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美术教育★

时间:2019-05-14 22:30: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乡村美术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乡村美术教育》。

第一篇:乡村美术教育

乡村美术教育

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的美术课很多内容都是学生自己动手绘制,而无论是绘画还是制作都需要必要的材料,如颜料、画笔、剪刀、多种纸张等,几乎每堂课的要求往往都不一样,我从教于一个较为偏僻的乡村教学,这里很多学生的家庭生活条件有限,或家长不予支持,或学生不予配合,或因家、校偏僻,无处购买等等原因,要什么没什么,使得美术课也难以开展。几次上美术课,在要学生们动手的时候发现很多的学生连铅笔都没有!色彩就更加,对于色彩教学根本就不知道从何下手,教学中大部分时间就只能干瞪眼,更别说什么作业展示、灵动涌现的场景出现了。

第二篇:浅谈开展乡村美术教育的体会

浅谈开展乡村美术教育的体会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才需求的多元化,教育表现为空前的活跃,素质教育逐步提上日程。乡土美术是乡村美术教育的一个特色,但在乡村学校教学中似乎并没有好好地利用,让孩子在自然的环境里接受艺术教育才是理想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最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艺术化、知识的趣味化,使孩子学得更加投入,更加具有个性。

【关键词】走进自然细心探寻克服困难力争传承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211-02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也逐步得到社会的重视,对人才的要求也开始多元化。现在的教育逐步与世界接轨,同时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加倍关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社会需要多种类型的人才,那么,对于从事农村基础教育的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产物,而对于身处边远山区的我们,如何对孩子进行美术教学,如何让孩子们在有限的条件下学好美术,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我们要利用山区的特点,乡土美术是我们挖掘的一个特色题材,它本身就是一座艺术宝库,但在乡村教育中似乎并没有好好地利用,忽略了这一资源宝库。让孩子在自然的环境里接受艺术教育才是理想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最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艺术化、知识的趣味化,使孩子学得更加投入、更加有个性,有艺术性。

一、乡村美术教育现状

目前美术教育在乡村学校很不受重视,在乡村一直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深远,美术课程在老师、家长、学生的眼中无足轻重,可有可无,认为美术学多学少问题不大,这些偏见和现象直接干扰着美术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在乡村,对美术的教育只是局限于教材,对于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校外的美术活动和与乡土美术有关的活动则是少之又少,更谈不上去美术馆参观美术展览、美术作品。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艺术教育一直以来往往只注重技能的传授,急功近利,以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不重视孩子对美的感受和表现。这就需要我们去挖掘一些适合的乡土教材去让孩子感受美、创造美。

二、发现美、创造美

法国著名雕塑大师罗丹曾说过:“……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而这个发现就需要我们能够留意身边的事物,发现身边的美,通过观察分析来获取。我们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生活,教会学生对美的享受,而这就需要生活的积累。通过学习乡土艺术,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加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针对乡村小学的实际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培养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生参与教学的活动将是被动的,游戏是最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针对农村孩子爱玩儿泥巴的特点,我带领学生采集河泥进行手工制作,这是最受孩子欢迎的,学生兴趣特别浓厚,制作的作品形式多样,都是日常喜闻乐见的人和事、动物、景物等,虽显稚拙却不乏生动,还有的同学模仿大师的作品,也是有模有样的,所以把美术活动当作游戏,以培养兴趣为手段,就能达到开发智力的目的。我还根据农村废旧材料多的特点,让学生捡树根进行根雕制作,利用秸秆儿学编织、进行小手工制作、利用植物籽粒进行粘贴画的制作,当学生把一件件作品展示出来的时候,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享受着成功所带来的快乐。

2.因材施教。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是让每个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强调以人为本。学生对于美术的感悟能力、兴趣和基础有所不同,我们不应该用同样的标准要求他们。比如:有的孩子喜欢画画、有的孩子喜欢剪纸、有的孩子喜欢手工制作,有的孩子喜欢雕塑。上课的时候,我会根据教材的内容让孩子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不做统一要求,这样孩子的积极性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作品也会生动多样,发挥了他们的特长,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形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的形成,使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

3.循序渐进。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学好美术非“一日之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也会犯这样的错误,看到孩子没有进步,我就责怪他,你怎么这么长时间一点进步都没有!后来我发现这种急躁心理是不理智的,由绘画上升到美术,本身就有技术的一面,要想让小学生在短时间内把美术学好是不可能的。所以培养小学生绘画,一定要有时间上的心理准备,要讲究科学性一步一个脚印,追求长期效应,不要总想以“速成”的方法换取短暂的心理平衡。只要有恒心,有毅力总会有进步的。孩子有时也会有这种急躁心理,有的孩子总跟我说:“老师,我总是画不好,咋办呀?”这时我就耐心地跟他讲道理,并且鼓励他将自己的作品订成册子,这样就会从作品的日臻完美上发现自己的进步了。这样做了之后,学生的学习劲头更足了,并且把作品拿回家给爸爸妈妈看,给其他小朋友当画册,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走进自然、细心探寻

美术要让孩子们眼中有自然,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从大自然中获取创作灵感,更要让孩子们心灵深处迸发精神的火花。美是人每时每刻、随身处地都能感受到的,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美术素材无处不在,这里有起伏的山峦、变化的云朵、五彩缤纷的花儿、蜿蜒盘旋的河流,令人心旷神怡。春日,万物复苏,树木花草吐出新芽。夏日,鸟语花香,争奇斗艳。秋日看那枝头硕果,遍地金黄。冬日看那皑皑白雪,银装素裹。大地万物的种种变化,引起人们许多的幻想,都是对大自然美的感觉和享受,直接使人产生创作的欲望,而且使人的高尚情操蠢蠢欲动,儿童也是在美的体验中,才能学到什么是美,想把美的东西表现出来、画出来、留下来,把心灵深处美的品质勾唤出来。就是在这样的创作过程中,不知不觉的为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奠定了基础。

四、克服困难、力争传承

我们农村孩子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影响,不能买各种绘画材料,但我们可以利用身边有的材料进行创作。一个木棍儿可以当笔,大地便是现成的纸。不能出外写生,在村子里也可以创作,一段残垣、一座老房、一头牛、一个随意玩耍的孩子……都是我们创作的素材。美的东西无处不在,我们只要细心观察,用心体会就可以创作出美的作品。

总之,美术教育,“潜移默化”的特点就像“和风细雨”之于禾苗,润物细无声,儿童就是在这感受美、发现美、追求美、表现美的过程中,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提高了。只要我们树立多元化的美术教育观,尊重和认同乡村地区的文化特点,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相信乡村美术教育也会闯出一条路,也会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型人才的培养打下牢固的根基,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篇:美术教育

美术专业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专业知识(分)

一、填充题:分

、《美术课程标准》根据美术学习活动的方式可以划分为(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

、综合探索领域的美术活动分为三个层次:一是(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二是美术与其他学科的结合;三是(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

、中国古代第一幅真正的绘画实迹是战国时期的帛画。

、《林泉高致集》中的三远指的是(高远)、深远、(平远)。

、清朝是中国年画的鼎盛时期,其三大主要产地是(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县、(苏州桃花坞)。

、中国画按题材分类有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大类。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三杰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古希腊时期神庙建筑的三种柱形分别是多立亚式、(爱奥尼亚)、(科林斯)。

二、选择题分

、,教育部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国家标准》的实验稿。

、年月、年月、年月、年月

、大型油画作品《开国大典》是新中国时期()的作品。

、靳尚宜、董希文、何孔德、王式廓

、课程总目标是按照三个维度表述的,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情感、态度和世界观、情感、方法和价值观、情感、方法和世界观

、油画作品《自由引导人民》的作者是()。

、吕德、德拉克洛瓦、席里柯、达维特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农民画家是()

、荷尔拜因、米勒、勃吕盖尔、丢勒

、油画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的作者是()

、苏里柯夫、列宾、克拉姆斯克依、列维坦

、宋朝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所使用的透视方法是

。、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倾斜透视、散点透视

、北宋山水画代表性作品《溪山行旅图》的作者是()。

、张择端、范宽、马远、黄公望

三、简答题:分

、简述印象主义画派(分)

答:诞生于法国世纪后期的印象主义画派是西方绘画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艺术流派。代表画家马奈、雷诺阿和莫奈等都把光和色彩作为绘画追求的主要目的,他们倡导走出画室,描绘自然景物,以迅速的手法把握瞬间的印象,使画面呈现出新鲜生动的感觉。因莫奈的《日出印象》而得名。

第四篇:美术教育

自 荐 书

尊敬的领导:

您好!

首先,衷心感谢您在百忙之中给予我的关注,今毛遂自荐,诚待您的指导。我叫罗海霞,是玉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美术学专业2012届本科毕业生。值此择业之际,我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教育工作的执着追求,真诚向您推荐我自己。希望我的到来能给您带来惊喜,给我带来希望。

大学四年,我本着“自强不息、学以致用”的原则,一直以认真的态度对待学习。在校期间,主修了油画、版画、国画、水彩画、设计、中小学美术教育、教育心理学等一系列专业学科。通过专业课的学习和大量的专业的培训,对绘画的思考,逐渐形成自己独立的风格和理性的思想。通过教材理论的学习与教学实践,养成了良好的教师素养,具备在中学进行美术教学的能力。在工作方面,热情、上进、不屈不挠的性格和办事有条理,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四年的工作经验锻炼了我,使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了

在教学技能方面,我苦练教师基本功,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教师“三字一话”考核,普通话水平达到了国家级二级乙等标准。能熟练操作word、excel等办公技能及课件制作和CAD、3D等软件;教育实习期间,我一步一个脚印,勤勤恳恳,以饱满的热情去完成实习工作,得到了实习学校老师的好评。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和与学生的交流,我积累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并在教育实习中获得优异的成绩。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优秀的素质。如果您把信任和希望给我,那么我的自信,我的能力,我的执着将是您最满意的答案。

诚祝贵校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此致

敬礼!

本人签名:罗海霞2012年2月20日

第五篇:美术教育专题

美术教育

安长喜讲座笔录

我先提一个问题:“美术是什么?我希望大家能够用自己的感觉来表述你对美术的认识。”

安:“你说。”

听众:“对生活以及自己所想的东西的一种感受。” 安:“好,谢谢!” 听众:“将看到的画面用自己的感觉描绘出来。” 听众:“表现美的一种手段。” 安:“表现美的一种手段。好。” 听众:“对颜色的一种自己的感受。”

安:“对颜色的一种自己的感受。好。”“谁还愿意分享?就是你一瞬间想回答的那个东西。”

听众:“美术我觉得就是用色彩来表现内心的感觉和对生活的感受。”

安:“好。谢谢!” 听众:“美术是表达自己心里的意思。”(一个孩子的声音。)安:“非常好!” 听众:“我觉得美术是内在的一种表现的形式。”

安:“好。对自己内在的一种表现的形式。还有吗?” 听众:“美术就是把我们的肉眼感受及触觉器官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应,通过美术的素材把它表现在纸面上的一种艺术行为。” 安:“好。谢谢!” 听众:“我的一个认识就是美术是没有被扭曲过的一个自然。” 安:“没有被扭曲的一个自然。”

听众:“我认为美术是外界或自然在内心的一种美的感受。” 安:“美的感受。还有吗?”

听众:“对社会现象的一些浓缩。” 安:“对社会现象的一些浓缩。” 听众:“我觉得美术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是自我表达的一种形式。” 安:“好,非常好。” 听众:“我旁边的这位小男孩,他说‘美术就是画画。’”

安:“好。他的经验跟我一样的。好了,我们这个问题就分享到这儿。我为什么要问这个概念呢?并且把这个作为讲座的开始,这个就是我们蒙特梭利教育的第一教育的规则:以概念为本的教学。”

“朋友们问我这个问题,我内心的第一个经验,我内心的第一个反应:美术就是画画。所以我之所以把这个概念提出来,我希望大家能够用自己最真实的感受说出你自己的那个经验,能让大家知道每一个人对于美术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就跟那位小朋友一样,他说‘美术就是画画。’而我们现行的教育对美术的诠释,或者说在教学中所做的其实就做了‘绘画’这一部分。”

“对于美术这一个概念呢,具体你问我‘什么是美术?’我也不知道什么是美术,我真的不知道,因为它是一个很抽象、很宏观的一个概念。第一个:美术是一个造型艺术。在造型这个分支里它有:绘画、雕塑、建筑、书法、篆刻。我们接触比较多的就是‘绘画’这一块了。而且在我们的现行的教育里头,在美术课堂上基本是以绘画来展开的。美术教学这一块我们的空间是特别窄的。还有雕塑、建筑、包括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的书法和篆刻,以及装饰艺术,这是美术的第一大块──造型艺术。第二个:美术也是一门空间艺术。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在一个平面上表现二维或者三维的空间的过程。第三个:美术是一个视觉艺术。视觉艺术从美术创作过程来讲,首先美术是通过你的观察而对生活的一些现象进行一个艺术的创作过程,从作品角度讲,美术作品是用来欣赏的。”

“既然美术是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那么我再问一个问题:‘艺术是什么?’”

“谁愿意分享?”

听众:“艺术我觉得就是真、善、美的表现。” 安:“真、善、美的表现。” 听众:“是一个技巧的高度表现。” 安:“技巧的高度表现。好,谢谢!” 听众:“我感觉就是唱歌和跳舞。”

安:“唱歌,跳舞。好。每个人分享的这个答案,就是艺术的一个宏观的概念。” 听众:“我觉得艺术应该是自己本人和世界的一种沟通。比如说,音乐和美术,我自己觉得它们是很相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有些时候艺术是表达美的,但有些时候它是表达痛苦的。就是表达一个人内心对这个世界的感觉,有时候他表达出来是给自己看,但大多时候是想让大家知道他内心是怎样一种感觉。我觉得艺术呢,虽然它有技巧呀等等在里面,但它跟语言一样,要表达自己心里的所有的感觉出来。如果没有艺术的话,这个世界会寂寞很多。我觉得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沟通吧。”

安:“好。谢谢!谁还愿意分享?”

听众:“我觉得艺术是一种痴迷。”

安:“痴迷啊。” 听众:“我觉得是一种没有空间限制的一种心想。” 安:“好。非常好。” 听众:“我觉得就是要有技巧地做任何你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都是艺术。比如说,打仗都可以打成艺术的。” 安:“如果说没有技巧的话,能有艺术吗?”

听众:“没有。” 安:“没有啊。我们记住他的这个观点。” 听众:“我觉得艺术是通过视觉然后给心灵带来冲击的一种形象吧。” 安:“好。谢谢!” 听众:“艺术就是美丽可以让人欣赏。”(一个小女生的声音)

安:“美丽,让人可以欣赏。” 听众:“我认为,‘艺’是一种方法,‘术’是一种技巧。把这些技巧通过一些方法表达出来,应该是有一些技艺的东西。” 安:“好。我们尽量给每一个想发言的人一个机会。”

听众:“我认为艺术是一种生活的一种升华。”

安:“生活的一种升华。” 听众:“艺术是一种思考。创作艺术是思考,欣赏艺术也是思考。” 安:“艺术是一种思考。还有吗?那位小朋友。” 听众:“艺术就是代表美丽的心灵。” 安:“嗯,美丽的心灵。” 听众:“艺术是用非凡的技艺展示美,共享美。” 安:“嗯,非凡的技艺。” 听众:“我觉得艺术就是使事物达到一种平衡和和谐。”

安:“好。” 听众:“我认为艺术就是各种表现形式的总称。” 安:“总称。是各种表现形式的总称。” 听众:“我不知道什么是‘艺术’,但我知道‘活着’就是‘艺术’。”(有人鼓掌。)安:“嗯,好。我们以这个艺术的解释做为分享的结束。” “艺术有一个确切的定义,我们把这个定义给大家。”

从客观方面看:艺术是人类一种创造的技能,创造出一种具体的、客观的、感觉中的对象,这个技能引起我们精神的快乐,并有悠久的价值。

从主观方面看(即从艺术家的角度来看):艺术是艺术家思想、情感的具体化、客观化,也就是自我表现。

“有两位家长分享‘艺术’的概念时,提到了‘技法’,在后面我将用大量时间讲到。‘技法’跟‘艺术家的自我表现’之间” “下面看艺术和美术的关系:”

艺术分为三大类:

时间艺术:耳所闻的时间中表现的音调艺术(音乐、诗歌、文学音乐)。空间艺术:目所见的空间中表现的造型艺术(美术)。

时空艺术:同时在空间和时间中表现的拟态艺术(舞蹈、戏剧)。美术教学原则:

1、所有的教学内容使用实物、或进行实地观察,不能照本宣科。所有的教学活动中,实物教学都是提在第一位的。

原因:(1)实物教学是儿童知识肉体化的关键。例如:我说一个概念:矿泉水。当我提出这个概念时,大家头脑里反应的是什么形象呢?是‘矿泉水’这三个字,还是实物呢?对,是实物。这就是我们人类认知方面的一个模式。儿童所有的认知的方式,全部是以这样一个实物的刺激来建构的。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使用实物进行。

这个方法具体到概念、材料和观察的对象。

再如:对于苹果的概念。有一次我在讲座中问在坐的老师,吃惊地发现有三位老师答案都是相同的──“苹果是一种食物。”这是我们大人对于苹果的认识。我们传统的做法介绍苹果的概念时,一般在黑板上写上‘苹果’两个字,然后再用一系列的概念再去解释苹果的概念。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个苹果跟我们的身体是没有关系的,这个苹果本身跟你的身体、你的生命是分开的。所以在上这个课,最好给每人发一个苹果,让他们吃了它。吃了它就成了你身体的一部分,然后你再问苹果是什么,他们会从苹果的形状、颜色、味道,同自己的感觉味觉去表述。而这个做为教育的环节是最重要的。我们一家要用实物和实地考察的模式,让孩子把课堂上的内容和孩子实际的生活联系起来。从美术创作的角度讲,所有的创作都离不开客观实在,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我们所有的创作对象都是你生活中的实际感受,你自己的经验和经历,我们只不过是通过美术这样一种形式把它表现出来。我们也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也可以通过音乐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当你用色彩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的时候你就是一位画家。其实,儿童就是这样的一个模式,所以所有的教学内容必须以实物的形式进行,如果离开了实物,儿童就不再是想象力、不再是在创作,更多是处于一种神游的状态。

我再举一个例子,一个小小孩手刚要去碰桌子上的热水杯时,大人(尤其是爷爷、奶奶)就会立马把水杯拿开,说“烫!”当儿童在快接触到还没有接触到这个热水杯的一瞬间大人说“烫”,这个时候从表面现象看,我们保护了儿童,但是当儿童第一次未接触到热水杯时,我们所说的这个抽象的概念“烫”,跟儿童的身体没有任何关系,孩子没有这样一个心理过程,当孩子没有这样的心理过程的时候,我们所说的一切对儿童来说只是一个抽象的符号。所以如果我们爱我们的孩子的话,你就应该给他一个“烫”的权利,让他去感受这个“烫”的感觉,这个也就是我们不断地在主张的“爱和自由”的含义,体现在教学里头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就是我们必须让孩子有这样一个烫的心理过程,如果我们剥夺了这个过程呢,孩子的感觉一次一次地就会离开自己,一次一次地离开自我这个中心,一次一次地跟我们的自我分开。

2、必须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

比如意志力、专注力的形成。意志力的形成源于孩子的专注力,而专注力的形成最早就是来源于孩子的兴趣。所以我们必须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而且是在自由的前提之下,孩子才能有一个专注的品质。

(1)绘画的材料。当我们出现一个主题的时候,有的孩子喜欢用铅笔来表现,有的孩子喜欢用彩色铅笔,有的孩子喜欢用油画棒,有的孩子喜欢用水粉……当老师强行让孩子用他自己设计的材料时,我们会发现,有一批孩子会离开课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做到必须给孩子自由选择材料的空间,因为只有儿童不断地用各种方式、各种材料尝试的过程中,他才能够了解每一种材料的属性,每一种材料表现的形式,每一种材料出现的不同效果。

(2)在绘画的方式上必须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

老师绘画的内容:

孩子有可能出现的几种形式:

有的孩子是以第一种形式来表现的,有的孩子是以第二种形式来表现的(第二种形式可能是一般老师比较喜欢的形式,这些孩子可能是班里比较乖的、比较听话的,按照老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进行的表现形式。)第三个也是一种表现形式。第四种表现形式,刚开始的孩子按照老师的要求按部就班地按照主题课的内容画一幅画,结果画完以后看到周围的小朋友还在画,然后他等了一会儿,就开始拿着铅笔在自己的作品上开始绕,绕完以后呢,狠狠地打了一个叉。还有一种孩子是这样的,画完以后把它一揉皱一扔。还有最后一种孩子选择不画。也许还有其他的情况。现在我要提的一个问题是:“你认为在这六种里头,哪一种是最好的?”“如果你现在看到的其中的某一幅是你的孩子的作品,你要跟其它的小朋友进行对比,你觉得哪一幅是最好的?我相信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经验,恰恰就是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刻,我们开始使用自己的经验,开始判定孩子的作品是好是坏。如果让你选择呢?”

“认为第一幅好的,有十几个。”

“认为第二幅好的,也有十几个。” “认为第三幅好的,人比较多。” “认为第四幅好的,没有人。” “认为第五幅好的,有六位家长。”

“认为最后一个状态是最好的?有五位。认为最后一个最好的爸爸、妈妈一定会当你的孩子什么都不动的时候,也就是今天的作业我不完成的时候,他也是最好的。是不是?我可不可以这样来理解?”

“提这个问题,我是想看看每一位的家长,你内心的经验来自于何处。我们看待儿童的成长,看待儿童的教育问题,我们都会站到自己成长的经验上去看待,而偏离了孩子本身,偏离了客观。其实这六幅不同的作品,反应了六个孩子不同的认知状态和心理状态,所以没有好坏,只要孩子现在当下的一个真实的状态,它都是好的。” “我们经常会发现第四幅、第五幅这样状态的孩子的心理状态基本都是躁动的,所以画画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孩子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能够帮助躁动不安的孩子慢慢地安静下来。最后一幅什么都没画的孩子,最起码说明他对这节课不感兴趣,所以他选择不画是最好的,如果强行让他画,我觉得孩子对美术本身就没什么兴趣了。”

“还有一个,我觉得从老师的角度来讲,一个老师的一节美术课的成功与否,或者任何一节课的参与的程度取决于孩子的一个评判。所以从老师的角度来讲,从我们设置这个课程的内容以及你进行的方式上来讲,可能这个就是反应老师的一面镜子。其它的这几幅我认为都挺好的。”

“如果非得有一个评判孩子画得好坏的一个标准时,我觉得有一个标准就是:儿童所有的作品,只要是反应他当下的一个真实的感觉,那就是最好的。当儿童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他当下的这种真实的感受,我认为都是好的。我最担心的是孩子表达的不是自己,而是我们成人或老师想要求的那一种状态。”

(3)从观察的角度来说要给孩子自由的空间。无论幼儿教育、小学教育还是中学教育,每个班级最多不超过22个孩子。不光是美术课,任何一节课都一样。有的孩子喜欢趴在地上看,有的孩子喜欢站到桌子上看,有的孩子喜欢正面,有的孩子喜欢侧面,有的孩子甚至选择背面。这个过程必须给孩子,我们会发现,当儿童得不到那样一个角度的时候,一下子他所有的能量都会转到自己的情绪上;我们会发现,当儿童找到自己的那个角度的时候,他所有的注意力全部在观察与表现的这个过程中去徘徊。这个过程特别好,儿童所有的注意力全部在他要表现的对象上,而且他会使用自己的感觉,这个是我们从一开始美育一直到现在这么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所没有获得到的,因为我们慢慢地从这个成长的过程中都偏离了自己的感觉,离开了自己的感觉,因为我们更多的是使用的是别人的经验,我们更多地是迎合别人的口味。

比如:我们搞毕业创作的时候:我们画的是关于藏族的一个主题,我们的导师说,我比较喜欢快乐一点的、年龄偏小一点的,结果到最后全班的同学画的都是孩子,没有办法。我的那个作品虽然留校了,但它对我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因为那不是我真正想要的,我没有表达自己最想表达的东西,而是迎合了那样一个导师的意图,所以你并不感到绘画的这个过程或者说艺术创作这个过程是快乐的,你没有成就感。这样,久而久之,放到一个孩子的身上,它会把他的这样一个品质给他掐断了,他就会放弃这样一个品质。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做为一个老师或者家长我们唯一能够帮助孩子的就是:准备材料。有能力准备多少就准备多少,让孩子自由地去选择。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有的家长担心他这样乱涂乱画,到最后什么都不是,其实不是这样的,儿童不是那样没有一个目的去选择的,他的选择都是有目的的,至于他的目的,他在发展什么,我们谁都不知道,但是儿童是需要的,儿童通过这样一个反复的一个操作,到最后,他能够发现每一种工具它的秘密是什么。纵观我们这个幼儿园的孩子,从两岁半一直到六年级这样一个毕业的过程,我们会发现,所有的这些材料、技法,没有人去教他们,都是通过他们自发的、反复的这样一个操作而得出的经验。他通过不断地反复他会发现、会找出解决问题的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一个方案,而这个方案就是我们后面要讲的技法。

(4)引导孩子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给予观察的机会。所有的孩子在儿童时期表现人的状态的时候,全部是一个稻草人的状态。这也是儿童或者说是人类观察事物的一个过程。正确的观察方法是:开始先从宏观来观察,然后再进入到事物的局部,然后再回到宏观的这样一个过程。举个例子:我在大学时,在表现人物时有个同学是这样的:画人物肖像时,他先画人物的眼睛,一直把眼睛画完后,他再画另外一只眼睛,这只眼睛画完后,再接着画鼻子,再画嘴巴、耳朵等等这样画下来,我们单年这个人的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耳朵也是耳朵,但是把这些零件组合起来放到一块怎么就不是他呢,就怎么看也不是那个人,然后他就会有一个经验说:“我怎么画得不像?”像与不像这是一个造型的问题,从造型的角度来讲这个是我们的观察的方法出现问题了。当我们开始介入到这个对象的时候,就进入到这个对象的局部,你永远就限到这个局部里头,没有考虑这个宏观的概念,我们抽离不开,抽身不出来,所以就导致这个结构出现问题。

给孩子观察的机会。这个机会对儿童来说特别重要,而且这个观察的过程有时是漫长的,可能一节课时间都不够,所以把两节课放在一起上,让儿童有充足的时间去观察,他可以通过任何的感观系统去感受这样一个对象。

(5)孩子的画面以纸张形式出现。当以纸张的形式出现时孩子才会有一个画面的概念。

(6)展示孩子的作品。我们绘画的目的是供人欣赏的,并不是一画完交上去就完了。而是绘画里边最关键的一步就是一定要展示孩子的作品。这个过程给孩子一个展示的平台,可以使孩子有很强烈的成就感。有的家长提问说,我的孩子特别喜欢画画,但是突然间就不喜欢了,或者在报了美术班以后,时间长了他自己不愿意去画画了,放下了手中的画笔,很大的原因是孩子没有展示的这样一个过程,所以,绘画教学中展示这个环节是特别重要的。(7)绘画的过程中必须保持安静。给孩子逐步建立绘画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把自己内心的想法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不是说出来。这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是一个不能被受打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通过绘画这种形式把孩子对真实生活的一些感受、想法、体会,通过绘画的语言把它表现出来。安静也可以帮助一些躁动不安的孩子逐步地安静下来。有时候我们的老师,当孩子在那儿说话的时候,他会说:“请安静。”可是孩子没有理会还在继续说,老师就会用大一点的声音说:“请安静!”如果孩子还在不停地说话时,老师就会用再高一个八度的声音说:“请安静!”其实这时老师的声音已经打断了所有孩子的绘画的过程。所以说安静的氛围是营造出来的,首先要从老师做起。当有孩子声音超出别的孩子时,老师轻轻地走过去用小小的声音提醒他:“请安静。”孩子立马会感觉到这是需要安静的环境。我记得在西安的一个小学里的一位老师,他给孩子上课的时候,其实他下面的那一圈就是打扰的一圈,他也在不断提倡要保持安静,但是等孩子进入一个表现的过程的时候,孩子们特别专注,然后他走到每一个孩子跟前,说“非常好!”(敲敲那个孩子的桌子);走到那儿说:“画得不错”(敲敲另一个孩子的桌子)。转了一圈,所有的孩子被打扰完了。所以这个过程得从老师自己做起,慢慢地去,不是要强迫,而是要逐步地建立起这个模式。这个规则一旦被建立起来的话,基本在这个环节里是不需要老师再提醒的。

(8)鼓励孩子用各种方法尝试各种材料,让孩子充分动起手来,在孩子做画的过程中不要打扰他们。肯定他们的作品。

在一节美术课中,哪个更重要呢?是老师的教学目的还是孩子的参与?还是孩子的作品?是孩子的参与。我们不断地提示我们的老师,鼓励孩子用各种方法尝试各种材料。因为我们发现,好多孩子不是按照你设计的轨迹在走,他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材料,站到自己感兴趣的角度,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表现。而这个过程是需要老师给予他空间的,只有老师给他这样一个自由的空间的时候,他才会用这样一种方式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而这个过程最后的这个结果就是‘让孩子动起手来’。蒙特梭利在孩子绘画这里用很简短的一段文字来表述:“儿童在绘画的过程中,它既不属于绘画,也不属于书写。它是介于书写跟绘画之间的一种东西,它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动起手来,锻炼手部的小肌肉。”不要把孩子的表达的作品的结果看得特别重要。因为他就是儿童,他跟你永远是不一样的。他永远在用这种单纯的、甚至幼稚的方式来表现他自己生活经历的一个真实感受,他只不过就是想要用这种方式去表现自我。最重要的是让他动起手来参与到你的课堂,这对他是有帮助的。反之,那他会放下画笔,离开课堂。这时,我就觉得儿童会失去一些东西。久而久之这样地放弃,导致孩子不愿意绘画的原因。我们有时会发现,孩子特别喜欢画画,突然间不喜欢画画了,我们立马会以为是孩子出现什么问题了,其实不是孩子出现什么问题了,而是我们成人怎么了。当孩子突然放下画笔不愿再参与的时候,一定是成人或者是老师的问题,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儿童永远是“活在当下”的这样一个状态,当儿童不愿意或者没有使用自己的意志做事情的时候,他更多地选择的是离开,放弃,或者就是屈服,听从于命令,这个时候,孩子在美术这个品质就慢慢地偏离了。他离开了自己的感觉,离开了自己最真实的体会。所以我们现在会发现,有一大批的画家,我们所谓的画家,其实一生都在痛苦地追求自己的感觉,一生都在挣扎中,但是他永远回不到原来的那些最真实的体会,真实的感受。而这个结果的原因就在于此,当他不断地想表现自己的真实的想法,不断地想表现自己的感觉的时候,但他的机会一次次地被剥夺了,这个空间被停滞了。所以,我们可能掌握了一堆的精湛技法,但是我们永远在画面上看不到作者本身。在绘画过程中不断地打扰,直接就是对孩子思维的破坏,而不是这张画本身。还有一个表现在带材料上面,我们每次给家长说,一定要给孩子把材料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发现在课堂上总有那么几个孩子,材料准备不到位,这时孩子会说我借别人的,但是我们发现在这样一个借的过程中往往是两个孩子都互相受打扰,孩子没有办法持续他的思维的过程,表现的过程。所以,材料也是一定要到位的。如果不到位的话,一个是会打扰其它的孩子,另一个是当这个孩子不断地问别人借的时候,当这个孩子没有材料的时候,他在那儿那个感觉是特别不好的,所有的同学都在做自己的事情,只有他一个人没有材料,这种感觉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软性的剥离。

肯定孩子的作品。从我的眼里看孩子的作品,我在课堂上是在不断地去享受每一个孩子的绘画过程。我觉得每一个幅孩子的作品都特别好。这个也就是为什么,以致到现在我为什么不敢画画的原因,我放下画笔不愿意画了。使用感觉而不是经验去欣赏孩子的画(我们大部分人在看待孩子的作品里,都是在使用自己的经验去评判)。当你使用自己的感觉去欣赏孩子的时候,我们有可能走进儿童。当我们放下我们现在的经验,你能放下多少,有可能你就有更大的机会能够跟你的孩子站在一起。你就能了解儿童他怎么了。就跟我们开车一样,也许你的速度越快的话,你看到的只能前面的一点、一条线,当你的速度慢下来的时候,你可能接纳的就会更多。如果当你倒着走的话,你会发现你看到的是你永远不知道的,但这些你可能永远不知道的你全部接纳了。这就是老子倒骑牛的故事。他的境界就是这样的。他所接纳的一切都是他不知道的,而那些知道的东西更多地可能就是我们成长的经验。所以我们不断地在告诉家长,放下你那些经验,我们就可能了解儿童,你就有机会和你的孩子有一个生命的链接。这个时候我们才懂,孩子到底怎么了,这个人到底怎么了,我们可能才有机会去洞彻成长的因果。我们才有能力去帮助儿童,去保护儿童成长的环境。我们慢慢地会发现,其实教育的问题不是发现儿童怎么了,而更多地是要去了解自己,我们的问题在哪儿?我们作为老师、父母、成人,更多地是我们要去内省,去自省。有这么一个故事,来自同一块山石的大理石,被运到了一个寺庙里,有的大理石被做了台阶,被人踩踏,有一块大理石被雕塑成了一尊佛像。所有的人都是踩着台阶去朝拜佛像,久而久之,这个被踩踏的大理石就很愤愤不平地说:“我们都是来自同一块山石,凭什么我们被别人踩踏,而你却被别人朝拜?”作为佛像的大理石非常坦然地说:“那是因为,你们运送到寺庙以后,只经历了四刀,而我却经历了千刀万剐!”所以在成人的世界里,也许当我们经过这么一个千刀万剐的过程,我们才有可能接近佛心,接近理性,才有可能走入儿童的世界。才有可能跟你的孩子有一个生命的链接,有可能你才知道这个孩子到底怎么了,你可能才有机会洞彻生命成长的秘密,它的原因是什么。

(9)技法的涉入。这是所有成人关注的一个问题。技法也特别重要。我个人对技法的理解是这样的:技法就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儿童,所有的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一种思维的方式。就是解决同一个问题,你有你的方法,我有我的方法。你的方法不能代表我的方法。我喜欢凡高我就去学凡高,他喜欢伦伯拉他就去学伦伯拉,他喜欢毕加索就去学毕加索,这样不断地往下分支,最后就会发现,在学别人的技法的同时,却忽视了了解这个人的成长的背景,只是单纯地去学习他的技法。而这个过程,我们学习别人的技法的过程中,我们慢慢地把自我给遗忘了,我们离开了自己的感觉,离开了自己当时那种最真实的体会,而是在用别人的思维在解决你的问题,当然这个问题也能解决,但是,我们在所有的作品慢慢会发现,随着这样一批一批绘画作品的出现,教育往前走的一个过程,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作品都能够轰动一时,却做不到经久不衰。为什么会这样呢?不是这个人的技法不精湛,它的技法甚至要比前面的大师更精湛。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超写实,现在的超写实已经达到一个登峰造极的状态了,为什么却没有以前大师那样的成就呢?依然在影响着人类、影响着世界的文化。我们现在在讲技法是如何涉入的呢?这个不是取决于成人,而是取决于儿童。也就是说,你什么时候进行技法的涉入呢?是当儿童需要你的时候。当儿童需要你的时候,我们再把技法介入到教学里头。没有其他的标准,也没有其他的答案。有些儿童是不需要你的,但有些孩子他需要你,可能不是他的技法达不到,更多的是孩子的情感需求。有一批儿童如果他不动笔,他会说:“老师,请你帮我画。”或者说:“老师,我不会画。”这时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这个孩子确实不会画,这时就是技法所要解决的问题,但在用技法介入的过程,我们一定要注意方式,这是影响孩子思维的一个过程。我再举个例子,在一个孩子的画面上,画完了房子,画了草坪和大树,他在剩下的角落里想画一个梅花鹿,但是他不会画,孩子就要求他妈妈画,他妈妈就帮他画了一下,结果这个就开始大哭,说:“不是这样的!我要的不是这样的!”妈妈没办法,说“那怎么办呢?我只能画这样的。怎么办呢?”孩子大哭,哭完后就放弃了。妈妈就挺焦虑的的,怎么办呢?如果是我的话,我会问儿童:“你想要的是什么?”孩子心目中的梅花鹿,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看到的那种梅花鹿,是那个真实的形象。我不会在孩子的画面上去画,我找一张纸,我给他画一个我心目中的梅花鹿的形象,而且我会明确地告诉孩子:“这是我画的梅花鹿。”然后,我会再叫爸爸过来再画一只梅花鹿,这个是你爸爸他认为的梅花鹿,如果有爷爷、奶奶,更好,让他们每个人都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梅花鹿,这分别是爷爷、奶奶画的梅花鹿。再找一些图片,也许你想要的是这样一个梅花鹿。这就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每一个人只能代表他自己,你想要的到底是哪一种?你让孩子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去发现一个秘密,就是每一个人,他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别人是不一样的,而这种思维方式就代表着这个人表现的技法。要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孩子自己去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决自己的问题;另一种情况是,一部分孩子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你的情感关注,得到你的爱。他通过美术课这个形式来索取你的爱。我们的做法是,老师坐到他跟前陪一陪他,抱一抱他,鼓励鼓励孩子,当儿童得到这种情感的满足以后,他立马就会投入到绘画的过程中。老师必须得观察这个儿童是真的需要技法的涉入呢,还是他需要的是我们情感的关注?

为了讲技法,我再举个例子,凡高,我们看一下凡高的成长过程:凡高的父亲是一个乡村的牧师,传教士。他父母生的第一个孩子,取名为文森特˙凡高,但是很快第一个孩子就夭折了。父母并没在失去长子的痛苦中站起来,后来再生下第二个孩子,他们依然取名为文森特˙凡高。而这个凡高就是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影响世界的绘画大师。凡高童年的经历基本上是被母爱抛弃的环境当中成长起来的,但比较幸运的是,他的妈妈善于带孩子去大自然里去用绘画来表现生活,凡高在绘画当中学会了基础的东西,他对绘画有着一个极为高度的敏感喜好。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他十几岁离开了自己的家庭,第一次被派到他们家族开的一个画廊里工作,他经历了第一次爱情的经历,他爱上了房东的女儿,这时他21岁,在他鼓起勇气向房东的女儿去表达爱的时候,房东女儿已经跟别人定婚了。这时候他特别痛苦,他甚至去找房东,这个女儿的妈妈去理论,但是,遭到拒绝,结果被无情地赶出了这个家,凡高的情绪状态低落到了极点,他甚至在画廊里的工作开始有破坏性,他会劝买主说:“你买这些破东西有什么用呢?其实它一文不值。”结果到最后,就被迫离开了这个画廊。他决定去传教,当时的背景,传教士是需要考试的。他第一次努力地复习去考,结果没考上。第二次他又努力地去考,当他努力地考上的时候,但当时考卷是用那个拉丁文,他觉得这样一个僵死的语言,是没有必要去使用它的,所以他就毅然放弃了这样一个过程,但是他最终这样一个执着的心态,他觉得他已经是一个布道的人了。所以他自己到了一个遥偏僻的矿区自己去传教。他受聘于这样一个传教的队伍。他特别善良,他特别同情当地矿工的生活,他把自己仅有的工资全部发放到灾区矿工的家里边,甚至他把自己的传教的衣服都捐给了那些没有衣服的人,结果过了一段时间,上边的人来检查工作,一看他连自己传教的衣服都没有,他们认为这个传教士是有尊严的,他们觉得凡高的这样一个状态不能代表传教士的身份,所以再一次被他的信仰所抛弃。他被炒了鱿鱼了。他离开了矿区,在这期间,他给矿区的人画了好多画,这个时候,他没有把心思放在画画上,他还是一个虔诚的布道师。后来随着信仰的被抛弃,他开始想去画画,这时他已经27岁了。他开始不断地去画。这时他的四弟对他的帮助特别大,他给凡高提供了所有的绘画的材料、花费,包括送凡高到美术学院去学习。有一天凡高决定到一个叫阿尔的地方去画画。他觉得在那个地方,那种阳光,那种色彩是最直接的,而且也是他最想要的那个环境。在这个时候他又结识了第二个女性。这个女性是当地生活状态最底层的一个女性,她是当地的一个妓女。凡高看到她这样一个生存状态时,他觉得她非常可怜,她不应该做这样一个工作,所以他就把这个妓女收留到他的黄房子,说你跟我一块过吧,不要再做这个工作。但是他的这样一个选择遭到所有家里人的反对,包括他的弟弟。他的四弟威协他说,你要是再跟她这样下去的话,就掐断他的经济资源。但是凡高依然在坚持。有一天,他终于发现这个妓女背着他依然在做妓女的工作。这个时候,他又一次被他所怜悯的人所抛弃。他决定放弃这样一个生活。他离开后,他的四弟继续支持他,为了凡高的梦想,他的四弟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用了一笔小费,把当时的高庚请到阿尔那个地方说,你和我哥哥一起去作画吧。这对凡高来说是一个特别大的喜讯,因为他特别喜欢高庚。高庚对他的绘画影响特别大,而且他们一度被称为师徒关系。但高庚的为人是比较自私的,他永远在一些细节上算计,然后一天动不动就威协凡高,说你要再这样的话,我就会离开你,离开阿尔这个地方,弄得凡高就特别焦虑。终究有一天,他们俩为了绘画上的事情大吵了起来,吵完之后,高庚说我要离开你,夺门就走。凡高就特别气愤,当时就拿了一把刀子冲上去,一直追到一个小巷子里,高庚就转过来看着凡高拿着把刀子,凡高就在那儿盯着他,盯了好长时间,凡高扭头就走,回到自己的黄房子里头。高庚那天晚上就没敢回那个黄房子。到第二天,就有这样一个消息传出来:“有一人割下了自己的耳朵,送给了一位妓女。”就在当地的公安系统就报案了。这个时候凡高就被送到了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院的这几个月,他遇到了一个大夫,就是他的主治大夫对他特别好,他休养了六个月。这六个月里,在大夫的帮助下,他有一不断地去画画。之后他离开了那个医院。他当时就选择了绘画,他所有的一切,他所有的生命力全部放到了绘画上,他不断地画,他疯狂地画,他在太阳下面画,以至于到最后,他一头很茂密的头发变成红头发了,慢慢地掉得没有几根了。这时,当地的老百姓联名上书政府,说当地有一个红头发的疯子,每天都在大街上去画画,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然后凡高再一次被他们带到了精神病院,这之后的那段时间,他只有两个房子之间行走的自由。凡高大量的作品都是通过那个房间的后窗,透过那个窗子所画的。在大夫的帮助下,他依然每天人偷偷地早晨离开那个房子,晚上没人的时候回来,他不断地在画。当他觉得他把阿尔所有的风景全部画遍了的时候,终于有一天凡高早晨离开,晚上回来的时候多带一们东西,一把左轮手枪。在他走进一个小径的时候,他面对着太阳,面对着阿尔这个地方,回忆着他自己成长的经历,他童年时代的经历,他对爱的理解,他被信仰的抛弃,他所有的经验都是被抛弃,到最后,他被这个社会也抛弃了。为什么在他不断地被抛弃的过程中,他依然坚定地活了下来?我人个对他的理解是,(很多人认为凡高是特别神经的一个人。)但我认为凡高是一个特别热爱生命的人。他特别热爱生活,他为了支配自己的一个生命、生活,他不断地在选择各种方式在平衡自己的生命,平衡自己的心理。他最终选择了绘画在平衡他的生命,当他自己认为他的绘画已经结束了,那就意味着他的生命已经到头了。所以,他对着自己的心脏开了一枪,当枪法不是太好,当时没有打死,一直到晚上,大夫还不见凡高回来,就着急了,就发动全家人去找,结果就在一个草丛里,在一个小路上就找到了凡高,他赶快把凡高抬回家,给他的四弟发了个邮电,说他哥哥出事了。他的四弟连夜就赶过来,当他四弟看到他哥哥这样一个状态的时候,给他妻子发信说,哥哥没事了,没什么大事了,很喜悦。于是兄弟俩就开始了彻夜长谈,就开始叙旧,开始回忆他们童年的成长,谈他们之间弟弟对哥哥的支持,等他们谈完所有的经历的时候,凡高就靠在弟弟的肩膀上说:“带我回家吧。”凡高就这样离开了人世。六个月之后,他的四弟也因为失去哥哥的痛苦,也离开了人世。最后他的妻子把他俩葬到了一块。这就是凡高成长的一个过程。我们看到这个之后,我们并不知道凡高他的技法是来自何处。我之所以讲这个的原因,我想通过去认识这么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去了解一个对他的技法,对他的绘画,对他的生命的一个诠释。我觉得很简单,他就是不断是用自己的方式不断是去平衡自己的生命。他最终找到的是绘画来平衡他的生命,这个过程他并没有更多去想他到底使用什么样的技法。他更多地是以这样绘画的方式去表现自我,表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表现自己对生命的这样一种热爱,其次什么都没有。所以凡高这个人是活在当下这样一个状态,所以他成为一个艺术大师是当之无愧的。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不见有这样的,有其他的更多的凡高出现的原因,原因很简单,我觉得我们所有的注意力都限在了这个所谓的技法上,而忽略了我们自我的这种表现,忽略了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说从0到6岁开始,我们没有使用自己的感觉去认识这个世界,建构自我,而是直接在这样一个阶段把这个认识放到了第一位。而认识的这个过程恰恰就是我们关心的技法。我们要知道在认识之前,我们能看到儿童的这样一个玩的状态,我觉得这才是影响他一生的。所以对技法的理解只有一个,就是当儿童需要你的时候,你才能够出现;儿童不需要你的时候,他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而他解决问题的这个方式就是他的技法。

(10)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必须使用标准的用语和专业术语,尤其是涉及到了概念的时候。我给大家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当时我在后面听课,当时李燕老师在教室。老师在黑板上贴了一张纸,很快用铅笔以线条的方式画了一块木板,然后告诉大家:“我现在要把李燕老师的鼻子撕下来,订在这块木板上。”因为当时刚上课,我们的孩子都很放松,他们不会像传统学校的那些孩子一听到铃声就立马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手背后坐端正。孩子正在不紧不慢地准备自己的材料,有的孩子在教室里头找这个、找那个的,就这样一个状态,但是当听完这句话的时候,所有的孩子“唰!”一下子全部集中到了老师的身上。你想想,这样的过程是多么地刺激:一个“撕”,一个“订”,这是很刺激的一个过程,我们不难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这个老师她的方法是特别劲到的,特别能抓住一个人的注意力的。然后她就开始画了,先画了一个侧面的木板,再画了一个鼻子。她先画了一个侧面的鼻子,没画好,又擦掉,说侧面的鼻子不好画,改画了一个正面的鼻子。然后她用语言描述说,这个是鼻子上面、鼻子下面,最后用宁夏的方言说鼻孔:“黑洞洞。”我们知道,鼻子应该包括鼻骨、鼻头、鼻翼、鼻孔和人中这几个概念。但她说鼻子下面、鼻子上面、黑洞洞。在她说完之后,肯定所有的孩子,其他的先别说就那两个鼻孔,肯定都是两个大黑点!没有一个能够超出她的这个说法的。那是“我们”的孩子都这样,你想一想。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孩子在涂这两个黑洞洞时,使不上劲,就用整个手握住笔,狠劲地涂抹。我们就立马能够想到这节课的结果是什么样的。这是从课程的语言体系来讲,我个人认为,她的方法虽然好,她想在短时间内抓住孩子的注意力,但是她的语言体系偏离了美育的最基本的要求,偏离了给儿童一个审美的过程,这是其一。其二,从专业的角度来讲,没有给予孩子一个标准的概念,而概念的教学是最重要的,不管是什么学科。再次,再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在一个侧面的木板上能订一个正面的鼻子吗?这个图是不是挺别扭的?这是一个透视上发生的问题。这一点没有被注意到。我对这节课的整体的评价,这样的一堂课,还不如让孩子出去到外面玩去。这一节课给予孩子的不是一节美术课应该给予孩子的东西。不管是从语言体系还是专业角度,我个人对它的评价就是这节课是很失败的一节课。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大家看一下这一幅图,还是这个老师上的一节课。她的主题是“创造线。”上课前,她在画面上画了一棵大树,树上画了一个蜜蜂的蜂巢。她的这节课是这样的:说有一只蜜蜂在家里面待着,睡了两天两夜,突然醒了觉得有点饿了,然后呢,它想找吃的,它飞呀飞呀,飞到一个牛圈,看到那个牛屎,以为是吃的,停下来一看不是,它很它又继续飞呀飞呀,飞过海湾战争(当时正值海湾战争时期),它看到在打仗就飞走了,它以继续往前飞呀飞呀,它突然看见一片花海,它特别的兴奋,它就落在那个花上,开始采花粉,它采了这只采那只,采着采着,它突然觉得肚子也吃饱了,花粉也采够了,它想回家,它往上一飞,结果给掉下来了,再一飞,又掉下来了,因为它吃得太饱了,采的花粉也太多了,它的重量超过了它的翅膀所能承受的能力,使劲飞结果掉下来,使劲飞结果掉下来,最后它使尽全身的力气开始飞呀飞呀,终于飞过海湾战争,然后飞过牛圈,然后回家了。大概前后用了五分钟时间,这节课讲述就完了。最后说,这个是老师创造出的一个线条,现在我们这节课的任务是你来创造一条线。整个过程能让孩子感觉到很有兴趣,又有牛圈,又有海湾战争,又是吃饱了掉下来这样一个过程,孩子特别高兴。你想一想,当她讲完以后,这个班里的孩子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当时我在后面听课,我听完以后,我心里全班28个孩子,没有一个能超出她的这样一个范围。整个这个过程就叫暗示,整个这个上课的过程就是一个暗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没有一个儿童能够超出她的范围,我当时就是做出这样一个判断的。当我看完孩子的作品以后,超出了我的估计,更绝的是我们几乎80%的学生,在这个基础之上,还给它写了文字,“蜜蜂的家”、“牛圈”、“海湾战争”,大家一看就是一个地图,每一个孩子绘制了一幅地图出来。大家想一想,就这节课的设置来讲,我对线的理解是:线是人与生俱来的。当儿童拿起笔的时候,我们在幼儿园去观察,小小孩,他拿起笔来的时候,所有的孩子他开始拿笔的时候都是横握着的。孩子开始到处乱画,满墙都是,没有纸就在桌子上画那个麻线团,这个时候孩子所有的表现状态都在这样一个线条的这样一个阶段,我们称之为孩子的符号体系。做为一个老师或者一个妈妈,难道我们告诉孩子:“你这不是画,你这是乱画。”是的,这就是孩子的作品。我们做为一个成人,我们告诉孩子:“你画的这是曲线。”当孩子随着年龄的争长,他会借助一样东西,比如尺子去画,他会画出来直线,我们只告诉他:“你画的这个是直线。”当儿童到6岁左右进入到小学阶段学习的时候,他会接触到一个概念──虚线。在生字本里的田字格里头接触到这个虚线。我们只是告诉他们:“这个是虚线。”除了曲线、直线、虚线以外,谁还能创造出其他的线?这个线不是创造出来的,是人与生俱来的一个方式,是人类早期的时候,你看儿童的成长过程,我觉得它就记录了人类的一个成长的过程,刚开始是一个简单的符号体系,到比较具象的一些东西,然后上升到一个抽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又有谁能够超出这样的一个符号体系呢?所以我觉得在这个课程的设计上,是有问题的,并没有真的站在了解儿童的基础之上来设计这节课程。再从这节课的内容及整个授课的方式来讲,孩子同样是感兴趣,但是整个这个模式是暗示了孩子,没有一个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在作画,这样一节课,我认为一点意义都没有,整个过程等于把她复制了28遍。你说这节课孩子发展什么呢?当时孩子已经是三年级了,他需要这样一节课吗?与其这样,我个人认为,让孩子下去玩一玩,跑一身汗都比这个好。我对这节课的评价就是这样的。把老师的语言体系就加在这个上面,在跟孩子上课的过程中尤其是在涉及到这个专业性比较强的课程,我必须得使用这个专业的术语,这个是毫无疑问的。其次,涉及到的每一节课,我们应该考虑到的对象是孩子,我们是针对孩子来做这个课的,你的这节课是为孩子服务的,而不反过来。所以课程的设置是特别重要的。给孩子线的概念无非是这三种类型,无非是生活中的线,我们随时都可以见到,比如电话线、电缆线,还有数学中线的概念,直线、射线、线段,还有美术中的线的概念,它就是一种表现的语言,一种表现的方式,我们要把这个概念给孩子从各个角度去总结,给予孩子,而且是通过实物的方式让孩子能够看到。这个东西是没法创造的。

欣赏经典性的作品。有些妈妈经常提这样一些问题:“安老师,有没有必要给孩子在家里边准备一些美术作品?或者说我去选择什么样的作品给孩子?”我的经验是这样的,我选择画册的时候,首先我会选择一些有历史线的,比如一个人的作品集,比如毕加索、凡高他的整体的作品集,这样的一种形式。选择质量的时候,我首先看的是它的印刷,印刷看它的暗部,画面的暗部色彩越丰富,印刷的质量越好。如果它的暗部看起来一片黑或者一片其它的颜色,那么它的印刷的质量是不过关的。其次,有历史线的,比如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当代,整个一个历史线,每一个历史阶段它的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是什么,而且有一个简单的一个对作者的一个介绍。我会选择这样画册,我觉得这样的画册在家里是非常重要的。然后爸爸妈妈一听完后就到处去买这样的画册。买完以后放在家里边开始还看一下,以后再也没人看了。其实我们不断地在讲文化环境的时候,我不断是告诉家长,也许你买来的画册,儿童他没有兴趣整天扒在那里看,但是有一天,当孩子中午突然睡起来的时候,一出房间门正好看见爸爸或者妈妈正在翻这个画册,这个就是孩子所吸收的一个环境,是孩子所需要的一个文化环境,我对文化的理解是这样的。这个过程是一个资源共享的一个过程。我们有这么一个资源,第一个我们同孩子一块去分享,其次我们的生活品质直接影响我们孩子的生活状态。所以对自身的要求要高于对孩子的要求。大家要记住所有的给孩子欣赏的东西要全面是最经典的东西。我们发现有些家长给儿童房间的布置上,会给孩子布置一些卡通画、动画片的形象,我就觉得很奇怪。我就想为什么不给自己的房间里放这个卡通呢?就给孩子的房间里放。难道儿童真的喜欢这个吗?我们在学校里任何一个角落里都是一些经典的作品,孩子喜欢的程度不亚于成人。每天都会有一大批的孩子站在那个名画跟前,一直在那观察,那是一种欣赏甚至跟作者也许能达到共鸣。我觉得欣赏无非就是两种,一种就是欣赏经典性的“大家”的作品,一个就是孩子自己的作品。而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孩子需要卡通。这是关于欣赏的话题。

最后,我们还是回到这个技法上,我有一句话要送给大家:宁可在粗糙中保持原有的风味,也不要在细腻中走向死迹。我觉得我们现在的艺术教育可能就是在这样一个细腻的技法的追求中,孩子对艺术的理解一直不断地走向死亡的边缘。如果我们真的是爱我们的孩子,如果我们真的跟我们的孩子站在一起,跟他的生命是链接的,我们就永远放下自己的经验,去欣赏孩子。这样的时候,我们看到孩子的作品才是真正的艺术家的作品。

好,今天的课就讲到这儿,谢谢大家!

下载乡村美术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乡村美术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美术教育

    (一)工具论的教育思想基础:杜威的教育理论是工具主义美术教育观的主要思想基础。杜威(JohnDewey,1859—1952)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他把自己的哲学称作“工具......

    美术教育范文合集

    美术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在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中小学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学......

    美术教育(范文模版)

    1、 美术教育的划分方式:(p53) (1)、按场所划分——学校美术教育、家庭美术教育、社会美术教育 (2)、按年龄划分——少年儿童美术教育、成人美术教育、老年美术教育 (3)、按目的划分......

    美术教育名人名言

    美术教育名人名言 1.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唐代画家张躁) 2.天地以生气成之,画以笔墨取之。(石涛) 3.用一根线条去散步(德国艺术家保罗?克莱) 4.艺术家用脑,而不是用手去画。(米开......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

    浅谈小学美术教育 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一年的新教师。刚开始带美术课程,学校没有给予太多的关注,自己也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这一年时间慢慢地摸索,使我深刻地明白美术教......

    美术教育简历

    名:xxx |性别:女 | 生日:1987 年10月 |户口所在地:xxxx | 现居住地:xxxx身份证: xxxxxxxxxxxxxxx联系方式:138xxxxxx(手机)05xx-xxxx(固话)e-mail: xxxxx@126.com自我评价熟练掌握pho......

    美术教育学期工作总结

    美术教育学期工作总结3篇美术教育学期工作总结一本学期,我担任xx年级的美术教学工作。在工作中我享受到了收获与喜悦,也在工作中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我对这一个学期中的工作......

    美术教育叙事

    美术教育叙事 乌市八小邹春燕 在一节绘画课上,孩子们都开心地在画画。他却拿着笔不敢画,我走到他旁边,用手轻抚着他的头:“小朋友,你怎么不画画?”我问,他说:“我画不好”,“会写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