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当前基层检察院做好涉法信访工作几点思考
对当前基层检察院做好涉法信访工作几点思考
涉法信访工作是检察机关联系群众的特殊渠道,也是检察机关发挥法律监督作用、改善党群关系的重要手段。胡锦涛总书记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要带着深厚感情做工作,妥善处理群众上访问题。涉法上访是指一些在已经或应当被执法机关及司法机关,或者是已经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中,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对于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的作为或不作为所提出的申诉和控告未能如愿的,转而向法律监督机关、上级机关投诉,或者寻求法律程序之外的法律援助活动。由于涉法上访案件反映的问题主要涉及国家司法的权威性、严肃性、廉洁性、公正性,司法的效率与公平的问题以及社会纠纷与矛盾的解决机制问题,因此,做好涉法信访工作,对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推动检察工作也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做好涉法信访工作,前提在深化认识。就是要摆正信访工作在检察工作中的位置。目前,在来信来访案件中,往往绝大多数是当事人对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处理有争议或不服的事件和案件。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人民群众信访检察院,就是对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尊重和信任,对检察机关寄予了希望。如果检察院对信访工作不重视、不主动、不热心,就是对人民的不负责,是放弃法定权力,就是一种失职。要进一步认识涉法信访工作对于推进民主法制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作用。通过认真做好信访工作,建立起检察院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桥梁,畅通体察民情、为民解难的途径,可以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情况,了解公正司法情况,了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遵纪守法情况,为依法有效监督执法提供第一手材料;能有效地为人民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也能体现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也能体现民主法治社会人人享有平等人权和尊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党和政府抓好廉政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改革开放的大好局面。
二、做好涉法信访工作,关键在投入感情。就是要带着满腔热情做信访工作。“信访无小事”,群众有事找来人大,往往已经多个部门的周折,抱着一种最终解决问题的希望或一种无可奈何的心态而来;这个时候,检察机关的领导和工作人员一定要换位思考,一定要有耐心、诚心、爱心、热心和细心;手中正忙的工作争取停下来,听群众诉说,心中的不快不要表露出来,给来者好的心情;尤忌耍官腔、摆架子、显示高人一等。这种感情不能单纯是脸面上的,而应是一种视人民为父母的感情,一种以人为本的理念支撑,更重要的是要帮助来者解决实际问题。合理的要求正面答复,不耍滑头;情况待查的,要明确答复时间,不能让人遥望无期;无理取闹的,既要坚决回绝,不可无原则迁就,又要讲清法律和政策,讲究答复技巧,尽量使其能够接受,避免矛盾激发。只有按信访工作的要求接待群众,才能得到群众的好评,使更多的基层群众愿意接近我们,向我们谈最基层的情况。
三、做好涉法信访工作,目的在解决问题。处理涉法上访问题是一项非常复杂和庞大的工程,必须要长抓不懈。检察机关能否发挥其法律监督的重要作用,为民做主,不仅仅在于具体为哪个公民或哪些群众解决了多少问题,而关键在于所做的工作广大人民群众是否满意。检察机关实行首办责任制,把群众涉法上访的问题解决在首次办理环节,解决在基层院,是经实践证明的减少重复上访、越级上访、久诉不息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不仅深化检务公开,同时有效地解决了群众的难题。要不断完善检察长接待日制度。将领导接待群众上访变为定期巡回下访,认真向社会公布接待日的安排。要建立严格有效的规范制度,追究因故意或过失行为影响办案质量的人员责任,从源头上堵塞可能出现涉法上访的诱因,从而改变工作不负责任、办事拖拉、执法不公、造成当事人长期上访的状况。要针对重大疑难的涉法案件,定期召开公检法及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的多方联席会议,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包括“联合调查、联合听证、共同答复”等制度,最大限度的做好息诉工作。
四、做好涉法信访工作,出路在创新机制。信访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改革不断深化,利益格局不断调整,社会矛盾错综复杂,群众信访数量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行为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必然建立一种与之相适应的信访工作长效机制。一是建立预防机制。深入开展检察引导侦查,对侦查部门发现、收集、固定、保全、完善证据等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和纠正侦查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保证侦查取证工作依法、客观、及时、全面,确保准确、及时、有力地追诉犯罪。二是建立协调机制。就是对一些牵涉面宽,检察机关一个部门难以处理的信访案件,由检察院牵头主导,积极与有关部门配合,分工进行处理,做好善后工作,取
得办案的社会效果。三是建联络机制,建立专人与各街道、社区办事处、居委会的定期联络制度,深入社区、街道及时了解热点问题,了解群众所需,掌握当前群众最关心的容易产生矛盾的问题,结合检察职能,注意在工作中展开预防、帮助工作,有效转化矛盾,防止信访产生。
五、做好涉法信访工作,底蕴在执法为民。涉法信访工作不单纯是解决几起案件、化
解几起矛盾的简单工作。它所检查和体现的是我们的工作是否坚持了人本理念、是否坚持了执法为民。检察机关必须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正确引导和梳理有关涉法上访问题。只有不断提高检察机关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的本领,才能做好维护社会正义坚强后盾,做好人民利益的守护神。要急群众之所急,真诚为一方弱者送温暖。群众找检察机关控告申诉、反映情况的,属于检察职权范围内的,我们要积极解决,决不推诿;即使是不属于我们职权范围的,也要给群众出出主意,提供法律服务,决不能随便安排个人,说几句就将群众打发走。不能以职权范围为理由,把投诉无门的群众推出去。群众不懂什么职权范围,就认为你是国家机关,是代表党、政府在行使权力的。我们检察机关有责任托举社会弱者,为他们送去关心和温暖,助他们度过生活难关。这才是处理涉法上访问题的本质所在。
第二篇:对做好当前信访工作的几点思考
坚持多措并举 促进社会和谐
----对做好当前信访工作的几点思考
中共延寿县委副书记 延寿县人民政府县长
马冰哲
当前,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利益关系的进一步调整,以及人民群众维权意识、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开始凸现,导致群众来信来访呈上升趋势。如何有效化解信访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任务。经过近一个时期的调查,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对如何做好当前信访工作谈一点看法。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处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列为一项重要的群众工作、政治工作,重点抓好突出信访问题的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使信访工作成为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困、急民难的桥梁和纽带,在建立民主政治、保障群众利益、监督行政权力、维护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纵观当前我县信访工作,所面临的形势还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访总量居高不下。2004年以来,除了2006年信访总量为706件外,2004年为980件,2005年为1161件,2007年为1018件,2008年预计也将达到1000件左右。
2、上访问题案情复杂。从信访反映的问题来看,主要包括企业改制后的遗留问题,农民土地承包、征用和城市居民房屋拆迁补偿 问题,村级管理不民主、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特殊群体要求解决具体困难的问题等等。有些反映的问题比较复杂,特别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由于牵涉时间长、涉及部门多,许多环节无法查证落实,难于下结论,从而导致接待难、答复难、处理落实难。
3、非正常访比较突出。集体上访、重复上访、越级上访等非正常上访明显增多,部分上访人员情绪激昂、行为过激。另外,集体上访组织严密,为了直接对引起党委、政府重视,上访人往往纠集人员共同上访,动辄组织十数人甚至数十人上访,信访群体自身的活动开始具有组织性、纪律性。
4、涉法、涉诉引发的信访问题较难解决。相当一部分群众仍受人治社会管理意识的影响,信访不信法,认为权大于法,走司法程序解决问题需要支付一定费用,而采取向党政机关信访的形式又直接、不需交费等。明明行政手段无法解决的问题,偏偏坚持走信访路子求决。
5、择机上访有所增加。上访者往往选择一些特殊时期进行上访,以期引起重视。特别是各种节日、各级党代会或者人代会等重要会议召开期间,是群众越级上访的集中期,基层稳控难度大。
二、原因分析
信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受一下几个重要因素影响而形成的:
1、深化改革矛盾凸现,部分群众心态失衡。随着改革进程的进一步深入,打破了原来的利益格局,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个人利益受到一定损害,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凸现出来和尖锐起来。如城镇下岗职工增多,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就医、子女就学等负担过重,收入增长缓慢;各阶层收入差距拉大,弱势群体的失落感增强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具有相同利害关系的社会成员对 共同利益问题极易产生共鸣,形成倾向性的群体事件,导致集体访、重复访接连不断。
2、群众维权意识上升,法制观念相对淡薄。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群众的民主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但法制观念相对淡薄。一些群众不依法行使信访权利,许多本应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的问题,却希望政府出面解决,稍不如意就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一些群众缺少依法信访的自觉性,经常出现无序信访、无理信访,一味强调自己的理由和利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一些群众对政策法规片面理解,对应履行的义务、上访的程序不清,有时上访目的与上访部门的职能不符,造成无知、无理上访。
3、基层组织功能弱化,干部宗旨观念淡薄。基层基础工作欠落实,组织薄弱,有的部门、乡镇、村组不善于解决实际问题,责任往上推,矛盾往上交,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没发挥好。部分基层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宗旨观念淡薄,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少数干部对前来办事的普通群众态度冷淡,话语生硬,稍不如意就大声呵斥,极易伤害群众感情。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在处理问题过程中,没有严格依法行政,没有很好地把维护稳定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结合起来,一味注重政绩,不按法定程序和民主程序办事,违章违规操作,侵害群众权益。
4、政策法规尚不完善,公共决策透明度低。一是一些政策出台缺乏长远考虑,对政策的远期效果分析不透、考虑不全。如城镇化过程中对失地农民的补偿过于简单化,补偿不尽合理。二是公共决策透明度低,易引起群众误解。群众要求参政议政、落实‚四权‛(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选举权)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政府部门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政务公开机制。三是对无理信访缺乏认定机制、缺少制约措施。
三、对策建议
改变目前信访工作的被动局面,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重点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超前防范,加大源头治理力度。要紧紧抓住科学慎重决策、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和加强队伍建设这四个重要环节,努力从源头上抓好信访工作。
1、科学慎重决策。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更不能靠损害群众利益来谋求一时的‚政绩‛。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出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必须反复论证推敲,科学慎重决策,防止决策不当引发矛盾纠纷。要充分估计到一些政策出台可能给群众带来的负面影响,制定、完善相应的保障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2、坚持依法行政。各级各部门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按照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全面履行职责,严格依法行政,高度重视和自觉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接受群众的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从源头上预防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发生。
3、推进政务公开。大力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努力打造‚阳光政府‛,从人民群众和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完善制度和措施入手,丰富公开的内容,创新公开的形式,增强工作透明度。对公开内容、形式及时限等都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公开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正常化轨道。
4、加强队伍建设。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基层干部进行培训,逐步提高他们的政治文化素质 和政策法律知识,使他们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群众生活,自觉遵纪守法。要加强廉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同时,要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不廉不洁行为严肃惩处,解决好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热点难点问题,使群众更多地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实惠,进一步改善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二)畅通渠道,拓宽联系群众途径。畅通信访渠道是保障人民申诉、控告和提出批评及建议权利,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保障。要实现信访工作了解民情、接受监督、联系群众、维护权益、促进稳定这一目标,必须有要畅通的信访渠道作为基础。
1、建立建全基层信访工作网络。要从抓基层、打基础入手,健全县、乡、村三级群众信访工作网络,做到层层有信访工作组织、有接待场所、有专兼职人员、有工作标准和制度。要充分发挥基层信访信息员和人民调解员作用,畅通基层群众信访渠道,把大量的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达到个人访不出乡镇、集体访不出县的目标。
2、推行各种干部参与信访制度。信访工作中,要推行干部‚接访、下访、约访、陪访‛制度。各级各部门领导,要亲自参与‚接访‛,在领导信访接待日,接待来访群众,答复、解决群众问题。对现场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召开相关负责人会议,进行交办,限期办结;要定期‚下访‛,下到信访问题突出的基层和单位,接待群众,听到意见,把一些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在基层;要个别‚约访‛,约请上访人在适当时间、地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交谈,主动协调解决信访事项,把问题解决在初始状态。当下级出现解决不了的信访事项时,要实行‚陪访‛,村里解决不了的,由村干部陪同5人以内的村民代表,到乡镇反映;乡镇无法解决的,由乡镇干部陪同村民 代表到县里反映,或由乡镇干部直接代为反映。陪访员在陪访过程中,既要帮助上访人反映情况,表达诉求,又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上访人的劝说疏导工作。通过这一制度引导群众依法有序上访,减少非正常上访现象的发生。要建立健全干部挂职锻炼制度。凡新提拔的干部和新招录用的公务员,必须到县信访部门挂职锻炼,参与信访接待工作。
3、探索开通‚信访绿色通道‛。按新的要求加大办理力度,转变群众‚写信不如走访‛的观念,逐步实现‚信‛升‚访‛降,改善信访秩序
4、创新信访工作方式方法。一是建立健全公开听证制度。实践证明,听证制度是吸纳民意、矫正决策失误和彰显程序正义的重要程序制度。建立健全公开听证制度,有利于妥善解决信访涉及的疑难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二是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目前,涉法涉诉类信访案件越来越多,接待此类案件时,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由于律师工作特有的专业性、中立性、服务性,容易赢得信访群众的信任与理解。律师参与信访工作,可以及时有效地协助信访部门宣传法律法规,引导信访群众依法信访,促进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涉法问题。同时,又能为政府部门献计献策,提供参谋服务,监督和推动执法部门依法行政。三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信访工作。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信访群众制度,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三)解决问题,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做好信访工作,最根本的是要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以实实在在的效果取信于民。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关键是要做到发现信访问题要‚早‛,解决信访问题要‚快‛,思想工作要做‚细‛。
1、发现问题要‚早‛。信访问题只有‚发现得早‛,才能‚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臵得好‛。因此,解决信访问题要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头‛,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对排查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不安定因素,及时摸清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措施,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2、解决问题要‚快‛。发现信访问题,有理的要尽快予以解决,以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对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要做到快调查、速处理、快结案,力争一次处理到位,不留后患,避免重复上访、越级上访的发生。要加强信访问题综合调处机制,对信访问题涉及多个部门的,采取一个部门牵头,多方联动,综合协调的方法解决。要充分发挥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作用,定期集中研究解决疑难信访问题。同时要借助社会各方力量,综合运用教育、协商、调解等办法多管齐下解决信访问题。
3、思想工作要‚细‛。在处理信访工作中,坚持解决实际问题与加强思想工作相结合。在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的同时,加强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切实做好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切实把处理群众信访问题的过程作为思想教育和政策法制宣传的过程,帮助群众了解实际情况,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各方面为解决问题所作的努力,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四)依法治访,大力促进社会稳定。信访问题的社会性、现实性、复杂性越来越强,涉及面越来越广,协调处理难度也越来越大。这些问题的存在,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为此,实行依法治访,规范信访行为,依法解决信访问题,是当前客观形势的需 要,是增强全民法制意识,提高执法水平,维护人民利益的重大举措,也是实施依法治县的一项重要内容。
1、认真履行信访工作职责。各级各部门要健全和完善科学规范的受理、交办、督办、回复群众信访事项的工作规则和制度,确保信访事项得到及时妥善处理。有权处理信访问题的责任部门要严格按照《信访条例》的有关规定,认真负责地办理信访事项,不得推诿拖延。要以是否依法按政策处理到位作为衡量信访事项办理质量的主要标准,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2、引导群众依法有序信访。要加大对信访法规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群众教育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逐级、有序上访。群众信访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服从和接受国家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作出的答复和处理,不得无序上访和越级上访。
3、依法打击信访违法行为。依法追究是实施依法治访的必要手段。政法机关和有关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依法打击违法上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坚决处理极少数,警示教育大多数‛的原则,通过依法严肃查处少数信访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树立法律权威,维护法律尊严。信访等接待部门在对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信访人进行批评、教育和警告、劝阻的同时,要注意收集、固定、保存证据。公安机关要加大调查、侦查力度,对涉嫌犯罪的上访人员,公安机关要及时通报给检察机关。检察机关要适时介入,依法作出批准逮捕、移送起诉决定。法院对‚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实‛的案件,要依法作出判决。
(五)加强领导,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信访工作是我国目前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这就需要在组织、制度等方面形成一种长效的工作机制。
1、进一步健全领导机制。一是落实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按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善责任制,明确责任人,纳入考核内容,并入目标管理;二是落实领导干部制度责任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阅批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处理信访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以及协调会议制度,及时发现、研究、协调和处理各种信访问题;三是落实领导干部包案责任制,定期排出重大疑难信访问题,由党政领导分工负责包案处理,对所包案件,领导同志要亲自挂帅,组织查处。
2、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一是落实首问责任制,进一步强化基层解决问题的责任。二是健全分级负责机制。‚分级负责、归口办理‛是信访工作的基本原则。对群众上访的问题,必须落实制度,分解到位,责任到人,逐级解决。三是强化督查督办机制。督促检查工作是信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通过有效的督查工作,使群众信访问题得以尽快解决,改变过去存在的信访问题决而不行、拖而不办、新户拖成老户的情况。信访部门要加大建立和健全信访督查机制力度,加强对信访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督查,推动有关职能部门加快办事节奏,提高工作效率,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
3、进一步健全奖惩机制。一是坚持责任考核。按照平时考核与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对各乡镇和各部门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二是严格责任追究。对因工作失职,视群众正当权益于不顾,造成矛盾激化,引发群体性事件和进京、赴省、赴市上访,造成重大政治影响或经济损失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领导的责任。通过完善机制,落实责任,努力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为全县经济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三篇:对做好当前信访工作的思考
对做好当前信访工作的思考
当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利益关系的进一步调整,以及人民群众维权意识、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开始凸现,导致群众来信来访呈上升趋势。如何有效化解信访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是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现结合我县实际,对做好当前信访工作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信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重点抓好突出信访问题的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上半年,县信访部门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75件,办结458件(次),办结率达96.4%。但是,当前我县信访工作面临的形势还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访总量居高不下。2007年上半年,全县信访部门受理群众来访总量与2006年同期相比,增加165件(次),同比上升53%。接待群众集体上访52批827人次,批次和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上升44%和33%。
2.上访问题案情复杂。从信访反映的问题来看,主要包括企业改制后的遗留问题,农民土地征用和城市居民房屋拆迁补偿问题,村级管理不民主、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特殊群体要求解决具体困难的问题等等。有些反映的问题比较复杂,特别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由于牵涉时间长、涉及部门多,许多环节无法查证落实,难于下结论,从而导致接待难、答复难、处理落实难。
3.非正常访比较突出。集体上访、重复上访、越级上访等非正常上访明显增多,部分上访人员情绪激昂、行为过激,有问题不去信访部门反映,动则到党委、政府找领导“直接对话”,甚至胡搅蛮缠,影响机关正常办公,或者通过集体上访向党委、政府示威,给领导加压。
4.集体上访组织严密。上访人员认为个人力量太薄弱,不易引起党委、政府重视,往往纠集人员共同上访,动辄组织十数人甚至数十人上访。信访群体自身的活动开始具有组织性、纪律性。特别是复退军人,往往有计划,有组织,有秩序的集中上访。
5.择机上访比较突出。上访者往往选择一些特殊时期进行上访,以期引起重视。“八一”是复退军人工作的敏感期,各种节日、各级党代会或者人代会等重要会议召开期间,是群众越级上访的集中期,基层稳控难度大。
二、原因分析
1.深化改革矛盾凸现,部分群众心态失衡。随着改革进程的进一步深入,打破了原来的利益格局,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个人利益受到一定损害,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凸现出来和尖锐起来。如城镇下岗职工增多,就业形势严峻;农民就医、子女就学等负担过重,收入增长缓慢;各阶层收入差距拉大,弱势群体的失落感增强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使得具
有相同利害关系的社会成员对共同利益问题极易产生共鸣,形成倾向性的群体事件,导致集体访、重复访接连不断。
2.群众维权意识上升,法制观念相对淡薄。随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群众的民主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但法制观念相对淡薄。一些群众不依法行使信访权利,许多本应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的问题,希望政府出面解决,稍不如意就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一些群众缺少依法信访的自觉性,经常出现无序信访、无理信访,一味强调自己的理由和利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一些群众对政策法规片面理解,对应履行的义务、上访的程序不清,有时上访目的与上访部门的职能不符,造成无知、无理上访。
3.基层组织功能弱化,干部宗旨观念淡薄。基层基础工作欠落实,组织薄弱,有的部门、乡镇、村组不善于解决实际问题,责任往上推,矛盾往上交,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没发挥好。部分基层干部服务意识不强,宗旨观念淡薄,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少数干部对前来办事的普通群众态度冷淡,话语生硬,稍不如意就大声呵斥,极易伤害群众感情。部分基层领导干部在处理问题过程中,没有严格依法行政,没有很好地把维护稳定与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结合起来,一味注重政绩,不按法定程序和民主程序办事,违章违规操作,侵害群众权益。
4.政策法规尚不完善,公共决策透明度低。一是一些政策出台缺乏长远考虑,对政策的远期效果分析不透、考虑不全。如城镇化过程中对失地农民的补偿过于简单化,补偿金也偏低。二是公共决策透明度低,易引起群众误解。群众要求参政议政、落实“四权”(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选举权)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政府部门还没有建立完善的政务公开机制。三是对无理信访缺乏认定机制、缺少制约措施。
三、对策建议
(一)超前防范,加大源头治理力度
做好信访工作,要从源头进行治理。要紧紧抓住科学慎重决策、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和加强队伍建设这四个重要环节,努力从源头上抓好信访工作。
1.科学慎重决策。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群众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不提不切实际的口号,更不能靠损害群众利益来谋求一时的“政绩”。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出台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措施,必须反复论证推敲,科学慎重决策,防止决策不当引发矛盾纠纷。要充分估计到一些政策出台可能给群众带来的负面影响,制定、完善相应的保障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
2.坚持依法行政。信访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重要原因之一还是少数干部依法行政意识淡薄,作风简单粗暴,甚至违法违纪造成的。各级各部门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按照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全面履行职责,严格依法行政,高度重视和自觉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接受群众的监督,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从源头上预防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事情发生。
3.推进政务公开。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大力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努力打造“阳光政府”,从人民群众和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完善制度和措施入手,丰富公开的内容,创新公开的形式,增强工作透明度。对公开内容、形式及时限等都作出明确的规定,使公开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正常化轨道。
4.加强队伍建设。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基层干部进行培训,逐步提高他们的政治文化素质和政策法律知识,使他们自觉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群众生活,自觉遵纪守法。要加强廉政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强化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同时,要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不廉不洁行为严肃惩处,解决好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热点难点问题,使群众更多地得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实惠,进一步改善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二)畅通渠道,拓宽联系群众途径
畅通信访渠道是保障人民申诉、控告和提出批评及建议权利,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要保障。要实现信访工作了解民情、接受监督、联系群众、维护权益、促进稳定这一目标,必须有要畅通的信访渠道作为基础。
1.建立建全基层信访工作网络。要从抓基层、打基础入手,健全县、乡、村三级群众信访工作网络,做到层层有信访工作组织、有接待场所、有专兼职人员、有工作标准和制度。要加强县级和乡镇人民内部矛盾调处中心建设,推进信访工作进社区、入村组,充分发挥基层信访信息员和人民调解员作用,畅通基层群众信访渠道,把大量的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达到个人访不出乡镇、集体访不出县的目标。
2.推行各种干部参与信访制度。信访工作中,要推行干部“接访、下访、约访、陪访”制度。各级各部门领导,要亲自参与“接访”,在领导信访接待日,接待来访群众,答复、解决群众问题。对现场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召开相关负责人会议,进行交办,限期办结;要定期“下访”,下到信访问题突出的基层和单位,接待群众,听到意见,把一些群众反映的问题解决在基层;要个别“约访”,约请上访人在适当时间、地点进行有针对性的交谈,主动协调解决信访事项,把问题解决在初始状态。当下级出现解决不了的信访事项时,要实行“陪访”,村里解决不了的,由村干部陪同5人以内的村民代表,到乡镇反映;乡镇无法解决的,由乡镇干部陪同村民代表到县里反映,或由乡镇干部直接代为反映。陪访员在陪访过程中,既要帮助上访人反映情况,表达诉求,又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上访人的劝说疏导工作。通过这一制度引导群众依法有序上访,减少非正常上访现象的发生。要建立健全干部挂职锻炼制度。凡新提拔的干部和新招录用的公务员,必须到县信访局挂职锻炼,参与信访接待工作。
3.探索开通“信访绿色通道”。当前群众信访,来信的少,直接来访的多,既增加了群众信访成本,又增加了政府部门的工作量。要探索开通“信访绿色通道”,按新的要求加大办理力度,转变群众“写信不如走访”的观念,逐步实现“信”升“访”降,改善信访秩序。建立统一规范的“信访绿色通道”,既是一项畅通信访渠道的机制创新,又进一步体现了党和政府的亲民爱民理念,对于转变走访形势,降低群众信访成本,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4.创新信访工作方式方法。一是建立健全公开听证制度。实践证明,听证制度是吸纳民意、矫正决策失误和彰显程序正义的重要程序制度。建立健全公开听证制度,有利于妥善解决信访涉及的疑难纠纷,化解社会矛盾。二是律师参与信访工作。目前,涉法涉诉类信访案件越来越多,接待此类案件时,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由于律师工作特有的专业性、中立性、服务性,容易赢得信访群众的信任与理解。律师参与信访工作,可以及时有效地协助信访部门宣传法律法规,引导信访群众依法信访,促进有关部门依法处理涉法问题。同时,又能为政府部门献计献策,提供参谋服务,监督和推动执法部门依法行政。三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与信访工作。进一步完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信访群众制度,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三)解决问题,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做好信访工作,最根本的是要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以实实在在的效果取信于民。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关键是要做到发现信访问题要“早”,解决信访问题要“快”,思想工作要做“细”。
1.发现问题要“早”。信访问题只有“发现得早”,才能“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因此,解决信访问题要立足于“抓早、抓小、抓苗头”,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对排查出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不安定因素,及时摸清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措施,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2.解决问题要“快”。发现信访问题,有理的要尽快予以解决,以免“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对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要做到快调查、速处理、快结案,力争一次处理到位,不留后患,避免重复上访、越级上访的发生。要加强信访问题综合调处机制,对信访问题涉及多个部门的,采取一个部门牵头,多方联动,综合协调的方法解决。要充分发挥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作用,定期集中研究解决疑难信访问题。同时要借助社会各方力量,综合运用教育、协商、调解等办法多管齐下解决信访问题。
3.思想工作要“细”。在处理信访工作中, 坚持解决实际问题与加强思想工作相结合。在依据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的同时,加强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切实做好解疑释惑、疏导情绪、化解矛盾的工作。切实把处理群众信访问题的过程作为思想教育和政策法制宣传的过程,帮助群众了解实际情况,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各方面为解决问题所作的努力,引导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四)依法治访,大力促进社会稳定
信访问题的社会性、现实性、复杂性越来越强,涉及面越来越广,协调处理难度也越来越大。这些问题的存在,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为此,实行依法治访,规范信访行为,依法解决信访问题,是当前客观形势的需要,是增强全民法制意识,提高执法水平,维护人民利益的重大举措,也是实施依法治县的一项重要内容。
1.认真履行信访工作职责。各级各部门要健全和完善科学规范的受理、交办、督办、回复群众信访事项的工作规则和制度,确保信访事项得到及时妥善处理。有权处理信访问题的责任部门要严格按照《信访条例》的有关规定,认真负责地办理信访事项,不得推诿拖延。
要以是否依法按政策处理到位作为衡量信访事项办理质量的主要标准,做到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2.引导群众依法有序信访。要加大对信访法规的宣传力度,积极引导群众教育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依法、逐级、有序上访。群众信访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服从和接受国家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作出的答复和处理,不得无序上访和越级上访。
3.依法打击信访违法行为。依法追究是实施依法治访的必要手段。政法机关和有关部门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依法打击违法上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坚决处理极少数,警示教育大多数”的原则,通过依法严肃查处少数信访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树立法律权威,维护法律尊严。信访等接待部门在对有违法犯罪行为的信访人进行批评、教育和警告、劝阻的同时,要注意收集、固定、保存证据。公安机关要加大调查、侦查力度,对涉嫌犯罪的上访人员,公安机关要及时通报给检察机关。检察机关要适时介入,依法作出批准逮捕、移送起诉决定。法院对“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实”的案件,要依法作出判决。
(五)加强领导,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
1.进一步健全领导机制。领导是信访工作的主体,是群众信访的直接对象,是解决群众问题的主导。发挥领导在信访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必须从机制上加以保证。一是落实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按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完善责任制,明确责任人,纳入考核内容,并入目标管理;二是落实领导干部制度责任制,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阅批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处理信访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以及协调会议制度,及时发现、研究、协调和处理各种信访问题;三是落实领导干部包案责任制,定期排出重大疑难信访问题,由党政领导分工负责包案处理,对所包案件,领导同志要亲自挂帅,组织查处。
2.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一是落实首问责任制,进一步强化基层解决问题的责任。二是健全分级负责机制。“分级负责、归口办理”是信访工作的基本原则。对群众上访的问题,必须落实制度,分解到位,责任到人,逐级解决。三是强化督查督办机制。督促检查工作是信访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通过有效的督查工作,使群众信访问题得以尽快解决,改变过去存在的信访问题决而不行、拖而不办、新户拖成老户的情况。信访部门要加大建立和健全信访督查机制力度,加强对信访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督查,推动有关职能部门加快办事节奏,提高工作效率,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
3.进一步健全奖惩机制。一是坚持责任考核。按照平时考核与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对各乡镇和各部门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二是严格责任追究。对因工作失职,视群众正当权益于不顾,造成矛盾激化,引发群体性事件和进京、赴省、赴市上访,造成重大政治影响或经济损失的,要严肃追究有关单位和领导的责任。通过完善机制,落实责任,努力把信访问题解决在基层,为全县经济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四篇:对当前信访工作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信访工作的几点思考
乔亚平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维权意识的逐步提高,如何看待当前的信访问题,如何化解信访问题,这是从上到下的各级领导都必须认真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张家口市塞北区自2003年由河北省农垦国营沽源牧场,变为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现下辖4个管理处24个自然村。历时近8年体制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社会问题,比如说过去是沽源牧场更多的是在企业的经济领域反腐败,而现在是拓宽到社会、文化领域。特别是在社会领域,突出强调社会事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包括一些涉及社会正义和司法公正的内容都纳入进来。对此,在信访这方面,我区在一起学习,实践上只进行8年这一点点的尝试。故稍有感慨,略有微词。关键词:和谐、民众、基层、人民。现谈点这方面的情况。
一、坚持科学发展走出信访盲区的几个理念
1、信访与和谐。
从我区和全国这几年的情况看,所谓信访,实际就是人民群众的思想工作问题。思想工作问题,不外乎征地安置补偿、企业改制、军队退役人员安置、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扶助等诸多问题。然而,要把这些工作做好,落到实处,我们认为:这就是我们地方基层组织的首要问题,而不是“占据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如何处理好人民群众的上访问题,根本上说,能检验出那个地方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正如当前,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逐步转型,城市化建设正大踏步前进;在城镇拆建过程中的征地拆迁,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等。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都在探索和总结各种经验,特别是国务院曾先后出台《信访条例》、《信访工作若干意见》,政法委和公安部曾反复探讨制定了多个信访大接待,领导干部接待日等等。都是为了社会的安定,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社会的和谐。只有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维护和保障,社会才能和谐,中央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才能落到实处。也就是说只有处理好了信访问题,才能实现社会全面和谐。
2、且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在基层难免出现这样的情况:个别信访者带着这样、那样的情绪上访,而我们的基层工作人员或个别领导者出于种种顾虑,既怕得罪上级,又怕工作没有完成。于是乎,上访者稍有异动,便尽各种所能,承诺,说好话。只打官腔,不作实事,认为只要把这一时渡过了,工作便算完成了,至于后来怎么样?那与其无关,反正我在位的时候没有出现大的问题。而上访者的问题始终未得到解决。于是乎,逐年上访,逐级上访,更有甚者造成缠访。我们的某些同志为了逃避这不规则的游戏,便衍生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愿看到这段话的某些同志别生气,这只是我们的一点粗浅意识,但愿起到有则改则,无则加冕......
3、且为基层工作者说句话。
我区认为:作为基层干部,首先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为国家和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真正做到了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我想我们的发展就会大踏步前进了。比如说:你是搞信访工作的,如何作好信访接待、息访、信访终结,这就是你的工作,而不是动辄向领导汇报。如何将信访者搪塞,推诿或转或批。总之一句话:“只要我今天将你打发走了,我的工作就算完成了,至于明天会发生些什么,与我有关吗”?要承认信访工作难,这当中不乏有动机不纯、心怀不轨的。更有甚者打着信访的旗号干着不法勾当,然而,我们作为负责信访工作的同志们,我们的工作目的是什么?就是解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已任。试问,你那里连年出现不断的上访,你的工作作到家了吗?人家为什么上访,难道说不值得你去深思?
4、广大人民群众与我们。
毛泽东同志讲的好:“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社会的真正动力。”
如何领会胡锦涛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前瞻性”、“社会和谐”,这不仅是我们党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也是我们成千上万基层工作者的首要问题。因此,如何做好:“人性执法、法不容情、依法治国、建立和谐社会”,便是我们的工作中心和任务。当前,各级政府已经建立了人员比较齐备,职责明确的信访部门。因此,如何做到专司其职是我们这些基层工作者的首要任务。至于说老百姓渴望“青天大老爷”、“领导批示请下级某某调查处理”,这是能理解的。这与我们有些同志:为急于交差,怕受政治影响是有一定关系的......
二、面对群众信访工作的几点启示
开展面对群众工作是新时期改进干部作风、增进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举措,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必须把握几个关键问题。
一是切实增强与群众的感情。感情决定态度,感情决定行动,感情关乎成败。要做好群众工作、带领群众干事创业首先要解决感情问题,没有情为民所系,就不可能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做群众的贴心人,一方面要加强学习,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像王英等一些同志先进事迹及其精神实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切实解决依靠谁、为了谁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实践,自觉地深入基层、深入去体会人民群众的安危疾苦,去感受群众的智慧,在实践中培养和加深与群众的感情。二是提高发展群众利益的能力。发展是和谐之基,稳定是和谐之首,利益协调是和谐之要。群众工作与发展群众利益,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群众工作的目的是带领群众谋求福祉,同时也只有通过发展才能更好地做群众工作。
三是畅通渠道。在实际工作中,党委政府的发展意识、改革措施与群众的思想、认识有时并不是一致的,目前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都是围绕着利益来展开的,利益关系是社会关系的本质,这其中不外乎两种情况,一种是群众利益确实受到损害所致;另一种是由于群众的误会、不理解所致,前者必须认真纠正,后者就需要做好群众的宣传教育,使群众的思想认识与正在进行的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要求相适应,形成共识,尽可能扩大相同点和认知度,缩小分歧。四是关注细节。当前,我们的工作遇到一些困难、干扰和群众的信访问题,常常也不是因为大方向、大目标有问题,而是由于次要矛盾或矛盾的次要方面或一些细节未引起足够的关注,或没有认真地对待,如在政策前期调研、政策宣传、政策把握、群众教育、与群众的沟通、工作的细致程度,以及事后的后续工作不到位等,致使小矛盾转化成了大矛盾,小问题积累成了大问题。
五是依法行政。治国者必先受制于法。政府如不尊重法律、不遵守规则,群众必定要在法律以外找渠道,社会必定混乱无序、不可能和谐。“行正令从”,做群众工作也是如此,依法则理正、违法则气短。依法办事,一要提高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法治的观念深入骨髓,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二要熟悉、把握法律政策,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调整各方面的社会关系和利益关系,善于在法制轨道上解决矛盾问题;三要依法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不以牺牲群众的合法权益为代价促进发展,当群众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时,自觉地予以维护;当群众之间发生矛盾和纠纷时,通过调解、协商等形式积极予以化解。四是要清正廉洁,要严格遵守廉洁从政的一系列规定,不以权谋私侵犯群众利益,不因个人的不廉洁行为影响公共利益,以获得群众的信任。
信访问题,是一个国家的正常现象,证明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政府与老百姓贴得更近了,是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将信访视为洪水猛兽,建立层层追究责任态势,必将错误引导信访走势。只有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正视它,坦然面对,才是解决问题,正确化解群众矛盾,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根本出路。
第五篇:对做好当前基层信访工作的三点思考
对做好当前基层信访工作的三点思考
基层信访工作是信访工作的第一道防线,抓好了基层信访工作,就抓住了信访工作的源头。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社会利益冲突的加剧,基层信访问题逐渐增多,日益凸现的信访问题已成为影响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的一大因素。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基层信访工作,解决基层矛盾,促进基层稳定和谐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当务之急,下面笔者就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基层信访工作浅谈几点看法。
一、注重学习,熟悉政策
要做到本领过硬,加强学习,熟悉政策和纪律,掌握规定和程序,确保谈话谈心全覆盖、操作落实零差错、最后结果高质量。结合罗岭乡树林多、耕地面积大的特点,要着重学习林业法规,尤其是几次林业确权政策,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宅基地有关法律法规,土地流转法律法规等,尤其是要注重了解一些村规民约、传统习俗,需知土法治病有时候还能起到药到病除,不伤和气的良好社会效果。只有自己熟悉政策,才能“张口能讲、有问能答、答问精准、处置有度”。
二、注重方式,迂回化解
在人际交往中,迂回沟通战术是最有效、最有人情味儿的沟通方式,是一条通向成功的捷径。在生活中,有很多尴尬的事情会不期而至,如果你采用直接沟通的方式,不但不
能解决问题,反而还会使问题更加复杂,甚至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这个时候,你不妨使用迂回沟通的方式,旁敲侧击,含蓄地点明对方,这样既能化解问题,又可以保住对方的颜面。针对信访问题,在乡党委、政府介入后,当事人由于存在对处理问题乡干部的不信任及问题的复杂性,矛盾双方可能会有意隐瞒歪曲事实真相,这时就可以通过与当事人的主要亲戚朋友那里了解有关情况,逐步吃透情况,后期在讲清政策法规的基础上,也可以通过某些社会关系做矛盾当事人的思想工作。这就要求乡镇干部,尤其是分管信访工作的干部,要搞清楚重点信访对象的社会关系,平时就要及时准确掌握其思想动态。
三、注重统筹,“拖”善处理
一个和谐的社会,并非是不存在任何矛盾或者利益冲突的社会,但一定是重大矛盾能够得到有效化解、各种利益关系比较协调的社会。目前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出现了一些情况较为复杂的社会矛盾,这是我国社会深刻变革中难以完全避免的现象。这就要求基层干部要注重妥善协调、统筹兼顾社会各方面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及时化解各种社会风险。这里所指的“拖”不是推诿扯皮,拖时间,只是在暂时政策或者当事人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在政策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从低保、危房改造、倒房重建、残疾救助等方面给予统筹资助、帮扶,待条件成熟时,再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