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著名华裔经济学家预测2020年中国GDP将超美国
著名华裔经济学家预测2020年中国GDP将超美国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12月08日 08:03 新闻晨报
晨报讯 在人的素质、市场经济制度和后发展优势等“三大动力”的推动下,只要能保持6%的年增长率,那么到2020年,中国的GDP将超越美国。
12月6日,著名华裔经济学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邹至庄教授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时作出上述预测。
邹至庄表示,要预测中国经济能否继续高速发展,首先要找出支持中国经济在过去20年高速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然后再分析这些因素在未来是否依然存在。他把这些因素总结为“三大动力”:中国人的素质、市场经济制度和后发展的优势,这和当初的亚洲四小龙非常相像。而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三大“动力”仍将存在。因此,中国经济仍会持续高速增长。不过,随着进一步的发展,后发展的优势会逐步减弱,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因此减缓。
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1998年时,中国的GDP是美国的一半。邹至庄教授在“三大动力”的支持下大胆预测,假定从1998年到2020年,中国经济平均的年增长率为6%(这个速度对中国来说比较低),而美国经济同期的增长率为2.9%(这个数字对美国来说相当不错了),那么到2020年,中国的GDP将超过美国。
第二篇:美国华裔专家被诉向中国泄超导技术秘密美国中国专家
美国华裔专家被诉向中国泄超导技术秘密美国中国专家
美国天普大学物理系主任、世界知名超导专家郗小星遭逮捕,21日出庭,美司法部指控他向中国提供美国企业的超导技术“秘密”,以换取“名利双收的职位”。美联社说,一旦所涉罪名成立,郗小星面临至多80年监禁和100万美元罚款。
据了解,郗小星案早早“备案起诉”,调查人员援引私人邮件获得“证据”,把原本是郗教授与那家美国企业的民事纠纷变成了美国政府起诉的刑事案件,而“泄密受益者”的矛头指向中国。
事关超导技术
郗小星21日在位于宾夕法尼亚州费城的费城东区联邦法院出庭聆讯,受到“通信欺诈”、“协助和教唆犯罪”等多项罪名指控,稍后以10万美元保释。美联社记者22日致电郗小星位于费城郊区的家,接电话的人表示无法置评。
郗小星现年47岁,长期从事氧化物和镚化物薄膜的材料物理研究,是二镚化镁超导薄膜技术领域的领军人物。旅美多年后,他加入美国国籍。
美司法部起诉书显示,2002年至2003年前后,郗小星利用学术休假,与一家美国企业合作时,得以接触到一种给二镚化镁超导薄膜制备领域带来革命性发展的设备;2004年,他利用美国国防部提供的研究资助,寻求向那家美国企业购买一台这种设备,对方起初没有同意,但在2006年1月前后同意郗小星使用,为期12个月,郗小星则签署协议书,承诺仅用于测试目的,不会向第三方复制、出售、转让或以其他方式散布这台设备,也不会对这台设备施以“逆向工程”。
协议书强调,那家企业向郗小星提供这台设备,并不构成它的“商业化”,而只是用于“测试目的”。起诉书和宾州联邦检察官办公室没有提及这种设备到底叫什么。
2002年9月,郗小星和同事在《自然材料》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宣布在世界上首次制成大电流二镚化镁超导薄膜材料。先前,研究人员发现二镚化镁在超高温条件下具有超导性,而郗小星和同事成功用二镚化镁制成高质量薄膜材料,不仅表面平坦,还可以载送每平方厘米1000万安培的大电流。当时还是副教授的郗小星告诉媒体记者,这一新材料工艺有望投入实际运用,比如用于制造新型微波器件。
暂不清楚起诉书所说设备是否就是用于制造大电流二镚化镁超导薄膜材料,也不清楚郗小星与那家起诉书没有提及名称的美国企业在这方面到底是什么合作关系。
被指“协助中国”
不过,美司法部起诉书的重点不是与超导技术相关设备,而是郗小星“多次复制、出售、转让、散布或以其他方式分享这台设备及其技术”或“未遂”,由他本人直接进行或得到“他指导的、来自中国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协助,受益者则是“位于中国的第三方、包括一些政府实体”,目的是帮助这些中方实体在超导技术领先世界。
起诉书指称,郗小星大约在2002年加入中国政府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2004年至2012年前后,郗小星策划并实施从那家美国企业骗取技术的“阴谋”,向中方实体提供技术并协助它们进一步发掘和使用这种技术,为他本人和中方实体牟取“经济利益”。
美方检察官援引他们截获的电子邮件指称,郗小星还提出帮助中方实体建造一座世界水平的超导薄膜实验室。
起诉书称,作为交换,郗小星反复寻求在中国获得一些“名利双收的职位”。
宾州联邦检察官办公室发言人米歇尔·穆采林说,她无法就郗小星寻求那些职位、是否获得置评。
记者查询互联网发现,郗小星曾受聘上海交通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兼职教授、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客座教授,2006年2月出现在教育部发布2005“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人选公示名单中。
郗小星1977年进入北京大学读本科,1987年在北大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95年加入宾州州立大学物理系,后获任终身教授,2007年成为美国物理学会会员,2009年进入天普大学科技学院物理系任教。
天普大学发言人雷·本茨内尔在一份声明说,鉴于郗小星需要集中精力应对诉讼,校方已经任命一名物理系代理主任,但郗小星作为天普大学教师的身份没有变化。胡若愚(新华社今晨特稿)
胡若愚
(原标题:美国又一华裔专家遭起诉)
第三篇:将中国旗袍文化营销到美国
将中国旗袍文化营销到西方
摘要:旗袍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民族服装。集满、汉文化于一身。它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结晶。由于中西文化不同,再将旗袍营销到西方过程中,必须考虑中西文化异同,制定文化整合策略,将旗袍文化,中国文化营销到西方
关键词:旗袍 产品文化 品牌文化 差异化战略
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旗袍更是中国女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装,其形制体现自然和谐、内敛含蓄之美,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瑰宝,被国际上公认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服饰。通过对旗袍的研究可以看出:旗袍的独特魅力在于它所包含的文化底蕴。一方面是传统旗袍中体现出来的传统文化意蕴,另一方面是在旗袍发展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文化意蕴。[1]而在经济日趋全球化,文化日益交融的今天,企业要想将中国旗袍文化营销到西方,必须重视营销过程中分析文化环境,识别不同价值观之的差异,中西文化差异,营销人员 在进行营销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化的差异性,最大限度地减少文化的差异给营销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大程度地将企业自身文化融合到当地文化中西方国民消费的策略,在西方市场上营销旗袍文化。
一、旗袍中的中西文化差异与融合 1.旗袍表现不同的中西文化内涵
旗袍行成中国女性服饰的一种民族传统服饰,其重要原因是中华民族内在凝聚力的外在表现。旗袍采用比例式的造型结构,整件服装上下、由独块衣料制成,结构严谨、线条流畅,没有任何不必要的附件装饰,正符合东方女性的身体结构,能衬托东方女性的形体之美,这正是东方人讲究和谐统一的文化底蕴的体现,抑或是中华民族统一团结的自然流露。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旗袍历经沧桑而不变其神韵,而且还要流传下去,正显示了中华文化连续性的特征。如今旗袍在造型上采用符合中国女性体型的立体造型方式,它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同时,大量吸收了西方的思想观念和制衣技巧,融合并演变出东西合璧的现代旗袍。在20世纪90年代,西方女性穿上中式旗袍,她们只是好奇而已,兴趣来了就试试。因此,旗袍无法体现更深层次的西方文化内涵。但是西方也有西方的服饰文化。西方男子的晚礼服——燕尾服和女性的晚礼服都很能显示他们的服饰个性,这也是他们的文化传统。特别在女性服装设计上表现大胆、豪放、飘逸、华贵,甚至不怕坦胸露乳,这都是西方意识形态的反映,也彰显了中西文化的差异。
[8],求同存异,制定适合2.旗袍反映了不同的中西方民族的心理
人因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经济状况和地位等原因,心理状况是各不相同的,表现在现实中也是千差万别的。在旗袍上所表现出的中西方民族心理状态的差异性是显而易见的。西方女性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女性走起路来是大步流星,臀部左右摆动,抬头挺胸以显神气,在服装上竭力表现为崇尚人体美,追求个性。东方女性则不同,东方女性受儒家思想的熏陶,注重追求的是一种内在修养的柔美和气质,如含蓄、庄重、典雅、温良、重礼仪,动作不过于夸张,走路不快不慢,臀部左右摆动不大,呈中性化,体现东方女性一种含蓄之美。这些都是表现中西人的不同特质。
3.旗袍在中西方女性体型上的不同表现
旗袍不能脱离人体而孤立存在,它必须以人的头、颈、肩、臂、胸、腰、臀、腿、手、足等要素相协调,这样着装才能与人的众多曲线巧妙结合构成完美整体。从这一意义说,对东西方的人体进行分析来看旗袍是十分必要的。从解剖学的角度说,中西人的骨骼块数是相同的,但东西方人的身体结构有着明显的差异。西方女性身材高大,胸部较丰满,臀部较宽并且翘势较高,整个身体从侧面看去成s曲线型。相比较而言,东方女性身材适中,胸部、臀部起伏不大,从侧面看去成曲线型。正因为中西人形体不同,女装基本造型不同,体现的气韵风格也不同。
虽然中西文化有很大不同,这种文化不仅体现我们自己的行为,而且体现我们对他人行为的要求[2],但是为避免由文化差异引起的殊多矛盾与争端。企业在营销旗袍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中西文化差异。
4.中西方文化在旗袍上的互相融合
其实,差异带来的并不完全是分歧,处理得好,可以使文化的差异性变为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借鉴,互相促进,推动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我们要认识到,文化还有融合性的特点。就旗袍而言,原来的传统中式旗袍在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就受到西式连衣裙的影响,旗袍的局部被西化,在领型、袖型,采用西式的处理,如用荷叶领、西式翻领、荷叶袖等,或用左右开襟并镶花边。旗袍的裁法和结构,采用了胸省和腰省,相继出现了连袖式、对开襟、琵琶襟等形式。改型后的旗袍既保持了传统韵味,又能体现时尚之美,比传统的中式旗袍更好看,也就更能显现女性身形之美,这就是连衣裙的“洋为中用”,这正是一种文化的融合。文化的融合是双向的。西方人崇尚自我,这是他们的价值观念。在他们眼里,越是从未见过的,越是差异悬殊的,就越产生兴趣,就越想尝试,以表现自我。正因为这样,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旗袍也在西方各国流行,特别在西方各大高校还流行中国的立领、斜襟、对襟、盘花扣等。近几年,旗袍也成为西方的一种流行时尚,这是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渗透,西方文化也表现出对东方文化的接纳。
二、营销中国旗袍文化策略 1.品牌文化整合策略
品牌文化是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印象、感觉和附加价值,是结晶在品牌中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审美因素等观念形态和经营行为的总合[3]
。将旗袍打造成一种中国服饰品牌,是企业维系与消费者关系的重要手段,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竞争优势。但一定要给旗袍一个恰当的品牌文化定位,因为人们总是喜欢与和自己具有某些共同点的人相处,总是容易接受与自己固有观念和态度相符合的事物
[4]
。所以,当消费者遇到与自己文化理念不一致的品牌文化时,往往会根据自己惯有的心理程序对企业品牌做出判断,总是排斥、抵制与自己固有理念不同的品牌文化,而乐于接受、认可与自己固有理念一致的品牌文化。因此,企业在旗袍文化品牌塑造时,首先要对目标市场的文化理念采取积极的融合态度,在品牌文化中注入目标市场的文化元素,减少目标顾客对品牌文化的差异感,再逐步提高品牌文化的影响力,逐渐影响、改变目标顾客的生活习惯。企业需要选择恰当的品牌文化定位角度,确定品牌文化各个要素的基本特征,进而指导具体的品牌文化整合措施。
2.产品的文化整合
产品是企业提供给市场、用于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产品或服务
[5],消费者通过使用产品逐步了解企业品牌。产品的文化适应性将直接影响目标顾客对品牌形象的判断。由于目标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偏好、使用方式和审美观念等都具有特定的文化特色,因此,企业要从目标市场的文化需求出发,促进品牌产品的文化整合。
(1)对产品进行适应性改造,目标顾客口味偏好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在一个市场中广受欢迎的产品在另一个市场上却存在滞销。因此,企业应该在跨文化营销调研的基础上,根据目标顾客的喜好对产品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目标顾客的差异性需求。在营销旗袍时,大可把旗袍制作收腰合体,加大开衩,结合流行趋势,融汇西方时装的特点,既适应礼仪活动需要,又完美地达到了实用性
[6]。
(2)选择合适的包装策略
目标市场的法律法规以及目标顾客的消费习惯和文化理念等,都会影响产品的包装策略,进而影响企业的品牌形象。企业应该选择合适的包装形式,对旗袍进行适当程度的包装,满足目标市场对产品外在形象的需求。有利于企业品牌的推广。
3.广告文化整合策略 广告文化是指蕴含在广告运动过程中的,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和认同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生活方式的总和,它是一种以广告为载体,以推销为动力,以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为宗旨的文化传播形式,其传播过程是一个人们共享社会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价值观念不断被传送:强化和公众接受社会文化教化的过程
[7]
。在广告中大力宣传中国旗袍不仅表现出东方女性的柔美和气质,而且还能体现出西方女士崇尚人体美,追求个性、自由的风格。既可以影响目标顾客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又会对目标顾客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精神追求等意识形态层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4.实施文化差异化战略
世界由一个市场组成,这个市场包括有多种偏好的人们
[15],产生的不同偏好的消费群体,造成了文化差异。所谓差异化战略就是:企业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创造出自身的与众不同
[9]
。不仅仅是自己的旗袍和服务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服饰和服务,更重要的是根据文化的差异性,在自己的旗袍和服务中产生一定差异性。在向消费者提供同类旗袍的过程中,同时又能使得同类旗袍存在某种差异能够满足主流文化差异造成不同偏好的消费者的需求。但同时要注意亚文化的需求,因为:“营销人员是完全可以选择亚文化作为他们的目标市场。而且在亚文化目标市场会有意外的收获发生
[10]
。特别而且对于广大生产商和零售商来说,有些时候,刻意去培养少数或者是不占主流的顾客需求市场,就可能意味着产生在市场中生存还是被淘汰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
[11]。
当企业在目标市场站稳了脚跟之后,在尊重目标市场里各种有差异的文化的同时,努力寻找其与企业自身文化的差异以及啮合点。
再通过有效宣传,激发作为营销目标的消费者群体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并将这种文化认同转化为消费者的现实需求[12]
。使企业在目标市场取得一定的成功,之后再继续尝试将本企业的文化与当地文化相结合,输出一种代表企业自身与目标消费群体的文化相融合后的文化形式或价值观。这样,企业就可以真正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建立长期的 消费者忠诚。在以本企业文化为基础上进行文化营销策略可以在产品、品牌、广告、数字上做文化营销等等总结:
旗袍是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它既有沧桑变幻的往昔,更拥有焕然一新的现在,它是东方文化的体现,也被西方文化所接受;它是为东方女性打造的,同时也为西方女性所喜爱,虽然各国的文化背景不同,传统习惯也不一样,但是,追求美的灵魂是相通的。我们希望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打破以往非白即黑的思维定势,进一步推行中西文化间的交融,让
[14]
[13]
而其具体实施体现在多个方面。文化不断创新和发展,一方面,让西方了解古老灿烂的中国,另一方面,中国也要了解世界,从而在更广泛的领域走向世界。总之,企业在营销旗袍时,一定形成中国旗袍特色文化,企业文化,民族文化,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其实不论是旗袍文化,酒文化,饮食文化等,在营销过中国文化程中,中国企业一定要了解、适应文化环境,坚持本土化战略,融入目标市场的民族元素,以适应目标市场的文化需求。其次要创造全方位、高品位的的文化形象和文化氛围,力求文化创新,以文化亲和力启动市场,将文化定位贯穿于产品定位、设计、生产、包装、经营等环节中,突出文化的民族特点和历史内涵。创造性地运用传统文化将给市场营销带来新的活力和优势。最后不断强化企业文化,民族文化建设,使其成为文化营销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于金兰中华旗袍[M]辽宁:辽宁民族出版社,1995.[2]甘碧群.国际市场营销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l999.72-84.[3]孙朱立.品牌文化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嚣拉里·A·萨莫瓦尔,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交漉(第5版)[Il】.北京t北京大学出舨社.2004.
[5]市场营销学/赫连志魏,李航,尤振来.北京机械出版社.2009.8 [6]袁杰英.中国旗袍【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7]周延风.文化价值观对消费者行为影响的实际应用【J】.当代经济.2002.12. [8]何伟俊.市场营销中的文化因素与跨文化营销理论体系构建[J】.学术研究/经济学、管理学,2000,(12):23—27.
[9]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M].华夏出版社,1997.
[10]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新千年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11]Glen·A·Beres.Cultural Marketing:Grabbing a Bigger Slice ofthe Pie[J].JCK;2005,(10):90一96.
[12]朱捍华.试论中国企业的文化营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1):430—432.
[13]陈树文,隋振杰.中国企业文化营销模式探析[J].商业研究,2004,(18):138—141. [14]蔡继荣.文化营销——企业营销能力构建的战略选择[J].商业研究,2003,(3):135— 137.
[15]Levitt,Theodore.The Pluralization of Consumption[J].HarvardBusiness Review,1988,(66):7—8.
第四篇:英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梦吸引力首超美国梦
英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梦吸引力首超美国梦
2014年03月21日 16:22:50 来源: 国际在线
分享到: 3
近日,英国最大的广告和传媒集团WWP公司在英国议会下议院发布了题为《中国梦的力量与潜力》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国梦提出的时间虽短,但其吸引力却首次超过了美国梦。
该报告是WPP公司对中国品牌调查的一部分。本次调查由英国WPP集团联合其下属的华通明略、光速研究两个国际性调查机构开展。调查实施时间是2013年9月29日至10月15日。在中国、美国和英国各选择500名有代表性的受访者,通过25分钟的在线问卷调查形式完成。
报告认为,在个人梦与国家梦想的关系问题上,中国人更看重家庭幸福和和国家强大,70%的中国人认为中国梦的实现对自己很重要,这一比例在年轻人群体中达到76%,远高于美国的65%和英国的39%。尽管中国梦提出的时间比较短,但其在本国的传播力是最强的。数据显示,中国梦、美国梦、英国梦在各自国家民众中的认知率分别是:92%、81%、10%。报告显示,三国受访者都对中国的未来表示有信心。但相比中国人,美英两国民众对中国未来经济状况不太乐观。在中国,80%的人认为美国是当前最强大的国家,但问及未来时,回答中国或美国将是最强大国家的人数则基本持平。在美国,超过1/4的人认为将来中国会是最强大的;在英国,民众普遍认为现在美国是最强大的,但将来会是中国。
在品牌认知方面,超过2/3的中国人认为,品牌的国际影响力意味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过半数的中国人相信将来会诞生伟大的中国品牌。
第五篇:中国将2014年GDP增速目标设定为7.5 左右[小编推荐]
中国将2014年GDP增速目标设定为7.5%左右
据新华英文报道,中国将2014年GDP增速目标设定为7.5%左右。李迅雷(微博)对腾讯财经表示,数据符合预期没有意外。
将经济增幅设定在7.5%的强劲目标将发出强有力的信号,即中国政府将支持经济增长;同时,“7.5%左右”留有余地,不至于让政府陷入尴尬境地。
野村证券认为,政府与这一增长目标相关的措辞将值得关注,原因是可能表明政府是否将至少在某些季度中容忍低于目标的增长率。
过去一年,高层多次强调不以GDP论英雄,各地方也早已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风向,纷纷下调GDP预期。
李克强之前在多个场合阐述了其经济思路。“我国正处于必须依靠经济转型升级才能持续健康发展的阶段,统筹推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十分重要”,“这样一个合理区间内,要着力调结构、促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南京律师:http:///nanj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