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题报告预期成果形式
1、论文与专著
发表有关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的一系列学术论文,出版专著《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评价》。
2、电脑软件
开发《网络教学设计系统软件》和《网络教学评价系统软件》,制作《网络教学设计》专题教学(学习)网站,建立《教学设计》多媒体资源库。
第二篇:社会实践预期成果形式
【实践预期成果形式】
预期成果: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了解到武陵山邵阳市城步县的当地民众对于环保的意识和个人的行为,同时与邵阳市区的居民们的环保意识进行对比。
通过与相关政府人员的沟通,我们能了解到政府采取的相关措施,及政府对这些措施对民众环保观念产生的影响的期盼。
通过与城步当地苗族同胞沟通,我们能了解到当地民众对于林业部门等加强对贫困地区造林绿化、退耕还林、森林资源保护、林权制度改革等的指导和扶持及少数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也可以将少数名族与汉族进行对比。
希望能通过这次调查能了解到武陵山去某地民众的环保意识,同时向他们宣传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并将调查结果反应给当地政府,据此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
成果展示:
在活动前期中,我们将与老师,当地相关的负责人进行沟通探讨,引起当地民众的广泛关注;
而在活动中期我们将通过网络媒介(人人,微博,云麓园等)来跟踪调查活动;
活动后期,汇集调查问卷,照片,视频等成果资料,按照一定的划分标准进行整理,形成一系列通俗易懂、整齐精炼、内容充实和形式多元的成果资料。并报送学院及校团委审核。如若审核通过,可将我们调研成果与大家分享,提出改进意见。
第三篇:预期调查成果
预期调查成果
1、通过调查、访谈并调查相关资料,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杭州市民对于再生产品的接受程度,将搜集所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制定调研报告。
2、调查结果以调查报告的形式展示出来,报告内容包括调查方案,问卷分析结果、访谈记录以及调查相关图片等,根据调查所得数据,了解市民对于再生产品的看法,最后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3、深入调查民众、企业对于再生产品的认识,加强对于再生产品的了解,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
4、我们团队将结合调研分析向民众、企业提出倡议书,大力宣传再生产品,推动再生产品的发展,为环保事业做一份贡献。
第四篇:项目预期成果范本
中国航天产业化从未停步
中国近年来的1100多种新材料中,八成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1800多项空间技术成果已应用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有3000多家民用企业参与到载人航天的生产、研制中。中国航天技术对未来本国GDP究竟将发挥多大作用,还取决于相关产业民用化程度 10月12日上午9时,在全世界的瞩目下,中国神州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一时间,群情沸腾。
颇为敏感的股市也旋即作出回应,当天,持续低迷的沪、深股市场均已上涨报收,其中航天板块涨幅超过大盘的涨幅。
航天产业收入可观
据测算,航天产业的直接投入产出为1:2,而相关产业的带动辐射在1:8-1:14之间,也就是说,在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8-14元的回报。
航空航天业最为发达的美国,其空间计划已经为美国增值2万亿美元。
统计数据显示,2000-2001,英国空间工业总收入有29亿英镑,法国大约有200亿欧元,俄罗斯有9亿美元。
根据国际航天商业委员会8月发布的《2005年航天产业现状》调研报告统计:2004年全球航天产业来自商业服务和政府计划的总收入达到1030亿美元,预测到2010年将会超过1580亿美元。更有专家预测,到2010年,全球商业航天活动的收入预计将达到5000亿-6000亿美元。
而已跨入“航天精英俱乐部”里的中国,未来能在其中切多大一块蛋糕,自然值得期待。
高投入带来高回报
航天产业的投入非常惊人,一架航天飞机仅研制费用就高达100 多亿美元。这也难怪当年美国阿波罗号航天飞机升空之后,一份美国报纸的标题是:巨大的钻石成功升空。
但航天业的回报同样不容小觑,其中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但这需要一个过程,”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焦维新认为,“就像1957年苏联发射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时,谁也没有想到几十年后,卫星会带来如此巨大的经济效益。”
正如焦教授所说,目前全球仅商业卫星产业每年就创造超过800亿美元的收益。而自1970年中国成功研制并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以来,至今中国已成功研制并发射60多颗人造地球卫星,包括资源卫星、气象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定位卫星、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等。
在中国,卫星遥感应用技术已在气象、地矿、测绘、农林、水利、城市建设等方面广泛使用,建成了国际卫星通信站和国内卫星公众通信网,海陆空交通、地震监测、森林防火灭火等领域也因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而受益无穷。
中国研制的卫星费用低、质量好、水平高,在世界上排位处于前3-5名。其中,返回式卫星、导航卫星名列第三,火箭发射、气象卫星、资源卫星名列第四,通信卫星名列第五。
2003年“神五”的成功发射,更为中国卫星出口扩大了市场。
中国航天产业化进程 美国宇航局专家统计,美国有30000多种民用产品得益于研制航天飞机发展出的技术,如GPS卫星导航定位仪、“太空食品”和“太空药品”、卫星电视、电话等。
而中国航天技术对未来中国GDP究竟将发挥多大作用,还取决于相关产业民用化程度。运载火箭系列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向《财经时报》介绍,“中国从„神一‟到„神六‟都在研究民用技术,带动了诸如电子、计算机、化工、冶金、材料、机械、特种工艺、低温与真空技术、测试、控制、测控、气象、船舶、生物、农业等领域技术的发展。”
“中国已经有3000多家民用企业参与到载人航天的生产、研制中,包括电子行业、元器件、原材料、飞船材料等很多方面。”航天科技集团空间研究院研究员刘济生说:“目前有些载人航天的研究成果已经反馈到了民用技术中,如热控、遥控、遥测、航天服技术等,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还很难测算出具体的经济效益,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离不开航天技术。从长远看,前景无可限量。”
中国在航天工业产业化进程中一刻也没有停步。
统计表明,中国近年来的1100多种新材料中,八成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有1800多项空间技术成果已应用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
“太空的微重力、超洁净、高真空、微辐射的特殊环境,使它成为人类最理想的尖端工业和药品的生产场所,可为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新材料学与新工艺学的研究及综合研究提供多种特殊的环境条件。”
刘济生研究员说,“在微重力条件下可以研制和生产高纯度大单晶、超纯度金属、超导合金和特种生物制品等,对于许多产业部门都具有广泛适用性。”
可以说,“神六”的成功发射不仅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又迈出了重大一步,也预示着中国航天产业的蓬勃发展。
第五篇:支教组预期成果
预期成果
深入心灵、探究教学、提高兴趣,增加常识
设立导师制,将实行从“距离教育”到“贴近教育”,与学生进行有效地沟通,在授予他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全面了解他们心理,深入他们的生活,与其进行深入的沟通,解决高中学生常见的一些心理问题。通过导师信箱,导师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声,解答学生的疑惑,由此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就课程方面,我们开设了许多特色课程,如手抄报制作,环保制作,以科学和制作为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个课程充分践行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环保”的理念;又如环球旅游文化、时事新闻等大大拓展了学生的见闻和视角;新开设的学习方法讲座我们将会和学生一起交流学习心得,在这个过程学生将会在在学习方法上得到改善。另外,文娱晚会能提高学生对文体活动的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给学生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也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体验除课本学习以外的生活,让他们更加热爱生活,学会做一个欣赏自己、勇敢生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