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翻译理论与实践实习报告
实习报 告
实习名称 系别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实习外 语 系
邵阳学院2012年6 月 23 日
一、实习时间
2012年上学期6月18日—22日
二、实习地点
三、实习目的通过本周的实践课程了解并掌握翻译的理论及原则,通过反复实践培养学生汉英翻译基本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已掌握的基本语法和词汇等知识,忠实、准确、通顺、完整地将句子、段落和短文进行翻译,能够正确熟练的运用各类翻译技巧及翻译策略,进一步打好基础,巩固并提高学生自主翻译能力。
四、实习对象
2009级英语本科421人
五、实习内容
1.对翻译标准,基本翻译步骤,基本的翻译方法和评价译文的基本知识予以掌握。
2.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意识的训练
3.基本翻译技巧的掌握:增译,减译,转译等等
4.基本修辞手段的翻译训练:隐喻、提喻,双关等
5.难句和从句的翻译训练: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等
6.一些特殊句式和惯用语的翻译训练
7.从语言篇章的角度训练翻译过程中语篇的连贯和衔接
六、习方式及步骤
1.结合翻译理论基础知识,周一周二集中训练英译汉各种翻译技巧,采用技巧讲解→学生实践→集体讨论→范文讲解→学生互评→老师点评的形式进行。
2.周三周四集中训练汉译英各种翻译技巧,方式步骤同英译汉。
3.周五进行总结。
七、实习心得
通过一周的英语翻译强化训练我获得了非常大的收获,在这短短一周的时间里我了解并掌握翻译的理论及原则,学习翻译的性质、方法、标准和一定的翻译技巧,并配合大量的翻译实践。
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并掌握了在英汉互译时需要讲究技巧和方法。在英译汉中,着重学习如何从篇章、上下文判断词义,在词义表达时如何选择释义、考虑措辞、调整结合、灵活处理。特别是重点学习对于长句的处理。在汉译英中,重点学习对于汉译英的句法处理。首先是对于主语的确定,主语必须依英语的语言习惯、文化习俗和思维方式,必须是句中最突出的部分,必须符合句中的逻辑关系,必须符合上下行文的需要。对于谓语的选择上,谓语应该在人称、数和逻辑上与主语保持一致,时态与原文语义一致;主、谓确定后如何安排其他句子成分,如何调整语序等等。
七、实习中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在进行翻译练习过程中我也碰到了一些问题。首先,是词汇量的不充足,是我在翻译的过程中经常遇到阻碍,不得不借助词典等工具查找出我所不能准确描述的关键词句。其次,是常用句型的缺乏使得我在翻译过程中举步维艰。再有,就是对一些专有词汇的不熟悉和一些国外历史文化背景等方面知识的匮乏也使得我的翻译进展的不太顺利。
通过这次的翻译时间课程,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英语相关方面的知识还远远不足,也让我更加清醒的认识到,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及语境英语句型的重要性。我对翻译充满了热爱,怀着这份热爱,我要跟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今后,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身到翻译知识中去,争取在翻译方面有所突破和发展。
八、总结
通过一周的强化训练,让我对翻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明白了翻译不仅意味着将一种语言变成另一种语言,翻译的背后海域很多有意思、很实用的东西。同时,翻译是一项很困难的工作,要做到精益求精,专业性非常强,而且要与时俱进,对国外的文化习俗要有一定的了解,这让我知道了仅有翻译技巧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平时大量的艰苦练习,不段积累,才能子翻译中获得巨大收获。
第二篇:翻译理论与实践实习报告
实习报 告
实习名称
系别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实习外语系2010级英语专业(向雅芳、刘文红)
邵阳学院
2013年 7 月6日
一、实习时间
2013年上学期7月1日—7月5日
二、实习地点
邵阳学院李子园校区1栋108
三、实习目的通过本周的翻译与理论实践课程了解并掌握了翻译的基本理论与原则,通过学习能熟练地运用已掌握的基本语法和词汇等知识准确、通顺、忠实完整地将句子、段落、短文进行翻译;能够正确使用学会的翻译技能,翻译方法和翻译旨要进行翻译。
四、实习对象
2010级英语本科412人
五、实习内容
1.对翻译标准,基本翻译步骤,基本的翻译方法和评价译文的基本知识 予以掌握。
2.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意识的训练
3.基本翻译技巧的掌握:增译,减译,转译等等
4.基本修辞手段的翻译训练:隐喻、提喻,双关等
5.难句和从句的翻译训练: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等
6.一些特殊句式和惯用语的翻译训练
7.从语言篇章的角度训练翻译过程中语篇的连贯和衔接
六、实习方式及步骤
1.结合翻译理论基础知识,周一周二集中训练英译汉各种翻译技巧,采用技巧讲解→学生实践→集体讨论→范文讲解→学生互评→老师点评的形式进行。
2.周三周四集中训练汉译英各种翻译技巧,方式步骤同英译汉。
3.周五进行总结。
七、实习收获和重要心得体会
翻译是体现我们英语水平的一个手段,不管是以后我们从事教师工作,还是进外企,我们都需要翻译能力。每一次实习都是一次学习,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我想这次实习的经历对我们而言尤为重要。明年我们就要面临走向社会,踏上自己寻找工作的旅程,这次翻译大实习对我们而言无疑也是一次珍贵的、工作前体验和模拟翻译工作坊的机会。尽管知道自己已经学了这么多年英语,英语水平应该也提高很多,但心里总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总觉得自己英语不够好,对未来的一切感到忧愁。但这次的翻译实习之后,我感觉到翻译其实也没有那么难。只要认真分析句子结构,我们都可以翻译出来。但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1.这次实习中我收获了很多翻译有关的知识,如词汇,语法,文化背景知识等等。
2.再次巩固了我翻译理论的学习,并将这些理论运用到了实践中,加深了我的深层认识。
3.增加了做一个合格翻译工作者的信心。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翻译生涯充满了热切的期待。也许我不是天才,不能一下子就成为优秀的翻译者,但我愿意先从一个合格的翻译者做起,从合格到优秀,一直努力,一直在进步,这才是我一生所应该追求的梦想。翻译是一个理解、求证、表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要与不见面的作者和读者进行对话,了解原文的背景和目的,将作者的思想准确、通顺地传递给读者。非文学语篇的翻译要求译者在对原文进行解构和重构时,特别注意信息的准确、逻辑的严密和表达的严谨。这就需要译者进行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接近或达到作者的理解水平,充分发掘作者原语语境下所要表达的意义,以符合习惯及规范的目标语表达出来。
有人说,译者是戴着镣铐的舞者。此话一点不假。经过阅读、理解、翻译、查证、修订、审校,完成一篇译文,过程是相当耗费心力和时间的,期间得承受身心的煎熬。因此从事翻译工作需要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专注的精神。我们在翻译时常说,译者要突破语言的外壳,这并非易事。在翻译时怎样实现归化与异化、直译与意译的平衡,阿阿其实都要译者做出艰难的选择。世界上什么最难?选择最难!所以,翻译工作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也正因为永远没有最完美的翻译,所以才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好的翻译,所以我们才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尽管我们戴着镣铐,但是如果我们肯下苦功,在点滴进取中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假以时日,我们也能成为出色的舞者。还是那句话,译海无涯,学无止尽。
八、存在不足与建议通过这次实习,我觉得自己的翻译水平还有待提高。由于平时练习少,所以没有重视翻译的方法与技巧。初次着手翻译时,发现有诸多长句、比喻句等很难理解的句子,而后,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不得不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至对文章总体风格和立的把握,小至句子的结构、选词、标点,均是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甚至日思夜想,几易其稿。
电脑前绞尽脑汁、思来想去地寻觅恰当的表达来传达原文作者的意思,这个过程诚然是痛苦的,因为自己会怀疑自己、否定自己,总是不能让人觉得完美。而且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译文的水平也会参差不齐。但是当看到一行行字在键盘上敲出心里又是非常高兴的,特别是找到了想要的表达法的时候。我想这也是这么多人前仆后继地奔在翻译这条路上的原因。翻译是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享有这个过程,而不仅仅是完成一项任务。翻译的时候还可以大大地扩展知识面,要是能够做个有心人平时多注意多留意,我们一定能够掌握丰富的只是,为将来寻求全方位发展打下基石。
现在我们大家在翻译时调查的很多东西并不是专业性很强、必须要调查的内容,当然这表明了大家勤于思考的习惯,是非常好的。但是有时候,大家是否是害怕注释写的太少,作业分数会比较低呢?这就有可能会导致一些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当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更加见多识广了,是不是也可以给我们减轻一些调查的负担呢?特别根本不是专业性的内容,只是英语语言本身的问题。当我们的英语好到一定程度,会不会觉得有一些东西根本就是浑然天成、无需思考的,因为我在哪儿已经看到过了,存在我的大脑里。但是遇到专业领域的文本,肯定还是要做调查的,只是这个度应该怎样把握,怎样真正体现自己的思维。
翻译是一门必须亲自动手实践的课程。不亲自动手,翻译水平如何就永远无法得知,也永远提高不了。这次的翻译实习暴露了我在翻译上的缺点和不足,也为我今后的努力指明了方向。如广泛收集并识记各类词汇 ;把握各种翻译技巧; 参照样本英汉互译等等。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会针对不足之处加以训练,并且多读多看各方面书籍和新闻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这不仅仅是翻译的要求,对
于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也很重要。
六.其他。
很珍惜这次实习机会,通过这次实习,我学到了许多翻译技巧,也巩固了语法。这次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实习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经历,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体会到了专业知识与工作阅历对工作的技巧与工作效率的深刻影响。我充分明白了理论结合实际的显示意义,以及在实践中提升自我,与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的重要性。
感谢学校给予这次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实习机会,感谢老师的教导和帮助,我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的!
二、排版要求
1、统一用A4纸打印;
2、页边距25mm,小标题用四号黑体字,正文内容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固定值24;插入页码居中,
第三篇: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实习报告
实习报 告
实习名称
系别
年级专业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翻译理论与实践课程实习外语系陈景楠(1140501086)
邵阳学院
2014年7月5 日
一、实习时间、地点和实习单位
实习时间:2014年6月30日-7月4日
实习地点:1栋110教室
实习单位:邵阳学院外语系
二、实习过程概述
本次实习主要目的是运用已掌握的基本语法和词汇知识,忠实、准确、通顺、完整地翻译句子、段落和短文,并且正确熟练地运用各类翻译技巧及翻译策略,在大量实践练习中,进一步打好基础,巩固提高自己的自主翻译能力。实习过程中主要采用技巧讲解--学生实践--集体讨论--学生互评--老师点评的形式进行。本次实习我们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学习:
1、翻译标准,基本翻译步骤、翻译方法和译文评价等基本知识的讲解
2、短文Glories of The Storm英译汉
3、短文《野草》汉译英
4、讲解、点评
5、基本翻译技巧的总结以及翻译过程中语篇意识、文化意识的传达
三、主要实习岗位和实习内容
本次实习的主要实习岗位是邵阳学院外语系。
实习第一天,老师给我们系统的讲解了翻译标准,翻译基本步骤、翻译方法等基本知识。由严复提出翻译的三个标准“faithfulness,expressiveness,and elegance”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信达雅”。而后鲁迅先生提出翻译时在忠实、通顺的基础上应尽可能地保留原文的风味。译者不仅要全面、准确的表达出原文的内容和意义,不能随意歪曲、增加惑世删减原文的思想,而且要克服逐字死译呆译的思维定势,力求语言的清晰、有力、地道。这些翻译标准是我们在每次翻译实践过程中应牢记在心并努力达到的。接着老师给我们介绍了翻译的三个步骤,即理解--表达--校对。一篇翻译材料拿到手首先我们应该对全文进行通读、理解并仔细揣摩作者的意图和思想。在准确的理解基础上着手动笔翻译,在这个过程中遣词造句,地道表达以及选取什么样的翻译策略和方法都是对译者功底的一个考验。具体内容以及如何对初始译文的校对和修改老师将在接下来的几天结合特定的语篇进行介绍。
实习第二天,我们需完成短文Glories of The Storm的英译汉,要求使用学过的翻译技巧,注意语言,文化差异以及语篇的连贯和衔接。Glories of The Storm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全文语言优美,风格清新质朴,主要采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暴风雨前的郁闷、暴风雨后的清新。在接下来的时间我们开始了自主翻译。翻译后同学间交换译文并互评。
实习第三天,老师对我们昨日的译文进行点评,并重点分析前两段。开头一段,写暴风雨来到之前大自然的片刻宁静。三个平行结构用的非常漂亮,渲染了暂时的万籁俱静的气氛。且用了creeps(蠕动)、chip(条嫩)、rustle(沙沙作响)和sing(歌唱)四个拟声词来强化对这段“静”的描写。在我们的译文中大多存在过于直译、选词不够恰当和结构欠匀称的问题,对此,老师指出在翻译时不仅要进行适当的增译、减译,前后措词还要考虑形式的整齐。随后还给我们分析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是如何在在这篇文章里体现和翻译。
实习第四天,有了前几天的小试牛刀,今天老师让我们试着将《野草》一文翻译成英文。体验英汉两种语言是如何通过翻译来进行转换。这篇文章中由于英汉表达习惯不同,需要将中文的简单句、散句在翻译成英文中使用定语从句、状语从句以及名词性从句等进行逻辑的串联和句子的完整。此外,文章中还牵涉到一些惯用语和文化意识差异,原文作者用词十分考究,在我们翻译过程中,苦于找不到恰当的词来表达,总感觉翻译出来的很不到位。老师了解后帮助我们分析文章的理解难点并鼓励我们不要气馁,翻译本身就是一个厚积薄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过程,贵在坚持。
实习第五天,老师结合这几天的实际练习,总结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反复强调翻译不要一开始就急于动笔,要多花时间放在理解原文,领悟原文上,理解到位了接下来的翻译才有方向。希望我们不要本末倒置,多思考,再加上不断修改和坚持积累。渐渐的会发现自己的基础知识在不断巩固,翻译水平在不断提高。最后老师提供了更多的翻译学习参考书目,希望能对我们以后的翻译起到帮助作用。
四、实习收获和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实习我了解了《翻译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对于外语专业学生开始涉足翻译实践的重要性。前部分阶段在老师的引领下我们对中国的翻译史有了大致了解,深入学习英汉两种语言在词语、语法和文化背景方面的异同,了解英汉互译的一般理论、方法和技巧。边学边辅以大量的翻译文本进行示范、练习。不同的翻译练习文体方便我们接触到中英文表现的各种面貌,在一次次试译和改译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
和翻译速度。
此外,个人的一个深有体会就是做翻译练习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过程。恨的是我们的积累太少,一篇材料拿到手,生单词、熟语以及长难句等的尴尬或是每个单词都看懂了,但那种自己心领神会却不可言传的感受,无疑让我们只能带着词穷在一旁看着原文干着急,绞尽脑汁也迟迟动不了笔。爱的是拿到翻译任务后那种迫不及待的欣喜,虽然心里深深的明白自己水平有限,但还是忍不住想小试一番。看别人的译文还有修改自己的译文,是整个翻译过程中一项很有意思的工作。有些译文当初自觉满意,或很满意。过了一天或是看了别人的译文又或是听了老师的讲解分析,再看时,却不禁感到惭愧。问自己,当初怎么译成了那个样子呢?有人说翻译是rewriting“再写作”,觉得很有道理。不管什么样的翻译总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特别是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做英汉互译,试译的译文总是有的可改。改到使译文有英语味道,是一个艰巨的历程,没有尽头。修改是发现,是提高,也带来乐趣。
在本次实习的短文翻译中,一来得有内容,空泛无物的文字无论再怎么辞藻华丽别人也会觉得空洞,有时候甚至看不懂你翻译出来的东西;二是感情要真,“真”就是要忠实原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实感受,我们切不可为了达到某种文字效果而肆意改动原文的情感态度;三是语言自然,在翻译过程中努力将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事物在风格上保持一致,正如老师所说:“自然的语言本身就是美”。
五、存在不足和建议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译者,懂得一些翻译的相关理论,知道一些翻译的相关技巧对我们初学者是至关重要的。但不管是课堂上理论知识的讲解还是实际文本的翻译练习中,我们能清楚的感到自己对这些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没有理解得到位。有时候如果没有老师的提醒,在翻译时就不会有主动运用所学的翻译技巧来处理材料这样一种意识,自己觉得该怎么翻就会怎么翻,这是我们应格外注意的,学会培养自己的翻译意识。另外,在英汉互译中,我们还要注意自己的汉语修养,进一步提高对母语的掌握。这需要多读书,需要长期的熏陶和锤炼。
第四篇: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实习报告 2
一、实习时间;
2013年7月1日—7月5日
二、实习地点;
1L210
三、实习单位;
邵阳学院外语系
四、实习过程概述;
1.结合翻译理论基础知识,周一周二集中训练英译汉各种翻译技巧,采用技巧讲解→学生实践→集体讨论→范文讲解→学生互评→老师点评的形式进行。
2.周三周四集中训练汉译英各种翻译技巧,方式步骤同英译汉。
3.周五进行总结。
五、主要实习岗位和实习内容;
根据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的要求,设置以下内容为检测目标:
1.对翻译标准,基本翻译步骤,基本的翻译方法和评价译文的基本知识予以掌握。
2.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意识的训练。
3.基本翻译技巧的掌握:增译,减译,转译等。
4.基本修辞手段的翻译训练:隐喻、提喻,双关等。
5.难句和从句的翻译训练: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等。
6.一些特殊句式和惯用语的翻译训练。
7.从语言篇章的角度训练翻译过程中语篇的连贯和衔接,如英译汉文章罗素的《What I live For》和汉译英文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
六、实习收获和重要心得体会;
《翻译理论与实践》是高等院校外语专业的必修课,它旨在通过英汉(汉英)翻译的教学,使我们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知识和常用方法,通过反复翻译实践培养和提高我们的翻译技能。具体来说,就是使我们学生大致了解中国的翻译史,掌握英汉互译的一般理论、方法和技巧,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词语、语法和文化背景方面的异同,了解不同实用文体的语言特点和翻译方法。要求学生能比较准确、流畅地进行英汉(汉英)对译。
这次实习的经历对我而言意义重大。马上就要面临走向社会,踏上自己寻找工作的旅程。尽管知道自己已经学了这么多年英语,英语水平应该也提高很多,但心里总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总觉得自己英语不够好,对自己不够有信心,对未来的一切感到忧愁。但这次的翻译实习之后,我感觉到翻译其实也没有那么难。只要认真分析句子结构,我们都可以翻译出来,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如下:
1.这次实习巩固了我翻译理论的学习,并将这些理论运用到了实践中,加深了我对翻译的认识,如增译法,转译法,删译法。
2.掌握了对许多长句,从句的翻译方法。以前看到长句,复杂句就害怕,现在感觉有信心多了。
3.在这次实习中我的词汇量大大增加了并加深了对一些简单词汇的生僻意思。尽管有些单词觉得很熟悉,但是在英译汉是翻译过来总觉得很拗口,很别扭。
一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却让我认识到自己在翻译技巧方面的匮乏以及自己在翻译时常犯的错误。同时,这一次的实习也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的学习翻译技巧的机会。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学习到了各种各样的翻译技巧也改正了自己在翻译时的错误并从中吸取教训。相信下一次我一定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我相信通过这一次的实习,我的翻译技巧一定会更觉丰富,对于它们的使用我也会越来越熟练,我的翻译也一定会有一个长足的进步。但是为期一周的实习毕竟还是太短了,我还只是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到一些基本的翻译方法和技巧等知识并没有完全的掌握和深化。但是在此次实习之后,我还是会按照老师的指导进行自我训练,以求更好的掌握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最终实现翻译的信、达、雅的目标。
七、存在不足和建议; 初次着手翻译时,发现有诸多长句、比喻句等很难理解的句子,而后,在翻译过程中,我们不得不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大至对文章总体风格和立的把握,小至句子的结构、选词、标点,均是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甚至日思夜想。
电脑前绞尽脑汁、思来想去地寻觅恰当的表达来传达原文作者的意思,这个过程诚然是痛苦的,因为自己会怀疑自己、否定自己,总是不能让人觉得完美。而且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译文的水平也会参差不齐。但是当看到一行行字在键盘上敲出心里又是非常高兴的,特别是找到了想要的表达法的时候。我想这也是这么多人前仆后继地奔在翻译这条路上的原因。翻译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完成一项任务。翻译的时候还可以大大
地扩展知识面,要是能够做个有心人平时多注意多留意,我们一定能够掌握丰富的翻译技巧和知识为将来寻求全方位发展打下基石。
翻译是一门必须亲自动手实践的课程。不亲自动手,翻译水平如何就永远无法得知,也永远提高不了。
这次的翻译实习暴露了我在翻译上的缺点和不足,也为我今后的努力指明了方向。如广泛收集并识记各类词汇;把握各种翻译技巧;参照样本英汉互译等等。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会针对不足之处加以训练,并且多读多看各方面书籍和新闻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这不仅仅是翻译的要求,对于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也很重要。
八、其他
经过这次的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实习之后,我对自己的翻译水平有了一个很大的了解。我会不断地弥补自己的不足,牢记那些翻译理论,多加练习。我深刻的认识到熟能生巧这个成语的含义了,做翻译一定要多练习,多尝试,只有自己不断地练习才能更好,更快的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以求达到“信,达,雅。”这使我充分明白了理论结合实际的显示意义,以及在实践中提升自我,与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的重要性。
同时,我也觉得作为学生就应该努力学习,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一丝不苟,刻苦钻研。现在回想起来,觉得以前的自己学习不够努力,不够扎实,以至于自己的翻译基础这么差,底子这么弱。
非常学校给予这次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实习机会,以及老师的教导和帮助,我会在今后的学习中努力奋斗,不断提高自己的翻译水平的。
第五篇:翻译理论与实践
第一部分---老龄化产业
随着中国老龄化快速到来,如何养老已经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话题。演员吴秀波最近成为媒体的焦点倒不是演什么新片或有什么绯闻,而是居住在养老院的母亲想儿子,抱怨来的次数太少,老太太每次都要用笔记录双方见面甚至是通话时间。是居家养老还是去养老院,记者随机采访了身边的人。
“如果夫妻双方都健在,我还是愿意居家养老。毕竟,一切都是熟悉的,有感情,也方便。”一位现年近50岁的朋友表示。
调查显示,愿意居家养老的占大部分。理由如下:一般家庭目前居住都是成熟社区,医疗、购物、交通等都比较方便,这些都是老年人最需要的服务设施。
其实,各地政府已经采取相关措施,应对老龄化的到来。如上海是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60岁以上的。最近,上海静安区提出了“床位不离家,服务送到家”的居家养老模式。即上海静安区委、区政府结合区域内居家养老的实际,将本区餐饮、医疗、商业、家政、服务等公共资源进行整合,给予适当经济补贴,成立了15个助老服务站,使老年人享受到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上海静安区模式的好处在于:第一,能够为空巢老人提供“量体裁衣”式服务,服务站上门服务,基本上做到了人性化;第二,能够减轻老人思想压力,使老人安心静养。老人们待在家里静心休养,而不再为吃饭、就医、保健、洗澡、理发等犯愁;第三,能够减少子女的负担,促进家庭和谐。
成都这个休闲城市,也在居家养老上成效明显。全市有10126名“空巢老人”享受政府购买的居家养老服务,有22000余名志愿者、1000余个社会组织、5000余名专业人员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
“过去是养儿防老,现在不同了,估计独生子女的父母们早有思想准备”,一位受调查者告诉记者。
根据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随着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到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由1.78亿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860万;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平均每年递增0.54个百分点。
更为重要的是,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矛盾相交织,社会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的需求将急剧增加。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到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会翻一番,老龄事业发展任重道远。
调查显示,有部分人群选择去养老院或者是老年公寓养老。也不是喜欢不喜欢的问题,而是可以和同龄人在一起,各种服务设施齐备,万一出现问题,也能得到及时救助。只是,远离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对亲情的渴望显得极为迫切。
再看吴秀波将自己母亲送进北京西城区老年公寓的事情。一个月4000元,30多平方米,卫生设备齐全。电视冰箱洗衣机等家电用品一应俱全。
“现在很多老年公寓或养老院,都建立在远离市区的郊区,这很不方便,尤其是医疗等。毕竟,老年人一般都有些身体上的毛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更为迫切”。一位长期从事医疗卫生事业的人士告诉记者,她认为把老年公寓或养老院孤零零地建在郊区,不太合理。
按照我国相关规划,将加快老年活动场所和便利化设施建设。在城乡规划建设中,充分考虑老年人需求,加强街道、社区“老年人生活圈”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通过新建和资源整合,缓解老年生活基础设施不足的矛盾。利用公园、绿地、广场等公共空间,开辟老年人运动健身场所。
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上世纪70年代即进入老龄化社会,2005年,达到了“超老龄社会”。日本人平均寿命高达83岁,位居世界第一,也说明日本在养老保障上的成功。据悉,日本老年人住宅设施的建设实际上是跟政府规范管理密切相关的,相关法律对于建筑规模、人员、服务内容等等都有详细规定,老年住宅的建设都是在国家政策的指导或者约束下开展的。而且,建造地点都是在城市中间,交通等都十分便捷,这样,防止老年人彻底脱离社会主体。
其实,客观上说,老龄化给政府和社会带来压力的同时,也有很多潜在商机,如中国养老产业。据预测,2010年至2015年中国老年人规模将由1.78亿增加到2.2亿,养老产业市场规模2010年1万亿元到2050年要增加到5万亿。其中,护理、医疗、服务等领域受益最大。有专家表示,养老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通过整合资源,推动了城市社区餐饮服务、医疗保健、物资配送业发展,带动经济持续稳定运转。同时,还能创造就业岗位,减轻区域内就业压力。与此同时,还得需要一批训练有素的医护、家政、饮食服务人员。
第二部分----莫言获奖看文学翻译暗淡现状
随着11日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实现中国籍作家诺奖“零的突破”,中国当代文学对外翻译问题再次引发社会热议。目前我国当代文学向外传播面临着复杂情况,想登高涉远,谋求合力至关重要。这个合力包括政府与民间,中国作家与外国翻译家以及外国出版商之间的协力。今天,世界阅读中国已有很多渠道,但是文学始终是一个独特而富于魅力的选择。这是一条新的“丝绸之路”,只不过这次骆驼背上托载的不是瓷器、茶叶,而是文化与精神。
不过,莫言获奖并不能掩盖中国当代文学对外翻译出版的尴尬现实。“中国文学还没有走向世界,但是世界文学却已经走向中国了。”作家刘震云说。据统计,目前作品被译介的中国当代作家有150多位,只占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的1.3%。中国每年出版的引进版外国当代文学作品数量却十分巨大。在美国的文学市场上,翻译作品所占比例大概只有3%左右,而在3%的份额中,中国当代小说更是微乎其微。如此,中国当代文学的对外影响能有多大?我个人感觉这种尴尬源自于我们国家的外语教育的偏颇。
其一,现在的很多外语教育也和我们国内的大部分教育套路是一样的,就是两个字,考证。国内等级,国外等级,各种水平测试不厌其烦,而这些水平测试的方向更多的注重的是词汇和语法之类的,无法体验出语言的优美,有的只是死记硬背和完成任务。
其二,大部分的外语学院只是重视外语的学习而忽视了我国自身文化的涉猎,很多同学拿着各种奖学金,却写不出一篇像样的获奖感言。唐诗宋词几乎不会,遑论汉赋元曲,就连很多当代作家的大名都没听说过,又怎样能理解中文文学作品的精髓?无法理解文学
本身的精髓与魅力,即使外文水平再高也翻译不出文学的价值。
教育的不成熟造成了人才的不成熟,而中国文学的对外翻译恰恰缺少的就是一批精通中文的外国翻译家与学者。作家徐坤说,如果中国作家能与这些外国翻译家进行有效沟通,形成合力,将既有利于外国译者快速锁定有价值的中国作品,也有利于中国作家深度了解别国的读者心理。
莫言说“我们不要急于求成,文学走出去不同于出口商品,这是缓慢的过程。”他指出,中国文学的翻译出版,已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世界需要通过文学观察中国,中国也需要通过文学来展示自己的真实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