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暨党群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是一部关于“三年自然灾害”的电影作品,电影通过高远的立意,细微的着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讲述了1961年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到河北邯郸伯延公社,在不到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走村入户,进行深入调研的感人故事,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
影片深刻诠释了我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群关系是党的生命力之所在。血溶于水的党群关系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实基础。我们从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真切地感受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是多么淳朴和真挚。周总理深入田间地头,细致了解村民生活的事实真相,真正做到了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正是通过发挥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让大家深刻地领悟到如何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去解决“四风”问题,去更好地实现为民务实清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我们党员干部只有踏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让我们的党长盛不衰,才能让我们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实现!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观念和群众利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做好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党的各个历史时期,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都发表过许多精辟的论述,指引着我们伟大的党和人民正确前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这新的历史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又作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的重大决策,明确了开展党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方法措施和重点举措,再次把群众观点、群众观念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是对我们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提醒,也是对我们更好工作的要求。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党发展壮大的历程,是一部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生动历史;党长期执政的历程,是一部为了群众、服务群众的鲜活历史。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丰富、办公条件的改善、执政环境的优化,有的党员干部发生角色错
位,由“公仆”变为“主人”,自认为可以主宰群众、支配群众、代表群众,从根本上脱离了群众;有的党员干部不关心群众,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漠不关心、久拖不办,从感情上伤害了群众;有的党员干部与民争利,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以权谋私、贪污腐化,在阵营上推开了群众„„虽然,这些现象仅存于党内少数成员身上,但这些行为,损害了党的形象,败坏了党的声誉,腐蚀了党的肌体,玷污了党的纯洁,伤害了人民的感情,降低了人民对党的信任度,削弱了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在发展与改革面临拐点的关键时刻,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乘着“创先争优”活动的势头和东风,通过一系列办法和举措,让党员干部深刻剖析在贯彻群众路线中存在的问题,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知道“我是谁”;借助鲜活有效的活动载体,让党员干部走基层、接地气、转作风,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明确“依靠谁”;加强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将深入基层、走进群众固化党员干部的常态行为,一切为了群众着想,弄懂“为了谁”。通过扎实有效的实践活动,让党员干部增强宗旨意识,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影片还生动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主席曾讲过“为群众服务,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这在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大雨之夜,周总理不顾疲惫虚弱的身体,带着工作人员与群众抢救地瓜苗;彻夜总结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毛主席通话汇报情况„„这一个个镜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领袖人物与老百姓零距离的接触和坦诚的交流对话,是一种自觉置身于群众之中、“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
这部影片让我们更加直观地体会到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以及将我党宝贵精神发扬光大的必要性。
作为一名党员,我一定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切实增强群众观念,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切实把党的优良作风落到实处。
在这次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一定会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贯穿活动的始终,严格要求自己,通过学习对照、听取群众意见、认真整改落实等形式,改进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一定紧紧围绕党的作风建设,一言一行都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努力维护党的务实、清廉、勤政形象。
始终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真正了解到群众的所思所想,更深切地感受到民生疾苦,更具体地知晓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要求,从而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当然,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想的同时,我们也应带着党的要求、政府的布局、单位的期望下去,去传达上级的规定、指引的方向以及我们应当为之坚决执行认真落实的工作。
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对立。如果党员脱离了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他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工作就会被动、就会失败、就会被人民所抛弃。我们要更加紧密的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中心的党中央周围,自觉地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实增强群众工作的本领,把群众工作贯穿、落实到我们的工作中,把群众中蕴藏的无穷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我们的国家建设过程中来,做到上下一心、团结一致,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
第二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学习心得
将周总理的精神贯彻到工作中去
罗世宝
观《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有感三月十三日下午,我有幸观看了正在热播的《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电影,影片朴实无华但寓意深刻,对与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启迪作用。
影片主要讲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我国遭遇了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加之大跃进的失误,及前苏联的连续逼债,我国国民经济陷入困境,全国爆发了大饥荒,而此时,越来越多的群众矛盾指向了大锅饭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周恩来总理去革命老区伯延公社进行调研。但去了之后,周总理遇到了大难题,伯延公社主任郭凤林基于朴素的阶级感情和为党分忧,为国担难的信念,故意弄虚作假,粉饰太平。因此,周总理看到的是歌舞升平,听到的是一片赞扬,吃到的是鸡蛋红烧肉。但难得的是,周总理最终明察秋毫,去伪存真,不但解决了伯延人民的疾苦,更是由伯延公社取消公共食堂而推广到全国,开创了中国农村自主经济,按劳分配,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新局面。
我认为周总理调研成功主要基于三点,一是,周总理时刻心系人民,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始终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细致的观察与思考。周总理肯定不会轻信郭凤林一面之词,而是周总理兢兢业业,把解决群众困难放在首位,夜以继日的辛苦工作。二是,周总理主动避开公社干部,转而去交最贫苦的群众,如亲自探望小女孩,生病的奶奶,和德胜的妻子,一同在田里插秧。结交二廷做朋友等等,用自己赤诚的一言一行感动干部和群众。三是,周总理肯定在调研之前就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对于中国经济发展遇到的瓶颈,对于公共食堂的利与弊都做了充分的理论研究。然后才能更好的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在实地调研时可以更准确的去判断、去分析、去理解而做出决策。
辛苦的四天四夜,牺牲休息和吃饭的时间,坚持工作。总理身体力行的感召和苦口婆心的开导,使得郭凤林等人终于幡然醒悟,承认错误说出了实情。最终周总也与毛主席通话后,向大家宣布:“大食堂还要不要办下去,伯延人民自己说了算”!因此,只有深入群众才能了解群众,只有了解群众才能更准确地做出决策,进而惠及群众。
这次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因此,作为一名党员,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听从党的指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深入基层,为群众排忧解难,真正从思想上,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开展。为党争光。
二〇一四年三月十六日
第三篇:观看《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四风之害》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
观看《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四风之害》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
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活动安排,中心组织全体工作人员观看了展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优良作风的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及反面典型专题片《四风之害》,很受教育,感受颇多。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四风之害》两部影片,即从正面再现了周总理深入基层、体察民情的感人故事,讴歌了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和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深刻阐述了我党面对重大历史考验时,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肩负的艰巨历史责任和崇高使命;又从反面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概括了“四风”的外在表现形式,挖掘了“四风”问题的思想根源,阐述了“四风”给党和人民事业带来的严重危害。对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充分认清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严重性和现实危害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切实提高参加教育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由于我们党长期执政,脱离人民群众的危险比以前大大增加,而脱离人民群众对于人民群众可能产生的危害,也比以前大大增加了。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1949年3月,毛泽东把党中央迁移北平比喻为“进京赶考”。实际上在我党历史上,如“三年自然灾害”这样的大考、中考、小考,从来都没有中断过。我们党走到了今天,过去考试合格。那么,今后,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大复兴的中国梦,也要考试合格。否则我们的目标就难以实现。这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提出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这是时代的呼唤,是人民的要求,是党心民心所向。为民,是党的群众路线核心问题,更是新的历史方位对党进行的深刻检验。务实,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本质特征,更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改进作风的迫切任务。清廉,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更是在新的考验面前党要解决的严峻课题。为民,才能体现党的政治本色。务实,才能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清廉,才能“打铁还需自身硬”,取信于民,赢得民心。而要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对我们每个党员领导干部来讲,就是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注重解决好认识问题、情感问题、能力问题、作风问题、机制问题。坚持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历史观和人民至上的价值观,敬畏人民群众;深刻认识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精神父母,感恩人民群众;深入实际、深入基层,锻炼品质,净化心灵,亲近人民群众;刻苦学习,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干好工作,报答人民群众。建立制度,完善机制,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服务人民群众。
党的根基在于人民,血脉在于人民,力量在于人民;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的最大政治优势,也是我党的看家本领和传家宝。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执行情况主流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主流也是好的。但也要清醒的看到,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还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特别是“四风”之害,还没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形式主义,就是凡事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只讲究外在形式、不注重内容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在当前,其主要变现为学风不正、知行不
一、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不求实效。
官僚主义是一种以权力本身作为权力运行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而背离党性、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思想意识和工作作风。在当前,其主要表现为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指手画脚、不重落实、审批繁杂、执行梗阻。
享乐主义,就是把个人享乐而不是为人民服务当作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和人生价值的最高标准。当前,主要表现为精神懈怠、慵懒疲沓、自我陶醉、标杆不高、追逐名利、贪图享受。
奢靡之风,就是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和消费时代的到来,醉心追求大手大脚、挥霍无度、养尊处优的享乐消费。在当前,其主要表现为灯红酒绿、铺张浪费、以权谋私、腐化堕落,把奢华当作时尚,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四风”之害,严重违背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当前群众深恶痛绝、反映最强的问题,是迫在眉睫、非解决不可的问题,也是损害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根源。抓住四风之害,就能抓住要害,对症下药;解决好四风之害,就能使我们党的作风和党群干群关系有一个大的改观。反之,如果对其轻视小视、见怪不怪、听之任之,让其长期存在和蔓延扩散,必将酿成“千里长堤蚂蚁群居之患”,严重腐蚀党的肌体,严重阻碍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动摇党的执政基础和地位。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把主要任务聚焦在作风建设上,认真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之害,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这既明确了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目标任务,又指明了全面改进和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二〇一四年三月二十五日
第四篇:《周恩来四个昼夜》观后感
《周恩来四个昼夜》观后感
纺织城建设管理办公室 赵磊
近日,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级党组织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中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观看电影故事片《周恩来四个昼夜》。
“大者含元气,细者入无间。”这是小制作、大题材的主旋律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所展现出的独特魅力。这部电影通过高远的立意,细微的着墨,讲述了1961年新中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大病初愈的周恩来总理来到河北邯郸伯延公社,在不到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夜以继日走村入户,深入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影片生动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主席曾讲过,“为群众服务,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这在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大雨之夜,周恩来不顾疲惫虚弱的身体,带着工作人员与群众抢救地瓜苗;彻夜总结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毛主席通话汇报情况……这一个个镜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领
袖人物与普通百姓间零距离的接触和坦诚的交流对话,是一种自觉置身于群众之中、“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也是这部影片所诠释的主旨。
影片充分展现了我党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我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作风。影片对周总理一步步揭开公社干部“善意”的隐瞒,最终了解到当地群众生活的真实情况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周总理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精神和作风不仅是该片的主基调,而且对今天的我们具有深刻的启迪。周总理之所以能够真正了解到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一是靠真心。周总理是抱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来到伯延公社的,郭凤林等同志因为怕给中央添“麻烦”而刻意隐瞒真相,并试图催促周总理尽快回去的时候,周总理坚定地表示,他这次来,不了解到真实情况是绝不离开的。二是靠真情。周总理一进村看到树上的叶子都光了,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心里始终装着对百姓的真情,观察才会异常敏锐。当他看到村食堂有红烧肉时,这种强烈的对比,已让他察觉到情况的异常。三是靠真诚。当他发现村干部和部分村民隐瞒真相时,并没有高压批评,而是真诚地与群众交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正是周总理的肺腑之言打开了伯延百姓心底的闸门,纷纷吐出了自己的心声。
影片深刻诠释了我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群关系是党的生命力之所在。血溶于水的党群关系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实基础。我们从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真切地感受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是多么的淳朴和真挚。周总理走街串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民生活的事实真相,真正做到了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观看电影时我心中始终涌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影片中的周总理给出了答案: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我们为了群众,我们依靠群众。群众冷漠,离心离德,党亡政失;群众支持,同心同德,国强民盛。在当今时代,这份党和群众的固有真情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发扬光大。
影片全面呈现了我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勇于和善于开展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一大法宝。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通篇体现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省精神,观后不仅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一优良作风的重大意义,深受教育,也使我们深受感动。一是态度的诚恳,令人感动。由于中央政策的偏差给群众带来的困难,周总理真诚道歉,“我是总理,老百姓的生活出了问题,就是我的责任啊!”二是听取群众呼声的虚怀若谷,令人感动。当张二廷等群众说出大食堂的种种弊端,说出村干部作风的各种问题时,总理听得何等严肃认真。就是村干部,第一反应也是羞愧和反思。三是纠正偏差的果断,令人感动。当总理了解真相和群众呼声后,立即与毛主席通电话,第二天就解散了大食堂。今天,当再次回顾党的这些优良传统时,我们深刻体会到,发扬光大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何等的必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何等的重要!
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正是通过发挥艺术的感染力和影响力,让大家深刻地领悟到如何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去解决“四风”问题,去更好地实现为民务实清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情况,广大党员干部只有踏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让我们的党长盛不衰,才能让我们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真正实现!
第五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观后感
根据县委和政府的要求,我局组织观看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看了后,我深有感触。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1961年5月,正值我国遭遇严重困难时期,周总理来到河北伯延公社,在短短四个昼夜里,夜以继日,深入群众进行调研的感人故事,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求真务实,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特别是影片中,周恩来总理为了了解基层实际情况,掌握群众真实意愿,所体现出的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让我深受感染。
影片生动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毛主席曾讲过,“为群众服务,就是处处要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这在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得到了生动的诠释。大雨之夜,周总理不顾疲惫虚弱的身体,带着工作人员与群众抢救地瓜苗;彻夜总结梳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与毛主席通话汇报情况„„这一个个镜头,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领袖人物与普通百姓间零距离的接触和坦诚的交流对话,是一种自觉置身于群众之中、“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也是这部影片所诠释的主旨。
影片充分展现了我党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我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作风。影片对周总理一步步揭开公社干部“善意”的隐瞒,最终了解到当地群众生活的真实情况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展现。周总理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精神和作风不仅是该片的主基调,而且对今天的我们具有深刻的启迪。周总理之所以能够真正了解到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一是靠真心。周总理是抱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态度来到伯延公社的,郭凤林等同志因为怕给中央添“麻烦”而刻意隐瞒真相,并试图催促周总理尽快回去的时候,周总理坚定地表示,他这次来,不了解到真实情况是绝不离开的。二是靠真情。周总理一进村看到树上的叶子都光了,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为心里始终装着对百姓的真情,观察才会异常敏锐。当他看到村食堂有红烧肉时,这种强烈的对比,已让他察觉到情况的异常。三是靠真诚。当他发现村干部和部分村民隐瞒真相时,并没有高压批评,而是真诚地与群众交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正是周总理的肺腑之言打开了伯延百姓心底的闸门,纷纷吐出了自己的心声。
影片深刻诠释了我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群关系是党的生命力之所在。血溶于水的党群关系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的坚实基础。我们从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中真切地感受到,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我们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之情是多么的淳朴和真挚。周总理走街串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村民生活的事实真相,真正做到了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观看电影时我心中始终涌动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影片中的周总理给出了答案:我们是人民的公仆,我们为了群众,我们依靠群众。群众冷漠,离心离德,党亡政失;群众支持,同心同德,国强民盛。在当今时代,这份党和群众的固有真情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发扬光大。
影片全面呈现了我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勇于和善于开展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增强党的生机与活力的一大法宝。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通篇体现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自省精神,观后不仅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一优良作风的重大意义,深受教育,也使我们深受感动。一是态度的诚恳,令人感动。由于中央政策的偏差给群众带来的困难,周总理真诚道歉,“我是总理,老百姓的生活出了问题,就是我的责任啊!”二是听取群众呼声的虚怀若谷,令人感动。当张二廷等群众说出大食堂的种种弊端,说出村干部作风的各种问题时,总理听得何等严肃认真。就是村干部,第一反应也是羞愧和反思。三是纠正偏差的果断,令人感动。当总理了解真相和群众呼声后,立即与毛主席通电话,第二天就解散了大食堂。今天,当再次回顾党的这些优良传统时,我们深刻体会到,发扬光大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何等的必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何等的重要!
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看了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后,我认为,作为一名普通的党务工作者,更应该将群众路线教育的精神实质真正落到具体工作中。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牢固树立“求真务实”工作理念,实事求是地做好本职工作,为苏北航务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