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学习反思”[精选合集]

时间:2019-05-14 23:22: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聚焦课堂“学习反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聚焦课堂“学习反思”》。

第一篇:聚焦课堂“学习反思”

“聚焦课堂”杭州二中听课反思

2010年5月15日,我们在教研室环银泉主任的带领下,来到了浙江省杭州二中,同来自北京、上海、福建等全国各地的33所中学近600名教师,一同观摩了北京101中学、成都七中、华南师大附中、福州一中及杭州第二中学5所名校45位名师的精彩课堂。这次“聚焦课堂”——中国名校名师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是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霍益萍整合社会各方力量支援高中课改而进行的一次研讨活动。目的就是通过名师的课堂将“聚焦课堂“的核心宗旨得以体现。课改的关键在课堂,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成为这次研讨会的焦点。霍益萍教授说到:同课异构,不是打擂台,而是进行研讨。相同的内容会产生不同的场景、规律。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由同到异,由异到同的过程,正是教师引导学生由表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的提纯过程,也是我们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进一步探讨到教育规律的过程。因此,聚焦课堂,注重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就是课堂的本质。霍益萍教授的这一主张在我们语文的课堂上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语文课堂上,五所学校的五位名师各展异彩,在同题异构方面不仅展示了新课标下对有效课堂的理解与掌控,同时也展示了各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与个性魅力,着实让我们大开眼界。一天之内听了五个老师上同一主题,是我从教以来碰到的最大的盛宴,饱餐之余,更是回味无穷。不同的引入,不同的教态,不同的风格,真是领略了教师这一职业的创造性劳动。我在对讲课期间的掌控课堂、反观课堂及名师点评三个环节感到意蕴无穷的同时,也对自己新课改的认识及自己的教学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下面我从掌控课堂、反观课堂、名师点评三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掌控课堂

我们语文此次的课堂主题是“一滴眼泪换一滴水”,探讨文学作品中的人性世界。在这个苏教版的专题当中,有三篇长篇文章,他们分别是曹禺的《雷雨》,电影剧本《辛德勒名单》,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其中,杭州二中的娄雨奇老师和北京101中学的田园老师选择的是《雷雨》,成都七中的李雪娜老师选择的是电影剧本《辛德勒的名单》,广东华南师大附中的黄胜老师和福州第一中学的杨卫民老师同选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节选部分。这三篇文章都是长篇幅,如何在一节课中如何将主旨根植于学生的内心,体会到人性的光辉,的确是不容易的事。而在这五节课中,五位老师都体现出对文本的深入钻研,对学生学情相对准确的把握,以及课堂上主体和主导位置的控制等新课改特质。长文短教,长文精教,长文巧教的种种课堂设计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娄雨奇老师针对《雷雨》剧本中特定段落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深入分析语句中包含的心理情感,引导学生运用鉴赏戏剧语言的方法,在文中找出体现周朴园复杂人性的典型情节,加以分析揣摩,进而概括人物的性格。之后又引导学生将课文剧本与电影剧本进行比对,从而增强了学生对人物的复杂人性的认识。北京101中学的田园老师上课风格轻松幽默并且发散思维较强。他在讲《雷雨》的时候从“戏”的繁体字切入,强调戏剧的真假人生和矛盾冲突的特点。进而请学生找出文中的矛盾冲突,从称呼上切入找人物之间的关系;从周朴园和鲁侍萍相认中谁的主动性更大一些的问题上看二者的心态情感。最后用“人因多重性格而矛盾,因矛盾而精彩,人物性格的心灵历程就是心灵辩证法德展示”的提升语段作结。四川成都七中的李雪娜老师面对篇幅很长的《辛德勒名单》,抓住文中的典型环境,典型对话,典型动作神态三个环节,进行朗读,通过对朗读效果的追求,引导学生理解这三个环节中的复杂而深沉饿情感。同时还根据老师自身的朗读优势引导学生对朗读方法朗读技巧进行归纳总结。

广东华南师大附中的黄胜老师对《巴黎圣母院》中的细节重点分析,抓住加西莫多在台上的情形和观众在台下的反应进行对比,进而凸显艾斯米拉达的美丽与善良。对加西莫多最后留下的眼泪的分析,带着学生深入到人性的光辉中。

福州一中的杨卫民老师对《巴黎圣母院》这篇课文进行课前学生提问,从而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在 1

课堂上则引导学生对邢台上下的情形进行思考。理顺课文之后,进而进行探讨:你对“人性的美与丑”产生了哪些认识?《巴黎圣母院》中的观众与鲁迅笔下的“观众”有哪些共性?从而让学生在对比中产生自己的思考、结论。

这五位老师的课堂风格不一,或大气豪放,或温文尔雅,或严谨深刻,或激情澎湃,他们在课堂上能够收放自如,我以为首先是与他们对文本的深刻解读是分不开的。他们对文本深入研究,确定这节课的目标,控制这节课的环节设置,一切以文本为核心。而我们的日常教学与这总是有一点出入的。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注重文本的周全分析,然后是课外拓展。希望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能够将所学加以运用。但是最后的效果却是不怎么好的。通过这次听课,我以为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我们老师认为学生应该学哪些东西,注重面面俱到,只要灌进去就行了。“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这个观念的认识还是有出入的。此次这五节课在课堂上尊重学生学习的需求,争取做到一课一得,得,不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是深究深挖,强化印象,注重的学生学习思维方法上的引导。而不是表面的热闹,实质上的幼稚。

二、反观课堂

课后,这五位老师对自己的课进行了反思。有意思的是,有几位老师在讲自己备课过程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自己的语文观。而且都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杭州二中的娄雨奇老师紧扣课标,强调自己备课前中后考虑的问题是:语文教学内容是不确定的,因此内容的确定决定目标的确定。《雷雨》的讲授不必拘泥于传统教学,应该创造性地选题,记住,课堂只是一个点,不是一个面。而北京101中学的田园老师则力推课堂不应该是学生的课堂,也应该是老师的展台,老师完全可以在课堂上展示其特长风采,甚至可以表演。华南师大附中的黄胜老师温婉尔雅,主张课堂上尽量发挥个人的特长,尽量上得行云流水。成都七中的李雪娜老师主张“长课短教”,要“不择手段”让学生有所收获。福州一中的杨卫民老师主张“三尊重”。一是尊重作家,即文本的原意表达;二是尊重编者,要求从系统中把握该单元及该文的定位;三是尊重学生,让学生的头脑和情绪动起来。

五位老师各抒己见,争端四起,我在听众席上也思绪万千。虽说课堂上老师是主导,但是在考试的压力下,在考评的制约下,老师们已经在教学中成为考试内容的奴隶。尽管上课风格不同,但是所教内容却按部就班,大同小异。我们都说学生是有个性的,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我要说的是老师也是有个性的,他们对文本的个性解读,对学生的个性教育也是不能忽略的。我非常赞赏语文教育家吴非说的一句话:只有有个性的老师才能呢个教出有个性的学生,只有大胆自信拥有自己观点的老师才能教出坦荡大方自信的学生。有个性的成功地语文老师一定拥有自己独立的语文观。

三、专家点评

此次进行点评的是三位专家,一位是上海育才中学的特级教师李强,一位是中语会副主任、语文教学专家陈忠梁,另一位是华东师大附中原校长顾朝今。他们在对这五节课进行点评的同时也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明确的语文课堂要求。我以为这是此次听课的关键所在,即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只有明确了这样一个标准,才有可能让自己少走一点弯路,让课改的大路更加明朗。

首先,李强老师开门见山,一针见血:首先,教师对人性的问题要注意“知”和“感”的关系,目标直指“教什么”。其次,学生的“知”和“感”该如何获得,即“如何教”。此次几位老师教学过程中对“教什么”都没有什么疑义,只是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过多地使用了演绎法。语文课堂更多的应该是归纳法,而非演绎法。课堂上,老师给学生的机会比较少,回答问题时,还停留在字词的长度上,而非思想的表达。另外,问题的提出,更重要的是学生问题的提出,而非老师的思维以法官的身份和地位出现。问题的提出最好是让老师的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学生的讨论仅仅是停留在形式上,还未进一步深入。这样的讨论过程应该是让学生既演绎又归纳。总之,课堂上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特质,就是将课堂搭建成一个平台,让学生尽情进行思维的发挥、发泄。

其次,顾朝今老师提出教师在设置问题的同时,还要对相关思维、朗读方面进行指导,合作探究不仅仅是学生之间,老师之间,更应该是师生之间的。老师的提问是要教给学生辩证地思考回答的问题。

陈忠梁老师也指出语文课一要诵读,二要思辨。当今语文课进得慢,出得早,再进行无限拓展。然而,要举一反三必先占据一,才能进行拓展,提出研究性学习。因此,倡导研究性学习更注重的是在预习中提出问题。

这几位专家给我们传达出的信息,让我的思绪在自己上的课、所听的五节课以及专家所点评的这些标准间回环往复,徘徊良久。虽然说不上是彻底的条分缕析,但是对一节好的课改课也有了相对明晰的认识。为了让自己更加清楚,我专门上网查阅了好课的标准,其中,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叶澜教授于2003年4月18日在上海市“黄浦教育论坛”的报告:“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我以为能够让我和大家能够更加清楚:

①有意义。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所以第一点是有意义的课,也就是说,它是一节扎实的课。

②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你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是充实的,能量是大的。

③有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④常态性。我们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当有人听课的时候,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成了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大量的准备,课堂上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是准备好的东西的再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地生成许多新的东西。“新基础教育”反对借班上课,为了让大家淡化公开课的概念,至少不去说“公开课”,只有“研讨课”。不管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所以我把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很多人帮你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

⑤有待完善的课。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然后作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生活中的课

本来就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为真实的课。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象很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他的心胸也变得博大起来。同时他也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不能说这次听课能让我的课堂得到彻头彻尾的改变,因为老师的观念和学生的观念的改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我一定会在明确的标准下不断改变观念,改变课堂,改变学生的学习状况。

第二篇:聚焦课堂反思

聚焦课堂反思

勤行

江佳

经过多方准备,我们终于迎来了聚焦课堂活动。参加这样的活动,无论是讲课者还是听课者,都受到了震撼。四位老师讲课风格各异,确定的重难点倒是大同小异,在课题生成上还是有较大的差别的。

上海的老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较强,他更关注学生对学生的点评。育才的老师更关注课堂的预设,教学中更习惯自己点评。通过听课,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体会。

一、诗歌教学要回归文本

过去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诗歌教学死抓考点,弱化了学生的鉴赏能力。通过这次聚焦课堂,我欣喜地发现我们的老师现在已经回归到语文的根本,启发学生品读感悟,老师们都尽量给学生更多一些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思考感悟,让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动嘴的机会,让学生参与大量的实践体验,为学生优化学习,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空间。

二、教学设计多样化

王居武老师将诗歌写作背景放在了探究诗歌风格的环节之中,这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意识到对诗歌情感的感悟不能离开诗歌创作的背景,但将诗歌背景放在学习诗歌之前介绍是否能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呢?什么时候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介绍,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以往的语文教学偏离了语言教学的正确方向,使学生陷入了纯知识的记忆。学生在学了许多年语文后,听说读写的能力得不到明显的提高。如果仅囿于语文课本中应试知识的重复演练,死记硬背,看似“双基”知识训练,而实际效果却降低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这次聚焦课堂的语文教学几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多围绕如何鉴赏语言如何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样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力。

三、课堂上老师的引导还是占很重的位置 传统的教学活动,只是教师把教材的内容以“填鸭式”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课堂上师生双边活动是被动的、消极的、静态的。“填鸭式”明显束缚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忽视了学生主体经验和个体感悟。为了改变“填鸭式”教学,许多语文教师便采用了“活动式”的教学形式课堂上教师一味追求让学生或分组讨论,或交流情感,或表演角色,而把自己仅仅作为一名“旁观者”或其中的“一员”,导致讨论交流的泛化、肤浅化。事实上,这种“牧羊式”教学片面夸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控力,语文教学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课堂交往,学生不仅不能有效地接受信息、掌握知识、创新思维,活动能力也难以得到纠正和发展。

这次讲课的老师都有较多的学生活动,学生解决字词读音、释义,学生朗读,学生分析诗句含义,学生分析作者情感等等,课堂活跃,气氛热烈,但是教师始终密切关注学生,及时给予引导,不让学生信马由缰随意发挥,而是围绕文本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

四、关注学生对学生的点评

教师都习惯于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作评价,有的千篇一律过于笼统,虽然激励为主,但是语言比较空洞;有的过于急切,没容学生思考。这次上海的刘老师特别喜欢叫学生评点学生,我觉得这样比老鼠急于评价好,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倾听的能力,语言表述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五、多媒体的恰当使用

轻了文本的解读,轻了必要的双基,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语文,连基本的语言问题都过不了关,语文教学更是成了镜中花,水中月。而使用多媒体不当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不少教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然而,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音像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成为干扰因素。许多语文课上,幻灯片、动画代替学生的朗读、分析、理解,而不注重引导学生去仔细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学生看看录象、听听音乐、谈谈感想,似乎“有声有色”,热热闹闹,但过后却犹如过眼云烟,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重要原因在于: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这个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为中心,而不是相反。脱离了语言教学的目的,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功能。

本次聚焦课堂,老师们都使用了多媒体,但多媒体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才是真正的学习。

第三篇:聚焦课堂

聚焦课堂 同课异构

一、主题的提出:

有人说:“思想政治教育是道德,是品格,是灵魂的教育”,新形势下的思品教学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立体教学目标,如何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从内心深处正确的认识自我、认识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全的人格品格,进而关注国家发展,增强爱国主义情感。这一艰巨的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的生成过程,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教师成为课堂的导演,让课堂成为师生活动的舞台。为此,我校政治教研组依据我校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思品课学习情况调查,经调查发现:

1、教师方面 :个别教师对思品教学的认识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策略缺乏创新,课堂气氛压抑,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满堂灌输知识理论,甚至还沿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体现不了思品课的生命力和活力。

2、学生方面:我校学生阅读面狭窄,积累浅薄,思品课学习方式陈旧,没有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习惯,缺少合作交流、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缺乏必要的分析运用能力和实践创新精神,学习兴趣不够强烈。

3、教学方面:现代思品课教学关注的核心是重视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强调学生良好品质培养,重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充分挖掘学生学习潜力和兴趣。

4、教材方面:各年级修订后的思品教材共同点都是大大增加阅读量,学生课堂活动内容更丰富,形式更新颖,更贴近学生实际,更符合时代跳动的脉搏,这样的背景和发展趋势,逼迫我们思考、寻找与传统不一样的教法和学法。

新课改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积极转变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不能仅停留在“传授”和“教导”上,而是要指导和帮助学生进行类似科学研究式的学习,对所学内容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从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新课标要求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学习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学习活动经验。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政治教研组结合我校教学实际和学生特点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尝试开展“同课异构”校本教研系列活动,在实践、探索、反思、总结中逐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积极向高效课堂迈进。

二、主题的阐述

新课改理念下,教材更具开放性,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发课程资源,有利于对话,也有利于实践和探索,因而,“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赋予教师很大的自主空间,尤其新课改下的思品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成长的实际,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课堂教学资源更丰富,教学内容更鲜活,每位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不同、思路不同,教学设计的流程自然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就为同课异构提供了可能。不仅如此,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和高效课堂的逐步实施,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凸现,倡导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倡导多元的学习方式,因而,也需要教学设计、教学策略的多元化,同课异构还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有效形式。同课异构有助于在变化的环境下更好地认识教学规律,引导教师在互动中比较,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为教师们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学习、展示的平台。

所谓“同课异构”,就是指针对相同的课题,同一个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构思、不同的教学方法、不同的设计风格、不同的实施途径,达到同样的效果。这里的“同”是指内容的同,最终效果的同,即起点和终点的同,而这里的“异”是指方法、途径等具体过程的不同。特别地,这里的“异”,既可以是同一位教师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和途径,分析解决同一个教学课题,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也可以是不同的教师面对同一个课题、相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思路、方法和风格各异的教学策略,殊途同归。“同课异构”是基于帮助教师理解教材、改变教学方式、形成教学风格的教学研究活动。“同课异构”这种校本教研方式,能解决教师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打开教师的教学思路,真正体现同伴互助、共同发展的特点,是实在又有效的教研方式。

作为一种校本教研形式,同课异构既可以用于“同唱一首歌”式的课例研究,也可以用于教师自身的行动研究,其基本的操作流程可以是“方案设计—课堂行动—评议反思—修正方案—再次行动—再次评议反思—教学案例”,每一个操作流程都要求同伴互助,以研究者的眼光评议反思和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将教学中的闪光点、感悟与缺憾记录下来形成第一首的研究资料。

三、活动目的 :

1、通过本次校本教研活动积极探索初中思品课教学的新思路,研究课堂组织艺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建“敢想、敢说、敢试”的教学课堂。

2、通过集体研讨、合作交流有效提高备课能力和课堂教学组织调控能力。

3、通过“上同一节课、观同一节课、评同一节课”窗口,观察别人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建立“求真、求美、绽放个性”的教研氛围,积极打造学习型教研组。

4、解决学生和教师的具体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和教师自身的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推动学校高效课堂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四、活动对象和形式:

1、主要对象:耿镇中学政治老师(陈小莉、韦志龙、任英时)及所带班级学生。其他老师也可以参与听课评课活动。

2、活动形式:针对我们学校政治教研组的实际情况,通过全组教师的个体学习、集体备课、上课摸索、课后评课、反思修订、展示交流,使之真正成为教学改革发展的可持续的资源。

3、活动时间:2010年11月中旬----12月中旬

五、实施过程及安排:

(一)筹划阶段

召开政治教研组学科教师会议,会议上讨论并决定实施并开展“同课异构”校本专题教研活动,明确分工,初探开展此项活动的实施方案。积极关注新理念的课例设计,确定课题主讲人九年级思品陈小莉、八年级思品韦志龙、七年级思品任英时,初步计划活动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三位教师上好同一节课;二是三位教师依据所带年纪课程选一节课采用不同的方式构思各上两节课;三是在前两个阶段中表现优秀的教师在全校展示交流,三个阶段授课时间均为45分钟。“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组织及资料收集工作由白朝阳老师负责。

(二)准备阶段

1.专业引领,提升理论

组内各教师充分利用网络、电视、书报等多种平台学习新课改理念和高效课堂模式,认真研究“同课异构”理论知识,明确“同课异构”的操作流程,潜心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吃透教材和课程标准,利用教研组例会交流学习成果,三位思品教师商讨共同确定第一阶段“同课异构”课题(七年级上册学会调控情绪),第二、三阶段课题由三位教师根据各自教学实际自由确定。

2.提供课例,设计教学流程,集体研讨

此环节里,将课题的文本,包括教材文本,教学参考等,印发给参与教研的教师,使本教研组全体教师明确课题教研的目标。三位教师提供各自教学的设想和流程,教研组集体讨论评议,并提出建设性的改进建议。

3、制作多媒体课件,撰写教学设计等

三位教师依据教材和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多渠道搜集教学资源,设计完整的教学流程,积极制作多媒体课件,编写教学设计,做好“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实施阶段

1、第一阶段: “同唱一首歌”

(1)三位教师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班级里,展示同一节课《学会调控情绪》,通过三节思路不同、风格各异的思品课教学体现课堂教学的多元化色彩,努力构建开放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氛围。其余教师认真“观课”,做好听课记录和反馈工作,为评课做好充分准备。

(2)三位教师随后进行包括教学分析与教学设计两个层次的说课汇报,说课要求教师不仅能说出“怎样教”,更要求教师能说出“为什么这样教”,这样就活化了备课,变静态的个体备课到动态的相互说课,由静到动,就使教师的备课发生了本质的变化。进而依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进行简要的教学反思。(3)参与听课的老师畅所欲言,进行评议。此环节要求老师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认真负责的评课,杜绝纯“赞扬”式的人情味评议,建立“敢想、敢说、敢试”的教研氛围,真正起到相互切磋、共同提高的目的。在三位青年教师的努力与大家和谐评议氛围中,我们顺利进入第二个阶段。

2、第二阶段: “超越自我”

(1)三位教师依据各年级教学的实际,自由选择一节拿手的课,采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思路每人上两节课。“人要超越别人不难,难的是超越自己”,此环节对三位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余老师积极参与听课,认真做好听课记录。(2)三位教师依据两节课的课堂教学实例,进行比较分析,重点分析两节课的“同”和“异”,分析两节课的特色和不足,在比较分析中提高备课水平和业务能力,特别是使用教科书的水平、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资料的筛选组织能力、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等。

(3)参与听课的老师依据听课记录和授课老师的比较分析,积极探讨交流听课心得体会,围绕“如果我来上这节课,我会-----”重点交流研讨,充分进行思维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积极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向高效课堂迈进。

3、第三阶段: “秀出特色”(1)在顺利进行了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通过组内认真评议推选出“同课异构”优秀课堂教学者一人,在全校进行“同课异构”校本教研展示,形式上仍然采用同一节课两种不同的思路进行展示, 两节课从构思设想到收集资料、从制作课件到编写教学设计、从课堂教学到课后反思必须进行详细的推敲梳理,力争奉献两节精彩的课堂教学案例。

(2)展示结束后,由授课教师进行两节课的比较分析,在比较分析中发扬优点,明确不足,参与听课的老师积极交流听课心得体会,教师通过课例教研把形成的共识和见解进行概括、总结、提炼,加深了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指导教学实践,提升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四)总结阶段

1、“同课异构’校本教研三个阶段活动结束后,三位授课教师整理好自己的课件、教学设计及相关教学资料,并分类装订上交教研组。

2、参与听评课的老师整理好听课记录、评课材料及相关内容上交教研组。

3、教研组收集好活动照片、素材等各项资料,妥善保管。

4、教研组全体教师依据“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开展情况,积极撰写心得体会,全面小结活动中的收获、感想、启示、疑惑,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六、反思与展望

通过“聚焦课堂,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我们发现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学研究只有基于学校真实的教学问题才有直接的意义。校本教研旗帜鲜明地强调三个基本理念:第一,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第二,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第三,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主要而直接的目的。

教学研究除了研究教材、教参和教法之外,还要重视研究学生、研究课堂、研究学校、研究课程。如果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即使天天在教学,也不能说在进行教学研究,校本教研,无论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还是作为一种教学研究机制,其直接目的都是为了改善学校实践,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其中的核心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全发展,这是体现学校办学水平的主要内容。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的同时应该重视校本培训,立足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培训计划,并扎实做好校本培训的各项活动,力争使我校的校本教研多开花、开好花。

正如日本学者佐藤学先生所言,学校的改变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它不可能因为一次演讲、一位名师而发生。然而不断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教师间共同构建相互促进的“合作性同事”关系,彼此敞开教室的大门,真诚地进行相互评论,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磨练和升华教师的个体能力。

第四篇:聚焦课堂

2聚焦课堂,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

金州区红旗小学

经验告诉我们:对自己所要做的事情,必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否则就不可能把事情做好。对校本研修也是如此。在经过学习实践之后,我们才对其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校本研修是以校为本的研修活动,其核心在于促进教师、学校和学生发展,三位一体,互相促进。所以我们学校确立了校本研修的三维目标: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可持续发展和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图示1——校本研修的三维目标)。校本研修的主体是教师,校本研修具有实效性就看是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也就是说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校本研修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找准问题的根本所在后,我们进一步思考,采取什么策略来解决,以问题为切入点,着眼点,我们达成共识,只有引领教师立足课堂,把校本研修的重心聚焦到有效课堂教学研究上来,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才能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因此我汇报的题目就是“聚焦课堂,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具体分两个方面阐述:健全机制,保障、引领校本研修;立足课堂,推进、优化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的三维目标(图示1)

学生

教师

学校

全面和谐发展

可持续发展

专业化发展

核心

校本研修

一、健全机制,保障、引领校本研修

1、建章立制

校本研修固然需激发教师主动学习的热情,为教师的教学和发展提供服务、支持与保障。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它需要依靠一些规则和准则约束和规范教师个人和教师群体的行为,更需要保障、激励教师开展有效的研修活动,因此学校建立了若干项校本研修制度。在实践之中,成为全体教师参与校本研修的一种自觉遵守的行为,当然制度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只有将他融入到我们的教育思想与教学行为中,才算是校本研修制度建设真正追求的理想。

2、组建团队

为加强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更好的运行校本研修工作,我校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团队、学科校本研修团队、骨干教师团队、备课团队、班主任团队、课题研究团队、现代教育技术指导团队等,团队力量成为校本研修的强大动力,进而形成合力,大大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

3、建构模式

我们把解决教师的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各种形式的研修活动进行大胆实践、不断反思。因此学校建构了校本研修模式(图示2)。

校本研修的模式(图示2)

实践

策略

问题

循环往复

反思

二、立足课堂,推进、优化校本研修

课堂是教师、学校、学生发展的主阵地。只有立足课堂,才能让校本研修具有生命力。为此学校开展了课前抓有效集体备课研究,课中抓有效课堂教学研究,课后抓有效教学反思研究,采取了三大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实现师生最佳的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育内涵,基本操作模式(图示3)“集备对话——聚焦课堂——问题反思 ”,目的就是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备课的实效性,追求课堂的有效性。

构建有效的课堂操作模式(图示3)

多元四步备课

学期备课 单元备课 课时备课 课后备课

问题反思

有效课堂教学

同课异构

单元课型

骨干引路

集体调研

亮点展示

青师大赛

课题牵动反思

学科整合 课例分析 校际联动 开放课堂

集备对话

聚焦课堂

(一)集备对话——提升研修实效

我们感到教师个人备课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整体水平,而影响备课的因素包括:①主观因素:教师自身素质和文化素养、教材的开放性与教参的简化、新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教师面临新的挑战等。②客观因素:时间保障困难,以校为本的集体研究在时间上就很难保证了。③管理因素成为制约教学管理的瓶颈。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采用的策略是“多元四步备课方式”(也叫四步法):●学期备课:备课组在开学前完成,主要备全册教材的课,制订一个大致的框架,要做到“四个结合”(研读教材与解读课标相结合;研读教材与年段要求相结合;研读教材与教学策略相结合;研读教材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单元备课:也就是网络集体备课,在上课前一周完成。●课时备课:又叫个性备课,一般在上课前一天直到上课前进行,重点研究整堂课的设计,就是对具体的一节课进行研究。●课后备课:也叫二次备课。

四步备课法细化备课的环节,规范备课的操作流程,以“网络集体备课的操作流程”为例(图示5),探索备课的实效性。

5)

集中培训

分层准备

互动研讨

课堂验证

反思诊断

全员培训

备课组培训

网络集体备课流程图(图示专题培训

沙龙引领

个性教案

研讨实录

生成问题

形成专题

成为课题

单元分解

个体备课

网络交流

同课异构

单元课型

课题牵动

循环往复

每个环节具体操作程序

①集中培训:网络备课是以学校网站、blog为载体,由教导处牵头,开展全员培训、专题培训、备课组培训。还组建了以语文、数学、英语、音乐学科为主、其他学科为辅的网络集体备课指导团队,对备课组长进行专门培训,从组织层面提高备课组长网络教研能力,发挥引领作用,这一环节主要目的是凭借网络为教师搭建更便捷学习交流平台,建立网络集体备课的有效模式。②分层准备

首先按照教材内容将全册教材合理分解,落实到人;然后由主讲教师钻研教材,把握单元训练重点,搜集相关信息,查阅各种资料,确定目标,重难点,分析学情,设计教案等。在集中备课前一周将所有资料上传到自己的blog中。最后老师在网络平台上互相交流、真正实现网络互助,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优势。③互动研讨

集体备课的研讨,打破学科封闭状态,针对各学科教学中的一些共性问题,通过研讨交流,达到智慧共生,成果共享,提高集体备课的有效性。周四下午是学校的集体备课时间,教师现场研讨,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针对学情,溶入理性思考和独特设计,形成个性化教案。最后备课组长把研讨实录整理出来,登录在学校网站上。这样做既有利于教师对照课堂教学实际,改进教学,也利于保存教学成果,为下一年级教师提供备课参考。④课堂验证

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是课堂,只有通过教学的验证,才能检验出备课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真正体现了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寻求有效的备课策略。⑤反思诊断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茫然与困惑,甚至走入到一个误区,这就要及时进行反思、诊断、提升,我校按照“生成问题――形成专题――成为课题”的思路,教师把实践中产生的疑难,困惑、问题带到下一次的集体备课中,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能解决的问题,经整理分析,形成专题,进一步实践探索、在寻找理论论证的基础上,转化为课题深入研究。以上这五个环节不是封闭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以校为本的网络集体备课方式作为一种尝试,解决传统的集体备课中的内容不多、方法不当、效率不高等问题。既拓宽了备课交流的空间领域,打破了备课交流的时间、地点的限制,又赋予了传统的集体备课新的内涵,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传统集体备课无法比拟的效果,提高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

(二)聚焦课堂——推进研修实效

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是课堂,只有通过教学的验证,才能检验出备课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我们从问题入手,采取两个策略,开展六项活动。首先我们通过听课、召开学生、教师和家长座谈会、发放问卷等形式进行调研,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教学观念滞后,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学得被动;●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表现课堂教学缺少自主设计、专业知识、学科知识欠缺,缺乏有效的方法指导课堂教学、教学基本功不足等。因此,学校采取两大策略即“新理念、新课程、新课堂”系列活动和“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研讨。围绕两大策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同课异构、单元课型、骨干引路、集体调研、亮点展示、青师大赛等,达到校本研修整体推进,教师分层提高的目的。

1、同课异构:这一活动的初衷缘于2004年基础教育改革全面铺开,我校通过学习借鉴了其他市区的做法开始推行。刚刚实施的时候,一线教师有许多困惑和不解。认为是让教师较量高下。对此,我们先在一个教研组内搞试点。由教导处、校长亲自牵头。备课组的每位教师对同一个教学内容,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本班学生实际独立备课、研课,然后在同一时间分别执教、一课多上,备课组全员参与看课、最后组内进行反思、诊评。教师发现在同课中可以汲取彼此间好的教法与学法;可以让青年教师在模仿中学习;也学会了结合课标研读教材的基本方法,掌握了利用课标确立课堂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基本思路,提高了依据课标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能力。就这样我们在全校铺开,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同伴间最便捷的反思学习的平台。目前,我们的同课异构又有了新的发展,由“同一节课”到“同类课型”的研讨。比如这个学期我们在语文学科实施了同上复习课、作文指导讲评课、识字课;数学同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复习课等。

可以说,同课异构关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教学新理念,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教学低效率现象。

2、单元课型:主要采取的方式是备课组成员对一个单元的教学活动的所有课型的完整呈现。即有利于教师掌握不同课型的教学模式,又对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作系统掌握。我们开展了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单元课型研讨交流展示,由六年级语文组、五年级数学组和英语组的教师作课,全校教师观摩,教导处作专业引领,同伴互动研讨。

3、骨干引路:骨干教师是学校专业引领不可或缺的力量,为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促其专业化水平进一步发展,学校给骨干教师压担子,每学期要做好“四个一”;上一节引路课、带一名青年教师、做一次课堂教学辅导、承担一个课题研究等,以骨干教师的示范性带动全体教师的进步。以课程改革下的课堂为契机,骨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完善各种课型的教学模式,从而带动学校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4、亮点展示:抓典型,抓亮点,为中青年教师搭建研修平台,有效促进中青年教师的成长,激活课堂生命力,学校选拔出学期中优秀的展示课,作为亮点向全校推出,即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学习,又为教师的成长铺路搭桥。金州教育网和大连教育网分别对我校进行报道《追踪课堂亮点,促进教师研修》、《红旗小学青年数学教师亮点展示》。

5、青师大赛:为了提升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更好地为学生服务。学校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努力创设各种机会为青年教师的成长铺路搭桥。其中青年教师大赛既是培训的一种手段,又是我校的一个长项工作,开展青年教师说课大赛、基本功大赛、师徒课、演讲比赛等活动,其目的就是以竞赛为契机,让每位青年教师都能在竞赛活动中练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使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焕发新的生命力。

6、集体调研:为了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教研部门的“引领”作用,我校定期开放所有学科,邀请教研员来校指导,努力提高校本研修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教研员真正成为校本研修工作的“科学有力的指导者、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周到热情的服务者”。

(三)问题反思——优化研修实效

实践+反思=成长,没有反思就没有提高,但在反思过程中我们发现教师反思浅层化:就事论事,思而无理;发现问题多,解决措施少;思维定势,反思单一。所以我们开展课题牵动式的反思。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引导教师将研究意识融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使科研与课堂有机结合,为此开展有针对性地研究活动。

1、学科整合:在现代教育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过程,成为我们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我校以区级课题《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开展以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参与的学科整合研讨活动,教师自己制作课件,查找资料,不断探索、反思,探求一条学科整合的道路。

2、课例分析:结合省级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研究》,我校分学科、分专题开展课题牵动下的课例分析研讨,语文以“构建自主阅读的课堂”、数学以“导学和谐统一,构建自主学习的数学课堂”、英语以“运用任务型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3、校际联动:是推进教师教学相长的又一途径。我校利用校、区、市级的教研活动和手拉手共建单位开展校际间的教研活动。先后进行了“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校际联动活动中和兄弟学校共同分享收获,得到兄弟学校的高度评价。

4、开放课堂:为了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拓宽学校、社会、家庭沟通的渠道,我校举办了“理解•沟通•参与——与家长共同走进新课程”起始年级家长看课日活动,引导学生家长参与课堂教学评价。这样使课堂教学评价成为多主体共同参与、交流、对话与协商的过程,真正成为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过程。从而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调控、推动的作用,深化新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新课程的实施质量。

在几年的研修中,学校中的一部分中青年教师逐渐成长起来,06年9月以来,我校获得市级优秀课和承担市级观摩课11人次,有21人次在区级研讨活动中承担活动,获国家级论文1篇,省级论文3篇,市级论文11篇区级论文13篇,多人在《金州教育》和《大连教育》等发表成果。我校被评为金州区校本研修示范校,并获得金州区校本研修阶段成果一等奖,我校的六年级语文、数学两个教研组被评为金州区优秀教研组。

校本研修之路没有止境,没有尽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不断反思,提高研修效率,提升研修水平,开创校本研修新天地。谢谢

金州区红旗小学 2009年4月22日

第五篇:聚焦课堂

聚焦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江苏省西亭高级中学李曙敏

提高质量是学校的永恒主题,而提高教育质量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是教师,就是要

抓好教师队伍建设。而抓教师队伍建设的突破口是什么?是课堂,再好的教育理念,如果体现不到课程上,渗透不到课堂中,将很难真正发挥作用。提高质量,校长是灵魂,教师是关键,教学是根本,课堂是焦点。

一、创新课堂教学

没有课堂的支撑,任何教育改革和追求都是空谈,没有课堂的彻底革命,任何改革都是

蜻蜓点水。再好的教育理念,如果体现不到课程上,渗透不到课堂中,将很难真正发挥作用。创新课堂教学应该有这样的理念与追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各得其所,自主发展;把创造还给教师,使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把世界引进课堂,使课堂成为现实生活的一个真实的组成部分;把自由还给学生,保护每一个学生心灵的自由,让学生有尊严地活着;把探究还给学生,让学生体验有意义的探究生活;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文化的气息充盈在课堂之中。教育的真谛在于“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教育的目的在于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全面发展。所以上课要大气,教师要敢于进行大板块教学,给学生大量的思维空间和自主时间,在“教师退一小步,学生进一大步”的格局转换中有效地提升自主和智慧。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展开自主学习、合作研究和自主评价。通过这种模式,让教师逐渐认同“课堂是学的课堂”,“学生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这一理念。

二、打造魅力课堂

魅力课堂,因为其中的人而生动,它是一次又一次心灵与心灵的交融,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智慧与智慧的交流。打造魅力课堂六要素:(1)创设情境科学设问是上好课的关键;

(2)引导学生积极体验是上好课的核心;(3)教学激情是上好课的灵魂;(4)充分预设、精细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5)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是上好课的保证;(6)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是上好课的手段。只有构建魅力课堂,才能解放学生,让学生学有乐趣、学有成效;只

有构建魅力课堂,才能解放教师,让教师感受职业幸福。

三、构建高效课堂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魅力课堂”也必然是“高效课堂”,质量绝不是靠时间拼出来的,也绝不是靠牺牲学生的幸福来换取的,而是靠教学效益的提高,靠教师的教学智慧。何为高效课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高效率完成课堂三维教学目标,使学生获得成长的课堂就是高效课堂。从学生角度考量:高效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高效课堂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评价:高水平的教师向课堂要质量,低水平的教师向课后要数量;高水平的教师注重教学方法,低水平的老师侧重教授知识;高水平的教师讲究整体建构,低水平的老师注重细节雕琢。

探索有效教学的科学之路上,我思考感悟是:

①确立学科意识。判断教学有效与否,并不是看教师自己是否掌握学科知识,而是看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是否掌握了知识、形成了能力,是否体验了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培养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就需要教师跳出自我看学科知识,要求教师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学科意识,从学科结构的角度来规划自己的课堂教学,要能够把课堂教学有机地串联起来,不要让自己陷在一节一节的具体课堂中,陷在无穷无尽的知识点中。

②选择合适方法。教师清楚了学科知识,明白了学科结构,在教学中也具备了学科意识,并不等于就能把课上好。对教师来说,不但要认准学科知识,还要用适当的方式,用学生最易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对学科知识的表达,则属于教学科学问题;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则属于教学艺术问题。其实,对于学科教师来说,学科知识表达的创新至关重要。尽管目前各种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但我认为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练习”最朴素,最实际、最有用。

③拓展人格魅力。乌申斯基——“教师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在学校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都不

理解的教师,肯定是不合格的教师;理解学科知识,但却无法以清晰、准确、艺术的方式表达学科知识的教师,必然是位低效的教师;理解学科知识,并能以清晰、准确、艺术的方式传递学科知识的教师,从知识的传承来看肯定是高效教师,可这种“高效教师”也有不被学生喜欢的时候。多年校长生涯,我发现教得最好、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不一定是水平最高的教师。因为对于教师来说,影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是浅层次的,影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建构与思维是较深层次的,而影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兴趣才是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教师可以培养的,它只能通过教师自己对学科的兴趣来感染学生,以教师“敬业奉献,爱生如子”感化学生,这就变成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人格魅力的相互浸润,而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下载聚焦课堂“学习反思”[精选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聚焦课堂“学习反思”[精选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聚焦课堂 学习心得

    山东烟台“聚焦课堂”学习心得在山东烟台一中聆听了两位上海名师的讲座,真可谓受益非浅!专家们的课堂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他们的讲座深深启发着我。七天的学习,虽......

    聚焦高效课堂

    聚焦高效课堂,再掀比教高潮 ——课内比教学活动总结张春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用这句话来形容2012年金秋的“课内比教学”的活动,是再合适不过了。这场课堂......

    聚焦课堂心得体会

    鄂嘉小学聚焦课堂教学展示观摩学习心得体会 安龙堡小学周德兴 一、观摩情况2012年3月14,在杨学龙副校长的带领下我校教师一行14人怀着愉快的心情,来到了双柏的小香港——鄂嘉......

    聚焦课堂提高效率

    聚焦课堂提高效率 薛征 曾经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如果有人问我,尼罗河有多长?黄果树瀑布有多宽?我答不上来。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我没文化,更不能说明我不是一个人才,因为我会......

    聚焦课堂发言稿

    聚焦课堂、有效教学 ----晋元中学张蓉 2008年2月在普陀区学科带头人、工作室领衔人赵月玲老师带领下,八个有着相同目标、相同追求、对英语教学有着相同热忱的老师走在了一起......

    聚焦课堂重实效

    聚焦课堂重实效,合作共进促提高”暨“学校安全规范化管理探究”活动总结 为了有效地整合校际间的教育资源,促进城乡交流。切实缩小城乡教学水平的差距,提高学校教研活动实效,发......

    聚焦课堂.12do

    聚焦课堂减负提质龙岗一小彭启龙岗一小有满园的鲜花,满树的硕果,满天的繁星,满屋的人才,而我仅仅 是一个埋在土里的红薯或山芋。要问成绩的取得,那就是黑板上浸透的心血,以 及讲台......

    2011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学习汇报

    “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学习总结 2011年9月17-18号,我有幸到西安参加“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会议在东仪厂职工培训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