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群众观-
我的群众观
——深入农村,服务群众 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民群众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是共产党人制定一切纲领、路线和政策的理论基础。坚持群众观点,善于做群众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拜人民为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 “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作为一名每天与群众打交道的大学生村官,怎样认识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应当树立怎样的群众观?自当成为一个个深刻的命题由我们去求解思索。
作为一名在任大学生村官,立足工作实际,我认为应该树立争取的价值观,主要是“朴素的群众观”。我们只有踏实做好村官本职工作,深入农户家中、走进田间地头,切身感受农村生活,了解群众疾苦,收集群众意见、排查群众矛盾,才能更好的服务群众,搞好农村建设。树立“把群众当亲人”的价值观要求大学生“村官”首先应把自己的姿态放低,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克服高人一等的心态;入乡随俗,适应乡村的风土人情,把自己真正融入到基层农村。把自己当成人民群众的儿女,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真心实意为老百姓解决困难。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要做好农村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深入基层,熟悉村情民意
农村是最贴近人民群众的基层,也是最能了解群众生活,融入群众内心的工作机会,作为大学生村官,首先应该把了解基层生活作为工作的必修课。通过对群众生活的了解,建立对于基层工作的初步认识,建立与村民群众的亲密联系。俯下身子到田间地头,到群众家中,和村民做贴心的朋友,修修电脑、电器,辅导孩子功课,帮助村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才是群众观中对于农民群众最大的尊重。
农村工作无小事,小事当中见本性。只有亲身实践,走下去,走出去,走进去,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的宝贵价值,才能真正领悟群众的需求,也才能真正认识到村民群众的可爱。
记得到村里上班后,我们村书记就对我讲:“要做好工作,一定要熟悉群众”。从上班的第一天,我就感觉到了这句话的重要性。我发现,有些村民还在门口时,村里的其他领导就能估计出他们大概要问什么事情了,这样他们交流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我还发现:什么人是什么样的性格?怎样和他们交流?村干部们都很熟悉。这些在日常工作中,都显得非常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一定要与群众多沟通、多交流,学会善于与农民群众打交道。
二、虚心求知,不断学习。
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要 “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智慧的发源地。作为大学生村官,应该放下大学生的架子虚心求知,求知于普通村民。主动与村民沟通,了解民情,体会民意,在家长里短中学习人情世故,在鸡毛蒜皮中化解矛盾纠纷。如果
总是以“高材生”、“大学生”自居,和村民的距离就越来越远,这种疏离感不单单是恃才傲物,更是对于良好环境资源的浪费。以前,我一直以为,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已经拥有较多的知识。但是,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之后我发现,学校与农村完全不一样,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要想做好工作,就要抓住一切学习机会,用知识丰富自己。首先,做什么,学什么。每当有一项新的工作,就应了解该工作所涉及的一些基本知识,以便更好的工作。其次,缺什么,学什么。在工作的时候,肯定会碰到许多自己还不懂的地方,这时就要把自己还欠缺的知识一一掌握。再次,通过各种方式,各种渠道来积累知识。我认为,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无论是一个会议还是一个活动,都是一个学习机会,都应该积极参与。
三、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群众的智慧博大精深,农村的实践不容小觑,纵览人类历史发展,任何人的发展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作为年轻的大学生村官们,在农村这个大课堂里,向群众学习,都要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做到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摆正位置、放下架子,甘当群众的小学生。要坚持定期到农户家中住上一段,劳动一段,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消除群众的疑虑,真心与群众交换意见,同时,邀请各方面的农民群众代表参加各种决策会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最大程度上做到符合民心、顺应民愿。
四、诚办民事,努力服务群众。
群众是最明亮的镜子,能力和政绩的好坏群众说了算。新形势下,交通、城建、教育、住房、医疗、环境保护、农村产业发展、农民致富增收、群众文化体育活动、社会保障等问题,都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这些方面,大学生“村官”都必须在农村基层开展一系列的调研活动,提早谋划,理清思路,采取措施,提高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同时,大学生“村官”要坚持联系农村基层服务群众、帮扶困难群众制度,真心实意地为广大农民群众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好事,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取信于民。
2013年4月17日
第二篇:我的群众观
我的群众观
总书记指出:“崇高信仰始终是我们党的强大精神支柱,人民群众始终是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刘少奇指出我们党“群众观”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人民群众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这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就是人民群众的先进队伍对人民群众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重要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待群众的立场和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国家政权的性质决定的。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整个社会全部活动的前提和基础,以不同形式从事和促进生产实践活动的人民群众,必然会对社会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任何真正有价值的精神财富,都是对人民群众所从事的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他们推动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和根本变革。所以,群众观点主要包括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等。以上这几个方面相互联系,构成了我们党群众观点的有机整体。
正是基于这种唯物史观的认识,我们党在领导中国人民的长期斗争实践中,创造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其主要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保障人民权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根本的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坚持群众路线,就能保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党的各项工作的成功。群众路线的实质,就是代表人民群众,为人民谋利益,就是要执政为民.这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
群众观点在实践上有一条核心,就是心里想着群众,要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记在心头。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文一万四千多字,其中人民的“民”字就用了250多次,平均每60字左右有一处,可见“民”在党心中的分量。这里的“民”字,至少包含两层意思,第一层是我们开展工作时要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第二层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惠民生,要切实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从大的方面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而从小的方面讲,树立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做实群众工作是新时期每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是我们干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人民服务最先由毛泽东提出,邓小平同志进一步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他更明确的指出,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应当成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标准。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的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客观需要,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是履行职业职责的精神动力和衡量执业行为是非善恶的最高标准。
群众观要求我们感情上亲近群众,要放下架子把自己作为群众的一员。我们来自于人民,是人民群众的一员,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从感情上亲近群众,植根于人民群众。然而,当前还有少数党员干部高高在上,颐指气使,对待群众态度生硬,感情冷漠。这样,从表象上与群众划清了界限,从感情上脱离了群众,这与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格格不入的。
群众观要求我们言行上尊重群众,要做到一言一行不伤害群众的感情。“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可是,我们有少数党员干部,置群众的感情、利益不顾,说话和做事从不考虑群众的感受。前些年流行的“刁民”一词,不知伤害了多少群众的自尊心。近年来少数地方和少数干部的强行征地、粗暴拆迁、粗暴执法,不知损害了多少群众的利益。少数干部以权谋私,吃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的“衙门”作风,不知为难了多少群众。这些都是不尊重群众的表现,虽然发生在少数地方和少数党员干部身上,但影响的是干群关系和党的执政地位。
群众观要求我们行为上走近群众,要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实为群众的利益着想,真正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讲群众听得懂的话,讲符合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讲明白通俗的话;要真心倾听群众的呼声,通过听取群众意见了解工作的缺陷、失误,以及时、客观、全面掌握情况,确保工作成效,切实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要真心的对待群众,要切实感受群众生活的酸甜苦辣,这样才能知群众冷暖与疾苦,才能将心比心;要真心实意为民谋利,从群众最想办、最头疼的问题入手,解决群众的急事、难题,为群众排忧解难。
作为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如何体现我的群众观,在工作中“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是非常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此,我想谈三点体会。
第一,我是一名监狱人民警察,“忠诚、为民、公正、廉洁、奉献”是我工作的核心价值观。“为民”是政法干警的宗旨理念。为民,首先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其次,这种为民要用一种老百姓可以感受和信任的方式去体现,要靠一种善良朴实的品质去支撑。再者,司法为民的作风要实,要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不走过场。近日,我要认真贯彻落实监狱的核心价值观活动、纪律作风整顿活动和“公平公正执法 提高民警素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以在全监狱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有效载体,真正从理念、感情、行动上促进狱警为民利民,亲民爱民,不断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第二,在监狱一线工作中,“群众”就是在监院里的服刑人员,我的工作就是为服刑人员做好后勤服务。鉴于狱警这一工种的特殊性,我工作的意义可以由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方面是为直接的管理对象服务,另一方面是为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服务,但总体来说都是为人民服务。我和同事们始终坚持“心为民系,利为民谋”的信念,尽职尽责坚守基层岗位,尽善尽美的为服刑人员的生活服务,全心全意为服刑人员的安全细心排查。秉承“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态度,结合监狱工作中安全第一的原则,我们兢兢业业,从小事入手,从细节抓起,全心全意办好小事,诚心诚意地为服刑人员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将被动服务化为主动服务,不断提高服务工作的质量。与此同时,通过我们不懈的努力,让国家更加安全,让社会更加稳定,让群众的生活更加美好!我们的工作才有了最大的意义!而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好事,才能使我们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为我们的事业——监狱建设提供最强大的支撑。
第三,监狱工作的开展,一方面离不开服刑人员,没有服刑人员,也就没有了监狱机构;另一方面离不开人民群众,监狱之所以存在的保护对象。只有这两方面都成立,监狱工作才有意义,而这两方面都需要群众的支持与理解。“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到群众中,耐心做群众工作,全面统筹群众利益和国家利益。同时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真正理解群众所急所盼,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让群众的明天更加美好更有希望。群众是我们的亲人,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只有把人民群众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中,我们的工作才有风向标,才有指南针,才知道路在何方,怎么走才正确。我们制定的政策措施才能真正代表群众,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谋利益,才能问心无愧称得上人民群众的好公仆。
实践证明,把自己融入群众,把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汇入人民群众的洪流之中,一切从群众的愿望和利益出发,一切想着群众,一切服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才能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奋斗,使党和国家的事业薪火相传,熊熊不灭。我愿做一粒星星之火,密切联系群众,把我们的事业推向燎原!
第三篇:我的群众观
我的群众观
杨丽萍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成就,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始终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人民群众为党提供了不竭的智慧和力量。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更应该树立牢固的群众观,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动力和源泉。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视教育工作为自己的生命线,努力工作,争做学生心中的好老师,为此,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做一个充满爱心的好老师,真诚的去爱每一个学生;其次,应尊重、理解和宽容学生。现在的学生个性很强,很多时候他们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独立看法。学生偶然的过错,如果采用善意的态度、委婉的方式,更能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第三,要做一个与时俱进、好学上进的老师,时代在进步,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新新人类的代表,他们的思想和知识面在某些方面要比我们超前,要虚心接受自己不知道而学生提出的新事物,不断充实自己,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才能不被时代淘汰,才能跟上学生接受信息的速度,才有资格当一个好老师;
教书育人是一份沉重而光荣的任务。我们应该凭着良心做好自己所热爱的这份工作。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依靠学生给与我们的力量和动力,全心全意的为学生服务。真正做到教好书,育好人。
第四篇:我的 群众观
我的群众观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这是毛泽东同志把群众观点化为领导方法和工作方式的高度概括。群众观,或者叫群众路线,是对领导干部最起码的素质要求。这个观点绝不是一个新观点,但在每一个历史时期、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有着不同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群众观点是历史唯物论的根本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这表现在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生产的直接承担者(诸如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口生产),始终是社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同时,群众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但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少数干部的群众观念淡漠,群众立场不稳,群众工作方法简单,特别是直接联系群众弱化,不愿深入基层,不会深入群众,不想深入实际,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损害了党和政府形象。那么,在新形势下,密切联系群众究竟应当怎么“联”?我的群众观有如下几点:
一 坚持民主公开,让群众参与管理集体事务。
随着群众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对集体管理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集体管理不透明、事务不公开,群众就会猜疑,难免出现干群关系紧张、工作难开展的情况。处理集体
事务必须要公开透明,做到集体的事大家议,集体的事大家管,真正让群众当家作主。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对财务收支、涉农惠农等热点问题都按时公开,做到凡是群众关心的必须公开、凡是群众想知道的必须公开、凡是群众有疑虑的必须公开,并定期接受群众质询。
二、建立群众观教育的长效机制。
首先要塑造党员干部的“三心”,即感恩之心、敬仰之心和怀念之心,群众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怎么感恩和报答都不为过,从情感上贴近百姓、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其次要突出“三实”,即要符合实际、结合实情、办好实事,不玩花架子,不搞空对空,脚踏实地为民办实事,把发展生产、改善民生、提高社保覆盖面等热点问题作为工作的重点。三是明确“三体”,即转换客体、服务主体、强化载体。在群众观教育活动中,党员干部是受教育者,是客体,因此,必须转换好自己的角色,甘当小学生,接受再教育。群众是主体,是实践的主体和创造历史的主体,必须自觉把群众的生产生活服务好,从而激发群众的创造热情。要根据现阶段发展的需求,从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实际的需要出发,从现阶段最为需要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入手,强化为民服务的载体,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三、真心为群众解决问题,努力让群众满意。
没有稳定,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是要把哪个村民制服,而是要想出实实在在的办法,切实把问题解决好。农村工作桩桩件件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要想让群众信服,首先,要公道处事,处理任何问题都得出于公心,对任何人、任何事都公平公
正、不偏不倚,让大多数群众认可;其次,要依法办事,将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宣传贯彻到群众工作中去,绝不能为求得一时一事的解决而突破法律法规和政策界限;第三,要加强学习,不断掌握化解矛盾纠纷的技巧,做到因人而宜、因事而宜,切实让群众满意。
实践群众观是我们一切工作成败的基础。村官要立足民情,扎实开展工作。能吃苦,会协调,才能做好为群众服务的各项工作。从小到家长里短,事事都要过问,件件都要操心,但只要真心付出,群众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看到孤寡老人没人照顾,恰有闲散妇女没有职业,就要想起塔桥牵线的办法;看到村里秸秆禁烧存在问题,就向村里提出加强秸秆清运、村级逻队伍建设的想法;看到群众的需求因为程序问题迟迟不能得到解决,而干部又缺乏说服力,就提出主要领导下基层给予解释的方法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对老百姓有一颗真心、诚心,就能换来他们的信任,争取到他们的支持!
第五篇:我的群众观
我的群众观
树立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做实群众工作是新时期每一个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和义务,是我们干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基础、是前提。我认为在群众观点工作中要注意到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实践群众工作,贵在贴近群众。群众工作要从大事着眼,从小事做起。而大事小事都应贴近群众办事。从大事看,相信群众的觉悟和智慧,依靠群众的力量,解决社会一切重大问题,这就是服务于人民的根本利益。
二是群众工作要求真务实、要讲实效。求真务实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作风,群众观点的思想和行为,应该在实际工作中得到真实的检验。群众工作中坚持全心全意就是最真心的体现,也是最根本的要求。群众的愿望、要求、困难是什么?群众的喜怒哀乐是什么?必须首先明白。只有明白原因,群众观点工作才有针对性。才能舍身处地的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
三是要取信于民、工作上依靠群众,干事要发动组织群众。《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我们党90年来波澜壮阔的历史,就是一部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的历史。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面临的任务越艰巨,越需要依靠群众,把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推进“创新转型”等各项工作,用实际行动把广大人民群众凝聚于党的旗帜之下。
四是要对民怀敬畏之心,生活上接受群众监督,处事让群众做评价。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兴旺发达,也为了党员干部不在政治上摔跟头,我们各级党员干部必须要始终保持廉洁勤政的品格,牢固树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的观点。要充分认识到,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是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员干部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工作人员的基本行为准则。
我们必须要紧跟时代,贴近群众、依靠群众、为了群众、服务群众,贴近群众需求,回应群众关切,顺应群众期盼,立足群众满意。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群众观念,把群众观作为自己的价值趋向。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取信于民、对民怀敬畏之心,做一个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