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语用学角度看现代汉语对英语外来词的吸收和使用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超音段特征对意义的影响 文化视阈下英汉数字“九”的对比研究 浅析《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 影响英语听力理解效率的非语言因素 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的商标名称汉译 试析《雾都孤儿》中的浪漫主义色彩 从三美原则看中国古诗词中酒意象的英译 罗伯特•弗罗斯特与陶渊明田园诗歌对比研究 从《徳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贞操观和道德观 DOTA游戏英雄名称汉译策略 从宗教建筑看中西文化差异 《茶馆》英译本的翻译对比研究 美国广告语中的会话含义研究 从《人鼠之间》中人物的精神分析看美国梦的幻灭 从宴客角度探究中西方文化理念的差异 哥特元素在《宠儿》中的运用 浅谈西方情人节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汉英“龙”文化浅析 中国英语学习者道歉言语行为的中介语石化现象 国际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差异分析 The Developments of Marriage View over Three Periods in the West 概念隐喻视角下看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论《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的心理成长历程 英语阅读有效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Mirror Imag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ral Liguang and Patton 试论《武林外传》与《老友记》中的中美文化差异 金庸武侠英译中的文化传递 现代叙事艺术与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 中学英语教学到大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英汉文化差异对英语俚语汉译的影响 The Name Translation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论《喜福会》中女性的反抗精神 礼貌原则在口译中的应用 《嘉莉妹妹》中女主人公的服饰所反映的女性意识 浅谈我国服装行业的网络营销 量词“片”与“piece”的语法化对比研究 威廉•布莱克诗歌的浪漫主义特征研究论《呼啸山庄》中耐莉•丁恩的作用 从交际方式的角度比较中美课堂差异 《辛德勒名单》主人公性格分析 性格和命运--《小妇人》中四姐妹分析 A Study of Humor in Films and TV Series Subtitles and Its Translation
学生写作中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及其改进方式
中英花卉隐喻下的情感叙事对比研究
《麦琪的礼物》看语境在中英翻译中的影响
英汉否定形式的语用对比研究
《黑暗之心》主人公马洛的性格分析
从文化角度研究中英礼仪模式差异
Women in the Roaring Twenti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The Great Gatsby and The Sun Also Rises
《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文体特色分析
Three Discriminations to Little Black American Girls in The Bluest Eye
英美电视剧中双关语的字幕翻译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和谐统一
论《儿子与情人》的现实主义表现手法
On the Female Influences on Pip’s Character in Great Expectations
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Nonverbal Privacy
论《教授的房子》中圣彼得教授对自我的追求
从《绝望的主妇》的字幕翻译中看文化因素
会计英语缩略词特点及翻译研究
商标名的英译汉目的论研究——以洗护用品为例
中西文化差异对品牌翻译的影响
从顺应理论的角度对广告翻译的分析
浅析《飘》中女性主义的萌发
从态度系统分析小说《简•爱》的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论宋词词牌名的翻译
浅析哈克贝利的叛逆精神
On the Translating Strategi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Seen from the Translation of E.B.White’s Charlotte’s Web
紫色中女人意识的觉醒
“集体无意识”理论观照下艾米莉的悲剧性
生态视角下解读《荒野的呼唤》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谁能给苔丝提供一段真正的婚姻?—浅析《德伯家的苔丝》的婚姻观
A Research on Frances Burnett’s “Fauntleroy” Writing Style
《蝇王》中神话元素的象征意义
Culture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Classrooms
中美两国家庭文化差异
论法律英语的语言特征及其翻译
从《尼罗河上的惨案》看阿加莎•克里斯蒂小说的魅力和价值
海明威小说《太阳照常升起》中精神荒原主题分析
关于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运用情况的调查
从英汉广告语言特点分析中西方文化价值观
从英语中性别歧视词看西方女性社会地位之变化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及对策
《闻香识女人》角色分析
论英汉恭维语的差异
The Influence of Bob Dylan and His Works on American Social Movements
中小学辅导机构英语教学模式——一对一教学与小班课堂教学教案的比较分析 88 旅游文本英译中的归化与异化
从《纯真年代》的女性角色看旧纽约的女性地位
从关联翻译理论看《圣经》汉译过程中的关联缺失
从文体风格谈培根散文《论美》的翻译
外语学习焦虑与口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
礼貌原则在国际商务信函中的运用
A Brief Study of Rhetorical Devices Employed in President Obama’s Inaugural Addres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ntactic Structure
论跨文化商务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的重要性
归化与异化在《老友记》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从《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和《老人与海》看虚无主义中的抗争及其发展
论中西教育观的差异
The Analysis of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nimal Idioms
文化语境下归化和异化在翻译中的运用
目的论视角下的广告翻译
从“三美”原则看《荷塘月色》的翻译
论《英国病人》中角色的自我认知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New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析《傲慢与偏见》中达西的性格及人物形象
探析《奥赛罗》的三大悲剧起因
《太阳照常升起》中科恩屡遭排斥的根源分析
从文化视角看汉英翻译中的语篇连贯性
从语用角度和文化角度浅谈隐喻的翻译
网络英语中的新词探究
《占有》中维多利亚时代女权主义者的爱情观分析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Spatial Language in Business Negotiation 113 旅游翻译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
附带学习和有意识学习对英语词汇习得效果的比较研究
An Analysis of Conflicts between Heroines in 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
凯特•肖邦小说《觉醒》中的超验主义思想分析
《雾都孤儿》中的反犹主义
《简爱》和《吕贝卡》中女权意识的对比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英语言语幽默的翻译—以《老友记》为例
比较《简•爱》中女性“陈规形象”与《飘》中女性“新形象”
浅析合作原则在汉英广告语翻译中的运用
美国律师辩护中的预设
从生态视角解读《瓦尔登湖》
从《当汽车等待的时候》看欧•亨利的写作特色
《瓦尔登湖》与陶渊明作品中的自然观简析
“垮掉的一代”与中国“后”比较研究——以摇滚音乐为分析视角
文化负迁移对翻译的影响
广告英语中的模糊语言及其语用功能
译者主体性观照下的中文菜名英译
论文化对词语内涵意义的影响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英文歌曲汉译探究
挣扎与妥协——浅析达洛维夫人的内心矛盾
An Analysis on the Differences of Dietetic Cultur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from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enu
迷失的童年——从成长小说的角度解读伊恩•麦克尤恩的《蝴蝶》
The Research of Language Art in English Class
论奥巴马就职演讲词的排比修辞
清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婚俗的影响
商务英语信函词汇的特征
中西悼亡诗看中西文化
从功能对等角度翻译委婉语
论《小妇人》中的美国清教思想
《二十二条军规》中关于军规的控制及反控制
An Archetypal Study of J.D.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华兹华斯自然观浅析
《紫色》女主人公性格分析
论中美两国的现代中年女性观念之差——以美剧《欲望都市》为例
商务信函中模糊语的使用研究
中国特色英语词汇翻译及运用
An Analysis of the Family Membership In Death of a Salesman
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音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
151 骑士精神与时代精神:论《苹果树》中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峙与对话
152 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体现的男权思维和女性意识
153 Cultural Issues in Interpreting
154 An Analysis of Gothic Features in Poe’s The Cask of Amontillado
155 接受理论视角下英文商标名汉译研究
156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看科技英语翻译
157 A Funeral of Red Roses:An Analysis of Du Shiniang's and Marguerite Gautier's Trage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Dignity
158 唯美主义与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
159 用陌生化理论阐述《红色手推车》的悲剧色彩
160 英汉语篇中的省略衔接手段对比及其翻译方法——以《雪》译文为例
161 比较研究中美商务谈判中决策过程的异同
162 《达洛维夫人》死亡意识解读
163 硬汉形象-浅析厄内斯特•海明威《杀人者》
164 布什总统演讲词中幽默话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165 场独立和场依存对不同主题阅读材料的影响研究
166 《无名的裘德》中裘德的悲剧探析
167 隐喻认知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
168 话语标记词在中英戏剧翻译中的作用与运用
169 一个自我矛盾的精神世界—《达洛卫夫人》中的对照与一致
170 背景知识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171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飘》中斯佳丽人物形象
172 《小城畸人》里的象征主义手法分析
173 “红”的中英对比及其翻译
174 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绝望主妇》中话语标记语I mean
175 圣经典故的翻译
176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政治文献中中国特色词汇翻译
177 通过对比研究看电影《小红帽》对经典童话小红帽的颠覆 178 互动在高中英语阅读课的应用
179 初中英语读写技能综合教学模式研究
180 鲁滨逊荒岛生存技能的分析
181 从文化角度看英语习语的汉译
182 浅析乔治•奥威尔《一九八四》中的极权统治手段
183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sert Island Literature from Lord of the Flies 184 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185 论旅游广告的显影性
186 协商课程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187 从女性角度分析《喧哗与骚动》中的堕落与升华
188 欧美电影对英语学习者英语口语的影响
189 从《美国的悲剧》解析美国梦
190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比较研究
191 浅谈中西婚俗的文化差异
192 中国传统文化中特色词语的翻译
193 英语形容词的翻译
194 小说《蓝色城堡》中的意象和象征主义
195 谈英语中的性别差异及其文化内涵
196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儿童翻译——以《夏洛的网》两个中译本为例 197 从女性主义看《呼啸山庄》
198 从文化角度看老友记的字幕翻译
199 从语用学角度看现代汉语对英语外来词的吸收和使用
200 文化差异对跨国公司在华本土化战略的影响
第二篇:从语用学角度看现代汉语对英语外来词的吸收和使用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言语幽默产生的语音机制《夜莺与玫瑰》中的唯美主义宗教枷锁下的人性挣扎——《红字》中丁梅斯代尔形象解读埃德加·爱伦·坡幽默小说研究从功能翻译理论谈旅游手册中文化因素的翻译Analysis of the Subtitle of White Collar under Skopostheorie美式英语与英式英语语音差异研究论《卡斯特桥市长》的现实意义浅析理发师陶德一剧中歌词的妙用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理解与翻译《呼啸山庄》中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复仇动机分析李白对庞德和他的作品的影响从文化角度看品牌名称翻译中国春节与美国圣诞节的文化比较跨文化交际中的移情及其能力的培养旅游文本英译中的归化与异化《雾都孤儿》中的善与恶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新词的翻译An Analysis on Shear's Personality in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中美家庭教育比较对爱德加•爱伦•坡哥特式小说中象征手法的研究《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成长三部曲探讨宗教在世界战争史中所扮演的角色对中英组织文化差异的跨文化研究On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English & Chine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法律术语的模糊性及其翻译A Feminist Reading of Virginia Woolf and A Room of One’s OwnAn Analysis of the Femin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中西方酒店文化比较与探讨李白《静夜思》六种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论《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文化传统
《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的生与死
英汉色彩词的语用对比研究
浅析《天路历程》中基督徒的成长历程
从《雾都孤儿》看查尔斯•狄更斯的善恶观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a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Level
Memory Theori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to English Vocabulary Learning
试析与地理环境有关的英语成语及其文化内涵
Three Discriminations to Little Black American Girls in The Bluest Eye
从功能派目的论角度看商品说明书的英汉翻译
“金玉良缘” 与“幸福终点”——浅析中西婚姻差异
英语广告语中隐喻的研究
浅析简•爱的反抗性格及其形成过程
课本剧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An Image of Eternal Charm—An Interpretation of Scarlett’s Character in Gone with the Wind
Consistence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Gone with the Wind and Its Sequel Scarlett:A Study of the Protagonist Scarlett
论汉英诗歌翻译中对“真”和“美”的追求
On the Effects of Reading Aloud in English Learn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Whose Portrait Is This—Exploring Oscar Wilde’s Complex Personality
从电影《阿甘正传》看二战后美国价值观
弗兰肯斯坦中怪人命运研究
英汉新闻标题中缩略词对比研究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谈美剧《生活大爆炸》双关翻译
On the Absurdity in Waiting for Godot
《荷塘月色》的两个英译版本的比较研究
美国黑人英语在美国电影中的应用
应酬语的中英文比较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复仇的异同——《基督山伯爵》和《连城诀》比较研究
商务英语信函中礼貌策略初探
试析《啊,拓荒者》中的生态伦理观
中西方空间观对比研究
The Art and Achievement of Ying Ruocheng's Drama Translation
克林顿总统就职演说之体裁分析
浅析爱伦·坡小说《黑猫》的写作艺术手法
以目的论为指导的化妆品商标翻译
从王尔德喜剧中的花花公子形象解读王尔德信奉的纨绔主义
Situational Approach to Grammar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English Classes
中美广告创意的文化差异性研究
从交际翻译视角看企业简介的汉英翻译
从目的论角度分析中国商品说明书的英译
浅析《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渐渐消失的玫瑰
浅析《库珀尔街》中英语过去时的翻译
论幽默元素在《老友记》字幕中的翻译
An Analysis of Female Characters in Uncle Tom’s Cabin
埃德加•爱伦•坡短篇小说的语言特色分析
浅析李尔王的陷落
浅析合作原则在外贸英文电函中的应用
情态人际意义的跨文化研究
《苔丝》与《呼啸山庄》中复仇主题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时时刻刻》中女性自我构建的研究
从关联理论看《茶馆》两个英译本中修辞格的处理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Color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标记信息结构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商业英语广告的劝说功能与修辞分析
从功能对等角度翻译委婉语
反思任务型教学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
《雾都孤儿》中的童话模式解读
The Name Translation i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欲望都市》四位女主角的爱情观分析
《幸存者回忆录》中多丽丝•莱辛的生态观
美国犹太文化与传统犹太文化的冲突——浅析《再见吧,哥伦布》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象征
从《海狼》看杰克•伦敦的女性观
对大学课程中“旅游英语”的教材分析
从《寻找格林先生》看索尔•贝娄对生命意义的探寻
A Masterpiece “Stolen” from the Past—Intertextuality Analysis of The Great Gatsby 97 Comparative Studies on Metaphors with Animal Imag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商标翻译的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论奥巴马就职演讲词的排比修辞
试析《我的安东妮娅》中的生态伦理观
中西方聚会文化差异比较研究
What to Love and Hate ----o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英语法律文本翻译原则
情感范畴在转喻中的认知体现
The Strategies and Translation of Politeness in English Business Letters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反叛精神分析
从归化与异化角度浅析《毛泽东选集》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Perception of the Beat Generation through John Lennon
功能对等与商务信函翻译
素质教育下农村小学英语现状初探--以某县为例
关于初中生外语学习焦虑的分析
浅谈简•奥斯丁《劝导》的反讽艺术
从“房间”意象看英国当代社会悲剧——哈罗德•品特作品解读
中西方创世神话文化的比较
论《厄舍古屋的倒塌》的哥特式写作风格
从传统消费观念看中美文化差异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叔叔的性格分析
数字的文化内涵及数字的翻译
何以苦难——《荆棘鸟》中女性悲剧的缘由
浅论创造性叛逆—以《一朵红红的玫瑰》三个译本为例
浅谈《旧约》中女性的形象和地位
浅谈文化差异对网络新词英译的影响
《乞力马扎罗的雪》中的象征手法解析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nglish Reading Class of Senior High School 125 从美国刑侦剧《犯罪现场调查》看讯问过程中合作原则的违反
《达•芬奇密码》中的女性主义
论《绯闻女孩》中的美国社会文化特征
从功能对等角度看商务英语合同的翻译
论《傲慢与偏见》中的性别语言差异
托马斯•哈代《无名的裘德》中的书信研究
《游泳者》中的象征意象分析
称呼语中的语码转换解析
从跨文化角度看文化空缺翻译
电影英文片名汉译的原则
广告英语中的模糊语言及其语用功能
超验主义思想在惠特曼诗歌中的体现
高中英语写作作业的反馈及实施效果
A Lost New Woman in Patriarchal Society–Esther Greenwood’s Madness in Sylvia Plath’s The Bell Jar
英文电影中俚语的翻译策略
The Heartbroken Images in the Fairy Tales of Oscar Wilde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重生
论《爱玛》中简•奥斯丁的女性主义观
Analysis of Love Tragedy in The Apple Tree in Light of Realism
论《傲慢与偏见》中婚姻选择的经济动因
音意兼译—外来词中译之首选法
汉语公示语英译之跨文化交际研究
浅析《墓园挽歌》中意象的变化
O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Online Subtitle Translation Group
浅析英语动物类习语的翻译
对《傲慢与偏见》中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尝试性分析
151 The Application of Rhetorical Devices in English Advertisement
152 从《透明的东西》探讨纳博科夫的时间意识
153 浅析“翻译文学”的本体认知与功用价值
154 The Exploration of Tragic Fate of Tess
155 宗教在世界战争史中扮演的角色
156 《苔丝》中的圣经和神话典故
157 语法翻译法视角下的中学生英语家教辅导
158 中国领导人讲话中中国特色词汇的汉英翻译
159 从“绝望的主妇”看现代女性主义的困惑
160 分析苔丝悲剧的形成原因
161 外来词的翻译方法初探
162 语境适应论下电影片名翻译的研究
163 从《绝望的主妇》看美国的家庭观
164 文化因素对品牌翻译的影响
165 论“黑”字所体现的对美国黑人的种族歧视
166 分析《等待》的悲剧
167 归化与异化在《老友记》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168 反思女性主义作家对莎士比亚作品的研究
169 高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研究
170 论广告英语的语言特色
171 广告英语翻译中的归化和异化策略
172 英语影视作品字幕汉译的策略
173 试析新课程标准下词汇教学策略的改变
174 显现的被动•隐现的自我——《看不见的人》中被动语态的身份建构功能研究 175 视角转换理论在英文电影字幕中汉译的应用
176 矛盾的女性意识:从《傲慢与偏见》看简•奥斯汀的婚恋观
177 英汉缩略语的比较与互译
178 口译中的语用失误分析
179 由《红楼梦》中人名的英译看中西文化差异
180 论英汉口译中的数字互译
181 论《卡斯特桥市长》中女性的“物化”现象
182 《魔戒》中的女性人物
183 The Gothic Love in Wuthering Heights
184 从《喜福会》看美国华裔女作家身份探求
185 浅析《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写作风格
186 顺句驱动原则下英汉同声传译中英语非动词转换为汉语动词的研究
187 The Embodiment of Xu Yuanchong’s―Beauty in Three Aspects‖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
188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189 探析《红字》中齐灵渥斯的恶中之善
190 浅谈在华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策略
191 浅析《等待戈多》“反戏剧”的 艺术特色
192 从语体学论《一九八四》中的反极权主义
193 企业文化构建的话语分析路径
194 新闻翻译中“编译”的合理性分析
195 传统道德与时代新意识之战―论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的婚恋观
196 从文化差异角度研究商标翻译
197 性别差异在日常英语词汇和句法中的体现
198 从语用学角度看现代汉语对英语外来词的吸收和使用
199 On Transcendentalism in Thoreau’s Walden
200 英语谚语中关系分句之先行词he高频使用之探析
第三篇: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英语中的言语幽默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200份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网络环境下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研究霍尔顿的人生之旅--《麦田里的守望者》之存在主义解读顺应理论视角下《红楼梦》中社交指示语的英译研究交际教学法在高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研究商务谈判中话语的顺应性研究从跨文化角度对品牌名称的研究——以化妆品品牌为例中英广告中的双关语探析On the Translating Strategies of Children’s Literature Seen from the Translation of E.B.White’s Charlotte’s Web归化与异化在文学翻译中的融合应用——评《红楼梦》两英译本中的习语浪漫和现实冲突下的宿命论思想——赏析欧·亨利的《命运之路》浅析英语无灵句中的汉英认知思维方式差异埃德加•爱伦•坡小说《黑猫》的写作技巧应用分析理想与现实的距离——《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主人公霍尔顿的求索之路解析《喧哗与骚动》中凯蒂悲剧的必然性从文化差异的角度看《红楼梦》颜色词的英译从时代背景看《唐璜》中个人主义到人道主义的升华从功能对等理论看中西商务翻译中文化差异导致的不对等翻译“家有儿女”VS“成长的烦恼”——对比研究中西方家庭教育从文化角度看英语习语的翻译中英花卉隐喻下的情感叙事对比研究关于初中生外语学习焦虑的分析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新闻英语中委婉语的翻译解读海明威小说《老人与海》中的生态意识An Analysis of Angel's Ambivalent Personality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英汉动物习语中隐喻用法的对比分析数字模糊语义的汉英翻译青少年的危机时刻——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初探论汉英翻译中基本颜色词的不同情感德伯家的苔丝中人类的欲望——悲剧的根源法律英语翻译中的动态对等理论分析
论《小镇畸人》中人物的怪诞性
文化全球化语境下中英婚姻习俗的对比研究
Functional Equivalence in Chapter Title Translation of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恋爱中的女人》中女性的形象
李白《静夜思》六种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从《徳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贞操观和道德观
《觉醒》中的爱与死亡
An Analysis of Marguerite’s Tragedy in The Lady of the Camellias
中西酒文化比较
《紫色》中黑人男性形象研究
《双城记》与《呼啸山庄》的家庭主题对比
A Miniature of Ambivalence and Self-Discovery as Reflected by Amy Tan's The Joy Luck Club
旅游景点标志翻译初探
幻灭的美国梦:《夜色温柔》的象征意义解读
广告语中预设触发语的语用分析
《苔丝》与《呼啸山庄》中复仇主题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中美大学课堂文化比较研究
从唯美主义角度分析《莎乐美》中邪恶的灵魂
论《认真的重要性》的喜剧艺术特征
An Analysis of English Pronunciation Teaching in Elementary Schools
透过好莱坞校园电影解析美国青少年的特点
《榆树下的欲望》卡博特的悲剧分析
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词汇衔接手段在新闻英语中的应用
跨文化交际策略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应用
The Embodiment of Xu Yuanchong’s“Beauty in Three Aspects”i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Poetry of the Tang Dynasty
中美体育报道的比较
美国俚语的文化及特征
基督教文化对《哈姆莱特》创作的影响
中西酒文化的差异对比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创伤和治愈
法律英语词汇特点及其翻译
A Study of Stylistic Features and Translation of Journalistic English
修辞学角度下的女性商品广告的语言分析
An Analysis of Oscar Wilde’s Subversion of Traditional Fairy Tales
《宠儿》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
A Survey o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of English Major
试论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的异同——商务英语书面语的特点
从文化视角看英语习语的翻译
从服饰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融合71 从现代主义角度分析《无名的裘德》中裘德的无根性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English Teaching
论《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
中西文化中婚礼的对比研究
浅析构词法及其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红字》中对自由的求索
执著——赏析《暮光之城》女主角Bella的爱情观
A Study of the Protagonist’s Pursuit of Identity in Invisible Man
论苏珊•桑塔格《在美国》的身份危机
从概念整合视角解析《小王子》
从迈克尔杰克逊看美国梦
双重人格——《化身博士》的启示
中英文幽默映射的语言与文化差异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Gothic Literary Tradition in Jane Eyre
Advertising Language: A Mirror of American Value
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的翻译策略
从《没有国家的人》看一个无政府主义者对人性的呼唤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梦
A Study of Narrative Voice in Jodi Picoult’s My Sister’s Keeper
从文化视角看汉英翻译中的语篇连贯性
安妮•赖斯小说《夜访吸血鬼》的新哥特世界
古诗英译中意象与意境的处理
An Adaptation-based Approach to Brand Name Translation
从译者主体性视角探析《红楼梦》中概念隐喻的翻译策略
从性别歧视浅析两位复仇女性之困境——美狄亚及莎乐美
论《弗兰肯斯坦》中怪物悲剧的必然性
对小说《野草在歌唱》的功能文体分析
从文化视角浅谈旅游英语翻译
论海明威《死在午后》的悲观主义色彩
现代叙事艺术与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
浅析《墓园挽歌》中意象的变化
析《麦田里的守望者》霍尔顿•考尔菲德的性格特征
对《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的性格分析
从文学作品中透析东西方女性异化现象
工业化进程中的人性异化——解读D.H.Lawrence《儿子与情人》
《达洛维夫人》中的生死观初探
Maintaining and Revitalizing the Native American Languages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试析《我知道笼中鸟为何歌唱》的成长主题
从用词的角度分析商务英语信函的翻译
从生态批评角度解析杰克•伦敦的动物小说《野性的呼唤》和《白獠牙》
爱玛人物形象分析
民族文化差异与广告语言创意
追求自然和谐的童真理想—解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儿童形象
浅析《老人与海》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商务英语中的颜色词浅析
Living in the Crack: A Study of the Grotesques in Winesburg, Ohio
A Study on Differences of Famil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A Case Study of The Joy Luck Club
The Conflict between Desire and Surroundings:an Analysis of Clyde in An American Tragedy
《老人与海》和《白鲸》的个人主义比较
Perception of the Beat Generation through John Lennon
论海明威《一天的等待》的冰山原则写作风格
对《绝望主妇》中加布丽尔的解读与阐明
从《尼克•亚当斯故事》中探析父亲情结对海明威人生观的影响
Symbolism in The Catcher in the Rye
《茶馆》英译本的翻译对比研究
《紫色》中女主人公西丽妇女主义的形成128 简析《卡斯特桥市长》中亨查德的悲剧命运
会话中性别差异的语用研究
《弗兰肯斯坦》中怪物身份的矛盾性
女性哥特视角下的《蝴蝶梦》研究
中西方文学作品中复仇的异同——《基督山伯爵》和《连城诀》比较研究 133 高中生英语学习成败归因现状调查及对策
从传递文化信息视角探讨《红楼梦》翻译中“异化”与“归化”策略
从跨文化角度浅析化妆品商标翻译
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
论中西教育观的差异
浅析当代美国跨种族领养的现状
英汉称谓语对比分析
浅论现代汉语新增词语的英译方法
精神之光——《到灯塔去》中拉姆齐夫人的人性解析
狄更斯《双城记》中的人道主义思想
图式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运用
英语中的女性歧视
剖析希腊神话中的爱情观
浅析《喜福会》中的中美文化碰撞与融合147 对比不同思维方式下事物的中英文描述差异
On the Unique Narrating Methods and Writing Skills in Brideshead Revisited
黑暗中的光明—《蝇王》的主题探析
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
151 《白鲸》的象征意义和悲剧内涵分析
152 谭恩美《喜福会》中母女关系的文化解读
153 电影《阿甘正传》影视分析
154 分析《雾都孤儿》中的讽刺手法
155 从功能对等角度翻译委婉语
156 从“看上去很美”和“Little Miss Sunshine”两部影片浅析中美儿童教育观念的差异 157 从文化角度看老友记的字幕翻译
158 英国喜剧电影和美国喜剧电影的不同特点分析
159 论英语谚语的翻译
160 化学专业学生英语阅读策略研究
161 论中庸观对中西方文化的影响
162 《动物农庄》的极权主义的研究
163 试析《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女主人公艾米莉的形象
164 《名利场》中女性命运对比
165 浅析文化差异对中西商务谈判的影响
166 企业英文简介中的概念语法隐喻分析
167 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对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
168 从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看中西文化差异
169 《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
170 《荒原》中的死亡与重生
171 希腊神话在占星学中的体现
172 对《德伯家的苔丝》中纯洁一词不同理解的分析
173 A Comparative Study of Refusal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s
174 商务合同中短语的翻译技巧
175 论汉文化负载词汇的翻译
176 论《大卫•科波菲尔》中人物个性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177 A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the Novel To Kill A Mockingbird and Its Film Adaptation 178 “工业小说”《玛丽•巴顿》的宗教解析
179 Teleology, Religion and Contexts
180 英汉委婉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181 The Influence of Westward Movement on American National Character
182 A Study on Strategies of Effective Teaching in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EFL Classroom 183 功能对等理论下汉语新词英译研究
184 On Analysis of Jonathan Swift’s Satiric Arts in Gulliver’s Travels
185 论欧•亨利的写作风格
186 从玛氏公司看英美文化对广告的影响
187 英语委婉语成因及其在政治方面的应用
188 从言语行为理论看商务沟通中的委婉语
189 浅谈汉英时间隐喻的文化异同
190 肯尼迪演讲的语音衔接分析
191 Judy’s Double Character in Daddy-Long-Legs
192 论《喜福会》中女性的反抗精神
193 影响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因素的调查及分析—以x市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 194 On Sister Carrie’s Broken American Drea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sychology 195 电影字幕汉译的归化与异化
196 英汉习语文化差异浅析
197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成语的翻译
198 情感范畴在转喻中的认知体现
199 浅析简•奥斯汀《理智与情感》中的婚姻观
200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英语中的言语幽默
第四篇:从跨文化交际角度看英汉礼貌语的语用差异
英汉礼貌语的语用差异
摘要:使用礼貌语是不同的社会群体共有的普遍现象,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然而由于受不同文化的制约,英汉礼貌用语也有所不同。本文试从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礼貌原则入手,通过对英汉礼貌用语的语用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期望减少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误解和文化冲突,使说话者成功进行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礼貌语、语用差异、跨文化交际
Pragmatic Discrepancies of Politenes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from the Point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stract:The use of politeness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various societies and groups, and it is the mark of human social civilization.However, affected by different cultures, politeness has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Aiming at reducing misunderstanding and cultural conflict and promoting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different principles of politeness, contrasts the pragmatic discrepancies of politeness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for the differences in Chinese and English.Key words:politeness;pragmatic discrepancies;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1、英语礼貌原则
美国语言学家Grice提出了言语交际中的合作原则。他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中,说话人与听话人都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使交际的过程朝着默契和合作的方向发展。体现合作原则的具体内容有四个准则:(1)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所提供的信息量要符合谈话的要求,不多不少;(2)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所说的话要有根据,要真实;(3)关联准则(Relevant Maxim):所说的话要与前面的内容相关;(4)方式准则(Manner Maxim):说话要简洁、清楚,有条不紊,不含糊其词。
然而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有时并不遵守这些交际原则,甚至故意违反这些原则。也就是说,合作原则不能完全涵盖会话的各种形式。针对这一现象,英国语言学家利奇Leech认为人们违反言语交际合作原则的最根本理由是他们要遵循另一原则———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并从语用学(Pragmatics)和人际修辞学(Interpersonal Rhetoric)角度对交际活动中的礼貌原则进行了归纳和分类。Leech指出,合作原则是指导我们应该说什么,使之达到预期目标;而礼貌原则可以帮助维持双方配合的友好关系。这样一来,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相辅相成,共同制约人们的会话活动。为人们礼貌用语的正确使用提供了一个可借鉴与遵循的标准。它包括六个准则:
(1)得体准则(Tact Maxim):尽量使他人受损最小, 尽量使他人受惠最大。(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尽量使自身受惠最小,尽量多让自己吃亏。(3)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尽量少贬低别人;尽量多赞誉别人。(4)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尽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贬低自己。(5)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可以看出,以上各项的两条次准则含义相当,只是说话的着重点不同。此外,“得体”与“慷慨”准则、“赞誉”与“谦逊”准则,则分别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得体”是指应如何对待别人,适用于“请求”等使役性言语行为;“慷慨”则是指应如何对待自己,适用于“答应帮助”等承诺性言语行为。类似地,“赞誉”是指如何对待别人,“谦逊”则是指如何对待自己。第五项“一致”准则指出不宜直接表达与对方相异的看法;最后一项“同情”准则强调要注意表达与对方共同的心情,喜别人之喜、忧别人之忧。
2、汉语礼貌原则
近年来,我国有关礼貌原则的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胡文仲教授和何自然教授都先后对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进行了重要阐述。北京大学的顾曰国先生(1992)根据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中国人日常交际的特点,提出了汉语言文化交流中四个方面的礼貌特征,即尊重(respectfulness)、谦逊(modesty)、态度热情(attitudinal warmth)和文雅(refinement)。同时,借鉴Leech的礼貌六原则,总结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礼貌原则,共包括五个方面。
(1)贬己尊人准则:指谓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物时要“贬”和“谦”,指谓听者或与听者相关的事物时要“抬”和“尊”。
(2)称呼准则:指人们出自礼貌,在相互称呼时应按上下、贵贱、长幼有别的传统来体现人际交往中的社会关系。
(3)文雅准则:出言高雅、文质彬彬往往被视为是懂礼貌、有教养。其基本内容是“选用雅言,禁用秽语,多用委婉,少用直言”。
(4)求同准则:这与“脸”或“面子”有关。所谓“求同”,就是注意对方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尊重对方的“面子”,力求使谈话和谐。
(5)德、言、行准则:指在行为动机上尽量减少他人付出的代价,尽量增大他人的益处;在言辞上尽量夸大别人给自己的好处,尽量少说自己付出的代价。
3、两种礼貌原则中语用差异的表现
3.1英语的赞誉原则和汉语的贬己尊人原则的冲突
赞誉准则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是一种常见的语言行为,有利于结交新人,建立人际关系。人们在运用赞誉语时,有其特定的场合和情景,赞誉人与被赞誉人的社会地位、相互关系都不尽相同,赞誉的目标和话语也不尽相同。但作为一种礼貌行为,在西方文化中被赞誉人礼貌的做法就是遵循Leech的“一致原则”(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不一致,即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迎合对方的赞誉,说声“Thanks!”或“Thank you!”,欣然接受恭维。英国戏剧大师Shakespeare曾说过:“对我们的赞扬就是付给我们的酬劳。”美国著名作家Mark Twain也说过:“我可以靠一句赞美的话生活两个月。”可见,善于使用赞誉原则,在英美文化中会给交际双方带来益处。(吴显友,1997)而汉文化重视贬己尊人准则。在受到别人的恭维时,总是习惯先否定对方的赞扬,再贬低自己一番,以示自谦,而接受恭维则意味着有骄傲自满的情绪或缺乏教养。比如中国人送礼时会说“小小薄礼,不成敬意,请笑纳”,而西方人可能会直接说“I hope you like it.”或“I think it may be useful to you.”。和英美人士受到赞扬,大方地以“Thank you”欣然接受来回应表示一种礼貌相对,汉民族在听到别人的赞扬的时候,却会以“哪里,哪里,您实在是过奖了”,或者“这是我该做的”等等来回应。因此当英语使用者很真诚的称赞换来“No,No,you’re just kidding.”或者直译为“It’s my duty.”之类的回应的时候,往往会给英美人士带来不愉快。因为,“It’s my duty”通常只是值班人员的用语,隐含责任在身,不得已而为之,这样的回答只会让表达谢意的英美人尴尬不已。所以在类似于这种采取不同的礼貌方略的场合下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一定要注意与对方在文化习惯和表达习惯上趋于一致,以期达到理想的交际目的,实现真正的交际意图。3.2称呼语与问候语的不同 3.2.1称呼语不同
言语交际中,称呼语是用得最广泛、最频繁的词语。称呼语对人际关系有着敏锐的反应,它不仅有提醒对方开始交际的作用,更重要的是使交际者摆正自己与交际对象的关系,便于展开交谈。顾曰国在他的“汉语礼貌五准则”中论述称谓准则时就认为:中国人视见面打招呼为礼貌,而打招呼就得有合适的称呼语。汉语称呼语比较复杂,主要可归纳为职务名称、职称名称、职业名称、礼貌标记词、人名和亲属语。称呼准则即用恰切的称呼语主动与对方打招呼。(顾曰国,1992)在汉语语言中,称呼语与礼貌是息息相关的,它体现了中华民族“上下有义,长幼有序”的观念,是汉语言文化的一个典型特征。中国人“贬己尊人”的礼貌准则在称呼行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受差序格局的社会结构、传统伦理、血缘、宗教等社会因素的影响,中国社会的称呼系统远比西方复杂,中国人较习惯于非对等式(nonreciprocal/asymmetrical)的称呼类型,讲究“长幼尊卑贵贱”之分,体现出一种权势取向,是垂直式社会关系的标志。在家庭成员中,有叔、伯、姨、姑、兄、弟、姐、妹等表示辈分的称呼语。即使没有血缘关系,为了表达一种尊敬,也会在称呼年长的人的时候冠以X爷爷、X奶奶、X叔叔、X阿姨、X姐姐、X哥哥等称谓。在社会系统中,更是根据个人的地位、职务等有着不同的称呼,如X老师、X经理、X师傅、X医生等,很少出现直呼其名的现象。而西方社会由于受平行社会关系和个人本位取向的影响,人们偏爱和崇尚对等式(reciprocal/symmetrical)的称呼类型,体现出平等的文化取向,是一种平等式社会关系的标志。非家庭成员的称呼通常只要在姓氏前加上Mr.,Mrs.,Ms.,Miss就可以了。在英语称呼习惯表达上,关系越是亲密,越是习惯于直呼其名。正如著名应用语言学、跨文化交流专家Helen oatey所说:“如对西方人不直接称呼名字的话,他们会不太高兴的。因为他们觉得不直接称呼名字,表示不愿意与他们交朋友。”在英美文化中,无论尊卑、长幼,直呼其名的现象司空见惯,如果和陌生人打交道,往往使用“Excuse me”,“Pardon me”等用语表示客气。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直呼其名在英语民族看来是人际关系趋于平等的表现,是体现朋友式亲密关系的一种方式;而对于其他文化的人们来说,尤其是对于讲究礼仪和规矩的中国人来讲简直是不可思议。3.2.2问候语不同
人们见面,尤其是熟人之间,一般要打招呼,以示礼貌。除了偶尔用手势表达,大多要使用问候语。但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见面用的招呼语大不一样。在英语中,可用简单的“Hi!”或“Hello!”跟人家打招呼,也可在“Hi”和“Hello”后面加上对方的名字,如:“Hi, Jack!”。另外,打招呼也可用含有祝愿性质的见面语,如:“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Good Day, Good Night”等等。这些问候语在中国人之间很少使用。中国人在问候别人时常说“你吃过饭了吗?”这只是打招呼的方式,其实并不是真想知道对方是否吃了饭。然而在英语中,这样一句话就不再是打招呼了,而是用来表示建议或邀请对方一起吃饭的意思。汉语中另一个常用的问候语是“你到哪儿去?”或者问“你干什么去?”“天凉,小心感冒!”这两个问题在汉语中都是打招呼和问候的方法,而不是想了解被问候人到哪儿去,去做什么事或者警告他怎么样。然而,如果我们用英语去这样问西方人, 他们会十分惊讶,甚至反感。他们会认为这样的问题是干涉他们的私事,而不是友好的问候。在汉语中,一般可以用称呼代替问候,如在路上碰上父亲的一个老朋友,便叫一声“王叔叔!”或“李伯伯!”,对方一听也就知道你是在跟他打招呼。可是,如果你朝一个西方人喊“Uncle Brown!”或“Professor Smith!”,人家就会停下脚步回答:“Yes?”因为他以为你有事要问他,需要他的帮助。
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生活在不同文化环境里的人,所持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行为和道德规范都不一样,不熟悉这些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在交际中就会出现语用失误。我们再来看下面一个例子:某外籍教师离开中国几年后又回到中国来,以前的一个中国友人热情地与她打招呼,“Hello!Haven' t seen you for ages!You haven' t changed at all!”没想到这句话令这位外国朋友很不高兴。进步、变化、发展是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主要特点,她根本领会不到这句话的含义“You still look young!”(你还是那么年轻、精神!)3.3中西隐私语和禁忌语的差异
隐私语和禁忌语涉及礼貌原则中的文雅原则。英语和汉语在雅语和秽语上都有对应的表达式,对死亡、性、排泄等都有委婉的表达方式。但是,英美等西方国家和汉民族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隐私语的使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差异。禁忌语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存在和延续有着明显的历史和社会文化根源,例如中西方在宗教信仰、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诅咒和亵渎,甚至饮食方面,都有很多禁忌语的存在,他们之间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在英语口语中称谓从正式到随便有很多方式,但如果像汉语那样只叫姓,是错误的。汉语中的“老张”、“小李”或“周”都是可以接受的,而且很普遍,但在英语中只用于很少的几种情况,如:教练对队员,监狱看守对囚犯。如果把“老”(old,senor, elderly)用于英语中来称呼年长的人也是不妥的。在西方文化的价值观里,“老”不是尊称,反而认为是“无所用”之意。中国人在交往时处处体现尊老爱幼的美德,但对英美人直言其老,恐怕是一种冒犯。(李悦娥,范宏雅 1998)Please sit down, Mrs.Green.You are old.Don' t get tired.这句话在西方人的理解是认为他年纪大了,不中用了,而需要别人的照顾。同样的情景,由于中英文化的不同,就不能套用中文式的表达。例如:看见外国朋友好像生病了,就不能按中国传统的方式来问:“Are you ill?”,这样会让人家难堪,还会伤了人家的自尊心,因为我们询问健康的口气不够委婉、诚恳。可以这样说:“You look rather pale.Are you all right?”,“You seem tired, are you OK?”。有的人在发现人家有病时,还会说:“You should go and see the doctor.”或者“You should go to the pharmacy and buy some medicine.”殊不知,这样带有劝告性的话会令他人不高兴,除非人家明确要求你给予这方面的建议,否则是极不礼貌的,他们会认为你在侮辱他们,因为你认为他们没有判断能力,连这么小的事情也要别人来给予劝告。在中国,熟人之间或初次见面的人可以随便问有关年龄、工资、体重、婚姻、宗教、政治倾向等私人话题,而英美人很忌讳谈论这些话题,不去问人家,即使问了人家,人家也无可奉告,他们只是谈些很随便的话题,比如:天气、工作、爱好、地方、运动等等。
因传统习惯或社会风俗不同,应避免使用会引起对方强烈反感的词语。例如:应该用pass away代替die;用senior表示代替elderly people;用plain代替ugly;用farmer表示代替peasant,peasant(这两个单词在英语中的内涵意义是没有受过教育、举止粗鲁、思想狭隘的人)。了解这些带有特定文化含义的词,就可以避免使用类似词语带来的不快。避免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
4.差异产生的原因
首先,价值观念的差异。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不了解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就不会充分理解该民族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行为模式。在东方传统的观念里,文化的特点是集体价值至上,而西方文化的特点是个人价值至上。集体价值至上文化推崇的是社会和集体的价值,而不是个人的价值,集体的存在比个人的存在更重要。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不是寻求个性化,而是要求个体符合群体要求,不提倡个人突出,不提倡个人价值的实现,而是强调群体对个体的制约性,使人难以表现个性和追求个性的发展。汉语里“人怕出名猪怕壮”、“枪打出头鸟”、“树大招风”等词语典型地代表了这一观念。集体价值至上者不愿引起他人对自己的注意,也不愿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因此在中国文化环境中,保持沉默比回答不妥,或者答非所问而使自己丢面子要好的多了。在英语国家,如果对别人的问题保持沉默或付之以微笑则被认为是严重失礼,所以在演讲或者报告结束时,英语国家的听众喜欢提一些相关的问题,中国听众则很少发问,即便发问也多采取“递小纸条”的方式。在英文书面语中,“I”字无论如何都要大写,而“我们”、“你们”、“你”、“他”则不用大写。从这些小细节中可以看到,英美文化中,“我”要比“我们”、“你们”、“你”、“他”、“他们”的地位重要,英语是世界上唯一将“我”字大写的语言。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形成鲜明的对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说“我”时,常用“鄙人”、“寡人”、“不才”、“愚兄”等谦辞。
其次,伦理道德观念的差异。伦理道德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人普遍实践的伦理是儒家伦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必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在这样以家庭宗法制度为核心的历史背景下,人们对家人的关心和爱护一层一层向外延伸,即便是毫无血缘关系或非亲属关系,都以亲属身份称呼。所以非亲属关系的人们见了面也像家人之间那样热情问候,人们不知不觉以家人亲戚相待,在交谈中不断问及对方起居饮食等琐事,常常以对方切身生活为话题,诸如:年龄、工作、收入、有无对象、是否结婚等等,以显示亲切和关怀。在中国人看来这是密切人际关系,联络感情的表现,是所谓的东方式的人情味。在西方社会,随便询问个人隐私问题会让对方反感和不愉快。西方社会在价值观念上是以个人价值至上,在这种伦理观念的支配下,等级和身份观念淡薄,美国文化中人与人交往时很少“拘礼”。即使熟人相见,不论辈分地位,一律以平等的“你好”(hello)表示问候。晚辈对长辈也可以直呼其名。美国人表达自己的观点时经常是直言不讳,非常坦率,而这在中国人看来不免有些唐突和无礼。对于中国人的自谦,美国人则常常误认为“假装”,认为中国人婉转表达方式是没自信心的表现,对中国人捉摸不透的“兜圈子”更是感到莫名其妙。其实,这都是中西文化差异的缘故。
第三,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差异。英语问候语:“How are you?”“How are things going with you?”这些询问语在更多的情况下已成为人们见面时的寒暄语,并不是真正要问别人情况,一般来说,只要回答“Fine,thank you”这句客套话就行了。汉语中有吃了吗? 忙什么呢?去哪呀?(用于常见面的熟人之间)还好吗?过得怎样?混得怎么样了?(用于见面不多,甚至久别的熟人、朋友之间)。英美人在打招呼时会说:“Hi, Ann.How are you doing? You look nice.You have lost weight”,其中“You look nice”(你看上去很好)和“You have lost weight”(你瘦了)这两句对英美人来说实为礼貌用语,即恭维语,但对中国人来说,前句是招呼语,而后句则不尽然。因为后句会让听者感到不安,会以为自己看上去脸色不好,是否得了什么病等。“你瘦了”这句话在汉语中有时也可用来打招呼但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告诫、提醒对方要多注意休息或者需要注意营养。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一般是直线形的,说话、写文章习惯开门见山,把话题放在最前面,首先表达中心意思。中国人受儒家、道家与佛教哲学思想和“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重视悟性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所以汉语重顿悟、讲含蓄,语言有一定的模糊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以自觉、具体为特征,思维活动多是螺旋式地绕圈向前发展。如中国人打电话,通常开始都不谈自己的意图、目的(除了急事重大的事情外),而总是谈些关心对方的话,最后才说出打电话的真正目的,而西方人则习惯于开门见山,先说出打电话的目的和要谈的正事,然后再细说和谈些其它的事。由于此种差异,西方人往往觉得听中国人的话很费劲,觉得他们不知所云,难以理解,太罗嗦,把简单事情复杂化,认为不太礼貌;而中国人又觉得西方人说话太直接,一点也不礼貌,有时让人难以接受。
5.预防和消除英汉礼貌原则在跨文化交际中引起失误的几点建议
在跨文化交际中遭遇礼貌原则的差异时,首先我们必须树立一个观点:不同文化的礼貌原则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一切皆缘于文化传统及价值观念的不同,关键要使用得体。其次,我们必须了解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努力学习和理解交际双方的礼貌语用准则。了解对方,便于自己适应对方的准则;了解自己,便于传授己方文化。礼貌语用原则受制于文化传统,差异性显著。要想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必然要熟悉交际双方的礼貌准则,然后根据实际交际场合得体地进行言和行。最后,在实施交际过程中,要入乡随俗,尊重对方的语用习惯,最好采用对方的礼貌语用原则。这样做能表现出对对方文化应有的尊重和坦诚合作的良好意愿,并且不用多费精力解释自己的礼貌语用习惯。要求自己向对方靠拢、为对方着想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礼貌的表现。
6.结语
Wolfson曾说过:“在与外国人接触中,讲本国语的人一般能容忍语音或句法错误。相反,违反讲话规则常常被认为没有礼貌,因为本族人不大会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Wolfson,1983转引自周春秀,2003)总之,礼貌准则源于文化,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礼貌方式。由于礼貌的表现形式、实现方式和判断标准在不同的文化中有较大差异,因此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必须认真了解这种文化差异,重视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意识到不同文化所特有的语言和习惯,并且将它与自己的母语相比较,认识异同点,尊重不同点。只有这样才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选择恰当的语言结构和表达习惯,避免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
第五篇: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英语中的言语幽默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透过《德伯家的苔丝》看哈代托马斯的宗教观
守望爱情的孤独勇士--论电影《暮光之城》爱德华的永恒魅力 职场女性的言语行为的礼貌原则
高中英语新课标在xx中实施情况调查与分析
论增加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策略 以篱笆和围墙看中西方居住文化差异
文类、历史与受众心态——论小说《红字》的电影改编 对英语政治新闻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从习语来源看中西文化之不同 An Analysis of Fagin in Oliver Twist 关于照料母婴的市场分析
《杀死一只反舌鸟》文本和电影的比较研究
身体,规训与自我意识——《可以吃的女人》之福柯式解读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记者招待会口译—以“两会”记者招待会口译为例 从合作原则谈影视翻译策略——以《功夫熊猫》为例 网络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 论《红字》的模糊性
“省力原则”在口译过程中的应用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Idiomatic Expressions in Translation 尼斯湖和西湖—中西方旅游性格差异研究 从归化和异化的角度看电影片名的翻译 电影《海上钢琴师》的浪漫主义解读 圣诞节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研究
On Misreading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scourse Analysis 从叙事结构分析电影《撞车》中对种族歧视问题的诠释
The Cultural Identity Dilemma of Colonized Afro-Americans: the Study of The Bluest Eye 《儿子与情人》恋母情结分析
Two Trapped Roses—A Comparative Study on Emily and Miss Havisham 论《亚瑟王之死》中的骑士精神
“集体无意识”理论观照下艾米莉的悲剧性 论《飘》中斯嘉丽的精神源泉
希腊罗马神话典故成语英汉翻译评析 从概念整合视角解析《小王子》
A Study of Adaptation Theory in Advertising Translation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象征意义及翻译
论《西游记》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以詹纳尔和余国藩的英译本为例 教师身势语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及其女性主义意识 《蝴蝶梦》中的女权主义
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广告语言特点分析 浅析李尔王的陷落
从电影《阿甘正传》分析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荆棘鸟》的女性主义解读 《傲慢与偏见》中的三层反讽
《哈利波特》系列里哈利波特与伏地魔的二元对立分析
不伦,还是不朽?--从柏拉图的哲学理论视角解读《洛丽塔》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中西方传统女权主义思想异同比较——王熙凤与简爱之人物性格对比分析 Scarlett’s Pragmatism in Gone with the Wind 从“信”“达”标准分析英译药品说明书中存在的误译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On Metapho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rom Cultural Perspective 对《呼啸山庄》中凯瑟琳的悲剧性分析 英语习语的认知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看霍尔顿的内心世界 功能对等视角下汉语广告的英译策略 张培基散文翻译赏析
化妆品商标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The Differences of Beauty Standard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英汉基本颜色词文化内涵对比研究 《奥罗拉•李》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论《呼啸山庄》中人性的转变 中西方诚信文化对比 歧义的语用研究
命运与性格--浅论《哈姆雷特》的悲剧因素 《哈利波特》的原型——亚瑟王传奇
A Study of Luxury Situations Nowadays in China from Sister Carrie 美狄亚的女性主义分析 《红字》中海斯特性格分析 目的论下英语广告仿拟格的汉译 目的论在英语儿歌翻译中的应用
《呼啸山庄》和《暮色》系列的对比研究:《呼啸山庄》再次热销引发的思考 A Research on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Ghost”in Anil’s Ghost 论叶芝政治诗歌中对爱尔兰民族主义的矛盾性态度
Tragedy of a Woman and Society—Comment on Far from the Madding Crowd 从十字军东征看中世纪宗教冲突
《海的女儿》中安徒生的悲剧情结分析 论《小妇人》中女性人物塑造的两重性 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幽默的翻译研究 中医术语翻译方法研究 中西葬礼文化的对比研究
《红字》中丁梅斯代尔的灵魂救赎
群体隐私和个体隐私——中美家庭中隐私观念的对比研究 试析《远大前程》中匹普性格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到十九号房间”的悲剧成因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英语语音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现象研究 88 旅游景点名翻译的异化与归化
艾米丽·勃朗特《呼啸山庄》中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形象分析 90 浅谈电影名称的英汉互译
中式菜肴名称的语言特点及其英译 92 英语动结式V+PP的语义整合研究 93 文化与幽默欣赏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中文旅游文本翻译 95 On Mark Twain's Contributions to Realism 96 优秀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词汇互动教学的运用分析 97 《傲慢与偏见》中经济对婚姻的影响
英文歌曲在提高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能力方面的作用 99 论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母女关系 100 《野草在歌唱》中野草的象征寓意解读
从女权主义角度对比分析《纯真年代》两位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 102 On Virginia Woolf’s Feminism in A Room of One’s Own
言语行为理论在意识流作品中的应用——以弗吉尼亚•伍尔夫的作品为例 104 Discourse, Immigrants and Identity in In the Skin of a Lion 105 从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角度简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 106 《魔术与童年》翻译中英汉词汇衔接对比研究
《月亮与六便士》中查尔斯•思特里克兰德的追寻自我 108 从摩尔•弗兰德斯看世纪英国女性地位
《智血》中主要人物生命历程解读(开题报告+论)110 中英商标翻译中的文化障碍与翻译策略研究
澳大利亚传记文学中的土著文化:以《我的位置》为例 112 英语习语的认知分析
《双城记》中的象征手法分析
从《喜福会》看美国华裔女作家身份探求
英语中源于希腊罗马神话主要神祇姓名词汇的认知探索 116 试析海明威《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人物形象 117 礼貌原则视角下奥巴马演讲技巧的分析 118 古诗词英译关于夸张的翻译策略研究
Living in the Crack: A Study of the Grotesques in Winesburg, Ohio 120 从数字的联想意义研究中西文化的差异
从关联理论角度看电影台词翻译—电影“小屁孩日记”的个案研究 122 《快乐王子》中的唯美主义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124 疯女人的呐喊——《简爱》中失语疯女人的解析 125 英语中介语无标志被动语态的错误分析
从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看《推销员之死》的现实意义 127 English-Chinese Advertisement Translation 128 爱伦坡侦探小说中恐怖气氛的营造方法
On Hardy’s Meliorism: An Analysis of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130 母语正迁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从功能对等理论谈汉语成语的英译
被忽视的主人公——析《简爱》中的疯女人 133 从《红字》看霍桑的道德思想观 134 论《爱玛》的反讽艺术 135 论《红字》中的象征 136 译者的身份
英汉称呼语的对比研究 138 苔丝悲剧原因探究
海丝特与卡米拉爱情观的对比分析
“三美论”观照下的《再别康桥》英译本比较研究 141 浅谈英语教学中课堂活动的应用 142 《愤怒的葡萄》中的圣经原型 143 试谈黑人英语在美国电影中的渗透
An Analysis on Shear's Personality in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145 广告英语的语言特征
An Analysis of Beauty and Ugliness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of Oscar Wilde 147 中国英语初探
解读艾丽斯•沃克《紫色》中的家庭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French Higher Education 150 中西方礼仪文化差异比较 151 从翻译美学探究散文英译
152 从心理学角度试析简爱性格的对立性
153 清教主义和超验主义观照下霍桑的救赎观——以《红字》为例 154 五官习语的翻译
155 对《最蓝的眼睛》黑人的悲剧命运的分析 156 浅析好莱坞类型电影文化 157
158 文化负迁移对翻译的影响
159 论接受理论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影响——以《快乐王子》中译本为例 160 从《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看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艺术
161 工业化进程中的人性异化——解读D.H.Lawrence《儿子与情人》 162 英语词汇教学中联想记忆法之研究 163 论《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批评思想 164 汽车商标词的翻译特征和方法
165 On Transcendentalism in Thoreau’s Walden
166 任务型教学中策划对高级英语学习者写作任务完成效果的影响 167 论叶芝的写作风格
168 [会计学]资产减值会计的应用研究 169 从生态视野解读狼图腾
170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越狱》字幕翻译的研究 171 Key Factors to Cause the Tragedy of Mariam 172 从《红楼梦》和《飘》看中美恭维语比较 173 《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精神之旅 174 《达洛维夫人》中的生死观初探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175 关于《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成长历程的研究 176 对《名利场》中女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分析 177 从麦田里的守望者到中国的青少年
178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对比研究——从英汉民族思维差异的角度 179 A Contrastive Study of Politeness Principle in English and Chinese 180 Analysis on the Chapter Titles Translation of The Story of the Stone 181 语篇分析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82 历史与个人叙事:拉什迪《午夜之子》的后殖民解读 183 An Analysis of the Translation of Film Titles 184 从《飘》中人物性格分析看适者生存的道理
185 Americans’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Culture as Viewed from Two Movies Mulan and Kung Fu Panda 186 浅论英文原声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87 中美大学生请求语策略对比研究
188 The Impact of High and Low Context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189 论《月亮宝石》的现实主义手法
190 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191 《理智与情感》中的姐妹情谊
192 从语用学的角度分析英语中的言语幽默 193 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
194 On the Character of Scarlett O’Hara and the Transition of American Society 195 麦都思眼中的中国宗教形象 196 日常生活中手势语的应用
197 Escapism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198 Psychological Analyses of Sethe in Beloved 199
200 叶芝:无望的爱情,多变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