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放牛班的春天》看出的师德教育
我心目中的老师
老师,是一个美好的字眼,他们孕育过我们的年少,提携过我们的青春,关怀着我们一整个学业的生涯。小学的时候,我们总感觉老师是可怕的,但他又像父母一样在生活上给我们很多的照料,以为他们无所不知,而我们最初的老师形象,就是在那时候开始树立的吧。中学的时候,我们开始叛逆,不再害怕老师,甚至觉得老师就是我们的敌人,总是做出违背他们意愿的事情来,现在回过头来想,那时候不是觉得他们说教的不对,而是我们就是不想,仅此而已吧。到了大学,没有了固定的老师,没有了固定的课室,才开始还念,被老师管教的那些年。
曾经看过一部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他讲述了主人公马修到一家学校担任学监,这个学校被成为池塘之底,这个学校由调皮的孩子,残忍的校长,冷酷的教师,严厉的制度构成。马修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看待这些孩子,对学校残忍的“行动—反应”制度深恶痛绝。他热爱音乐创作,他用爱心关怀孩子,在他的执着下,费尽心思组成了一个合唱团,为他们谱曲,用音乐引导他们的心灵。当然,最后的结果是音乐净化了孩子的心灵,也对他们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在这里我不赞美马修作为一名老师有多好,也不批评那些冷酷的老师有多差劲,我只是想借着这部电影的侧面反应出的师德教育,谈谈的我看法。
我认为,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除了具备应有的学识外,个人的道德素质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我不希望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拥有完备的知识体系,却缺乏基本的道德准则。这样很可怕,好比你手上有一把双刃剑,道德素质是杠杆,当道德素质偏低时,这把双刃剑就会往背离人民群众的方向刺去。如果是这样,那我宁愿人们更注重师德教育,更注重一个人的品行。就如电影里的主人公马修,他虽然没有传授很多专业课程的知识的他的学生,但他至少教会了他们做人,感化了他们的心灵,以至于他们独立之后有一个基本的道德判断,不去损害他人。
在电影里,无论是校长,还是其他教员,他们反映出来的一个教育现状是,老师们对教育缺乏奉献精神,纯粹为了糊口而工作,而他们往往忘记了,献身教育是一个教师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我们都知道,教师的行业是十分辛苦的,但也只有不怕辛苦,不计较个人得失,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道德进取之心,才有可能在这个岗位上教育处更多有益与社会发展的好学生;其次,是他们对教育对象的一个情感的缺失,他们本身就不喜欢这些被称为“坏孩子”的学生,没有一颗关爱的心,也不相信他们会变好,这本身就是没有爱的教育,固然失去了教育的主要力量。这些孤苦伶仃的孩子,在老师身上得不到爱,他们怎么会感受得了爱,怎么会向善呢?再次,是他们的教育观念落后,在思想上没有得到更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课本上的知识,他还肩负着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一代新人的历史使命,需要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探索教育规律,使教育更符合学生的心里、身理、思想文化等多方面的素质需求。
尽管我们的教育体系,教师队伍还不够完善,但我仍然相信在这世界,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教师是绝大多数的,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着他们的教学理念。最后祝愿所有的教师,幸福安康,在教育的道路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篇:放牛班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放牛班的春天》感动了大多数人,因为这是电影艺术的魅力,好电影就是能让人感动,因为电影里面有我们在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比如一个能为你人生指引的老师或者是一个伯乐。
《放牛班的春天》讲述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马修,不过在 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水池底部“,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到任后马修发现学校的校长,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班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性格沉静马修的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闲时他会创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惊奇的是这所寄宿学校竟然没有音乐课,他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就组织了一支合唱团,让每个孩子都找到了新的有价值的自己。
片中有几个情节更是让我记忆深刻。马修第一次进学校时,在门口看见了一个叫佩皮诺的小男孩,才知道小男孩每周六都会在学校门口站着,等着„„是为了等自己的爸爸来接他,可是事实上,他的爸爸早已去世,学校里的学监告诉男孩这个事实,可男孩不肯相信,因为他坚信爸爸会在周六那天来池塘之底接他。在故事结尾,在马修离开学校的那天,佩皮诺带着自己的行李要跟马修走,因为此时的他已认定马修就是他的爸爸,而这天正是星期六。马修作为老师真是付出了自己的精力与爱心。影片呈现出美好的一面,同时也在揭露那恶的一面。片中的校长是个虚伪、虚荣的男人,他把孩子们当成那些罪犯,对他们进行体罚,一开始他强烈反对合唱团的组成,后来因为孩子们纯洁美妙的童声得到了众多高贵地位人士的欣赏,校长便又举双手赞同。可见此人的两面性。也正是因为校长对学生的这种看法,态度,使得后来的转学生蒙丹放火烧了学校,片中并没有直接描述,而是给了一个场景就是:山下的学校冒着浓浓的烟,而蒙丹站在山上,抽着烟,得意的一笑。聪明的观众我想应该知道这件是谁干的吧!此时的马修正带着孩子们在山里玩耍,可以说是马修救了这些孩子的命,可校长却觉得是因为马修的失职而造成了大火,把马修辞退了。最后一个场景更是让我感动,校长不让孩子们去送马修,马修一个人走了,显得好孤独。此时从空中飘下来一架架纸飞机,里面是孩子们的祝福和签名。马修抬头一看,窗口全是孩子们的手在向马修告别。因为围墙太高,所以只好伸手做最后的告别。马修一下子变的好幸福,他在校门口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是伟大音乐家马修„„可是,谁又认识我呢?”
因为每一位孩子都渴望在自己的人生路上遇见这样一位老师,这样一位给自己最多帮助的人。能够遇上便是一种幸福,尽管这种幸福在现实中显得这样的奢侈,但是我们仍然会渴求得到。
第三篇:从犯罪心理学解析《放牛班的春天》
从犯罪角度赏析《放牛班的春天》
飞逝的欢笑和无法抑制的泪水都已成为过去,却永远不能被忘怀。如果是由一段音乐,一首歌或是一组合唱连接起这遥远的回声,那么它们所打下的烙印就会更加深刻。可能是由于这个缘故,当看到一群反叛的寄宿学校的孩子们被召集到一个合唱团中,并谱写出他们动人的孩提乐章时,观众被深深地打动了。但感动之余,不免也让人感到心寒,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这部影片的时候,却又是另一番的感受。
首先是学校的教育,在马修进入这个学校之前,学校根本就不是学校,而是孩子们的地狱。而在这个学校的孩子都被扣上了“问题少年”的帽子,学校各项严厉的惩罚手段。校长的残忍,其他管教的冷酷,孩子们的无法无天及可怜无助,让马修产生了一种改变学校的管教像警察对待犯人一样对待孩子们的冲动。“池塘之底”是一所专为“再教育”问题少年们而设置的寄宿学校的名字。一如其名,学校拥有阴森古陈的建筑、笨重重叠的大门,灰色斑驳的教室以及幽暗闭塞的氛围。
在这里,我们看到教育的“理念”—— “行动—反应”原则,如果有孩子触犯了纪律,全校师生立即集合,肇事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设若三秒内找不到肇事者,所有人都要关六小时的禁闭,轮流进行,取消所有娱乐活动,禁止任何外来探访,直到肇事者自首或被揭发为止;在这里,有着严格的客人探访条例,只可以在规定时间段亲子见面,其余时间都处于鞭子与辱骂的凌威之下;在这里,缺乏公义、尊重、爱心„„
哈桑校长,自私贪婪、刻薄威严而又刚愎自用。曾经是鼓号手的他,也有过梦想与激情,可是面临教育的异化,逐渐将自我的心灵扭曲变形。为了向同业委员会争取经费,为了晋升和荣誉勋章,他可以不择手段,任意掠取马修的艰辛努力。为了逃避自己的责任,他可以把蒙丹送进监狱,可以宣告合唱团解散,可以解雇马修。在他眼里,惟有绝对的权威,才能控制消极行为的发生,抑或惩罚消极行为。他不再关注学生的灵魂生长,不再倾听教师的善意建议,只在寻求通达的路径,只在解决经费的来源。面对学生的种种变化,他无法认识到音乐的育人功效,认为音乐带来的纪律改变只是凑巧。
学校的教师个个行为乖戾,面目可憎,令人匪夷所思。他们忘记了说笑,也就失去了生活的情趣与品位。在他们眼里,看什么都觉得是坏事,这几乎成了职业习惯,或者说思维定势。每天如临大敌,与学生没有任何情感的交流。
正因为如此,学生敌视教师,与教师形成敌对壁垒。在马修刚出现的时候,大家讽刺辱骂他“秃子”、“光弹头”;因为哈让没收了穆东的香烟,而被剪刀所捅人;被视为无药可救的孤独的灵魂纵身跳楼自杀;随时准备阴谋袭击教师;蓄意报复教师的批评惩罚;课堂创作漫画羞辱校长;远离家长,叛逆心理极其严重„„在阴雨霏霏的冬末,马修将孤独的身影写进另一方“池塘之底”。
面临蒙丹的到来,由于 所谓的心理专家的测试近乎白痴,以及邪恶倾向,马修企图树立绝对权威,结果造成自身的胆怯与班级的混乱;在佩比诺遭到蒙丹的强势威胁时,马修再失良好的教育机会,而是以不向校长告发食堂用餐为交换条件,警告他“不允许再看佩比诺一眼,即使是一眼,也会让他的生活变成噩梦”;在蒙丹因为偷窃沙贝的手表而被禁闭时,他也只是埋怨失去了唯一的男中音;更无法谅解的是,在学校资金丢失而误解为蒙丹所偷,被校长拷打半小时,强行送往警察局时候,沙贝向他投去求助的一眼,他竟然无动于衷,只留下蒙丹意味深长的一笑……也许,我更希望这电影故事是马卡连柯《教育诗》!
第四篇:从教育心理学看《放牛班的春天》
《班主任工作》论文
从教育心理学看《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是教育主题片领域赫赫有名的经典之作,之前就在电视上看过这部影片,当时还没有那么触动心灵,只是觉得如果我也能遇上这么好的老师该有多好。而当在课堂上以一个师范类的学生来看这部电影,并联系我的教育学知识,才感受到这部电影带给我的一种令我泪流满面的力量。影片和《死亡诗社》一样,都是讲的一个教师改变一群学生的故事,听上去很平常的故事,但是我觉得教育的真谛往往就在于这个“改变”的过程之中。
为什么叫“放牛班的春天”?我查过资料,“放牛班”在台湾是指由被学校放弃管教的差生组成的班级,片名是直接用的台湾那边的译法,那里的学生脾气像牛一样倔,而这个班的班主任就被其他老师讥笑为在“放牛”,所以就被称作“放牛班”了。影片关注的对象正是这样一个普遍关注以外的边缘群体—— 问题学生。
电影描写的是一个落魄的音乐家助理教师和一群调皮捣蛋的孩子的故事。电影用略带灰暗的色彩和稍显悲伤的情调,展示了1949年法国乡村一所外号叫“池塘之底”的男子寄宿学校的生活场景。无所作为的失意音乐家马修为生活所迫来到这里当助理教师。这里的学生各个调皮捣蛋,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校长、老师被迫采取高压管治,体罚禁闭是家常便饭,换来的却是孩子们加倍的调皮和无法无天的恶作剧,甚至是对教师和牧师的人身伤害。初来乍到吃尽了苦头的马修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
马修从不体罚和禁闭学生,他宽容地对待学生的种种恶作剧,经常在校长面前掩盖学生的错误,但私下却让打伤了牧师的孩子去护理住院的牧师,并告诉牧师是孩子主动请求来做的,警告欺强凌弱的孩子改掉恶习,不准再欺负小贝比诺„„马修没有伟岸的身躯、俊美的外貌和豪言壮语,他的矮胖的身材、半秃的头顶、稍显木讷的表情以及偶尔表现出的一点诙谐与幽默让他更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家长,让孩子们渐渐觉得他并不像其他老师那么“坏”,但事情仍然不断地在发生。
马修发现这群孩子虽然调皮,但是他们却都喜欢唱歌,他们通过歌唱表达心声并从中得到快乐。马修因势利导,他成立了合唱团,让每一位孩子都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最终,他用音乐拯救了一群问题少年,用爱的教育让一群“恶魔”变成了“天使“。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这部影片实际上反映了两种教育理念、两种心理学流派的对立。以“行动—反应”为口号的校长代表着刻板冷酷的行为主义者,而主角马修学监则是春风化雨的人本主义者。影片中与马修教育方式截然相反的校长,算是一个冷血无情的“铁血”
之人,他施行“行动—反应”的铁律,一旦学生做出问题行为,教师必须立马作出反应,而这种反应就是条件反射式的强制禁止。这里更像一座监狱而非学校。
行动—反应”模式当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结果表现出来就是学生在校长面前噤若寒蝉,规规矩矩仿佛机器人,而在校长背后则是放肆捣蛋无所不为;而马修学监虽然最终被解雇,却换来了孩子们从内心对他的爱与尊重,让放牛班的每个孩子都潜移默化地发生了蜕变。马修学监与校长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呢?我想,主要在于马修学监是将学生当成同自己一样有血有肉、有尊严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对学生进行心灵的矫正而非行为的管束。
以矛盾冲突最激烈的孩子皮埃尔为例,从“天使面孔、魔鬼心灵”的问题少年到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的整个人生转变与马修学监有莫大的关联。他被强制送到这所特别的寄宿学校,而这里的学生大部分和他一样都是问题少年。孤独、偏激的学校生活让皮埃尔感到更加不舒服,他调皮捣蛋,经常因违反规定而被罚做清洁、关禁闭,但是他却天生有一副天籁般的嗓子,对马修老师来说,这匹千里马是难得的,所以尽管异常辛苦,他仍然用自己的大爱去感化这个少年。当皮埃尔误会马修与母亲在一起而闹别扭时,马修老师采取了故意漠视的态度,他取消了皮埃尔的独唱,让他意识到合唱团并非缺他不可,而每个人也不能只在乎自己。女爵视察学校时,马修对站在一旁以为自己只能当旁观者的皮埃尔做出独唱的指挥手势,时机恰好地让这个孩子学会了宽恕和感恩。皮埃尔的天籁之音响起,马修最终以音乐打开了皮埃尔的心扉。
马修能够能够让皮埃尔改变的原因,经过我结合教育心理学的分析,我发现,从马斯洛的人类五大基本需求可以找到答案。五大基本需求,按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修老师帮助他找到了成长发展的内在动力,实现了自我价值。可以说,完全是马修老师的慧眼识珠为皮埃尔一生辉煌的音乐事业奠定了基础,搭好了阶梯,令他实现了原本无法想象的人生价值。
其实,看完整部影片,哈森校长的形象并没有看剧情梗概时那般令人恨之入骨,或者说,从本质上看,他也是爱学生的,只不过爱的方式不对。当马修决定成立合唱团并去寻求校长同意时,哈森其实采取的是默许态度,他只不过无法相信这群问题学生能够具备合唱团的能力。所以当马修告诉他孩子们已经开始歌唱时,哈森尽管嘴上依然还在责骂马修先斩后奏、自作主张,但他已充满期待;在合唱团的歌声中,哈森站在校长办公室方正端庄的椅子上试飞纸飞机;被学生的足球砸中后,他竟然带领马修和数学老师加入了学生足球比赛„„一切的改变都是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对于任何一所体制化的学校而言,没有领导的支持或默许,教师想要进行任何标新立异的做法都是寸步难行的,更何况
马修的合唱团已经发展到了人尽皆知连女爵都慕名而来的地步。因此,从影片中可以发现,在马修的合唱团实验中,哈森校长其实已经对自己“行动— 反应”的经典性条件反射模式产生了动摇。事实告诉他行为主义这种把人等同于动物的方式是无效的,他开始站在校长办公室的窗前默默观看校园中的变化。然而,校长的态度转变随着偷钱事件的到来而宣告结束,学校公款被盗,突然到来的灾难让他手足无措,他再次拿起“行动— 反应”的皮鞭。因为对行为主义者而言,惩罚是最快最有效的问题处理办法。他粗暴地对被怀疑者进行逼供,并把这名学生直接送进了监狱,结果,以暴制暴换来的只能是更强烈的反抗,影片最后这名学生回校报复把校舍付之一炬。
虽然马修学监最终被校长解聘,表面上看是行为主义战胜了人本主义,但是,影片最后的结局似乎也暗示了人本主义在深层意义上对行为主义的胜利。
《放牛班的春天》就如同它充满正能量的名字一样,借影片中合唱团孩子们的天籁之音,歌颂了人本主义教育对行为主义教育的伟大胜利。《放牛班的春天》和《死亡诗社》这两部电影是我看过的教育类电影的经典,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生涯中不可多得的宝贵学习资源。
第五篇:从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感受教育美
“以人为本”
——让教育充满爱
【摘要】科学发展观其本质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当代发展的核心理念;“人本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本文将以陶行知先生以及《放牛班的春天》中马修老师为例,浅探人本教育的内涵与本质。
【关键词】人本教育陶行知《放牛班的春天》
在参观了陶行知纪念馆后,又看了《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我对“教师”、“教育”这两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陶行知与马修,一个是伟大的教育家,一个艺术作品中的虚构人物,一个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一个让全世界的观众为他的教育故事、教育理念动容。陶行知作为一个教育家,不断地提出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并致力于创办学校,实践自己的教育理念,而马修的教育方法也体现出了西方宗教中“善”与“爱”的思想,并结合充满智慧的教育方法,充分许多教育理念。那两者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同样是冲击一些传统中迂腐的教育系统,两者共同秉持的教育理念是什么?我看到的最大共同处——人本教育。
人本教育:人本教育即以人为本的教育,它具有全纳性、整全性与生成性。建构人本教育,在教育目的上,要着眼于人的个性发展,谋求社会进步与个体发展的有机统一;在教育内容上,要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共荣会通;在教育方法上,要着眼于人的自主发展,达成教育方法与个人成长的最佳匹配。
《放牛班的春天》:马修老师爱与智慧的教育
故事梗概
二战后的1949年,才华横溢的音乐教师克雷蒙·马修在连续失业后接受了在“池塘畔底”辅育院的代课教师工作。这里的学生大部分是难缠的问题儿童,他们能想出一切能够的想出的办法,对抗教师,对抗学校,对抗教育。这里教育的原则便是“犯错,处罚”,院长哈珊以残酷高压的手段管制这班问题儿童,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与原先的院长及教务人员不同,马修带着一颗包容的心和充满爱的情怀来对待这些可恨却又可怜的孩子们。马修没有责骂唱着歌骂他的学生,而是从中发现他们的音乐天赋,还组织了合唱团,开始了用音乐感化心灵,让艺术提升孩子们生命境界的旅程。最后,马修这种充满爱的教育方法还是与院长冷漠残酷的原则发生了激烈的冲突,被解雇的马修深情沮丧的走出学校的大门。而孩子们原本充满怨恨、叛逆的心却被这位“秃头”老师感化了,在马修还在因为孩子没有来为他送行而沮丧时,无数带有学生自己签名的纸飞机从教室窗口飞出,马修也看着孩子们挥动的小手微笑而去。马修老师的“人本主义教学观”
马修老师运用卡尔·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本主义教学观”,成功地诠释了他转变学困生的艺术。
首先是看到每个孩子身上的潜能,马修老师努力开发每个学生身上的创造潜能。放牛班”就是“垃圾班”的意思,马修认为即使“垃圾班”的学生也有强烈的求知求成的需要,只是学校冷漠的管理手段成为孩子们成长的障碍。马修偶然发现了孩子们爱唱歌的特点,他发挥自己的特长,为孩子们写了许多优美的歌曲,把他们组建成“合唱团”。马修用音乐激发了学生的潜能,用音乐开启了学生的心灵之门。
然后是真诚的教学态度,马修以父亲和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们相处,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与马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影片中的校长,频繁而花样繁多的惩罚措施便是他的手段。结果就是学生在校长面前噤若寒蝉,在校长背后则是放肆捣蛋无所不为,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在影片中没有出现任何一位孩子的父亲,善良的马修填补了这一空缺,会因为学生的良好表现而喜形于色,也会因为学生的调皮而沮丧;当这种情感自然流露时,学生感受到了老师的真
诚,更容易以自己的行动来回应老师的真诚。从而良好的师生关系便更容易形成了。
接着是尊重每个孩子独特的价值,马修最后深受孩子们爱戴,这与他对孩子的尊重是分不开的。修在丝毫不懂音乐的学生中组建合唱团,根据孩子音乐天赋的不同找到他们在合唱团中相应的位置。另外,捣蛋鬼乐格克弄伤了校工马桑大叔的眼睛,马修查明真相后,向他保证不把他出卖给校长,并让他自己选择弥补错误的方法。这种人性化的惩罚方式,使孩子很快发现马桑大叔的慈祥和善良,从而真正为自己犯下的错误感到后悔。马修把孩子们犯的错误当作了教育的资源。这样既尊重了学生,又抓住最佳时机教育了学生。
最后是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马修老师理解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在融洽的师生情感中,学生把老师的批评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把表扬看作是对自己的鼓励,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自觉把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转化为自己的心理定势和良好的习惯。陶行知:为我国构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奠定了基础
陶行知先生在一生的教育生涯中,致力于创造一个“为民办学”的教育环境,无论是他开办的晓庄师范、育才学校,还是他提倡的生活教育、平民教育,都是以“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育和“爱满天下”为宗旨。他提倡尊重人的价值,以人的发展为本,唤起人的主体精神和主体意识,运用对已有教育原理和实践经验整合教育资源,适应教育发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陶行知先生曾有一段振聋发聩的警言:“中国人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翻身?要等到人命贵于财富,人命贵于机器,人命贵于安乐,人命贵于名誉,人命贵于权位,人命贵于一切,只有等到那时,中国才站得起来!”另外,陶行知先生主张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以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各方面得到创造性发展,不断充实自己,而不是用知识来束缚学生的手脚,灌注学生的头脑。这体现了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观念。这样,对学生的人性化教育便得到了体现。
培养为国“生利”的人才是陶行知人本教育的宗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陶行知人本教育的目标,实施民主教育是陶行知人本教育思想的主要标志,进行创造性教育是陶行知人本教育思想的特色,生活教育是陶行知人本教育思想的核心。与传统教育相比,陶行知人本教育思想所具有的全民性、全面性、民主性、创造性、生活性和差异性,实现了教育主体的根本转变,体现了“育”与“养”的统一,具有浓厚的现代气息和人本特征。
在中国当前的教育背景下,积极地借鉴陶行知的人本教育思想对于改变长期存在的以应试为主导的教育状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总结:马修老师教育方法与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一对比,我们大概就可以发现以下几个共同点:
(一)、在教育目的上,着眼于人的个性发展,以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马修发现了莫翰奇惊人的音乐天赋,并赋予他合唱团领唱的重任,更为他以后的音乐之路做了更深层的铺垫。充分发掘学生内在的潜能。而陶行知先生更是提倡尊重人的价值,以人为本。
(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自我生成。“池塘畔底”辅育院校长哈珊用残酷的体罚、关禁闭的手段逼迫学生去遵守学生的校规,结果学生行为的主动性慢慢消逝了,教师又要以更残酷的手段去带动学生学习。而马修则是先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自我生成。而陶行知先生主张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不断充实自己,而不是用知识来束缚学生的手脚。
(三)教育方法上,着眼于人的自主发展,达成教育方法与个人成长的最佳匹配。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存在差异性,他们的发展也不应该千篇一律。如何更充分的挖掘出学生内在的床在潜能,如何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引导学生走更正确的成长道路,这都是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认真对待的问题。马修发现了学生们各自的特点,并用爱和尊重鼓励学生不断自主发展,将学生从成长的歧途引回了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