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政治热点 迎新春走基层 送欢乐下基层素材

时间:2019-05-14 22:37: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高考政治热点 迎新春走基层 送欢乐下基层素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高考政治热点 迎新春走基层 送欢乐下基层素材》。

第一篇:2011高考政治热点 迎新春走基层 送欢乐下基层素材

迎新春走基层送欢乐下基层

【背景材料】

中宣部2011年1月26日在京召开迎新春走基层、送欢乐下基层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指示精神,把迎新春走基层、送欢乐下基层活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惠民举措,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写百姓故事、为人民放歌,把温暖和欢乐送到基层、送给群众。

【教材链接】

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刘云山强调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指示精神,把迎新春走基层、送欢乐下基层活动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惠民举措,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写百姓故事、为人民放歌,把温暖和欢乐送到基层、送给群众。

2.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刘云山指出,要着眼群众需要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掌握群众所思所盼,反映基层所求所愿,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要带着深厚感情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充分认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源头活水在基层、在群众,始终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本,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考虑问题,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把对群众的真挚情感转化为深入基层的热情、服务群众的激情。

3.党的群众路线要求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刘云山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做好群众工作,是中央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现党的执政使命高度提出的政治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利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可靠保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着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任务,更要自觉贯彻中央要求,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切实履行好应尽的职责。

【综合测试】

1.迎新春走基层,送欢乐下基层,把温暖和欢乐送到基层、送给人民群众。下面对人民群众认识,正确的是()

①人民群众指广大劳动群众②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③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④人民群众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刘云山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做好群众工作,是中央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现党的执政使命高度提出的政治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利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可靠保证。这说明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

A.群众路线B.实事求是C.解放思想D.与时俱进

3.刘云山强调要充分认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源头活水在基层、在群众,始终牢记人民

专心爱心用心 1

群众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本。没有群众的实践经验,任何科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的“创造”活动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可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这说明()

A.人民群众是实践活动的参加者

B.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的源泉

C.劳动群众的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D.脑力劳动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4.中宣部2011年1月26日在京召开迎新春走基层、送欢乐下基层座谈会。刘云山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做好群众工作,是中央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实现党的执政使命高度提出的政治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利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可靠保证。

刘云山强调,迎新春走基层、送欢乐下基层,关键是在深入上下功夫、在服务上下功夫,真正做到走进去、深下去。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考虑问题,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把对群众的真挚情感转化为深入基层的热情、服务群众的激情。要着眼群众需要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掌握群众所思所盼,反映基层所求所愿,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

请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

【参考答案】

1.C2.A3.B

4.(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做好群众工作,集中组织开展迎新春走基层、送欢乐下基层活动,宣传思想文化,贯彻群众路线体现了人民群众社会历史创造者的地位。

(2)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以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因此要求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考虑问题,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要着眼群众需要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掌握群众所思所盼,反映基层所求所愿,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

专心爱心用心 2

第二篇:刘云山:迎新春走基层 送欢乐下基层

刘云山:迎新春走基层 送欢乐下基层

新华网北京1月26日电 中宣部26日在京召开迎新春走基层、送欢乐下基层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以下为讲话摘要:

迎新春走基层 送欢乐下基层

刘云山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就新形势下贯彻党的根本宗旨、做好群众工作做出一系列深刻论述,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实现党的执政使命高度提出的政治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利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可靠保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承担着动员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任务,本身就是群众工作,更要自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履行好应尽的职责。集中组织开展迎新春走基层、送欢乐下基层活动,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三贴近”的重要体现,是改进作风文风、提高能力素养的一次生动实践。要充分认识迎新春走基层、送欢乐下基层活动的重要意义,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一项重要惠民举措,摆在突出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在深入上下功夫、在服务上下功夫,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作风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更好地反映基层的火热生活,更好地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1、带着深厚感情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服务人民大众,首先要有对群众的深厚感情。我们把老百姓称为父老乡亲,核心是一个“情”字。只有同人民群众情相系、视群众为亲人,我们开展文化服务才会有内在的动力、有坚定的自觉,才能真正走得下去、走得进去。实践证明,那些引起百姓共鸣的新闻报道,那些受到群众欢迎的文艺作品,无不饱含着对人民群众的炽热情怀。我们要充分认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源头活水在基层、在群众,作用和价值的实现在基层、在群众,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离不开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提高。要始终牢记人民群众是我们的根、我们的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精神父母,满怀对人民群众的挚爱,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条件最艰苦的地方去。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把镜头话筒对准群众,把版面留给群众,把丰富多彩的节目送给群众,写百姓故事、为人民放歌。要发扬“光着脚板跑新闻”、“田间地头当舞台”的精神,深入最基层、深入第一线,走进群众实际生活,走进群众心灵世界,同群众打成一片,在深入基层中感知百姓冷暖,在同人民群众交流互动中增进感情,把对群众的真挚情感转化为深入基层的热情、服务群众的激情,始终做到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2、着眼群众需要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满足群众需要、保障群众文化权益,是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目的,也是我们组织迎新春走基层、送欢乐下基层活动的出发点。无论是新闻宣传还是文化艺术,都要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掌握群众所思所盼,反映基层所求所愿,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尺,人民群众赞成什么我们就鼓励什么,人民群众期盼什么我们就做好什么,使我们的工作和活动真正为人民群众所需要。要准确把握群众的关注点,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通达社情民意、回应群众关切,集中宣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保障改善民生的举措和成效,宣传城乡社会面貌发生的可喜变化,生动反映基层群众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感人事迹,反映各族人民欢度节日、享受幸福生活的喜悦心情,反映普通百姓对美好未来的期盼愿望。要着眼活跃春节期间群众文化生活,深入做好文化下基层工作,组织好面向群众的公益性文化活动,丰富声频荧屏、银幕舞台,繁荣城乡文化市场,着力解决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电视难等问题。要深入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受灾地区去采访报道、去慰问演出,多关注普通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体,多做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工作,多提供群众生产生活用得上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办实事、办好事,送温暖、献爱心,使基层群众切实感觉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3、以群众欢迎的方式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走基层、下基层效果好不好,既取决于活动内容,也取决于工作方式。这些年,我们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方面探索了许多好的办法。要认真总结成功经验,紧密联系这次活动的任务要求和各地实际,创新形式、丰富载体,努力增强实际效果。要与群众欢度春节的氛围相契合,充分考虑节日期间基层生产生活特点,考虑各地民俗民风和文化传统,使我们的新闻报道和文化活动有浓浓的年味、有鲜明的特色,着力营造欢乐祥和、热烈喜庆的节日气氛。要与基层群众的接受习惯相适应,善于运用群众鲜活语言,善于运用群众身边事例,多开辟群众便于接受的渠道,多搭建群众互动参与的平台,使我们的新闻报道和文化活动生动活泼、情理交融、富有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要与日常宣传文化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文化惠民工程的辐射作用,继续组织好“三下乡”、“四进社区”、“心连心”等品牌活动,做好节日期间公共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等的免费开放和服务工作,利用乡镇文化站、文化活动室开展文艺表演、书画展览等文化活动,鼓励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努力做到丰富多彩、喜闻乐见。

4、怀着学习的态度走进基层、走进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无论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发生了怎样变化,向群众学习、以群众为师的优良传统不能变、不能丢。我们开展迎新春走基层、送欢乐下基层活动,既要把群众作为服务的对象,更要把群众当作老师,把基层当作课堂,使走进基层、走进群众的过程成为虚心向群众学习、接受群众教育、不断丰富提高自己的过程。无论新闻工作者、还是文艺工作者,都要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用群众创造历史的奋发精神哺育和激励自己,不断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丰富阅历,感受社会变化、体验生活真谛,更好地挖掘新闻报道的素材,激发艺术创作的灵感。群众是语言大师,老百姓的话最生动、最活泼、最有生活气息。要善于通过掌握和运用群众语言来改进文风,在我们的新闻报道中多一些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实话,少一些空话套话,在我们的文艺作品和文化活动中多一些雅俗共赏,少一些曲高和寡,努力以通俗易懂、清新朴实的文风,拉近同人民群众的距离。要善于在与群众的交流交融中提升思想境界,通过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学习群众吃苦耐劳、踏实务实的精神,学习群众默默无闻、朴实无华的品质,摒弃浮躁、净化心灵,更加自觉地把奉献党和人民事业作为人生追求。

5、轻车简从地走进基层、走进群众。新闻工作者走基层、文艺工作者下基层,体现着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精神风貌,一定要发扬优良传统,艰苦朴素、轻装简从,不给基层找麻烦,不给群众添负担。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做好保障工作,把下基层可能遇到的情况考虑到,凡是能自己做的事情都要提前准备,遇到困难首先要立足自己解决,切实做到为民、惠民、不扰民。我们去的地方大多是老区、贫困地区、边远地区,这些地方经济还不是很发达,条件比较艰苦,要注意选派那些作风过硬、能吃苦、能战斗的骨干力量参加。参加这次活动的新闻工作者、文艺工作者利用节日期间到基层,牺牲与家人团聚的时间,精神难能可贵,要注意关心他们,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要引导参加活动的同志做好吃苦的思想准备,充分展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的良好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本文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2011年1月26日在迎新春走基层、送欢乐下基层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第三篇:2014高考政治 二十国集团第八次峰会热点素材

2014高考政治热点:二十国集团第八次峰会

一、【背景材料】

2013年 9月6日,备受瞩目的二十国集团(G20)第八次峰会在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落下帷幕。会后发表了《二十国集团圣彼得堡峰会领导人宣言》(以下简称《宣言》)以及《圣彼得堡行动计划》,批准了《圣彼得堡发展展望》、《圣彼得堡战略框架》、《G20投融资工作计划》、《G20反腐败行动计划》等文件。其中,最具含金量的《宣言》长达27页,包含了经济增长与就业、投资融资、多边贸易、打击避税等13章内容,乃历届峰会最长。《宣言》重点关注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呼吁各国加强政策协调,建设更加紧密的经济伙伴关系,强调刺激增长和创造就业是G20的优先任务。总体而言,圣彼得堡峰会成果丰硕,并释放出积极信号,即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各国需履行承诺、协同合作,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

二、【理论分析】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目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国际分工水平不断提高,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要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二十国集团必须致力于营造自由开放的全球贸易环境,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2)坚持世贸组织原则,反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些国家在对外贸易中,实施贸易保护主义,违背了世贸组织原则。加强国际自由贸易,必须反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为此,我国政府要努力运用世贸组织规则,与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作斗争,维护企业和国家的利益,依据法律法规,履行政府职能。

(3)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我国应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档次及附加值,鼓励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出口,限制和禁止高耗能、高排放和部分资源性外资项目,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等等。

(4)发展经济,解决就业问题。就业问题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只有全球经济在保持较高的水平下,就业机会才会不断扩大。此次峰会的主题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岗位。为此,要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

2、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

(1)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在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八次峰会上,与会各方发表共同宣言,为刺激增长和创造就业制定行动计划,在协调宏观经济政策、加强全球经济治理等方面达成重要共识。这体现来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

(2)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的贸易战略宗旨是互利共赢、多元平衡。我们将继续坚持稳定出口和扩大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加快服务业开放步伐,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更好融入全球价值链。这不仅有利于维护世界人民的利益,也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为适应这一主题,作为涵盖面最广、档次最高、影响力最大的国际经济合作机制,“G20”一直致力于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就经济金融问题进行开放性、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234-

第四篇:2014高考政治 第五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热点素材

2014高考政治热点:第五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

一、【背景材料】

2013年9月7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和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CCTV—7农业频道)联合主办的“金牛奖”优秀农村题材电视剧颁奖晚会在北京举行,正式拉开了第五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的序幕。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是与金鹰电视艺术节具有同等影响力的电视艺术盛会。本届以“中国梦·农民梦”为主题,最大的亮点是坚守质朴的乡土本色、坚持让农民唱主角,将在10余天的时间里陆续举办优秀农村题材电视剧颁奖晚会、小康电视工程颁奖晚会、魅力新农村颁奖晚会等多项活动。作为本届艺术节的重头戏,优秀农村题材电视剧“金牛奖”评出了最佳编剧奖、最佳男女主角奖、最佳男女配角奖、最佳导演奖等奖项,编剧高满堂,演员林永健、张嘉译、孙茜、丛珊、殷桃、李立群、李菁菁以及导演孔笙等荣获本届“金牛奖”各奖项。

二、【理论分析】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看电视是多年来的传统习惯。随着网络的出现,以及PC、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终端的盛行,电视已不再是中国人看春晚的唯一渠道。这说明,随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消费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

(2)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开展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活动有利于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举办新农村电视艺术节,要服从于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

2、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新农村电视艺术节”作为展示优秀对农电视作品、展现各地新农村风貌的重要平台,对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农村社会主义新风尚,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每年一届的“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本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以“中国梦·农民梦”为主题,对促进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至关重要。[

(3)文化塑造人生,不同性质的文化对文化生活具有不同的影响。一方面,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另一方面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这就需要通过艺术节活动发展先进文化,加强对文化生活的引导。

(4)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举办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提升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

(5)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立足社会实践,-1-

通过举办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活动,积极推动文化继承和发展,发展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播正确的价值观。

(6)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创作,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3、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证明,农村特色文化深深扎根在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之中,是农村经济社会长期发展和群众长期生产劳动的历史积淀,最具有凝聚力、生命力、感染力和亲和力。对农村来说,艺术创作者应多关注三农问题,多贴近农民生活,多制作出更能感染人的农村题材电视节目。

(2)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近些年来,农村题材电视剧呈现出创作上的繁荣局面,进入到了一个相对的高峰期,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也得到了行业内及电视观众越来越多的关注。只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农村文化建设才更具活力,农村文化舞台才更加活跃。

(3)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现阶段,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成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矛盾,解决好这一对矛盾,必须从农村文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在繁荣农村现代文化的同时,突出做好特色文章,深入挖掘农村特色文化,传承农村传统文化。

(4)要坚持用两点论的观点看问题。当前农村题材电视剧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创作上的弊端。如地域的单一化、内容的肤浅化、风格的喜剧化等等。这些弊端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持续健康发展,值得我们在实践中深入思考与探索。

三、【跟踪试题】

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是经中国文联批准,由中国文联所属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和CCTV—7农业节目(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联合主办的国内惟一服务三农的国家级大型电视艺术节庆活动。据此回答1—3题:

1.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看电视是多年来的传统习惯。随着网络的出现,以及PC、手机、平板电脑等多种终端的盛行,电视已不再是中国人看春晚的唯一渠道。这说明: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C.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D.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B.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C.实现共同富裕D.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3.开展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活动有利于:

A.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

C.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除农村中的贫困现象

D.市场调节具有盲目性,应引导农民掌握市场信息

自2009创办以来,每年一届的“新农村电视艺术节”作为展示优秀对农电视作品、展现各地新农村风貌的重要平台,得到了各级领导与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影响力、权威性与日俱增,是与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旗下的“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具有同等影响力的两大电视艺术盛会之一。据此回答4—6题。

4.上述材料说明:

A.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D.文化与经济相互决定

5.每年一届的“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 ①我们祖先创造的精美文化产品②特定的文化环境

③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④我们对于文化的领悟能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所弘扬的道德模范的事迹和高尚品德,让人们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得到心灵的洗礼,增强了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可见:

A.优秀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B.优秀文化是对人性真善美的反映

C.优秀文化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D.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举办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可以提升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据此回答7—9题。

7.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活动,开创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风尚。这说明:

A.发展大众文化应采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B.科技进步决定大众文化发展的方向

C.大众文化没有雅俗之分D.传播先进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8.从文化建设的角度看,举办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应当:

A.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B.倡导和践行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C.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D.改造腐朽文化取缔落后文化

9.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举办新农村电视艺术节活动的意义在于:

①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推动大众传媒发展②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③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④立足社会实践,积极推动文化继承和发展

A.①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现阶段,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成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如何解决好这一对矛盾,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此回答10—11题

10.解决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性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的矛盾应该:

①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 ②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③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 ④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创作

A.②③④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③

11.从哲学上说,解决矛盾的根本方法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和方法B.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方法

C.善于分析事物联系的方法D.矛盾分析的方法

12.对农电视,艺术创作者应该多关注三农问题,多贴近农民生活,多制作出更能感染人的农村题材电视节目。这一要求体现的哲理是:

A.认识只能在实践中产生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一个来源D.实践不断给认识提出新课题

13.近些年来,农村题材电视剧呈现出创作上的繁荣局面,进入到了一个相对的高峰期,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也得到了行业内及电视观众越来越多的关注。部分精品之作充分表达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深入的人性挖掘。然而,当前农村题材电视剧繁荣的背后,其创作上也存在着不少弊端。地域的单一化、内容的肤浅化、风格的喜剧化等等,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持续健康发展,值得深入思考与探索。

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观点。

参考答案:

1.B2.C3.B4.A5.B6.D7.D8.A9.C10.C11.D12.A

13.(1)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近些年来,农村题材电视剧呈现出创作上的繁荣局面,进入到了一个相对的高峰期,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也得到了行业内及电视观众越来越多的关注。

(2)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部分精品之作充分表达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深入的人性挖掘。

(3)要坚持用两点论的观点看问题。当前农村题材电视剧繁荣的背后,其创作上也存在着不少弊端。地域的单一化、内容的肤浅化、风格的喜剧化等等。

(4)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要求我们与时具进,开拓进取,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农村题材电视剧在创作上的弊端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农村题材电视剧的持续健康发展,值得我们在实践中深入思考与探索。

第五篇:2014高考政治 第九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热点素材

2014高考政治热点:第九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一、【背景材料】

2013年10月26日,以“扩大交流合作,共同振兴中华”为主题的第九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广西南宁隆重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和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出席开幕式并发表演讲。本届论坛由中共中央台办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中国国民党国政研究基金会共同主办,由中共中央台办主任张志军和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林丰正共同主持。张志军在开幕词中表示,自去年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以来,两岸政治互信得到增强,各领域交流合作持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保持良好势头。本届论坛旨在扩大深化两岸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实现两岸共同发展繁荣,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会人士在两天会期里围绕推进两岸经济科技合作、加强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深化两岸教育交流合作三个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国共两党及台湾亲民党、新党、无党团结联盟等党派和团体的代表人士,两岸有关部门和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界代表人士、专家学者共350多人出席。

二、【政治命题点】

1.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扩大交流合作,共同振兴中华”,围绕推进两岸经济科技合作、加强两岸文化产业合作、深化两岸教育交流合作等三项议题进行研讨,以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推进中华民族复兴大业。

举办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经济生活依据是什么?

(1)举办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了提高经济合作制度化水平,使两岸之间的经贸合作持续发展,必须通过举办论坛等形式,推进两岸经济科技交流和加强两岸文化产业合作。这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有利于促进两岸共同发展。

(2)举办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发展市场经济既需要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也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两岸要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必须呼唤诚信,重建信用,并用法律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

(3)举办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大力推进两岸产业合作,扩大双向投资,进一步相互开放金融市场,着力加强金融合作,有利于统筹两岸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2.站在两岸关系新的起点上,两岸交流这一重要平台,承载着两岸同胞的厚望,肩负着“先导”“领航”的重任。本届论坛旨在扩大深化两岸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实现两岸共同发展繁荣,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对举办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认识。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自2012年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以来,两岸政治互信得到增强,各领域交流合作持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保持良好势头。这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对人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因此,除了举办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外,还要面向两岸基层民众,更多地举办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3)文化在交流中发展。要围绕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努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这有利于中华文化向外辐射,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贡献。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俞正声说,过去五年多来,两岸关系开辟出和平发展的正确道路,取得了重大进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坚持既定的大政方针,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满怀信心同台湾同胞携手并肩,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运用哲学知识,谈谈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1)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努力拓展新局面、开辟新前景,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不断取得新成就,造福两岸同胞,造福中华民族。这是尊重人民群众历史地位的表现。

(3)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正确的价值观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扩大深化两岸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实现两岸共同发展繁荣。

三、【理论分析】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

(1)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要充分发挥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内经济合作委员会的功能,提高经济合作制度化水平,使两岸之间的经贸合作持续发展。因为经济全球化是时代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两岸共同发展。

(2)发展市场经济既需要发挥市场调节的决定性作用,也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两岸要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必须呼唤诚信,重建信用,并用法律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

(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大力推进两岸产业合作,扩大双向投资,进一步相互开放金融市场,着力加强金融合作,有利于统筹两岸协调发展,共同进步。

2、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

(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自2012年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以来,两岸政治互信得到增强,各领域交流合作持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保持良好势头。这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产生深刻的影响。文化对人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要面向两岸基层民众,更多地举办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

(3)文化在交流中发展。要努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这有利于中华文化向外辐射,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贡献。加强两岸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3、从生活与哲学角度分析

(1)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努力拓展新局面、开辟新前景,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不断取得新成就,造福两岸同胞,造福中华民族。这是尊重人民群众历史地位的表现。

(3)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正确的价值观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扩大深化两岸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实现两岸共同发展繁荣。

四、【跟踪试题】

2013年10月26日,以“扩大交流合作,共同振兴中华”为主题的第九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广西南宁隆重开幕。据此回答1—3题。

1.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有利于:

①消除两岸经济的不稳定性 ②维护两岸的经济安全

③两岸经济同步发展,避免两极分化 ④为两岸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大陆要:

①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的优化和升级 ②扩大投资规模,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④加大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投入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3.近年来,两岸贸易持续发展表明:

①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高 ②经济全球化是时代趋势

③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利于双方共同发展 ④我国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的对外贸易原则

A.①④B.③④C.①②D.②③

4.两岸要建立和完善全国统一、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市场体系,必须:

①优化资源配置 ②呼唤诚信,重建信用

③用法律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 ④加强公民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5.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看,两岸的经济交流属于:

A.统筹城乡发展B.统筹区域发展C.优化经济结构D.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自2012年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以来,两岸政治互信得到增强,各领域交流合作持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保持良好势头。据此回答6—7题。

6.这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 ②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③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④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7.上述材料表明:

①文化对政治具有反作用 ②文化生产力对现代经济起决定作用

③必须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8.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俞强调,要面向两岸基层民众,更多地举办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之所以举办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是因为:

①先进健康的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②宣传优秀健康的文化就能促进个人的成长③精神文明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9.俞正声指出,要努力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智慧。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样做有利于:

①中华文化向外辐射,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贡献 ②加强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③中华文化成为世界的主流文化 ④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俞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努力拓展新局面、开辟新前景,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不断取得新成就,造福两岸同胞,造福中华民族。据此回答10—12题。

10.坚定不移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哲学依据是:

A.经济基础决定于上层建筑B.生产力要适应生产关系状况规律

C.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D.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阶级斗争规律

11.材料中两个“造福”体现了: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联系具有普遍性

③唯物史观的要求 ④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2.材料中的“新局面”、“新前景”、“新成就”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与时俱进,培养创造性思维B.敢于创新就能发展

C.创新源于大胆假设和丰富联想D.创新就是要抛弃常规方法

1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南宁出席第九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时,就扩大和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提出四点意见:

一、加强两岸的科技交流合作,蓄积民族振兴的创新动能。

二、深化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夯实民族振兴的经济基础。

三、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凝聚民族振兴的精神力量。

四、密切两岸教育交流合作,培育民族振兴的人才资源。

材料中的四点意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D2.B3.D4.C5.B6.B7.C8.B9.B10.C11.D12.A

13.(1)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加强两岸的科技交流合作,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断蓄积民族振兴的创新动能。

(2)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的价值观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人类的根本利益。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定位,有利于深化两岸的经济交流合作,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发展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合作,要不断凝聚民族振兴的精神力量。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两岸文化的共同发展。

(4)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密切两岸教育交流合作,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不断培育民族振兴的人才资源。

下载2011高考政治热点 迎新春走基层 送欢乐下基层素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高考政治热点 迎新春走基层 送欢乐下基层素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