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国际贸易壁垒案例及分析

时间:2019-05-14 22:20: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当今世界国际贸易壁垒案例及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当今世界国际贸易壁垒案例及分析》。

第一篇:当今世界国际贸易壁垒案例及分析

我国服装因德国及欧盟禁止在纺织品使用偶氮染料被终止出口案——析论环境技术标准[案情简介]

1994年7月15日,德国联邦政府正式颁布了<食品及日用消费品格法)第二修正案,明确规定禁止生产和进口使用偶氮染料(这种染料可能被还原成20种对人体或动植物有致癌作用的芳香胺)的纺织品及其他日用消费品。接着,日本、法国、捷克、奥地利、荷兰等国也要求进口的纺织品和服装不使用偶氮染料,使我国市场大大缩小。上海某服装集团对德国出口的单装内衣,因含偶氮染料而被迫终止出口,减少外销额500万美元。

1999年,欧洲委员会为了保护欧盟公民的身体健康,同时也为了统一欧盟各成员国关于限制偶氮类染料使用的法规,提出了<关于禁止使用偶氮类染料指令)的立法建议。此后,由于各成员国在指令某些细节问题上分歧大,该立法建议在欧洲议会以及欧盟理事会中均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讨论。2002年2月,欧盟理事会终于通过了该指令的“共识文件”,在最终通过该指令的立法程序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从2002年2月底开始,欧洲议会开始对该指令的共识文件进行第二轮审议,最终该指令将由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共同通过。2002年9月11日,欧盟在其<官方公报)上正式公布了这一指令。该指令主要禁止纺织品、服装和皮革制品生产使用偶氮染料,禁止使用偶氮染料且直接接触人体的纺织品、服装和皮革制品在欧盟市场销售,禁止这类商品从第三国进口。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贸易大国,2001年纺织品出口金额高达541.8亿元,占中国同期外贸出口总额2 661.6亿元的20,4%,其中,欧盟所占比例为10%左右,约为54亿元。但是,中国印染业整体水平普遍比较低,据技术监督检验检疫机构对出口纺织品服装中的内衣、婴幼儿类的抽查结果表明,有10%~15%的服装含有偶氮染料。在某种程度上,染料的质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一个重要因素。《关于禁止使用偶氮类染料指令》的颁布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产生重大影响。

[法律问题]

(1)环境技术标准的概念。

(2)环境技术标准与WTO。

(3)IS014000概述。

[法律依据]

(1)GATT第20条(b)项、(g)项。

(2)《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协议)序言、第2条第2款、第5条第4款。

(3)《清洁生产促进法》第30条。

(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印染行业废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第1条第4款、第2条第4款。

[法理和法律分析]

1.环境技术标准的概念

环境技术标准即发达国家通过国际组织或国内立法手段制定的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技术标准,采用某一环境技术标准的国家有权对未达到该标准的产品禁止或限制进口。

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它们根据其生产和技术水平,通过国际组织或国内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限制国外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发达国家要达到这些标准,在技术上并不存在困难,但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大多数企业来说,则具有很大困难。这样势必导致发展中国家产品被排斥在发达国家市场之外,形成新的贸易壁垒。

2.环境技术标准与WTO

GATT第20条“一般例外”条款(b)项、(g)项对背离WTO基本原则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例外情况作了规定。除此以外,WTO对环境技术标准的规定更集中地体现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协议)当中。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在序言中规定:“认识到不应妨碍任何国家采取必要措施保证其出口产品的质量,或保护人、动物及植物的生命与健康和环境,或防止欺骗行为等,只要这些措施不致成为情况相同的国家之间进行任意或无理的歧视或变相限制国际贸易的手段。”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第2条第2款规定:参加国应保证技术法规的制订、通过、执行目的和效果不应给国际贸易制造不必要的障碍。为此,技术规章对贸易的限制不应超过为实现一正当目标所必需的程度,并考虑不实现这些正当目标所带来的风险。此类合法的目的特别是包括国家安全需要、防止欺骗行为、保护人身健康或安全、动物或植物的生命、健康或保护环境。

该协议第5条第4款规定:在需要明确保证产品符合技术法规或标准,及已有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的有关指令或建议或其制订工作即将完成时,缔约方应保证中央政府机构采用它们或它们的有关部分作为评审程序的基础。除非提出申请并及时解释这些指令或建议或有关部分不适合有关缔约方,如特别是国防要求之类的原因、避免欺骗行为、保障人类健康或安全、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环境、基本气候或其他地理因素、基本技术或基础问题。

总之,《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是对东京回合谈判时制订的《贸易技术壁垒守则》的修正和深化。该协议涉及一切产品的技术管理条例、测试、认证以及技术标准、包装、标签等,承认各缔约方为了保护人民、动植物的生命、健康和环境,有权采取适当的措施,但只以保护所需的程度为限,不应成为多边贸易的障碍,这与WTO其他协议的基本精神是一致的。该协议鼓励各缔约方采用国际标准,但不要求因而改变其保护水平。此外;协议规定了通报制度、建立咨询点制度,各成员国就各自的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的拟定、采纳事先通报,大大提高了有关标准及认证程序的透明度。

3.IS014000概述

在国际现行的环境技术标准中,IS014000系列是影响最大、使用国家最多的一种。国际标准化组织(1SO)响应1992年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要求,于1993年6月成立了环境管理技术委员会,至1996年基本完成了一套有关环境管理的国际标准系列IS014000。ISO/TC207在制定IS014000时的指导思想之一是:“不增加并努力消除贸易壁垒,无论对环境好还是环境差的地区。”客观上,IS014000系列标准统一了环境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要求各国公开其有关体系、产品标准和认证方法,为其贸易伙伴提供条件,有助于消除贸易壁垒。另一方面,IS014000系列标准的实施客观上又是另一种壁垒,它对那些信息不通、行动缓慢的发展中国家将造成实际上的贸易障碍。各发达国家对IS014000系列标准持积极态度,在标准尚为草案时就开始了试点认证工作,并做好了标准出台以后的国内转换工作,当标准正式出台后,它们就以先行者的姿态向发展中国家提出基于环境因素的贸易条件。发展中国家要摆脱其受控制的地位就必须迅速着手开展IS014000实施工作。从这一意义上说,IS014000的认证是通向未来国际贸易市场的通行证。

我国很早就开始了与IS014000的接轨工作。1997年4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将IS014000系列标准中已颁布的前五项标准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标准文号为GB/T24000—IS014000。1997年5月27日,中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指导委员会成立,指导委员会下设两个委员会,分别负责我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机构的国家资格认可工作和环境管理体系审核员的国家资格注册工作,这为我国的IS014000认证工作提供了体制和制度的保证。《清洁生产促进法》第30条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愿原则;按照国家有关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规定,向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授权的认证机构提出认证申请,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提高清洁生产水平。”这为我国15014000认证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本案中,欧盟及部分发达国家禁止纺织物中使用偶氮染料的做法是一种典型的以环境技术标准构筑的绿色壁垒,为此我国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2001年8月8日,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印染行业废水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该文件第1条第4款规定:鼓励

印染企业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积极推行IS0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环境管理水平。第2条第4款“禁用染化料的替代技术”规定:逐步淘汰和禁用织物染色后在还原剂作用下,产生22类对人体有害芳香胺的118种偶氮型染料。

鉴于我国的经济水平和染料工业生产技术水平,在国内还没有提出对偶氮染料全面禁用和含量限制的技术要求,但是我国环境标志产品中的生态纺织品已提出上述要求,而且,这也是我国生产的各类印染产品发展的方向。因此,该技术政策将淘汰部分有害的偶氮染料作为鼓励方向加以提出,这对我国纺织业防止类似的绿色壁垒有积极作用。

[学者建议]

(1)我国政府应组织力量设立专门机构.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认证机构的合作,密切跟踪和研究IS014000系列标准推广和认证情况。同时,制定有利于IS014000认证的政策,在税收、贷款利息等方面提供优惠,调动企业进行认证的积极性。

(2)我国的标准制定周期太长,标准水平偏低,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低。有关部门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制定、推动工作,为企业提供最新国际技术信息、认证动态以及全面的认证服务。

【案例分析】

(一)中欧焦炭贸易之争

问题

1、欧盟的要求是否合理?中国政府的行为是否违反WTO规则?

2、你认为这一案例对我国政府有何启示?

【案例分析】

(二)阿根廷和欧共体的农产品出口贸易纠纷

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欧共体后,由于欧共体的共同农业政策,出口农产品到这两个国家比以前困难。1987年初,美国和欧共体通过协商达成协议,作为补救措施,欧共体向美国提供年进口230万玉米和高粱的配额,限期为4年。

阿根廷为主要农产品出口国,其出口的主要农产品也是玉米和高粱,它要求在欧共体得到与美国同样的待遇。1987年阿根廷向GATT申诉,认为欧共体违反了GATT第24条款的规定,即加入关税同盟时寻求提高约束性关税的GATT成员在修改关税减让表时,应与其他成员进行关于补偿性调整的谈判。

最后,欧共体和阿根廷达成协议,欧共体向阿根廷提供了和美国相同的配额,同时还增加了一些肉类配额。1990年,美欧协议延长,欧阿

协议也相应延长。

【案例分析】

(三)巴西、智利等9国的烟草制品立法问题纠纷

1993年,美国签署了一项法令,要求国内的卷烟制造商在生产中至少使用75%的本国原料,违反规定的将被罚款;法令还规定了对进口征收国内税、检查费。1993年前,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加拿大,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泰国,津巴布韦向美国出口的烟草达到91000吨,总价值为3.53亿美元。新法令的实施将大大影响这些国家对美国的烟草出口。

1993年12月17日,巴西,智利等8国提出申诉,认为美国关于关于烟草制品的立法违反了GATT第3条第5款向GATT第3条第5款。

即“缔约方不得建立或维持某种对产品的混合、加工或使用须符合特定数量或比例的国内数量限制条例,直接或间接要求条例规定的某一产品的特定数量或比例必须由国内来源供应缔约方,也不应采用其他与本条第1款规定的原则有抵触的办法来实施国内数量限制条例。”

1994年1月25日,专家组成立。1994年9月,专家组提交调查报告,认为美国政府的法令实际上是内部数量限制措施,不符合GATT第3条。1994年10月4日,通过专家组报告,巴西,智利等9国胜诉。

【案例分析】

(四)美国与欧共体关于维生素类药的关税纠纷

对于维生素类药物,美国早先的关税是按照美国售价法计算的,药用维生素B12是44%。而饲料维生素的税率是21%。后来,美国改变了两种维生素的计税方法,按照进口价值加权平均数来计算。这样,两种产品的关税税率都是40%。对于美国这一做法,欧共体认为,这实际上是提高了饲料维生素的关税税率,从而违反了GATT第2条关于关税约束的规定,也违反了美欧在东京回合上达成的协议,即美国承诺将两种维生素的税率在5年内均降至16%的水平。

1982年6月,DSN专家组提交报告认为,美国改变计税方法是美国在承诺关税约束时保留的权利。因此并没有违反GATT的第2条规定。同时,欧共体也没有理由认为新汇率会给贸易带来不利影响。至于东京回合谈判中美国的承诺,专家组只是希望美国加速这一进程。本案以美国胜诉告终。

【案例分析】

(五)美国与墨西哥关于墨西哥向美国出口金枪鱼的纠纷

美国有一整套关于捕鱼作业规范的法律规定。1990年10月,美国政府发布名列,禁止从墨西哥进口金枪鱼,包括鲜鱼和金枪鱼制品,原因是墨西哥没有实行保护海豚的作业规范。墨西哥同美国进行磋商,申辩指出,自己也有保护海豚的措施,而且这些措施与国际上普遍接受的做法一致,只是与美国的规范相比还有距离。美国不顾墨西哥的申辩,坚持实施禁令。1991年2月6日,墨西哥向GATT提起诉讼,指控美国违反了GATT

第11条的规定。

即“任何缔约国除征收捐税或其他费用以外不得设立或维持配额,进出口许可证或其他措施以限制或禁止其他缔约国领土的产品的输入,或向其他缔约国领土输出或销售出口产品。”

美国:美国对墨西哥适用的标准与美国对本国捕鱼业的标准是一致的。因此不是歧视性的数量限制;即使美国的措施违反了第11条,它也符合GATT第20条的例外情况,即为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须的措施。关于保护天然有限的自然资源的措施。

第二篇:贸易壁垒案例

1、技术性贸易壁垒

浙江一家专门从事女装出口的制衣公司将一批成衣按订单要求发往德国时却被拒之门外。纳闷不已的经营者被告知:不是服装尺寸不对路,而是小小的钮扣出了大问题——不符合环保要求

浙江绍兴雪尔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国良告诉记者,纺织品出口在欧盟国家的检验中有几项重要的指标就是染料中的偶氮和19种分散染料(染原料的几种有害化学成分)是否超标。入世后,作为纺织大县的绍兴出现了空前的出口好势头,但不少绍兴纺织品在欧洲国家屡屡受挫,多数问题出在染料上。

痛定思痛,永通集团积极寻求破解绿色壁垒之法。当初,国内化工行业还没有环保染料,永通就用国外的,尽管在大力开源节流之后,成本还是高了30%,出口几乎无利可图,但是永通人下定决心,要在世界市场上打响这张“绿色”牌。集团不仅将染料全部改为环保型产品,还斥资200多万元在企业内部建立了检测中心。

破解了绿色壁垒后的永通集团如同掌握了阿里巴巴“芝麻开门”的秘诀一样,顺利打开了欧洲市场,并牢牢占据了世界市场中的份额。这家10多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去年在全国印染行业中创下了产量、销售、出口三项全国冠军,外贸出口超过1亿美元,产品行销75个国家,其中,欧美国家占了40%。今年前三个月,产品出口又比上年同期增长了60%,让业内人士连连称奇。如今,随着国内环保染料价格的总体走低,永通集团的效益显著提高。总经理李传海深有感触地说:“绿色壁垒不可怕,关键是要图„破壁‟。

2、绿色贸易壁垒案例

中国——欧洲:冻虾仁遭退货案

浙江舟山出产的冻虾仁以个大味鲜名闻海内外,欧洲是它多年来的传统市场。然而,最近舟山冻虾仁突然被欧洲一些公司退了货,并且要求索赔。一问原因,原来当地检验部门从部分舟山冻虾仁中查到了10亿分之0.2克的氯霉素。冻虾仁里哪来的氯霉素?浙江省有关部门立即着手调查。结果发现,环节出在加工上。剥虾仁要靠手工,一些员工因为手痒难耐,用含氯霉素的消毒水止痒,结果将氯霉素带入了冻虾仁,造成大量退货。

“随着我国入世,贸易壁垒正在消解,但国外对中国农产品的技术壁垒特别是„绿色壁垒‟日趋严重,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浙江省省长柴松岳说,“„冻虾仁事件‟给我们上了惨重的一课”。据了解,近几年我国农产品由于质量安全方面的原因而在国际市场屡屡受挫的状况已经不在少数。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繁荣、增强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环节。

我国的绿色食品规范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尽管目前已形成了由各级绿色食品管理机构、环境监测机构、产品质量监测机构组成的工作系统,建立了涵盖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包装储运、专用生产资料等环节的技术标准体系,但绿色食品的数量和产值仍然偏低。据农业部有关专家介绍,目前我国有1100多家企业生产的2000多个产品使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食品生产量一年为1500万吨,年销售额400亿元。这个数量在总体上还是偏小。“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的绿色产品太少了!”浙江省副省长章猛进说,浙江省有那么多的优质农产品资源,但评上国家级绿色食品的只有8个,这样下去怎么适应国际竞争?绿色食品品种和数量过少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长期在农业生产上片面追求数量,忽视了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农业部有关专家在浙江省国际农产品博览会上提出,我国入世之后,质量将成为绿色食品的生命和市场价值所在,必须严格执行科学的绿色食品标准,确保质量,以质量促发展,才能保证我国农产品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否则是无法抗拒“洋产品”的挑战的。

从“冻虾仁”事件中吸取教训,浙江省开始制订一系列鼓励发展绿色食品、打击危害食品安全活动的措施。杭州市对肉猪实行强制性尿检,凡发现有“瘦肉精”等激素的,一律不准上市,并对责任人加以处罚。浙中山区磐安县提出“生态富县”,县委书记刘树枝说,“9年后,磐安县绿色农产品的产值要达到农业总产值的95%!”浙江省副省长章猛进表示,省政府已经拿出100万元,让省农业厅抓紧制定浙江省的绿色食品标准,准备先在省里评绿色食品,评上“绿色”贴上标签的,由省政府给以奖励,评上一个奖励一个,动员越来越多的农户自觉地参与绿色食品的开发。

3、国际贸易救济措施案例

新华社伊斯坦布尔5月11日电(记者 陈铭)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傅自应11日在此间召开的第四届联合国最不发达国家会议上说,中国一直将最不发达国家作为援助重点,用实际行动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向他们提供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经济和技术援助:

中国已经向最不发达国家先后援建了近千个各类项目,涉及工业、农业、文教、卫生、通讯、电力、能源和交通等领域,促进了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国还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500亿美元,明确要求将资金优先用于最不发达国家。2009年,中国对最不发达国家的援助占当年对外援助总额的40%,2010年超过了50%。

与此同时,中国对最不发达国家减免债务,减轻负担,促进受援国的可持续发展。截至2010年,中方已与非洲、亚洲、拉美地区和太平洋等地区的50个国家签署了免债议定书,免除到期债务423笔,其中免除44个最不发达国家共计238亿人民币的债务。

为了帮助最不发达国家提高贸易能力,中国政府目前已经对有关最不发达国家的多数对华商品实施了零关税,开放市场,扩大进口,实实在在地帮助受援国产品对中国出口,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

中国已在埃塞俄比亚、赞比亚和柬埔寨等国与当地政府合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对促进当地投资、增加税收和解决就业产生了显著的效果。中国已经为最不发达国家培训各类官员和技术人员2.6万多名,今后5年将培训8万各类专业人员,以增强最不发达国家自主发展能力。

4、社会标准案例

利乐:支持森林可持续经营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利乐公司一直致力于推广和执行完善的环保管理体系。不但在自己的业务运营各个环节上恪守环保原则,更着力将其环保价值观推广到整个包装产业链,以助推整个行业上下游的可持续发展。长期以来,利乐始终遵循 “4R”原则,即可再生(Renewing)、减量化(Reducing)、可循环(Recycling)和负责任(Responsibly);从原材料使用、产品设计,到生产运作乃至消费后包装的回收再利用,一切都围绕着可再生和降低对环境影响的原则来运行;利乐不仅利用对其供应商的影响力来推动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同时也直接大力投入到森林保护和科学管理中;在利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WWF(中国)选择福建永安林业集团作为推广示范单位,尝试将国际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标准和方法推广到南方较大规模的森林经营单位,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更好地保护林区生态环境,并发挥示范效应;利乐与WWF(中国)密切合作,共同帮助永安林业集团判定高保护价值森林,开展森林认证的培训和宣传,并对认证提供相关技术支持,使永安林业集团的森林认证工作进行得顺利高效。

5、动物福利壁垒案例

国外的“动物福利法”规定,运猪的车必须保持清洁,途中要按时喂食喂水,运输时间超过8个小时,就要中途停下来休息24个小时。乌克兰曾有一批猪,就因连续运输了60多个小时,被法国拒收。屠宰时必须隔离,不被其他猪看到;必须使用电击法,要在猪完全昏迷后才能放血和屠杀。鱼贩不能把活鱼直接交给顾客,顾客挑好鱼后,要由店家把鱼放进电箱快速杀死才能出售。香港《防止残酷对待动物条例》规定:“宰杀或预备宰杀动物,为动物带来不必要的痛苦”违法。

第三篇:绿色贸易壁垒案例

绿色贸易壁垒案例

1、从1996年开始,我国对欧洲的服装出口开始趋缓,主要原因是相当一部分服装残留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我国苏南一家服装厂出口的服装因拉链用材“含铅过度,白白损失10万多美元,最终导致企业破产。仅1996年,欧盟国家禁止进口的非绿色产品价值就达220亿美元,其中发展中国家提供的产品占90%。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些国际组织在禁止生产和使用氟里昂之后,正着手对污染物控制采取新的行动,如联合国现已拟订《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议定书》初步草案,一旦通过,必将对包括我国在内的企业生产和商品出口产生很大影响。

欧盟一些国家实施纺织品环境标志(对棉花生产中农药的使用,对漂白剂、染色剂等提出较高环保要求)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产生严重影响。如厦门丝绸进出口公司出口到欧盟的丝绸由于此标志的实施而出口量大大下降。

各国对进口商品的环保技术标准日趋复杂和严格,其

中食品的环境技术标准是最高的,各国政府尤其是日本、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和有毒物质含量标准规定到了近乎苛求的地步,过去我国大量出口冻猪肉和冻兔肉到欧洲,现在都被禁止。同样我国的很多纺织品由于环保原因不得不退出国际市场。

产品包装方面,有些国家为强制实施再循环和再利用相关法律,建立了绿色标签制度,无绿色标签包装的产品禁止进口。1998年,美、加、英、欧盟等相继以天牛虫问题为由,禁止我国所有未经熏蒸处理的木制包装进入其境内,这一规定使包装成本增加了20%,并影响我国对上述地区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强。

2、在农产品和食品出口中,我国正是一些发达国家名目繁多的卫生和检疫措施的直接受害者。如我国出口日本的大米,日方规定的检验项目多达56个。其中有90%以上是卫生和检疫措施项目(一般仅检9个项目);又如我输日的家禽,其卫生标准要求竟高出国际卫生标准500倍;出口至德国的蜂蜜曾经因为不能满足进口方的特殊卫生要求使输往德国的3万多吨蜂蜜

不得不停止出运而一度退出欧洲市场;出口至欧共体国家的冻兔肉也因卫生标准不符合进口方过于苛刻的规定要求而被迫退出市场;出口至美国的陶瓷产品(稻草包装)因与美国植物检疫措施有违而被勒令销毁;甚至因我国一家生产厂某一规格的蘑菇罐头有不符合检疫的嫌疑,而使我国几百家生产厂出口至美国的所有蘑菇罐头全部遭卡关、连已在美市场上销售的也全部被撤下来,其损失是巨大的。诸如此类,在过去的对外贸易中,我国有不少农产品和食品因不符合发达国家过于苛刻的卫生、检疫措施而遭拒收或卡关甚至退关或销毁,造成贸易障碍和重大经济损失的事件屡有发生。因此,在当今的农产品、食品贸易中,发达国家采取过于苛刻的卫生、检疫措施,是他们构筑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一个重要方面。乌拉圭回合农产品贸易谈判的矛盾和焦点,虽都集中反映在欧共体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决议"的达成尽管也反映了他们的妥协,但真正受害的却是发展中国家。如欧共体为其统一大市场所采取的282项贸易措施中,除食品卫生措施外,关于动植物检疫的就有81项(其中动物检疫63项、植物检疫18项)。而且,这些新形成的欧洲统一的检疫标准均高于各成员国家原来的水平,这就给发展中国家设置了更高更多的贸易障碍,其受害情况是显而易见的。

3、蜂蜜是我国传统出口商品。1996年出口量约为10万吨。其中40%销往欧盟国家,年创汇达1.1亿美元,居世界首位。但是,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1997年的出口量下降到4.8万吨。1998年又比1997年有所减少。据了解,蜂蜜产品直接涉及人类安全卫生,各国对此十分敏感。自80年代日本提出蜂蜜中抗生素限量要求,90年代初欧洲提出杀虫眯的限量要求之后,我国对养蜂技术作了许多改进,已停止使用杀虫眯等高残留量的敏感药品。但是,由于卫生监控体制不够健全,一些蜂农对抗生素、螨克等药物使用量、使用方法不当,出口蜂蜜中残留药物超标的现象没有从根本上消除。

欧盟是我国蜂蜜的主要销售市场,在当前我国蜂蜜出口不景气的情况下,欧盟又将蜂蜜列为80%的植物性产品和20%的动物性产品,并依据其1996年4月29日制定的96/23EC指令性文件,实施对蜂蜜产品的卫生监控计划,对四环素、链霉素、磺胺、螨克等药物和杀虫剂提出严格的限量要求。此外,国外一些客商还要求对苯酚、硫磺、C13、酵母菌等进行检验控

制,这将使我国出口蜂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第四篇:出口农产品如何应对国际贸易壁垒

农产品出口企业如何面对贸易壁垒

兰陵大蒜事件敲响警钟

背景

山东兰陵大蒜出口韩国被退回

2014年11月,韩国政府向我国招标2200吨大蒜。山东兰陵县蒜农投标中标后,根据翻译的标书要求进行备货。随后交收货方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质检,合格后将大蒜发往韩国釜山港口。但货到港口后,韩国农管所却以“重斑点超标”为由,将货物全部退回中国。

由退货带来的经济损失高达1000多万元,兰陵县蒜农迫不得已给韩国总统朴槿惠写公开信维权。正当人们关注谁该为此担责时,韩国方面回应:去世贸组织告我们吧。

此次山东大蒜出口韩国遭遇退货,实质上是遭遇了技术性贸易壁垒。

出口保持顺差

风险尚存

春节临近,山东兰陵的蒜商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山东兰陵县2200吨大蒜近日被韩国农管所以质量检测不合格为由退运回国,商务部最终将此次事件定义为商业合同纠纷。这对我国农产品输韩贸易带来的打击是相当沉重的,我国贸易商和相关人士表示,应该从此次事件中吸取教训,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打破韩国贸易保护壁垒,促进我国农产品贸易健康发展。

技术壁垒森严

做好预期

由于受农业生产条件等多种因素制约,韩国农产品产不足需,而我国农产品则因其生产成本低,价格水平只达到韩国同类产品的20%—30%,并且我国农产品种类与韩国相比差别甚小,这就带来了我国在中韩农产品贸易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农产品对韩出口一直保持较大顺差。目前,我国已成韩国第二大农产品贸易伙伴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但是,随之而来的贸易摩擦也时有发生。

为抵制国外优质、廉价农产品大量进入其国内市场冲击本国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生产,韩国一直以来运用各种技术壁垒,限制进口国外农产品。近年来,韩国运用关税限制农产品进口的范围有所下降,但采用非关税壁垒的种类多、针对性强,并加强了通关壁垒以及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的运用。这对有着比较优势与区位优势、出口潜力很大的我国农产品进入韩国市场也形成了较大阻碍,并进而成为影响中韩长期贸易逆差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韩国还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质量标准、环境标准及食品安全标准等,限制农产品进口。比如,针对农产品农药污染,《食品公典》总共对264种农药和重金属规定了残留标准。在韩国,进口农产品的农药、重金属、激素残留主要通过进口抽检进行控制,但如抽检不合格率较高,可随时对出口国和对象农产品实施临时精密检验。如从2002年1月7日起,韩国以2001我国部分农产品抽样检验不合格率较高为由,对我国枸杞子、干萝卜丝、当归、生姜、藕等11种产品实施二氧化硫精密检验措施。

事实上,对于重视食品安全和农业保护的韩国而言,农产品进口一直是一个严格管理的敏感地带。而我国农产品认证检测体系、质量检验检疫制度与国际差距较大,是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原因。《中韩农产品贸易摩擦问题及对策》指出,阻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是农产品质量不过关,生产方式传统、管理标准不严、农民的卫生和安全意识比较淡薄,这些因素导致农产品生产缺乏质量规范和安全约束。我国多数农产品生产加工不符合国际标准,这一点成了韩国在进口时挑三拣四的借口。

签订贸易合同

睁大双眼

对韩国政府招标进口农产品,韩国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的招标标准非常严格。常常使得出口商迫于压力不敢参与招标,中标后也往往不敢正常出口。所以,出口商要密切注意农水产食品流通公社的消息。

专家提出,在此次退运事件中,蒜农应该进行深刻反思和总结。在签订合同时看清条款很重要,虽然蒜农不懂外贸细节,看不懂韩文合同,但代理商应该仔细研读、吃透合同,同时需要清楚地了解国外的政策,尤其是食品类的大宗货物需要严格的手续,标书一定要齐全。此次贸易的代理公司翻译韩文原标书时,考虑到之前从未有过韩国农管所质检不合格的先例,去掉了该部分内容,导致蒜农拿到的中文标书内容不完整而引发信息不对称。

对于缺少国际贸易经验的农民,详细理解招标条款和小批量的投标试做是十分必要的。在国际贸易中,很多企业都会采取联合投标,或小批量试做的方法,切实了解对方的质量要求,以便贸易流程及易产生问题的环节及时显现出来,日后进行定向把控。本次蒜农大户在中标之后开始组织出口,因对外贸流程并不熟悉,程序上有失谨慎。

众所周知,每个国家对进口农产品的检验检疫程序都很复杂,因此出口风险很高。我国缺乏出口农产品的龙头企业,并且经验不足,实力薄弱,需要培养,否则遭遇一次大的风险很可能会被搞垮。

应对贸易争端

全位反思

山东大蒜韩国退运事件的发生,再次暴露了我国解决贸易争端机制的不健全。有关专家认为,出口食品企业应当深层反思,并提出两点建议:

一是为了应对国外的技术壁垒,我们需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档次,多出口一些高附加值的大蒜制品,不能局限于出口初级产品,因为初级产品往往与当地同类农产品产生利益冲突,引起对方的反倾销调查。

二是企业的组织化程度需进一步提高,同时要充分发挥好协会作用,不要自相残杀,竞相压价。

总之,这次出口韩国大蒜遭退运给我国出口商敲响警钟。与中韩自贸区的实质性谈判已经结束,但韩国对于农产品贸易并未完全开放,我国农产品出口商需要在抓住机遇的同时,应考虑到未来贸易中潜在的风险问题。

第五篇: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1 1998年4月6日,在全球金融界享有盛誉的花旗银行宣布同专长与保险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的旅行者集团合并,合并涉及的资本总额高达820亿美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合并案。

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后,将新公司定名为花旗集团,但沿用旅行者集团的商标,因为这是美国保险服务行业最有信誉的商标之一。用花旗之名,用旅行者之商标,这样的结构安排体现出两大公司的合并是平等的合并。合并后的花旗集团的总资产为7100亿美元,年净收入为500亿美元,年营业收入为750亿美元,股东权益为440亿美元,股票市值超过1400亿美元。其业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客户达到10000万个以上,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服务领域最广的全能金融集团。

这次合并并未受到美国司法、法院和国会的反对,这对美国银行业务范围的进一步拓展,开展实质性的混业经营具有开创性的重大意义。

试根据以上案例分析近年来跨国银行购并趋势的背景和动因。案例分析2

IBM,西门子和东芝公司在1992年为在20世纪末开发256兆位芯片而结成战略技术联盟。来自3个公司的200位工程师在IBM高级半导体技术中心共同工作,并向东芝的管理人员汇报,所有开发芯片所需的基本投入先由IBM公司投资,然后把发票寄给西门子和东芝,账单和支出由每一公司安排在其他两家公司的雇员控制。这3家公司共同研制新产品的机构包括IBM技术中心和西门子,东芝在美国的总部。

试结合所学国际投资学的知识,对此案例作简要分析。

案例分析3

斯洛文尼亚的经验:

斯洛文尼亚在1991年独立后的两年中,没有颁布对外直接投资具体政策。1993年政府开始对国际资本移动包括对外直接投资,严加监管,因为正在进行的市场改革和自由化引起人们对国际资本移动不加控制的潜在不稳定影响的关注。另外,野蛮私有化不规范地将公有公司的生产能力转移到以私营为目的而组建的私有公司手中,使得人们怀疑此类公司是资本抽逃的根源。

有鉴于此,政府于1993年10月修订了对外贸易法,这些修改赋予斯洛文尼亚财政部逐案审查对外直接投资,并决定是否批准的权力,未来投资者需满足两个条件:对政府没有明显的未偿税收债务,在预备对外直接投资的前一年有确定的收益。此外,新的法律框架也要求对投资者向斯洛文尼亚税收主管部门提供资产负债表,包括国外运营活动的详尽财务记载。

对外贸易法的改革不是用于限制对外直接投资的,到1995年中期,这两个准则和批准程度主要起监督作用,财政部也未拒绝任何申请。但民众的普遍态度是矛盾的,这反映了政策带来的限制。在一个公共意见的调查中,19%的调查者赞成对对外投资者不加限制,30%的人支持控制资本外流,只有19%的人反对对外投资。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政策:

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管理与审批,依投资项目的类型、规模和区位,涉及各级政府,其中包括地方政府、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计委、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局和外汇管理局。3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需报国务院审批,100万-300万美元之间的项目,涉及政府贷款的项目或外国贷款担保项目需向国家计委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向外经贸部提交项目细节,100万美元以下的项目由地方经贸委或主管部门批准。

除了对外直接投资逐步实行自由化政策外,中国政府还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促进某些类型的对外直接投资。一般来说,所有国外子公司均可享受5年免税优惠期,优惠期后,国外子公司支付20%的收入税。除此以外,政府为一些能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的项目、能增加外汇收入和扩大出口的项目和能保证国内没有或稀缺的原材料正常供应的项目提供特种优惠。

(1)试根据上述案例分析斯洛文尼亚政府对投资者对外投资的要求是什么?(2)谈谈中国与斯洛文尼亚对外投资政策的不同。

案例分析4

据统计,200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总额为7800亿美元,2002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总额为6510亿美元,2003年该数字为5000多亿美元。

据统计,2000年全球跨国并购案达到7894件,平均并购额为1.45亿美元。2002年全球并购案为4493件,平均并购额为8200万美元。2003年前5个月,全球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

据OECD(经合组织)统计,2001年美国吸收的FDI仅为301亿美元,列中国、法国、德国之后,为全球第4大外国直接投资吸收国。英国2001年吸收FDI约620亿美元,2002年为250亿美元,2002年对外投资为400亿美元左右,列于卢森堡、法国等国之后。2001年进入拉美和加勒比地区、非洲的FDI约为745、1070亿美元,2002年为560、950亿美元。另据统计,2002年中国吸收527亿美元外国直接投资,据世界第一位,2003年中国实际引进外资达到570多亿美元。2002年中东欧转轨国家的FDI从2001年的250亿美元增加至290亿美元。

据统计,2001-2003年间,英国汇丰银行以145亿美元收购了美国一家金融服务公司,法国电信收购了一家德国移动电话公司,瑞典的Telia投资58亿美元收购芬兰的电信营运商企业Sonera,日本远东铁路公司以21亿美元的价格向外资出售了12.5%企业股份,英荷壳牌公司以50亿美元收购了英国的企业石油(Enterprise Oil),德国的RWE公司投资44亿美元兼并了一家英国油气公司。

(1)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国际直接投资变化趋势的特点(2)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国际直接投资减少的原因

参考答案案例分析1

提示性答案:(1)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趋势使得跨国银行面临日益强烈的外部压力,尤其是来自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为了应对竞争,跨国银行纷纷拓展业务领域,向全能化的方向发展,购并成为跨国银行实现快速拓展的有效途径。案例中,通过与旅行者集团合并,新花旗集团成为了集银行,保险,投资银行等多项业务为一体的全能金融集团,综合竞争力大大提升。

(2)跨国银行的购并不再是单纯的大吃小,而更多的是追求强强联合和优势互补,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就是典型,不仅实现了资产规模上的强强组合和业务上的互补,在无形资产的利用上也达到了双赢的效果。案例分析2

提示性答案:随着国际竞争环境的日益复杂和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大,跨国公司为了获取保持其具有垄断优势的技术资源,不仅通过其自身体系内的研究与开发,还通过体系外的合作与交流,跨国公司研究开发战略联盟就是一种重要的体系外合作方式。这三家公司都是半导体行业的巨头,也是主要的竞争对手,他们能心平气和的走到一起来合作研究,开发,除了宏观因素外,主要与半导体行业的微观特征有关。一方面是产品生命周期短,工艺革新率较高;另一方面是研究与开发需要承担高额成本和风险。这三家公司缔结联盟的主要目标就是分担在设计新型芯片中涉及的高额成本及其风险和实现知识共享,保持关键技术的独占性,从而排挤新的竞争者,形成寡占竞争的态势。案例分析3

提示性答案:1.(1)对政府没有明显的未偿税收债务

(2)在预备对外直接投资的前一年有确定收益

(3)向税收主管部门提供资产负债表,包括国外运营活动的详尽财务记载 2.(1)斯洛文尼亚对对外投资无优惠政策

(2)斯洛文尼亚对对外投资限制相对较少,审批较为宽松

案例分析4

提示性答案:(1)①2001-2003年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规模呈递减趋势。

②资金地区流向呈很大的不平衡性。美英吸引外资规模大幅下降;不同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状况差异明显;中东欧国家外资引进逐年增加。

③资金的流向以公用、金融、能源等领域为主。

(2)①全球企业跨国并购活动不断减弱,是导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下降的重要原因。

②美英两个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大国外资流入急剧减少。

③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逐渐减少。

下载当今世界国际贸易壁垒案例及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当今世界国际贸易壁垒案例及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

    《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 案例一、 我国荣塔公司向日本富士株式会社订购彩电800台,合同规定,彩电价格为每台600 美元CIF宁波,2000年6月30日长崎港装货。货物于1994年6月30日装......

    国际营销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2010年1月包括中国和东盟十国的拥有19亿人口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燕京啤酒借机推出大西南战略:“巩固广西,扩大琼粤,开发云贵,配合友邻维护湖南,逐步进入东盟”,百万吨......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清扬洗发水的市场细分与定位 一、“清扬”品牌介绍 2007年4月27日,国际快速消费品业巨头联合利华公司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高调宣布——该公司进入中......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国际市场营销学》 雅戈尔西服的成功营销案例分析 案例九:雅戈尔集团 雅戈尔西服的成功在于其准确地把握住了消费品市场的特点,并有效地利用这一特点采取了适当的营销活动和......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参考案例: (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成立于1988年初的高科技民营企业。从事通信网络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专门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光网络、固定网、移动网和增值业务......

    国际商法案例分析

    国际商法案例分析题 合同法(一) 案例一、我某进出口公司向美国一厂商发出要约.出售芝麻制品一批,限对方在5 月底以前答复有效,5 月10 日我公司接该厂商电传,称“你5 月8日电悉,报价......

    国际投资学案例分析范文大全

    案例分析1 1998年4月6日,在全球金融界享有盛誉的花旗银行宣布同专长与保险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的旅行者集团合并,合并涉及的资本总额高达820亿美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合并......

    国际经济法案例分析(汇总)

    案例分析 1.甲国和乙国都是《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缔约国。甲国A公司与乙国B公司签订了从B公司进口100吨白糖的合同。合同选用了((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