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教案

时间:2019-05-14 22:13: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罗布泊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罗布泊教案》。

第一篇:罗布泊教案

【教学重点】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理解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西部开发中该吸取哪些教训。

【教学难点】

1、品读课文,揣测语言,体味其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

2、探究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

【教学方法】

1、文献法:

课前收集并整理有关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资料,上课初始全班交流,图示投影显示,文字资料或朗读或投影,增强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2、合作探究法:

引导同学参与教学各个环节,充沛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体验法:

角色虚拟,“假如你是108岁高龄的罗布老人热合曼,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人们诉说什么?”要求同学展开想象,拓展思维,憧憬表达。

二、教学课题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掌握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悟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预习,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2、揣摩语言,体会课文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丰富语言积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把握文章感情,理解本文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

2、探究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深沉原因,汲取历史教训,爱护生态环境,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重 点:①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②理解本文运用对比、拟人、列数据等方法表现主旨的写作方法。③体会课文的基本理念(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难 点:①培养学生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②感受并体会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三、教材分析《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生态自然”中的第二课。本单元的五篇文章均是从不同侧面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个人的责任,21世纪的接班人更要具有这种意识,因而,本单元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本文属于报告文学,在内容上要求学生把握两点:一是在对比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总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二是感受作者痛惜罗布泊消逝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言献策。在表现形式上要求把握三点:一是对比、拟人、排比三种表现手法;二是多种表现方式的运用;三是报告文学的基本特点。本文教学可结合课文,进行拓展性学习,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

四、教学方法:课件演示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拓展延伸法。学生课前准备:

1、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2、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作者的介绍以及关于罗布泊的历史资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导入语:同学们,大家喜欢欣赏风景图片吗?下面,老师就给大家放映两组风景图片,大家在欣赏的时候,可以自由地讨论和交流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图片放映完后)大家知道吗?其实,这两级图片都是罗布泊的景象,只不过一个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一个是一望无际、了无生气的茫茫荒漠。那么,罗布泊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中将会告诉我们这其中的原因。下面请大家翻开课本。第二环节:课内求知

一、检查预习效果:请一位同学介绍昨天在网络中查找到的关于报告文学的知识。(明确:报告文

学的特点:新闻性和文学性。)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分别从文中找出罗布泊青春亮丽和恐怖凄凉景象的句子。(学生自由勾画并朗读)齐读文段(投影显示文段)

三、追溯原因

1、生动的描绘,准确的数据让我们觉得绿洲与沙漠,天堂与地狱,沧海与桑田般的变化,没有千年的洗礼,仅是几十年的瞬息。天壤之别,原因何在?请联系你生活的经验推测这其间的原因。学生思考后回答(滥砍滥伐、破坏森林、过度放牧等)

2、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通过科学的考察后寻得罗布泊消逝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请根据课文内容归纳总结。

3、造成罗布泊消逝的罪魁祸首是谁?

4、胡杨诉衷肠(1、出示图片

2、讨论设计台词

3、渲泄悲情控诉人的贪婪。)由于人们的贪婪与盲目,仙湖般的罗布泊消逝了。罗布泊上生长着一种号称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后千年不朽的树,那就是生命力极强的胡杨树,请看他的勃勃生机。(百度图片搜索:昔日的胡杨)可就是这样的树,面对人们无知和无尽的对水的掠夺,今天他成了什么样儿了?再看。(播放视频:今日胡杨)它衰败死亡,树干扭曲,树皮全无,僵硬的身躯支撑在沙漠之上。千年不死的胡杨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涸后终于成了干枯的“木乃伊”,整天以沙漠为伴,尴尬的面对人类。

四、小组讨论,再品报告文学特点:本文从体裁看是一篇报告文学,它兼有新闻和文学两种特点。新闻要求真实;文学要求形象性、抒情性。下面我们就来探究学习本文是怎样把罗布泊的今昔情景写得历历在目,把罗布泊消逝的原因说得明明白白的,为什么能使读者对罗布泊的消失痛惜不已。(多媒体课件、板书相结合)①体味真实性。文章列举数据、叙述事实真实可靠。如:《汉书 西域传》记载了„„ 另据史书记载„„ ②感受形象性。(1)对比手法集中表现在对罗布泊今昔情况进行对比。作者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都作了鲜明而具体的描写,显示了巨大的反差,使读者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2)拟人手法如写胡杨林,“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在向谁伸出求救之手!”赋予胡杨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感情激荡,为人类自身盲目破坏生态环境而痛惜不已。如替换为“一棵棵胡杨树,只剩下奇形怪状的枯枝”效果就差多了。如写罗布泊“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同样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怎能不令人痛心?如果替换为“站在罗布泊的边缘,你会看到一片荒漠,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那就逊色多了。(3)排比如“四盲”:遗憾之情,谴责之意呼之欲出。③体会抒情性A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直抒内心痛苦而沉重的感情,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B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一针见血地指出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地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C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发出拯救生态环境的强烈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 第三环节:课内拓展

一、青海湖和月牙泉正在上演着和罗布泊同样的悲剧。

1、青海湖:50年湖水下降了8.8米,平均每6年下降1米,陆地已经向湖中延伸了10多公里;水位下降,普式原羚、猎隼等物种濒危,湟鱼数量骤减以及随之而来的鸟类生存危机„„幸运的是,青海省政府已经洞察这些隐患,科学家们经过科考,对青海湖目前的生态现状治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2、月牙泉:数千年未能被风沙淹没的月牙泉,却在近年由于人类的过渡地开采地下水,泉水面积剧减,水深只剩尺余,大有干涸之势。莫高窟、月牙泉是敦煌举世闻名的两大景观,此时它们面临怎样的危机?请同学们课后上网去搜集整理,互相交流。(百度图片搜索:月牙泉)

二、除此之外,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河流湖泊因为人为的破坏而导致同样的悲剧?(学生讨论,交换资料)1.黄河断流2.洞庭湖水域面积的减少3.洪湖湖面面积锐减,野鸭难觅踪影第四环节:实践探索任选一题,说一说

1、你亲眼看到我们这里的河流被污染,如果你是建设规划者,你会如何治理河流呢?

2、请你根据课文学习和你所掌握的其它知识,谈

谈我们应当如何保护我们开原的生态环境。第五环节: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喝的是自然甘露。明天,我们喝的将是人类的最后一滴眼泪。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自己的双眼,是热切的盼望,还是无助与茫然?让理性回归吧,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变得更蓝,树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第六环节:布置作业西部大开发之际,应如何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请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保护环境。(借鉴本文的写法)

【板书】过去:热闹繁华原因:四个“盲目”(吸水鬼)现在:死寂消亡都是人为!列数据对比表达强烈的忧患意识 拟人

六、教学反思教学设计中运用课文的理念,联系现实,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点拨为辅,更多地考虑营造课堂气氛,通过观看罗布泊的命运的图片,感性资料的触动、抒情语句的感染,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动,让我们一起关心、保护我们的环境,真正培养学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帮助其树立社会责任感。

第二篇:罗布泊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一、请学生设计导入语

师:同学们,我们预习了这篇课文后,应该从中有所受益。如果你有所感触,就推荐给别人吧!现 在请你为学习这篇文章设计一个导入语。

二、梳理学生的导入语

学生设计的导入语一般有以下几种:

1.罗布泊消逝之前到底是怎样一个仙湖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吧!2.你想知道罗布泊在什么地方吗? 请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3.书中说罗布泊现在是荒漠,曾有几个人想揭开它神秘的面纱都一去不返,现在你想不想感受一下它的神秘? 请跟我来!

4.罗布泊以前是一个仙湖,那么现在它是什么样的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5.罗布泊以前是一个仙湖,令人神往;现在却是一片荒漠,令人恐怖,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师(总结): 你们都很会动脑筋,我们来梳理一下,先来解决它在哪儿(照应2);然后感受一下它的神秘(照应3);再看看它以前是什么样的(照应1);接着我们一起去看看它的现在(照应4);最后我们一起来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 因(照应5)。

三、进入课文,解决问题

1.师:罗布泊在哪儿? 书上有吗?谁找到了?为我们读一下好吗?讨论后明确: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2.师:书中第2 段说罗布泊神秘,谁能说说它神秘在哪儿?讨论后明确:罗布泊,曾吞噬了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和探险家余纯顺。

3.师:过去的罗布泊是怎样的呢?谁找到了?告诉我们在哪儿?为我们读一下好吗?讨论后明确:牛马成群、绿树环绕、充满生机、生命绿洲。

4.师:现在的罗布泊是怎样的呢?谁找到了?告诉我们在哪儿?为我们读一下好吗?讨论后明确: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死亡荒漠。

5.师:罗布泊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谁能告诉大家是怎样造成的?讨论后明确:一是20 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这一切都是人造成的。

四、欣赏文章的美

美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文字。

美析:请同学们说说为什么喜欢这段文字。鉴赏:请同学们说说他们所读的部分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怎样的感情。讨论后明确:对过去仙湖的惊讶之情; 对现在荒漠的遗憾之情、谴责之情。

五、总结全文

师: 我们通过学习不难看出,全文充满了作者的痛惜之情,为罗布泊的生态遭到破坏而痛惜,为人们的盲目用水、截水、引水、抽水造成的悲剧而痛惜。作者的写作目的就是警醒世人,希望人们树立环保意识,保护生态平衡。文章中还指出像这样的还很多,作者列举了哪些例子?讨论后明确:青海湖、月牙泉。

六、在音乐声中讲故事,播放音乐

师:有一个女孩,曾经从月牙泉边走过,那美丽的月牙泉,就像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乐园。从此以后她就魂绕梦牵,想呀,念呀,每当太阳落向西边的山,她就会想起月牙泉;每当驼铃声声掠过耳边,她就仿佛看到月牙泉……如今世界上每个地方都在改变,她的心里藏着无限忧郁,她想知道月牙泉是否依然,是否也换了容颜……

七、布置作业,学以致用

师:在音乐欣赏中,我们这节课就要结束了,请同学们回顾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借鉴这篇文章的写法,以月牙泉为调查对象,完成一篇习作。

第三篇:罗布泊原创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导入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个标题,“泊”字,泊者,湖也,湖泊湖泊,泊就是湖。“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就是说,罗布泊曾经是一个湖,而且是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消失了。我们自然要问: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美丽的仙湖?什么时候消失的?怎么消失的?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恶果?教训是什么?课文将满足我们求知的渴望。

或:

罗布泊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面,若羌县北部,原是新疆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第二大内陆咸水湖,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丝绸之路”要冲而著称于世。罗布泊蒙古语中有“汇入多水之湖”之意,历史上罗布泊最大面积为5350平方公里,最后干涸时为450平方公里。

一、整体感受

1、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

过去:充满生机广阔美丽环境怡人生命绿洲

现在: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死寂的荒漠

2、泊消逝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

二是人们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四盲)

3、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

悲剧的制造者是谁?

4、造成这些悲剧发生的深层次原因:

人们不懂得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5、吸取的教训:

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发展经济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全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罗布泊消逝的痛惜,以及对人类任意破坏环境的忧虑之情。

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

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 消亡的原因——具体展现荒漠景象——推广到青海湖、月牙泉

二、研读赏析

1、作者为何要花大量篇幅写胡杨树?

2、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课文,找出文章中能震撼你的心灵,富有表现力的句子。

(整体看看全文,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或一段话,有感情的朗读它,并体会一下它们各自的作用.)

(找出课文中抒情的语句,想想表达了什么情感?)

(文中语句有的是直抒胸臆,有的是引用数据,找出几个这样的句子,品读一下,体会它们各自的作用。)

例句:

(!)“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胡杨林以人的感情,“挣扎与痛苦”表现作者为人类盲目破坏环境而痛惜不已的感情。

(2)“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地刺痛着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重。”

用拟人手法,“黄色沙地深深刺痛着我们的心”,实际写出了“我们”看到罗布泊变成了荒漠景象而内心痛苦、沉重的情感,有力地烘托了罗布泊的惨状。这样表达,强化了生态被破坏的悲剧。

(3)“站在罗布泊边缘,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

用拟人手法,形象地描写赋予罗布泊以人的感情,罗布泊向世人流露了“痛苦与无奈”,怎不令人痛心。反复“站在罗布泊边缘”一句,强化了目睹的惨状,也令人痛心而沉重。

(4)“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

“盲目”一词,写出人们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眼光狭隘,不顾整体利益,滥用资源的悲剧。连用了四个“盲目”,以排比的句式,遗憾之情、谴责之情大大强化了

(5)“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

一系列数据具体、确凿,充分说明人们是怎样盲目地拼命地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的,正是这种盲目行,造成了罗布泊的荒漠化。“任意”一词,更突出了人们破坏水资源的无知和愚昧。

(6)“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

此句的“又”字有力地指出了罗布泊的消失是人为破坏生态的恶果,具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指责悲剧制造者的盲目和愚昧。

(7)“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

连用三个“救救”,构成了排比,以强烈的语气发出了拯救生态环境的呼声,表达了强烈的环保意识、忧患意识,振聋发聩。

3、课文为什么具有震撼人心,振聋发聩的力量?

 根本上,罗布泊从美丽的仙湖变成令人恐怖的荒漠,是令人震惊的。

 写法上,对比、拟人、排比等手法的运用大大强化了感情色彩,直接抒情也有撼人

心灵的力量。

课文字里行间充满作者忧患意识,也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试从写作方法方面分析其原因。

• 真实性列举数据

•叙述事实

• 形象性 对比拟人排比比喻

• 抒情性直接抒情

昔日: “罗布泊使我惊讶,罗布泊像座仙湖,水面 像镜子一样,在和煦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

现在: “被斯文·赫定赞誉过的这片水域于20世纪70年代完全消失,罗布泊从此成了令人恐怖的地方。”

显示了巨大的落差,造成文势了跌宕,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这体现了报告文学的特点。其特点具备了新闻和文学两种文体的特点:即真实性;形象性和抒情性。

环境时时刻刻都在恶化,讲述几个发生在你身边的环境恶化的故事,谈谈你的感受!

在我们的周围,这样的悲剧还在不断地上演,你能举出几个事例吗?

三、拓展延伸

1、请同学们拿出笔,为环保出一份微薄之力,写一条宣传标语。

请你为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以及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拟条广告语,呼吁人们关注自然,爱护环境。

保护环境山河美 持续发展事业兴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

尊崇自然、敬畏生命

善待自然,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幸福生活不只在于丰衣足食,也在于碧水蓝天。

提高环保意识 建设美好家园

让大气清新、让天空蔚蓝、让河山碧绿

别让眼泪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爱护我们共有家园

污染环境千夫指 保护环境万人颂

蓝天之下你我他 优美环境靠大家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李清照)

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欣赏大自然、共享大自然)

2、假如你就是罗布泊或者是罗布泊上的最后一株草,最后一朵小花,最后一棵树,最后一条小溪,最后一滴水……你将代表你失去的同伴向人们诉说些什么呢?

3、 提示:我与罗布泊同龄,共百岁。

 我的成长史就是罗布泊的坎坷史。

 从出生—20岁(从斯文·赫定发现仙湖,想象要丰富,拟人化,有情调。)

 从20岁—60岁(扣两次改造,四盲危害重点讲人类对罗布泊的破坏。)

 从60岁—100岁(扣我的少年、青年时代的美好记忆,寻找回来的世界,思念、牵挂梦

魂牵系的故乡山水。展开联想,恳求上苍再赐我一百年,前一百年罗布泊养育了我,后一百年,我要回报罗布泊。)

请你向新疆自治区政府提几条保护生态环境的合理化建议?

作者问自己“罗布泊还能重现往日的生机吗”,你认为呢?

按照课后练习题第3题或第4题的要求写一篇日记.

地球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是灵魂的栖息地,是幸福的源泉。如果家没有了,那我们还能剩下什么?请看看我们的双手,是创造,还是毁灭?请看看我们的双眼,是热切的盼望,还是无助与茫然?让理性回归吧,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变得更蓝,树会变得更绿,水会变得更清……

•罗布泊即罗布诺尔,古称蒲昌海或盐泽,为孔雀河和塔里木河部分流水所汇注,海拔780米。它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若羌县)东北部,是阿尔金山、塔克拉玛干沙漠,库鲁克山包围中的一片水洼。自元代起,这里被称为“罗布绰(chuò)尔“(Lop Nur)。”罗布“是古维吾尔语,意思是聚水宝地;”绰尔"是蒙古语,意为湖泊。罗布绰尔就是汇入多水之湖。

•罗布泊曾是一片面积约3006平方公里的水域,被誉为中国的第二大咸水

湖。碧波浩淼(miǎo),是鸟兽栖息的好地方,而且也是罗布人繁衍生息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

•在公元1888年,俄国人来到新疆罗布泊南的一块绿洲进行考察,发现一群

马的行踪。德国人曾在这里捉住一些野马。英国人也捕到了几峰骆驼,当中、瑞联合考察团在罗布泊考察时,罗布泊的湖上可以荡舟,水中有鱼。

•可到现在,除了风沙、烈日与白茫茫的盐壳外,罗布泊的水已消失的无影

无踪。其中心二万平方公里的罗布泊地区已杳无人烟。作为曾红极一时的罗布泊二邑:车师国和楼兰国,也不复存在了,只留下风沙漫漫的串串驼铃之声。

课文层次:

一、(1—3)今日罗布泊的荒凉景象

二、(4—8)上溯历史上的美丽情景

三、(9—14)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四、(15—25)今日罗布泊的荒凉景象

五、(26—28)发出这个拯救生态环境的号召

第四篇:罗布泊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

凤咀中学周田菊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过程与方法搜集资料和筛选信息,合作探究

情感与态度体会课文的基本理念(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重 难点】

重 点:

1.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理解本文运用对比、拟人、列数据等写作方法。

3.体会课文的基本理念(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

难 点:

①培养学生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

②体会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方法】

1、学生预习,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2、多媒体课件演示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设计】

一、课前预习

1、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

2、完成“读──读,写──写”。

3、查找并搜集有关“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等的资料。将发现的问题整理到学习笔记上。

二、课堂教学内容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二)说说今昔罗布泊

1、说说由题目想到的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3、罗布泊过去是什么样,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子?”

男女生分组概括

(三)探探变化的原因

学生自由选读文中揭示罗布泊变化原因的句子或段落。

请从课文中探寻的变化原因整理后发布给同学们。小组合作,推荐人选,原因发布,看谁说得又准又全。

(四)思思变化的教训

1.作者对罗布泊的消逝怀着怎样的感情?精读文中相关句子,指导朗读

点拨文章体裁及报告文学的特点

2.罗布泊的变化给了我们什么教训?

三.拓展延伸

1.书中还介绍了哪些同样的悲剧?

2.(1)如果你是这位世纪老人,见证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你将向你的子孙后代或伴随你成长的罗布泊诉说些什么呢?

(2)假如你就是罗布泊或者是罗布泊边上的最后一株草,最后一朵小花,最后一棵树,最后一滴水,最后一条小溪„„你将代表你失去的同伴向人们诉说些什么呢?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制止生态恶化,让我们携手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地球!

五、板书设计

第五篇:罗布泊教案.doc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萧瑟、和煦、干涸、吞噬、裸露”的读音、字形、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3、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设问、概括提要的方式理清行文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揣摩语言,体会课文语言底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增强语感,丰富语言积累。

3、运用课文的理念,联系现实,思考关注环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教学重点 :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的原因。

2、理解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我们在西部开发中该吸取哪些教训。教学难点:

1、品读课文,揣摩语句,体味其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

2、探究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体验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我国西北地区有一个曾经非常美丽的仙湖;那是一个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那是一个充满神秘的地方,我国科学家彭家木、探险家余纯顺先后在那里失踪、遇难;那是一个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的地方; 那就是罗布泊。

罗布泊,曾经是有水的,曾经是有很多水的。一个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成了沙漠。是什么原因使罗布泊发生了如此大的变故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曾经的仙湖——罗布泊。(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题目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必要的信息?

罗布泊,原本是非常美丽的仙湖,如今却消逝了,成了荒漠。

2、提问:针对题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1)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的仙湖?(2)现在的罗布泊是什么样子?(3)什么时候消逝的?(4)为什么消逝?(5)同样的悲剧还有哪些?(学生先找,交流、归纳)

3、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1)用笔画出你所解决的问题以及不懂的生字新词。

(2)圈点勾画,筛选关键语句,概括文意,归纳要点。

4、需掌握的词语:

萧瑟(xiāo sè):形容冷清、凄凉。..和煦(héxù):温暖。..干涸(hé):(河道、池塘等)没有水。.吞噬(shì):吞食;并吞。.裸露(luǒ):没有东西遮盖。.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界变化很大。

5、学生自由回答提出的问题,教师总结。

明确:

(1)罗布泊过去是广阔、美丽、充满生机的湖泊,罗布泊周边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文章4——8段介绍罗布泊昔日的风貌。关键词“仙湖”)

板书:昔日的罗布泊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流清澈——仙湖。(投影显示)(2)现在的罗布泊变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杨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见飞鸟,令人恐怖。

(文章1——3段,今日罗布泊样子,关键词“戈壁滩”。

板书:今日罗布泊:没有一棵草,没有一条溪,不见一只鸟——戈壁滩。(投影显示)(3)罗布泊消逝于20世纪70年代。

(4)消逝的原因有两个:一是20世纪20年代塔里木河曾经人为改道,导致下游干旱缺水;二是盲目滥用塔里木河水资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罗布泊断水,生态环境彻底破坏。

板书:改变河道 人口急增

(5)同样的悲剧还有:青海湖湖水下降,陆地向湖中延伸;月牙泉水域缩小,有干涸之势。

板书:同样的悲剧——青海湖 月牙泉。(投影显示)

全文的思路:今昔(对比)=> 消亡原因 =>具体展现荒漠 =>推广(青海湖,月牙泉)=>发出呼吁

三、合作探讨,深层探究,突破难点。(学生齐读12、13段)讨论:

1、造成了罗布泊的消逝深层原因是什么?

明确:具体体现是两次改道和四个“盲目”。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头脑里根本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盲目就是目光狭小,只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盲目就是不懂自然规律,不懂生态平衡,不懂上游将水抽干了,下游的河道将会干涸,周边生态环境就会严重恶化,乃至沙化。(只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2、我们应吸取怎样的教训?对西部大开发应提出哪些忠告?(学生讨论)开发要克服盲目性,认识自然规律,认识生态平衡,谋求发展必须抓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3、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痛惜之情、作者强烈呼吁:拯救生态环境

四、品读课文。

教师: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兼有文学、新闻两大特点,新闻要求真实性,文学要求形象性、抒情性。自由阅读课文,画出文中你认为文章中表明真实性或者抒情性的材料(句子)。

1、体味真实性。

真实性的语句:如“<汉书.西城传>根据史书记载具体数字”等。

2、感受形象性。

生动修辞的句子:如第20、22段,赋予胡扬林以人的感情。对比、拟人、排比手法。

3、体会抒情性。

如“此时此刻我们停止了说笑„„”表明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五、拓展延伸。

说说我们生活周围环境被破坏的事例,谈谈你的想法。

① 向自然环境任意排放废弃物,污染环境;a、大气污染b、水质污染c、噪声污染d、食品污染及具危害

②不适当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环境。指与湖争地、乱砍乱伐森林、破坏草原等。1998年,我国长江流域爆发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灾,其原因之一,就是与湖争地乱砍乱伐森林、不适当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这一沉痛的教训,我们一定要牢记。

六、布置作业。

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停止破坏生态平衡,尽力拯救已被破坏的环境,防止生态的继续恶化。

七、课堂小结。

罗布泊的今昔变化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教训,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只要人人都拥有一颗保护地球的慧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更蓝,树会更绿,水会更清!我们宁愿多一块人间的乐土,也不要一片荒凉的罗布泊!

板书设计:

罗布泊过去:绿洲 仙湖 消亡的原因:改道 四盲

今日:沙漠 神秘青海湖

同样的悲剧:月牙泉

下载罗布泊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罗布泊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罗布泊教案(定稿)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吴岗 教学目标: 1.掌握“读一读,写一写”的生字词。 2.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学重难点:目标2、3 教学时......

    罗布泊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体会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利用信......

    罗布泊教案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2、掌握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悟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过程与方法: 1、......

    罗布泊教案(汇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沛县唐楼中学朱茂磊 ●教学目标 1.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

    12 罗布泊.教案(最终定稿)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教学目标: 1、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原因2、探究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应吸取的教训3、联系现实,关注环保问题教学重点: 1、 了解罗布泊......

    李教案罗布泊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执教老师:李玉敏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比手法了解罗布泊的过去与现在,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2、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联......

    罗布泊教案(精选五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镇巴县泾洋中学魏兆芳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掌握罗布泊消失的原因,感悟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培养学生......

    罗布泊教案五篇范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大坝中学 袁治年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二)过程和方法: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