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镇信访工作的思考
夯实基层基础,筑牢第一道防线
----乡镇信访工作的思考
当前,农村社会稳定工作与以往相比,涉及面更广,情况更复杂,处理难度更大。做好乡镇信访工作的重点在于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及民调员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当前信访问题呈现出诸多特点:一是信访案件呈现多元化。目前的信访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反映问题的领域逐渐增加;二是在土地、矿群和村组财务方面所反映的问题相对集中;三是群众和被信访人对立情绪较大,当事人意气用事,理智不足,非要分出个胜负;四是上访群众存着“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和“人多力量大”的错误思想,组织十几名、几十名甚至百名群众上访,借以壮大声势,给党委、政府施加压力;五是上访过程“磨”力十足。有些“缠访户”抱着不听劝阻、不听解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态度,往往在达不到要求时就激化为越级访,甚至闹访。
分析产生信访矛盾纠纷的原因,基本包含六个方面:一是部分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弱化,堡垒作用不突出,农村“第一道防线”作用未得到发挥;二是部分群众法律观念和法律知识的不足形成反差;三是群众维权意识越来越强,而履行义务的意识较差;四是贫富差距的拉大造成部分人员心理失衡;五是依法治无理访的环境亟待加强。
目前乡镇的信访稳定工作形势是十分严峻的,群体访、越 1
级访明显增多。这些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必将会影响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要正确把握社会转型期信访工作的规律,重点强化村干部的六种意识:
(一)强化政治意识。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始终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这是对村干部的最基本的要求。这就要求村干部要有全局意识,强化党性锻炼,敢于坚持原则,保持头脑清醒,明辨是非,决不能是非不分,更不能站错位。
(二)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
要突出各村党支部、村委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始终把信访稳定工作作为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牢固树立“不抓稳定是失职、抓不好稳定就是不称职”的观念,存在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问题,遮着、掩着、掖着、捂着,躲避问题,问题只能是越积越多,危害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高度重视信访稳定工作,做到遇到问题不推诿,碰到困难不退缩,见到难事不躲避,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
(三)进一步强化法纪意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对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全社会民主意识显著增强,群众民主需求不断增多,农村“两委”班子只有加强对党的政策理论、法律法规、工作程序等的学习,才能不断地提高执政能力,才能紧跟时代要求。一是必须把提高思想水平和理论素质放在首位,积极学习适应形势变
化和任务需要的新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全面提高自身思想理论水平。二是要深入学习好、领会好、把握好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确保落实政策不走样,维护方针政策的严肃性。三是要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要吃透与农村工作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工作程序,用法律法规和工作程序规范自身行为。一定要严格规范工作程序,按照程序办事。涉及重大问题或按规定需由支委会、党员大会集体研究决定的,要经支委会、党员大会研究决定后,再由党支部书记加盖党支部公章。对村务有关重要问题的决定,属党支部、村委会共同研究决定的,要分别加盖党支部、村委会公章。
同时,做好信访苗头排查、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了解村情民意,主动出击,将矛盾化解在村内,努力维护党和政策的威信,巩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
(四)进一步强化民本意识。人心向背是一个政党、政权兴衰的根本性因素,也是我们开展工作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要做到:一是正确把握群众的愿望,明确工作的重点和努力方向,要用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一切决策和工作,把群众愿望作为制定决策、开展工作的重要依据。只有时刻关注倾听群众的呼声要求,才能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真正弄清楚群众希望解决的具体事情是什么,从而与群众在思想上合拍,感情上共鸣,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真正做
到“雪中送炭”。避免因片面强调发展留下不稳定隐患,增加工作难度。二是要发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克服浮躁情绪,抛弃私心杂念,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入到抓落实中,察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在攻坚克难上下功夫,不怕辛苦,不畏艰难,同群众一起研究办法、采取措施,一步一个脚印地抓好落实,使各项政绩真正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的检验。三是要讲求团结。“两委”班子各成员只有强化团结意识,做到“补台不拆台、站位不越位”,互相支持、同心协力,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圆满完成为民造福的神圣使命。
(五)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当前群众上访所反映的问题集中反映在土地、村级财务管理等方面,从根本上讲都是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能用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的办法来解决。抓好农村经济,实现科学发展是农村各项工作的基础,也决定着农村“两委”班子凝聚力、战斗力的强弱。村“两委”班子必须做到:一要结合本村实际,谋划发展思路。加快发展必须要研究市场、熟悉市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搜集信息,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指导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二要坚持在造福农民群众、建设和谐农村的过程中增强凝聚力。要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重要位臵,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上工作日程,着力抓好
落实,以办利民事来解百姓之忧,努力让群众都能得到实惠,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三要统筹兼顾“两手抓”。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搞好精神文明建设,让群众既富“口袋”又富“脑袋”。在群众中大力倡导崇尚科学、勤俭节约、邻里和睦、遵纪守法的社会新风,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文娱活动,让健康向上的思想文化占领农村的主阵地,真正营造起村风清正、民风淳朴的良好环境。
第二篇:乡镇信访工作的现状及思考
乡镇信访工作的现状及思考
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社会的加速转型,农村中各类社会矛盾日益显现。由农企纠纷、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环境污染、涉法涉诉、干群关系等引发的矛盾冲突呈高发态势,乡镇信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遇到许多纷繁复杂的棘手问题,令基层干部十分头疼。
迫于日趋严厉的信访问责机制,乡镇在信访工作中投入的人力、财力、精力越来越大,在许多基层干部心目中,信访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已经超过计划生育工作或安全生产工作,成为新时期的“天下第一难事”。
笔者在乡镇工作多年,从事信访工作也有一定时间,接触过各类上访群众,或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乡镇干部调处信访问题的过程,对乡镇信访工作的现状有着切身的体会。下面,我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与思考。
现状与问题
一、信访案件高位运行,解决难度不一,总体结案率偏低。近年来,乡镇信访问题呈水涨船高之势,各类信访案件或此消彼长,或集中爆发,这些案件的解决难度总的来说是:群体访难于个人访,越级、无理上访难于正常上访,涉及利 益诉求的上访难于单纯反映问题的上访。就本镇而言,个体访结案率还是比较高的,因为政策攻心的对象只有一个,所反映问题较为具体,相对容易做通工作。反映干部作风、村级财务等问题的上访案件,即使是群体访,绝大部分也能做到息访,因为这里面没有明确的利益诉求,只要认真对待、公正处臵、积极协调,不难找到突破口。最难解决的是那些涉及企业农赔、拆迁补偿、特定人群要求解决待遇等涉及利益冲突的上访案件,有些案件处臵起来如同拉锯战,反反复复很难达成一致,最后往往造成群访、重访、越级上访。还有部分无理上访者,有的成了“信访油子,一到特护期就蠢蠢欲动,以进京赴省上访相要挟,谋求个人利益。迫于维稳压力,基层政府有时不得不委曲求全,甚至花钱买稳定。此外,还有一些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交办的信访案件,实际完全与乡镇不相干,乡镇也根本无法解决,这些案件积压下来,也是导致息访率不高的原因之一。
二、信访工作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现在许多乡镇信访办与综治办是分署办公,虽然在特定期间联系比较紧密,但日常工作几乎是各行其是,没有从根本上合二为一,无法形成合力。而且两个部门的力量并不充足,出现重大问题,行动起来难免捉襟见肘。尤其是信访办,一般只有一到两名兼职人员,除了充当“传达室”,写写汇报材料,最多是督办一下进度外,没有权力也没有能力真正处臵信访问题。领导包 案制度的建立,由分管党政领导包案负责各自战线的信访案件,从某种程度上是强化了力量、明确了责任,但在实际中发现,分管综治维稳的党政领导往往要包案处理60%以上的案件,而且都是矛盾突出的重要案件,导致其在很多时候分身乏术。此外,鉴于“一票否决”的强大压力,乡镇也制定了严格的考核问责机制。在这种机制下,包案领导和责任人均以“保稳定”为最大目标,一到特护期间就采取人盯人,严密布控等措施,或者许诺解决,或者答应给予某种好处,实际上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堵”的一方面花的精力多,“疏”的一方面花的精力少,并不利于问题的最终解决。
三、部分乡镇干部对信访工作的认识有待提高,工作责任心有待加强。在乡镇,承担信访工作的干部往往不只是信访维稳专职人员,还包括党政领导,一书记,管理区、各相关站所工作人员。不能排除其中的部分干部甚至个别党政领导干部对信访工作认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如有的人认为抓信访太费精力,影响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将信访工作与经济建设对立起来;有的人认为上访群众全是“刁民”,将政府机关与人民群众对立起来;有的人认为信访工作是信访部门的事,由信访部门处理就行了,将自己臵身事外。特别是由于责任心不强,部分干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不能够引起足够重视,甚至对群众的上访征兆不敏感,或者臵若罔闻,即不及时报送信息,也不采取措施解决,非要等到 群众上访了才手忙脚乱地去应付;有的干部摆不正位子,放不下架子,遇到问题不主动与群众沟通,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从而激化了矛盾;有的干部作风不实,官僚主义严重,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处理不及时,不到位,甚至不闻不问,以至于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四、群众思想观念上存在误区,短时间内难以扭转。一是信“上”不信“下”,很多群众有问题不找基层政府和具体部门,认为只有找上面的大部门、大领导才能解决问题;二是信“多”不信“少”,不论什么事,拿着一打上访信,从乡镇到市里,有时还邮寄到省、中央,见人就送,党委、人大、政府、纪委、政法、信访部门和领导一个不漏,多多益善。三是信“闹”不信“理”, 不管有理无理,先闹再说,认为“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四是信“访”不信“法”, 既使是典型的涉法问题,甚至是法院已经终审判决过的问题,也要到政府部门上访解决。
思考与对策
综揽上述现状与问题,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形势和复杂的社会矛盾,做好乡镇信访工作是维护农村稳定,进而维护整个社会大局稳定的基础,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对策。
一、在思想上,要提高认识,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乡镇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即要克服对信访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闹起来才紧要”的被动应付态度,又要克服畏难厌烦的情绪。要坚持以人为本,将信访工作当成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及时倾听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疾苦,发现和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进一步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领导重视信访工作不要只一阵子重视,而是要长期的稳定的重视;不要只是党政一把手或分管领导重视,而是领导班子整体重视。
二、在体制上,要健全制度,构筑统揽全局、责任明确、力量充足的大信访工作格局。一要落实领导干部岗位责任制,要改善信访工作评估体系,完善责任制,明确责任人,进行科学考核,并入目标管理;二要尽早成立配臵高、规模大、行动能力强的信访综治维稳办,以利于集中力量解决信访问题;三要规范相关工作制度,建立健全领导干部阅批群众来信、接待群众来访、处理信访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以及协调会议制度,及时发现、研究、协调和处理各种信访问题。
三,在方法上,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勇于创新。首先要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信访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了解群众反映的问题,密切关注群众的思想动向,掌握第一手材料,有针对性地解决好群众反映的 问题,将矛盾消弥在萌芽状态。其次要变被动应付为主动预防。信访部门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拓宽信息渠道,了解社情民意,及时获得预警性、超前性、深层次的上访信息。在此基础上,客观分析问题,制定工作预案,服务领导决策,把信访苗头消除在内部、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始。最后变单纯信访为综合治理。信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把群众信访问题都看成是信访部门的事。信访部门只是起到一个综合协调作用。只有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配合到位,才能真正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
四、在宣传上,要以疏导为目的,采取多种形式宣传信访政策。一是要认真宣传国家《信访条例》等有关信访政策法规,教育群众依法有序上访,让群众明白处理信访问题在基层而不是在上级、解决信访问题靠法规而不是靠领导。二是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础上,力求解决实际问题,使有过高要求和过激行为者放弃过高要求、纠正过激行为,接受合理解决办法。三是疏与堵相结合。对于妨碍公共秩序、影响机关正常工作造成不良后果的上访者,情节严重、影响较大的,要坚决依法查处,以正视听。
第三篇:信访工作思考
关于如何做好信访工作的几点思考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信访工作是一项不断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性工作。在当前社会利益关系复杂化、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社会矛盾会不断出现,从而使信访问题不可回避。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笔者认为:
一、常怀为民之宗旨,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前提条件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党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常怀为民之宗旨,要求我们做到“三个坚持”: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是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带着感情给人民群众办事。信访部门是离群
众心声最近的地方,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我们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多注意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上访群众着想,把满足群众的合理愿望当成自己的第一追求,把群众疾苦时刻挂在心上,努力解决好各类信访问题;要坚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群众有困难,有想法,就要找党和政府。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耐心的话语、良好的形象来应对人民群众的信访问题。要达到这种境界,其实是一个理想信念问题。我们要做到热心学习马列主义、真心拥护党的领导、专心弄懂政策法规,从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群众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二、常修为政之本领,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根本保证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信访工作是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常修为政之本领,要求我们做到“两个强化”:要不断强化三项执政能力。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提高执政能力,这是做好信访工作的治本之策;要不断强化三项基本功。办信、接访、督查督办是我们不断强化的三项基本功。首先,是办信工作。信是访的前兆。不重视办信工作,日积月累,就
会失信于民,并使很多来信问题转化为上访问题。第二,是接访工作。在接访工作中,我们要把握好“三个原则”:一是坚持以掌握准确的政策法律法规为基础。不能不了解政策作答,更不能违背政策乱答。二是坚持以弄清事情真相为关键。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们绝不能听一面之词而随意发表意见,否则,容易误导来访人,造成工作被动。三是坚持以分清类型、区别对待为上策。为此,我们该解决的要解决好,该做解释的要做好解释,该坚持原则的要坚持原则,该采取法律强制措施的绝不能心慈手软。第三,是督查督办工作。我们要坚持“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督查督办工作,既是对领导负责,更是对人民群众负责,丝毫不能马虎从事。二是工作力度要到位。作为督查督办员,要不越位、不缺位,充分发挥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做到督查督办工作有结果、有效果。三是制度建设要到位。
三、常思为和之要义,是做好信访工作的客观要求
信访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方面。常思和谐之要义,要求我们做到“三个必须”: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们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密切联系群众的实际工作中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从自身带头做起,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一切
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立志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绝不与民争利;必须坚持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一是抓好基层基础工作。要加强基层组织、人员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干部责任意识,做到矛盾问题有人领导、有人办理、有人负责。二是抓好机制完善工作。通过建设信访信息网络、设立领导信访信箱和推进联席会议制度、领导包案和接待群众、人民调解制度等等,畅通诉求渠道,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化解社会矛盾,减少信访问题。三是抓好信访事项“三级”终结制度。要逐渐建立一整套上下贯通的控制系统,规范各级各部门依法办事、对群众负责的行为,努力提高息诉罢访率。四是抓好“双向规范”制度。当前,要通过深入开展宣传贯彻《湖南省信访条例》,一方面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方式提出诉求,做到文明有序信访;另一方面规范信访工作行为,确保信访事项的办理程序、质量和对办理结果负责,减少矛盾和冲突。五是抓好信访队伍建设。要在提高信访干部“五个能力”、造就一批“复合型”人才上实现突破,培养一支既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又特别有思想、特别有作为的队伍;必须妥善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处理好带着感情做事和不能感情用事的关系。带着感情做事,是因为“群众利益无小事”;不能感情用事,是要按政策法律法规办事。我们不能急功近利,头脑发热,只图眼前和个人利益,不顾长远和整体利益。二是要处理好对上
级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关系。群众上访是为了各级各部门解决问题,各级领导指示,目的也是为了解决上访群众问题。二者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我们不能借口上级指示,不顾群众利益。不对群众负责,也是对领导不负责。三是要处理好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的关系。要解决思想问题,必须解决实际问题,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不能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四是要处理好信访问题责任处理单位与信访工作部门的关系。《信访条例》规定:信访工作应当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我们要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处理信访问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运用方方面面的有利条件,协调配合,形成合力,解决好各类信访问题,最终实现社会和谐。
第四篇:新形势下对乡镇信访工作的认识和思考
新形势下对乡镇信访工作的认识和思考
“说道信访,头疼脑胀,一有上访,心中发慌”,这是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对信访工作的普遍感觉,信访工作既是各级干部头上的高压线,也是各级党委政府考核下级的杀手锏,可见信访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工作中的重要位置和沉重分量。信访工作是我党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做好信访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须要求。抓好信访工作,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党和国家把信访工作的重要性上升到很高的高度,各级政府也把信访工作作为一票否决的工作纳入考核范围。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民主意识普遍增强,农村的可喜变化与广大农村干部的努力工作是分不开的,农民群众对大多数基层干部是拥护的,干群关系总体上是融洽的。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这几年农村信访问题增多,特别是集体上访次数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少数人在上访时,采取过激方式,围堵、冲击党政机关,堵塞、阻断交通等,影响党委、政府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一、对乡镇信访形势的认识
当前,乡镇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现期,信访工作面临许多新的挑战。特别是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村社会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种分配格局日见雏形,农村信访工作也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环境和多民族交叉分布杂居,加上洪灾旱灾经常发生,各项建设工程的实施,造成污染、基础设施破坏,导致了当前严峻的信访维稳形势。通过进村组、访农户、摸情况,通过带案下访,坐班接访,处理上访,我认为目前乡镇的信访形势有以下特点:
信访总量大,呈递增态势。信访涉面广,含各方各面。大量的信访案件涉及农村基层工作的方方面面和各类人群,从工作层面上涉及民政、计生、国土、道路、房屋、卫生、畜牧、安全、教育等,从人群上涉及党员干部、普通群众、弱势群体、优抚对象、流动人员、施工单位、办事机构等。遗留问题多,根源复杂化。历史遗留下来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有的是上访人要求不合理,没有事实依据,无法解决的个案,有的是没有政策依据无法解决的群体性案件,有的是客观条件限制暂无条件解决的普遍性问题,总之,这些遗留问题都是由于客观条件和政策原因长期或暂时无法解决,形成原因错综复杂,有人为原因、体制原因,有的已经没有条件查证和处理。
二、对抓好信访工作的思考 通过工作的开展,我认为要做好信访工作,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乡镇领导班子要树立大局观念,确实履行信访工作职责 这里所说的大局就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就是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抓发展必须抓稳定,抓稳定必须抓信访。当前,农村一些基层干部错误认为信访工作就是信访部门的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缺乏大局意识。我们必须把信访工作放到农村发展稳定的大局去认识、去落实;要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开展工作,镇村干部要齐心协力,上下同心,形成抓信访的强大合力,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突破“就信访抓信访,就稳定抓稳定”的惯性思维,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全局。
2、干部要树立民本意识,扎实抓好矛盾纠纷解决 “屋漏在上,知之在下。”群众来访所反映的问题是政策落实情况的“反射镜”,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我们必须树立民本意识,切实把信访工作抓到群众的心坎上。一要有信心。要站在执政为民的高度,顾全大局,着眼长远,迎难而上,解疑释惑,信心满怀做好信访工作。二要有诚心。对待上访群众要用真心讲诚意,要学会换位思考,用真心与群众交流,出真力为群众办事。三要有耐心。信访工作繁琐复杂,群众素质参差不齐,因此要动之以理,晓之以情,耐心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用真心换取群众的真爱。四要有细心。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不管群众诉求是大是小,都要不厌其烦,耐心做好群众工作。五要有恒心。随着改革的深入,新的问题、新的矛盾不断出现,要持之以恒,树立长期奋战思想,把信访工作作为联系群众,关爱百姓的德政工程,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来抓,当好群众的公仆。
3、政府要创新工作机制,协调各部门齐抓共管 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是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保证,依靠有效的信访制度,把信访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一是要坚持乡镇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实行领导接待日制度,是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纽带,是为民办实事的重要途径。决不能图形式、走过场,为应付检查而“做秀”,而应该扑下身子,坚持信访接待值班,真正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让老百姓满意。二是坚持信访“一岗双责”制度。镇村组干部不仅要抓好日常工作、本职工作,更要抓好信访工作,各级干部不仅是本职工作的责任人,还是本级信访工作的责任人,要按照联片、包村、包组抓好本级的信访维稳工作。三是坚持矛盾排查制度。信访工作处在群众工作最前沿,在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乡镇主要领导要亲自参加会议,掌握信访动态,把握稳定大局,稳定一方百姓,决不能让信访部门凭空写写,一报了之。四是坚持领导包案和责任追究制度。信访工作事关发展、事关民生、事关稳定理应成为党政机关的第一责任,只有切实肩负起第一责任,才能有效改善民生,维护稳定,推动发展。目前,就案件报结而言,存在着主要领导认识高,一般领导认识潦草,推推动动,甚至推而不动,造成能按期结报的案件拖成积案,缺乏责任追究的力度和速度。
4、各部门要牢固宗旨意识,发挥便民服务作用 搞好便民服务,建立镇村便民服务网络,实实在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是广大群众的热切期盼。通过优化镇机关岗位设置,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尽量不留尾巴是方便群众说事、办事、减少上访量的最有效途径。搞好镇村便民服务网络建设,可以让群众少走一段路,少进一扇门,方便群众快捷高效办事。各村要结合联合坐班、轮流值班制度的推广,建立便民服务站村干部值班制度,真正让群众话有处说,事有人办,足不出村诉求能够得到解决,达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同时,镇机关干部要按照“一线工作法”的要求,真正到一线去解决实际问题,一星期办一件,一月解决一个问题也是成绩,决不能一喊了之,要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赢得群众的信任,融洽党群干群关系。
第五篇:对如何做好乡镇人大信访工作的思考
对乡镇人大如何做好信访工作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改革、发展、建设的力度不断增大,整个社会处于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也随之而来,各方利益的诉求日益上升。诸如乡镇工业集中区的强劲扩张,失地农民的人数逐年增加;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的土地流转,造成对农民利益的损害;乡镇企业的劳资矛盾,拖欠薪金的现象;大交通建设征地拆迁,填土挖坑补偿不足的问题;环境污染,群众要求企业和政府加大治污力度,等等,因而产生了改革与发展、发展与稳定不协调的现象,引发了部分群众信访、上访,甚至个别的越访和集访。对于上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作为乡镇人大应如何做好群众的信访和上访工作,这是摆在乡镇人大面前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近年来的实践和思考,认为乡镇人大在做好群众信访工作中应着重把握好“三个关”、实现好“四个转变”。
所谓把握好“三个关”,即政策关、利益关、程序关。乡镇人大在处理信访过程中,政策是前提,群众的利益是核心,处理的程序是原则。只有把握好“三关”,才能真正解决好群众的信访问题,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纠纷,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首先,要把握好“政策关”。这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有位伟人曾经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可见政策的重要性。乡镇人大的信访工作,它不像市(县)以上人大常委会有专门机构接待和专职办理人员,而都是由乡镇人大主席、副主席或人大秘 书兼做的。但涉及群众的信访件,都已在党政信访部门处理过的信访事项,大多数是涉法涉诉类和重大疑难信访件,这些方面的问题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不是一时半刻能够解决的。一方面细心听取上访人的反映意见,要有足够的耐心。另一方面具备化解矛盾的本领,要有足够的政策、法律依据来说服当事人。如转交党政、司法部门处理时,也有相应的出处和依据,实现与办理部门的对接,从而达到息访的目的。
其次,要把握好群众的“利益关”。群众利益无小事,作为乡镇人大,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时时处处、事事件件为群众着想,多换位思考,只要符合党的政策、符合人民政府有关规定、符合法律法规的,应尽量向群众利益方面靠。在处理过程中,不计较群众的态度,不以个人的好恶,不受左右、上下的干扰,做到在政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碗水端平,公正处事,合理解决,人宁事息。事后,要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评议,使人大的信访工作成为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的一个重要途径,也作为广泛听取民声、吸收民意的一种必要的渠道。同时,为乡镇人大参与重大事项决策,作出相应决定和决议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再次,要把握好“程序关”。乡镇人大的信访工作,它同党政部门的信访工作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的的地方。所谓相同,依据的政策、法律法规、处理信访的目的都是一致的。所谓不同,一是处理的方式不同。党政信访工作可以直接处理信访件或直接 交某一部门去办理,对上访人接待后,也可以直接解答处理。而人大信访工作对信访件的处理不是直接处理,而是转交相关党政部门来处理,对来访人员提出的上访问题,只能充分听取上访者的陈述、诉求,做好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的解释工作,引导当事人到相关的部门去解决,而不是人大直接来处理。二是履行的职责不同。党政信访工作是要直接解决群众信访和上访涉及的问题,而人大的信访工作是通过接访后交办、督办的途径来解决群众的信访和上访问题。因此,建立健全乡镇人大信访工作机制是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保障。在办理人大信访工作的实践中,笔者认为要结合省、市人大对信访工作的要求,乡镇人大应制定相关的来信来访接待制度、领导阅批重要信访件制度、信访件交办督办制度、信访办结报告制度、信访反馈回访制度等,并对信访的受理范围以及工作规程要作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坚持做到“用权不越权、到位不越位、督办不包办”,使人大信访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轨道。
乡镇人大信访工作在把握好“三个关”的同时,必须实现好“四个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把人大的信访工作做实、做到位。
一是变“被动应付”为“主动对接”。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分别受理、综合分析、统一交办、定期反馈、严格督察”的信访工作指导原则和“四个百分之百”的工作目标要求,积极探索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新思路、新办法,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协调各方利益纷争,着力提高乡镇人大信访工作的实效,为构建 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对此,要努力克服思想认识不到位、接访工作不落实、交接渠道不畅通、解决问题不彻底的现象。要充分认识乡镇人大信访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只有社会和谐,才能社会进步和发展,才能促进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才能达到科学发展的目的。作为乡镇人大,应树立大局意识、公仆意识、责任意识,确立信访为民的理念,主动做好来信来访工作,妥善处理好每件事、每个人的利益,真正体现人大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想、情为民所系。
二是变“坐堂接访”为“主动下访”。乡镇人大工作者处于最基层,离人民群众的距离最近。如果整天坐在办公室里搞接访,会严重脱离群众,也不利于了解实情,容易出现偏听偏信,主观臆断,影响信访件处理的质量,给乡镇人大的形象带来负面效应。据于这样的考虑,乡镇人大的信访工作必须关口前移。一要组织全面排查。每年组织镇人大代表接待选民1-2次,集中听取选民代表的意见,然后汇总梳理,归类分析,把关系发展全局、损害群众利益、影响和谐稳定的,要集中时间,倾注精力,把问题、意见、建议向党政部门移交,以便作出处理,力争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之中。二要采取个别走访。对个别村或单位出现信访问题较多并重复信访的,走下去调查了解,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听取干部和群众的意见,然后反馈给党政有关部门处理。
三是变“一转了之”为“主动督办”。乡镇人大是权力机关,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人大信访工作的有关规定,一般不直接 处理具体的信访问题,主要通过转办、交办和督办等形式监督政府相关部门解决群众来信、来访所反映的问题。因此,在处理来信来访的的时效上可能会出现拖延,在办理的过程中有时缺乏透明度,影响公信率。为此,人大必须主动督办与跟踪督办,改变目前这种“一转了之”的状况,进一步提高人大办理信访件的速度和质量,从而遏制信访人的重复上访或越级上访的现象,确保信访件解决在基层。
四是变“配角”为“主角”。在日常来信来访的处理中,乡镇人大往往起到一个中转站的作用,只负责信访件的转交、交办、督办,或者做做群众的解释工作,而具体的处理由党政有关部门来负责。从职能上来看,人大的信访工作处于从属的地位,但从人大信访工作的要求来讲,要达到四个100%的目标,往往职能与要求有很大的差距。为了使两者相统一,笔者认为应该转换角色意识,在不改变职能的情况下,应视信访的实际情况而定,必要时由“配角”转为“主角”,由“后台”走向“前台”。为此,一要建立好信访工作的网络机制。要在上下人大、人大与同级政府、人大与人大代表之间建立联系网络,形成上下、左右联动的信访工作机制,努力形成工作合力。二要建立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与党委、政府的信访部门召开信访工作联席会议,互相通报信访动态,分析近期的信访形势,协调解决信访事项,不断增强信访工作的实效。三是建立信访工作定期点评制度。对信访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对信访工作不重视、办理拖拉、作风浮夸、不能有效解决问题的,给予批评教育。如情节严重,造成后果的,建议给予必要的党纪政纪处分。只有这样,乡镇人大的信访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以笔者之见,乡镇人大在处理信访事项中,只有牢牢把握住“三个关”,实现好“四个转变”,才能突出人大信访工作的职能作用,彰显人大信访工作的有为,展示乡镇人大的形象。
近年来,滕州市北辛街道始终把人大信访工作作为履行监督职责的重要途径来抓,不断创新信访工作机制,探索和改进信访办理办法,有效解决了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今年以来,共接待处理来信来访28件,群众满意率达到100%,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切实维护了信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信访渠道畅通到位。该街道积极畅通信访渠道,采取设立信访专线电话、信访电子信箱等措施,健全完善了多层次、全方位的信访报送网络,引导群众更多地用书信、电子邮件等书面形式表达诉求,确保民意及时上达,从过去被动的单纯的接待来访来信,转变为现在的主动收集归纳、综合分析信访信息,对重大信访事项和疑难信访问题,实行科级人大领导约访、包案调处,力争矛盾不上交,问题早处理。
矛盾纠纷化解到位。除人大代表轮班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外,该街道还充分组织人大代表深入基层,开展代表联系选民活动,要求各人大代表选区每月设代表接待日,由人大代表定人、定时、定点接待群众来访,代表们在接访过程中认真倾听群众的意见,注意收集和排查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对排查出来的矛盾着重抓好化解工作,对一些涉及面较大和疑难问题,反馈给街道党委、办事处,限期处理完毕,努力把社会矛盾化解在事发地和萌芽状态之中。
案件办理督促到位。把信访案件的督办同人大的监督结合起 来,对群众来访中提出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和典型案件进行归纳,采取“仔细选择案件,明确承办责任,限定办理期限”的办法,组织人大代表进行视察调查,督促有关部门解决,提高信访工作整体效率,并坚持做到重点信访案件督导及时,把信访工作的重心从事后处理转移到事前排查化解上来,做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及时化解和解决矛盾。对重复上访、多次信访问题以及“大、难、拖”的重点案件,通过个案监督的方式,强化督办,深查严纠,切实提高处访力度,力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并坚持事后回访,了解他们对事情处理结果的满意度,从源头上做好重信重访工作。
疑团解释疏导到位。在接访工作中,要求接访人员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让坐、一杯开水解渴、一句知心话语相谈”,满腔热情地倾听来访群众的申诉和请求,认真作好来访记录,使信访人从接访人的热情诚恳接待中感到温暖、亲切,从而增强他们对人大信访工作的信赖感,无形中为化解矛盾打下了良好的感情基础。同时,通过换位思考的方式,耐心细致地向信访者宣传有关政策、规定,创造了良好的情感氛围,增强了疏导说服、化解矛盾的效果,赢得了信访人的理解。
基层人大信访工作“三要”
监督法将人民来信来访反映的突出问题作为人大常委会确定监督内容的重要途径,是监督法对人大信访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因此,开展好人大信访工作,不仅要认真接访、依法处访,更要加强对信访信息综合分析、专项分析以及对突出、倾向性问题的重点分析。下城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认为基层人大信访工作要做好“三要”。
一是要由面及点。作为基层人大工作机构,接处信访所涉的事项纷繁复杂,实际情况不一,信访人诉求各异,因此要善于对大量的信访事项进行鉴别、分类、分析、综合,从中筛选出共性的问题与情况,即由面及点。首先是对信息的鉴别,信访者提供的信息往往夸大对其有利的一面,回避隐瞒对其不利的另一面。因而核实信访信息尤为重要,要调查了解相关的事实,结合各方面的资料,将信访人提供的信息“去伪存真”,还原事实本相,转变为真实可信的信访信息。其次是对信息的提炼,把握普遍性与典型性,对多个个案信访反映的零散信息“弃粗取精”,撷取共性问题症结,提炼出适合人大开展监督的信访信息要点。二是要见微知著。“风起于青萍之末”,有的问题虽然信访量不大,但却带有普遍性、典型性,还有的信访反映的虽是个别现象、偶发事件,但“管窥蠡测”从中可推断出某一类或某一层次的问题。此两类信访件需要信访工作人员结合当前的社会动态,通过适当的社会调查,追根溯源、条分缕析,提出有关意见建议,形成令人信服的信访信息,引起“一府两院”重视,从而起到对有关问题“防患于未燃”的作用。
三是要择机而发。信访信息除了为常委会确定监督议题、代表小组活动选题提供参考外,还要根据常委会的议题内容、代表小组活动内容,择机编发相关的信访信息,其做法不仅能使信访信息得到及时有效地利用,同时也能通过常委会的审议、代表小组的视察评议推动信访问题和事项的解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人大信访工作要主动加强与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健全信访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地通报重大问题、苗头性问题和倾向性问题的信访信息,及时督促协调解决,促进社会大局的稳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