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敬老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
敬老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
一 调查主题
通过在敬老院做一天义工了解敬老院老人日常生活状况及心理健康情况,引起人们对老年人的重视。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让大学生们以实际行动为老人家送温暖、献爱心、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青春力量作为己任。
二 调查时间
2012/2/10
三 调查地点
敬老院
四 调查过程
二月十号那天,我和同学一起去了镇敬老院。早上,我们提着慰问品,一路说笑着向镇敬老院走去。到了敬老院,走进大门一位热心的阿姨接待了我们,还一边给我们讲解敬老院的概况。
镇敬老院创办至今将有二十年,有了一支较强经验的管理机构和有一支较有经验的护理人员队伍。敬老院房间有二人、三人、四人,全天24小时护理,间间有卫生设施,食堂饮食生熟分开,专烧特别病号饭。
阿姨向我们讲解到:敬老院里50%以上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多数患有神经官能症或老年痴呆症等疾病,给护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在阿姨的带领下,我和同学前往一个房间慰问代养老人。起初在老人面前我们还有些拘谨,但老人们的热情欢迎感染了我们。平时娇生惯养的我们,走出校园来到社会,走进老人。把老人当作朋友一样聊天,帮他们整理衣物,擦拭家具,听老人讲自己的过去,让这些在孤独中生活着的老人又一次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到了老人的就餐时间,我们跟着负责分饭的管理员一起帮助老人们进行就餐。有的老人就餐很不方便,一定需要喂才行。这时我们早已没有先前的拘谨,争着给老人喂饭,完全没有了平时的娇气。虽然动作显得笨拙,可一见到老人的笑脸,大家就笑得很开心,感觉像一家人似地其乐融融。
下午1点多,等我们吃完饭,老人们都出来散步和锻炼身体了。敬老院里有个很大的院子,里面有很多锻炼身体用的运动器械.有相当多的老人在锻炼身体,看见我们来了,就和我们一起玩些小游戏.。通过聊天,我们了解了老人们日常的生活。老人们虽然刚到时有些不太习惯,不过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老人家在这里很开心,也可算是安享晚年。
下午3点多,我们与老人告别后离开了敬老院。
五 调查心得体会
这次实践让我受益良多。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时期,肩负成为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为了加强对自身的思想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品格和行为习惯,我们应该多参加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我眼里,敬老院是孤寡老人的栖息之所。但通过这次的实践,我改变了总结的看法。现在,许多子女成群的老人主动走进了敬老院。他们有的以前是教师、工程师、干部,也有艺术工作者。选择敬老院,因为子女工作忙、家里楼层高、没人陪自己聊天;而且因为在这里与同龄人朝夕相伴,共同的兴趣爱好,相近的人生观念,更能让他们感到夕阳无限好。这些经过
了岁月沧桑的老人们,毫无疑问,面临着工作能力丧失、自理能力下降、精神生活贫乏等一系列问题,从而成为了弱势群体。从一个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中,也可以瞥见其文明程度。一个健全的社会,该为一切成员提供健全的空间,提供维护。作为当代大学生,传达社会对弱势群体进行人文关怀的理念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本着“关爱弱势群体,弘扬志愿精神”的活动主题,了解敬老院运营的问题及困难,了解敬老院内老人的生活现状及心理,并对空巢老人社区进行走访,从而达到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是我们实践的主旨。每个人都会老,但老了也不应该被社会遗弃。老人们在年轻的时候用他们的辛勤和汗水为社会做出了贡献,或大或小,可能仅仅是养育自己的子女,但无论如何,他们付出了。虽然他们不求回报,但作为子女,我们决不能忘了他们的养育之恩,我们应该孝敬他们,让他们幸福快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敬老院的老人们虽然没有儿女,但社会没有抛弃他们,而是给与了他们极大的关怀。他们没有家庭,幸福指数也许会低一点,但他们应该觉得满足了,因为在他们的背后,是殷勤的工作人员,是仁爱的政府,是团结强大的中华民族。老人,是需要我们关心的一个弱群体,我们应该不懈努力的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以报答他们曾经为社会做出的贡献!也将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继续更好的传承下来!
第二篇:敬老院老人生活情况调查
养老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人口老龄化必然会成为一种普遍现象,然而老人们的权益在得到法律保护的同时,在日常生活中物质和精神生活是否也得到了很好的保障呢?他们的生活状况怎么样,有什么需求?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行人开始对城镇养老院老人生活情况进行了调查,深刻意识到这群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在享受自己生活现状的同时也同样期待社会的更多关怀!
关键词:社会,老人,生活
前言:实践主题:养老院老人生活情况调查、时间:2012年7月16日—7月21日,地点:北京汇晨老年公寓等多个养老院;
正文:今年夏天,我们一行人开始了自己大学生活中第一次暑期社会实践,为了增强自己的韧性,接近并了解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给他们带去热情和帮助,同时考虑到调查的可靠性,我们将这次社会实践地点选在了北京多个城镇养老院。正是在这里,我深刻感受到了当代大学进行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这一周虽然有点累,可是我觉得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更彰显了我们当代大学生,乐于助人,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良好风貌,赢得了周围人的好评,自己也觉得特别充实。
首先,我们发现某大型敬老院的设施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很多。24小时全方位管家亲情式服务,为入住的老人营造温馨的家园,并提供全天候的护理服务和安全保障。通过观察和了解,我们发现敬老院现在已经与综合医院和急救中心密切联系,并经常有专业人员监管老人的身体状况,可谓解决老人及家属的后顾之忧。
通过跟老人们的沟通,得知他们会有人进行全面的健身、康复计划。为他们提供温馨、科学健康的养护服务,定期对他们体验、进行健康评估、建立健康档案。室内设施也出人意料的好,简直就是星级敬老院,俱乐部式的休闲,大型综合服务中心,为老人提供日常休闲场馆。沙壶球运动厅、影视大厅、台球厅、舞蹈厅、棋牌室、健身房、羽毛球馆、KTV、书画室、阅览室、网络教室,温泉等等。我们听着老人们的事迹以及他们在这里的生活,感觉精神很好,他们甚至有的家人选在这里一起过春节等重要节日,显然他们在这里已经适应了属于自己的生活,从物质到精神都是这样。然而是不是所有的敬老院都是这样呢,于是我开始了对其他几个养老院的调查。
这次我们选择了其他类型的敬老院,这里的设施就没有上一个敬老院那么齐全,而且这儿的老人大多是孤巢老人,而且大多数年过古稀,身体都已经行动不便。我们的出现使略显寂静的敬老院一下子活跃了许多。尤其是那些无儿无女的年过古稀的老人听到我亲切的喊他们爷爷奶奶,都非常激动。从第一天进行实践,我们就被这群老人感动着,刚到不久,一位奶奶就拉着我们去她那儿吃水果,每个老人都把我们当作自己的孩子,这让我们激动不已。从院长那里我们了解到每年都会有几批学生来这里进行志愿服务,老人们都很喜欢年轻人这些服务社会的做法。
为了更好的完成这次实践任务,实践开始前,我首先找到敬老院院长了解本院孤寡老人的具体年龄和生活状态。院长告诉我们,住在本院的老人差不多都是年过70的,身体也大都有残疾,残疾程度各有不同。在我们实际实践过程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行动不便成了他们生活的最大障碍。看到这种情况,我们感到十分痛心。
接下来,我们开始跟敬老院里的老人们进行沟通,我们从敬老院的大爷大妈那里了解到,这几年他们可以领到更多的政府补助。在敬老院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之前,由于经济条件不允许,敬老院的餐厅中很少有荤菜,饭菜十分单调。这两年不仅吃肉不成问题,每逢过节,都要为老人们包水饺。当老人们说到这里时,都露出了满足的笑容。中午是我到餐厅看了一下,大家有序就餐,有说有笑,生活十分安详。不仅生活上的补助增多了,老人们还告诉我,医疗卫生条件也有很大改善。今年政府为敬老院新增派了多名年轻医生,大家看病更方便了。而且每年都要为大家进行免费体检,生活状况有了明显改善。
但是不少老人还是反应在精神上有些许的失落和空虚。事实上,这也暴露了我国农村养老的深层次问题,虽然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这个社会特殊群体,他们年轻时曾为我们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而晚年无依无靠的状况却让他们无法最大限度享受社会进步的福利。尽管政府也已经越来越重视民生,开始逐年提高老人们的生活待遇,但还有不少的路要走。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老人们的生活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发现了敬老院的一些问题。
1,当前,一床难求和养老公寓空置率较高现象同时存在。一方面,市内的公办公营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排队等床现象广泛存在;另一方面,一些相对高端的养老公寓却入住率偏低,经营状况欠佳。一位民营敬老院负责人谈到,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养老服务行业的政策扶持,没有政策扶持我们全都无法为继。
2,虽然大部分的敬老院设施相对完善,但仍有不少敬老院寝室的硬件设施不够齐全。最突出的是供水问题,供暖问题,有时候会不及时。还有部分敬老院防火设施不齐全,一栋楼只有六七个灭火器,而且老人们大都不懂如何使用,且防火防灾意识较弱,这是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我认为敬老院里的大厅应该切实利用起来,对老人进行简单的知识普及。或许在保障老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之前,首先应该解决安全保障的问题。
3,部分寝室安排不合理,因为有的敬老院大多是老的筒子楼,很多老人行动不方便,住的寝室却离洗手间很远,虽然目前很多敬老院已经设置了独立的卫生间和浴室,但毕竟还不够普及,价格也相对过高,所以合理根据老人们自身情况安排寝室很有必要。
4,敬老院护理人员略显不足,我们所在实践的敬老院虽然已经安排了医生,但并没有专门的护理人员;这一点成为敬老院一个较大的缺陷。虽然有的老人有一位专门为老人服务的护士,但很多行动不便的老人并不能得到专门的照看,大多也只能靠自己,这样老人缺乏专业护理人员,生活就很难十分的保障。根据民政部相关数据,按照老年人口与护理人员配备比例3:1测算,全国有2830万老年人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因此,养老护理人员约需要1000万人,而目前全国养老机构职工仅22万人,其中取得职业资格的仅有2万多人。不仅如此,护理人员的周转率非常高,很多老年公寓的人员周转率高达100%,个别老年公寓甚至高达140%,因此政府部门应该有相关的行业职业规划,一些专业学校应在此方面加强人才培养。
5,虽然总体来看敬老院近年来物质生活有了显著提高但老人们的精神生活还有些匮乏。我认为这也是最重要的亟待解决的一件事。通过我们的走访发现虽然大多老人们室内的居住条件已经相对较好,然而大多敬老院的娱乐设施和健身器材还不尽完善,同时一些公共设施也没有进行充分的利用,所以希望能在保证老人们入住成本不很高的前提下,多建设一下各种娱乐设施,安排一些娱乐活动。
总之,提高老人们的生活状况需要多方共同努力,不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公营还是民营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或许资金难以周转,或许我国仍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但希望能在多方共同的努力下尽可能的满足不同老人们的不同需求。
结语:养老的问题已经不是简单的局部的问题,它是一个系统问题。近年来,民政部门在老年服务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总的来说,盯了局部没看系统,我认为,要把养老事业统筹考虑,准确划分完全不能自理老人、半自理能力老人和能自理老人。其中,政府首先应该解决的是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的需求,因为这不仅仅是老人个人的问题,也是家庭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对于半自理老人,可采用居家养老模式,政府则应通过资源的重新整合和资源的有效配置,完成政府组织公共服务的真正的任务,解决这类老人的卫生健康医疗问题。对于更大一部分能自理的老人,则是让老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我们不可能时时陪在他们身边,但至少一周有两天他们不会孤单。一生的奔波劳累,终于现在他们可以好好休息了。或许不想给自己的孩子添麻烦,或许他们已经无家可回,总之他们来到了这里,希望的、需要的仅仅是一个可以休息的地方和一点精神上的慰藉。都说人老了容易寂寞,度着空虚的日子,在回忆里生活。或许我们做不了太多,但希望我们至少能静下心,多拿出一点点的时间来陪陪他们,让所有的善意尽情绽放,成为一个一个真正的善行,让我们的老人们安享晚年。
参考文献
第三篇:现代敬老院老人生活调查分析
现代敬老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摘要] 21世纪,各个国家最主要有养老方式有家庭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三种模式,我国目前主要的养老模式有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模式两种。而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家庭规模日益缩小,家庭养老模式的发展加之我国国情和养老模式建设的特点。作为机构养老的中央组成部分的敬老院养老模式成为我国社会现实及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机构养老 人口老龄化 夕阳产业
根据国际社会对老龄化的定义,如果一个社会群体中有7%以上的65岁老人或者65岁以上的老人,或者10%以上的60岁老人,这样的社会就可以称为老龄化社会。中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看,早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到了 2008年底,中国有1.6亿的60岁以上老人,1805万的80岁以上老人,分别占总人口数的12%和10%。高龄的老人以每年3%的速度增加,已经大大超过了总人口数的自然增长率。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需要照顾和赡养的老年人的数量的增加。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敬老院养老模式已经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在夕阳产业变得越来令人重视的时候,为了解敬老院这一产业对社会的影响,从老人视角出发,多方面了解这一问题,“火之队”调查小组对此进行了调查。
一、研究方法与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一)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充分运用多种调研方法,力求使所得的资料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保证本研究以点面结合的方式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从而保证所得结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所运用的具体研究方法如下:
1、二手资料法
收集相关调研资料和经验为本研究设计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在收集到的初步资料的基础上拟定问卷,问卷经过指导老师指正和调研组成员的修改后定稿,最后开始了本次问卷调查。
2、问卷调查法
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设计出的调查问卷,以宁波市古林镇敬老院为代表,课题组成员利用寒假社会实践的实践展开调研,完成调查问卷
(二)问卷回收情况
为了了解“老龄化”现象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发现社会存在问题,寻找解决方法,我们火之队开展了此次调查。本次调查课题组成员深入宁波古林镇敬老院开展实地调查。本次调查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回收率100.0%.其中有效问份卷87,有效率87.0%。,调查对象为在古林镇敬老院养老的老人,调查对象的选择采取全面覆盖;问卷采用无记名形式。为制定科学的应对政策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较为详实的第一手资料。
本调查的特点是:以宁波市老人的视角,反应老龄化这一现象对宁波市的影响。
(三)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1、性别
本次调查中,被调查对象男性占
44.12% , 女性占55.88%。这些数据都说明了现在的老年人的养老时间已近慢慢的推移,社会上工作的压力也越来越严重。同时在高龄化的背景下男女比例也逐渐变大,原因有几点1.经济原因:家庭的负担往往会承担在男方,造成压力2习惯原因:男人的坏习惯比女人多,如吸烟 饮酒,吸烟、饮酒对男性健康有着极大危害,造成身体危害。
2、情绪情况
研究表明,很多身体的疾病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不良情绪是使人致病的一大“元凶”。在本次的调查中发现,在敬老院中年长者都是一些生活较开朗的人。这是他们长寿的秘诀和法宝。那23.53%的性格健全,开朗乐观的老人身体健康程度的比例是远远的超过其他人的。这表明情绪影响寿命。
3、睡眠情况
研究表明,一个人晚上的睡眠将反应人的身体情况,在本次的活动跟踪中发现,55.88%的老人半夜时常惊醒,11.76%的老人难以夜晚入睡,这样导致他们的身体情况日益恶化,身体的疾病也日益出现。那32.35%的老人在身体健康优势反而远远超过睡眠不好的老人。这表明睡眠也是反映身体健康的一方面。
4、体育锻炼
在平时的生活中锻炼是维持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的手段,但是随着人们逐渐变老,身体的机能也不断地退化,锻炼的方式也在变化,越来越多的老人走上了慢节奏,据活动调查表明47.06的老人喜欢上了慢走,8.82%的老人喜欢太极,只有8.82%的老人喜欢快节奏的广场舞,14.71%的人喜欢快走。慢节奏已经成为老人的生活主旋律。
5、饭后食
食物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不可少的东西,我们每一个人都喜欢在平时吃点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有些人喜欢在饭后吃点水果,有些喜欢吃零食。据此次活动调查发现,随着季节的变化,天气逐渐的变冷,大家从夏天喜欢吃水果的习惯,逐渐变成喜欢吃其他的东西。23.53%的人开始逐渐喜欢吃饼干,11.76%中其他的大部分人喜欢吃荞麦片。据从老人处了解,冷的饮食已经渐渐的从冬天消失。调查表明饮食习惯往往和天气的冷暖有关
二、老龄化下敬老院的现状
调查发现:老龄化下敬老院的情况不容乐观,在敬老院生活的老人生活单调,缺失生活乐趣,同时对老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不利。为我国的老龄化严重的情况显示了预警,对我们社会敲响了警钟。
(一)老龄化下敬老院老人的健康状况
根据调查发现慢性疾病是现在老人的主要的身体疾病,慢性疾病是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 降低其生活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之一。在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后, 其身体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等都会随着病情的加重而产生各种负面的影响, 并且, 随着慢性病的病程加重和老人患有的慢性病的种类增多, 导致老人的身体情况日益恶化。数据中表明73.53%存在上述问题,老人的身体情况问题需要加强关注。
(二)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安排情况
在本次的调查中发现,敬老院中有严重的人员不足的情况,敬老院中只发现院长一名,社会福利机构工作人员一名,医生一名,后勤二名,总共只有五名人员,在平时的时候只有在就餐时间才有后勤,并发现敬老院的后院长时间没有人打扫,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
(三)老人的活动情况
敬老院老人日常的娱乐活动很单调,其中棋牌占了83.3%,散步占了66.7%,看电视与听广播占了50%,晒太阳占了25%。在这样的情况下,老人逐渐失去对生活的乐趣,精神面貌也有所下降。
(四)家人探望
在我为期七天的活动中发现敬老院中家人来探望老人的只有3起,在敬老院中的老人平常没有家人的探望,生活中缺少关爱,关心的只有那些相互孤独的老人,是他们在这个敬老院中相互关心,在这次活动中发现,老人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都是临床的老人相互照顾,有一房间的老人身体有问题,每次吃饭都是临床的老人把饭端到床前。这本是家人应该做的都被临床老人代替了。他们都是缺少家人关心的老人,我们应该加强对他们的关心。
(五)对未来老龄化下敬老院的情况的估计
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养老功能越显薄弱,更多的老年人选择在养老机构养老。老年人是一个健康脆弱的群体,由于慢性疾病、生活自理障碍、认知功能减退和心理变化影响着他们的健康与生活,自身控制环境的能力下降,应对环境突发因素能力也随之下降,较易出现诸多疾病问题。预计从2015年开始,中国的老龄化比例将达到25%以上,情况的持续下,2015年以后,随着更大规模的退休潮来临,养老体系可能面临崩溃的危险。据人口学家推测,2030年前后有可能成为中国人口发展的拐点,届时,中国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老龄化问题加剧。
三、敬老院老人的生活需求
根据一段时间的辛苦调查,调查小组针对问卷分析和访谈所表现出的现状与问题,从文化活动,心理健康,体育锻炼等方面为面对老龄化现象寻求解决方法。
(一)敬老院文化活动层面的解决
1、美好回忆,增加乐趣
建立相应的活动室,在活动室设立一个活动园地展板,张贴一些老人的活动照片和生活照,并将老人的照片制成相册保存下来。同时将老人的一些活动制作成相应得微电影,不定时的播放,增加老人的生活乐趣。
2、魅力文化,提高修养
建立相应的阅读室,达到活到老学到老的宗旨。每天组织老人阅读书籍,可以为老人提供一些有兴趣的书籍,如老人关心的养生方面的知识。针对那些不识字的老人可以提供相应得学习视频和戏剧视频,让老人在兴趣中学习,兴趣中提高。
(二)心理健康层面解决
据调查发现:不同生活环境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存在差异,敬老院老人心理状况以抑郁最严重。对应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做相应安排
①入户调查建立健康档案,有针对性进行个体健康教育。进行心理疏导,并进行家庭随访,观察效果。②建立心理咨询电话热线。③举办专题讲座,也可以利用传播媒介方法,如电视、广播、报刊等方式指导。④发放相关教育小册子。传单等。使老年人保持良好心态、稳定情绪、健康长寿、群体教育:每月固定日期进行讲课。
(三)老龄化现象下,老人体育锻炼,提高体质。
体育锻炼是增强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延年益寿,强身祛病的最好方法。这对老年人很有好处,但是体育锻炼十分重要。每天定时进行老年广播体操,锻炼老人身体; 适时组织老人开展一些娱乐活动,如红歌比赛、舞蹈赛、象棋比赛,并给表现优秀的老人颁发奖状。
四、对策与机遇
(一)政府相关政策
1、改革和完善养老服务机构收费制度
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开展的对外养老服务和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的收费标准,应报同级价格部门核定,并建立公示制度。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的收费标准,根据其设施条件、服务项目和标准自行确定。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接收农村五保人员和城镇“三无”人员,其费用由当地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享受低保的老人和其他困难老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的,其费用应适当减免,减免部分由当地政府按接收此类对象的实际人数予以补助。
2、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的税费政策扶持力度
暂免征收社会福利院、敬老院、光荣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等福利性或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的企业所得税、服务收入营业税以及养老服务机构自用房产、土地、车船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车船使用税;减免其行政事业性收费(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对缴纳水利建设专项资金确有困难的福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可报经主管部门批准,予以减免。
3、优先安排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用地
各级政府要将养老服务业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福利性养老服务设施项目建设。有条件的地方可按照核定床位数或实际入住老年人数,给予面向老年人服务的福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和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一次性开办补助。
4、鼓励金融部门充分发挥信贷支持作用
金融机构要支持老年社会福利事业发展,增加对养老服务机构及其建设项目的信贷投入,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并提供优惠利率。
(二)存在的机遇
1、发展前景
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养老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焦点话题,“银发经济”的无限商机呈现,养老服务无疑是其中的一大亮点。到202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达到17.17%。到2050年,中国的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以上。人口专家预计,2035年前后,我国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将上升到20%.不断扩容的老年人群,使“银发经济”商机日益凸显。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老年人市场的年消费需求为6000亿元,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1万亿元。
在异军突起的“银发经济”中,养老、托老服务最为引人注目。年轻人由于工作压力增大,无暇照料父母长辈,使目前老人家庭“空巢”现象日益明显。据国家民政部门预计,到2010年,在我国老人家庭中“空巢”比例将高达70%左右。在这种背景下,激活了社会化养老、托老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开始自费走进养老院。
面对我国亿万老人养老这一旺盛的市场需求,养老、托老服务已成为一个新的领域
2、存在商机
许多创业者都以为,开家养老院投资额较大,往往需要动用千万元以上的资金。其实,这并不意味着小本创业者就没有创业空间。如果是经营中等规模的养老院,投资约在500万元左右;如果是小型养老院,约需50万元以上;如果是一般的社区托老中心,大约20万元即可。开一家小型托老中心,面积约300平方米,前期较大投资包括房租、押金、装修费及床铺、电视、风扇、轮椅、厨房等设备费用,大约需要20万元;此外,每月还需要支付护理人员的薪酬、场地租金、水电等费用。在收费方面,一名生活能自理的老人每月约需600元,需要护理的老人约需900元,特别护理的老人约需1000元。如果托老中心的入住率超过七成,一般就可以盈利。
虽然养老托老服务领域的门槛并非高高在上,但相比其他创业领域,其投资周期较长,短时间内不会很快收回投资,创业者对此应有心理准备和财力准备,小本创业者则需要量力而行。养老服务是一个新兴领域,作为一个具有社会福利性质的产业,国家对社会养老提供了许多扶持政策。因此,投资这个行业,不要有急功近利的心态,要有长线投资与稳步回报的心理。
参考文献
李 涛 李 元 安徽省部分城市敬老院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2011 年 2 月 安徽体育科技 第 32 卷 第1 期(总第 143 期)陈小萍 何路明 周芙蓉 王建华 俞铮铮 郭靖潘 越芳 浙江省养老机构老年人安全问题认同调查及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年11月1日第26卷第11期上旬版
王初月 浅析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与护理(中国禁带农业科学院机关党委,海南海口571101)王庆华,段晓明,宋荣荣,杨玉霞,丁志荣,姚晖与心理状况的研究
1009—6493(2007)11C一3024—03
老年人生活质量
第四篇:敬老院看望老人及调查心得
曾经一直有过一种想去敬老院看看那里的老人们的想法,但由于学习的繁忙和自己的懒惰,所以这个想法一直不曾实现,一直停留在我的脑海深处。但这个暑假给了我这样一个机会,我们的团队帮我实现了许久以来的想法。在这个暑假,我终于与我的所有队友们一起踏入了敬老院这个我一直想去的地方。
这个假期的天气虽然十分炎热但在7月16号到20号这四天我却感觉不到天气炎热,因为我心里是十分凉快的,将太阳给我的酷热冲得一干二净。为了去看老人,为帮老人们做社会调查,从我心里最深处流淌出了一股深深的凉意,它足以融化一切的炎热与酷暑。
在临近放假的时候,我的一个朋友找到了我。问我是否愿意加入他们的团队而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当时我犹豫了一下,因为我本打算在这个假期去做兼职的。但当那个朋友说是去敬老院看望老人以及做一些相关的社会调查时。我便立即答应了他的盛情邀请。因为去敬老院和老人们交谈是我一直想做而没有做成的事,做社会调查也是我的处子秀。有这么好个机会既满足我许久的想法又给我一次挑战自我的机会,我岂能轻易的放过它。经过短暂的思考过后我便决定了加入我们的团队。
进入这个团队以后,我感觉是十分荣幸的,我的决定是十分正确的。在这里面认识了许多新朋友和加深了与一些老朋友的友谊。在经过几次的会议之后,我们的团队进行了分工。而我如愿以偿的分配到了调查组这一块。负责设计暑期调查问卷和进行社会与敬老院的调查。在调查组里,我们一起努力。精心设计问卷,共同探索,进行社会调查,完成了队长交予的任务的同时也使自身得到了锻炼。7月16号这一天天下起了蒙蒙细雨,到却阻挡不了我们实践的热情。我们全队队员精神抖擞,或打伞或不打雨伞,依然冒着雨走向了大街。或向路边大叔阿姨,或向商店业主和小摊版主,又或向年轻时尚的帅哥靓女们进行了社会调查。我们或许被拒绝,但我们任然不会放弃,不会为了一些脸面而放弃社会调查。他们不懂,我们细心引导;他们厌烦,我们耐心劝说;他们驱赶,我们坚持不懈。在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之下完成了16号的社会调查任务。天公不作美。似乎老天要考验我们的意志似的。17号又下起了细雨。但我们依然坚持出发作社会调查,完成了17号的任务。两天的艰辛,两天的努力,我们终于完成了关于老人问题的社会调查。18号重头戏上演,上午我们在二校区门口进行的简单的集合,拍照合影留恋之后,我们向目的地—雅安市夕阳红老年公寓出发了。一路上队员们心情甚好,谈笑风生。经过了半个小时的路程,我们终于来到了夕阳红老年公寓。来到公寓后,我们又经过短暂的小会议进行分工和任务安排,与老人们进行一对一的交谈与社会调查。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敲响了一间房间的门,来开门的老爷爷是多么的和蔼可亲,立即打消了我紧张的心情。在几个小时的交谈当中。老爷爷给我讲述了他那些年的故事和自己对社会的观点与看法,我从中收益良多。
在与老人的交谈结束之后,19号我们分工进行了材料的整理。将我们这三天以来的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归纳分类,在20号时又进行了集中的总结,圆满的完成了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
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虽然短暂,但我却从中获益颇多,有了不少的心得体会。通过我们的社会调查,发现了社会公众对老人问题的的关注程度远远不够,也不愿意去了解一些关于老人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老龄化问题在我国社会中越来越严重,越来越突出。在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老龄化已经成为了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在中小城市虽然不明显,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老龄化必将成为一个全国性的社会问难题。在广大的农村老人问题更加的严重。大多青壮年为了挣钱养家不得不外出打工,留下老弱,老人们不仅没有得到照料,而且还要负责土地的耕作和对孙子孙女的照顾,这与城市的老人待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侧面反映出了社会两极分化的严重问题。所以随着老龄化问题的越来越严重,老人问题使我们社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而社会公众却还未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我再次呼吁社会要关注老人,关注老人这身心健康。
同时城市与农村的老人待遇情况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在城市老人可以住进敬老院,可以住进老年公寓,可以在公园散步溜达,可以出钱请专人助理;而在农村,老人们只要一息尚存,就得下田耕作和下地干活,就得照顾孙子孙女。这是一个什么现象。同样是老人,为何差距就如此直达呢?如果这种两极分化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社会矛盾会更加尖锐以至于激烈甚至引起社会动荡,这不是危言耸听,是事实,应该引起我们社会和党的高度重视。通过我们的调查不难发现,老人问题虽然越来越突出,但却并未引起社会公众的多大注意,这也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也参加了社会调查,有机会接触社会上各种各样人物和人们。在其中不仅完成关于社会实践的调查任务而更加锻炼了自身,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我们做的社会调查是关于老人问题的,虽然大家对老人问题不是那么的关注。但当我们说明来意的时候,他们却是十分愿意协助并且帮助我们做社会调查的。他们既没有抱怨我们耽误他们宝贵的时间,大多数也没有嫌弃我们妨碍他们做生意,而是积极的配合我们做社会调查。可见他们的内心还是十分愿意去关注老人问题的,去关注一些社会问题的,只是缺少一个平台而已。而平台的提供应该谁来负责呢?理所当然应该是我们的政府。但是我们的政府却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也就没有提供这个平台了。这一点应该引起我们政府的高度重视。短暂的几天社会实践也是我有了另一方面的深刻反思。坚持与合作是一个团队取得成功的必胜秘诀;是一个团队成为优秀团队的关键因素;一个团队成功的必备因素。其中缺一不可,缺了一个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优秀杰出的团队。
我们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能够取得圆满的成功。靠的就是团队内所有队员的相互帮助,互相谅解与亲密合作;靠的就是所有队员的坚持不懈,所有队员的不怕困难的精神。不怕下雨,不怕炎热,不怕拒绝,不怕丢脸和不要怕苦难,是我们取得成功的关键法宝。
通过这次的暑期社会实践,我不仅了解到了老人的问题并于老人们交谈,从中获益良多。而且学会了坚持不懈与团队合作的精神。更在其中认识了一大群可爱可亲的对队员朋友们。这次暑期社会实践真是不虚此行,值得一去。
第五篇: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2002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1.32亿,占目前总人口的10%以上,且以每年3.2%的速度持续增长,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已完全迈进了老龄社会的门槛。随着中国的老龄化进程,老年人问题层出不穷,尤其在农村,生活条件不适,医疗疾病困扰,精神文化缺失等问题显得较为突出。此类的问题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舒适度和满意度,而农村老年人的问题关系到农村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好坏。所以及时有效的发现和解决中老年人问题,建立适合当地情况的农村养老模式,逐步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我们国家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截止到2009年12月,陕西省60岁以上人口目前已超过365万,按照国际惯例,我省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未来20年老龄人口将更迅速增长的社会背景下,养老问题成为我省发展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
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老年人日常生活排列第一的困难为经济困难,有一半以上的老人都不同程度出现经济上的困难。物价高、生活无保障、不能从事体力劳动、无养老金和退休金低成为经济困难最主要的原因。此外,诸如家庭不和睦、心理孤独、生活无人照料、活动场地少、家务劳动等也成为困扰老龄人口的主要问题。
■近半农村老人月收入百元以下
调查显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居民的职业差别,被调查的城乡老年人的生活来源差异较大。我省城乡老人中,有部分人仍在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生活费用。农村老人的主要生活来源是靠子女接济和本人劳动收入,而城镇老人则依次为本人退休金、子女接济和本人劳动收入。
超过一半的城镇老人月收入在600元以下,还有15.2%的城镇老人月收入在200元以下,低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农村则有将近一半的老人月收入在100元以下。
据负责本次调查的杨红娟助理研究员介绍,这个数字实际上是很多老人整个的家庭收入,由于成年子女出去打工,老人除了承担家庭的农业生产外,这些收入实际是用于整个家庭包括留在家里的孙辈的花销的总和。杨红娟表示,由于受经济发展和人口因素的影响,我省养老保障机制还没有真正趋于完善,因此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保障必将面临较大的压力和困难。
■ 城乡老人收支对比差距明显
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与收入相对应,城镇老人有一半以上每月花费在400元以下,农村老人一半以上的每月花费在100元以下。从城乡老人的经济收支对比来看,差距十分明显。城乡老人的花费大部分在于饮食和医疗等基本生活需求上,在这些方面没有明显差别,只在书刊的花费比例上城镇老人明显高于农村老人。数据显示,城镇有47.9%、农村仅有13.2%的老人有自己的储蓄,储蓄的用途多用于防老看病。
■ 患病农村老人比城镇老人多
近1/3的城镇老人和1/4的农村老人认为自己身体比较健康,大多数人健康状况基本可以。但城镇老人身体健康状况要好于农村老人,有疾病的农村老人比城镇老人高出19个百分点。农村老人收入偏低,农村公共卫生条件差,是农村老人健康状况比较差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老年人的生活以夫妻相互照料和子女照料为主。城镇老人照料主要依靠其配偶和子女等家庭成员,而农村老人照料首选子女,其次是配偶,反映出城乡观念的细微差别。另外农村老人中有13%得到邻居或亲朋好友的照顾,这一比例远高于城镇老人,反映出农 1
村人的人际关系比城镇人更融洽。另有1%左右的城乡老人选择政府或其他方式照顾。有90%的城乡老人的子女能够尊重老人意见,有95%以上愿意赡养老人。这说明,受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影响及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大多数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家庭养老的观念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家庭养老模式仍占主导地位。
■注:由于调查者所居住社区为国企家属区,所调查的老人大部分为退休职工。国企在养老金、退休金方面待遇较好,还有一部分老专家被企业返聘,基本没有经济困难。调查者认为不具有代表性,因此,文中数据多为在较官方网站查得。
我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中,虽然在养老保障方面有了一定的准备,但在养老政策、养老财政投入、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和覆盖面、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等方面,与老龄人口的快速发展不适应。
■ 农村老人面临更大养老风险
社会养老保障包括老年社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老年社会福利、老年社会救济。这三者构成完整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老年社会保险是其核心。现行的养老保障体制对城市职工有较高的覆盖率,特别是离退休人员,有更高的比例。但农村的养老保险由于在制度和经济上缺乏支持,发展缓慢,覆盖率很低。这也造成了目前陕西城市拥有较高的养老保障水平,而农村发展滞后,使得农村家庭面临着沉重的养老负担,农村老人面临更大的养老风险。
■ 社会养老和社区服务较为薄弱
报告中指出,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家庭小型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家庭养老己面临挑战。传统的养老方式和观念开始受到冲击,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等社会养老方式将逐渐成为我国养老的重要方式。而当前社会养老和社区服务都还较为薄弱。
目前我省在城市社区建设中,老人活动中心和福利院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很多地方由于组织活动少,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要。
■社保体系重心应转向农村
针对陕西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报告指出,尽管陕西已显现“未富先老”的特征,但距离人口完全老龄化需要20年时间,必须抓住这难得的机遇期,加快经济发展,完善健全城乡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做好准备;并且,在我省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之后,政府理应将社会保障工作的重心向农村转移。报告建议,应在推进经济持续发展中,不断加大对养老保障的财政投入,逐步建立全省城乡均衡发展的养老保障体系,为城乡老人提供稳定的经济来源。
高2012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