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奋斗读书笔记
《我的奋斗》是罗永浩写的一本极具语言才华的自传,也是他给剽悍的人生一个解释。老罗是一个连走路都往下掉个性的胖子。他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被老师描述成一个“思想特别复杂的孩子”;他在学校里跟愚蠢的制度对抗了九年,成为一个高中没毕业的小混混,然后,一直混到“中国第二著名的英语教师”、百度年度风云人物、牛博网创办人、“老罗培训”学校的校长。
关于为什么用《我的奋斗》这样一个德国人曾经用过的题目作为书名,老罗今年高校巡讲时说,因为我的奋斗,这是一个很好的书名,而且除了一个坏蛋用过它之外,还没有一个好人用它写过东西。在这个世界上,坏人好像总是更勤奋一些。为了尝试改变一点什么,“《我的奋斗》老罗著”便产生了。
读完《我的奋斗》之后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抛开老罗的个性不谈,他一个辍学的高中生,在新东方时能做到最具个人魅力的老师,离开新东方后创办独具个性的培训学校,搞一个牛博网并拒绝自我阉割搞成现在左右派思想争鸣的论坛,和李嘉诚他们并列百度风云人物,在高手如云的北京混得风生水起,是真有两把刷子的。在他身上当然有很多优点,最值得我回味的是两点,一是思考,二是勤奋。
独立思考的能力,由于我们从小在一个不鼓励独立思考的教育中长大,习惯了教科书给出标准答案,因此是大多数学生所欠缺的,不管成绩好坏。因此这种能力才显得尤为可贵。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我认为首先要善于怀疑,怀疑一切过去没经过自己思考判断就接受了的想法,这是最重要的。其次还是要多读书,思而不学则殆。只有广泛涉猎,让自己的知识体系有足够多的见识,才不容易一叶障目人云亦云,遇到事情才能拿得了主意。当然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也要批判性地读,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生活阅历的丰富通常能更深刻地明白书本上的道理。
关于勤奋,其实人都有惰性,这种优良品质向来都不是一个轻松获取的东西。勤奋都是被逼的,不管乐意不乐意。俗话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要想在人生中做出点什么有价值的东西的话,不勤奋是不行的,无论天才还是凡人。
老罗在书里说到,“我们这一代没经历过什么真正的血泪人生,什么真正的苦难、折磨都没有,我们要阶段性地完成一个艰巨的目标的时候,尽可能地把氛围营造得悲壮一点”,才能让自己更有动力一些。但只是开始的悲壮还不够,我们知道人的惰性是无孔不入的,几天不见它又会来了。人通常都是三分钟热度,热血沸腾之后进取的状态差不多就只能维持两三天,要保持这种效果就看一些所谓励志的、成功学的那些“垃圾书籍”。我很认同老罗把此类书籍称作“垃圾书籍”,很贴切的一个词,因为这种书就是编编故事,讲讲道理,表表决心,喊喊口号,有严重洗脑之嫌。但我们要明白一点就是,当定下一个艰巨的、阶段性的计划的时候,有这么几本书放在床头,绝对是最好的精神鸦片。我不迷信那些成功学大师,都是些江湖骗子,然则备着这么几本书的好处就是,自己什么时候坚持不下去了,随手拿起来一翻,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又能坚持几天。于是勤奋就是这样坚持下来没有被惰性灭掉的。
我有幸成为在老罗自称在新东方“最辉煌时期”的三年中的某一年(应该是2001年吧)里的新东方GRE班里上过老罗的课(当然保留在脑海中的记忆是那些网
上流行的经典“老罗语录”而不是那些极其BT的英文单词),其实中间最最打动我的是老罗坚持自我,认为自己对的就决不低头的作风,我在钦佩之余却遗憾自己最后没能像老罗那样坚持。文章取名“坚持自己”就是要鞭策自己在以后的人生中把握好自己的原则,很欣慰在最近一年左右我已经在这么做了。
老罗在书中写到这么一个故事:老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要求全班同学跑到校园里,根据真实的所见所闻写一篇作文,结果全班所有的同学都写道:操场上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校园上空。唯独老罗(那时应该叫“小罗”)的作文是这么写的:操场上的五星红旗耷拉在校园上空。结果老罗被老师叫去训话并要求改写,老罗坚持不改,“我看到的就是这样的”,老师气急败坏,还叫来了老罗的父母,闹腾了许久,老罗实在受不住,最后答应妥协,最后老罗交上去的作文中间是这么写的:虽然没有风,但是操场上的五星红旗还是飘扬在校园上空!
老罗还例举了很多类似的故事,比如老师上课讲错自己起来纠正(老罗小时候看了非常多的书)之后老师觉得没面子报复等等。其实我小时候跟老罗的经历很相像,也曾无数次地指出老师上课讲到的错误,不同的是,当老师气急败坏甚至叫来父母时,我马上妥协了,因为我受不住爸妈的拳打脚踢(老罗这点比我幸福多了),所以当我看到老罗再次交上去的作文居然敢这么写,我真的是佩服之极,自叹不如!
也讲一个我小时候的故事:小学的时候一次考试,有判断题,试卷要求里面可能是打错了,出现“错误的请打勾,正确的请打叉”,我自然根据要求作答,而且我的答案全部正确的。可是试卷发下来时发现,我的答案都是错的!而旁边没有看清题目要求的同学却是被老师批了“正确”,直到我向老师指出,老师居然还有理,说道:“这么明显的印刷错误难道你没看出来?!”(这基本是老师的原话,我还清楚地记得!),我当时心想:或许是命题老师有意试探考生有没有仔细看题呢!但是我没敢说出来(因为无数次的经验已经证明,一旦说出来-老师立马告状-父母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毒打-第二天皮肤像斑马一样上学,这几乎已成规律),这本来是我值得骄傲的地方(只有我认真看了考卷的要求),结果被骂,给我幼小的心灵带来很大的打击。最后在我的要求之下,老师勉强判我全对(因为我成绩一向很好,的确是因为命题要求才这么做的),但是所有没看清题目做错的同学还是维持原判算对,这一点让我至今难以忘怀,也慢慢从心里开始憎恨老师,从那以后我开始明白:这个世界原来是可以不讲道理的,而道理其实是由某个人或某些人说了算的(比如很多广告明明说了送XXX,后来闹腾上去,说“解释权归商家所有”)。这个道理放到几十年以后的今天,居然是那么有道理,我也一直靠着这句话在工作中顺风顺水,我真是一个天才。
老罗喜爱文学,喜爱诗歌,但是高中没毕业,诗歌不吃香(连中考高考作文都是“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直接把诗歌打入冷宫),无法靠它生计,最后老大不小了,不能当“啃老族”,听说当时新东方老师年薪有60万,小小地被刺激了一下,就跑去新东方了,他的聪明,勤奋加上些许运气,居然在突击了几个月以后成为了正式的英语老师,后来还成为了新东方学校最著名的老师(我认为后面没有“之一”)。
我本人虽然热爱销售这一行,但是如今的社会环境和人际交往(我是指纯商务上的交往非朋友之间),让我不得不放弃一些自己的想法,哪怕我觉得自己想的对,因为如果不放弃,就拿不到订单,而我和家人吃的穿的用的从哪里来?这是很现实的问题。所以,你要够聪明,就是这样。我想以后到了哪一天我挣够了一辈子的钱,我就可以真正地放开手脚,放开束缚,在一个言论自由的国度发表自己不泯灭良知的观点和看法,并能挽救一些年轻人,这才是我真正想要的。因为我可以验证这句话:在中国当今这样的大环境下,“路子野,吃得开”的几乎没有什么好人。我工作中接触所谓的这类人太多了。
牛博网的倒掉(就像我之前写过的一篇北大“一塌糊涂”倒掉一样)是一个悲剧,尤其是在有良知的言论越来越少的贵国,我力挺老罗,可惜我不是“路子野,吃得开”的那类人,牛博网终究还是要倒掉。
有时自己静下来也会想,人生就是投资和收益的人生。如果我有钱,就投入金钱;如果没有金钱,而有经验和能力,就投入经验和能力;如果既没有金钱,也没有经验和能力,但是我有热情、勤奋和努力,那就投入热情、勤奋和努力。如果我既没有金钱,也没有经验和能力,连热情、勤奋和努力也没有,那就别想这
些了。我一农村出来的臭小子,大学又刚毕业,一无身世背景,二无社会经验,要想等自己三十岁的时候有足够资本来安身立命,自觉恐怕不勤奋是不行了。
扯得太远,无论如何,老罗的这本《我的奋斗》值得一读,如果你愿意生活在自己的良知,而不是迎合某些人的话。艺导
第二篇:希特勒 我的奋斗 读书笔记
读《我的奋斗》有感
1923年11月8日晚,阿道夫〃希特勒在慕尼黑率领纳粹冲锋队包围了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扣押了巴伐利亚领导人,武装夺取巴伐利亚。11月9日,他又率队向柏林进军,遭到警察镇压,希特勒被捕入狱。他原被判处五年徒刑,但只关了8个月便被释放出狱。1924年夏天,希特勒在俯瞰列赫河的兰维斯堡旧炮台的狱中,面授他的忠实信徒鲁道夫〃赫斯,开始了他全面描述他的思想的小册子——《我的奋斗》的写作。这本书举世闻名,它影响着二战前所有的德国年青人,因为它是法西斯领导人希特勒的著作,是法西斯主义理论的最集中的体现,是研究希特勒反动思想的必读之物。1925年12月8日,《我的奋斗》第一卷正式出版,1926年又出版了第二卷。1928年,希特勒又开始口授《我的奋斗》续篇,由马克斯〃阿曼打字记录,后来经过30余年的周折,1961年在西德出版,书名为《希特勒的第二本书》。随着纳粹党的发迹、上台,该书的销路开始有所增加。到1940年二次大战爆发后的第二年,这本称之为“纳粹圣经”的长达782页的两卷本的书,仅在德国就销了600万册。当时每个德国家族必备此书,否则就会遭殃。男女结婚时,都要向新郎、新娘赠送一本《我的奋斗》作为礼物。甚至连学校的学童也是人手一册。
我利用这个暑假的时间研读了这本自传式的书籍,本以为是一本很有趣的、详细描述希特勒怎么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维也纳“工人”一跃而成为世界闻名的人物的个人故事,然而却发现这本书记载着希特勒的思
想历程和政治主张——“创建第三帝国和征服欧洲”。希特勒承认,他的思想是他在20岁刚出头的时候在维也纳形成的,在这以后也没有什么改变。1913年当他24岁那一年离开奥地利去德国的时候,他心中充满了德国民族主义的激烈热情,充满了对民主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犹太人的刻骨仇恨,并且确信上帝选择了雅利安人,特别是日耳曼人作主宰种族。在《我的奋斗》中他发展了他的看法:不仅要使战败的、混乱不堪的德国在太阳底下占有比以前更伟大的地位,而且要建立一个新式的国家;这个国家要以人种为基础,要包括所有当时住在德国境外的日耳曼人。他认为日耳曼人是上帝选定的“主宰民族”,宣称“新帝国必须再一次沿着古代条顿武士的道路进军,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夺取新的“生存空间”。
这本书后来成为德国法西斯内外政策的思想基础和纲领,是德国法西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思想和行动的纲领,给世界人民带来一场空前的灾难。历史学家诺曼卡曾斯正确地分析了《我的奋斗》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重后果的关系,他指出:“《我的奋斗》一书从1933年至二次大战结束,一直主宰着纳粹第三帝国的政治,……《我的奋斗》里,每一个字,使125人丧失了生命;每页,使4700人丧失了生命;每一章,平均使120万人丧失了生命。”
尽管希特勒犯下了滔天的罪行,但是世人对他个人的研究却从未停止。1939年9月之前希特勒是辉煌的,他在14年内把一个不到100人的小党发展成德国第一大党。他通过44年的不懈
奋斗,当上德国总理,一年后又成为元首,完成了对德国国家政权的绝对控制。他重建德国的武装力量,振兴德国经济,让德国重新崛起,在军事和经济上再次位居世界前列。他运用国际政治机会,扩大了德意志帝国的版图。然而,1939年9月之后希特勒是罪恶的。他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让人类文明遭受重创。战争罪可以认为是战败的代价,但大屠杀则是不可辩驳的滔天罪行。希特勒杀掉了世界上一半的犹太人。此外,希特勒为了达到自己的狂妄野心,他提出必须使用三种方法:宣传、外交和武力。而纳粹党最有效的宣传手段便是“必须玩耍手法,学会说谎”。希特勒的名言是“把天堂说成地狱,把地狱说成天堂”,“谎言越大,人们越是相信”。
总之,希特勒在《我的奋斗》里大肆渲染了其政治主张和“种族优越论”,发泄了对犹太人、对民主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刻骨仇恨。在该书思想的影响下,德国走上了屠杀无辜、穷兵黩武的道路。后人应以此为戒,和平万岁。
第三篇:读书笔记--《我的奋斗》--前言
读书笔记——《我的奋斗》——前言
——荣耀或是伤痛。
首先,能够读到这本宇宙级别的好书,必须得感谢我们中国XX党的开明。不说别的,如果是在四十年前的话,恐怕连这本书的影子都见不着。那个年代,人们拿着一张俄罗斯大美女的曝露照片都要被批斗致死,如果放到现在,哪个少年不得被枪毙好几回。
但是话又说回来,当时好像也是中国XX党实行的政策哦。由此可以得到一点:我们中国XX党是进步的党!
在这个何事都黑、何时都黑的年代里,要想找到一份公正和纯真实属不易。能够读到这本纯洁的代表作——《我的奋斗》,实在是万幸之至!我怎么能够放过它呢!
对于作者,我已经无法表达我的爱慕之情了。那一撮性感的小胡子,那深深的忧郁的眼神,还有那激情澎湃的语调,让我多么想一把将他搂入怀中,慢慢欣赏啊!
希特勒!我的希特勒哈!
你悄悄地来到我的窗前,留下一个男孩的梦想!
多感谢你写下这本自传,让我可以将你细细品读!
瞄了一眼这本书的封面,原来是西藏自治区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瞬间我就明白了些什么。还是我们藏族同胞比较有眼光啊,本来就应该这样,对于过去的历史,正视才是正道。生活中也是如此,过去的除了过去,剩下的就是教训。遗憾什么的统统不要!未来才是我们应当追寻的唯一目标!
此时此刻的我已经忍不住要去读这本书了,我知道这是一个冒险的过程,随时都有可能迷失自我。但是,我一点都不害怕。我相信,希特勒老爷爷一定会保佑着我。他的意志力不也是在经历了无数挫折之后才形成的嘛,人生就是各种痛苦与危机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的过程,希特勒老爷爷选择了面对危机并且报复痛苦,前一种是勇士的精神,只不过后一种比较像是屠夫罢了。越过他的屠夫行为,学习他的勇士精神,应该不那么容易迷失的吧。
小时候还分不清好坏的时候,凯撒大帝、拿破仑、希特勒、成吉思汗这些人在心里形成了太大的影响。向往、崇拜,时不时的还会有好多狂热,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对这些人的行为很是热爱,反正《红与黑》的主角和我是一样的。我一直记得他最后被审判时说的那句话,大致是这样的,“先生们,我没有荣幸属于你们这个时代”。有时候自己也是这么觉得的。不喜欢凑热闹的人总是遭人鄙视吧。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要么在旅行中读书。整天吃啊睡啊的那是黄莎同学,傻瓜猪才有的生活,大家不要学习。
从明天开始要正式读这本宇宙名著了,我希望将自己的理解和大家分享。好的大家就别说了,如果有什么极端的或者坏的想法大家一定要和我说啊。我想做一个纯洁的孩子呢。
就这样啦!
第四篇:《我的奋斗》读书笔记3000字
读《我的奋斗》有感
工商0902 刘晶晶 2201090209
希特勒的《我的奋斗》,有人称它是“当代蛊惑人心之杰作”,也有人说是“20世纪灭绝人性的罪行录”。但无论怎样争议,这中间所透射出的“超强意志力和奋斗精神”,你是无法回避与否认的。
无论是好是坏,历史总能留有它借鉴与启示的地方:客观地说,希特勒写这个是明显的带着个人主观色彩的。他站在他自己、日耳曼人、德国工人党的立场上来叙述他的所见所感。该书第一部分相当于是希特勒对他二十多年的一个小自传,而在这个自传中穿插着对德国历史、现状以及未来的思考。
希特勒是一个高傲的日耳曼人,他怀着对日耳曼民族高傲的自尊与自信,极力推崇着在欧洲大陆扩张日耳曼民族的领土,推崇压缩犹太人的生存空间,推崇建立强权政府。
希特勒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民族主义者,他推崇民族的纯化。在这个方面,他十分欣赏犹太人。犹太人在失去国家后的几千年,一直保持着种族的纯化,而且他们通过教育、财产继承一直在低调的维持着他们独有的生活方式。犹太人在欧洲没有独立的生存空间,他们生活在各个民族之间,所以他们为了生活,就为各个民族服务,而与此同时也在摄取着各个民族的资源。
希特勒认为犹太人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成就,很大一点上是犹太人对自身种族的纯化。所以希特勒推崇日耳曼民族的纯化、排斥其他民族,主张在欧洲大陆扩张日耳曼民族的居住领土。殖民道路被希特勒认为是堕落的,太多的殖民地掺杂着当地的人种,损坏了殖民者民族的先进性。他甚至主张可以和英国妥协,不干扰英国的殖民政策,作为交易,英国同意德国在欧洲大陆的扩张。这也许可以解释他之后对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侵略。他对犹太人有很大的仇视,而这些仇视来源于犹太人在欧洲的优势地位。犹太人控制着当时的社会民主党,控制着舆论,控制着国家的经济,也控制着当时的议会政府。也许是因为犹太人控制了维也纳的绝大部分社会资源,致使希特勒在维也纳郁郁不得志,所以他才找出千百般的理由来排斥当时在欧洲占有优势的犹太人。犹太民族是日耳曼民族复兴道路上最大的障碍,所以他把复兴日耳曼和排斥犹太人结合了起来。维也纳当时的议会政府在政策方面的长议不决,在事态变化方面的反应缓慢让希特勒非常的不满。他认为英国式议会政府不适应德国,德国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政府来实现日耳曼的复兴。其实作为一个中国人是很难去理解希特勒的思想,不要说中国人,恐怕美国人未必能够理解,尽管美国人和德国人都属于西方人,我们受到的是传统儒家思想的教育,我们可以理解国与国的差别,可以宣传爱国主义,可是种族主义注定在中国没有生存的空间,中国历史上的几次民族大融合打乱了种族与种族之间的差异,再加上宣扬这类的东西无异与搞分裂主义走到同一阵线上,这使得崇拜希特勒的人真的很难做人:如果说把希特勒的照搬,不但在国内没人支持,政府也会严厉制裁这类人,如果说希特勒的说法是错误的,那么何必又要崇拜他呢?希特勒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人,他从奥地利的流浪汉攀登到纳粹德国总理的宝座。希特勒是一个勇敢无畏的士兵,他在“一战”中两次负伤并且荣获很少授予普通士兵的一级铁十字勋章。希特勒是一个冒险家,他孤注一掷发动慕尼黑啤酒馆政变。希特勒是一个天才的演说家,靠两片嘴唇煽动起在“一战”后受
到不公正待遇的德国人民心中复仇的火焰。希特勒是一个机会主义者,在洞悉英法绥靖主义倾向之后武装占领莱茵兰。希特勒是个慈祥的“父亲”,没有后代的他亲切地对待身边的哪怕是最微不足道的仆人。希特勒是一个素食主义者,为了保护动物,他甚至颁布了法令要求人道地杀死龙虾。希特勒是战争魔王,他给欧洲古老的反犹传统画上了惊叹号。希特勒是个在军事上过分自信的失败者,两条战线将他的帝国带入了坟墓。第三帝国的子民称他为“我的元首”,在这之后,几乎所有人都称他为“二战元凶”。用一分为二的历史观来看,1939年9月之后希特勒绝对是罪恶的。他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让人类文明遭受重创。战争罪可以认为是战败的代价,但大屠杀则是不可辩驳的滔天罪行。威廉二世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也让人类文明遭受了重创。为什么人们不说威廉二世是魔鬼呢?因为威廉二世没有迫害犹太人,而希特勒杀掉了世界上一半的犹太人。如果希特勒侵略波兰、法国和苏联等是国家利益矛盾冲突使然的话,那么残酷迫害犹太人就是不折不扣的罪恶。
但1939年9月之前阿道夫·希特勒却是辉煌的。他在14年内把一个不到100人的小党发展成德国第一大党。他通过44年的不懈奋斗,当上德国总理,一年后又成为元首,完成了对德国国家政权的绝对控制。他重建德国的武装力量,振兴德国经济,让德国重新崛起,在军事和经济上再次位居世界前列。他运用国际政治机会,扩大了德意志帝国的版图。如果希特勒在1939年9月意外死亡,也许他将以伟人的身份载入世界史。因为,德国的强大是人类的光荣,而绝非耻辱。
《我的奋斗》的第一部是希特勒1924年在狱中写成的,出狱后完成第二部,问世于1925年。该书日后就成了第三帝国的蓝图。后来,“啤酒馆政变”、九个月的刑期和《我的奋斗》也就成为希特勒的政治生涯的资本。希特勒利用狱中的时间口述他的政治与精神宣言《我的奋斗》。也成为后面自己与一批人奋斗路上的方向。各种社会条件逐渐成熟等种种都构成了“80后”在早年即成功的必要条件。80后伙伴有特立独行,有活力,从不畏惧失败,实现自我的渴望、独特性的需求、但是,方向是否明确,目标是否明确,价值观是否明确却是一个长线困扰奋斗的课题。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工厂,用来生产奋斗路上信心的力量,而生产这种力量的根本元素,却是你价值观中,对于生命意义上的使命与信念的思考。
而且写此文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快感:当那些狂热的人们知道自己心目中的希特勒,与真正的希特勒的差别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完全走向反面的时候,是怎样一种大惊失色,又是如何调节这混乱不堪的逻辑?我认为战争是不可避免并且是无法避免的。竞争是人类的本性,使人与生俱来的,没有人可以逃脱。竞争上升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演化成战争。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导致了不同生活水平的人群的心理上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就是战争的根源。因为这根源永远无法被彻底消除,所以和平永远只能是一句空话。和平的现状是暂时的,战争才是永恒的。人类社会就是在不停的战争与和平的循环中不断的前进。
再说,一个国家,如果它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现有的国土无法满足自己的经济发展需要了,那么国家就会显露出具有人类本性的一面——要发展,就要对外扩张。对外扩张,就要战争。所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好战尚武的精神,就不可能有太大的发展空间,就必然要被那些有更加由于的思想的民族所灭。弱肉强食是自然的规律,简单而残酷。
但是也有一点可以看到,希特勒对于人性的劣等部分有充分的认识,这倒不
妨碍他成为一个人类学家,就如同他的画作一样,希特勒的画我也看过,我觉得他成为一个建筑学家的可能性要远大于他成为画家的可能性。当你把一个错误的人,放到一个错误的环境,给予一个错误的运气,那么二战的希特勒从此诞生了,你将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格局,希特勒没有给他的优等民族带来复兴,反而被英国,法国,美国和苏联分割,变成了傀儡国。
现在的德国人鼓吹自由平等博爱的时候,要远比美国人还要激进,这使得很多愤青感叹:如今的德国人早已经不是铁与血的象征了,在美国总统演讲的时候,时不时的还能听到“we people”这类的单词,但是在德国,你一说到“人民”,大家都很警惕,唯恐另外一个法西斯的复活。
第五篇:我的奋斗
一直很想看看《奋斗》,现在终于有了机会!可是在电脑的禁锢下,我觉得自己变了,变得有点自闭,好像真的很想把自己就置身于《奋斗》当中了!看着那一对对俊男靓女,好像自己的所有心绪都随着他们的酸甜苦辣、分散离合而飘扬,而浮动!最开始也只是在同学的口中得知这个电视剧的些许情节,有时候也会对他们说的某些剧情而被感动或者开怀大笑。他们的有些事跟我们无奈的现实很相符,有些则显得太童话了,太戏剧化了,其实这本来就是一个电视剧,拥有一定的戏剧情节是很正常的啊!我讨厌看电视剧,因为我实在是受不了电视剧里些王子和公主的完美爱情故事。而《奋斗》所讲述的就是大学生毕业后就业,失业再就业再失业的轮回拼搏和奋斗!一开始就发生了一起悲剧,剧里的“四剑客”变成了“铁三角”,从此让他们更珍惜了他们的人生,让她们在大学和社会之间有了一个很好的过渡,这真的就是一个很震人心扉而又叫人痛彻心扉的开始啊!现在终于知道为什么这部电视剧会这么的火了。它真的是很适合我们这群热血青年看,有些人在那里得到了安慰;有些人在那里找回勇气;有些人在那里看到了未来和希望。而我,只不过是匆匆过客,对此,我愿
意只当个纯粹的观看者。
回想那个痛彻心扉的开端,真的不知在此隙是该笑中国的教育制度还是该笑中国这个社
会啊!
剧中的人物扮演者也是该电视剧的一大亮点。说实话,我很喜欢夏琳,也很看好米莱。她们的性格和气度都深深地让我们着迷。也许生活中存在着这样的两种女生,只不过她们可能没有像剧中的人物那样让所有人都将目光聚集在他们身上,他们只是安静地但是有诗意的栖息在这片大地上。精彩着他们自己的精彩。
剧中的女生都能在自己真正开始生活伊始找到自己生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当然电视剧要是没有戏剧情节是很难吸引住观看者的眼球的,所以不免会有“米莱”和“华子”这两个苦命却又多愁善感的角色。他们似乎才真正是现实社会的主角。他们不仅经历着社会的喜,更
享受着社会的悲。并且大部分时间他们是孤独的,因爱而孤独。
我不爱看电视剧,因为我憎恶里面王子与公主的完美爱情,我不相信世上会有童话般的美好与幸福,所以我很刻意地去躲开它。当同学们对此高谈论阔的时候,我也只是一笑而过。那些着实华丽而又幻化的爱情让人心生猥琐。但我仍然会在心里留一份想象,这样才不会让
残酷的现实侵蚀了我的全部。
当别人问我有没有感情方面的经历时,我会很爽朗并且很坚决的说“没有”。事实也是如此嘛!因为换了发型,让我的形象有了很大的变化,尽管老妈说喜欢以前那个短发的我,我也还是下定决心要蓄发。看着身边的人一个个陷入爱情漩涡,我并不会心动、也不觉得自
卑。因为我很明白,自己并不需要什么所谓的爱情。别人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