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司法行政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文章
加强司法行政职业道德建设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司法警察是我国人民警察的独立警种之一,是一支具有高度组织纪律的、有教养的一支具有武装性质的司法队伍。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法》、《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和《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对司法警察队伍现代化、正规化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司法警察在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和担负的特殊使命,要求司法警察必须具备有既不同于普通人民群众,也不同于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特殊道德要求,这就必须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随着人民法院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法制建设的不断发展。对担负着警务保障任务的司法警察队伍的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如何提高司法警察的职业道德、提高司法警察职业道德水准,维护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成了摆在眼前的首要问题。
一、严格依法办事,热情服务人民。
作为基层司法工作人员,我们要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认真学习和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不断增强依法行政、规范行政的意识。我们既要严格依法办事,又要热情服务群众,要正确理解严格依法办事,热情服务群众的辩证关系,就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严格依法办事,又要热情服务群众的科学内
涵。两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既不能因强调热情服务群众削弱依法办事,也不能因依法办事淡化热情服务群众,严格依法办事的本质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而热情服务的核心是严格依法、公正、公平办事。只要做到严格依法办事和热情服务群众的统一,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乡镇是党和国家的基层组织,起到连接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热情服务群众是我们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我们在基层工作更要严格依法办事、廉洁高效,公开透明的办事原则,坚持公正无私,不掺半点私情,坚持把方便留给群众,坚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的服务理念,规范操作,减少办理环节,减少群众负担,真正做到一站式服务,在严格依法办事的同时,满腔热情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在严格依法办事的过程中为群众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以公正廉洁依法办事,热情服务群众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增强业务素质,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建设和谐新启隆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坚持求真务实,不断开拓创新。
求真务实,作为共产党人的品格,是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反映,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和做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说真话,办实事,求实效。
开拓创新,则是我们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和保证,离开了开拓创新,不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去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而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就只能导致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衰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党的优良作风,是一种可贵的精神状态,也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务实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务实的延伸。没有务实的创新是空中楼阁,美丽却没有实际意义,没有创新的务实是死水一潭,虽平静却没有活力。
只有敢于开拓创新,才能真正做到求真务实。人类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时代发展呼唤创新精神,创新反映时代进步要求。尤其是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新思想、新知识层出不穷,新情况、新问题纷至沓来,如果我们仍然在旧模式、旧观念中兜圈子,靠老办法、老经验对待新事物,甚至抱残守缺,墨守陈规,缺乏开拓新路的勇气和突破常规的胆略,就必然会落后于时代发展,求真务实也就势必因此而落空。只有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坚持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相统一,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我们才能保持工作的先进性,也就是要求我们在将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的同时不断开创新思路。
三、增强责任意识,促进行为规范。
切实增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责任意识,促进全体公务员严格遵守公务员行为规范,推动各项工作提速、提质、提效。
作为一名公职人员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个人的前途命运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着眼于服务和奉献,引导人们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着眼于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引导人们把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着眼于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引导人们把职业目标同远大理想结合起来,在自己的岗位上忠实地履行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自觉的把责任意识转化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中去。增强责任意识最基本的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每个人的尽责是对集体的尽责,每个集体的尽责是对社会的尽责。
规范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行为,解决日常工作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必须首先解决思想问题。要让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弄清为什么行为要规范,弄清日常行为规范、服务行为规范、廉洁行为规范和执法行为规范的具体内容,强化司法所工作人员的纪律意识、服务意识、廉洁意识和公正意识,提高遵守行为规范的自觉性。在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之后,可以有针对性地规范行为。
司法行政系统人员由于其地位和作用以及职业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不仅要模范遵守一般公务员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保持党的先进性,廉洁从政。而且还必须践行与其从事的工作性质密切相关的更高层次的职业道德规范。恪守以上三点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才能使我们永远是为人民服务的好公务员。
2014年6月8日李玉涛2314133
第二篇:加强司法行政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文章
心系群众,严于律己
(葛于波)
加强司法行政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是加强司法行政队伍作风建设,密切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保证。为积极推进全市司法行政系统人员的职业道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启司发[2012]3号文件文件精神,作为一名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我将进一步认真学习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党员领导干部廉政准则,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原则。下面是我对学习公务员职业道德、廉政准则和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严格依法办事,热情服务人民。
作为基层司法工作人员,我们要深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认真学习和严格执行各项法律法规,不断增强依法行政、规范行政的意识。我们既要严格依法办事,又要热情服务群众,要正确理解严格依法办事,热情服务群众的辩证关系,就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严格依法办事,又要热情服务群众的科学内涵。两者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既不能因强调热情服务群众削弱依法办事,也不能因依法办事淡化热情服务群众,严格依法办事的本质就是为人民群众服务,而热情服务的核心是
严格依法、公正、公平办事。只要做到严格依法办事和热情服务群众的统一,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乡镇是党和国家的基层组织,起到连接党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热情服务群众是我们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我们在基层工作更要严格依法办事、廉洁高效,公开透明的办事原则,坚持公正无私,不掺半点私情,坚持把方便留给群众,坚持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的服务理念,规范操作,减少办理环节,减少群众负担,真正做到一站式服务,在严格依法办事的同时,满腔热情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在严格依法办事的过程中为群众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以公正廉洁依法办事,热情服务群众促进社会和谐为目标,不断提升自身服务水平,增强业务素质,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建设和谐新启隆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坚持求真务实,不断开拓创新。
求真务实,作为共产党人的品格,是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反映,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和做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说真话,办实事,求实效。开拓创新,则是我们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和保证,离开了开拓创新,不以敢为人先的精神状态去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而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就只能
导致停滞不前,甚至倒退衰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是党的优良作风,是一种可贵的精神状态,也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可以说务实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务实的延伸。没有务实的创新是空中楼阁,美丽却没有实际意义,没有创新的务实是死水一潭,虽平静却没有活力。
只有敢于开拓创新,才能真正做到求真务实。人类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时代发展呼唤创新精神,创新反映时代进步要求。尤其是在新形势、新任务面前,新思想、新知识层出不穷,新情况、新问题纷至沓来,如果我们仍然在旧模式、旧观念中兜圈子,靠老办法、老经验对待新事物,甚至抱残守缺,墨守陈规,缺乏开拓新路的勇气和突破常规的胆略,就必然会落后于时代发展,求真务实也就势必因此而落空。只有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坚持求真务实和开拓创新相统一,使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我们才能保持工作的先进性,也就是要求我们在将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的同时不断开创新思路。
三、增强责任意识,促进行为规范。
切实增强“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责任意识,促进全体公务员严格遵守公务员行为规范,推动各项工作提速、提质、提效。
作为一名公职人员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个人的前途命运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着眼于服务和奉献,引导人们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个人的正当利益;着眼于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引导人们把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着眼于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引导人们把职业目标同远大理想结合起来,在自己的岗位上忠实地履行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自觉的把责任意识转化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行动中去。增强责任意识最基本的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每个人的尽责是对集体的尽责,每个集体的尽责是对社会的尽责。
规范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的行为,解决日常工作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必须首先解决思想问题。要让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弄清为什么行为要规范,弄清日常行为规范、服务行为规范、廉洁行为规范和执法行为规范的具体内容,强化司法所工作人员的纪律意识、服务意识、廉洁意识和公正意识,提高遵守行为规范的自觉性。在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之后,可以有针对性地规范行为。
司法行政系统人员由于其地位和作用以及职业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不仅要模范遵守一般公务员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保持党的先进性,廉洁从政。而且还必须践行与其从事的工作性质密切相关的更高层次的职业道德规范。恪守
以上三点才能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才能使我们永远是为人民服务的好公务员。
2012年2月16日
第三篇:司法文章
公安机关工作总结
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是公安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永恒追求。近几年特别是今年以来,为把全省公安机关打造成服务型机关,把公安队伍建设成一支执法为民的队伍,真正使公安工作达到‚让人民满意‛的效果,厅党委重点推出了‚四板斧‛:一是建立健全以群众满意为导向的考评机阿制,把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好坏的评价权交给群众,增强民警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二是加强公安信息化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是公安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永恒追求。近几年特别是今年以来,为把全省公安机关打造成服务型机关,把公安队伍建设成一支执法为民的队伍,真正使公安工作达到‚让人民满意‛的效果,厅党委重点推出了‚四板斧‛:一是建立健全以群众满意为导向的考评机阿制,把对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好坏的评价权交给群众,增强民警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二是加强公安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内外网信息系统,拓宽为民服务领域,提高为民服务效率;三是全面推进公安正规化建设,重点加强执法执勤规范化建设,严格规范民警的执法执勤和管理服务行为,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四是在全省公安机关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真正实现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促使民警在服务于民上下功夫、创实绩。通过抓好用好‚四板斧‛,全省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进步明显,警民关系更加和谐,呈现出崭新的气象。省民调中心调查结果显示,上半年全省公众对公安队伍的评价,在连年上升的基础上,又同比上升了5.80分。
一、真正以群众满意作为评判公安工作好坏的标准,切实增强广大民警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开始,全省公安机关全面推行涵盖业务工作、队伍建设、执法质量等内容的综合考评,根据考评排名情况确定优秀、合格、不合格档次,严格兑现奖惩,全省通报并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记分。起初,考评主要采取上级考下级的方式进行,上面考什么,下面就抓什么,这样,既产生了警令更加畅通、工作部署更容易落实的积极效果;但同时也产生了基层公安机关只盯着上级的指挥棒转、缺乏工作主动性、忽视群众呼声的消极影响,甚至出现了考评得分高而当地群众信访举报不断的现象。为了纠正考评导向,省公安厅在考评中加入群众评价指标,并逐步提高群众评价权重,从最初的占整个考评分值的12%,为30%,今年则占到50%,同时还明确评先评优和‚黄牌警告‛直接受公众评价排名影响的若干情形,取消了许多不切实际的工作指标。为了保证公众评价科学客观,省公安厅采取了民意调查与警务调查相结合的办法。民意调查结果在公众评价分中占70%的权重,委托省统计局民调中心进行,采取国际通用的电话随机调查方式,根据各县市区的人口总数确定样本数,调查群众对社会治安、公安队伍等方面的评价。警务调查结果在公众评价分中占30%的权重,由省公安厅统一组织实施。省厅组建了警务调查中心,聘请10名文职人员,采取电脑随机抽样、自动统计的方式,对与公安机关直接打过交道的群众进行电话回访调查。调查对象主要是3类:第一类是到公安机关报过警的群众,即拨打过110、119、122报警电话的群众;第二类是到公安机关办过事的群众,即到公安交警部门参加过驾驶员考试、进行过车辆年检、办理过车辆上户手续、受过交通违法处罚的群众,到公安人口与出入境管理部门办理过身份证、户口和出入境证照的群众;第三类是到公安机关上过访的群众,包括通过‚湘警网‛进行涉警信访个案投诉的群众。对警务调查情况,省厅每月进行一次通报,年底汇总计分,直接纳入各地综合考评成绩。今年以来,厅警务调查中心已对58238名群众进行了调查,获得有效样本11643个,已下发了4期通报。从调查掌握的情况来看,群众对公安机关警务工作总体上是肯定的,评价分为86.53分。其中,对110接处警的评分为80.51分,对119接处警的评分为85.36分,对122接处警的评分为81.72分,对交警部门办事的总体评分为85.01分,对人口与出入境窗口办理证照的评价为94.06分。根据各地在警务调查中的得分情况,以及群众反映的一些地方公安机关接警后出警速度不快、处警效率不高等问题,省厅有针对性地加强工作指导督导;对警务调查中发现的典型个案,迅速责成相关市州公安局和厅属相关单位督查督办;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案件线索等,及时反馈各地各相关部门核查办理;对呈现的先进典型和优秀事迹,也适时总结推介。通过警务调查,问题发现及时,整改目标明确,对工作的促进非常明显,受到各级公安机关欢迎。通过建立以群众满意为导向的考评机制,真正把公安机关干什么、如何干、干得怎么样的指挥权和评判权交给了群众,促使各级公安机关、广大民警真正根据‚民意‛导向抓工作,逐步形成了‚群众呼声就是命令、群众要求就是任务、群众满意就是政绩‛的工作理念和行为习惯,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大大增强。
二、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的服务 省公安厅政府门户网站‚湘警网‛今年1月份正式投入运行,并与省政府门户网站、省内及全国知名网站、各省市公安外网门户网站相链接。网站开设7大类一级信息、42项分类信息目录,内容涵盖公安机关各项行政管理和服务工作,网站开通以来,受到了广大网民的普遍关注。为充分发挥政府网站这一政府信息公开重要平台的作用,我们渠道,努力把网站真正打造成服务群众的平台。
(一)采取多种形式,主动公开警务工作信息。一是通过‚湘警要闻‛、‚治安快报‛等形式及时发布公安工作动态、案件侦破进展情况、侦破的各类案件等实时信息。截止目前,共发布‚湘警要闻‛信息 3600 余条,‚治安快报‛信息1200 余条。二是在‚湘警网‛上及时主动公开各类公安政策法规、规范文件,发布各类政府采购信息,并在省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平台‛同步公开发布。去年上半年,省公安厅由法制处牵头,组织对厅机关1990年以来制定的刑事、行政办案规范性文件进行了清理,共清理刑事、行政办案规范性文件和行政管理规范性文件266件,重新编排目录,统一格式,统一登记后在省政府门户网站上发布。我们对现行的73项行政许可项目和9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行了清理,建议保留行政许可项目55项,非行政许可项目5项,并将清理结果逐项列明了依据、条件、数量、程序和收费标准,编制了专门的汇编本,并在‚湖南日报‛和省政府门户网站及省公安厅门户网站‚湘警网‛上公开发布。去年11月,省公安厅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的情况通过了省政府法制办、省监察厅的检查验收,获得了高度评价。三是通过‚群防群治‛栏目向群众发布‚警方提示‛、‚公众防范‛等信息。同时,在《湘警网》首页开辟‚警情发布‛专栏,及时向群众发布重大警情、治安动态、交通路况、交通和火灾事故等各类安全预警信息,提供安全预警服务。到目前为止,已发布警方提示‛、‚公众防范‛信息 100余条,发布各类安全预警信息30余条。
(二)积极推行网上办事,提供便民服务。按照与省政府签订的《-行政许可在线办理责任书》要求,省公安厅在‚湘警网‛开通了‚网上办事‛栏目,协调厅属各业务部门,按照‚网站受理、后台办理、网站反馈‛的原则,公开各类公安业务办事指南,提供各类办事表格下载服务,及时公布办事结果反馈信息。目前,已按要求实现规定的15项行政许可项目的办事指南公开、申请表格下载、办事结果公示等在线办理服务。同时,大力加强网上办事系统开发和应用,简化办事流程,不断拓宽电子政务的范围。人口业务系统已经在全省搭建,预计年内可实现网上户口迁移,出入境网上受理系统也已经进入测试阶段;交警总队推出的交警‚一网通‛服务已正式启用,该平台的首期建设,主要针对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需求最迫切的一些问题,推出了驾驶人网上递交体检证明、机动车个性化号牌自编自选、新购机动车网上预约登记、机动车异地年检申请、驾驶人档案信息更正、机动车所有人信息更正、交通违法信息查询和告知、交通安全常识宣传教育等八项网上服务;消防总队在网上开通了‚消防办事大厅‛,目前,已实现‚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备案‛、‚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消防备案‛等‚网上备案‛服务,同时通过消防办事大厅,可实现对全省各地市的消防安全备案申请的集中审批管理。
(三)开展警民互动交流,增进警民相互理解。策划推出‚网上访谈‛栏目,通过访谈的形式宣传全省公安重点工作和典型事迹,与网民进行交流互动。栏目推出以来,受到了广大网民的普遍关注。至今,已制作播出‚网上访谈‛节目14期,每播出一期节目,网站点击率都有大幅提升。今年以来,省公安厅与省政府门户网站合作,录制了2期访谈节目,受到了广大网民的高度关注,播出当日网站点击率近万人次。我们在‚湘警网‛上开设了‚在线咨询‛栏目,同时,积极配合做好省政府门户网站‚公众问答‛栏目问题受理和答复。对于网民提出的问题,统一收集汇总后,再根据问题内容和性质分发到对应的业务部门进行解答,并限期反馈。到目前为止,共受理网民提问 97 起,全部予以公开答复,群众反响良好。
三、大力推进公安正规化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群众对公安机关不满意,很多是由于公安机关执法执勤、管理服务不规范引起的。开始,全省公安机关启动了为期五年的‚三基一化‛工程建设,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全面推进公安正规化建设。在规范组织机构、规范内外观标识、规范日常管理的基础上,重点抓执法执勤、管理服务行为规范化,不断提升执法服务水平。
(一)大力推进执法执勤规范化建设。公安机关的基本活动是执法活动,公安民警的基本行为是执法行为。执法执勤规范化,是公安机关、公安民警服务为民最根本的要求;不规范的执法执勤行为,背离服务为民宗旨,人民群众最反感、最愤恨。全省公安机关切实加强执法执勤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公安民警为民执法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完善执法执勤制度。围绕缩小自由裁量空间、细化执法程序、解决模糊执法问题,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法律规范性文件,为基层执法提供了明确具体的依据。二是加强执法监督。整合内部监督力量,明确法制、信访、纪律、督察部门监督执法的职责,不断完善执法质量考评机制,开展了省、市、县三级‚千案督察‛行动。三是提高民警规范执法执勤能力。学习借鉴香港的《警察通例》,组织编写了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和派出所《警务工作正规化指南》4本书,将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标准与素质要求、工作流程与依据、非常见警情处置、管理规范等5个方面的内容,分层级、分警种、分岗位作出明确规定,全省公安民警人手一册,都能对号入座,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要达到什么标准。制定了‚全省公安机关学习应用《警务工作正规化指南》工作方案‛,把学习应用《警务工作正规化指南》作为教育训练、苦练基本功的重要内容,在全省公安机关掀起了正规化指南学、训、考、赛、用的热潮。同时,注重利用信息化手段规范民警执法执勤行为,依托全省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推广应用执法办案系统,实现案件从接警、立案、办案全过程网上流转,执法办案的程序成为办案信息系统的流程,不按程序办事无法正常网上流转,促使民警养成守程序、按规范执法执勤的习惯。今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通过警务信息应用平台办案7万多起、办理刑拘6000多人次、逮捕多人次、行政拘留1万多人次、生成法律文书32万多份,执法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二)进一步加大窗口服务规范化建设力度。去年以来,省厅投入120万建设经费,对长沙航空口岸签证窗口进行扩展,使该口岸成为全国硬件领先的窗口。第五届‚两岸论坛‛期间,该窗口热忱为与会台湾代表服务,服务设施和质量受到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高度称赞。全省公安机关以‚三基一化‛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强人口与出入境服务窗口、交警、消防办事窗口建设,积极开展文明服务窗口创建活动,各级窗口基本达到‚接待场所宽敞明亮、内外部标识规范、警务公开内容醒目、便民利民措施到位、工作台帐齐全、监督机制健全‛的文明窗口标准。
(三)进一步加强对公安执法执勤、管理服务的监督。除了强化传统监督手段外,今年以来,省公安厅在 ‚湘警网‛开辟了‚网上民生‛专栏。群众需要反映公安执法问题、要求查处案件、投诉民警违法违纪违规问题时,可以直接登陆《湘警网》,通过‚网上民声‛栏目进行实名制投诉(需填写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对群众通过‚网上民声‛反映的涉警信访个案,我们即时分发到相关市州县公安局,由各地按照处理信访件要求组织办理并向信访投诉人反馈,由厅信访处牵头,厅警务督察处、纪委和相关警种按规定进行督查、督办。在这些信访投诉件办理时限到期后,对信访投诉人纳入警务调查范围,进行抽样电话回访调查。‚网上民声‛栏目开通后,群众不出门就可以上网反映自己的诉求,大大减少了上访成本,提高了公安机关的接访效率,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一位江苏网民留言:‚湖南省公安厅的‘网上民声’投诉栏目,让我们这些身在外省的湖南人感到温暖。‛从今年4月1日‚网上民声‛开通至今,共收到群众投诉832起,其中,已办结回复的216起,正在办理中的616起,警务调查已电话回访84人。
四、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激励民警在为民服务上下功夫、创实绩 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在认真总结以往目标管理和绩效考评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企业现代管理理念,依托警务信息应用平台,坚持分步实施、稳妥推进的原则,经过逼着搞、不局限考核形式,推着走、实行计算机考核,小步跑、注重考核结果运用三个阶段,全省公安机关全面推行了精细化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最大亮点,就是抓住‚目标设定、责任分解、过程控制、严格考核、奖惩兑现‛五个关键环节,以日清事清、周结月评为基础,对每个单位、每位民警每天所做的每件事进行计划、控制和评价,将评价结果与单位和民警的切身利益直接挂钩。一是坚持分解量化、定岗明责、纵横比较‚三结合‛,科学设置目标,优化考评体系。全省公安机关普遍建立了单位总帐、部门分类帐、民警个人明细帐3本台帐,做到事事能考、人人被考。二是坚持日清事清、周结月评、总评‚三步曲‛,注重过程控制,确保考核到位。各级公安机关普遍建立了‚日清事清——周结月评——总评‛工作链,对民警考核实行民警日清自评、主管考核人周结审核、单位考核小组月评月审三级考核模式。对单位考核采取月考核与年底总排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三是坚持软件研发、硬件配置、应用培训‚三同步‛,加大科技投入,实行网上考核。省公安厅依托公安信息网络,开发了办公自动化系统与精细化考评系统合二为一的应用平台,把工作流与考评流结合起来,把看似繁琐的考核过程变成了简单的‚鼠标点击‛,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考评科学性。目前,全省14个市州公安局和129个县市区公安分局全部实行了网上考核。四是坚持物质奖励、精神鼓励、政治激励‚三并举‛,建立奖惩机制,强化结果运用。各级公安机关将考核结果与民警的绩效奖金、评先评优、提拔晋升紧密结合起来,增强了精细化管理的刚性。省厅机关在今年上半年开展的正、副处级领导干部竞聘中,明确规定,参加竞聘者,前12个月内精细化考核必须有4次以上‚优秀‛;同等条件下,获‚优秀‛次数多的优先提拔。全厅有近百名干部因精细化考核不‚达标‛而失去了竞聘资格。株洲市公安局根据精细化考核结果发放绩效奖金,每年奖金最高与最低的相差近1万元;同时,该局作出硬性规定,考核排名前30%的才有晋职晋级资格,连续2年排名后3%的予以免职。以来,该局提拔任用149人、解决职级待遇316人、记功嘉奖436人,都严格按照考核排名在前的标准执行,并对考核排名靠后的56名民警作出了免职或诫勉等处分。精细化考评有效激发了广大民警执法为民的事业心、责任感,深入挖掘了公安队伍的内在潜能,在全省公安系统营造出了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工作局面。通过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广大公安民警在为民服务上愿为、能为、善为、积极有为,大力促进了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推动了全省公安工作进步。湖南省民意调查中心的调查显示,近几年,公众对社会治安状况、公安队伍的评价逐年提高;领导干部联点下访、开门接访和公安民警定期走访群众等‚大走访‛长效机制,《湖南省公安机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十五项措施》等便民利民举措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警民和谐产生的战斗力在各项维稳保安工作特别是奥运火距传递、‚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国庆60周年安全保卫工作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第四篇:司法行政与和谐社会建设
司法行政与和谐社会建设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社会。司法行政机关担负着组织开展人民调解、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司法考试管理、司法鉴定管理等职能,在推进民主法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目前,我省在司法行政工作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司法行政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基层基础工作比较薄弱、有些领域立法滞后,队伍的整体素质也还有待提高。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有利条件,增强建设和谐社会的信心和决心;同时要看到当前工作的复杂情况和突出问题,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针对性,综合管理,统筹规划。
为了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我认为我省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和改进:
(一)提高法律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各方面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而加强法律服务,引导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调节相互间的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就显得至关重要。
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按照党委和政府的部署,在立足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搞好服务。一要突出服务重点,围绕当地大企业的具体情况,组织律师、公证等相关机构,从多方位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二要打造服务平台,符合条件的企业应设立公司法律事务处,促进企业的依法经营管理;三要拓宽服务领域,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在代理诉讼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转移到非诉讼事务上,帮助顾问单位完善规章制度,参与市场主体经营决策,增强交易安全,防范经营风险;四要整合法律服务资源,对服务对象推出更多类型的法律服务业务,增强服务的实效性。
(二)坚持普法和依法治国工作并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时也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承担普法依法治理任务的职能部门,必须不遗余力地充分发挥职能的作用,为建设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要深化法制宣传教育。按照“五五”普法的要求,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相关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旨在提高广大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应对各种复杂局势、促进经济增长的法律素质和能力;组织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教育引导其规范交易行为、防范市场交易风险,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实现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坚持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进一步增强法律宣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加强与各部门和行业的联系沟通,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共同营造全社会浓厚的学法用法氛围;二要推进依法治国的方略。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依法治国观念,为推进依法治国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思想基础;引导公民依法办事,自觉履行义务,规范自己的生产经营和工作生活,维护自身权益,为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着力引导社会依法治理,深入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的创建活动。
(三)尽力化解矛盾纠纷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应当是一个稳定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中前进的过程。人民调解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诉讼外解决民间纠纷的法律制度,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要加大基础建设的步伐,不断推进基层司法所的规范化建设;二要加强机构网络化建设,进一步加强调解机构建设,发展区域性、行业性的人民调解组织,延伸人民调解组织网络触角,使人民调解更深入基层,更贴近民间;三要加强队伍建设,以提高调解质量为重点,不断加强调解工作培训,提高调解队伍素质。
(四)加强法律援助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应当是公平正义的社会。法律援助制度作为我国重要的一项法律制度,目的是对通常意义上的法律救济手段保障自身基本社会权利的社会弱者,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作为实现社会公义和司法公正,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国家行为,在一国的司法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要加强法律援助机构网络建设。在县(市、区)成立法律援助中心,形成健全的网络覆盖网络。同时,努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使困难群众能够随时随地申请法律援助;二要不断增强法律援助服务能力,提高法律援助质量,积极整合资源,发挥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主力军作用,力求多办法援案件;三要增加投入,不断增强法律援助物质保障能力,努力将各级法律援助经费全部纳入预算。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法律援助基金,充分募集社会资金,努力解决困难群众对法律援助的需求和法律援助财力保障不足的矛盾。
我们作为司法战线的工作者,一定要按照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强化全局观念,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贯彻到司法行政工作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履行职能的各个环节。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切实加强学习,要坚持密切联系实际的优良传统,认真做好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问题的理论研究,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问题、开拓新思路、提出新办法,使我们的思想观念、政策措施、工作部署、工作方式更加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努力开创司法行政工作新局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第五篇:2012 全市司法行政
2012 全市司法行政(含综合治理)工作考核目标
责任状具体措施
(宣教办)
一、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1、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完善,中心组学法不少于3次,科级以上干部法制讲座不少于两次,公务员学法时间累计不少于40学时(4分)
2、整合利用社会各种资源,组织开展2次以上青少年法治实践活动。(五月份联系各中小学校参观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九月份联系各中小学校到额市监狱进行青少年法制教育。)调整充实兼职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四月份底前完成。)组织开展1次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培训,(拟定八月份完成(4分)。
3、建立和完善企业法律顾问制度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登记制度,要求五月份前上报文字材料(3分)
4、各乡镇苏木(街道)、嘎查(村、居)建有固定的法制宣传栏(橱窗),并定期更换宣传内容(更换内容需及时上报),建立法制宣传辅导站,不定期巡查(4分)
5、组织机关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参加法律知识考试,参考率达95%以上。(4分)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拟11月份利用一周时间组织本地区学法用法考试
6、创新普法形式,组织开展法制文艺宣传活动,在报刊、电视台、广播电台、网络等大众媒体上开班法制宣传栏目和专题节目。(信息采集后需上报纸质和电子版印证材料)(4分)
7、精心策划各类主体宣传活动,组织开展“12.4”法制宣传日(在12月4日前后开展12.4法制宣传月活动;12月4日当天组织市各单位集中在互贸市场门前举行12.4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三下乡”(结合科技、文化、法律下乡活动,以举办讲座、发放宣传材料、〃手册、播放法制宣传片等形式开展送法下乡等活动,并送法入户)以及“3.15”(配合市工商局开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宣传活动)“3.22”(配合市水务局进行水法宣传)“6.25”(配合市国土资源局进行土地法宣传活动)“6.26”(配合市公安局开展禁毒宣传活动)等专题法制宣传活动不少于6次。(七月份开展法治广场活动,主要以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单 资料、悬挂标语、法制长廊等形式集中在哈萨尔广场进行)。(3分)
8、积极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每个旗(市、区)至少建立3个以上法治文化活动场所,(各乡镇苏木(街道)已建立法制学校,利用法治活动场所进行法制讲座、竞赛等活动;法制图书角方便群众学法,提高法律意识)抓好社区服务中心、农贸市场等重点地段的法治文化建设。(利用已有的LED屏进行法治文化及申办100个城市论坛等方面的宣传)(4分)
二、依法治理工作
1、积极推进法治旗(市、区)创建工作,结合自治区考评细则制定创建工作方案,达到自治区标准。(10分)
2、全面开展“民主法治示范嘎查(村、社区)”创建活动。20%的嘎查(村、社区)达到自治区创建标准;30%的嘎查(村、社区)达到呼伦贝尔市创建标准;(5分)。对创建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表彰;及时总结创建工作经验,树立推广典型(5分)。
3、组织开展法治机关(单位)、法治学校、法治企业创建活动,对创建工作有部署、有检查、有表彰;及时总结创建工作经验,树立推广典型(5分)。
按照自治区考评细则六月完成法治额尔古纳的创建工作,年底达到自治区标准;继续开展民主法治示范嘎查(村、社区)创建活动,年底有20%的嘎查(村、社区)达到自治区创建标准;30%的嘎查(村、社区)达到呼伦贝尔市创建标准;对创建工作有部署、三月份下发继续开展民主法治示范嘎查(村、社区)创建活动的通知、半年有检查、年终有验收、有表彰;及时总结创建工作经验,推广典型。
4、围绕法治额尔古纳建设,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大力开展专项依法治理活动,解决1—2个重点问题(5分)
三、保障工作
1、认真贯彻落实呼伦贝尔市“六五”普法依法治理规划和决议,督导检查并上报规划和决议落实情况(我市已制定额尔古纳市“六五”普法规划并已上报、半年督促检查普法规划的贯彻落实情况,上报)(5分)。
2、按时完成法制宣传资、料挂图的征订任务,司法部统编的“六五”普法教材满足各类重点对象的的学法需求,确保领导干部、公务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人均一本、农牧民家庭户均一本(4分)(已完成)
3、党校、政府将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年内至少召开一次会议研究部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4分)(拟定三月份召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会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企业、社区、企业参加,研究部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4、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工作职责明确,工作制度健全。已完成。(4分)
5、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队伍建设,年内举办2期普法骨干培训班,拟定6月份于拉布大林、莫尔道嘎各举办1-2期普法骨干培训班(3分),并按要求参加上级组织的培训(2分)。
6、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做到专款专用,经费保障标准做到逐年提高(4分)
7、年初制定工作计划或要点,年内有检查,年终有总结,按要求及时上报信息、报表及工作总结。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半年检查,年终有总结。信息每月至少两期。(4分)。
8、结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强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特点和内在发展规律的研究,撰写并上报1篇高质量调研报告(2分);被司法部简报和国家级媒体采用的信息不少于2篇(2分),被司法厅简报以及自治区媒体采用的信息不少于2篇(2分),被
呼伦贝尔市简报及市级媒体采用的信息不少于8篇(4分)。上报1篇调研报告,具体负责人杜晨星。国家级、自治区级、呼伦贝尔市级信息由王玖成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