的临床专科以及康复医学知识培
训,缺乏功能障碍评定的相关专业知识。
(四)受被鉴定人主观因素的影响
被鉴定人受获赔利益的影响,易伪装、夸大自己的病情,从而影响鉴定人的检查结果。
二、《永久残损评定指南》评介
上述问题一定程度制约着司法鉴定的发展,因此多
年来,国内法医学界一直努力寻求一种能科学、量化及
客观反应肢体功能丧失的计算方法。我们研究了美国
医学会(ama)制定的《永久残损评定指南(第5版)》
(guides to the evaluation of permanent impairment)]
中关于肢体功能丧失的评定方法,相比较而言其是一个
量化、科学和客观反应肢体功能丧失的评定方法。
《永久残损评定指南》标准最早是1958年在美国医
学会杂志发表,一直到1971年才出版成书,至今已经是
第五版了,在美国各州及国外广泛应用。《永久残损评
定指南》中的“impairment”(残损)与who国际残损、残
疾和残障分类中的概念基本相同,是指人体结构、器官
系统或功能的缺损、功能丧失或者紊乱,who 中是指
人体结构和功能明显的改变,人体结构的残损包括人体
结构的异常、畸形和缺损等,两者都是反应人体器官水
平的障碍。《永久残损评定指南》中残损比例(率)能反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第11卷(第3期)
应医学方面障碍的严重程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丧失的程度,但不包括工作能力。我们认为其适合目前肢体损
伤评残要求,主要有以下3点:
(一)评定量化
《永久残损评定指南》依据骨关节损伤、外周神经以
及肌肉、韧带等损伤对肢体功能丧失影响的程度,得出
具体的肢体功能(或全身功能)丧失的比例,此数据可以
直接运用于现行的伤残鉴定标准。如《道标》中将一肢
功能丧失10% 以上定为x级,从《永久残损评定指南》
中知一上肢功能完全丧失占人整体功能的60%,肩关
节功能(包括屈伸、外展、内收、内外旋)完全丧失相当于
上肢功能丧失60%,肘关节功能(屈伸、旋前、旋后)完
全丧失相当于上肢功能丧失70%,腕关节功能(屈伸、尺桡偏)完全丧失相当于上肢功能丧失60%,标准将关
节活动处于不同状态对应的功能丧失列表。现以肘关
节活动障碍功能评定标准为例(有关数据和表格详见我刊下期《肢体伤残评定ⅱ》),右尺骨鹰嘴骨折经治疗后,肘关节活动屈80。,伸0。,旋前50。,旋后80。,查下期该
文表11、12,屈80。对应的if为10%,伸0。对应的ie为
0,屈伸活动ia值为10%;旋前50。对应的ip为2%,旋
后80。对应的is为0,旋前、旋后ia值为2%,肘关节总
ia值为12%,则肘关节功能障碍致上肢功能丧失为
12%,可评为x级伤残。
(二)计算方法科学,能客观反应肢体功能丧失
《永久残损评定指南》中以肢体功能(或全身功能)
丧失作为评定结果,比单纯以关节活动度丧失评定肢体
伤残更加科学、客观。肢体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上肢主
要功能是手的运用,上肢各关节的结构,各关节连接方
式的多样化,以及整个上肢的长度都是为了使上肢终端的手得以充分发挥其功能,完成各种精细的劳动以及生
活活动,肩关节、肘关节的活动扩大了手的运用范围及
灵活性。下肢主要功能是负重和行走,建立在各主要关
节充分稳定,且必须具备一定的活动范围和下肢、臀部
肌肉的支持。由此可见,上、下肢各处损伤只要影响其
主要功能的发挥都会造成肢体功能障碍,损伤最终影响的是上下肢体功能的发挥,因此以肢体功能丧失作为评
定伤残的指标更加合理、科学。
关节活动障碍评定科学、客观。从肘关节功能障碍
评定表也可看出能客观反应肘关节功能障碍程度,关节
处于强直位时,强直于关节功能位肢体功能丧失最小,如:肘关节功能位为屈曲80。,旋前20。,查下期该文表11、12,肘关节强直于功能位时屈伸运动丧失上肢功能
为21%,旋转功能障碍丧失上肢功能为8%,肘关节功
能障碍致上肢功能丧失比例为29%。当肘关节强直于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第l1卷(第3期)
屈曲140。,旋前80。,肘关节功能完全丧失,相当于上肢
肢体功能丧失70%,从此也可看出关节处于强直位和
非强直位关节功能丧失并不相同。但如按照目前多用的关节活动度丧失来评定,关节活动度丧失为100%,就认定关节功能完全丧失,显然不合理。肢体复合损伤
评定更加科学。由于肢体损伤多数为复合损伤,如何计
算复合损伤所致肢体功能障碍也是相当重要的,《永久
残损评定指南》中对此用ab复合法计算【ab复合值:
a%+b%(1一a%)】,可无限复合,复合值均不会超过
100%,ab复合法主要运用于不同类型损伤或不同部位
损伤后肢体功能丧失评定。如:同一手指存在缺失、感
觉功能障碍、运动功能障碍,即将各种缺损值复合后得
出该手指功能总损失值;或者不同部位损伤后功能障碍
评定,如:手功能、腕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功能障碍,就
是先将各部位换算成上肢功能缺损值,然后再通过ab
复合法得出肢功能总体损失值。当有多个数值需要复
合时,先将最小的两者复合,然后再依次复合计算。因
肢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是通过相互协调完成,不能机
械的将肢体功能划分,也不能机械地将肢体各处丧失值
直接相加,用ab复合法比较科学。
(三)与现行伤残标准等级划分相符
现行鉴定标准制定只从器官功能障碍水平来划分
等级(即who定义的残损水平),不具体考虑其日常生
活能力及社会能力的影响(即who定义的残疾和残
障),《永久残损评定指南》也主要评定器官结构或功能
损害对人整体功能丧失,其残损率能反应器官功能障
碍,一定程度也能反应日常生活能力,所以和现行伤残
及损伤鉴定标准相符合,尤其是2002年颁布的《道标》
引入了肢体功能的概念,也是伤残鉴定理论的一大进
步,但《道标》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肢体功能障碍评定计算
方法,不易操作。《永久残损评定指南》可以很大程度上
解决肢体功能障碍的评定,而且其评定方法比较科学,能客观反应肢体功能丧失程度。但《永久残损评定指
南》也存在缺点,就是操作繁琐,不过随着现代计算机技
术的广泛应用,可以设计相关评定软件,简化操作,目前
国内已有手功能评定软件在i临床中应用。
总之ama{永久残损评定指南》是一个客观、科学、量化的标准,适合目前肢体伤残评定,其应用前景值得
期待,今后一些伤残标准的制定可以参考其数据及评定
方法。
四、《道标》评价
1992年国家颁布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
程度评定(ga35—92)》标准,2002年通过对此标准进
一步修订,颁部了新的《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程
· 239 ·
度评定(gb18667—2002)》。《道标》中对于肢体损伤的条款进行了较大的改动,也引进了新的概念和评残理
念,如:手功能、肢体功能及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等,在许多方面显得更加科学,也与国内外的一些现行功能
评定标准相适应。但是《道标》也存在一些缺陷,甚至可
能是原则性错误,故此与各位同仁进行探讨,以期使《道
标》更加完善,更能体现司法鉴定的科学、公正。
(一)部分概念不清
1.手感觉功能和手缺失或功能丧失
手功能评定是综合评定手指缺失、运动功能和感觉
功能障碍,在《道标》ⅶ级到x级伤残条款中却同时出现
手功能缺失和功能丧失条款和感觉功能障碍条款,容易
在实际伤残评定中引起矛盾。手感觉功能丧失占相应
水平手缺损功能丧失的50%。那么按照《道标》条款规
定,“双手感觉功能丧失25%”可定为x级伤残,但如果
转换成手功能丧失即相当于“双手功能丧失12.5%”,可定为ⅸ级伤残。
2.肢体功能
肢体功能丧失可以是肢体骨折、肌腱损伤、神经损
伤以及关节损伤等造成的,《永久残损评定指南》中,肢
体功能丧失评定时先将各部位损伤造成的功能损失值
转换为肢体功能丧失值,然后再转换为人整体功能丧失
比例。肢体功能丧失是一个大的概念,是肢体截肢、肢
体感觉功能丧失及肢体关节运动功能丧失综合值,整个
肢体是一个复合体,任何一个部位的损伤都会影响到肢
体功能。《道标》中虽对肢体丧失功能给出相应的释义,特指肢体三大关节功能的丧失,但这显然和国际现行肢
体功能评定不相统一。
作为国内统一的鉴定标准,其术语应当与国内外相
统一,便于理解和操作。
(二)肢体三大关节权重系数有误
《道标》附录中关于肢体丧失功能计算时,提出肢体
三大关节占肢体功能权重指数,上肢:腕关节0.18,肘
关节0.12,肩关节0.7;下肢:踝关节0.12,膝关节0.
28,髋关节0.6。此数据显然缺乏科学根据,上肢三大
关节是相互依赖,共同完成上下肢功能活动,踝关节功
能完全丧失也只不过评为x级,显然有悖于常理。张亚
萍等人_5 j将肢体三大关节关节活动度相加,然后计算出
每个关节活动度占总值的比例,得出:腕、肘、肩关节分
别占上肢关节活动度总值的0.
24、0.
13、0.63,踝、膝、髋分别占下肢关节活动度总值的0.
21、0.
25、0.54,与
《标准》中权重系数非常接近,如果《道标》中的权重系数
是此方法所得,显然与关节功能客观损失不相符。
根据ama制定的《永久残损评定指南》关节功能
· 240 ·
评定,一上肢功能占整个人体的60%,一上肢肩、肘、腕
三大关节各占上肢功能的6o%、7o%、6o%,手功能占
上肢功能的90%,该书中也列出了各关节活动度不同
丧失情况下上肢功能损失的比例的对照图。而且当手
功能及三大关节都有不同程度丧失时,必须利用swson的ab复合法(ab复合值=a%+b%(1一a%))计算
总的上肢功能损失值。一下肢功能占人体的40%,一
下肢髋、膝关节功能完全丧失时,等同于该下肢功能完
全丧失;下肢踝关节及足功能完全丧失占下肢功能的88%,下肢多处损伤也必须用ab复合法计算,其评定
标准中的系数能客观反应肢体功能丧失的比例,由此可
见《道标》将肢体功能中各关节机械划分的权重系数值
得商榷。
(三)附则中手功能数据有出入,不全面
1980年6月,国际手外科联合协会在荷兰rotter—
dam举行伤残评定会议,会后由alfrd b.swanson起草
了手功能评定标准(简称国际标准)(evaluation of im—
pairment of hand function),1983年完成并发表,手功能
评定标准主要从手部缺失、手部感觉、手部活动3方面
进行评定,此后国际手外科一直沿用此标准进行手功能的评定,《永久残损评定指南》运用的手功能评定标准也
是此标准。1989年l2月我国专家参考其标准制定了
适合我国应用的手功能评定标准,后来赵书强等又在此
基础上进行部分改进(简称国内标准_6),将手功能中
l0%分配于腕掌部,五指从掌指关节离断相当于手功能
丧失90%。《道标》中手功能划分的数据可能是根据国
内修改过的手功能评定标准而来(见表2),但其与国
内、国际标准均有出入。更为严重的是此值只是手指截
指评定的数值,手指运动功能障碍评定时并不使用此数
据,在实际操作时容易引起理解错误,但《道标》并没有
给出必要的说明,同时也没有给出手指关节运动功能障
碍和手指感觉功能障碍的具体评定方法。
表2 手指截指功能障碍比例表(%)
(四)缺乏统一的评定方法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第11卷(第3期)
《道标》作为国内道路交通事故评残的统一鉴定标
准,为妥善解决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
标准,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科学性,但如果不能提供准
确的操作指南(或说明),其先进性和科学性可能在实际
工作中很难体现。因为鉴定人掌握的专业知识不一,而
且有些功能评定国内也没有相应的操作方法,所以在实
际操作条款时可能就会出现差异,造成不必要的纠纷,这样非常不利于司法鉴定的发展。如关于手功能评定
中手指运动功能评定,在实际操作时很可能就错误地用
《道标》附则中给出的数据计算,其实手指运动功能正确的算法是示、中、环、小指远端指间关节(dip)活动完全
障碍相当于手指功能丧失45%,近端指间关节(pip)完
全障碍相当于手指功能丧失80%,掌指关节(mp)完全
障碍相当于手指功能100%丧失;拇指活动中指间关节
屈伸占l5%,腕掌关节屈伸活动占l0%,对掌、内收、外
展等活动占拇指功能的75%。单个手指多个关节均有
损伤时,运用ab复合法计算手指功能丧失。如:左中
指被石块击伤,经治疗后,目前遗有功能障碍mp活动
范围0。~屈50。,pip强直于屈曲40。位,dip强直于屈
曲30。位,查表5,mp关节伸直0。,ie=5%,屈曲可达
50。,if=22%,则mp关节的ia=if+ia为27% ;pip
强直于屈曲40。(pip的功能位),则ia=50% ;dip强直
于屈曲30。,则ia=33% ;计算时不能简单的将三者直
接相加,必须利用ab法复合计算,先复合最小的两个
数值,27%+33%(1—27%)=51%,再将51% 和50%
复合,最后中指功能丧失比例为75%,再乘以其在手功
能的比例20%,则手功能丧失为l5%,可评为x级伤
残。
(五)四肢多处伤残复合《道标》条款中ⅵ级~ x级并未考虑四肢中多个肢
体损伤的情况,而在实际鉴定工作中往往可以碰到多个
肢体损伤的情况,但并不没达到i级~v级的肢体功能
障碍水平。比如四肢功能丧失均为6o%,这个时候只
能用道标中多等级伤残的综合算法,但《道标》并没有对
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做出具体的计算方法,无法操作。按
照其规定,伤残赔偿附加指数最多不超过l0%,也就是
最多向上晋l级,l肢功能丧失50% 以上可定为ⅷ 级伤
残,4处均达到ⅷ级伤残的标准,由于是多处损伤,按规
定伤可有残赔偿附加指数,那该伤者伤残赔偿指数最多
不超过40%。《道标》中一肢功能丧失75%以上可定为
ⅶ级伤残,赔偿指数也为40%,可以看出两者赔偿指数
均为40%,但两者对人整体功能存在明显差别,也不太
合理。
(下转225页)
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第ll卷(第3期)
内脏器官淤血、水肿,蛛网膜下腔还可有片状出血,中毒
致死量变动很大,一般为5~7 g。安定为苯并二氮杂卓
类药,此类药的主要作用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与酒精、巴比妥类及非巴比妥类催眠药均有协同作用,中毒致死的尸体检验所见与巴比妥中毒所见相似,致死量为每公
斤体重100~150mg。乙醇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首先抑制大脑的最高级功能,呼吸中枢麻痹是重症中毒
者的主要原因,中毒死亡者尸体检验所见主要表现为内
脏器官淤血、水肿,中毒量为75~80g,致死量为250~
500g,在与巴比妥类催眠药、非巴比妥类催眠镇静安定
剂联合应用时,致死量明显变小。该女在服药后约半小
时逐渐出现意识障碍,并进行性加重直至昏迷,入医院
后检查呈昏迷状态,并有瞳孑l缩小。尸体检验见瞳孑l缩
小、指端紫绀,胃粘膜有出血现象,脑、心、肺、肝、肾等内
脏器官均呈淤血、水肿状态,小脑表面蛛网膜下腔片状
出血。这些都符合巴比妥类、氯丙嗪、安定等安眠药物
中毒的表现。而且其胃内容物、血液、肾组织均已检验
出苯巴比妥、氯丙嗪、安定成份。
3.苯巴比妥、氯丙嗪、安定和酒精具有协同作用,协
同作用又称为增效作用,是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药物
联合应用所显示的效应明显超过两者之和,可以表示为
1+1>2。一般认为,具有协同作用的毒物同时或者先
后进入人体内时,虽然单独一种毒物的剂量没有达到中
毒致死量,但是也可能引起中毒或者死亡。毒物的剂量
是引起中毒死亡的重要条件之一,任何毒物都只有达到
一定的剂量时才会致人中毒死亡。毒理学上对引起中
毒死亡的最小剂量称为致死量(缩写为ld),由于人体的个体差异,对毒物的耐受性也就不同,服用同等剂量的毒物,有的人足以致死,有的人却仅有或没有中毒表
现。所以毒理学上用最小致死量(缩写为ld)、平均致
死量或称为半数致死量(缩写为ld)和最大致死量或
者称为绝对致死量(缩写为ld。)来分别表示引起5%、· 225 ·
50%、95%的个体中毒死亡的毒物剂量。一般书刊上没
有特别说明的毒物致死量就是平均致死量。但是,毒物的量并不是影响中毒的惟一因素,是否导致中毒,还与
摄毒者的体重、性别、年龄、健康状况、体质等因素有关,因此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一种毒物在人群中能够
引起人体中毒死亡的剂量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动,群体中
中毒死亡的个体的百分率和毒物剂量之间呈“s”形曲线
关系。该曲线两端近ld1flf1、ld 段平坦而延伸过长,难
于用外插法计算,故习惯上都是取ld。作为绝对致死
量,ld 作为最小致死量。从上述3种毒物致死量的概
念可以看出,即使是小于ld 的毒物仍可使4%的个体
中毒死亡,同样尚有5% 的个体可以耐受大于ld。的毒
物而不死亡。所以对于有明确的中毒表现的尸体,当化
验出相应的毒物,而又排除了其他致死的因素时,则即
使所接受的毒物剂量小于致死量也可以做出该毒物中
毒致死的结论。
4.该女口服苯巴比妥、氯丙嗪、安定和酒酿(含有酒
精)后,逐渐出现意识障碍,并进行性加重,出现昏迷直
至死亡,i临床表现及尸体检验所见也符合巴比妥类、氯
丙嗪、安定等安眠药物中毒的表现。经尸体检验及病理
检验可以排除损伤及疾病致死。虽然该女所服的每种
药物均未达到平均致死量,但是由于有的人即使服用小
于平均致死量乃至最小致死量的药(毒)物仍可导致死
亡,而且该女所服的几种药(食)物之间具有协同作用,可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故可认为该
女是由于服苯巴比妥、氯丙嗪、安定,加上酒酿中的酒精的协同作用而发生中毒死亡。注:法庭开庭审理该案
时,采信了法医鉴定结论,判处李某死刑,现已执行。
(收稿:2003 07—28;修回:2004—05—15)
第三篇:九级、十级伤残评定标准
十级伤残鉴定标准
发布时间:2013-8-30
22:12:00
阅读次数:647391次
作者:张士谦
我要评论
十级伤残鉴定标准主要包括如下一些情形,即凡伤残达到如下情形之一的,均应认定为十级伤残,享受十级伤残赔偿标准。
1)符合中度毁容标准之一项者;
2)面部有瘢痕,植皮,异物色素沉着或脱失>2
cm2(注:2为平方);
3)全身瘢痕面积<5%,但≥1%;
4)外伤后受伤节段脊柱骨性关节炎伴腰痛,年龄在50岁以下者;
5)稚间盘突出症未做手术者;
6)一手指除拇指外,任何一指远侧指间关节离断或功能丧失;
7)指端植皮术后(增生性瘢痕1
cm2(注:2为平方)以上);
8)手背植皮面积>50
cm2(注:2为平方),并有明显瘢痕;
9)手掌、足掌植皮面积>30%者;
10)除拇指外,余3~4指末节缺失;
11)除拇趾外,任何一趾末节缺失,12)足背植皮面积>100
cm2(注:2为平方);
13)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未做手术者;
14)身体各部位骨折愈合后无功能障碍;
15)一手或两手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II度及Ⅱ度以上者;
16)一眼矫正视力≤0,5,另一眼矫正视力≥0.8
;
17)双眼矫正视力≤0.8
;
18)一侧或双侧睑外翻或睑闭合不全行成形手术后矫正者;
19)上睑下垂盖及瞳孔1/3行成形手术后矫正者,20)睑球粘连影响眼球转动行成形手术后矫正者,21)职业性及外伤性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眼,矫正视力正常者;
22)职业性及外伤性白内障,矫正视力正常者;
23)晶状体部分脱位;
24)眶内异物未取出者;
25)眼球内异物未取出者,26)外伤性瞳孔放大,27)角巩膜穿通伤治愈者;
28)双耳听力损失≥26
dB,或一耳≥56
dB;
29)双侧前庭功能丧失,闭眼不能并足站立;
30)铬鼻病(无症状者);
31)嗅觉丧失;
32)牙齿除智齿以外,切牙脱落1个以上或其他牙脱落2个以上;
33)一侧颞下颌关节强直,张口困难I度;
34)鼻窦或面颊部有异物未取出;
35)单侧鼻腔或鼻孔闭锁;
36)鼻中隔穿孔;
37)一侧不完全性面瘫;
38)血、气胸行单纯闭式引流术后,胸膜粘连增厚;
39)开胸探查术后;
40)肝外伤保守治疗后;
41)胰损伤保守治疗后;
42)脾损伤保守治疗后;
43)肾损伤保守治疗后;
44)膀胱外伤保守治疗后;
45)卵巢修补术后;
46)输卵管修补术后;
47)乳腺修补术后;
48)免疫功能轻度减退;
49)慢性轻度磷中毒;
50)工业性氟病I期;
51)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
52)减压性骨坏死I期;
53)一度牙酸蚀病;
54)职业性皮肤病久治不愈。
九级伤残鉴定标准
发布时间:2013-5-13
12:17:00
阅读次数:457751次
作者:张士谦
我要评论
九级伤残鉴定标准又名工伤九级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即凡伤残达到如下情形之一的,均应认定为九级伤残,享受九级伤残赔偿标准。特别推荐九级工伤赔偿标准。
1)癫痫轻度;
2)中毒性周围神经病轻度感觉障碍;
3)脑挫裂伤无功能障碍;
4)开颅手术后无功能障碍者;
5)颅内异物无功能障碍;
6)颈部外伤致颈总、颈内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或血管搭桥手术后无功能障碍;
7)符合中度毁容标准之二项或轻度毁容者;
8)发际边缘瘢痕性秃发或其他部位秃发,需戴假发者;
9)颈部瘢痕畸形,不影响活动;
10)全身瘢痕占体表面积≥5%;
11)面部有≥8
cm2(注:2为平方)或三处以上≥1
cm2(注:2为平方)的瘢痕,12)两个以上横突骨折后遗腰痛;
13)三个节段脊柱内固定术;
14)脊椎压缩前缘高度<1/2者;
15)椎间盘切除术后无功能障碍;
16)一拇指末节部分1/2缺失,17)一手食指2~3节缺失,18)一拇指指间关节功能丧失;
19)一足拇趾末节缺失;
20)除拇趾外其他二趾缺失或瘢痕畸形,功能不全;
21)
跖骨或跗骨骨折影响足弓者;
22)患肢外伤后一年仍持续存在下肢中度以上凹陷性水肿者;
23)骨折内固定术后,无功能障碍者;
24)外伤后膝关节半月板切除、髌骨切除、膝关节交叉韧带修补术后无功能障碍;
25)第Ⅴ对脑神经眼支麻痹;
26)眶壁骨折致眼球内陷、两眼球突出度相差>2
mm或错位变形影响外观者;
27)一眼矫正视力≤0.3,另眼矫正视力>0.6
;
28)双眼矫正视力等于0.5;
29)泪器损伤,手术无法改进溢泪者;
30)双耳听力损失≥31
dB或一耳损失≥71
dB;
31)发声及言语不畅;
32)铬鼻病有医疗依赖;
33)牙槽骨损伤长度>4
cm,牙脱落4个及以上;
34)上、下颌骨骨折,经牵引、固定治疗后无功能障碍者;
35)肺修补术;
36)肺内异物滞留或异物摘除术;
37)膈肌修补术;
38)限局性脓胸行胸膜剥脱术,39)食管修补术;
40)胃修补术后;
41)十二指肠修补术;
42)小肠修补术后;
43)结肠修补术后;
44)肝修补术后;
45)胆囊切除;
46)开腹探查术后;
47)脾修补术后;
48)胰修补术后;
49)肾修补术后;
50)膀胱修补术后;
51)子宫修补术后;
52)一侧卵巢部分切除;
53)阴道修补或成形术后;
54)乳腺成形术后。
八级伤残鉴定标准
八级伤残鉴定标准,又名工伤八级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凡符合如下情况之一者,应鉴定为八级伤残,享受八级工伤赔偿标准。
1)人格改变;
2)单肢体瘫肌力4级,3)单手全肌瘫肌力4级;
4)双手部分肌瘫肌力4级;
5)双足部分肌瘫肌力4级,6)单足部分肌瘫肌力≤3级;
7)脑叶切除术后无功能障碍;
8)符合重度毁容标准之一项者;
9)面部烧伤植皮≥1/5;
10)面部轻度异物沉着或色素脱失;
11)双侧耳廓部分或一侧耳廓大部分缺损;
12)全身瘢痕面积≥20%;
13)女性一侧乳房缺损或严重瘢痕畸形;
14)一侧或双侧眼睑明显缺损;
15)脊椎压缩骨折,椎体前缘总体高度减少1/2以上者;
16)一手除拇、食指外,有两指近侧指间关节离断;
17)一手除拇、食指外,有两指近侧指间关节无功能;
18)一足拇趾缺失,另一足非拇趾一趾缺失;
19)一足拇趾畸形,功能完全丧失,另一足非拇趾一趾畸形;
20)一足除拇趾外,其他三趾缺失;
21)因开放骨折感染形成慢性骨髓炎,反复发作者;
22)四肢大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无积液;
23)急性放射皮肤损伤Ⅳ度及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手术治疗后影响肢体功能;
24)放射性皮肤溃疡经久不愈者;
25)一眼矫正视力≤0.2,另眼矫正视力≥0.5
;
26)双眼矫正视力等于0.4
;
27)双眼视野≤80%(或半径≤50°);
28)一侧或双侧睑外翻或睑闭合不全者;
29)上睑下垂盖及瞳孔1/3者;
30)睑球粘连影响眼球转动者;
31)外伤性青光眼行抗青光眼手术后眼压控制正常者;
32)双耳听力损失≥41
dB或一耳≥91
dB;
33)体力劳动时有呼吸困难;
34)发声及言语困难;
35)牙槽骨损伤长度≥6
cm,牙齿脱落8个及以上;
36)舌缺损<舌的1/3;
37)双侧鼻腔或鼻咽部闭锁;
38)双侧颞下颌关节强直,张口困难Ⅱ°;
39)上、下颌骨骨折,经牵引、固定治疗后有功能障碍者;
40)双侧颧骨并颧弓骨折,无开口困难,颜面部凹陷畸形不明显,不需手术复位;
41)肺段切除术;
42)支气管成形术;
43)双侧多根多处肋骨骨折致胸廓畸形;
44)膈肌破裂修补术后,伴膈神经麻痹;
45)心脏、大血管修补术;
46)心脏异物滞留或异物摘除术;
47)食管重建术后,进食正常者;
48)胃部分切除;
49)十二指肠带蒂肠片修补术;
50)小肠部分切除;
51)结肠部分切除;
52)肝部分切除;
53)胆道修补术;
54)腹壁缺损面积<腹壁的1/4;
55)脾部分切除;
56)胰部分切除;
57)甲状腺功能轻度损害;
58)甲状旁腺功能轻度损害;
59)输尿管修补术;
60)尿道修补术;
61)一侧睾丸、副睾丸切除;
62)一侧输精管缺损,不能修复;
63)性功能障碍;
64)一侧肾上腺缺损,65)已育妇女单侧卵巢切除;
66)已育妇女单侧输卵管切除;
67)已育妇女单侧乳腺切除;
68)其他职业性肺疾患,肺功能正常;
69)中毒性肾病,持续低分子蛋白尿;
70)慢性中度磷中毒;
71)工业性氟病II期;
72)减压性骨坏死II期;
73)轻度手臂振动病;
74)二度牙酸蚀。
第四篇: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发布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中国法医学会联合发布《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
时间: 2013年06月08日 来源:中国保险行业协会 作者: 浏览次数: 2403
2013年6月8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中保协”)联合中国法医学会共同发布了《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该标准将成为商业保险意外险领域残疾给付新的行业标准。
中保协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标准对意外伤害保险的保障范围较原标准有了大幅扩展,将提高保险业意外险的保障范围,进一步提升保险消费者保障权益。同时,新标准在伤残分类、残情条目以及保障覆盖范围上均处于世界同业标准的先进水平。
根据中国保监会《关于人身保险伤残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相关精神,《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将以保险行业自律方式在全行业推广使用。保险责任涉及意外伤残给付的个人保险可使用本标准,保险责任涉及意外伤残给付的团体保险可参考使用。从2014年1月1日起,各公司将按要求使用新标准。
由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公布、中国保监会1999年转发的《人身保险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例表》(以下简称“原标准”)残疾项目划分较宽泛、给付范围不足、部分条目操作性欠佳,特别是在近些年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残疾分类、等级评定的国家标准的背景下,原标准已不能适应行业发展和消费者的现实需求,需要进行全面修订。2008年下半年开始,中保协就启动了对原标准的修订准备工作,充分开展业内外相关调研,广泛收集和研究国内外相关残疾标准,开展了大量基础研究。2012年初,中保协在保监会的指导下,结合意外险市场发展的最新实际以及广大消费者的诉求,集合业内专家力量正式成立了专题项目组,研究制定人身保险残疾评定的行业新标准。
为确保新标准符合现代医学对残疾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技术标准,中保协还于2012年10月底专门成立了“医学专家咨询委员会”,吸纳中国法医学会、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残疾分类研究专业委员会、全国知名医院等权威机构的学者和专家教授20余人,全程参与到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中,对新标准的定位以及相关内容提供专业的论证和权威的意见建议。经过多方共同努力和业内外专家的反复研究论证,历时一年,最终制定并形成了目前的新标准即《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联合发布方--中国法医学会长期从事司法鉴定人员的培训工作,熟悉全国的司法鉴定机构,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掌握国内诸多残疾标准实践情况。法医学会相关专家表示:本次与中保协联合发布的《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具有残情描述清晰准确、可操作性强、客观易用的特点,未来在鉴定过程中必将为广大司法鉴定人员接受和使用,成为重要的残疾评定标准。
据介绍,新标准的制定严格遵循了科学性、兼容性和严谨性三项原则,以扩大原标准的残疾项目覆盖范围、提高消费者保障程度为方向,同时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科学引入了世界卫生组织颁布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标准》(简称ICF),并与目前国内唯一的ICF研究中心---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信息研究所进行了通力合作,采用基于ICF的功能和残疾的理论架构,对新标准的残情条目作了国际公认的分类与分级,使得新标准在残情表述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方面获得了质的飞跃,符合国际残疾评定系统的发展趋势,为今后行业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坚实基础。
新标准对人身保险残疾覆盖门类、条目和等级进行了充分“扩容”。覆盖范围方面,新标准改变了原标准以肢体残疾、关节功能丧失为主的情况,增加了神经精神和烧伤残疾,扩大了胸腹脏器损伤、智力障碍等残疾范围,覆盖了包括神经系统、眼耳、发声和言语、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和生殖系统、运动、皮肤等结构和功能等8大门类。新增了对心脏、肺、肝、脾、胃、胰等胸腹脏器和肠结构损伤的20余种残疾状态条目;由于意外事故而造成的烧伤等皮肤残疾也纳入了新标准的保障范围。其次,在条目描述方面,新标准删除了原标准中“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或胸、腹部脏器机能极度障碍”等无明确医学界定的模糊描述,明确增加了智力功能障碍、植物状态等残疾状态。此外,在残疾等级设置方面,原标准为7个伤残等级34项,而新标准则扩展增加至10个伤残等级共281项伤残条目。特别是新增加的原标准未包括的8至10级的轻度伤残保障有100余项,将大幅增加对保险消费者的残疾保障程度。
中保协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商业保险领域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的行业标准,新标准的发布和推广是国内意外伤害保险产品发展进程中的一次重要改革和创新,对国内意外险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进一步增加保险
行业意外险产品的保障功能,扩大意外伤残保障范围,切实提升保险消费者的保障权益和满意度;二是有利于一定程度上减少保险业的行业标准因与国家相关标准之间的差异而产生的不必要的纠纷与争议;三是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保险行业意外险伤残理赔管理的规范性和标准化水平,为未来保险业意外险数据的规范、收集和分析提供基础,推动意外险经营与管理的全面升级。
中保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中保协将对新标准组织全行业各层级和各条线的专业培训,加强与法医鉴定机构及人员的沟通与合作,促进新标准在行业内和第三方鉴定机构的推广。此外,未来还将在新标准的基础上,研究制定行业统一的残疾编码标准和系统,在全行业推广使用。同时,密切关注新标准在行业的实施情况和保险消费者的相关诉求,力争用3-5年的时间,进一步搜集、分析和评估经验数据,逐步建立和完善行业标准的调整机制。
附件: 《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
《人身保险残疾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例表》
《关于人身保险伤残程度与保险金给付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
第五篇:伤残评定申请书
申 请 书
xxx人民法院:
贵院已经受理的xxx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xxx和xxx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一案,现申请对其进行伤残等级、误工期限鉴定(要求法院指定不同意协商),望贵院予以批准。
申请人:xxx 二〇一二年七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