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原之舟——舌尖上的安多牦牛》一书获奖
近日,由中国烹饪大师李斌编著,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高原之舟——舌尖上的安多牦牛》(Boat of the Plateau,The Yak)一书,斩获2013年度世界美食写作图书大奖,并获得美食美酒图书大奖赛组委会特别大奖。
《高原之舟——舌尖上的安多牦牛》从牦牛的起源生长、生活习性、食物水源甚至冷暖气候,对牦牛的生长及牦牛肉等一系列食材的影响和营养结构,都作了说明,文字朴实、优美,生动形象,不失学术著作的严谨,又没有枯燥乏味的感觉,有游记散文之美!
素有世界美食美酒“奥斯卡奖”之称的“世界美食类图书大奖赛” 始创于1995年,以帮助全球读者了解饮食和美酒书籍的出版,也为图书版权贸易提供机会,对世界饮食文化的推动起到一定积极作用,目前有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爱德华·君度先生是世界美食美酒评委会主席,也是世界美食美酒图书会展的创办人(Paris Cook Book Fair),每年来自世界的顶级厨师名星和各大出版商、作者、摄影师、记者会集这里。大奖赛每年评选一次,活动公平公正、没有商业味道,受到世界各地餐饮业和出版业的欢迎,成为享誉世界的品牌活动。
第二篇:高原之舟说课材料
《高原之舟》第二课时说课材料
天 师 附 小牛玉梅
尊敬的名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首先感谢县教育局教研室及各位领导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学习交流、教学互动的平台;这对我们参加今天这个活动的每个教师来讲,这都是一次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因此,我为参加了今天的这个活动而感到无比荣幸。下面我就今天这节课所使用的教材、教学目标、教法与学法等几个方面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拙见,不周之处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高原之舟》这篇课文是五省区藏语文协作教材四年级上册第9课。课文主要介绍了青藏高原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和牦牛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能够常年生存的独特的自身条件,以及为高原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所做出的特殊贡献,具有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等。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第二、三自然段主要写牛能够在那样寒冷且为高海拔地区的青藏高原生存的主要原因。第四自然段写为什么要把牦牛称为“高原之舟”的主要原因。第五自然段主要介绍了牦牛的实用价值。
2.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实际,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①认知目标:了解牦牛是青藏高原上的主要交通工具及其特殊性。
②技能目标:学生初步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说话能力、思维能力。
③情感目标:感受对于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民族来说牦牛是不可缺少的生活和生产工具之一,从而使学生更全面的认识牦牛并激发起他们进一步了解和研究牦牛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运用重点词句学习理解一段话的方法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理解重点词句是本课时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①扶放结合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堂教学要十分重视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针对本课特点,采用“举一反三,扶放结合”法。首先扶着学生学习第一段,教师点拨,使学生掌握抓重点词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学习其他段,教学生乐学、会学。
②“以读代讲”法
《大纲》指出:“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本篇课文写牛具备的自身条件,语言生动优美,教学这一部分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③“直观教学”法
通过投影的使用,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2.学法
与教法相适应,采用“读读——画画——想想——问问议议——练练”的学习方法,在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中理解课文,培养能力,陶冶情操。
三、说教学程序
1.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如果发生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和强烈的求知欲,学习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开始,设计这样的导语:你们认识屏幕上的这个牲畜吗?教师作解说。解说词为第一自然段内容。
2.以练代讲,学习第一段。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决定了语文课要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因此第一段的教学,以练代讲。
让学生找出第一段写了哪几个内容?
3.教给学法,学习第二段。
这一段的教学,我以找出重点词→围绕重点词理解→总结学习方法的思路设计。具体安排为:
(1)找重点词: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这段主要写什么?(设计)——重点词。
(2)围绕“设计”这个重点词,由浅入深设计如下一组提问: a.牛为什么能生活在寒冷的青藏高原; b.课文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牛;
(3)感情朗读本段。
以上教学围绕“设计”,以点带面,环环相扣,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朗读能力,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4.运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任何能力的形成,必须通过不断实践,反复训练方能形成。为使学生初步掌握抓重点词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
a.学生找出重点词。
b.学生根据重点词提出问题,c、反复朗读,体会美感。通过指名读、自由读、齐读等多种形式,人人参与。
总之,让学生在谈感情体会上,达到情动而辞发,润物细无声的境界,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
以上就是我对今天所授这节课在教村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法方面的几点看法,但是在教学过程当中,因为本人对学生不够熟悉,对课堂教学的驾驭能力不够娴熟,在教学当中出现了好多不足和纰漏,还望各位领导,各位同仁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09.10.16
教学目标:
在深入分析了教材内容、教学法的基础上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确定为以下几点:
(1)、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知道雍布拉康的建筑历史和时代背景。
(2)、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激发起学生热爱藏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思想感情,进而培养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2、教学重难点:
了解雍布拉康的建筑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说教学法:
对于我们天祝的学生来讲,因为语言基础薄弱,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理解甚少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学习这样的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的文章,存在一定的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在教学法的没计上,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是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激励法,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在课堂教学当中通过介绍藏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学生激起对我们藏族历史文化的热爱之情,充分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由“被动灌输”变为“主动理解”从而为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其此是在教学当中我还运用了问题引激趣法,在回答问题的过程当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课文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较深层次的剖析和挖掘,对一些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进行探讨,通过相互激励和碰撞,使一些难点知识跃然纸上。最后是举一翻三,潜移默化;因为课文是一篇说明文,它无论从说明方法,还是从说明顺序方面前后都有一定的相同之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挖掘这一点,让学生用理解上文的方法理解下文,做到了举一翻三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浅谈纪录片 之舌尖上的中国
浅谈纪录片 之 <舌尖上的中国> 2010020076 经济学院 金融学01 王秋麟
最近各大视频网站例如优酷主页土豆专栏里有一部纪录片迅速走红,它叫《舌尖上的中国》,为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主要内容是介绍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来展现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等方面的文化;见识中国特色食材以及与食物相关、构成中国美食特有气质的一系列元素;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这几天,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了,不仅吸引无数观众深夜守候,垂涎不止,更让许多人流下感动的泪水。它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每一集的主线采取了碎片似的剪辑方式,进行了不同地域之间的组合和嫁接,讲述了同一种食材在天南地北之间的变化,这部纪录片用味道营造出了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从文化角度所探讨的问题并不只是“吃”这么简单,从传统劳作到食物创新,生活的艰辛和几代人的智慧结晶,中国人“吃”的传承和变化已经逐渐凸显出它特有的国人气质。
《舌尖上的中国》是美食献给普通劳动者的颂歌,不见“烹饪大师”,不见“美食专家”,更没有“厨艺大赛”,有的是手工挖莲藕、两小时采竹笋、全中国只剩5人继承的高跷式捕鱼,70多岁吉林“鱼把头”、卖黄馍馍的陕北老汉、陪外婆制作年糕的浙江慈城小姑娘。《舌尖上的中国》对食物朴素细腻的描述,对人和食材的关系的微妙理解,悄然传达出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劳动中所产生的智慧思考以及味觉审美,每一道食物都能勾起观者的浓浓思乡之情。真是因为这些,才使这部纪录片呈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感召。
它何以走红?我觉得是该片播出中所体现出来的纪录片的真实感觉和给人的一份真诚。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
本来,无论从选题还是从播出时间来看,《舌尖上的中国》都只能算是荧屏上的“弱者”。它出乎意外地走红荧屏,带给我们超越美食的思考。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从一开始,《舌尖上的中国》就不只是一部关于吃的纪录片。“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
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的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
“不是空洞地宣扬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从美食背后的制作工艺和生产过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鸣。”一位网友的评价,指出了该片的成功所在:真诚的态度,真实的力量。反观当下许多作品,高投入、高科技、大场面„„什么都不缺,却惟独少了真实;什么都尽心尽力,却惟独没有真诚。
有一个不太悦耳的说法:美国人喜欢拍科幻片是因为找不到历史,中国人喜欢拍穿越剧是因为不展望未来。这样的武断结论值得商榷,但它提出的问题却发人深省。如果满足于闭门造车,没有对现实的观照,或者只关注少数人锦衣玉食的奢靡,却无视普通人丰衣足食的愿望,不管是穿越历史,还是畅想未来,都不可能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文化体制改革正在深入推进。转型的挑战、创新的压力,考验着每一个文化从业者。然而,有一些人依然故我,在陈旧空洞的说辞中打转;有一些人以种种束缚为由,在改革创新中趑趄不前;也有一些人在遭遇批评质疑时,归咎于观众的“审美取向”和论者的“外行身份”„„作为商业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即便是“爱国主义”的宏大主题,也可以充满细节与温情;即便是对外传播中国形象,也应该展示普通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即便是纯粹的商业类节目,也可以实现艺术与经济的双赢。
“带着对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这个纪录片”。导演陈晓卿这句话令人印象深刻。真诚是艺术的第一要义,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自己相信才能说服别人,这是该片走红的“秘诀”,也是每个文化创作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此外,我们可以观察到,《舌尖上的中国》让大家看到的不是精致的“烹饪教科书”,而是真真切切的市井美食与草根生活,让人回味起妈妈的味道、儿时的味道、故乡的味道。有论者认为,纪录片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更是“传统的味道”。而对中国传统美食的挖掘,实际上就是一种最富感染力的爱国主义教育。
然而,也有论者认为,“另一个舌尖上的中国,充满晦暗与肮脏,是由有害的添加剂、地沟油、增白粉、瘦肉精、农药残留、荧光粉、反式脂肪酸写就的”。我们应该“吃就是吃,无须跟爱国挂上钩,无须给我们的口舌快感强加上一个妩媚却沉重的价值符号,从吃中总结出宏大叙事,去无限地拔高《舌尖上的中国》”。
其实,任何优秀的纪录片都绝不仅仅是对事务的原生态记录,相反,它们除了用最现实的手法去拍摄与记录影像之外,一定同时又是在讲一个体现其核心思想的故事。于是,当我们把《舌尖上的中国》简单地理解为一部“吃货”手册,肯定有过分简单化之嫌,但把“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等等惯常标签贴上去的时候,或许又有过度诠释与意识形态化之疑。
所以,在对“传统的味道”所体现的“文化中国”认同的同时,在对“问题中国”的批评中,需要思考如何通过监督驯服公共权力,从而发现什么样的爱国形式才是现时中国社会最需要的爱国主义。
然而如何从《舌尖上的中国》上升到食品安全的问题也是我们值得关注的问题,食品安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关注的也是最切身利益的。纪录片中一系列的生态绿色食品给我们带来的也是绿色的洗礼,当然一些食品添加剂的应用也是我们值得监督的。希望《舌尖上的中国》越做越好,成为纪录片史上的又一大传奇。
第四篇:舌尖上的中国之自然的馈赠
陶炳辉天人和谐感恩馈赠
——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之‘自然的馈赠’
《舌尖上的中国》是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自然的馈赠》拍摄画面优美而且制作精妙,不仅具有极强的可看性而且带给观众很强的真实感。追求的是对美食制作过程的记录,本集主要记录的是美食制作的第一个环节-----食材的获取,通过对多个地域多个民族特色食材的追踪记录向观众呈现出了一个个独特的食材获取过程,将镜头瞄准初始状态的生物,在大自然最原始的感召之下,天地山水湖海赋予了人类最终极的美食,体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传统中国的美食文化。
广袤的国土为我们的美食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原材料,勤劳的中国人采集,捡拾,挖掘,捕捞。自然的馈赠给了人们味蕾的享受,让人们生存,同时,人们也温柔的对待大自然,‚猎杀不绝‛,片中所展示出来的人与自然的一来一往,透露出了浓浓的人文关怀。从另一层面《自然的馈赠》又升华到感恩这一主题;片中一直强调馈赠,几乎讲到每一种食材都会说这是大自然的馈赠,也许是在提示我们要学会感恩。
该片采用横向的结构方式,真实的记录了各种食材的获取过程。选取了位于中国东南西北,不同地域、不同时间内的食材进行逐个介绍;从天寒地冻的东北查干湖,到四季常青的海南岛,可谓是走遍中国的江南塞北,当看到那些属于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人文历史,倍感亲切,难掩激动,进而激发内心的思乡情愁。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如果说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那中华饮食文化更加复员辽阔。
真实性,是一部纪录片的灵魂所在。片中在介绍每一个美食的同时都重点介绍了一个人,真实性就更能体现出来了。寻找松茸的卓玛母女,老包的笋林,制作诺顿火腿的黄树江父子等,有了真实的人物、地点、事件,使得整个片子的事实更加有可信度。
细节描写对于纪录片是极为重要的,细节描写不仅能打动观众,夹带深意的细节描写更是会将纪录片带到一个新的高度。《自然的馈赠》中对于细节的描写可说是精到了极致,云南人老黄和他的儿子树江制作诺邓盐,用到了一种传统的竹筒器具,纪录片对于这个不起眼的器具却用了特写将其突出,而纪录片着意呈现的父亲老黄和儿子树江一起制作诺邓火腿,树江尽管跟着父亲学了很多年,制作的诺邓火腿却仍然赶不上父亲的细节,更是有无限深意。
在画面构图上考究、细腻。色彩艳丽仿佛可以闻到食材的味道。景别与构图让镜头在保持记录功能的同时兼具了更多的美学意义。精美的构图和流畅的动作贯穿全篇将食物拍摄得千娇百媚,潜移默化的推动叙事。镜头干净、纯粹,虚实有度,将表达变得格外生动。取景拍摄亦拍得出国画的意境。
特写镜头,勾起无限遐想。的运用。影片中总是以特写来表达食物的诱人。在酥油炸松茸这道美食中,整个做法一直是用特写来拍摄做的过程,例如松茸从最原始的状态到用刀切片再到和酥油融为一体的酥脆感,都是由特写这个以突出为主的镜头来完成,更能表达食物的美感。同样的拍摄手法还有黄豆酸笋小黄鱼、火腿炒饭、鱼头泡饼等等。同时,在开始解说一种美食之前,它总是用一个大远景拍出当地的的景色,就像是香格里拉的迪庆村和湖北的嘉鱼县等。然后用跟拍的镜头来展现如何获取食材的辛苦,表达食物的可贵性,抖动的镜头更能凸显纪录片的真实感。在每一个食材被获取的时候,都是用跟拍的手法带领着观众见识它被获取的全过程。镜头跟着纪录片中的人物,让观众和他一起去采摘,去腌制,让观众身临其境。
解说词简练而有力量,凸显画面的内涵,更多的是让观众自己思考。在跟随者去冰湖捕鱼的场景中,漆黑的画面只有马灯有一丝光亮。‚要知道现在脚下已经不是陆地,而是冰面,赶车的冰面有裂缝,人和马一旦踏上,落水甚至丢掉性命也是有可能的‛。这段短小精悍的解说词充分的表现了前往捕鱼路上的危险性,寥寥数语就凸显了捕鱼的艰辛和危险性。
因为自然,人类繁衍生息,也因为自然,我们得到美味。朴实的劳作者对待自然的馈赠,而我们从这些勤劳智慧的劳作者身上,也许就是我们亲人的身上,更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片子的最后,出现劳作者平实、朴素、自然、幸福的笑,他们敬畏自然,这群大自然厚爱的人们,也将得到属于他们的最厚重的馈赠。
第五篇:中学生作文:舌尖上的美味之北京烤鸭
中学生作文:舌尖上的美味之北京烤鸭
中学生作文:舌尖上的美味之北京烤鸭
天下美食何其多!肥而不腻的狗不理包子、鲜嫩无比的厦门海鲜、麻辣爽口的重庆火锅„„最让我念念不忘、回味无穷的,当然是那被誉为“天下一绝”的北京烤鸭!
暑假里,老爸老妈在我这个“小吃货”的软磨硬泡下,终于带我来到了梦寐以求的北京著名烤鸭老店“便宜坊”,一进店门,浓浓的烤鸭香味就扑鼻而来,古色古香的大厅里简直人山人海,座无虚席,其间不乏慕名而来的金发碧眼老外。每一桌的“主角”无一例外是烤鸭,让我不禁垂涎欲滴。
等待位置的十几分钟我几乎是在与“口水”作斗争的煎熬中度过的,哦耶!终于轮到我们啦,生怕有人争抢,我如饿虎扑食般占了一个位置。爸爸点了一只招牌闷炉烤鸭,片刻,“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烤鸭终于端来了,只见餐盘里的烤鸭热气腾腾,浑身闪着黄澄澄、金灿灿的油光,虽离我两三米远,可浓浓的肉香味儿却如同“千军万马”直奔我的鼻尖,瞬间征服了我的嗅觉。
挽起袖管,正想大快朵颐之际,却见它已被推向了我们桌旁的白衣大厨处,哦!原来吃前还要经过大师傅的专业“片鸭”。只见他抡起薄薄的切刀,先从鸭脖子那里割开了一道口子,再顺着口子一点一点的把枣红色的皮给割了下来。哇!一片片连皮儿的粉嫩鸭肉几乎呈半透明。切到鸭腿的时候,那油水居然渗出,金黄欲滴,浓郁的香味儿再次一股脑儿向我袭来„„
当精致的白瓷盘盛满金黄酥香的烤鸭片“空降”到我面前时,我再也忍不住,立刻夹起一块青翠欲滴、薄如蝉翼的荷叶饼摊于掌心,挑了两块鸭片,蘸好秘制酱料,轻轻置于荷叶饼上,同时又夹了些翠绿的黄瓜丝儿和嫩白的大葱丝儿拌入其间,顺手卷起,一个烤鸭卷儿就包好了,迫不及待地塞入口中,哇!滋滋冒油,鸭皮韧劲十足,鸭肉入口爽滑,简直是人间至极的美味!再来一口,烤鸭皮的香脆让我陶醉,肉的多汁,酱的浓郁,皮的筋道,仿佛在我口中上演了一支美食“华尔兹”,真道是——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
北京烤鸭——天一下绝,当之无愧!你还不赶紧一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