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机构养老的角度看《桃姐》
从机构养老的角度看《桃姐》
看了《桃姐》这部影片,我们都被这对主仆之间的深厚感情所感动着。桃姐是梁家的佣人,但是在桃姐的晚年,梁家人把桃姐当做自己的家人,少爷罗杰把桃姐当做自己的干妈来对待。我不禁感叹:桃姐是如此的幸运!她亲手养大了一个善良的孩子,因此,她晚年得到了回报!我们为桃姐感到欣慰。
但是,作为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享受这份感动的同时,我更看到了桃姐所在的养老院的老人生活,一时间我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来形容那些场景,突然间不得不佩服导演的智慧,莫非他要得就是这种效果?让观众不悲不喜,只有感慨和感动?
桃姐是在中风后,自己提出要入住养老院的,因为她不想成为这个家庭的负担。桃姐所入住的养老院,可以看出来是一个并不高档但收费却并不便宜的机构。而通过影片所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确实是许多养老院所常见的。
桃姐刚进入老人院的第一天,看到了各种形态的老人,痴呆的,坐轮椅的,佝偻蹒跚的,总之,很少有正常的自理老人。有许多画面其实透露着一种凄凉,但是桃姐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主意;而这个机构竟然会发生那么可怕的事,两位老人的假牙都带错了,可见此机构的管理是多么粗糙!桃姐没有被吓倒。给老人喂饭的时候,竟然是一个人同时喂好多个老人,当时我心里想到的是老人吃的饭菜都凉了;看 1
了一会儿,我突然安慰自己:知足吧,至少用的不是同一个勺子„„
看着看着,我期待这样的情节:罗杰来探望桃姐,看到这里的老人的一切,给桃姐转院,换一个高档点的机构,让这位照顾了他们家六十年的老人,享受一下身心的安宁。但是,那只是我的一种期待罢了,我总是有着幼稚的童话般的思维。
尽管桃姐在忍受这一幕幕,但是善良的她没有表现出来,因为她不想为罗杰添麻烦。
桃姐会如同其他老人一样坐在门口向外望,明明心里怀着期待,但是给罗杰的电话中却是说:“忙的话就不要来了。”问到这里的情况,桃姐总是说:“很好”。桃姐很不希望自己给罗杰添麻烦。
而现实的养老院中,有多少老人,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尽管感觉不好也不会告诉子女,有了不舒服总是不希望那么快地通知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一位老人病危了,在众目睽睽之下,老人被抬上了救护车,便再也没有回来。这是老人们亲眼见证了院友的离去。也许他们痴呆,他们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可是对那些被病魔缠绕却思维清楚的老人来说,谁能体会他们的心情?死亡对于中国人,特别是老年人来说,总是一个十分忌讳的话题,也许他们在想:总有一天,被抬上车的是我吧。在场的观望者中,也包括桃姐,终于有一次,桃姐也在众多老人的目送下,被抬上了车,再也没有回来„„
是的,没有那种死亡的巨大的悲戚感。当前位老人的家属在整理
其遗物时,悲痛欲绝,涕泗横流,而其他老人的反映倒没有那么凄惨,反倒是那么淡然,突然给我一种茫然的感觉。
导演,没有在这一刻习惯性地催人泪下。
而我在机构遇到的类似的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当一个老人,因为痴呆,因为想家,想家人,不听话,大吵大闹时,四五个老人都哭了,正在带着他们做早操的我,突然停下来,含着泪告诉护理员,请把她带回房间吧。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机构出现老人去世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而机构送老人上医院,急救车也不是上面明显的鲜艳的红十字、120、999等,就算把病危老人抬上救护车也会尽量避开其他老人。就算有老人离开后再也不会回来了,我也不会很直白地告诉他的朋友。曾经有一个早上,一个腿脚不好但是思维清楚、曾经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的老人问我:“昨天晚上是不是死了一个老太太?”我说:“爷爷,昨天晚上车来得及时,奶奶没有去世,现在住院养病呢。”我不知道我做得对还是错,但是,我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更好了。
我总觉得,现实应该如我这样的吧,我希望电影只是电影。
影片还有一个讽刺之处:老人院节假日的志愿服务。
中秋节,志愿者给老人表演完节目,月饼还要收回,因为他们还要赶下一个养老院;而老人们在忍受了一个活动后还不能离开,要等着下一批志愿者。仿似影片中的志愿服务真的只是为了完成某个任务,只是为了作秀,机构,为什么还要为这种活动敞开大门?记得某
位老师给我们讲过,有一个节日,一个养老院的一位老太太一天被不同的志愿者梳了六回头发。还有一位老师给我们讲,雷锋,总是三月来,四月走啊。
最后,我总觉得这部影片还有一个十分不能忽视的人物——坚叔。他骗桃姐和罗杰的钱去找洗头妹,貌似他应该是被批判的对象,最后一次她向桃姐借钱的时候被罗杰阻止,桃姐的一句话打动了罗杰,也彻底触动了我。桃姐说:“让他去吧。还能找几回啊。”桃姐有着超越常人的包容心啊!因为我想,如果我是桃姐,我会怒不可遏的。但是桃姐的一句话真的让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我曾觉得某学者在两会上提卖淫合法化的提案甚为可笑。觉得在中国这个即便是很常见但也是一个伦理禁忌,他们的努力只是他们的努力。但是,当桃姐说出那句话后。我突然觉得,这种事发生在坚叔身上我并不反感了。因为他“还能找几次啊”,他是一个老人,他的生命在一步步走向终点,而那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本性,老年人也是人,丧偶老人也是正常人。突然我仿佛明白了老师说过,任何一位研究性学的学者都会坚持卖淫合法化。但是,另一个方向,我又想到了一个词:女权。不去想这个了,让专业人士去论战吧。
最后,在桃姐的追悼会上,坚叔给桃姐送了几朵鲜花。我在想,坚叔的心内是愧疚的,是觉得自己对不住桃姐的,但是他应该也知道,桃姐从来就没有怨过他。
整个影片,不悲不喜,连桃姐这个女主角的去世都是那么平静。桃姐和罗杰之间,没有留下伤痛,倒是形成了一个现实的母子情,近乎完美。他们之间,从来不缺少玩笑,给观众一阵阵感情迂回。死亡,在这个影片里不可怕,仿似淡淡的忧伤中透着几分祥和。
也许导演无意讽刺香港的养老院的现状是多么糟糕。他只是为了反映真实现象。可是,一部获了多项大奖的电影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总是不能忽视的,诸多养老院院长会有怎样的感慨?这部影片是否适合老年人看?这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莫非导演想通过这部影片来鼓励人们居家养老?我瞎猜的,止增笑耳。
第二篇:关于《桃姐》
关于桃姐
刚刚看了由刘德华和叶德娴主演的电影《桃姐》,有点感触却又很难说清楚。
想起看这部片子,开始主要是由于他的网络上较好的评价,斩获了不少奖项。可看了一点点却有种看不下去的感觉,整部影片剧情 对白 情节波澜不惊。似乎,实在是很难符合现代人快节奏,重口味的观影需求。可不服输的我还是硬着头皮看完了全部。而随着晦涩的开头的层层铺开,影片似乎渐渐地不那么让人难以接受了,像中国茶一样,刚开始苦涩难咽,慢慢地去品的话,就会发现一丝清甜顺着舌尖蔓延开来了。而影片的那一丝清甜的线索,我想应该就是人与人之间的那一分温情吧。
很喜欢刘德华的表演,叶德娴也把一个六十年佣仆的形象表现的到位精细。整部片叙述了一位淳朴,勤劳又有着自己品位,爱干净的的家族四代老佣人桃姐晚年生活的故事,刘德华饰演的罗杰与老仆人桃姐之间,与其说是主仆关系,倒不如说是亲近的母子关系。辛劳了一辈子的桃姐,可以说代表了那样的一个群体,他们维诺老实,穿着传统的青布长袍,双手拘谨的不知该放哪里是好,像鲁迅笔下的阿长。他们的话不多,似乎只有“谢谢”“行,”“嗯”“破费了”不管别人怎样对他,他却总是捧着一颗真心,真诚地对待别人。当然,真心换来了真心的回报。身患中风的桃姐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还有懂事的罗杰陪伴。虽无子女,我想桃姐也会为罗杰的一句“干妈”欣慰了。不得不说,成熟的华仔,笑起来快有皱纹的华仔,说着很港台的国语的华仔,在表现罗杰这一角色时,更有味道;叶德娴,更没的说,把一个母性,沧桑,又患有疾病的老仆形象表现的甚是到位,据说两位也凭此剧获得了金马奖金像奖的影帝影后,当之无愧。当然,我并不是冲着这两位巨星才去看的,很讨厌国人老是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认为看电影就是看明星,明星扎堆的片就是大片,影视公司也抓住了国人这一心理特点,拿明星大做噱头,这都是国内电影市场不成熟的表现。当然,中国是不缺少优秀演员的。很长时间没看中国电影了,不是不想看或是不支持,而是国产影片实在受到禁锢太多,缺乏一种属于自己的性格。
鼓起勇气看《桃姐》,还是有所值的,淡淡的人性的温存像幽幽山谷里的溪流水,在心中划过一道道涟漪,是小感动而非欧美大片里的大震撼,但,或许这就是中国人的委婉与内敛吧。当然,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一部电影,在如此商业化的今天,还能静下心来,拍出这样安静,平和的电影,实在不易。同等类型片还有《海洋天堂》《山楂树之恋》等,很适合那些寻求安静的朋友的口味。不过如果看惯了欧美系的刺激,波澜壮阔,恐怕很难接受接近两个小时的灰色调的桃姐,当然了,冲着看华仔去的除外。
第三篇:桃姐观后感[范文]
影视《桃姐》观后感
电影《桃姐》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一位生长于大家庭的少爷罗杰与自幼照顾自己长大的家佣桃姐之间所发生的一段触动人心的主仆情故事。桃姐为少爷罗杰的家族工作了45年,伺候过老少五代人,年逾古稀突患中风,罗杰忙于工作四处奔波无暇顾及,只好把她送去老人院,一段平凡感人的情感徐徐展开。
影片的主题,正如影片中老人院的墙上写的那样:我们,都会有老去的那一天。老,意味着思考记忆能力退化,意味着行动能力下降,意味着失去可以作为正常的社会人的能力。当这一切不可避免的向一个人袭去,他除了接受或为此改变,别无他法:要么积极改变以活出暮年的生命魅力;要么消极等待,等待岁月一点一点的磨去生命的意志。
故事男主人公在为桃姐寻找老人院时没有选择第一家,因为那里的老人除了无助和麻木地等待着死亡之外,没有一点体现生命活力的表现,而且,他们本身就已经放弃了生命意志和追求更好的人生意义的想法。而且,作为老人院的领导和护士,那些人也只是把“挣老人的钱”和把“喂养老人直至其死亡”当成一种程序化的工作,在照顾老人的同时,并没有半点感情的投入。
在第二家老人院,我们看到,老人院的院长和护士都还在和那些老人交流,在吃饭、运动和起居生活照料当中,都还把他们当成一个有生命意志的人,而不只是一个“需要照料的晒老躯壳”。而那些老人,在他们生命的最后光景,没有了和孩子、亲人过琐碎生活的机会,在相对封闭的一个院落里,和一群年纪相当的老人,慢慢无聊琐碎的事情,但这些无聊碎碎的事情却是对他们自己生命还存在着的印证。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养老”“生活”氛围,男主人公才为桃姐选择了这家老人院,因为男主人公真心地不希望桃姐的晚年在孤寂无助中度过。
说起男主人公与桃姐的关系,不是母子,胜过母子。这种孝心行为与影片中一些人的行为比起来是很大的讽刺,这种讽刺也刺激我们思考:我们将如何对待我们的父母,而当我们老了的时候,又会陷入什么样的境况。
这部影片所想要教育启发的对象,除了我们,还有老人。而它想要教给我们的就是:你的选择,决定你的生活状态。
第四篇:桃姐观后感
观桃姐之感
最近看了电影《桃姐》,第一感觉,就是没有想象的那么感人。
电影讲述的故事大概就是:桃姐是罗杰家的祖传保姆,一直服侍了从罗杰太爷爷到罗杰这一辈。如同罗杰的妈妈一样。桃姐老了,得了中风,性格中的自强和自尊让她选择了到老人院终其一生。当然,从中我们也能感觉到桃姐不想给罗杰增加负担的用心—也许这也是导演
想要呈现给观众的情感。亲人间的关爱和互相理解,总能让人感动。电影的情节很平淡,没有剧烈的剧情冲突,偶尔出现的小幽默和一闪而过的明星面孔,可能是让你坚持看下去的理由。当然,平淡无奇的情节和生活贴的很近,琐事和细节以及一些生活中不可抗拒的无奈也许会让你鼻子有点酸。
在《桃姐》里,我们总是会看到长长的镜头定格在那些熟悉而又
陌生的静物之上,让我们更加领略到了“人有情而物无情”,就是在这样的调子里,影片让所有的物体都自然而然地染上了一种莫名的孤寂与沧桑。或许就是这几个长镜起承转合,才更加突出了一些主题,让生命的逝去行云流水,继而也更加卑怯。而这些所有对于逝去的渲染,以及对生命的诠释,都让我们想起了很多往事,想起电影里同样的气韵情调。
《桃姐》电影的现实意义很大,我们都要从中学习人与人的互相尊重,这样就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变为现实。影片中的故事仿佛就在讲再过二三十年之后的中国。人口老龄化使每10个人内就有3个老人、在社会养老保障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老年人老无所依的社会状
况。也在提醒着现代的单身一族以后不要落到像姚姐的下场,尽早找个伴生而育女,到老了有个老伴、多几个亲人,或参加消费养老,让老年生活过的更加幸福。
此片反映了当今社会值得人们深思的几个要点:
1、关爱老年人的赡养问题,不只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子女的应尽义务和责任。
2、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人生的意义是什么?除了工作、亲情、友情、爱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感恩之情应该弘扬。
3、通过这段主仆的故事,为现今家政行业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导向。
4、多去健身房,要有好的身体,趁年轻享受生活,抓紧奋斗。
5、一定要结婚,有老伴儿,有孩子,有朋友,一直到老那种,多做好事,老了会有福报。
我觉得这部影片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也没有华丽绚烂的场景,可留给观念的是质朴感人的真情实感,让人感受到罗杰与桃姐间非亲如亲的感情。
第五篇:桃姐观后感
看《桃姐》有感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每个人都无法逃避。但是,假如人与人之间有一种温暖的情谊陪伴他们,那么衰老过程的害怕和痛苦必定会降低。
看完《桃姐》这部电影后,我浅薄地感受到老年人面对疾病,面容老去,亲人不在身边照顾时的无助和孤单。他们害怕自己成为孩子的负担,宁愿委屈自己去住陌生的老人院,来给孩子创造一个自由的天空。
影片中的桃姐虽然患有中风,但是她却一直在自己照顾多年的少爷面前表现的很独立,每件事都尽量做好,表现了不仅仅是桃姐自立自强的尊严,而且反映的是大多数老年人的骄傲——年老不代表不中用。虽然他们年老了,生理机能衰弱,动作思维变得迟钝,但他们依旧是可以照顾自己饮食起居的,依旧可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少爷(刘德华饰演)是个很懂得感恩回报的人,尽管刚开始他不懂得照顾病人——不会给中风的桃姐喂饭,只是干坐着慰问和给予物质上的支持,但是到了后面他慢慢地学会了怎样用火炉,煲汤给桃姐喝,学会了放慢脚步等桃姐颤抖的脚步,并且经常抽空陪桃姐逛街,喝茶,陪她聊天说笑。
反观现实,可能有些人觉得这没什么值得表扬的,子女本应该孝顺的照顾父母颐养天年。但是现实中,能做到像刘德华这种体贴程度的子女少之又少,更何况他们只是雇佣关系。大多数子女会嫌弃年老的爸妈,借着忙于工作和照顾家庭的原因,把他们抛弃在养老院里就撒手不管,很少去真正的关心他们需要什么。他们出现在爸妈面前,常
常是为了“金钱”,为了获得房产继承权。而父母要的只是单纯的见上孩子一面,很难去理解父母在孩子面前这种伟大的无我精神,也许等我到了为母的时候才能委屈自己。现在的我很想对父母们说:“一直娇惯孩子而盲目委屈自己是不可取的,始终保持着无我精神会害了自己和孩子。不要指望这样做他们能在你年老时照顾自己!”
同时,给自己和年轻人提个醒,切勿重蹈“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剧。也不要等父母百年归老时才大办特办那些子虚乌有的祭祀,以为这样做能让地府的父母过得舒心。其实真正应该做的是把钱和心思用在日常生活里照顾父母身体上,陪他们散散心聊聊天。因为,生命脆弱,命运难测。可能明天就少了一个笑话你小时候出丑的亲人。尽管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提高了人类的生命长度,老年人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时如何改善老年人空虚的精神世界,孤单凄凉的处境和自身无力感等精神状态问题,依旧需要我们心里专业同学共同努力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