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目标的思考
乐山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目标的思考
作者:黄凤来
系别:美术学院 专业:美术学 学号:05150207
【摘要】以多数人对美术教学目标传统的认识的偏差即:“美术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许多人认为美术教学就是画画”、“成为画家”等等本文将以这些传统的认识误区作为引子抛砖引玉导出新课程下美术教学目标具体是什么以及新的教学目标将会对培养学生什么,对新课程下美术教学目标做一些思考,探讨出在新课程下学习美术的一些新方法。
【关键词】教学目标 美术 新课程 情感 价值观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主张中小学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愿望和能力。把素质教育落到实践中去,所以新课程下有三个具体目标,它们分别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为了更好的让教师运用自己的知识使学生学会基本美术的基本创作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提高自己对美的认识和追求,所以我对新课程下的三个基本目标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1教师首先要具有素质教育的理念,教师通过教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并且以其自身的示范作用,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美术课的一种方法,让学生自主发展、让学生学会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学会学习。总之,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受教育者去欣赏、学习、创造美的东西,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知识,从而形成一种基本的自身的文化素质。所以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施首先要求教师要具有素质教育的理念,改变原有课程内容、偏繁琐内容、过于陈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以及过于专业化等弊端。培养学生去认识我们的美好世界、学会怎样去学习、学会生存以及准备一个好的成长发展的基本条件。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从单一的画画的学习提高到美术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比如美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与我们的情感,与著名历史故事等方面的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美术。
1.2其次是“默会知识”的开发和创新。默会知识即是指除明确知识以外的不能 1
言传,不能系统表叙、只能靠自己领会的那部分知识。领会的知识所具有的那种更多的来自于实践之中。而不可言传的个体化特征,正与美术教学创作所体现的强烈的实践性、情感性和个体性特点不约而同。因此美术学科教学更注重与默会知识的融合,由此激发学生对默会知识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在静物写生中,我们并不是单纯地在写生台上摆几个水果啊或者是一篮子的花,而是有意构思出浓烈的主题情调或生活情趣,比如排列出农家系列、美食系列、秋天系列等等命题成组物,使学生在写生中既置身于绘画训练的过程,又得到无数次仿佛来自大自然与现实生活美的体验中从而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1.3再次,默会知识的开发固然重要,但老师也必须具备扎实的绘画和教学基本功和丰富的美术专业理论知识及课堂教学组织的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是促进教学质量优劣的关键所在。在课堂上,一幅成功的范画能给学生以良好的启发,所以,特别是在实践课的教学中要准确地传授美术技法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美术专业理论知识,从欣赏到实践,都离不开老师的理论讲解。除此之外,还要会组织教学,怎样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怎样处理突发事件等,都是教师应拥有的知识。学习不是毫无表情地把知识从一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知识的沟通。在教学中加强主导意识,尊重爱护学生,面向全体地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融洽师生关系,这样就能充分挖掘美术教材中的形象性、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在这一气氛中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勇于创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新课程下美术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不仅仅是美术创作过程和美术表现方法,而且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我在南充一中美术教学实习过程中曾经听过这样一堂美术公开课,教学内容是《画花》教师从介绍花的名称说起,又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哪些花,“学生分别回答了牡丹、玫瑰、等等接着老师就示范画出牡丹,玫瑰等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小结,宣布下课。这节课节奏平均,课堂秩序良好,但是学生画的花千篇一律,没有个性和创造性。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导者,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安排出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自学和探讨的机会。因此,教师对学生要有更多的了解,在他们的身上多花时间,研究他们的发言,了解学生的性格以及他们的知识结构。因为学生对新知
识的接受是以原有知识为基础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在美术表现上也有自己的特点。不能认为教师提倡一种学习方式,一种画法,对所有的学生去照搬,就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学习。就像现在在少儿美术教育中的两种教学模式,第一种是简笔画。一些教师以简笔画教材为范本,将造型、构图、色彩等固定化模式化,儿童作画成了被动的临摹。儿童的作品都似一个同学画出来的,画娃娃则大都是大大的眼睛,桃形的嘴巴,房子则三角形上面一个方形的烟囱。固定的造型及颜色,千人一面,毫无儿童该有的生气和活力。第二种是反复训练的教学法。老师擅长画一种画,如山水,或写意画。所教的学生则反复训练这一技法,以致于达到了非常熟练的程度。培养了一批和这位教师一样风格的小画家,或是能画出一幅很成型的作品的所谓“神笔”。美术课就是要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在学习过程、作业面貌上做到的各有各的想法。这样看来,美术教师的任何一种学习方法,介绍的任何一种美术观念,是属于推荐性的示范,而并非标准的学习方法。如果在美术课上,教师都能把立足点转到学生这边,用新观念进行美术教学,尊重学生的天性,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条件,学生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引导儿童走向大自然,融入到生活里,亲身体验生活等都会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后来的一位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这点做得就比较好了,她起到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的作用,做到了把艺术融入生活,她在上《春天》一课时,在网上搜索了许多春天的图片。那里的春天小草都绿了,树叶都发芽了„„树也穿上了厚厚的绿衣,一眼望去绿油油一片,整个学习创作过程,他们沉浸在《春天在哪里》中,听着音乐,欣赏着美丽的春色,学生们都不时发出对春天美的叹声,让他们描述春天时,他们用上了许多美丽的形容词。在优美的音乐中,他们感受到了以前都没有感受过的春天独特的美。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作画,既不显得枯燥,又激发了学生的各方面思维。从学生的绘画中感受到了浓浓的秋意。趁势请学生在自己画作的空白处写上一段话,配上一首小诗。学生们文思泉涌,纷纷写上自己的感受。虽然语言朴实,但充分抒发了他们心中春天的印象。所以,过程与方法目标也是值得我们去仔细斟酌的。
2.1处理好美术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首先要把握好学生创作的“自由度”美术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方法是多变的。学生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以及他们各自特有的语言和个人创作方式,如何把美术教学的三个目标较好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尝试和改进。
2.2注重实践性学习,在新课程中学年级的美术教材中,体验学习的内容占了较
大的比例:如“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是对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加深对校园学习生活的体验;而“教室黑板报的编排设计”是对校园学习生活的热爱,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团结、密切合作的人际关系,是共同合作获得的成功与快乐的体验;“日常生活用品”是对日常用品的材质、形状、色彩结构及功能和气味、特性的体验等,这些课程内容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学习主体对个体的体验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泛的体验学习空间。
2.3教师要合理的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资源。作为中学美术教师,我们应思考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用现代技术来提高美术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电脑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实施多媒体教学,主要表现在教师课堂教学演示,学生上机操作两种形式,或者取其中一种形式。实施的形式与操作的深度取决于电教硬件设备的设置水平、教师水平的高低。比如美术欣赏课,按传统方式上好,须搜集大量的教学挂图,要进行大量的口头解说,学生对乏味的欣赏课持不欢迎态度。采取电脑多媒体教学,伴随着图像,文字声音的出现,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思绪随着画面的变化而变化,大大提高了欣赏课的效果。同样,电脑在绘画等美术教学中都有方便、快捷、生动等优点。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与设计情感是人对待周围现实和对待自身态度的一种稳定而持久的看法。在很多情况下,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情感是美术学习的特性之
一。美术中的线、形、色是人类情感的载体,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美术课程不仅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使他们心理的趋于平衡,而且有助于学生情感的不断提高。以下是我对培养学生情感与价值目标提出的几点建议。
3.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在快乐中学习的目的,如多媒体电影、作范画、看录像、去参观,甚至讲故事、做游戏、听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想像能力, 激发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电影录像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能够理解电影中所要表达的含义。通过电影他们能够更快的感受到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从而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激起他们的兴趣。比如:学习卡通画的创作,我使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卡通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与《灌篮高
手》的片断,让大家了解两个动画片中的人物的不同特点,用笔的不同,从而表达出不同角色的不同特点。
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 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自己视野, 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3.2拉近师生距离。
努力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的错觉。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让自己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讨论。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一个愉快教育和学习的气氛,让学生放松心情,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来学习,才能得到美的体验。一个人的兴趣,一般来说有趣是一种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现象,是兴趣发展过程的第一个阶段,由于它维持时间很短,而且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有限,因此,我们应当引导学生从有趣逐渐趋于稳定、集中,使兴趣只有上升到了一定阶段,便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3.3注重培养青少年的艺术感觉和自我感觉,这是基于青少年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造就几个专业技术人员、画家,而是培养一批有美感的、高素质的21世纪需要的人才。让他们从小学会能从最平凡的事物上见到美,也懂得利用身边平凡的事物创造美。使他们对生活有一种积极快乐的态度,而不只是现实的价值,更使他们能以美的感受面对人生,从而使他们的心身得以全面健康地发展。
3.4建立和谐的评价体系。教师应从一切为了学生出发,教师要带着爱心去了解学生,评价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努力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教师的赞赏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缕阳光,一种无形的鼓励,使学生产生自信。应试教学以绘画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为依据,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的评价。若用单一的一幅画来评价一个学生的美术成绩是不全面的,不客观的。优异成绩会是极少数学生,这样一来只有少数学生获得鼓励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潜能未得到发展。更不要以画得像不像去衡量他们,这样会严重伤害他们的学习热情。
综上所述,在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课程改革下,教育以人本的今天,倡导美术教育的新观念,提倡快乐学习为主流,是近几年来美术教育所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教师要注意美术课中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三态度与价
值观目标相符相成,融为一体的辨证关系,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目标,实施使学生的天性得以充分展示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才能在这种新课程新教学目标下得以充分发挥和锻炼,给学生一个美好的美术学习氛围,展示出与他们年龄段相符合的特征。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王大根.美术教学论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 王大根.美术教学论 [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4] 靳玉乐.现代教育学 [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5] 吴东粱,樊学川.普通中学美术课教材教法 [J].河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 钟启全,崔允漷.新课程下的理念与创新 [J].河北:高等教育出版社.[7] 郭声建,.艺术教育论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8] 贺志朴,姜 敏.艺术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8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teaching objectives of the art thinking
Huang FengLai
Academy of Fine ArtsArt school05150207
[Abstract] To the majority of the art of teaching the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of the objectives of the bias that is: “Art is the goal of teaching students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painting,” “Many people think that painting is the art of teaching”, “become a painter,” and so this article will be the traditional Misunderstandings forward as a prelude to export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is the art of teaching what the specific goals and objectives of the new teaching students what will be,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for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Fine Arts to do some thinking, to explore new courses in the art of learning new ways
[Key words] Teaching objectivesArtsNew CurriculumEmotional Values
第二篇:新课程环境下美术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美术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摘要] 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新课程的实施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实施以来,美术课堂教学同其它学科一样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昭示着在新课程改革的舞台上,教师将扮演一个新的角色。为了适应新的角色,教师需要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能力体系,实现新的蜕变和跨越。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那么,我们该如何迎接这场严峻的挑战同时抓住这不可多得的机遇,在课程改革的滚滚浪潮中扬帆远航呢?本文主要从教学实践活动中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 美术 教学实践活动 经验总结
一、改变师生关系,转变角色定位
新的美术课程针对传统的一些不合理的教学理念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交往、互动,建构宽松、平等、互助、合作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这是美术课程革新的基本要求和重要内容,它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把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得到一个更好的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教师的作用只是学生的引导者、指路人。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使教师与学生双方积极有效地互动起来,教师不但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而且能够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去,与学生自由的展开对话,共同研究学习问题,交流信息;学生自己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探讨问题,与教师、学生之间展开辩论,教师帮助学生总结结论。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对于树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学习、学会发展,是极其重要的。
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中学美术教学普遍存在着“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它严重影响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能力素质的发展。而实施课程改革,促进教师改变传统的学生观,尊重其人格,同时又注意课堂中教师角色的定位。这种角色定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努力实现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引导者,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自己去探索学习,去总结学习的方法和知识的结论。
2、体现课堂中的师生平等,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人格的发展。
3、积极进行反思。
4、由传统型教学转化为创新型教学。
5、成为一名研究、合作型的教师。美术新课程提倡同伴互助,共享资源,使个体备课、个人研究与集体备课、共同研究相结合,加强教师之间的协作与沟通。总之,新课程的实践确立了美术教师成为新的角色,转变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对它有一个根本的认识。
二、重视认识体验,强调学生感受
美术新课程与旧课程在教学上有截然的区别,它特别强调学生通过自身的认识体验获得他们自己的感受,获得思想的启迪,情感的体验,享受审美乐趣。实施新课程以后,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让他们自己对知识进行体验认识,引导他们把感受说出来,然后教师给以点拨,在交流互动中,肯定正确,纠正偏差,引向深入。比如,《面具设计制作》这一课,面具是从民间流传下来的,它来源于古代封建祭祀活动,后来被演变成一种儿童玩具和装饰品。大多数学生在小时侯都玩过这种玩具。因此,学生对面具的感受很多。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谈谈是否喜欢面具。学生畅所欲言,把在生活中所见的,所接触的面具大胆的说出来,大多数同学认为面具很好玩,可以改变人的特定形象,给人一种神秘色彩、装饰美。教学中,我有意渲染气愤,给学生强烈的心理感受,而后引导学生从身边选择最熟悉的、自己最喜欢的、最漂亮的样式进行设计,设计过程采用“学生互教,学生互评,作品互展的”方法,由学生自己评出最佳的面具作品,让学生戴在自己的头上走上讲台展示,谈谈设计、制作的特点。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发表不同的见解,提出对作品加以修改、加工的看法。最后请学生用美术的语言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这样教学,改变了以往被动、单调、灌输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悟、体验。
三、注重审美素养,提高文化品位
美术的课程改革,最终目的之一在于培养学生整体的美术审美素养,从而提高人民的文化品位。教美术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文化品位的提高。美术教学要以学生的审美素养为重点,以学生的终身发展所应具备的素质为要求,一方面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另一方面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反映美术新课程的特点。比如我国的传统绘画——中国画,具有悠久的历史,我们不能只向学生介绍中国画的技能技巧,应该使中国画的基本精神让学生有所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国悠久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因为,中国画源远流长,她扎根于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土壤,融汇了整个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素养、审美意识、思维方法、美学思想和哲学观念,体现的是一种民族精神。所以,我们应该把这种文化内涵贯穿于教学之中,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与历史的认识,确实提高学生的文化层面。并以这种新理念指导现在的美术教学。如在教七年级下册《艺术—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这一课时,我既注重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又注意艺术作品所包含文化意韵的教育,使学生不但欣赏了美术作品的美,而且能够领悟出艺术作品真谛。懂得任何一种艺术作品,不论是原始的,还是现代的;是现实的,还是传说、神话,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艺术作品都蕴涵着丰富的信息,表现为“物我合一”、“情景交融”、“借物抒情”等文化特征;
人们只有真正理解了艺术作品,才能体现出作品的实际价值,才能使艺术作品通过审美创造和欣赏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只有把艺术作品的欣赏提高到能以理解文化底蕴的高度,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文化品位,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着眼潜能发挥,促进个性发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赋予美术教育新的理念与生机,对美术教育在提高人的潜能方面的独特作用给予空前的重视。人是时代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每个人都存在着不同的潜质,只有发挥人的潜能,才能更好的提高人的创造力。而要发挥人的潜能,就不能压抑学生的个性,因为个性与人的创造性直接相关。所以,新课程的理念强调把发挥人的潜能与发展学生的个性有机的结合起来,允许学生“异想天开”、“标新立异”,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认识,给他们言论与行为的自由,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自主意识,重视发展学生的特长,从而使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创造潜能发展的力量源泉。传统的美术教育常常给学生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模本,限制他们的个人经验,个人表达和创作的方式,结果造成学生大都用同样的方法画出同样的画,设计同样的样式。所以,我们必须对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病加以摒弃,贯彻新的教学理念。在这种新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中,我布置的美术作业没有统一的要求,尽量多样化,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不同的兴趣选择相应的内容进行设计。如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活动一《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一课的教学。生活日用品不仅具有使用功能,还具有造型美观、设计新颖、色彩协调等特点。学习制作立体纸造型,可以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动眼等能力,为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标新立异、展现自我创造了条件。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欣赏了形式多样的生活日用品,请学生谈感受,体会其创意,说明其特点。然后再自己动手创作。从而设计出新奇而不落俗套的作品。这样就避免出现千篇一律的局面,能最大的发挥出学生的创造潜力,并激发他们对现实生活的热爱。现代社会需要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采用多种方法,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总之,我们必须努力地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我们的教学行为,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美术素质,使课堂教学具有生命活力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真正实现新课程环境下美术教学方式的大转变。
[参考文献] [1]傅道春、齐晓东《新课程中教学技能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年8月
第三篇: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目标的思考
乐山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目标的思考
作者:黄凤来
系别:美术学院 专业:美术学 学号:05150207
【摘要】以多数人对美术教学目标传统的认识的偏差即:“美术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许多人认为美术教学就是画画”、“成为画家”等等本文将以这些传统的认识误区作为引子抛砖引玉导出新课程下美术教学目标具体是什么以及新的教学目标将会对培养学生什么,对新课程下美术教学目标做一些思考,探讨出在新课程下学习美术的一些新方法。【关键词】教学目标 美术 新课程 情感 价值观
新课程的教学目标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的品德,主张中小学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愿望和能力。把素质教育落到实践中去,所以新课程下有三个具体目标,它们分别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为了更好的让教师运用自己的知识使学生学会基本美术的基本创作方式和方法,表达自己内心的思想,提高自己对美的认识和追求,所以我对新课程下的三个基本目标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1教师首先要具有素质教育的理念,教师通过教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并且以其自身的示范作用,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面向全体学生让全体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美术课的一种方法,让学生自主发展、让学生学会思考、有自己的想法、学会学习。总之,美术教学的最终目的。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受教育者去欣赏、学习、创造美的东西,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一种知识,从而形成一种基本的自身的文化素质。所以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实施首先要求教师要具有素质教育的理念,改变原有课程内容、偏繁琐内容、过于陈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以及过于专业化等弊端。培养学生去认识我们的美好世界、学会怎样去学习、学会生存以及准备一个好的成长发展的基本条件。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从单一的画画的学习提高到美术文化知识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比如美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与我们的情感,与著名历史故事等方面的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美术。
1.2其次是“默会知识”的开发和创新。默会知识即是指除明确知识以外的不能
乐山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言传,不能系统表叙、只能靠自己领会的那部分知识。领会的知识所具有的那种更多的来自于实践之中。而不可言传的个体化特征,正与美术教学创作所体现的强烈的实践性、情感性和个体性特点不约而同。因此美术学科教学更注重与默会知识的融合,由此激发学生对默会知识的创造性思维。比如在静物写生中,我们并不是单纯地在写生台上摆几个水果啊或者是一篮子的花,而是有意构思出浓烈的主题情调或生活情趣,比如排列出农家系列、美食系列、秋天系列等等命题成组物,使学生在写生中既置身于绘画训练的过程,又得到无数次仿佛来自大自然与现实生活美的体验中从而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1.3再次,默会知识的开发固然重要,但老师也必须具备扎实的绘画和教学基本功和丰富的美术专业理论知识及课堂教学组织的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是促进教学质量优劣的关键所在。在课堂上,一幅成功的范画能给学生以良好的启发,所以,特别是在实践课的教学中要准确地传授美术技法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美术专业理论知识,从欣赏到实践,都离不开老师的理论讲解。除此之外,还要会组织教学,怎样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怎样处理突发事件等,都是教师应拥有的知识。学习不是毫无表情地把知识从一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情感的交流,知识的沟通。在教学中加强主导意识,尊重爱护学生,面向全体地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融洽师生关系,这样就能充分挖掘美术教材中的形象性、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在这一气氛中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勇于创新。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新课程下美术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不仅仅是美术创作过程和美术表现方法,而且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学习过程和方法,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我在南充一中美术教学实习过程中曾经听过这样一堂美术公开课,教学内容是《画花》教师从介绍花的名称说起,又提问:同学们,你们见过哪些花,“学生分别回答了牡丹、玫瑰、等等接着老师就示范画出牡丹,玫瑰等教师巡视指导、最后小结,宣布下课。这节课节奏平均,课堂秩序良好,但是学生画的花千篇一律,没有个性和创造性。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导者,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安排出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自学和探讨的机会。因此,教师对学生要有更多的了解,在他们的身上多花时间,研究他们的发言,了解学生的性格以及他们的知识结构。因为学生对新知 2
乐山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识的接受是以原有知识为基础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在美术表现上也有自己的特点。不能认为教师提倡一种学习方式,一种画法,对所有的学生去照搬,就要求全体学生必须学习。就像现在在少儿美术教育中的两种教学模式,第一种是简笔画。一些教师以简笔画教材为范本,将造型、构图、色彩等固定化模式化,儿童作画成了被动的临摹。儿童的作品都似一个同学画出来的,画娃娃则大都是大大的眼睛,桃形的嘴巴,房子则三角形上面一个方形的烟囱。固定的造型及颜色,千人一面,毫无儿童该有的生气和活力。第二种是反复训练的教学法。老师擅长画一种画,如山水,或写意画。所教的学生则反复训练这一技法,以致于达到了非常熟练的程度。培养了一批和这位教师一样风格的小画家,或是能画出一幅很成型的作品的所谓“神笔”。美术课就是要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在学习过程、作业面貌上做到的各有各的想法。这样看来,美术教师的任何一种学习方法,介绍的任何一种美术观念,是属于推荐性的示范,而并非标准的学习方法。如果在美术课上,教师都能把立足点转到学生这边,用新观念进行美术教学,尊重学生的天性,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条件,学生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引导儿童走向大自然,融入到生活里,亲身体验生活等都会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后来的一位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这点做得就比较好了,她起到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的作用,做到了把艺术融入生活,她在上《春天》一课时,在网上搜索了许多春天的图片。那里的春天小草都绿了,树叶都发芽了„„树也穿上了厚厚的绿衣,一眼望去绿油油一片,整个学习创作过程,他们沉浸在《春天在哪里》中,听着音乐,欣赏着美丽的春色,学生们都不时发出对春天美的叹声,让他们描述春天时,他们用上了许多美丽的形容词。在优美的音乐中,他们感受到了以前都没有感受过的春天独特的美。让学生一边听音乐一边作画,既不显得枯燥,又激发了学生的各方面思维。从学生的绘画中感受到了浓浓的秋意。趁势请学生在自己画作的空白处写上一段话,配上一首小诗。学生们文思泉涌,纷纷写上自己的感受。虽然语言朴实,但充分抒发了他们心中春天的印象。所以,过程与方法目标也是值得我们去仔细斟酌的。
2.1处理好美术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首先要把握好学生创作的“自由度”美术教学的形式是多样的,方法是多变的。学生也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以及他们各自特有的语言和个人创作方式,如何把美术教学的三个目标较好的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尝试和改进。
2.2注重实践性学习,在新课程中学年级的美术教材中,体验学习的内容占了较
乐山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大的比例:如“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是对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加深对校园学习生活的体验;而“教室黑板报的编排设计”是对校园学习生活的热爱,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团结、密切合作的人际关系,是共同合作获得的成功与快乐的体验;“日常生活用品”是对日常用品的材质、形状、色彩结构及功能和气味、特性的体验等,这些课程内容从不同角度体现了学习主体对个体的体验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广泛的体验学习空间。
2.3教师要合理的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资源。作为中学美术教师,我们应思考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用现代技术来提高美术教学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电脑多媒体教学是课堂教学中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实施多媒体教学,主要表现在教师课堂教学演示,学生上机操作两种形式,或者取其中一种形式。实施的形式与操作的深度取决于电教硬件设备的设置水平、教师水平的高低。比如美术欣赏课,按传统方式上好,须搜集大量的教学挂图,要进行大量的口头解说,学生对乏味的欣赏课持不欢迎态度。采取电脑多媒体教学,伴随着图像,文字声音的出现,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思绪随着画面的变化而变化,大大提高了欣赏课的效果。同样,电脑在绘画等美术教学中都有方便、快捷、生动等优点。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与设计情感是人对待周围现实和对待自身态度的一种稳定而持久的看法。在很多情况下,情感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情感是美术学习的特性之一。美术中的线、形、色是人类情感的载体,容易唤起人的情感体验,美术课程不仅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得以释放和宣泄,使他们心理的趋于平衡,而且有助于学生情感的不断提高。以下是我对培养学生情感与价值目标提出的几点建议。
3.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在快乐中学习的目的,如多媒体电影、作范画、看录像、去参观,甚至讲故事、做游戏、听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想像能力, 激发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电影录像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初中生来说,他们能够理解电影中所要表达的含义。通过电影他们能够更快的感受到主人公的生活经历,从而加深对其作品的理解,激起他们的兴趣。比如:学习卡通画的创作,我使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卡通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与《灌篮高 4
乐山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手》的片断,让大家了解两个动画片中的人物的不同特点,用笔的不同,从而表达出不同角色的不同特点。
教师应尽可能尝试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 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制作出生动的美术作品,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搜索丰富的美术信息,开阔自己视野, 展示他们的美术作品,进行交流。
3.2拉近师生距离。
努力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的错觉。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让自己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讨论。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一个愉快教育和学习的气氛,让学生放松心情,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来学习,才能得到美的体验。一个人的兴趣,一般来说有趣是一种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现象,是兴趣发展过程的第一个阶段,由于它维持时间很短,而且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有限,因此,我们应当引导学生从有趣逐渐趋于稳定、集中,使兴趣只有上升到了一定阶段,便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3.3注重培养青少年的艺术感觉和自我感觉,这是基于青少年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造就几个专业技术人员、画家,而是培养一批有美感的、高素质的21世纪需要的人才。让他们从小学会能从最平凡的事物上见到美,也懂得利用身边平凡的事物创造美。使他们对生活有一种积极快乐的态度,而不只是现实的价值,更使他们能以美的感受面对人生,从而使他们的心身得以全面健康地发展。
3.4建立和谐的评价体系。教师应从一切为了学生出发,教师要带着爱心去了解学生,评价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教师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努力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教师的赞赏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缕阳光,一种无形的鼓励,使学生产生自信。应试教学以绘画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为依据,忽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的评价。若用单一的一幅画来评价一个学生的美术成绩是不全面的,不客观的。优异成绩会是极少数学生,这样一来只有少数学生获得鼓励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而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潜能未得到发展。更不要以画得像不像去衡量他们,这样会严重伤害他们的学习热情。
综上所述,在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课程改革下,教育以人本的今天,倡导美术教育的新观念,提倡快乐学习为主流,是近几年来美术教育所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教师要注意美术课中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三态度与价
乐山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值观目标相符相成,融为一体的辨证关系,改变自己以往的教学目标,实施使学生的天性得以充分展示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的才能在这种新课程新教学目标下得以充分发挥和锻炼,给学生一个美好的美术学习氛围,展示出与他们年龄段相符合的特征。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王大根.美术教学论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3] 王大根.美术教学论 [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4] 靳玉乐.现代教育学 [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5] 吴东粱,樊学川.普通中学美术课教材教法 [J].河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6] 钟启全,崔允漷.新课程下的理念与创新 [J].河北:高等教育出版社.[7] 郭声建,.艺术教育论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8] 贺志朴,姜 敏.艺术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6.8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teaching objectives of
the art thinking
Huang FengLai Academy of Fine Arts
Art school
05150207 [Abstract] To the majority of the art of teaching the traditional understanding of the objectives of the bias that is: “Art is the goal of teaching students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painting,” “Many people think that painting is the art of teaching”, “become a painter,” and so this article will be the traditional Misunderstandings forward as a prelude to export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is the art of teaching what the specific goals and objectives of the new teaching students what will be,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for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of Fine Arts to do some thinking, to explore new courses in the art of learning new ways
[Key words] Teaching objectives Arts New Curriculum Emotional Values 6
第四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目标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物理教学目标的设计
一、问题展现
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实施前必需的准备工作,而教学目标的设计又是其中的关键部分,它关系到课堂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与环境的合理组合和运用、对教学结果的评价,也关系到物理课程目标的实现和国家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落实。据多年的教学和调查分析,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教学目标的制定通常存在以下问题.三、设计教学目标的原则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设计教学目标要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1、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是基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关系思考,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实质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过程与方法”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桥梁、纽带,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以及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主渠道,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途径。“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物质载体;“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终结性目标,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形成实效性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动力,在探索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是实现教书育人的基本功能;它不能独立或直接进行,只有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
5、可操作性原则。教学目标是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结束后应达到的基本标准,要适度、恰当,符合学生实际。普通性目标全体学生都能达到,发展性目标让优生能“吃饱”。因此,设计教学目标力求简明、精确、标准、具体、规范、易操作、易检测。
四、教学目标的合理陈述
教学目标限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的获得和情感态度发展的层次、范围、方式及变化效果的量度。每节课教学目标的准确表述,可以充分发挥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的指向、调节、激励和评估作用。陈述教学目标时一般要考虑以下四个因素。
1、行为主体。根据新课程的有关理念,在设计教学目标时,无论是一般的行为目标或是具体的行为目标,在描写时都应写成学生的学习行为而不是教师的教学行为,一般不用来描述教师的教学程序或活动的安排,如“使学生„”“让学生„”“提高学生„”及“培养学生„”等描述,而用“能认出„”“能解释„”“能设计„”“能写出„”“对„作出评价”或“根据„对„进行分析”等描述,要清楚地表明达成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如初中物理“力的作用”一节的教学目标:通过力的初步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物理现象的能力;通过力的初步概念的建立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物理现象的能力;促使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引导他们去观察、发现、认识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并激发学习兴趣。这种设计则表现出行为主体模糊。
2、行为动词。根据《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具体目标应采用可观察、可操作、可检验的行为动词来描述。物理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有:(1)、知识与技能---切合课标要求,具有科学性、适切性;知识水平等级分为四级:了解、认识、理解、应用。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是:初步了解、了解、知道、描述、说出、举出;认识水平的行为动词是:初步认识、认识;理解水平的行为动词是:区别、说明、分析、解释、估计、分类、计算。技能的行为动词是会测量、初步学会、会、学会、设计。(2)、过程与方法---经历物理学习过程,领悟科学方法;行为动词是:感受、认识、运用;含义是通过亲自感受或探究,经历物理概念、规律建立的过程。通常涉及的物理方法有:观察、实验、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归纳与演绎、类比、理想化、对称、数学、公理化、假设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习热情,形成思想情感、具有科学态度,懂得知识的应用价值。行为动词是:体验、感悟、形成。出现的是意义明确、易于观察、便于检验的行为动词。
3、行为条件。有时需要表明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或什么范围内完成指定的学习活动,如“用所给的材料探究„”“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讨论,制定„”“通过自行设计小实验,体验„”等。如下物理教学目标则表现出行为条件不明确:通过设计、观察、分析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经历猜想与假设的过程;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培养互相合作的精神及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情景体验,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科学猜想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实验设计,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通过小组和大组的讨论,培养学生实验归纳能力。
4、表现程度。指学生对目标所达到的表现水准,用以测量学生学习的结果所达到的程度。如“能准确无误地说出„”“详细地写出„”“客观正确地评价„”等表述中的状语部分,便是限定了目标水平的表现程度,以便评价检测。
五、设计教学目标的艺术
1、要全面。教学目标要反映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要体现多元化。教师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学习环境,不仅有对知识性目标的要求,还要重视学生操作、能力、情感、态度、意识等方面的发展要求,使学生获得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2、要明确。明确的教学目标必须具备两点:一要表明教师可观察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如“能„”,“画出„的电路图”等;二要体现陈述教学目标的“四要素”。如中物理“机械运动”教学目标设计为:【识与技能】(1)知道机械运动、参照物概念;(2)知道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过程与方法】通过研究物体运动的实验建立参照物的概念,明白通常研究机械运动选择参照物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机械运动的问题,感受物理与生活密切相关;(2)通过讨论“选择不同参照物,对同一物体运动情况描述可能不同”,感悟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要重点突出。通常每一节课中可以设计多个教学目标,每个教学目标都代表着一定的学习结果。在进行设计时教师要对各种目标进行权衡,确定主要目标,其他目标尽可能围绕主要目标设计,达到学生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发展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在了解和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有满足感及兴奋感;这样可以突出重点,防止由于目标过于分散影响学习结果。
4、要难易适中。目标的难度,要接近学生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目标太高,学生经过努力而达不到,会使学生产生畏学心理,丧失信心;目标过低,学生的学习毫无压力,目标对学生的发展起不到激励作用。因此,在制定目标时,教师要对学生的群体学习水平有一个科学的分析。
5、要注意各章节教学目标的互相协调。每个章节的教学目标都是课程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保证课程目标的最终实现,各章节目标的协调是十分必要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将各章节的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和设计,对教学目标进行综合安排。在针对具体的一节课设计教学目标时,还要结合实际做适当的微调,以保证三维目标的实现和分布的均衡。
6、要有弹性。教学目标的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区别对待不同水平的学生。统一的目标规定了所有学生达标的最低限,但对于不同特点的学生,目标应体现出有所侧重。二是可有一些隐式目标或预期目标,如“愿意„”“乐于„”“能坚持„”等。
7、要便于检测。编写教学目标时,物理教师必须清楚地意识到它们将被用于编制检测项目,如果不能根据这些目标测出预期行为,则表明所制定的目标笼统、含糊、冗长、不符合要求。所以应尽可能地用可观察到的外显行为来描述,或用可测量的语句来陈述目标。设计教案时要留足检测目标的时间,要制定与每一个具体目标相对应匹配关系的检测项目,以保证实际教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而开展。
教学目标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影响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及教学效果等各方面。为了使物理教学效果更明显的,一定要重视教学目标的设计,巧妙设计正确、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是获得知识、能力、情感的完美结合课堂教学的保证。
第五篇: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教学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知识框架,从全新的角度,按学习方式把美术课程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大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强调学生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欣赏评述则倾向于内化为文化品位和素质品质;综合探索则强调通过综合性美术活动的体验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求,研究创造,运用综合性知识技能去制作,表现和展示,唤起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探求欲望,体验愉悦和成就感。从新课标划分的四个学习领域中,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外化能力、内化品质,还是探索未知,体验成功与情感,新课标赋予了新教材很多新的学习的方式。那么,美术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者,如何在新的课程改革教学活动中,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呢?我通过近期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技法课上摆脱“像”
传统的技法课主张你这幅画画得好不好,画得像不像。如果一堂课上下来,学生一个都画得不好,一个画得都不
像,那么,这堂课就是失败。如今,我们要摆脱这种坏习惯,我们应该更明确认识到让学生学习美术不是让每一位学生将来都成为画家,而是在美的熏陶下得到更滋润的发展。如学生在学习美术教材第七册《水墨游戏—鸟》一课时,在讲解鸟的头部和身体形状时要求学生画出不同鸟头和身体,要求后一位学生画得不能重复前一位学生的形状,逼着学生求新求异,再让学生对不同鸟头和身体进行比较。本来,只要求学生掌握鸟的特征,通过这一活动,激活了学生创新思维活动有益于课堂教学。所以,教师要尽可能采用多种方式,如想象、联想等打破学生的习惯性思维,促使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从而摆脱传统技法课的“像”。
二、创作课上突出“变”:
创作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也明白让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优秀的作品的重要性。可是实际运用中往往会碰到比较困难的问题,如遇到有的学生根本想不出你如何的去进行铺设让他想象,他还是“纹丝不动”。又如,遇到有的学生他想创造出立意的作品,可是他画不出,表达不出。在以前对于这些学生,教师们就让他们随之任之,这样就把学生的想象力给扼杀了。现在我们不一定非要让学生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可以采取把好的作品进行改一改、变一变,这样同样是一种想象,一种创作,如在教美术教
材第九册《退远的色彩和变化的笔触》时可以把书中的范画进行修改,把大点改成小点,把色彩变一变,暖调变成冷调、冷调变成暖调等等。从而使学生也体会到通过想象得到一副满意的作品,同样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工艺课上要“超越”
小学工艺教学对材料准备的依赖性很强,也就是说,工艺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和学生准备的材料。如果没有材料,工艺课的教学就成了“无米之炊”。所以由于种种原因,致使不少的孩子怕上工艺课甚至不喜欢上工艺课,不仅仅是因为上一节工艺美术课要准备大量的材料,还因为他们中有不少的同学实在无法达到把作品做成像真正的“工艺品”那样的精致或老师期望的效果。要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就要讲究“超越”。常用的方法是这样进行的:让学生准备一只“百宝箱”,专门收集各类材料,可以是一些废旧材料,比如各类塑料瓶、化妆品瓶(盒)、糖纸、旧笔杆等等,也可以是一些自己喜欢的小材料(比如漂亮的彩色纸、各类小珠子、小梳子、小亮片、扣子、小卵石等),这只“百宝箱”就是学生进行工艺创作的源泉。除了“百宝箱”外,还要在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工艺作品制作的整个过程中,除了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制作技巧,还有比制作更重要的内容,那就
是超越作品的人的因素,即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从开始设计到制作,以及完成作品以后的整个过程,都要引导学生以自己的热情、个人的性格爱好等情感因素来赋予作品之中,而不要被制作技巧牵着鼻子走。有些比较困难的制作技巧可以不用或“绕过”,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材料与作品的关系,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让材料发挥超越材料自身的作用。例如教美术教材第九册《实物的联想》时,我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超越自我,按自己的喜好进行制作。我讲完之后,学生拿出“百宝箱”开始制作,“百宝箱”中无奇不有,有的学生用半块吸铁石、两个铜板和一小段铁丝竟然做出一辆摩托车,过一会儿又把它变成了一个大炮;有的用扣子、小梳子做成蜻蜓,一会儿又变成蝴蝶;还有利用三角尺铅笔做成飞机再变成手枪等等,他们完全摆脱了制作技巧,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得以了“超越”。
四、欣赏课上要引入“多媒体”
传统的美术欣赏课是语言、文字、实物及挂图媒体的传播,即教师+课本+黑板+挂图+实物,学生对所学的欣赏知识难以消化。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运用,无疑为美术欣赏课打了一剂“催化剂”,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很快得以消化,而且大大加强了课堂容量。则
使美术课成为老师+课本+黑板+挂图+实物+现代教学媒体,这样就为枯燥无味的欣赏课注入了活力,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而且大大节约了时间。例如美术课本第七册《民间年画》,传统美术课最多只拥有几幅挂图,学生往往不专心,而且一节课很难讲完。而我课前先用摄像机去农村中摄一些农户家大门上的门神或家中的一些财神或一些有关年画的录像做成美术课件,课上来展示给学生们看,并让同学们相互讨论,学生对民间年画知识很快得以理解消化,而且一课时顺利完成。
以上只是我对美术教学新课程标准下进行美术教学的个人之见,但是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只有我们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的同志一起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把美术教学推上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