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网站设计的基本思路
网站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定位网站的主题和名称
网站的主题也就是网站的题材,即网站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可以是新闻类,娱乐类,体育类,生活类,技术类,教育类等等。
遵循的原则如下:
1、主题要小而精,定位要小,内容要精。如果你想制作一个包罗万象的站点,把所有你认为精彩的东西
都放在上面,那么往往会事与愿违,给人的感觉是没有主题,没有特色,样样有,却样样都很肤浅,最新的调查结果显示,网络上的“主题站”比“万全站”更受人们喜爱,就好比专卖店和百货商店,如果我需要买某一方面的东西,肯定会选择专买店。
2、题材最好是你自己擅长或者喜爱的内容
3、题材不要太滥,“太滥”是指到处可见,人人都有的题材;比如软件下载,免费信息
网站名称,也是网站设计的一部分,而且是很关键的一个要素,网站名称是否正气,响亮,易记,对网站的形象和宣传推广有很大影响。
“电脑学习室”和“电脑之家”显然是后者简练;“迷笛乐园”和“MIDI乐园”显然是后者明晰;“儿童天地”和“中国幼儿园”显然是后者大气。我们都知道PIII的中文名称“奔腾”,如果改为“奔跑”,可能就没有今天这么“火”了。
1、名称要正
其实就是要合法,和理,和情。不能用反动的,色情的,迷信的,危害社会安全的名词语句。
2、名称要易记,网站名称的字数应该控制在六个字(最好四个字)以内。
4、名称要有特色,例如:音乐前卫,网页陶吧,e书时空等。在体现出网站主题的同时,能点出特色之
处。
二、定位网站的CI形象
所谓CI(corporate identity),意思是通过视觉来统一企业的形象。一个杰出的网站,和实体公司一样,需要整体的形象包装和设计。准确的,有创意的CI 设计,对网站的宣传推广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的做法是:
1、设计网站的标志(logo)
就如同商标一样,标志是你站点特色和内涵的集中体现,看见标志就让大家联想起你的站点。标志的设计创意来自你网站的名称和内容:
(1)网站有代表性的人物、动物、花草等,可以用它们作为设计的蓝本,加以卡通化和艺术化,例如迪斯尼的米老鼠,搜狐的卡通狐狸等等。
(2)网站有专业性的,可以以本专业有代表的物品作为标志。比如中国银行的铜板标志,奔驰汽车的方向盘标志等等。
(3)最常用和最简单的方式是用自己网站的英文名称作标志。采用不同的字体,字母的变形,字母的组合可以很容易制作好自己的标志。
2、设计网站的标准色彩
网站给人的第一印象来自视觉冲击,确定网站的标准色彩是相当重要的一步。不同的色彩搭配产生不同的效果,并可能影响到访问者的情绪。举个实际的例子就明白了:IBM的深蓝色,肯得基的红色条型,windows视窗标志上的红蓝黄绿色块,都使我们觉得很贴切,很和谐。“标准色彩”是指能体现网站形象和延伸内涵的色彩。一般来说,一个网站的标准色彩不超过3种,太多则让人眼花缭乱。标准色彩要用于网站的标志,标题,主菜单和主色块。给人以整体统一的感觉。至于其它色彩也可以使用,只是作为点缀和衬托,绝不能喧宾夺主。适合于网页标准色的颜色有:蓝色,黄/橙色,黑/灰/白色三大系列色,要注意色彩的合理搭配。
3、设计网站的标准字体
和标准色彩一样,标准字体是指用于标志,标题,主菜单的特有字体。一般我们网页默认的字体是宋体。为了体现站点的“与众不同”和特有风格,我们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些特别字体。例如,为了体现专业可以使用粗仿宋体,体现设计精美可以用广告体,体现亲切随意可以用手写体等等。
4、设计网站的宣传标语
也可以说是网站的精神,网站的目标。用一句话甚至一个词来高度概括。类似实际生活中的广告金句。例如:鹊巢的“味道好极了”;麦斯威尔的“好东西和好朋友一起分享”;Intel的“给你一颗奔腾的心”等等。
三、确定网站的栏目
建立一个网站好比写一篇文章,首先要拟好提纲,文章才能主题明确,层次清晰。如果网站结构不清晰,目录庞杂,内容东一块西一块。结果不但浏览者看得糊涂,自己扩充和维护网站也相当困难。栏目的实质是一个网站的大纲索引,索引应该将网站的主体明确显示出来。一般的网站栏目安排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中国联赛,意甲联赛 | 德甲联赛 | 法甲联赛 | 英超联赛 | 西甲联赛球迷社区
最新动态,积分榜,射手榜,赛程比分,球队介绍,球星资讯
1、要紧扣主题
将你的主题按一定的方法分类并将它们作为网站的主栏目。主题栏目个数在总栏目中要占绝对优势,这样的网站显的专业,主题突出,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设立最近更新或网站指南栏目
设立 “最近更新”的栏目,是为了照顾常来的访客,让你的主页更有人性化。如果主页内容庞大,层次较多,而又没有站内的搜索引擎,设置“本站指南”栏目,可以帮助初访者快速找到他们想要的内容。
3、设立可以双向交流的栏目
比如论坛,留言本,邮件列表等,可以让浏览者留下他们的信息。
4、设立下载或常见问题回答栏目
网络的特点是信息共享。如在你主页上设置一个资料下载栏目,便于访问者下载所需资料。另外,如
果站点经常收到网友关于某方面的问题来信,最好设立一个常见问题回答的栏目,既方便了网友,也可以节约自己更多时间。
四、确定网站的目录结构
1、不要将所有文件都存放在根目录下,会造成文件管理混乱
2、按栏目内容建立子目录,子目录的建立,首先按主菜单栏目建立
3、在每个主栏目目录下都建立独立的images目录,为每个主栏目建立一个独立的images目录是最
方便管理的。而根目录下的images目录只是用来放首页和一些次要栏目的图片。
4、目录的层次不要太深,目录的层次建议不要超过3层,维护管理方便。
5、不要使用中文目录
6、不要使用过长的目录
五、确定网站的链接结构
网站的链接结构是指页面之间相互链接的拓扑结构。它建立在目录结构基础之上,但可以跨越目录。建立网站的链接结构有两种基本方式:
1、树状链接结构
类似DOS的目录结构,首页链接指向一级页面,一级页面链接指向二级页面。这样的链接结构浏览时,一级级进入,一级级退出。优点是条理清晰,访问者明确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不会“迷”路。缺点是浏览效率低,一个栏目下的子页面到另一个栏目下的子页面,必须绕经首页。
2、星状链接结构
类似网络服务器的链接,每个页面相互之间都建立有链接。这种链接结构的优点是浏览方便,随时可以到达自己喜欢的页面。缺点是链接太多,容易使浏览者迷路,搞不清自己在什么位置,看了多少内容。这两种基本结构都只是理想方式,在实际的网站设计中,总是将这两种结构混合起来使用,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比较好的方案是:首页和一级页面之间用星状链接结构,一级和以下各级页面之间用树状链接结构。
第二篇:绩效考核设计原则及基本思路
绩效考核设计原则及基本思路
为开发员工潜能,使公司各项工作目标得到有效贯彻,规范对员工的考察与评价,激励员工工作积极性,致力营造高效的工作团队,体现员工价值,促进公司发展,特制定本办 法。
(一)绩效考核设计原则
1、业绩考核为主,其他考核为辅,业绩考核以KPI为重点在实际工作中有大量的因素会影响公司总体目标,但根据管理中20/80原则,少数关键性因素会对公司目标的实现起到决定性作用。部门关键绩效指标的设定正是为了抓住了这关键的少数,使考核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考核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对员工的绩效评估依据客观事实而不是印象或主观臆断,是保证考核考核结果客观、公正的重要前提。我们应当培育“让事实说话”的考核理念;同时要建立起有关考核指标的数据及相关信息收集、统计系统,明确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
3、实行自我评价、管理部门(或上级)评价相结合绩效考核是一个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的沟通过程,而自我评价是这种双向沟通的实现形式。
逐级考核对于绩效考核组织实施非常重要。生产管理部门对生产活动负有监督、管理、指导的责任,因此由生产管理部门考核生产部门是比较合适的。职能部门由其上级(考核小组)考核,是逐级考核原则的体现。
4、简化操作,强化执行操作简便而有效是考核制度追求的目标。从企业绩效考核的实践看,考核制度过于烦琐是其流于形式或难以执行的重要原因。有了适合的考核制度,剩下的就是执行问题。可以说,考核制度的执行比考核制度的设计更关键、更难。考核制度的执行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过程方面,考核一定要按照程序和标准去做;
二是考核结果要真正运用,比如,绩效工资的发放要严格依据绩效考核的结果执行。5考核结果与员工的工资发放、人员调配、晋升辞退等紧密结合 绩效考核应当居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位置,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主要环节,如人员使用、工资分配、人员培训都以绩效考核结果为依据,建立业绩、能力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激发员工努力工作,促进公司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绩效考核设计思路
1、考核类别
部门考核:侧重于部门工作业绩的评价,考核结果主要用于部门绩效工资分配。
部门负责人考核:个人工作表现的全面评价,考核结果作为部门负责人是否胜任工作以及晋升、调配、培训等的依据。
2、考核内容
部门考核的内容:分为关键绩效指标、工作计划和奖惩细则三个部分。根据各部门工作性质不同,关键绩效指标和工作计划在部门考核中所占比例不同;奖惩细则对应经济责任制中部门关键绩效指标和工作计划外的其他指标,直接与部门绩效工资总量挂钩。采取这样的考核方法,即简化了考核的流程又对部门内部绩效工资二次分配起到督导作用。
部门负责人考核的内容:将部门考核内容作为部门负责人的业绩考核内容,再加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两类评议指标。
3、考核方式:
部门考核:生产部门由安全生产部考核,职能部门由考核领导小组考核。部门负责人考核:实行自我评价、民主评议相结合。
4、考核周期
部门实行平时考核(月度或季度)与考核相结合,部门负责人实行考核。部门考核成绩等于部门平时考核成绩的平均值。
5、考核结果在工资支付中的运用
工资主体结构:岗位基本工资、岗位绩效工资。考核结果在绩效工资分配中的运用。采用两次分配的方式,首先确定部门绩效工资总量,然后在此基础上来确定岗位绩效工资的数额。
部门绩效工资确定办法。部门应发绩效工资总量直接与部门绩效考核结果和奖惩细则结果挂钩,计算公式如下:
6、考核流程
(1)考核的基本流程(见附件)(2)部门考核流程
①根据上级下达的生产经营任务、公司的发展战略、上一经营管理目标完成情况、外部环境变化等因素确定公司经营管理目标。
②公司高层及部门办公会议讨论确定经营目标和重要工作,并由有关部门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
③各部门根据经营目标和计划确定月度关键绩效指标值和月度工作计划,并制定《目标责任书》和《工作计划书》。
④由有关部门汇总、审核各部门月度计划和关键绩效指标目标值。
⑤将部门《目标责任书》和《工作计划书》报总经理批准并由有关部门备案。
⑥考核期结束后由考核小组或职能部门对《目标责任书》、《工作计划书》打分。
⑦绩效反馈,确定部门考核结果。
⑧部门进行二级考核。(3)部门负责人考核流程
①部门负责人写述职报告,进行述职。
②人事部组织民主评议。
③人劳部对相关业绩分数和民?评议结果进行统计汇总,并计算出考核总成绩。④考核小组对部门负责人考核成绩进行审核。
⑤绩效反馈,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被考核者提出申诉。⑥考核结果公示。
五、方案设计及基本评价
(一)薪酬方案设计及主要特点按照上述目标和任务,专家组对YD公司的薪酬方案进行了重新设计。
一是转换工作制度:在岗位评价的基础上,把现行的工资制度转换岗位绩效工资制。二是调整简化了工资结构:把过去的12项工资、奖金和各种补贴整合为岗位基本工资、绩效工资、特殊工资和总经理奖励基金四个单元。
三是完善了工资的增长机制:建立了员工纵向进级、横向进档的个人工资增长机制和公司工资总额与利润及发电量挂钩的正常总量调整机制。
四是建立了工资与绩效挂钩的有效通道,增强了工资支付的激励作用。在设计过程中,还根据公司实际,结合行业特点,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反复论证,不断完善。其方案设计主要体现了如下特点:
1、与上级公司薪酬制度改革的理念和指导意见相吻合
1993年,电力行业企业的工资改革,实行的是岗位技能工资制,其中的岗位工资为25个级且实行一岗一薪制。进入21世纪以来,电力行业改革的基本趋势是岗位绩效工资制,强“绩效工资由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构成。”“岗位工资应覆盖原技能工资、年功工资和各类津(补)贴。”但对专业技术资格或技术等级忽略,并且不作为横向定档或晋档的必要条件。在本方案中,听取公司方的意见,在指导思想上,同样不把专业技术资格/技术等级作为今后横向纳入工资档次或今后横向晋档的条件,并且取消了高级职称/技师的津贴,这与电力行业工资改革的一般做法是吻合的。
2、与市场价位基本衔接,改革基本一步到位
本次工资改革,一个重大的举措,就是首先比照区域电力行业的劳动力市场价格,结合岗位评价过程中的年薪摸底调查数据,确定了各个等级的年薪标准。新的年薪标准从根本上扭转了过去重要岗位和关键岗位人员的工资低于市场价格,而一般岗位、普通岗位人员的工资高于市场工资的局面。可以认为,本次工资改革中的工资关系调整,是一步到位的。
3、工资结构中,固定部分与活的部分的比例与任职人员的岗位等级相匹配
在年薪确定之后,没有简单地按照4:6或其他的比例,使用一刀切的办法划分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的比例。而是按照岗位等级的高低,随着岗位等级的提高,固定部分逐步降低,与绩效挂钩的活的部分逐步增加;相反,随着岗位等级的降低,固定部分逐步增加,与绩效挂钩的活的部分逐步减少。
4、在初次纳入工资档次中,力戒了工资平台
工资平台,是指在同等级岗位上,不同资历、不同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之间,工资处在没有工资差别的一个平台上。
在本次工资改革中,按照上级公司的意见,不能把“月初工资”中的岗位工资、岗差工资、内浮工资带入新方案的岗位工资中,能够带入岗位工资的只有原技能工资、副贴、能源补贴、书报费、洗理费、交通费和误餐费,以及截止到2006年的年功工资、工龄工资等9项工资的存量。这9项工资存量,最多的1000元多一点,最低的才300出头。而在新方案的岗位工资中,一级一档工资标准为1110元,最高等级一档工资标准为5000元。这样,再 用本人原9项工资的存量就近就高纳入新的岗位工资档次,其结果是全部纳入了一档工资,并由此出现了工资平台。
如何在新方案有限的一岗六薪中,避免工资平台?适当体现不同年功、不同专业技术水平人员之间的差别,这是本方案遇到的新问题。
经过反复斟酌,项目组认为一个是连续工龄和运龄,一个是专业技术资格或技术等级,可以认为是目前一个人资历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基本体现。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识别一个人能力、技术业务水平,除了竞争上岗之外,还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因此,为了既能避免在改革中出现工资平台,又能在新的工资方案中反映资历的差别和技能的差别,本方案规定:
第一,对截止到当年12月31日止与YD公司建立劳动关系的在职在岗的“老人”,以截止到年底的工龄工资,作为保留工资继续发给。但从2006年起,“老人”的工龄工资不再增加。
对从下一年1月1日起与YD公司建立劳动关系的“新人”,不再建立工龄工资。
第二,“所有员工,在本岗位等级内,以截止到当的本人专业技术资格或技术等级,纳入工资档次。并且明确,按照专业技术资格/技术等级高纳工资档次的做法,只限本次工资 改革使用。今后工资档次的晋升,则以考核周期内的绩效为依据。
(二)绩效考核方案设计及主要特点
根据上述原则和思路,专家组精心设计了绩效考核体系:一是建立了公司绩效考核指标
体系。二是合理设计了绩效考核的流程。三是制定了公司绩效考核制度。
在部门绩效考核方案和部门负责人绩效考核方案的设计过程中,较好的结合了发电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特点,一是突出了关键业绩的评价:从考核指标的提取、考核权重的配比、考核标准的制定,到考核结果的运用,体现了明确的政策导向。二是强调了绩效考核的客观公正性:从考核计划的制定、考核数据的来源、到考核结果的公示,贯彻了考核以事实为依据、目标管理按级负责的管理思想。三是在整个考核流程的设计上,遵循了简便易行、科学合理、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反复讨论和精心设计,进一步完善了公司的考核体系,增强了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5.3 绩效考核的步骤:
5.3.1考核周期内,考核者负责收集、整理、汇总被考核人的资料、数据。5.3.2按照资料、数据,对被考核者客观评价、评分(逐级评分)。
5.3.3汇总考核评分结果,展开考核结果面谈,听取意见、解释要点、调整心态、修正不妥,受考核者签名确认。
5.3.4提交总经办审批后,公开考核结果,记录在册。5.4绩效考核周期:
参与绩效考核的人员,每个自然月考评1次,考评结果在年底汇总,作为年终奖金、加薪、职位调动的依据。5.5 绩效考核结果申诉
5.5.1申诉条件: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员工如认为受不公平对待或对考核结果不满意,有权在考核期间或得知考核结果3个工作日内向人事部申诉,逾期视为默认考核结果,不予受理。5.5.2申诉形式:员工向人事申诉时,需要以书面形式提交《考核申诉表》,人事部负责将员 工申诉统一记录备案,并将《考核申诉表》提交总经办处理。5.5.3申诉处理程序。
5.5.1五日内调查员工申诉内容是否属实,并与申诉人面谈,听取申诉人意见,记录在案。5.5.2分析原因,召集考核者组成评审,总结处理意见。复审结果通知申诉人,如果申诉人 对评审会考核结果仍不满意,必须在得知复审结果后5日内向人事部提交要求二次复审的书 面申请,否则视为默认复审结果。
5.5.3通过默认的绩效考核结果,交总经理审批。
5.5.4考核申诉成立的案例,若考核结果需要修正的,其每位参与考核者将受到处罚10元。若考核结果维持,申诉者将受到处罚10元/次。5.6 绩效考核结果运用: 为全力推进绩效考核工作,公司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工作改进、奖惩、薪酬调整、培训开发、职位异动(晋升、降级)等直接挂靠。5.7 绩效考核指标构成:
5.7.1品德、态度指标:衡量岗位员工对待工作态度、思想素质和工作作风的标准。5.7.2业绩考核指标:衡量员工通过努力所取得的工作成绩的标准或数据。5.7.3能力考核指标:衡量员工完成本职工作所具备的能力标准。5.8 绩效指标权重分配(总分:100分):
第三篇: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范文
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依据教育教学原理、教学艺术原理,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进行的策略。
教学设计的概念涉及了教学目标、学生学情、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内容,理顺了这些内容的先后顺序,就形成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教学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没有按年级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而是把教学目标写得比较具体,这说明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首先要规划好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颗种子,它决定了教学设计是长成一棵挺拔的白杨,还是长成一棵婀娜多姿的垂柳。教师依据教育教学的原理,为每个教案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比方说,要发展水平二学生的跳跃能力,那么具体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跳跃的正确方法和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但是这个目标很难用一节课来实现,那么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就把这个目标分成许多小的课时目标分课时逐个实现,这许多课时组成一个教学单元,其中的每个课时都是为了完成某一项小目标。等到单元结束时,我们的大目标也就实现了。
二、学生学情
当教师为教学单元中的一节课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比方说: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技术,接下来就要分析学生以往的知识结构和学生对这个动作的接受能力。在我们学校,学生喜欢玩着一个《跳房子》的游戏,游戏中用到了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动作,但是这个动作与我们要学的技术有很大区别。所以我们只能用这个动作做引子,引出我们要学习的技术,再通过纠正摆动腿的高度,以及落地要屈膝缓冲来教会学生正确的技术。
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一节课中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东西,是教师实现教学目标的桥梁,是学生具体要做的动作。当有了以上初步的分析和设想后,我们就要为学生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在准备活动阶段,除了常规准备活动,还要为学生依据技术动作制定必须的专项准备活动,比如,要学习单脚起跳,双脚落地的技术,那么膝关节,踝关节等极易受伤的部位就要充分活动开,为加大摆动腿的摆动幅度,也要重点做做高抬腿等等。在基本部分的主教材中,我们可以把《跳房子》作为第一个教学内容,让学生重温以往的知识结构;原地向上头顶悬挂高物是第二个内容;一步踏跳,头顶悬挂高物(水平二体育教材《跳远与游戏》部分)是第三个内容;自然助跑,单脚起跳,双脚落地是第四个内容;还可以设置游戏《比比谁跳得远》(水平二体育教材《跳远与游戏》部分)作为本节课的拓展内容,为下节课做准备。在副教材中,我们可以选择投掷,也可以选择跑的游戏,选择的依据是学生整节课运动负荷的大小。
四、组织形式
教学内容确定以后,这节课的框架就基本确定了。但学生在课堂上并不是无序站立的,为了更好的服务于教学,考虑上课学生的人数和练习密度,要有一个或者几个队形,这就是组织形式。有很多教师在上课时用过圆形场地,或半圆形,或四排横队散开的队形,都是与学生人数和练习密度有关。如果学生人数多,四排横队比较合适,教师与所有学生的距离适中,学生能听清楚教师的讲解,但四排横队轮流做动作,练习密度较小;如果学生人数少,可以用圆形场地,半径不大,教师与学生距离适中,学生向外跳,练习密度较大。当然如果考虑整节课运动负荷的话,可以用副教材进行调节。
五、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有许多种,传统的有完整示范教学法,分解教学法等等,新课程理念下有情景教学法,主题教学法等等。在小学阶段常用的是情景教学法和主题教学法,相比以往的教学方法,这两种教学法更能引起儿童学习的欲望和兴趣。还是上面的教学内容,我们可以为其设立一个小兔子学本领的情景,按照春天来了,小兔子锻炼身体(准备活动)——出去找食物(过渡)——遇到一条大河(学本领:单脚起跳,双脚落地)——采集食物回家(游戏:接力)——庆祝(放松)这样一条线,用故事把内容穿起来。这样上课就比较流畅,内容的衔接也不显得突然。
六、教学手段
个人理解就是用来应对课堂上的突发状况的手段,方法,策略。虽然我们完成了上面的教学设计,但并不能保证课堂实际效果会按照我们的设想走,这就需要教师预设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状况,并想好应对的策略。当然,这些预设情况也许并不会出现,所以这些策略并不出现在教学设计中,但还有许多未预设的情况出现,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临场的机智来处理了。
教学设计涉及的内容很多,上述内容只是常用的几项,相信按照这个思路设计,一节常态体育课就能保质保量的完成了。
第四篇: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思路.
新安人才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思路
一、现代薪酬的基本理念
(一)薪酬的实质及其分级的依据
1、薪酬的实质
薪酬是对职工为企业所作出的贡献所给予的相应的回报或答谢,这实质上是一种公平的交易或交换,也就是某种程度的补偿。
实际的薪酬应该包括员工从企业所获得的全部利益,而不论其来源、渠道如何。现代企业应该将各类员工的所有收入“浮出水面”即全部收入货币化,减少这方面的“暗箱操作”。
2、两种基本的薪酬观
薪酬首先应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待。由于大量的资金被用于薪酬和与薪酬有关的事项,因此,对最高管理层和人力资源主管来说,当他们在确立薪酬观以指导薪酬计划时,必须使薪酬从“战略上”适应企业的目标,这一点对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1)津贴薪酬观
津贴薪酬观在许多企业通过薪酬措施得以反映。这些企业一般每年都自动给员工增加薪酬。大多数员工每年的薪酬都按照等比例或近乎等比例增长。在遵循津贴观的企业中,工薪增长被普遍地视为提高生活费的手段,而不论工薪提高是否和实际的经济指标相挂钩。遵循津贴观最终意味着,只要员工们继续他们的就业生涯,那么不管员工的工作表现和企业在各方面所面临的竞争压力如何,企业的费用都不得不一步步上升。
(2)业绩薪酬观
在遵循业绩薪酬观的情况下,没有人被保证仅仅因为在企业又工作了一年而增加薪酬。相反,工薪和奖励主要以工作表现为依据。工作表现好的员工的薪酬可得到较大的增长,而那些表现较差的员工在薪酬上则往往几无增加。当然,实际上很少有企业在薪酬措施的所有方面都彻底以工作表现为依据。不过,在席卷许多产业部门的企业重组中,打破津贴模式的做法正与日俱增。
3、薪酬分级的依据
(1)按时间与按生产力付酬
企业可以根据员工花在工作上的时间来付酬,也可以根据工作总量来付酬。许多企业采取双轨制的付酬方法,即对一部分员工实行小时工资制,对另一部分员工实行薪水制。这两种分配方式是根据职务的性质而确定的。小时工资制是一种以工作时间为基础的最通用的付新安人才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酬方式,按工作小时取酬的员工拿到的是工资(Wage),工资总额直接根据工作小时数计算而得。相比之下,对那些以薪水(Salary)形式获得薪酬的员工来说,不论他们的工作小时数如何,他们所得到的薪酬基本上总是一致的。一般说来,拿薪水的员工比拿工资的员工的地位相对要高一些。
按知识付酬与按职责付酬。
(2)按知识付酬与按职责付酬
(3)按以往贡献付酬与按发展潜能付酬。
另一种分配的依据是工作绩效或生产力。最直接以生产力为基础的薪酬制度是计件工资制,它是根据工作的数量支付薪酬。例如,电话销售公司可以按照业务完成量给员工付酬的办法,对那些多才多艺和技能不断提高的员工构成鼓励。在按知识付酬或按技能付酬的制度下,员工从一个起点薪酬标准开始,随着不断学会从事他种工作或获得其他技能,其薪酬也相应得到不断的提高。
(二)对健全合理的薪酬制度的要求
1、公平性,即只认员工的工作绩效,而不管其身份如何,一切以其工作绩效说话。这要以对绩效认定的公平为前提。
2、竞争性,薪酬标准在内部要能引导人们向上奋斗,奖勤罚懒;对外部则能具有强劲的吸引力。
3、激励性,工作优秀者所获薪酬要明显多于平庸者,这样薪酬才有激励员工努力工作的效果。
4、经济性,薪酬与企业总体经济效益同步增长,同时对任何一个员工的薪酬都要考虑可能产生的效益。
5、合法性,企业薪酬制度不能违反国家及政府部门的法律法规政策。
有一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即薪酬的导向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吻合,比如对脱产学习人员的薪酬怎么处理,对高级人才(特别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薪酬是否应该为普通员工的倍加?领导人的薪酬是否要全部货币化?这些都要同企业当下及未来面临的发展战略相适应。
现代企业还实行以股权作薪酬 的制度。这样做可以增强员工(包括领导人)与企业共命运的意识,也可以使员工依其贡献大小享有相应的永久收益,一旦为企业作出了明显贡献,特别是重大贡献,不会因为退休、离职而不再享有创业利益;握有股权,就可以永远获取相应的资本薪酬。这样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薪酬的即期现象所带来的一有机会就拼命捞一把、或“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心理问题。
新安人才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三)影响薪酬系统的主要因素
1、影响薪酬系统的外部因素
如社会劳动力的供求状况;企业所在地区及行业的特点;企业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国家的法律法令。
2、影响薪酬系统的内在因素
如本单位的业务性质与内容;公司的经营状况与财政实力;公司的管理哲学和企业文化。
二、基本薪酬:工资与奖金
(一)工资制度合理设置的基本工作程度
1、企业付酬原则与策略的拟定
2、职务设计与分析
3、职务评价或职位评价
4、工资结构设计
5、外界工资状况调查及数据分析
为了确定企业的分配制度,企业还须对其他企业对同样职务支付薪酬的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的目的是搜集有关工薪水平的详细资料。企业可以自己进行直接调查,也可以利用其他企业或机构的有关调查资料,企业可以从许多不同的渠道得到这类调查资料。关于职务和企业的全国性调查资料,可以从美国劳工部、劳动统计局以及各种全国性行业协会等机构获得。
6、工资分级和定薪(具体内容见下文)
7、工资制度的控制与调整
工资应随企业效益的变动而增减,这也包括视员工本人的工作绩效相应变化,然后应根据生活指数的变化而调整,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改变而调整,最后要考虑当地发展水平和国家发展进步的因素。
(二)工资分级和定薪的基本方法
1、分级(排序)法
排序法是职务评定方法中较简单的方法之一。该方法根据各项职务对企业的重要性,从高到低将各项职务予以一一排列。排序的依据,是该职务整体上的重要程度,而非某些个别新安人才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组成部分的重要性。可供采用的排序方法有多种。
2、岗位分类法
分类法是以责任大小和在能力和技能、知识、职责、工作量和经历等方面的要求为依据,将企业的各类职务分别定级。然后将各种级别排列成为一个体系。
3、要素比较法
要素比较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数量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将排序法和计分法组合一体而成。要素比较不仅确定了哪项职务对企业更加重要,而且还确定了重要多少,从而使得更容易将薪酬要素的价值转化成货币工资。
薪酬要素用来确定多种职务所共有的工作价值。这些要素是根据职务分析确定的。例如,对仓库和制造场所的职务来说,体力要求、可能遇到的风险以及工作环境就可以作为薪酬要素,并给予较大的权数。而对大多数办公室和文书性的职务来说,上述因素就无足轻重。因此,在确定薪酬要素和权数时,必须以职务的性质和特点为依据。
4、计分法
计分法是最为广泛采用的职务级别评定方法,它比排序法和分类法要复杂的多。计分法首先确定与职务有关的薪酬要素,并给予这些要素以不同的权数或分数。
(三)奖金的种类与制定
1、佣金
佣金是销售工作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奖励制度。它是一种按销售数量或销售额的某一百分比来计算的薪酬。佣金以三种方式纳入对销售人员的薪酬分配:直接佣金、薪水加佣金以及红利。
在直接佣金制度下,销售代表得到其销售总额的某一比例。不过,最通行的做法是将销售佣金和薪水并用。这种并用措施将薪水的稳定性与佣金注重业绩的一面结合为一体。虽然两者的分割比例因行业和其他因素而不尽相同,但比较普遍的分割比例是薪水占薪酬的80%,佣金占20%左右。、红利
如上所述,销售人员所得佣金可以采取一次性收入的方式,或者说红利的形式。其他员工也同样可以得到红利。由于红利并不成为员工基本工薪的一部分,而基本工薪乃是今后计算提薪幅度的基数,因此,支付红利的代价一般比工薪增长要低一些。
红利形式的个人奖励薪酬已往主要是给予企业主管或高层的管理人员,但用于中下层人员的情况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新安人才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3、团队奖励
以团队为对象的奖励是否有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团队规模的大小。如果团队规模过大,员工就会认为,他们个人的努力对整个团队工作业绩的影响微不足道,因而对作为结果的最终奖励的作用也必定是微乎其微的。因此,企业通常侧重针对小规模团队设计奖励方案。企业实行团队奖励的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复杂工作需要依靠员工的相互协作。
4、收益分享
收益分享是让员工参与分享超过常规收益的那部分额外收益。这部分额外收益可以是额外的利润,也可以是额外的产出。收益分享的目的,是力图提高员工可自由斟酌的努力程度,也就是让员工在最高可达到的努力极限和为保证不被开除所需的最低努力下限之间,尽可能主动地向上努力。
收益分享部分的派发可以按月份、季度、半年和进行,具体情况取决于管理理念和对工作业绩的衡量方式。额外收益的分配越经常,员工对奖励的感受度就越高。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多数具有收益分享计划的企业都选择比分配要频繁的分配次数。
三、补充薪酬:员工福利
(一)各种补偿
1、工伤补偿
工伤补偿是为那些因公受伤的员工提供的各种福利。企业可通过从私营保险机构或政府保险基金购买保险的方式,来覆盖员工的工伤保险;也可用企业自有保险的方式为员工提供工伤补偿保险。根据工伤保险制度的要求,企业必须为在职务范围内受伤或得病的员工,提供现金补偿并支付医疗和康复服务费用。
2、失业补偿
失业补偿是法律所要求的另一项福利,这一要求是社会保障的内容之一。由于各个州独立地操作自己的失业补偿制度,因而使得各州之间的有关条例存在很大的差别。
3、医疗保健福利
企业为员工和其家属提供各种各样的健康和医疗福利,通常是通过保险来覆盖各项赔付。医疗保健福利通常包括的赔付项目有:医疗费、牙齿治疗费、处方用药费、眼疾治疗费等。
(二)退休福利
1、提前退休 新安人才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关于提前退休的条款目前出现在许多退休金计划中。提前退休使人们可以早日离开已从事了很长时期的工作。那些为同一企业工作了25年~30年的员工或许希望将他们的智慧用在其他方面。一些企业和个人还采取了分阶段或非全日制退休方案。
2、退休金计划
退休金是一种由企业和员工共同建立和负担的老年福利。政府并不要求企业为员工提供退休金,目前,也只有40%~50%的员工享有这种福利。
(三)其他福利
1、特殊津贴
这是给为企业作出重大贡献人员的一种特殊待遇,这种福利实际上是一种奖励,尽管其形式看起来是福利。
2、教育培训福利
教育福利指对员工在受教育方面的资助。该福利支付部分或全部与正规教育课程和学位有关的费用,甚至包括书本费和实验室材料使用费。
3、假期福利
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给予员工带薪的假期和班上休息。带薪的午餐时间和工间休息、节假日、休假等都广为人知。此外,企业还为员工其他方面的需要提供假期。据估计,假期福利占整个薪酬的比例从5%到13%不等。最普遍的假期福利包括带薪假日、带薪休假和缺勤假。如果不是全部的话,那么至少大多数企业提供带薪的节假日。
第五篇:诗歌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诗歌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高中语文教材主要文本类型教学设计》(魏国良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第25—28页):
在语文教材中,现代诗歌类文本在总量上要远少于古代诗歌。尽管少,从教学实践来看,将现代诗歌教学视为畏途的教师似乎不在少数。究其实,还是教学设计的一些基本问题使教师感到困惑:现代诗歌到底该教些什么、怎么教?许多人心目中有一个概念误区:现代诗歌是白话写成的,还需要教吗?正因为如此,现代诗歌到底是否需要教甚至一度都成了问题。但是,既然是众多语文教材的共同选文类别,说明作为一个未来的社会人有必要去认识这一类文本,并且作为一种素养,学会解读、品味现代诗歌是重要的语文教育养成内容之一。
那么,究竟是什么使教师感到棘手呢?似乎有三方面问题构成了教学设计、教学干预的难点。这就是现代诗歌的三个主要构成:主题、诗味与现代技巧。破除这些难点,就形成了设计的基本思路。
1.品诗味
诗味是现代诗歌“有什么”需要教的内容之一。这样说,似乎已经明确了现代诗歌教什么的问题,其实问题并没有解决:为什么现代诗歌有一个诗味问题需要作为教学内容之一来强调呢?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古代诗歌才有诗味,而现代诗歌的白话载体使其丧失了诗味。这一认识有一半是正确的:古代诗歌是文言诗,借助文言的言简意赅构建起了人人皆知的诗味;但作为现代诗歌载体的白话,同样可以赋予诗以诗味。这已经为众多现代诗人的探索、实践所证明。例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死水》、臧克家的《有的人》、卞之琳的《断章》、顾城的《一代人》等,只是实现的途径不尽相同罢了。
现代诗歌诗味的来自,一方面是对古代诗歌的继承,例如,讲求语言的咀嚼味,如《这也是一切》的“一切”;讲求物象、意趣的设计,如《雨巷》中“雨巷”、“丁香”。另一方面是运用一些现代表现技法,例如,跨时空的、泛人格的、变形的等语言组接、人物塑造、形象设计的技巧,使作品产生视觉冲击,如《春天,遂想起》中有关“江南”的跨时空领属呈现。指导学生去“品”出现代诗歌中的诗味,就要以这些诗味的来自为抓手,在品咂中体会诗的隽永、深刻、细腻、调侃等之味。
2.评诗情
现代诗歌的诗情,即意蕴、旨趣、情致等,既是作品诗味的来自,也是作品主题主旨所系。但恰恰也同样是教师教学的难点,设计指导策略时的难点。其困难之处是由来已久的阅读观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人们认为,诗情是一个内省性的“东西”,其所以归为内省,在于看不见、摸不着:缺乏直观地、外在的表征。加上学生的年龄与阅历,(?)要对成人世界的沧桑、隐逸、苍凉、悲情、缱绻、谐谑等等与人格、品位、情怀相关的情感活动完全理解,确有一些困难。(这似乎可看成是一个病句。)
但这些东西是现代诗歌表达表现的重要组成之一,教学自然不能绕开而行。一般的教学设计会将诗情的体味通过迁移、类比、比对等来使认识深化,也会通过阅读有关的赏析性文本、解读性图示、感染性音画来寻觅启迪、类推、置换的理解点、触发点。当然,一个很重要的策略是让学生走进诗人的人生或直面所关注的人生,在给出自己的解读的同时去认识、理解、表达诗歌中的意蕴、旨趣、情致等。
3.说诗风
有人把现代诗歌一概称为“朦胧派”、“先锋派”、甚或“现代派”。其实这些说法的 2
内涵有很大差异。例如,朦胧诗派,是从人们的评价进入现代诗歌审美理论术语系统的,即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一些主题主旨不够明确的诗歌,冠以“朦胧”二字。而“先锋派”、“现代派”本是国外美术领域的流派而扩展到小说、音乐之类的艺术领域,与世俗将近二十余年所谓反传统的年轻诗人说成“先锋”、“现代”,含义实质上是不同的。国外这些流派的不同主要还是创作技法上的差异。
现代诗歌将诗风作为教学内容之一,是因为现代诗歌的个性化倾向比古代诗歌还要明显。识别、表述这些风格各异的现代诗歌作品,是语文文本阅读素养的基本构成。如《雨巷》的迷幻、幽美,《春天,遂想起》的宏富、深厚,《这也是一切》的思辨、激越等。当然,读出现代诗歌的风格所在,也许要指导学生研究、解剖其承载之“物”:语言、手法、诗行、排列、分节等。
《高中语文教材主要文本类型教学设计》(魏国良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2月第1版,第242—244页):
诗词曲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从商周的《诗经》、汉魏南北朝的乐府诗到隋唐近体诗的勃兴,是诗歌的一脉相承;从隋唐曲子词到宋的开一代文脉之新是词的鼎盛,而在宋词中脱胎、演绎成散曲、套曲、杂剧,则是元曲的滥觞。诗词曲在文学苑囿中的独树一帜,成为横亘千百年、一以贯之的奇特文学景观。它们理所应当地构成语文教材、语文学习的主要方面。
总体而言,我国古代诗词曲是以文言写就的,加上诗歌所要求的节奏、押韵等特征,因而其文体特点既有文言性,也具有诗歌性;如果诗歌用于叙事,则又是文言性、诗歌性、叙事性的统一。就诗词曲三者而言,它们之间各有其格律上的不同要求,学习这一类作品不能不顾及相互间的区别,在作为常识性内容了解其格律之外,还要关注格律带来的特有韵味与表达意趣。
虽说诗词曲属于文言诗歌,但对这一类韵文文本又不能完全等同于文言文文
本来阅读学习,如果过分执拗于文言语法的讲读,则诗歌韵味荡然无存。而诗歌特有的一些表达处理方式,诸如语序、互文、物象、诗眼等,在帮助体会、理解上有其独特作用,在构思诗歌教学设计时似乎还不能忽视。古来诗词曲的学习有一些约定成俗、行之有效的要求与做法,比如讲求讽诵吟咏,有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之说。显然,这也是基于韵文文本特点的学习在长期实践所获的认识。
诗词曲类文本的教学设计基本思路是: 1.关注诗词曲格律及表达特点
诗词曲有各自不尽相同的格律要求。概要而言,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在格律的严谨与否,诗与词曲的主要区别在于节奏的变化与否,词与曲的区别在衬字的运用与否等。而语序、互文、物象、典故、诗眼等手法使得诗词曲作品显示出
情景、个性、风格等特色。对于当代学生来说,了解一点这方面的常识会有助于真正读懂其主旨、体会其意趣。
将格律与手法置于作品的表达、表现方式来关注、研究,是使僵化的诗歌知识变为对诗人鲜活的适情应景设计理解的十分重要的教学设计策略。这就是说,通过虚拟还原作者的创作,来推究其在格律及表达处理上的构思、所追求的意蕴,这会使这一类枯燥的常识学习变得有用、有趣、有效。
2.参与叙事、状物、抒情、言志
如果说诗歌的格律与表达是作品“有什么”,那么借以叙事、状物、抒情、言志则是“做什么”,即试图表达、表现“什么”主题、主旨。一般而言,叙事、写景、状物、咏史、寓意、抒情、言志七种情形,既可能会有侧重,也可能会有交叉。在指导学生区分七种表达与表现性状时,就要注意引导探究其或侧重、或交叉,4
解读其中可能蕴有之情、意、志。
这就是将讲读转化为解读、探究,使得冷峻的诗歌学习成为一次热情的“探究之旅”,从“我”对作品的叙事、写景、状物、咏史中,平等地、参与式地去“体验”第二种人生的际遇、历练与感怀:诗人的心境、情怀、志趣与意向。毫无疑问,参与者的体验较之于旁观者的点评,会有更多更深的切身之感。
3.整合诵读、解读、鉴赏
诗歌作品的诵读,是通过诵读来体味作品音韵、节奏变化所带来的美感;注重其诵读及指导,是试图让学生重建诗人原有吟咏、斟酌、“拈断几茎须”的创作情景,更深刻、更直观地感受其各所特有的韵味。诗歌作品的解读,是对主旨、手法的解析与深化阅读;而美学鉴赏,则是从审美的角度对作品予以品评、赏析。应该说,三者具有不同的学习功能。通过教学指导是三者相互贯通、整合,目的在扬各自之长、补各自之短。借助诵读的直观体会、解读的理性分析与鉴赏的“诗话”、“词话”式评说,使对作品的认识相互交映、相映成趣。
《中学现代文学作品教学设计研究》(何更生著,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2月第1版,第107—124页):
现代诗歌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方式方法设计等。
一、中学现代诗歌教学目标设计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三个维度规定了语文课程目标。设计作为阅读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现代诗歌教学目标,其出发点也应该落实到位三个维度上。
(一)知识目标
现代诗歌的知识目标包括诗歌内容知识和背景知识。内容知识主要有:
(1)诗歌中所描绘的景物、事物和人物等,如上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破旧的老水车”、“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等。
(2)诗歌中叙述的事件,如《王贵与李香香》中的爱情故事。背景知识包括诗歌内容所涉及到的有关知识和诗人创作诗歌时的生活和心理背景知识。前者如《王贵与李香香》这一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知识;后者如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思想状况、生活状况和情感状况等。
现代诗歌知识目标的达成重在理解和记忆。理解的本质是对诗歌语言文字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的接受和意义建构;记忆的本质是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塑造的意境、抒发的情感等在长时记忆中的储存。
(二)技能目标
技能包括动作技能和智慧技能两种类型。诗歌阅读的动作技能主要指朗读和颂读技能,其本质是口腔和气管肌肉根据一定规则的协调运动。诗歌阅读的智慧技能指运用概念和规则对诗歌语言和意境的感悟、理解和把握。设计现代诗歌教学的技能目标,也应该从两个方面进行:
(1)现代诗歌阅读的动作技能,如学习《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能够根据诗歌的感情基调有节奏地朗读全诗。
(2)现代诗歌阅读的智慧技能,具体指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词语的认读技能。这是一种基本的智慧技能,主要是能够感知、领会诗歌词语的意义和色彩。
其二,诗句的感悟技能。由于诗句高度凝练,一个句子包含着日常口语一个甚至几个句群所能表达的内容。因此,诗句的感悟技能与一般的语感技能是不同的,后者可以达到自动化水平,因此属于基本技能;而前者需要读者根据上下文 6
语境进行分析、推理和想象,因此需要意识的监控,属于高级技能。
其三,是诗篇意境的感悟技能,这也是属于高级技能,其本质是根据一定的规则对诗篇的主旨、感情、意象等进行分析探究。
(三)认知策略
现代诗歌阅读方法运用的心理本质是一套策略性知识支配着读者对诗歌的认知解读活动,因此,方法目标的实质就是认知策略或称诗歌阅读的策略性知识。具体包括:
(1)意境探究策略(2)诗眼揭示策略(3)主旨把握策略(4)风格与写法归纳策略(5)诗篇记诵策略
(四)情感目标
情感目标是现代诗歌教学的重要目标,这是由诗歌的自身特征和学生阅读诗歌的心理特征所决定的。如前所述,诗歌是诗人情感的外化,诗歌的内核是情感。同时,学生学习诗歌的过程是一个“披文以入情”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通过语言文字的解读,领悟作品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与诗人产生共鸣的过程。因此,通过现代诗歌的教学使学生的情感产生变化是现代诗歌教学的主要目标。
情感的本质是个体对事物的一种情绪体验。现代诗歌的情感教学目标,也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对诗句的学习获得与诗人相同或相似的情绪体验。这种体验的获得包括:
(1)接受。能够通过语言文字了解诗歌中包含的思想和情感内容。如,学 7
习《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能够了解本诗所表达的是一种深沉的爱国之情。
(2)反应。能够对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价值判断。如,学习《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能够明确诗人的爱国之情是一种高尚的、正确的感情。
(3)共鸣。形成与诗人相同或相近的情感体验。如,学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后,学生增强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中学现代诗歌的教学过程设计
总体上说,现代诗歌的教学过程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认读诗句建构意义、探究诗歌蕴含的意境、体验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并对诗歌的语言、结构、意境的塑造的手法等进行评价鉴赏的过程。这个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一)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整体感知课文
创作背景是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的重要因素。我们只有把作品与作者创作的时间、地点以及当时的生活、思想感情联系起来,才能体会个中“滋味”。如《再别康桥》的创作时间和缘起,一直以来就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教师教学用书》上说,写作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1920年徐志摩远渡重洋,从美国到英国研究文学。在伦敦剑桥大学,他以一个特别生的资格,随意选科听课,度过了一年多真正悠闲自在的日子。临到他要离开伦敦的前夕,在一个美丽的黄昏,他在康桥上漫步,流连忘返,写下了这首诗。另一种说法是,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南中国海。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第二种。其理由如下:
1.据赵遐秋先生的《徐志摩传》载:“他在1923年发表过《康桥,再会吧》。不过,两年的康桥生活太使他魂牵梦萦了。写完那首诗,显然是意犹未尽。1928年再访康桥,他于是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又倾注一腔深情写了《再别康桥》。” 8
赵先生写这本传记,历经六年,他说,1983年陪老母去香港会亲,有其胞弟鼎力相助,得以广泛搜求海外出版的徐志摩的作品和论著及一切有关的种种的资料。《徐志摩传》中列举了徐志摩的作品要目:如《志摩的诗》(诗集之一)出版于1925年8月,收1922年至1925年诗55首;《翡冷翠的一夜》(诗集之二)出版于1927年9月;《猛虎集》(诗集之三),出版于1931年8月。如果赵先生收有这些诗集,那么,是不难从各时段的诗集中确定《再别康桥》的时间的。
2.从诗题来看,既然是“再别”,当属第二次离别。第一次离别的时间是1922年8月,对康桥,徐志摩深信,此去身虽千里,梦魂必常绕其左右,他下决心还要回来。8月10日,他写诗《康桥,再会吧》就说:“任地中海疾风东指,我亦必纡道西回,瞻望颜色”。他在诗的结尾写道:“我今去了,记好明春新杨梅/上市时节,盼我含笑归来,/再会吧,我爱的康桥!”可见,《再别康桥》一诗,是对《康桥,再会吧》的呼应。
当然,关于诗歌创作背景知识的介绍,作者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再拿《再别康桥》为例,其作者为现代诗歌的奠基者——徐志摩,接下来就要向学生介绍作者——徐志摩了。这个时候,我们不能简单地按照课本或教案上讲的介绍:徐志摩,1896年生,笔名云中鹤,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盟主。1921年开始写诗。1922年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他的诗、散文以及艺术观,受英国浪漫主义影响较深,被称作是“浪漫潇洒的资产阶级诗人”。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飞往北京,在山东开山遇难,年仅35岁。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花雨》、《云游》等。代表作有《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沙扬娜拉》等等。如果这样介绍,学生对徐志摩是有一些了解,但这些对学生理解诗歌又有多大帮助呢?学生对于诗人灵感的闪光— 9
—诗歌,又会有多大兴趣呢?答案恐怕不能令人满意。如果教师换一种方式,从徐志摩与三个女人(张幼仪、林徽茵、陆小曼)的故事入手进行讲解,也许效果就会好得多。我们知道,作为一代才子的徐志摩,他所经历的爱情波折也许比他留下的诗篇更令后人感兴趣。同时,我们通过讲述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可以把徐志摩从杭州中学时代,欧洲留学时代,北京、上海教书,出版刊物时代一直介绍到他去世。这样,不但能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也对学生理解《再别康桥》有很大帮助。当然,这样一来,对教师的要求就会大大提高。教师不光要读《徐志摩小传》、《徐志摩与陆小曼》、《林徽茵与梁思成一世情缘》等书,还要了解梁启超与梁思成、梁启超与徐志摩、徐志摩与梁思成以及林长民与梁启超、林长民与林徽茵、张幼仪与张君璈和张君劢、陆小曼与王赓等众多人物的复杂关系。不熟悉这些,上面故事便无从讲起,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不过,我想,作为一个合格的或者进一步说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这些知识。
(二)把握诗歌的结构,探究诗的题旨
解读诗歌要找出诗的主旋律,认识诗的题旨,就必须把握诗歌的构思。如上所述,诗歌感情强烈、思想深邃、形象鲜明。而把感情、思想、形象三者连缀统一起来的是诗歌的艺术构思。由于诗歌的题材不同,诗人的艺术风格不同,表现于诗歌里的艺术构思就多种多样。有的以故事情节的展开进行艺术构思,如《王贵与李香香》;有的以一定的线索连缀几个生活画面的方式进行艺术构思,如《天上的街市》;还有的以两幅画面对比的方式进行艺术构思,如《青纱帐——甘蔗林》。
了解诗歌的艺术构思,不但可以把握诗人感情发展的线索,捕捉引起诗人创作的契机,而且能够把握诗歌中的画面,并分清画面的疏密、浓淡、远近、巨细、10
动静的搭配方式,进而体会诗歌的感情。例如解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只有把握描写北国雪景的壮丽是为了抒发诗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评论古今英雄是为了表达诗人救国的豪情壮志这一艺术构思,才能理解其意境,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抓住诗眼,探究意境
所谓诗眼就是指诗歌的精要部分,即诗歌重点描写的意象。什么事意境呢?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亦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也。”他在《宋元戏曲史》中又说:“何以谓之有境界?曰:‘写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述事则如其口出是也’。”可见,“情和景是构成意境的两个基本要素。从哲学范畴说,意境也就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失主客观的一种对立统一。”诗歌的意境,就是诗中主观感情的抒发和客观事物的描写所形成的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意境的核心在于“真”,即“能写真景物,真感情”。以此把读者带入诗歌所描写的境界中去,与诗人同忧同乐、同悲同喜,引起感情的共鸣,从中受到感染。把握诗歌的意境,要透过具体事物的描写明晓意境。创造意境离不开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以景为主,或以情为主,或情景交融。以景为主,即以写景来寄意。解读这类诗歌时,要先领略诗中的事物,即“入境”,然后在“境”中体会它的“意”。以情为主,即以意取胜。解读这类诗歌时,要从情与景的互相配合和交织中去领会、感受诗人的思想感情。
(四)品味语言,分析鉴赏全诗
诗歌的语言凝练、含蓄、优美。它意蕴深沉、丰富,往往字里行间既有言内之意,又有弦外之音。因此,读诗必须挖掘和推敲诗的语言,这样才能理解诗中蕴含的深意,深入领会诗歌中丰富的内涵。
把握诗歌的语言,要抓住表现意境的关键词语,抓住传神的诗眼,细细咀嚼玩味,以利于诗歌艺术形象的再现和意境的把握。如《回延安》中“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胸口上”,这一“抓”一“贴”,就写出了“我”对故乡延安——母亲的亲切、热爱之情。“……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您——母亲延安您就在这里!”这“搂”,这“唤”,都表达出诗人歌颂延安、热爱延安、热爱革命的真挚感情。抓住关键词语进行品味,能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产生一种似乎看得见、摸得着的内心视象,真正领会诗歌的内容,感悟诗歌语言的魅力。
把握诗歌的语言,还要懂得诗歌的修辞手法。诗歌常常运用生动的比喻、拟人和合理的夸张等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丰富的思想感情,增强语言的艺术型和感染力。如《回延安》中把延安比作母亲,就自然贴切,它将诗人对延安的思念升华为儿子对母亲的思念,感情浓烈,真挚动人;又如《周总理,你在哪里?》用拟人的手法把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写成周总理为革命、为人民辛劳一生的见证人,表现出周总理博大的胸怀和为党为人民鞠躬尽瘁的思想感情。有的诗还运用对偶、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艺术魅力。解读时需要加以分析和欣赏。
另外,教师不能忽视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前些年,语文教学受到了“少慢差费”的指责,于是出现了片面求多求快的现象,进而又把“精讲多练”这个口号中的“精讲”理解为“少讲”,把“多练”理解为语言练习,忽视了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典范文章和优秀作品怎样运用准确语言、恰当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就是嚼得太烂、烦琐哲学。其实,“精讲”的“精”,不只包含着数量,更包含着质量。“精”不等于少,虽然讲得“精”往往体现为讲得少,也不一定都体现为讲得少,讲得多也不一定就讲得不“精”。所谓“精”,12
主要地应该是体现为抓住文章的精要处,讲出文章的精华,讲得精彩(这里说的是广义的讲,包含着指点、启发学生学习文章)。“多练”的内容非常广泛,语言练习固然是练,预习课文是练,学生在课堂上的听说读写都是练,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也是练,而且是一种更重要的练。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体会文章形式的优美、内容的深刻和内容形式的完美统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只有具体体会到典范文章、优秀作品描述怎样优美,表达怎样有力,才能提高阅读能力,并进而借鉴此写法,提高写作能力。只是浮光掠影地泛泛涉猎文章是不能切实提高写作能力的。许多名家都很注意深入品味文章。陶潜说他读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欣然忘食”就是深入品味文章才能进入的境界。杜甫总结他的读书和创作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更道出了他反复研读诗文的经历和巨大效果。
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并不是要对诗歌进行逐字逐句的分析,也不应通篇平均使用力量进行分析;而要引导学生抓住精要部分进行深入分析,其余部分可用略讲方式带过。比如分析《再别康桥》这篇文章。《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1928年秋,作者再次到英国访问,故地重游,勃发了诗兴,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为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此处用词不妥当,“憧憬”一般指对未来。),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开头概说:“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然后逐节分析:第一节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连用三个“轻轻的”,13
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同时透露了难舍难分的离情,给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第二节写岸边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成“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三节写康河的水草,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成了“彩虹似的梦”。第四节写榆树下的清潭,诗人融情入景,诗人的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里,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写出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恋情;第五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写诗人挥篙泛舟,寻他“彩虹似的梦”,晚归时情不自禁地要放声高歌,快乐达到顶点;第六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想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情绪低落下来;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跣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语,又胜过多少情语啊!第七节跟开头呼应,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并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胡适曾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她追求这个单纯 14
信仰的实现的历史。(”《追悼徐志摩》)果真如此,那么诗人在康河边的徘徊,不正是这种追寻的一个缩影吗?
这首诗表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将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诗的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全诗7节,每节4行,组成两个平行台阶;
1、3行稍短,2、4行稍长,每行6至8字不等,诗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诗人闻一多在20世纪20年代曾提倡现代诗歌的“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再别康桥》一诗,可以说是“三美”具备,堪称徐志摩诗作中的绝唱。
这样分析文章,主要是抓住作者在每一节里所描写的主要意象进行讲解,没有必要把每一个词语讲解到位。这就是要把精讲和略讲结合起来。
强调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并不是反对学生博览。博览可以开阔眼界,丰富知识,也是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但却不能因为需要博览而反对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读书方法,可以唤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以阅读课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带动他们课外阅读的博览,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容易受到良好的效果。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可用谈话法,可用讨论法,可用点拨法,未尝不可用串讲法。但运用任何教学方法都应引导学生抓原作的精要,品味原作的精华,体会作品文质的兼美。否则,就谈不到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15
运用什么教学方法也就失去意义了。
(五)变式练习,拓展思维
训练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怎样选择和运用这些方法呢?选择训练方法的根据是:
(1)教学目的。这是选择训练方法的主要根据。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阅读能力的形成主要依靠阅读的练习和实践。夸美纽斯说过:“一切语文从实践去学习比用规范学习来得容易,这是指听、读、重读、抄写、用手用舌头去练习,在可能的范围以内,尽量时时这样去做。”因此,阅读训练应该选择让学生多动脑、动眼、动口、动手的训练方法。
(2)教材特点。方法是为内容服务的,没有超脱内容的方法。因此,在选择训练方法的时候,必须考虑训练内容的需要。例如诗歌,可多用朗读法,反复朗读会加强综合感受,使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和韵味。
(3)学生特点。一般地说,年龄小的学生,注意力较难集中,应多变换教学方法,以帮助集中注意力。根据少年爱动不爱静的特点,让他们当众朗读、复述、答问。注意发挥他们形象思维优于抽象思维的特点,也要适当地加强抽象思维的训练。对于高中学生,可以适当地多用讨论法、划批法,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并给他们发表见解的机会。
怎样运用训练的方法呢?
(1)要灵活驾驭方法。阅读训练的方法是根据实际需要在教学中创造出来的。在运用这些方法时,要因人、因文、因时、因地制宜,使其为“我”所用。
(2)要组成方法体系。教学是一个整体,应该从整体上研究和运用方法。例如:一篇课文教学,或一堂阅读课,往往不只用一种教学方法,这样几种教学 16
方法要互相配合组成方法的体系,如讲读法:读读、讲讲、议议、练练法;读划批写法;十字法(点划查批注问摘读背默)等,这样,使语文教学呈现多种形态。
(3)要扬长补短。在阅读训练过程中,教师不仅作方法指导,还要作必要的示范。但是,教师不是全能的人,有的善朗读,有的善分析,有的善勾画,有的善评写。每个教师都应该发挥自己的所长,使教学富有特色。同时,也应不回避自己所短,或向同行学习,以提高自己;或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补其不足。总之,扬长补短,力争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另外,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下面就还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探讨作业的布置。
(1)研究性作业(全体学生完成)
①如何看待徐志摩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他作品的影响呢?有人说,人是情绪的奴隶,文为心声,但人性是复杂的,所谓文未必如其人,比如英国作家培根;比如诗人海子写“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但两个月后,他却自杀了……如何看待为文与为人的关系?能否举例谈谈。
②中国现代文坛流派纷呈、群星闪烁,你觉得有哪位诗人能与徐志摩进行比较,试从作品的语言、思想,作家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做比较鉴赏。自选角度,写一篇小论文。
(2)个性化作业
①请某同学思考:徐志摩的作品有没有受到“五四”精神的影响? ②请某小组同学重点思考:徐志摩的诗歌风格对卞之琳的影响。
三、中学现代诗歌教学设计原则
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相比古典诗歌而言,现代诗歌似乎更难理解,也更难 17
讲解,所以“读不懂”、“讲不好”的问题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普遍存在,现代诗歌的教学也成了很多教师颇感棘手的教学难题。以笔者浅见要解决现代诗歌教学中现存的这些问题,教师至少要贯彻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则。
(一)要有宽广的诗歌背景知识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机械地就诗论诗,而应通过知识性的扩展讲解使学生达到扩展阅读的目的。扩展阅读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的习惯。扩展阅读的内容不必面面俱到,应尽量简单准确,点到实质,但切忌语焉不详。具体内容应包括诗人简历、诗歌常识等,对于现代新诗中的术语名词,如什么叫象征主义,什么叫浪漫主义,什么叫感伤主义,什么叫现代主义;一些特殊的诗歌形式如十四行美学原则是什么。在目前学生普遍喜欢徐志摩诗歌的情况下,可以讲讲“新月诗派”及其主张的格律诗的“三美”原则,并结合具体作品解释清楚这“三美”具体的内涵。讲到舒婷的《致橡树》时,也应该扩展讲一讲“朦胧诗”的名称来源及其思想艺术特征。如果按照主题划分为爱情诗、乡愁诗、爱国诗,或者按照艺术特征划分为抒情诗、叙事诗、史诗等,可以尽量归纳、总结同类主题或同类形式的一些诗歌;如果按照流派划分,可以对各个流派的特色以及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作出归纳分析。因为很多诗歌需要放在具体大背景和新诗史中阐释,所以诗歌背景和简单的诗史也应有所涉猎,比如讲授韩东、于坚的诗时,应该提及第三代诗歌运动,而对于郑敏的《金黄的稻束》,则应该讲讲“九月诗派”、西南联大诗人的概况。
(二)要进行开放式的解读与赏析
古代文论中所说的“诗无达诂”,并不是说丧失标准任意而为,而是说对于一些具有丰富复杂内涵的诗歌可能会有多重解释,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力求 18
找到最符合愿意的“可能性”解读,这是靠近式的解读,而不是远离或僵化的就诗论诗。笔者以为,这种开放式的可能性解读首先应该是一种深度而准确的讲解,不能只是泛泛而谈,更不能是离题的解读,而应是一种“细读”。这就需要考虑到时代背景、历史现实和文化内涵等因素,以及字句中复杂幽微的意蕴,当然,丰富的轶闻史事也可以从旁充实。比如闻一多的《色彩》,这首诗写的虽是“色彩”,其实是在写“生命”,“色彩”的丰富多彩(红黄蓝黑等)就是“生命”的丰富多彩(爱恨生死等),关键诗句是“生命是张没有价值的白纸”,“从此以后,/我便溺爱于我的生命,/因为我爱他的色彩”。就我所知,有些老师对这首诗的解释很肤浅僵化,居然让学生把各种色彩对应代表的意思背会,考试中居然会给出“红黄蓝黑”各代表什么意思的考题,想到学生在“绿——发展、红——热情、黄——忠义、蓝——高洁、粉红——希望、灰白——悲哀、黑——死”之间划上对应号,我觉得这样的诗歌教学是失败的。其实,对这首诗在色彩上的隐喻运用,教师也可以结合闻一多绘画的功底讲讲他诗歌中的绘画美,也可以讲讲色彩的主观性。而现在有些教师往往把一些饱含情感、极为感性、意味无穷的诗歌给程序化了,把传达丰富细腻感情的灵性美简单化为枯燥无味、死记硬背的符号,恨不能把学生的大脑当做一个知识的硬盘全部拷贝储存进去,而思想的深沉、语言的美感、情感的撞击、精神的愉悦等等都被稀释掉了。所以,深度准确的解读应放在第一位,不是浅显的阐释,更不能是离题的阐释,或断章取义、只顾字面意思的解释。开放式的解读不是随意的解读,而是切近原意的解读,所以应尽量减少曲解原意的误读。比如对于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首诗的讲解,就不能简单停留在诗句表面,而应结合诗歌创作背景、诗人的文化心理进行分析。这首诗语言明白如话,意象单纯明净,诗风清新明朗,全诗基本是以质朴明朗的笔调和直抒胸臆的情感 19
剖白为主,表达诗人对尘世幸福生活的憧憬与弃绝,以及对理想生活执著而孤独的追求。诗中比较好理解的是对得到幸福的喜悦和对尘世中亲人、友人以及陌生人的祝愿,流淌着一种温暖清丽的气息。但是这首诗人自杀前两个多月所写的作品,看似单纯、平淡,却寄意幽深,温婉平和中透露出诗人对都市物欲生活的拒绝和对乡村纯净生活的向往。“大海”构成诗中的核心意象,成为诗人理想的象征和灵魂的皈依,诗人的一切向往和全部的人生理想就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全诗最关键的、最能泄露诗人内心秘密、反应诗人最真实感情的是最后一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诗人情感与生命的最终归宿。诗人非常清楚地知道“尘世中的幸福”与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和幸福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根本上是异质的,是无法相合的,言外之意是:我自己不在尘世,尘世的幸福不属于我,是给予别人甚至陌生人的,因为,“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把美好的希望和祝福留给尘世,而诗人自己追求的幸福却是超越弃绝了尘世幸福的永恒幸福。全诗有几组隐含的对比关系:人物关系是“你”(“我”之外的尘世中人)与“我”的对比;“从明天起”暗含的是时间关系上“明天”与“今天”的对比;在精神追求中,“尘世”代表的“现实世界”和“世俗世界”暗含的是与“理想世界”的对比。对比关系使海子的诗歌意蕴显示出一种悖逆色彩与双重意蕴,在诗中交织成一种理想与现实、瞬间与永恒、单纯与悲伤、宁静与绝望、祝福与弃世交织的情感张力,这正是这首诗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所在。
(三)要注意运用归类、比较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把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的方法相结合,从各种角度比较不同诗歌的共性或相异的特征,从主题角度、性别角度、历史时代文化角度,以及诗歌构思的方式,提供一种立体式、多角度而非单一化的解读方法。比如,同样是爱国主 20
题,讲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闻一多的《七子之歌》和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应是不同的,可以比较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历史环境,不同的诗美诗意,而共同的地方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又如讲余光中的《乡愁》和席慕蓉的《乡愁》时,可以让学生比较、总结从古到今中国诗歌(文学)中的“乡愁”主题,并体会“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普遍情感,教师可以把古代边塞诗与田园诗相比较,把现代诗人与古代诗人李白、高适、陶渊明等比较,从乡愁意识扩展到人类的归乡意识、乡土情怀和家园感。一个作家的其他诗歌作品及可以作为扩展阅读(此处为一个不完整句子。完整的说法应该是:一个作家的其他诗歌作品及可以作为扩展阅读的材料),也可以作为比较阅读,教师最好能加上诗人同时期创作的另外一些同主题诗歌,或者不同诗人在不同时期的同主题诗歌。仍以“乡愁诗”为例,讲余光中的《乡愁》时,可以加上他的《乡愁四韵》、《民歌》作为扩展性阅读,这两首诗无论在形式、结构、音韵,还是在诗歌技巧、修辞手法上都与《乡愁》有异曲同工之处。也可以给学生介绍、阅读其他诗人的一些乡愁诗名作,如台湾诗人洛夫的《边界望乡》与郑愁予的《乡音》,朦胧诗人舒婷的《还乡》和现代诗人卞之琳的《乡愁》等。在把“乡愁诗”主题的诗歌归类之后,在对其思想感情、写作技巧、形式、修辞手法等进行异同的比较分析。诗歌大致分为写实的诗与象征的诗,相对而言,写实的诗歌较好理解,讲解起来也较容易,而象征的诗歌则因为暗示、象征等手法的运用,多具隐喻性,不易理解,这时候也可以运用比较手法讲解。比如都是写普通人和底层民众,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与韩东的《山民》就有所不同,前者更倾向于写实,后者更倾向于象征。艾青诗中的保姆“大堰河”不仅在现实生活中确有其人,而且与诗人有着密切的情感纽带,所以此诗写得充满真情,对读者主要是“以情动人”;而韩东诗中向往“海” 21 的“山民”已经不再仅仅是现实中某一具体的“山民”,而是带有很强象征意味的“山民”,与诗人也没有直接的情感关联,而只是诗人借以表达一种思想的“客观对象”,给读者更多的不是情感的撞击,而是一种关乎人生的思考。如果从另外一种角度来比较,韩东诗中关于“山”与“海”,关于祖父、父亲、儿子等子子孙孙生生不息的诗句似乎使人想起“愚公移山”的执著,但“愚公”的关注点是面前的“山”——现实的山,而“山民”的关注点却不是“山”,而是山那边的“海”——理想的海,课件,二者也是不同的。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在运用归纳、比较手法时,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比如,在讲授了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与韩东的《山民》之后,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写点普通人题材的诗,也可以写一点怀念故乡、故人的诗,手法上可以不拘写实或象征,语言也可以不拘口语或书面语。在讲授“乡愁诗”时,可以扩展“愁”的主题,分为“乡愁”“情愁”“闲愁”等,让学生回忆或通过查阅资料的方式把已经学过的古今中外的诗歌作品进行类比。
诗歌是语言的最高形式,诗歌是语言的建筑师,诗歌就是以最恰当的语言进行的最恰当的形式排列。青少年正处于敏感多思、爱诗的黄金时代和与诗歌天然亲近的诗性年华,可以说,青少年人人都是诗人,诗歌教学不仅可以使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感悟人生能力和文学书写能力得到提高,而且通过诗歌他们可以逐步向真向善向美,并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珍视友谊,思考时代。校园又是诗人的天然牧场,校园生活本身的诗意与纯净,给青春的心灵涂抹了一层天然的诗意土壤,诗歌可以护卫他们的精神空间,为他们提供一个放飞心灵的诗性的精神家园。我们虽不能说“不学诗,无以言”,但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却是必然的,所以,在语文教育中应该充分发挥诗歌教学的陶情养性和人文素养的审美与教化作 22
用。
总之,诗歌教学既是一种知识教学,也是一种审美教育,更是一种情感教育。语文教育中的诗歌教学不仅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极大助益,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格健全有导引作用。我们知道,“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言志”、“诗言情”。诗歌所具有的内倾性、情感性和审美性,特别是和培养一种丰富细腻的感情与将健康美好的人性,是我们变得“多情”,变得“爱美”,变得“乐善”。
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学语文教材中诗歌的教学,尤其是现当代诗歌的教学,恐怕是不太能够引起大多数教师所注意的一个环节,这是一个误区。同时,关于如何进行中学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等着我们去思考、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