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术鉴赏1
1、美术鉴赏:在艺术中,“用:了解美术的分类,不仅定性。
3、多样化与同一性。
美术”是一个重要的门类。是获得美术的基本知识,更
12、现实主义美术:亦称写实主义美术,从艺术的角度看,美术也就重要的是为了更好的鉴赏各广义指美术家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在作 是造型艺术;因为它是有形类美术作品做准备。特别是品中再现生活,是直接以真实的形象,揭示 的并占有一定的空间,也被各类美术的主要特点,是我生活的本质特征的美术。狭义的现实主义美 称作空间艺术;还视觉艺术们学习美术知识的基础,也术,是指19世纪中期由画家库尔贝等人提倡 的名称,是因为美术诉诸于是掌握美术鉴赏方法的入门而兴起的现实主义美术流派。
视觉,是用眼睛看的,就像知识。
13、浪漫主义美术:是指美术家按照主观 音乐用耳朵听而称作“{听
5、美术分类:从大的方面理想的样子去表现生活,而且突出个人的 觉艺术”一样。所谓“鉴”,讲,包括绘画、雕塑、设计激情和自由精神表现的美术流派,他作 水古代一种形似大盆的青铜艺术、建筑与园林艺术、书为一种派别出现于19世纪初,但具有浪 器,用一程水洗浴,也用平艺和摄影艺术6大类。从美漫主义倾向的却早已出现。浪漫主义作静的水照影,后来大量制作术的社会功能来分,有纯艺为一种流派在美术史上是短暂的,但 青铜镜,因此,青铜镜也称术和实用艺术两大类。他的创作思想影响是深远的。
作鉴。《新唐书、魏征传》
6、绘画艺术:绘画是运用点、14、画像石、砖的题材十分广泛:
1、按 所说的“以铜为鉴,可正衣线、面和空间、色彩等艺术照“五德终始”顺序排列的上古神话 冠”即指此。由此加以引申语言,在平面上创造形象,人物、帝王图像。
2、先圣先贤故事。
3、便有照查的意思,所以说鉴反映生活和表达情感的艺术。孝子节妇故事。
4、刺客义士故事。
5、赏也是对艺术的见识。他加
7、雕塑艺术:雕塑是运用一攻伐战争场景。
6、墓主人生前车马出巡 了识别辨别的能力,不但对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雕、刻、场景。
7、墓主人生前宴饮、娱乐场景。作品进行一般的欣赏,还要塑等手法,创造具有真实的8、墓主人庄园生产场景。
9、市集贸易 有能力对作品做出判断,包三度空间的、反映生活和表活动场景。
10、流行的祥瑞标志。
括他的艺术成就,甚至作品现情感的艺术。
15、本生故事:指释迦摩尼成佛前若干 的真伪。8所谓艺术语言,是指各种艺世故事。(北朝)
2、特征:美术作为具有认术具有的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经变故事:指根据具体的经卷内容绘制 识功用、教育功用和审美功表现手段。的画面。(唐代)
用等社会功能的基础9形式美的法则有哪些:
1、唐代壁画有墓室壁画:永泰公主墓室壁
3、对美术的教育功用的理解统一与变化。
2、均齐与平衡。画、懿德太子、章怀太子。元代永乐 :中国古代绘画美术品早在东
3、动感与静感。
4、调和与宫壁画(道教)
汉时期就被认为具有“恶以对比。
5、省略与添加。6、16、大小李将军:唐代的李思训、李昭 诫世,善以示后”、“存乎鉴适应与照应。
7、求心与离心。道父子。
戒者,图画也”和“成教化、8、单独与连续。
9、渐变与突唐代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 助人伦”的功用,绘画题材变。
10、统觉与错觉。表现的是唐代杨贵妃的姐姐春天出游 则紧紧围绕宣扬儒家礼仪和
10、艺术风格:艺术风格是艺的情景,长卷形式,全图共有8匹马、9 伦理道德观念,成了为封建术作品整体上呈现出来的独个人,组成一个出游行列。前面3骑为 统治阶级服务的一个手段。特面貌,是艺术家作品成熟的前导,接着是5匹马分两前三后,均 美术的教育功用就在于通过标志。艺术风格和人的风度并辔前进。人物都是依着华丽,长襦裙 生动的视觉形象去感动人教一样,不仅具有独特的外形窄袖口,半坦胸,双肩着长披巾。整个 化人,使欣赏者从美术作品特点,而且显示出内在的精画面背景为空白。虽然如此,图中人物 所表现的内容和题材中得到神气质。所以法国布丰在其的锦绣罗绮和雍容举止,都透露出大家 启迪,树立崇高的理想,形《风格论》一书中提出著名闺秀的贵族气派。
成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新风警句:“风格即人”。
17、周昉《簪花仕女图》:取材于贵妇人 尚。
11、所谓艺术风格也有他的基悠闲的生活,画面共分四段,是“采
4、了解美术的分类有何作本特征:
1、独特性。
2、稳花”、“赏花”、“散步”和“戏犬”。画 1
面通过盛开的辛夷花,贵妇人身披之后的自然延伸,未必含有什么特服饰中纹样等极尽细致刻画之能 的薄纱上衣透露了暮春时节一股暖殊的意义,何况他们也有“全景’事,还在背景的镜子中巧妙地画 意,暗示了画面的时令特征。这些构图的作品。入了画着本人的形象,既扩大了 贵妇人都是盛装,衣饰华丽,气泽20、“浙派”:戴进、吴伟、张路。室内的空间感,也似乎是要以画 鲜艳,面容修饰入时,充分展现了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石者本人的出场为这对新婚夫妇作 锦衣玉食的奢华的贵族气度。同时谷、王原祁。证,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绘画 通过春天里的不同场景活动,特别八大山人(四僧):朱耷、石涛、做平在当时的社会意义。
是通过对贵夫人们的一种懒散和略石谿、弘仁。石涛:《苦瓜和尚
23、印象派:莫奈、毕沙罗、西 带惆怅的举止,强烈刻画表现了封画语录>斯莱、雷诺阿
建社会贵妇人特有的那种孤寂的内扬州八怪:金农、李觯、李芳膺、《日出·印象》:‘莫奈早年 心世界。这幅作品的技法也很成功,郑燮、罗聘、黄慎。师从古典派画家,但在后来创作 线条勾勒轻柔含蓄,有很强的质感
21、《最后的晚餐>:该作品绘于米室外风景的过程中,越来越注重 表现力,设色相当艳丽而典雅,也兰圣玛利亚修道院食堂壁面,壁捕捉瞬息万变的色彩印象,1874 具有富丽堂皇的风格特色。画题材取自于<圣经>中耶稣和他年他在一次展览中展出了这幅作
18、“海派”画家:赵之谦、任伯门徒们最后一次共进晚餐的著名品,产生了极大的震动,以至于 年、虚谷、吴昌硕。故事:耶稣知道他已被门徒犹大整个展览都被当时的美术评论称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出卖,在最后一次晚餐中他向门之为“印象主义的展览会”,从五代荆浩《笔法记》,提出“六徒们说,你们中间有一个人要出此“印象派”这个名词应运而生。要”:气、韵、思、景、笔、墨。卖我。画面正描绘了这一情景,印象派产生的客观原因是当时的19、北宋山水画特点:在构图上取耶稣神情坦然,而众门徒有的惊物理科学对色彩的研究已经取得 “全景”,从题材上看,荆浩、关仝、愕,有的愤慨,有的表白,唯独新的进展,人们对于色彩构成的 范宽多表现西北高山峻岭,画面正心怀鬼胎的犹大手捂钱袋、紧张原理有了新的认识,因此各种对 中安排突兀而起的巨山,山脚处再的注视着耶稣画面在看似平静、于色彩表现的实验便应运而生 详加描写林间小道、山泉水脚,远安详的氛围中集中表现出一种即了,而该画的创作则是一个具体 处多有赶路的行旅,远处隐约着山将爆发的激烈对抗与冲突,并着的契机。莫奈的这幅油画描绘的 村茅舍。气势磅礴而富于大自然的力刻画了画中人物的关系也各自是海景,一轮红日正从水雾弥漫 真实生活感受。北宋中期的山水画的神请。在画面的处理上,耶稣的海上喷薄而出,繁忙的海上船 家以李成、郭熙、王诜为代表。郭的位置显得十分突出,神态从容只与初升太阳跃出水面的瞬间感 熙是画院画家,王诜是王室的驸马,不迫,各门徒分坐两侧,跟据个觉通过画家轻快跳跃的笔触与流 他们都师承过李成,因此从他们的人的角色、身份与特定的关系分畅颤动的色彩得到了充分的表 作品中也能体会到李成的成就。他成若干组,既各自区分又互相呼现,这一充满生气的画面似乎也 们的作品选材于中原地带,画面中应、姿态各异但又都最终向着中预示着绘画发展史中一个新纪元 没有迎面矗立的庞大山体,却多表心处的耶稣。画面打破了以往同的到来。从各个方面的综合分析 现平面幽深的境界,而且树石的表类题材表现中的僵化、呆板的处来看,莫奈的这幅作品表现了一 现形式也有程式化的特色。理方式,既庄重、对称同时又富个现代艺术运动的新起点不是偶南宋山水画特色:继续得到发于变化,这一构图方法后来成为然的。
展,有所谓“四家”之说:李唐、多样统一构图的典范。24《马拉之死》:18世纪最具代 刘松年、马远、夏圭。其中马远、22、《阿尔诺芬尼夫妇像》:该画表性的历史画作品。达维特是擅 夏圭对后世影响最大。他们的山水由凡·爱克创作,他描绘了一对长以创作历史画与神话宗教化为 画构图开拓了局部特写的领域,别资产者家庭的新婚夫妇,画面深长的画家,当1789年法国资产 评为“马一角”、‘夏半边”,认为他入而细致的描绘了主人公平庸懦阶级革命到来时,他积极投身 们是有感于南宋朝廷的偏安局面所弱的行象,以及一种爱好虚荣浮其中,作为古典主义绘画的代表,至。但从构图本身来说,似乎还应夸的申请。作者充分运用新油画他利用古典主义的创作手法以自 该是北宋“全景”构图发展到极致技巧的长处对室内的景致、器物、己的美术作品为新兴资产阶
2命服务,在历史上被誉为以画作的作者是19世纪法国著名雕塑圆形镜子,镜子前设烛台以反照 加速革命到来的人。他直接描绘家卡尔波。装饰雕塑《舞蹈>是烛光的摇曳,形成迷离惝恍的光 革命历史的作品就有这幅《马拉他最终哟的代表作。他表现的虽影效果。椭圆形的、精致而温雅 之死》。画面描绘了革命党人马然只有几个人物,但由于作品结的巴黎沙龙,正是罗可可装饰风 拉在浴缸中被反革命俺啥时的情构紧凑,人物形象富于表现力,格的产物,而巴黎的苏俾士府邸、景,马拉原是一位医生,革命后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位于维也纳眺望宫、奥地利修道院教 以笔作抢不断的写作大量文章为作品中央的是一个扮成舞神的青堂则是罗可可装饰的典范之作。人民呼吁,被称为人民之友。为春少年,他高举敲击手鼓的双30、最有名的皇家园林:承德避 了躲避官方的追捕,他曾不得不臂,在视觉上形成一种向外放射暑山庄、北京颐和园、圆明园。在穷人地窖中工作,的了皮肤病
因此必须浸浴在热水中方能工作,最后他也被害于浴缸之中。达维
特着力描绘了烈士在浴缸被害,鲜血涌出,但仍然一手执笔、一
手紧握缴文的战斗姿态;整幅作
品构图单纯,色调庄严,冷峻中
透出炙热与鉴定,如同纪念碑雕
塑一般,令人观后肃然起敬。
25、漫画:漫画是一种带讽刺性
或幽默性的绘画,他的表现范围
很宽,从生活趣味到时事政治都
有所触及,而且形式风格多样,即有简笔写意的,也有工整装饰的,还有连环性的漫画。一般地
说,漫画的造型多用夸张手法,犹如“燕山雪花大如席”一样。
假如形容一个人爱说大话,可以
满脸张着大嘴,唾沫星子乱喷,甚至连牙都充歪了。他有些像相
声与戏剧小平,单独幅漫画不能28
表现多情节和长过程。漫画善于
使用比喻,可以将问题揭示的入
木三分。譬如形容悬崖勒马下面29
是万丈深渊,马的前蹄已经越出
悬崖。形容一个人做内容空洞的冗长报告,讲稿长的飘向窗外,听讲的人都睡着了。漫画表现时
事政治,就像发表评论一样,能
抓住要害,一针见血,常为报刊
所采用,也叫作报刊漫画。
26、三彩、唐三彩、低温色釉陶
器
27、法国巴黎歌剧院正立面的装
饰雕塑《舞蹈》:这一装饰雕塑的态势,并且表现出热烈欢快的春秋时的青铜工艺品、立鹤莲 情绪。他周围有一圈手拉着手的花方壶。少女,似在他的鼓点的节拍下欢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人像。快的跳舞。有这些少女形成的圆《考工记>;材美工巧。弧形正好把中间少年鼓手形成的31、楷书:也叫正书、真书。唐 向外放射的形体收拢起来,是整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个作品形成一个统一的构图,同
32、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 时使这一雕刻在有限的空间里呈芾、蔡襄。书法特点:宋代文人 现出无限的生机勃勃的运动,出吧书法作为抒写灵性的工具。苏 色地表现了青春的欢乐。值得注轼的书法,笔画较粗,不拘偏锋、意的是,在手拉手跳舞的少女中正锋,侧意取妍,笔圆而韵胜。间,还穿插着一个小爱神,他正黄庭坚笔力雄健,气势开张,点 斜倚在地上,挥舞着短杖,似在画有波动感,放纵中合乎法度。为舞蹈的少女们助兴。小爱神的米芾为人倜傥不羁,书法潇散爽 背后还安排了一个希腊神话中喜朗,气格雄健。蔡襄长于行草,欢纵情欢乐的半人半羊神,目的笔力劲,姿态楣,用笔细谨有余 是进一步突出这一作品纵情欢乐而豪放不足。的主题。在表现手法上,作者巧
33、民间美术:是人民大众淳风之 妙地将圆雕与浮雕结合起来,加美的结晶和物化,是带着芬芳乡 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土气息的艺术,是劳动者发自内、在中国,保存最完整、成就心深处的高抗激越之歌,更是一 最高、最为人称道的宫殿建筑是切美术样式的渊源和基础 北京的故宫。
34、为什么说民间美术是一个民、巴洛克建筑、意大利。罗可族文化的基石和灵魂? 可风格、法国、特征:以曲面来民间美术的创造主体是千千万万 修饰空间交接处的棱角,用圆形生活杂这片热土的广大劳动者。的线脚和若软的涡卷来装饰门框他们不仅造就了历史,也造就了 和窗楣;以木板装饰地面和墙面,绵延期间的生活智慧和文化财富。追求温馨小巧的情趣;装饰喜用尽管阶级的出现和社会不平等现 植物图形,具有自然主义倾向;象的重压,显出“王畿之声”与 喜欢娇艳的色彩,如嫩绿、粉红、“里巷之歌”,“雅”与“俗”,天蓝、猩红等;偏爱闪烁的光泽,“ 纡贵”与“俚俗”的界线,天花上悬挂着晶体玻璃大吊灯,强分尊卑。然而,却无法改变民 墙壁上除了饰有小幅绘画或浅浮间文化的基石性质和创造本质,雕外,常常嵌有闪光的绸缎或椭更无法抹杀劳动民众对于历史和
3文化的创造业绩。广袤富饶的土 地养育了勤劳质朴的人民,也孕 育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35、工业设计(工业艺术设计): 就批量生产的产品而言,凭借 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 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 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 业设计。它是专注对产品之有 用性与美以及整体环境方面的 设计活动,是科学技术与文化 艺术相融合、发展的学科,是 各种学科、技术和审美观念相 交叉的产物,是人——产品— —环境的中介,是以机械化生 产为手段以满足大多数人的需 求。
第二篇:美术鉴赏
美 是 一 种 体 验
系
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
专
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姓
名:蔡晓亚
学
号:105010640030
上课时间:周日7-8节
什么是美?如果说要给美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我觉得是很难表达出它的神韵和内涵的。美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最美好的东西,她是柔软的,她是无法言状的,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我们就会体会到很多很多的美——大自然的美、人性的美、艺术的美、心灵的美、语言的美、意境的美······就像卡西尔说的“美的品格和本性根本不需要任何复杂而难以捉摸的形而上学理论来解释,美就是人类经验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思想上的回归。
我是觉得,欣赏美和判断什么是美是一个人的本能,就像我觉得人本能是好奇的,喜欢未知的是一样的。我很想了解其他人是怎样看待美,分析美,特别是那些先哲们是怎样讨论美的,比如论语上关于美的经验的那句话,说一个人要先学诗,再学礼,可理解为先用最单纯的方式领会美,再知道规则,结合西方对美学的看法,我觉得很精妙。
柏拉图的理念论我以前有些了解,只是没有看过他对美的看法著作中的原话,他说美的背后有美的理念,我很早就赞同这种方式;当然他的理念论本身就是一个创举,在罗素看来,至少一点是现在都在用的,就是一个事物和其形式是不同的。
爱与美的关系,很多人都想过吧,因为美才爱,还是因为爱才美,我觉得对于亲历的具体事物这要是想清楚了,心理上会有踏实和深刻的感觉,然而却远离了最初的、单纯而美好的、最真实的东西,是可惜的——有很多事情都是知道的越多就越不好。是否得不到的东西,才想拼命追求;得到了反而放弃?人有很多天生的缺陷,是他自己无法克服的,这点可能就是吧。
说花红和花美从词性来讲是一样的,红是表达事物性质的形容词,美是表达主体情感的感叹词,表达花红时说红,表达花美时却可以说“啊”,一个“啊”字表达了对花的无以言表的赞美,我觉得非常贴切。
美是无处不在的,在漫长的历史中,各个时期的美术都具有鲜明的色彩,各个艺术家们用他们独特的体验展现他们对美的认识,并将他们眼中的美记录、流传下来让后人们品评、欣赏。
在中国传统文化积淀中的美术家们用他们的智慧创造出一幅幅精美绝伦的作品,用他们的体验阐释对美的理解。中国封建时代的人物画家中最著名的当推东晋顾恺之,他的《女史箴图》用笔如春蚕吐丝,紧动连绵,循环超乎,格调逸易,风趋电疾。唐代张宣的《捣练图》描写贵族妇女的风俗画。阎立本的《步辇图》描写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这一汉藏两族通婚的史实。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则描写纵情声色的贵族生活。另一幅杰出的作品是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他把汴河的繁华景象构成长卷格式的风俗画,汴河上的各种人物、景物无不具体而生动,真实的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风貌,对古代工程技术也做了正确的描画,在绘画史上具有重要的价值。自南朝开始出现专门从事山水画的画家宗丙、王微,其后又有唐代张藻,把山水画又推进了一步,他们还都写下了山水画论,从此山水画在东方持续发展,直至今日。自五代以后则及其丰富,如荆浩的《国庐图》,关全的《关山行旅图》、《山溪待渡图》,董源的《潇湘图》;宋代巨然的《万壑松风图》、范宽的《雪景翰林图》、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图》等不列盛举。这些山水画都有博大与精微相结合的特色,体现着东方的上水美学观。画鸟画家有五代的黄荃、徐熙,宋代的赵佶、翟白、赵昌等。自汉魏发展起来的石窟壁画,以敦煌莫高窟为最盛,题材属宗教内容,但也不同程度的反映着时代思想和现实,显示出中古时代中国美术家的丰富想象力和创造才能。元代以后,文人画形成了中国美术史上的一个庞大而重大的一个支脉,实际上成为主流,他的流风余韵至今还有很大的影响。文人画强调画家要有画外功,即文学修养。宫廷美术,宗教美术,和文人画中有许多艺术的精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民族的精神财富。如此多的美术文化财产创造出了中国美术史的辉煌。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实这些美术或者说艺术作品都是作者通过自己的体验展现出来的,这样的作品给人的美的感受是生动可感的,让欣赏这些艺术的人们能带着自己的体验进入其意境中感受艺术之美,寻找自己的体验和美。
对于我来说,我不像那些哲学家或者诗人那样对美有深刻的理解,但是我相信美是一种体验,只有自己体验了,自己才会有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才会对美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下面我就谈一下我对一些没美的体验、认识以及理解。
曾经见过这样一副画,苍白的流水,苍白的雾,还有雾中若隐若现苍白的树木,这样一副画,给你的或许是平淡的心境,可是入眼的那一刻,你难道不是震撼着的吗?在那一片苍茫中,你的灵魂你的所有悲欢在那一刹那间凝聚,然后淡开,就像那苍白的远山近水一样,慢慢晕开一片心的芬芳和涟漪。若非如此,它又如何进入你的心呢?所以是灵魂的触及还是视觉的流连,在乎你的心有多深入。就要看你的体验有多深,是否全身心的如入那种美的意境中。
我认为,大红大紫不仅仅只是火爆和性感,还有自信和智慧在里面。更甚者,你可曾体会到一个红衣女子渴望被安抚的软弱?红色是强有力的色彩,是热烈、冲动的色彩。约翰.伊顿教授描绘了受不同色彩刺激的红色。他说:在深红的底子上,红色平静下来,热度在熄灭着;在蓝绿色底子上,红色就像炽烈燃烧的火焰;在黄绿色底子上,红色变成一种冒失的、莽撞的闯入者,激烈而又寻常;在橙色的底子上,红色似乎被郁积着,暗淡而无生命,好像焦干了似的。教授的见解是源于他深刻的体验,正因为他有深刻的体验,他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美,怎样去正确理解美,而不是停留在表层的认识。
以前见过一张照片,是一轮红日悬在山峰之上。有人说是朝阳,有人说是夕阳。我却坚持说是朝阳。他们断言是因为我内心喜欢朝阳的,所以才会主观臆断。其实是以为我觉得那轮红日太热闹了,没有夕阳的那份宁静致远。即使是在寂静的破晓,可是那份未经受雕琢和世俗的红,还是太热闹了。我是喜欢夕阳的,喜欢“一场愁醉酒醒后,夕阳却照深深远”的那种恍若隔世的淡然和出尘。也喜欢浓夏的傍晚,红日点燃滚滚红尘的爱和幸福,一切存在都变得珍贵,火一样的燃烧俗世,生命变得热烈而深刻。不过,我最喜欢的应该还是橘黄色落日。安静的,温柔的,像慈悲而悲伤的母亲,深情的凝视时间下的牵挂,为时间的所有存在和消失祈祷。这就是我的体验、我的感受,因为体验不同,所以认识不同,所以对美的事物的认识见解也就不同,但是那又有什么关系呢,美就是一种体验,我们可以有自己不同的认识,无需为了迎合别人而不忠于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只有我们忠于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这样的美才是真正的享受!
对于梵高,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但是你知道他的金黄吗?以前我不明白他的向日葵为什么那么受欢迎,但是,看过他的大部分作品和听过他的平生之后,至少,我有了自己的理解,或许还是主观的吧。可是当我看到他的那一大片金黄之后,突然很感动,也觉得伤心。我想,梵高不停地,不停地用大把的金黄色来描绘他见到的一切,其实就是因为他追求一种存在的感觉。作为一个艺术家,不断地失败让他失去了存在的理由,可是作为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他努力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存在感。他把自己的一切都赋予了新的色彩,其实是因为他在努力平衡自己灰暗的世界。用金黄燃烧自己的理想和才华,用金黄装点自己干涸的世界,用金黄来填充内心的暗淡。他是那么努力地争取着,可是,当那一天,乌云满天,一个人的他一瞬间失去了积极的力量,灰暗迅速占领了他的意识。于是他挥笔画下了凌乱而纠缠的一团暗沉后自杀了。这只是我自己的理解,但是我看到了我自己想要的,这已经很好了。好的作品应该就是这样的吧,让不同的人得到自己的所需。这更加让我体会到,美是一种体验,需要自己去理解,而不是让别人告诉你美是什么,只有你自己体验了你才会真正明白什么是美,你想要的美是什么,这时你就不会在执着于美的概念于定义了,因为美没有确切的定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你想要什么样的美就需要你自己去体验!美的形态十分多样,变化无穷,其性能各异,或较为显著,或隐晦而难以捉摸,但是它总是在潜移默化之中给人造成一定的影响。每个人都可以描述个人的审美感受,对不同的审美对象做出自己的判断,得出自己的体验。
第三篇:美术鉴赏范文
略对美术作品鉴赏
今晚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美术系画展。面对琳琅满目的美术作品,我只能挑选一些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作品进行鉴赏。
《小女孩》中的画面描绘了一个面带笑容,身着色彩鲜艳的和服,右手上有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发小女孩。画中背景虽然色彩浅淡,且有大面积空白,但饱满的构图仍使画面显得完整充实。这样的构思主次有分,能使作者的主题更加突出,清晰明了。这幅画最成功的一点是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把人物的神情描绘的如此真实自然。观看者看了小女孩那天真无暇,甜美的笑容,自己也会不由自主地露出微笑。而且鲜艳的色彩,绘画的高雅同样是观看者的视觉享受。
其中一幅画描绘出了两个现代女子神情各异,但都望着地上,陷入遐想沉思中的情景。从画中可以看出,作者很注重人物眼神刻画,以及会利用画笔表达出人物的心理状态和内心活动。作者把两个女子的面无表情的坐在那里的情景描绘的如此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同时作者营造出一种美好境界,引发了观看者的想象联想。到底是什么导致这两个女子表情呆滞?是因对现状的无奈,还是因为对未来的迷茫。
还有一幅画以连绵不断的高耸的大山做背景,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的手上拿着锄头,旁边放着一个装满草的竹筐,还有一个比她还小的小男孩。小女孩用坚定的眼神望着远方。作者用有力的线条勾勒出小女孩的形象,写形传神。作者的创作意图是身处深山的小女孩并没有被周围恶劣的环境所打败,她依然对未来充满希冀,依然憧憬未来。这幅画让我们观看者一股奋发向上的力量。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也不能失去对 未来的信心,勇往直前!
以上是我对美术作品做出的鉴赏。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真正鉴赏美术作品,还应当了解一些美术基础知识,这是我写完这篇作文的深刻体会。
第四篇:美术鉴赏
微软中国
《中西方绘画艺术作品比较赏析》
—《中西方山水话对比》
微软用户 2014/6/11
专业:工商管理 班级:1303 姓名:蒋妍 指导老师:李雅娟
[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在此处键入文档摘要。摘要通常为文档内容的简短概括。]
【内容摘要】中西方绘画艺术在观念和表现上有着差异和趋同性,通过中西方绘画作品内容、形式的对比,以及中西方艺术观念差别的简单描述,最终认识到中西方在差异和区别之上的共同目标。中国非常强调人与自然的调和,认为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人是自然中后生的一部分;而西方则认为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为人类而存在。这种观念的差异,表现在艺术中,就形成了不同的艺术主张,在艺术实践中,形成了不同的传统和风格。中西方世界观、艺术观等方面虽然有着差异,但毕竟是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的人类,必然存在着相似或共同点。一件艺术品,内容方面的因素有主题、题材等,不同的内容决定了作者采用不同的形式,同样的内容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不同的内容也会有相类似的表达方式。美术史上的大量事实,展示了中西方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的复杂关系。美术史上的大量事实,展示了中西方艺术作品中形式与内容的复杂关系。
【关键词】中西方;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梵高;星空
【正文】 第一部分
在“元四家”中,若论对后代山水画发展影响最深广的,无疑是黄公望。他年资最高,直接受教于赵孟頫,从五代荆浩、关仝及北宋李成启学,所以画的品格极高。元代画家开始以纸为画本,赵孟頫的《水村图》已见干笔皴擦,元画灵动松秀的笔墨已然初具,而黄公望享年85岁,至其晚年则纸本水墨的技法已经炉火纯青。其《富春山居图》,可以说是代表其晚年风格的经典之作。
《富春山居图》始画于至正七年(1347),于至正十年完成。是元代著名书画家黄公望的一幅名作,世传乃黄公望画作之冠,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全图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墨色浓淡干湿并用,极富于变化,是黄公望的代表作,被称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纸本水墨画,宽33厘米,长636.9厘米,是黄公望晚年的力作。
黄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工书法、通音律、善诗词,少有大志,青年有为,中年受人牵连入狱,饱尝磨难,年过五旬隐居富春江畔,师法董源、巨然,潜心学习山水画,出名时,已经是年过八旬的老翁了。黄公望把“毕生的积蓄”都融入到绘画创作中,呕心沥血,历时数载,终于在年过八旬时,完成了这幅堪称山水画最高境界的长卷——《富春山居图》。它以长卷的形式,描绘了富春江两岸初秋的秀丽景色,峰峦叠翠,松石挺秀,云山烟树,沙汀村舍,布局疏密有致,变幻无穷,以清润的笔墨、简远的意境,把浩渺连绵的江南山水表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山川浑厚,草木华滋”的境界。
明朝一位名为吴子问的收藏家得到真迹后,爱不释手,至死不能割舍,嘱咐焚烧此画殉葬。他的侄子趁他昏聩时把画抢了出去,但已经烧掉了三四成。重新裱装修补后变成了两段,前段面积为31.8×51.4厘米,后段面积为33×636.9厘米。前段画幅虽小,但比较完整,后为浙江收藏家吴湖帆所得并于解放后捐献给浙江博物馆;后段则修补较多,目前被收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馆。据说前段还曾与一幅伪作同时入过清宫,自诩长于画作鉴定的乾隆皇帝将伪作定为真品,实图如下:
在“元四家”中,若论对后代山水画发展影响最深广的,无疑是黄公望。他年资最高,直接受教于赵孟頫,从五代荆浩、关仝及北宋李成启学,所以画的品格极高。元代画家开始以纸为画本,赵孟頫的《水村图》已见干笔皴擦,元画灵动松秀的笔墨已然初具,而黄公望享年85岁,至其晚年则纸本水墨的技法已经炉火纯青。其《富春山居图》,可以说是代表其晚年风格的经典之作。至元四年,黄公望79岁,一次从松江归富春山居,偕好友无用禅师同行。暇日,黄公望始于山居南楼援笔作此长卷。但他经常云游在外,而画卷留在山中,只得“逐旋填札”,故“阅三四载未得完备”。无用似不放心,怕被人夺爱,便请黄公望在画中题文,明确归属。但最后何时完成,终不得而知。
清王原祁在《麓台题画稿》中说是经营七年而成,但黄公望自动笔至去世也就只有七年。一幅画画了这么多年,也称得上一奇,而二百五十年后藏者吴洪裕临终前嘱家人当面将画焚烧殉葬,而其侄吴静庵趁他弥留之际于火中夺画残卷,更是旷古之传奇。至今,我们已无法确知原卷的长度,但知前《剩山图》纵31.8厘米,横51.4厘米;后《富春山居图》纵33厘米,横636.9厘米。图绘富春江两岸秋初的景色。开卷描绘坡岸水色,远山隐约,接着是连绵起伏,群峰争奇的山峦,再下是茫茫江水,天水一色,最后则高峰突起,远岫渺茫。山间丛林茂密,点缀村舍、茅亭,水中则有渔舟垂钓。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层次分明,大片的空白,乃是长卷画的构成特色。笔墨上已显然取法董源、巨然,但更为简约利落。山石的勾、皴,用笔顿挫转折,随意而似天成。将近20厘米的长披麻皴,枯湿浑成,功力深厚,洒脱而极富灵气,洋溢着平淡天真的神韵。全图用墨淡雅,仅在山石上普染一层极淡墨色,并用稍深墨色染出远山及江边沙渍、波影,只有点苔、点叶时用上浓墨,但已足以醒目。这是一幅浓缩了画家毕生追求,足以标程百代之作,无怪乎董其昌见了惊呼:“吾师乎!吾师乎!一丘五岳,都具是矣。” 第二部分:
梵高的宇宙,可以在《星夜》中永存。这是一种幻象,超出了拜占庭或罗曼艺术家当初在表现基督教的伟大神秘中所做的任何尝试。梵高画的那些爆发的星星,和那个时代空间探索的密切关系,要胜过那个神秘信仰的时代的关系。然而这种幻象,是用花了一番功夫的准确笔触造成的。当我们在认识绘画中的表现主义的时候,我们便倾向于把它和勇气十足的笔法联系起来。那是奔放的,或者是象火焰般的笔触,它来自直觉或自发的表现行动,并不受理性的思想过程或严谨技法的约束。梵高绘画的标新立异,在于他超自然的,或者至少是超感觉的体验。而这种体验,可以用一种小心谨慎的笔触来加以证明。这种笔触,就象艺术家在绞尽脑汁,准确无误地临摹着他正在观察着的眼前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看,实际确是如此,因为梵 高是一位画其所见的艺术家,他看到的是幻象,他就是幻象。
实图如下:
《星夜》是一幅既亲近又茫远的风景画,这可以从十六世纪风景画家老勃鲁盖尔的高视点风景手法上看出来,虽然梵高更直接的源泉是某些印象主义者的风景画。高大的白扬树战栗着悠然地浮现在我们面前;山谷里的小村庄,在尖顶教堂的保护之下安然栖息;宇宙里所有的恒星和行星在“最后的审判”中旋转着、爆发着。这不是对人,而是对太阳系的最后审判。这件作品是在圣雷米疗养院画的,时间是1889年6月。他的神经第二次崩溃之后,就住进了这座疗养院。在那儿,他的病情时好时坏,在神志清醒而充满了情感的时候,他就不停地作画。色彩主要是蓝和紫罗兰,同时有规律地跳动着星星发光的黄色。前景中深绿和棕色的白杨树,意味着包围了这个世界的茫茫之夜。梵高继承了肖像画的伟大传统,这在他那一代的艺术家里鲜见的。他对人充满了激情的爱,使他不可避免地要画人像。他研究人就象研究自然一样,从一开始的素描小品,一直到1890年他自杀前的几个月里所画的最后自画像都是如此。它如实地表现出疯人凝视的可怕和紧张的眼神。一个疯人,或者一个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人,无论如何也不能画出这么有分寸、技法娴熟的画来。不同层次的蓝色里,一些节奏颤动的线条,映衬出美丽的雕塑般的头部和具有结实造型感的躯干。画面的一切都呈蓝色或蓝绿色,深色衬衣和带红胡子的头部除外。从头部到躯干,再到背景的所有的色彩与节奏的组合,以及所强调部位的微妙变化,都表明这是一个极好地掌握了造型手段的艺术家,仿佛梵高完全清醒的时候,就能记录下他精神病发作时的样子。记得一句关于梵高的话:“灿烂到极致不是黯淡就是死亡,所以梵高也只能,毁灭了自己。”
这幅画, 展现了一个高度夸张变形与充满强烈震撼力的星空景象。那巨大的、卷曲旋转的星云, 那一团团夸大了的星光, 以及那一轮令人难以置信的橙黄|色*的明月, 大约是画家在幻觉和晕眩中所见。对梵高来说, 画中的图像都充满着象征的涵意。那轮从月蚀中走出来的月亮, 暗示着某种神性*, 让人联想到梵高所乐于提起的一句雨果的话:“上帝是月蚀中的灯塔”。而那巨大的, 形如火焰的柏树, 以及夜空中象飞过的卷龙一样的星云, 也许象征着人类的挣扎与奋斗的精神。在这幅画中, 天地间的景象化作了浓厚、有力的颜料浆, 顺着画笔跳动的轨迹, 而涌起阵阵旋涡。整个画面, 似乎被一股汹涌、动荡的激流所吞噬。风景在发狂, 山在骚动, 月亮、星云在旋转, 而那翻卷缭绕、直上云端的柏树, 看起来象是一团巨大的黑色*火舌, 反映出画家躁动不安的情感和狂迷的幻觉世界。梵高在这里, 并没有消极、被动地沉溺于他那感情激流的图像中。他能将自己作为一个艺术家而从作品中抽离出来, 并且, 寻找某种方式, 用对比的因素与画面大的趋势相冲突, 从而强化情感的刺激。我们在画中看见, 前景的小镇是以短促、清晰的水平线笔触来描绘的, 与上部呈主导趋势的曲线笔触, 产生强烈对比;那点点黄|色*灯光, 均画成小块方形, 恰与星光的圆形造型形成鲜明对比。教堂的细长尖顶与地平线交叉, 而柏树的顶端则恰好拦腰穿过那旋转横飞的星云。
中西绘画在空间意识表达上,中国画构图讲究“散点透视”,而西方绘画讲究“焦点透视”,此观点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中国画的远近法在本质上既不同于西画的焦点透视,更不是人们假设出来的散点透视。我们对中西传统艺术家创作的不同主题的绘画在透视法的比较性解读上,这两种透视方法的差异性应该被解释为直接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社会环境、不同民族的审美心理对透视法缓慢形成的重要影响。
第五篇:美术鉴赏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6课《漂亮是美术鉴赏的标准吗——艺术美和形式美》。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①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②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基本原则及其在作品中的主要表现。
2、教学重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并不完全是现实的直接反映,也不等同于人们一般所说的“漂亮”或“好看”,而是由艺术家借助美术的特定语言、手段和法则创造出美术自身的美,而这种美又是多样的,即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由于艺术家所采用的语言、材料、手段等不同而产生的艺术美和形式美就大异其趣。为了说明这一点,在这里就必须紧紧围绕美术的语言元素和语言规则两个方面来讲解,因为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主要就是通过它们来实现的。
3、教学难点:主要在于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既是具体的又是抽象的。应特别注意对概念的讲解,并在概念与作品之间建立联系,即注重通过作品来讲解概念,以使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的认识有形象的依据。
这里的难点还包括对美术作品的艺术美与形式美之间异同的讲解,课文中并没有特别给予说明,只是在课文的第三部分简要地指出了这个问题,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之间既有重合的地方也彼此独立。艺术美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也就是说,艺术美是由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来实现的。而形式美更强调实现内容的手段,即手段本身的美,其中包括语言的构成关系和所使用的材料的特质。
二、教学方法:
1、利用图片展示介绍知识,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图片,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实践、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用多媒体展示相关音乐和建筑图片,并巧妙导出本课。
2、讨论法,小组合作法。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解决学生的个别差异,要求全组同学共同讨论。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用多媒体展示雕塑图片《欧米艾尔》。
小结: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是艺术所特有的美。美术作品是由艺术家创造出的不同于现实生活的第二自然。它的美不同于一般人的“漂亮”或“好看”的审美观念。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不仅影响了人们对美术的认识,也有碍于对美术作品的鉴赏。
二、新知探究:环节
一、什么是艺术美,它有哪些表现?
美术作品中的艺术美不等同现实在的“漂亮”和“好看”,而是通过特定的美术形象表现出来的艺术自身的美。艺术美又称第二自然。是相对自然美来说的。
1、美术形象:指一件美术作品中个别的、具体的、完整的艺术形象,也是指一件美术作品中由这种个别的、具体的、完整的艺术形象所形成的综合的整体的艺术形象。
教师活动:投放多媒体图片《艾普色姆的赛马》和《记录马奔跑过程的连续摄影》。结合第三课“艺术形象”这一概念进行讲解。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小组讨论,分析美术作品的艺术美。
环节
二、什么是形式美:如何理解和把握形式美:
美术作品的形式美的构成:A、语言元素(点、线、面、色)及其构成的形态变化。B、语言手段(明暗、空间,透视、构图、肌理)及其所构成的审美意象。C、语言规则(变化与统一,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及其所构成的审美关系。
教师活动:投放潘天寿的作品《雄视》,讲解什么是形式美,指出美术作品的艺术美和形式美既相互包含、渗透又彼此具有独立性。
学生活动:欣赏图片,理解美术作品的形式美。
三、拓展:提高实践能力
1、以一件作品为例深入分析作品的形式及其形式美。
2、通过具体作品了解艺术美和形式美在形态上的差异。
四、要点回顾:
1、什么是艺术美?综合了主观与客观、个人审美与时代精神的艺术形象为“典型形象”或“艺术典型”,又根据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而称之为“第二自然”,即“艺术美”
它有哪些表现?
2、什么是形式美?美术作品除了艺术美之外还有形式所传达出的美,既形式美
如何理解和把握形式美?
五、课堂小结:总结回顾:这一节课我们了艺术美和形式美,了解了什么事艺术美和形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