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必修二罗斯福新政说课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罗斯福新政》(板书:课题),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课题内容在本专题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选自人民版新编高中历史必修Ⅱ(经济史)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第2课。前一课《“自由放任”的美国》重点讲述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这是罗斯福新政的重要历史背景,后一课有关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涉及罗斯福新政对战后美国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因此本课既在本专题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又是本专题的核心部分。美国直面危机,积极实施新政,摆脱了危机,促进了文明的发展,是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的成功典范,同时新政的措施也有现实意义,对于现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借鉴作用。
2.课题内容的知识结构
本课教材的结构是:“实干家罗斯福——实行新政——渡过难关”,着重叙述了罗斯福新政的基本过程,为分析新政的作用和意义作了必要的知识储备;分析论证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影响,是基于基础知识之上的意义建构。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必须转变原有观念。整合教学资源时,始终以课标为中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地利用教材,使教材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性的资源。基于以上认识,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处理,调整之后的教学程序是:“新政的背景——新政的主要内容——新政的特点和实质——新政的影响”,这样进行教学设计更实用,更具可操作性,更能符合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学习方略。
3.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三维目标:
⑴知识与能力:①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掌握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理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影响。②通过对罗斯福新政措施、效果的分析,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巧妙设置情境、材料和问题,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启发学生思维,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罗斯福新政是对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体现了文明的进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下,只有改革创新,才能保持国家的独立自主地位、才能不断发展强盛,让学生感悟我国今天改革开放道路的正确性。
②通过对罗斯福新政内容和影响的学习,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罗斯福新政有助于美国尽快恢复,但新政没有也不可能解决产生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基本矛盾,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③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伟人的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和优秀品质。
4.教学重点和难点
⑴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确定依据:1929—1933年经济危机首先爆发在经济最繁荣的美国,不久扩展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在自由放任政策失灵时,罗斯福总统为摆脱危机,实行新政,开创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突破: 通过设问导思、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的方式共同探究。
⑵难点: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特点及影响。
确定依据:高一年级学生处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形成期,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对一件事物产生的影响比较难以分析和掌握。
突破:在研习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探究对新政的全方位理解。
二.说教法
1、编写导学案,引导学生梳理和思考罗斯福新政历史背景、主要内容、特点、影响等基本内容。
2、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通过播放历史视频、展示历史图片、体验历史角色等,激起学生情感共鸣,让学生主动地去体验、感悟历史。
3、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阅读史料,培养学生获取和处理历史信息,提高分析历史资料的能力。
三.说学法
1.学情分析
①从高中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特征来看,高一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高中历史学习的习惯,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一些基础知识可以通过预习解决,突出重点和难点的分析。但历史教学不能过度强调逻辑分析,还要注重历史学习的生动性,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②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时期,正确的德育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加强对学生渗透罗斯福的人格魅力及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塑造其健全的人格。
2.学法指导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①学生结合导学案自主学习。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教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也凸现中学历史课程教育的本质。
②开展小组讨论,在相互交流中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相关问题的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将学生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或合作讨论的成果转化成全班共有的认识成果,从而在相互交流中得到提升,在收获知识的同时能得到心灵的启迪。
四.说教学过程
导入:
(出示幻灯片)依次出示奥巴马、华尔街金融风暴、罗斯福总统的一组图片,并做以下说明:2008年9月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破产,此后华尔街股市大跌,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酿成空前的金融危机。经济学家一致认为,此次危机数十年未遇,堪比“大萧条”。奥巴马能否将美国带出经济复苏的困境?人们不由自主地想起罗斯福和他的新政。
设计意图:
由学生熟悉的人物和热点问题入手,调动学生兴趣,引出本节课题《罗斯福新政》。新课:
(出示幻灯片)对“罗斯福新政”这一概念进行阐释。
罗斯福新政:指罗斯福总统为了使美国摆托经济危机,挽救美国资本主义制度所进行的一系列探索活动和所采取的一些列措施。
设计意图:通过概念的阐述,使学生对本课形成提纲挈领式的总体把握。
(一)、临危受命——新政背景
师:(出示幻灯片)设问:1929-1933年的大危机对美国造成什么严重危害?
学生活动:通过回顾上节内容,归纳出危机是全面的:金融、工业、农业、失业问题、社会矛盾等。
师:(幻灯片显示)
“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
师:危机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有效的政策,迅速改善经济状况,使美国摆脱经济危机。
设计意图:以直观、感性的材料反映抽象的历史,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新政的历史背景和氛围,更容易理解学习内容。
师:(出示幻灯片)1933年,美国第32届总统大选。
胡佛:最好的经济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最好的政府是不干预经济的政府。罗斯福:如果竞选成功,我保证将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设问: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公民,你会投谁的票?请说明一下你的理由。
学生活动:根据课前掌握的资料表达自己的看法。
设计意图:创设特定历史情境,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亲近历史,体验历史。
师:罗斯福以实行“新政”为竞选宣言,在1932年的大选中击败胡佛胜出,于1933年3月就任美国总统。在宣誓就职那天,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题为“无所畏惧”的就职演说,他说:“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出示幻灯片)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①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各种矛盾激化,社会动荡,资本主
义制度遭受沉重打击。
②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③罗斯福以新政为竞选口号,击败胡佛,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
设计意图:小结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学生便于就新政背景做简单笔记。
师:(出示幻灯片)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罗斯福
罗斯福总统是如何带领美国人民实施新政,走过危机的呢?
学生活动:齐读感受罗斯福不怕挫折和失败的勇气。
设计意图:通过设疑,自然地过渡到新政的主要内容的学习。
(二)、实施新政——新政内容
师:(出示幻灯片)设问:假如在座的同学们是罗斯福的“智囊团”成员,请你们为罗斯福总统出谋划策。(提示:出谋划策前首先要了解此领域的状况和问题,再提出有效性的方案和措施,并说明你提出这些方案的目的。)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分成金融、工业、农业、社会福利四个组),共同探究,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体验历史,在历史情景中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同时通过分组讨论,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也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师:(出示幻灯片)导出罗斯福新政相关内容,以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新政具体内容及作用,并设疑: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体现了怎样的特点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新政的内容,真正理解其措施的到位和对美国经济可能产生的积极效果,培养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三)、新政的特点、实质
师:(出示幻灯片)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并提供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部分资本家在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向富人敲竹杠”,说罗斯福天天都吃“烤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罗斯福
学生活动:阅读、分析材料,并结合教材内容就教师提问表达看法。
师:总结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实质。
特点:①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②通过立法的形式保障实施。
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学生活动:做简单笔记。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四)、新政的影响
师:罗斯福新政对美国乃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出示幻灯片)通过材料展示新政给美国社会带来的变化。
师生互动:学生观看材料并阅读教材“渡过难关”一目,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重点把握新政对美国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和影响,了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
师:(出示幻灯片)总结新政的影响:
①对美国度过经济危机起到重大作用并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②缓解了社会矛盾,遏制了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像德、日那样走上法西斯道路,挽救了美国的民主制度。
③改变了美国人的政治生活。新政期间,美国联邦政府的规模、职能特别是总统权力急剧扩大,联邦政府的影响以前所未有的程度渗透到美国的日常生活中。④改变了美国人的经济生活。新政初步建立救济和社会保障体系,对战后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
⑤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战后美国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学生活动:做简单笔记。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所提供的材料,引导学生充分地进行思维扩散,学会从对美国和对世界的影响两方面去分析,并掌握分析此类问题的方法。
师: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它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罗斯福新政对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现实
问题,尤其是启动市场和实施“再就业”工程,还有诸多可资借鉴之处。
(出示幻灯片)罗斯福,一位出身高贵的总统,一位身残志坚的总统,一位空前绝后的总统,一位成就了伟业的总统,他的成功得益于他的优秀品质。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及其你对罗斯福个人的了解,你认为他身上有哪些可贵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学生活动: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并得出:敢于直面困难、自信、果敢、信念坚定、乐观豁达、爱国、改革创新、自强不息的进取等精神。
设计意图:通过罗斯福个人的人格教育,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直面人生、乐观豁达、自强不息、改革创新的精神。
(五)、小结:
师:(出示幻灯片)
根据课标内容进行巩固小结,通过知识结构图突出重点,进一步化解难点。
学生活动:回顾本课所学,与教师进行互动小结。
设计意图: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
(六)、巩固练习:以下内容见导学案由学生完成1.罗斯福政府和胡佛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是(C)
A.要不要采取措施克服经济危机B.要不要维护自由企业制度
C.要不要由政府出面全面干预经济D.要不要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2.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因其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B)
A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3.1933年—1936年美国政府给一些企业悬挂“蓝鹰标志”,其目的是(C)
A、调整农业B、整顿银行金融
C、复兴工业D、社会保障救济
4.在罗斯福新政中,以刺激消费和生产、稳定社会秩序为目的是(D)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B.对工业加强计划指导
C.调整农业政策D.推行“以工代赈”兴办公共工程
5.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表明(C)
A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D罗斯福始终是信封新政理念的政治家
5.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的意义最深远的是(D)
A.促使美国经济复苏B.促使美国社会经济日益稳定
C.缓解了社会的各种矛盾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6.【课后延伸】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后,2007年大规模的金融危机又在美国重现,由美国的次贷危机蔓延成全世界的金融危机,至今这场危机仍未结束。借鉴罗斯福新政,你能为中国应对金融危机、建设和谐社会提出建设性建议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学以致用,并为下一新课学习作好准备。
五.说对教学效果的预测
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希望通过做导学案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逐步提升,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真实感受历史,通过多则材料的运用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归纳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三维目标在本课教学中得以实现,最终提高课堂效率。
以上,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预测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板书设计:
一、背景:
1.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3、罗斯福当选总统
二、内容:
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2.复兴工业、调整农业政策
3.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4.保护劳工权利
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三、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四、实质: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五、影响:
1.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
2.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4.影响深远,迎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第二篇:必修二罗斯福新政说课
《罗斯福新政》
尊敬的评委、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罗斯福新政》,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学过程、课后评价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本课选自人民版必修二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它上承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下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在本专题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专题的核心部分。
2、教材设计了三个子目:第一目展现了实干家罗斯福的风采以及新政的实施;第二目着重讲述新政的措施,为分析新政的意义作了必要的知识储备;第三目渡过难关则是展示了罗斯福新政所起的作用,是基于基础知识之上的意义建构。
二、说教学目标
1、首先是知识与能力的目标:⑴要求学生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新政的特点,分析新政的性质。⑵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探究,指导学生分析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辩证关系的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的目标:通过角色扮演设置历史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新政的具体措施;通过材料导读、自主探究,引导学生对新政的特点、本质及影响有全方位的理解,初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历史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适应社会发展的改革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罗斯福乐观自信、勇于探索、锐意改革的精神与勇气,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体验和感悟罗斯福精神可以为当前许多国家克服经济危机、完善经济体制、坚定民族信念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
三、说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新政的主要内容。突破重点的方法是:通过创设情景、角色扮演、表格归纳、师生对话的方式共同探究,注重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教学难点: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分析新政的影响。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我让学生在事先研习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的基础上,带领学生设问导思、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去理解新政。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四、学情分析(第四部分分析一下我的学生)
1、高一学生对罗斯福新政有一定了解,思维活跃、参与性高,教学中可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其自主学习、探究,带领学生主动构建出本课的教学体系,使学生了解的本课的知识。
2、由于高一学生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也有限,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思维方式和辨析能力。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灵活性等方面不够成熟,因此教学应体现历史唯物主义观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联系当前的经济危机,以漫画的方式导入新课。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世界性的大危机,奥巴马政府为应对危机也出台了相应的救市计划。在美国历史上,罗
斯福总统曾经凭借着他的新政安全度过了1929-1933年的大危机,今天的奥巴马总统是否可以从当年的这场危机中得到有用的借鉴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的思考进入本课的学习。设计意图:联系当前的热点,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绪,为下面的授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讲授新课:
1、第一部分实干家罗斯福:
我将给学生提供罗斯福就职演说材料。让学生体会到罗斯福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引导美国人民重建信心走出困境。(这部分略讲)
(ppt展示)材料:我们不必畏缩,不必躲闪而不敢正视今天的现实。这个伟大的国家将会像从前那样经受住考验,它将复兴起来,繁荣下去。因此,首先让我表明我的坚定信念: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把使我们变退却为前进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可名状的、缺乏理性的、毫无根据的恐惧。
——摘自罗斯福就职演说
我将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罗斯福要美国人民正视今天的现实,当时的美国面临了怎样严峻的形势?我会展示这样一组图片(危机的残破景象,饥饿的人群,失业队伍),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清楚罗斯福需要的解决的问题有哪些?(股市崩溃、银行破产 ;企业倒闭 ;农产品价格下跌; 失业人数激增、社会秩序混乱)
2、罗斯福新政内容:
罗斯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呢?我将用这个问题过渡到新课的第二个部分。对新政措施的讲授,我将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将我的学生分为四组扮演罗斯福总统智囊团的成员,角色甲是智囊团金融委员会成员,角色乙是智囊团工业委员会成员,角色丙是智囊团农业委员会成员,角色丁是智囊团社会福利和就业委员会成员。在小组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四位学生走上讲台分别阐述各自领域采取的措施。通过情景还原,让学生对新政的措施有非常感性的认识。最后让学生根据教材,填写表格对角色扮演进行总结,对内容进行进一步梳理。老师以表格的形式引导学生分析每一项措施的核心内容和积极影响。
3、特点:新在哪里?
我将引导学生在学习新政措施的基础上,总结胡佛与罗斯福在应对危机上截然不同的做法,找出了胡佛与罗斯福在政策上的差异:胡佛坚持不干预经济,而罗斯福则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至此,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已经呼之欲出了,学生很容易就可以得出这个结论:罗斯福新政,新就新在全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而且,这个干预贯穿新政始终。这样处理贴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和思考认识问题的能力。
4、新政实质
对新政实质的理解,我将会给出罗斯福的两段话,并且提出这三个问题给学生思考。
材料一: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
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罗斯福
材料二:“我认为,我一直这样认为,而且我仍将认为私人企业是美国健全经济的主心骨”。——罗斯福
⑴所谓“彻底的革命”是指什么?⑵“旧民主秩序”是指什么?⑶罗斯福认为私人企业仍是美国健全经济的主心骨,说明了什么?
学生通过回答这三个问题,大概就能够这样的结论:新政的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因此它不能消除经济危机。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原始材料进行主动探究,自觉得出新政的实质是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避免了教师空洞的说教,又引用罗斯福的内心独白,较有说服力。
5、影响(渡过危机)论从史出 我要解决本课的最后一个难点,也就是新政的意义。
对新政意义的讲述我将给学生提供三个角度供他们思考并分别提供相关的材料:对美国的经济、社会生活、对世界
① 对美国经济:渡过了危机(美国生产恢复柱状图 提问:新政对美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什么作用)
②社会救济、社会公平:
材料:“‘新政’,特别是那些社会改革立法,在资产阶级民主的框架内,对某些资本主义弊病加以改良和限制,对暂时改善劳动人民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还是有积极意义”。
——邓蜀生:《罗斯福》
请思考:从社会生活角度看,罗斯福新政建立的社会保障体系对美国社会有什么作用?(使社会弱势群体中相当数量的成员首次享有法定的经济保护,从而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
③对世界:
材料:“罗斯福影响其实是非常大的,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而是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大国崛起》
欧洲主要国家普遍认为,美国实行的政府干预经济的做法是成功的。因此,二战结束以后,“政府干预经济”及按照这一思路“实行经济改革”等举措在主要西欧国家风靡一时。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思考:从经济角度看,罗斯福新政开创了什么新模式挽救了市场经济,对美国与西欧有何影响?(开创国家干预经济新模式,二战后欧美都采用国家干预进行社会、经济改革,从
而产生深远影响。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设计意图:材料分析,培训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意识和材料阅读分析能力,深刻理解新政意义所在。从而把最后一目“渡过难关”作为它的作用来分析。
(三)课堂小结,板书体系:把本课内容浓缩,板书知识体系,再现学习思路和重难点,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四)然后是随堂练习巩固新知部分:我将通过这样几道习题,进一步落实本课的重难点。
(五)课后拓展延伸部分:
1、我们可以从罗斯福身上学到什么?
提供罗斯福相关生平材料及人们对他的评价,引导学生认识到正是罗斯福身上的顽强意乐观进取、大胆创新、爱国救民等优秀品质支撑罗斯福走向成功,而这些优秀品质也是我们每一个人走向成功,实现梦想所需要的必备品质。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历史课的德育功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鼓励创新思维;培养责任意识和乐观进取精神。
2、最后让学生以罗斯福总统的身份给奥巴马写一封信,就当前的经济危机提出自己的看法,进行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学生完成这项作业是对课前所提问题的解答,也可以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检测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强化学生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关注,加强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七、反思提升:
1、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希望通过情境创设使学生真实感受历史,多则材料的运用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提炼能力,数据图表的展示使学生能够理清脉络,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达到了这几项要求,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使三维目标在本课教学中得以实现,最终提高课堂效率。
2、本课的课堂活动比较多,我将开展课堂活动的同时,注意保证教学的质量,确保大部分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课堂知识,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第三篇: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期末复习题:罗斯福新政(范文模版)
1.美国学者狄克逊·韦克特的《大萧条时代》中提到:“在新政的这段蜜月期里,总统(罗斯福)和人民之间是真正的爱情婚配,双方也许都有少许的不理性,相信对方是绝对可靠的——但话说回来,爱情毕竟是超越逻辑的。”这反映出“新政”()A.违背了自由主义的经济理念 B.整顿金融获得银行家的支持 C.站在了垄断资本家的对立面 D.维护了广大劳工的一些权利
2.1938年3月罗斯福亲信卡尔逊在《关于中国西北部军事活动的报告》中说: 中国广大民众具有一种崭新而且不寻常的民族主义精神;日本步兵在应对传统军事战役时效率较高,但面对没有固定成法可循的战术时却无所适从。这一报告()A.高度评价了国民政府进入相持阶段后的积极防御作战 B.认为抗日战争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意识方才真正觉醒 C.充分认可共产党发动人民群众坚持游击战的正确战略 D.支持国民政府调整片面抗战路线和单纯正面会战战略
3.1935年,美国最高法院因为《全国工业复兴法》授予联邦政府管理州内贸易等权力违宪宣布该法无效;1937年,最高法院认为联邦政府有权监管任何涉及州际贸易的劳资关系,否定了琼斯一劳克林钢铁公司对《全国劳工关系法》侵犯各州权力的控诉。这一变化反映出()
A.美国司法受到政府权力的影响B.分权制衡原则削弱了新政的效果 C.最高法院反对罗斯福的干预政策D.形势的发展影响了司法解释
4.1934年1月,《华盛顿星报》刊登漫画《新政疗法》。画面中,罗斯福总统被视为新政医生,他试图拯救生病的“山姆大叔”,国会变成一名听从医生吩咐的护士。医生告诉护士,“如果没有取得成效,我们当然会改变治疗方法。”该漫画强调的是()A.政府部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B.政府部门权力分配发生变化 C.罗斯福有权实施国家干预D.总统的行政权力有所扩大
5.美国国会于1936年通过《土壤保持和作物调配法》,规定给土地休耕的农场主休耕补貼,换得他们放弃种植,削减粮食生产。这反映出罗斯福政府()A.保护环境以维护生态平衡B.用行政的手段调控市场 C.补贴农业以恢复金融信用D.以工代賑创造就业岗位
6.1937年到1939年间,美国所有股票的价值几乎都贬了一半,企业破产率上升了50%,国债翻了一倍,失业率比1931年的16.3%还高出0.9%。据此,下列理解最为准确的是()A.评价罗斯福新政应忠于历史本真B.新政已完全摆脱经济大萧条状态 C.政府干预经济的做法已宣告失败D.基于此数据即可以完全否定新政
7.1933年5月美国通过《农业调整法案》,对农产品实行价格支持,把粮食价格提到市场均衡价格之上,使农民每年以等量的农产品能够交换到相同数量的工业品。1938年2月,在罗斯福总统的敦促下,美国国会又通过了第二个《农业调整法》。罗斯福政府此举意在()A.摆脱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B.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C.把国民经济纳入计划轨道D.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8.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以“新政”救治经济危机。下列选项中属于罗斯福新政的是()
A.恢复银行信用B.刺激进口C.增加农业产量D.美元升值
9.20世纪30年代后,美国一直将农业作为特殊行业给予国家补贴。二战后,欧洲国家和日本也实行农业补贴政策。西方国家这一做法()A.旨在保护小农经济B.是凯恩斯主义在农业生产中的运用 C.制约农业生产发展D.表明农业是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10.《罗斯福传记》的作者弗雷德尔评论道:“尽管他希望通过国际经济合作以克服萧条,他仍然步其他工业强国的后尘,走向一种经济民族主义的政策。”罗斯福新政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A.计划指导,国家干预B.放弃金本位制,美元贬值 C.以工代赈,剌激消费D.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
11.1933年5月美国通过《农业调整法案》,对农产品实行价格支持,把粮食价格提到市场均衡价格之上,使农民每年以等量的农产品能够交换到相同数量的工业品。1938年2月,在罗斯福总统的敦促下,美国国会又通过了第二个《农业调整法》。罗斯福政府此举意在()A.摆脱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B.国家大力干预经济 C.把国民经济纳入计划轨道D.稳定农产品的价格
12.当最高法院宣布《农业调整法》违宪以后,在时任农业部长的竭力争取下,美国国会通过了《土壤保持与作物调配法》,法案规定:对凡不再种植消耗土壤肥力作物,而改种保持土壤肥力作物,且进行土壤整治的农民,由国家发给奖金。这一法案的通过()A.掀起了一场现代环境保护运动B.意味着美国分权制衡的原则已被打破 C.有利于合理调节农产品的供应D.实现了对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全面控制
13.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在大街上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为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 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在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东西。”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节约 14.罗斯福新政一开始就引起中国政论界的关注,有人指出:“此项试验如能成功,则非特美国之经济组织将有极重要之转变,即世界各国之经济政策亦必受其影响。”这一评论()A.认为新政不能取得成功 B.预见到新政的世界意义 C.未看到新政的久远效果 D.担心经济危机蔓延中国
15.某美国历史学家评价罗斯福新政的某项措施“是美国历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它意味着美国开始与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支配下的所谓自助、自制和个人负责的传统决裂,确立了个人有权享有社会权利的观点”。这项措施是()A.提高农产品的价格B.制定公平竞争章程 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D.帮助银行恢复信用
16.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出台了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实现了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下列法令,按其出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紧急银行法》②《农业调整法》 ③《联邦经济救济法》④《全国劳工关系法》 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④①②③
17.“供给侧改革”一经提出,便成为热点。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大规模减税、削减开支、紧缩货币,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西方历史上曾经也有过类似的做法,下列与供给侧改革相似的是()A.推行混合市场经济B.西欧普遍实行福利制度 C.鼓励出口刺激消费D.里根“经济复兴”实践
18.1935年,一份由美国商人联合签署的反对新政的宣言写道:新政就是一帮异想天开的神经质和野心家的恶作剧,它葬送了我们先辈所创造的繁荣,让无功者不劳而获,由此毁掉了我们对于未来创造的进取心。该宣言主要针对的是()A.紧急银行法B.全国工业复兴法C.社会保险法D.全国劳工关系法
19.美国总统罗斯福曾发出这样的感概。”在美国从来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面临到毁灭边沿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教了它。”罗斯福在“挽救”美国的过程中()A.扩展了美国政府的职能B.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理论 C.根除了危机发生的因素D.成功移植了计划经济模式
20.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总统之一。在四次总统竞选中,拥护他的多数是南部白人、城市工人、移民、农民、黑人、广大处于下层的“被遗忘的人”。罗斯福执政期间,相对体现了这些选民利益的举措包括()A.改组、合并和取消了一些行政机构,改革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B.制定社会保险法案、全国劳工关系法案等法规,巩固新政成果 C.复兴工业生产,加强国家管理,借鉴并发展计划经济体制 D.调整农业和工业、以工代赈、建立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2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81年11月17日,俾斯麦通过德国皇帝在帝国议会发表了一篇有着深远影响的演说。他郑重地向帝国议会宣称:“社会弊病的医治,一定不能仅仅依靠对社会民主党过火行为的镇压,而且同时要积极促进工人阶级的福利。”就是在这篇演说里,宣布了实行三种保险的计划。这一计划经过议会长时间的辩论,陆续在议会通过。由于德国这三个保险立法实施得最早,它们在其后的30年里,成了其他欧洲国家调查、研究、借鉴和学习的“典范”。这几个立法经过以后一些局部性的修改,一直沿用至今。
——黄素庵:《西欧“福利国家”面面观》
材料二 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同时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负责实施该法令。该法令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以避免盲目竞争导致生产过剩。1935年8月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改变以往由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实施“福利主义”试验。该法包括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三个部分,规定年满65岁的退休工人,每月可获得10—85美元的养老金,所需资金一半由在职工人和雇主以保险费的形式交纳,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
——摘编自王斯德:《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德国福利制度确立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政府的社会保障措施。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德、美社会保障的共同特点。答案
1.D2.C3.D4.D5.B6.A7.D8.A9.B10.B11.D12.C13.B14.B.15.C16.B17.D18.C19.A20.D 21.(1)第二次工业革命解放了生产力,奠定了资产阶级解决现实问题的基础;资产阶级代议制和政党政治的发展,推动了社会民主化运动;阶级矛盾尖锐,工人运动蓬勃发展,推动了福利制度的建立。
(2)措施: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企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为工人提供了劳动保障;通过《社会保险法》,建立了系统的福利制度体系。
特点:以政府为主导,体现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通过社会立法强制性推动。
第四篇:罗斯福新政练习题
《罗斯福新政》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罗斯福在1933年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这主要说明()A.罗斯福推崇专制主义
B.美国面临着外敌的入侵
C.罗斯福要加强政府的经济职能
D.美国受危机打击特别严重
2.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
A.颁布工业复兴法,鼓励自由发展工业 B.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 C.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 D.推行“以工代赈”,稳定社会秩序 3.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A.大力整顿银行 B.大力调整农业政策 C.推行多项社会保障 D.对工业的调整
4.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是()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 5.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失业者的就业机会 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
C.奖励农民压缩产量,调整生产结构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6.罗斯福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被人称为法西斯行径,这番话主要针对哪一法令()
A.剥夺了美国公民的民主权利 B.规定了民主党是美国惟一的合法政党
C.采取政府干预手段,调整工业生产 D.和意大利一样对农业政策进行调整 7.在罗斯福推行的新政内容中,美元贬值成为摆脱经济危机的重要措施。这一措施()
A.稳定了世界经济形势
B.是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最核心措施
C.推动了美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D.直接提高了美国国内人民的消费能力 8.罗斯福新政中有利于长期性地解决失业造成的问题的主要措施是()A.举办公共工程 B.实行《全国工业复兴法》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D.保护劳工权利 9.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经济复兴 B.增加就业机会 C.国家干预经济 D.防止盲目竞争
10.美国国会于1933 年6月16日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1935 年5 月27日,最高法院在审理一起案件中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这一转变不能说明()
A.美国政治生活中的分权制衡原则 B.最高法院信奉自由放任政策,敌视“新政”立法
C.美国国会有立法权,最高法院有解释宪法的权力
D.《全国工业复兴法 》不适应当时美国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11.右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兴建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它
吸纳众多的失业人口就业。这一工程与罗斯福新政的哪项内容有关?
A.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C.调整农业结构
D.兴办(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12.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确认,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罗斯福新政直接有利于防止上述情景出现的有 ①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 ②保障工人的一些基本权利 ③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 ④实施《社会保障法》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3.罗斯福新政的“新”主要体现在()
①国家对经济全面加强干预 ②重视稳定社会秩序和缓和社会矛盾
③政府全力推行国有化政策 ④发端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A.①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罗斯福说:“为了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用提高国家垄断的程度来消除经济危机 B.用发展经济的手段来缓和社会矛盾
C.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政策调整 D.对世界经济旧秩序的一次新改革
15.罗斯福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这话集中体现了()
①罗斯福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 ②新政是在维护自由企业制度前提下的改革
③新政使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 ④新政的出发点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6.罗斯福新政与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计划经济的本质不同在于()
A.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不同 B.对生产关系局部调整的力度不同 C.所有制D.对工人的措施不同
形式不同
17.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产生的。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18.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正确的是()
A.罗斯福实行的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政策实质上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B.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矛盾 C.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可能减轻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破坏 D.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19.罗斯福推行新政所产生的影响有()
①使美国摆脱了危机,恢复了社会生产力 ②使广大的中下层民众得到一定的好处
③改变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④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二 材料题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根据本章程批准、制定或颁布的一切公平竞争法规、协议和执照,均需包括以下条件:(1)雇员组织起来进行集体谈判或处于互助或互卫的目的而采取其他协同一致行动时,不应受到雇主及其代理人的干涉、约束和压迫。(2)不得以必须加入任何公司或禁止参加、组织或协助其自选的工人组织,作为雇佣任何雇员的条件。(3)雇主应遵守经总统批准或规定的最高工时、最低工资或其他 雇佣条件。——美国《工业复兴法》(1933年6月)材料二:新政从一开始就受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在国会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 一抄录的”
——内森•米勒《罗斯福传》
材料三: “每周增加几美元的工资,更好地分 配工作,工作日短一些,就会使我们数百万工资收入低的工人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工农业产品的实际买主。„„大量失业所造成的思想混乱才是我们最沉重的负担,它是对我们社会秩序的最严重的精神威胁。”
——《罗斯福选集》
材料四: 若是罗斯福没有这些纲领,工人们在这个时期一定会采取比当时远为进步的行动。„„差不多可以肯定,他们一定会击破两党制度而建立一个他们自己的政党。
——W•福斯特《美国共产党史》
(1)材料二反映了一部分资本家对待新政是什么态度?结合材料一分析他们采取这一态度的理由。
(2)依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罗斯福“迁就工人”的出发点是什么?
(3)结合材料四分析罗斯福“迁就工人”的做法对美国工人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4)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罗斯福新政同反对他的资本家之间是否存在根本的利害冲突?他们的分歧是什么?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材料二 1934年1月30日,美国国会通过《黄金储备法》,授权总统在美元原来价值的50%~60%之间的幅度上固定它与黄金的比价。法律通过后,罗斯福宣布美元贬值为原值的59.06%。美元的贬值,使债务人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而国库则由于保有黄金,在美元贬值中获利28亿美元。购买黄金和美元贬值使联邦政府逐步从私人大银行家手中夺得了对国家货币政策的主导权,为美国经济制度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材料三 罗斯福逝世时,中国共产党在《新华日报》上赞扬罗斯福使美国“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并说明其目的。(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元贬值的影响。
(3)结合当时中美关系,分析材料三的观点。
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10 CADDB CCCAD 11——19 DDCCD CCDC 二 材料题 20:
(1)反对态度,他们认为政府在工会组织、工时工资标准、雇佣条件方面给了工人太多的权利。
(2)缓和阶级矛盾,扩大国内市场需求。(3)工人运动受到挫折,没有冲破资产阶级两党制度。
(4)不存在根本厉害冲突,都是从维护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何长远利益出发。策略不同,反对派主张对工人实行公开的暴力压迫,而罗斯福主张采取“民主”的、让步的政策。21.
(1)措施:强制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国家对农民损失给予补贴,用税收杠杆保证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农产品生产定额。目的: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从而缓解危机。
(2)刺激了出口,使美国逐渐摆脱经济危机;减轻了美国人民的债务负担,增加了国库收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3)罗斯福新政改善了美国人民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暂时摆脱了经济危机。罗斯福去世时,中美正在合作抗日,两国具有共同的利益,所以中国共产党对罗斯福新政表示赞赏。
第五篇:《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三门峡市卢氏一高
宋瑞华
指导教师: 段小田
《罗斯福新政》说课稿
一、理论依据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针,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采用自主学习、问题探究的模式来设计本节教学活动。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和感悟,成为课堂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老师则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以有效促成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二、教材和教学目标分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本课是新课标教材人民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Ⅱ第六专题第2课的内容,主要阐述了罗斯福新政实施的背景、措施和影响。
从单元知识安排看,本课与第1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同诠释第六专题课题——《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不断调整”的特点,凸显了“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从知识体系看,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自由资本主义、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的垄断资本主义之后出现的,既是对上述知识的巩固与综合运用,又为学生学习关于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的相关内容打下基础,是本专题的核心部分,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教材内容来看,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也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其创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对后来资本主义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所以在我们的历史课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本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本课教材和初中教材相比,从内容上看,两者都包含了新政实施的背景、内容和影响,但初中教材的重点是新政内容,本课教材的重点是新政的影响。从教材的知识看,两者都涉及到一些重要的历史概念和结论,如经济危机、国家干预经济等。但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本课教材比初中教材明显加大了力度。就能力要求看,本课教材突出了评价能力,比初中教材的识记能力要求要高得多。
3、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罗斯福新政出台的背景,准备,实施情况;(2)识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理解其实质、特点;
(3)分析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培养学生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4)理解经济危机、国家垄断、以工代赈、财政紧缩等重要概念,运用具体史实分析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提供有关统计数据,利用影视作品或图片生动再现当时情景,同时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
(2)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展开互动式讨论,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中肯的评价。
(3)通过学生主动参与,角色扮演,体验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培养其合作探究能力,加深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罗斯福这一历史人物的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罗斯福的经历吸取精神力量,争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的人,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
(2)认识改革对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关心国家民族历史命运,关注社会发展,放眼世界,展望未来的历史情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难点:分析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的特点;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4、对教材的处理
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并非唯一的资源。作为教师应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活化并充实教材。本课三个子目从逻辑上看是递进关系。我在处理这课教材时遵循三个指导思想,第一,注意线索清晰,使知识的呈现系统化;第二,结合次贷危机、金融海啸、社会福利等学生感兴趣的现实热点知识讲解内容,便于学生认知和体会;第三,课堂中渗透高考的目标要求,适度深挖教材,分析理论,联系对比,以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为了让学生整体把握,层层领悟,我将教材重新整合为5个内容,分别为: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特点、实质、影响和评价。
三、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参与意识强,具备一定的概括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且本课内容与07年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和09年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经济危机等学生熟知的知识有关系,学生学起来应该兴趣盎然。
但由于高一还没有文理分科,大多数学生对历史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也有限,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思维方式和辨析能力。因此,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运用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让学生学会挖掘有价值的历史信息。
四、教学教法:
1、教法:体验式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凭借自己的情感、直觉、灵性等直观的感受、体味、领悟,让学生理解和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学法:
课前:课前学生通过收集材料阅读课文进行自主学习
课上:借助材料和问题情境创设、小组合作与讨论等活动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课后:结合现实问题进行追踪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五、教学环节设计及过程:
(一)导入新课(走进历史 认定目标):
教师活动:联系当前的经济危机,以漫画的方式导入新课:奥巴马总统如何借鉴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联系当前的经济危机,以漫画的方式导入新课同时展示、认定目标。
设计意图:学生对这部分内容不是很熟悉、有距离感,所以以漫画形式导入新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与此同时,明确教学目标且初步感受罗斯福新政对当今世界的影响,为后边的教学做出铺垫。
(二)新课内容(合作探究 走过历史): 1.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创设情境:教师展示材料,播放幻灯片:美国经济危机中的残破景象,饥饿的人群;危急中胡佛的应对措施及效果;美国的社会危机;罗斯福和胡佛竞选总统时的情景及结果。
学生活动:阅读理解材料,分析思考要点,总结归纳答案,踊跃回答。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片,品演讲词,让学生进入 历史人物的内心,通过分析概括,了解罗斯福新政背景,感悟罗斯福敢于直面困难、迎接挑战的勇气。充分发挥历史课的德育功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鼓励创新思维;培养责任意识、忧患意识。2.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师生互动:
教师设疑:面对危机,如果你是罗斯福的助手的话,你会给总统哪些建议? 组织情景剧:选出四名学生,分别扮演罗斯福智囊团中金融委员会成员、工业委员会成员、农业委员会成员、社会福利和就业委员会成员提出自己的建议、对策,从而加深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认识,教师须积极
引导,把握方向和节奏。
教师出示《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表格,师生共同完成。
设计意图: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动,培养学生创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历史主体精神。3.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学生在对新政内容充分感知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根据内容表格分析并结合多媒体展示的图片与文字材料分析得出结论:①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全面干预;②通过立法的形式保障实施。从而理解新政之所以叫“新”的理由。
设计意图:本目知识相对枯燥且较为繁 杂,所以通过“角色扮演”和“列表格”的形式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动,培养学生创新,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参与意识,历史主体精神;同时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和思考认识问题的能力。4.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教师: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与文字资料,设疑:有人说,新政处处体现了维护工人的权利,是要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实现社会主义。对此,你如何看待?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活动:合作讨论,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原始材料进行主动探究,自觉得出新政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是在巩固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改革。避免了教师空洞的说教,又引用罗斯福的内心独白,较有说服力。
5.罗斯福新政的作用:
教师设疑:新政的实施会产生什么影响?
师生互动:学生阅读教材“渡过难关”一目,教师展示相关几则史料(见课件)引导学生分析得出结论。重点把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及其对美国及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和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设置和史料研读引导学生充分地进行思维的扩散,并掌握一般的对象分析法,学会从美国和对世界的影响两方面去分析。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本质和局限的认识,分析出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弊端,提高学生对事物的理性理解能力。
6.如何评价罗斯福新政:
教师设疑: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罗斯福新政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本质和局限的认识,分析出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弊端,提高学生对事物的理性理解能力。
(三)感悟历史,拓展升华:
1、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原因有哪些: 设计意图:生生讨论结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以达到开阔学生眼界,拓展其思维空间,形成纵观全局,把握方向,广泛联系的能力之目的。
2、联系2008世界经济危机,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理解,巩固已学知识,强化学生对现实社会问题现象的关注,加强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以达到拓展视野,开阔思路,生成新知识之目的。
①设问:你认为罗斯福新政对当今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有何启示?(可从寻求社会公正和效率权衡发展的角度分析。)
②设问:我国会不会爆发经济危机?会不会受经济危机的冲击和影响?面对这些问题,我国中央政府是如何来解决的?
不会,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会,因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已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中存在着资本主义经济成分;
放宽信贷,鼓励创业,家电下乡,拓展市场,鼓舞信心,刺激消费,加强国际合作,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等等。
(四)教学效果检测:精选例题 反馈练习,掌握方法,查缺补漏(略)
(五)归纳总结,提炼所学:把本课内容浓缩,再现学习思路和重难点。
六、课后反思,评得论失(反思提升):
通过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堂展示、学生讨论探究及教师总结讲解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罗斯福新政实施的有效性。本课设计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选择一些比较生动形象的背景材料组织学生的讨论探究活动,并运用所学的知识来理性的认识,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情感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开放意识。
但设计应进一步体现探究活动的多样性和互动性。
另外,设计的课堂容量较大,时间较为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