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放牛班的春天》中看行为主义心理学(大全)
从《放牛班的春天》中看行为主义心理学
1.影片概述
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位富有才华却失败的音乐家马修作为代课老师到被称为“池塘之底”的学校去教书的事情,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学校各项严厉的惩罚手段、管理制度。让马修产生了一种想改变学校的管教制度的想法,他反对用强权制度压迫学生的校长,他在乐谱上写下了专门为孩子们谱写的歌曲,试着用纯净的音乐唤回了孩子们冰冷已久的心,想让他们的心重新换回希望。
1.1行动——反应的教育模式
以“行动——反应”为口号的校长自然扮演着刻板冷酷的行为主义者,频繁而花样繁多的惩罚措施便是他的强化手段。为了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反应,这种强化是非常及时而有力度的——校长在惩罚犯错的学生时,其态度可说是雷厉风行、不遗余力。刺激-反应的联结当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结果表现出来就是学生在校长面前噤若寒蝉,规规矩矩仿佛机器人,而在校长背后则是放肆捣蛋无所不为;并且,当面被压抑得越厉害,转过身来作为一种报复,也就更加地恣意妄为。行为主义者的做法之弊端也在这一生动的案例中暴露无遗,那就是将人视为动物,仅仅进行简单的、刻板的行为训练,而无视人丰富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因素。经过长期的这种方式影响,孩子们逐渐地麻木,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背后暗暗的报复老师。
1.2宽容——仁爱的人文情怀
于此相对,马修学监便是春风化雨的人本主义者了,他与校长对待孩子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他将学生当成同自己的孩子一样,当做有血有肉有尊严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会在满足学生作为正常人类的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教育,马修帮助学生实现了哪几点。
首先是安全需要:虽不能说他将学生完全从校长的淫威下解脱出来——某种程度上他自己也是这种淫威的受害者——但至少他在心理上总是站在学生一边,并竭力为犯错的学生寻求庇护,保护他们不受伤害。
1.3刺激——反应的关系
我相信,“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一个好孩子和一个坏孩子”。正是马修与校长不同的人性观才使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不同,对孩子们产生不同的刺激,最终产生不同的结果。
从这部电影中我们清楚地看到行为与刺激的关系,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话语会产生不同的刺激,导致不同的结果,希望我们每个人在于他人相处时,都能很好地把我分寸,理解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和睦的与人交往。
第二篇:从《放牛班的春天》中看行为主义心理学
从《放牛班的春天》中看行为主义心理学
摘要一位富有才华却失败的音乐家马修到一家学校担任学监,这个学校被成为池塘之底,这个学校由调皮的孩子,残忍的校长,冷酷的教师,严厉的制度构成。马修怀着一颗仁爱之心看待这些孩子,对学校残忍的“行动—反应”制度深恶痛绝。他热爱音乐创作,他用爱心关怀孩子,在他的执着下,费尽心思组成了一个合唱团,为他们谱曲,用音乐引导他们的心灵。当然,最后的结果是音乐净化了孩子的心灵,也对他们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教育宽容仁爱心理音乐
在国庆之前的心理电影赏析课上我们班看了一部名为《放牛班的春天》的电影,让我感触很深,心里久久才平静下来。1.影片概述
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位富有才华却失败的音乐家马修作为代课老师到被称为“池塘之底”的学校去教书的事情,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学校各项严厉的惩罚手段、管理制度。让马修产生了一种想改变学校的管教制度的想法,他反对用强权制度压迫学生的校长,他在乐谱上写下了专门为孩子们谱写的歌曲,试着用纯净的音乐唤回了孩子们冰冷已久的心,想让他们的心重新换回希望。
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由于种种的原因,孩子们的思想,心灵都受到了极大冲击,特别当时学校的口号是:犯规,惩罚。随意关禁闭。为了制服叛逆的学生,也是为了自己的方便,学校的教师几乎有点残酷地对待学生,教师们个个行为乖戾,行动令人匪夷所思。他们忘记了说笑,也就失去了生活的情趣与品位。在他们眼里,看什么都觉得是坏事,这几乎成了职业习惯,或者说思维定势。每天如临大敌,与学生没有任何情感的交流。但是马修却是和蔼地对待这些孩子,就是从这时开始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差生了不同的影响。校长奉行习惯性的咆哮如雷加大棒政策,马修学监坚持温和诙谐、善良宽容作风。
1.1行动——反应的教育模式
以“行动——反应”为口号的校长自然扮演着刻板冷酷的行为主义者,频繁而花样繁多的惩罚措施便是他的强化手段。为了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反应,这种强化是非常及时而有力度的——校长在惩罚犯错的学生时,其态度可说是雷厉风行、不遗余力。刺激-反应的联结当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结果表现出来就是学生在校长面前噤若寒蝉,规规矩矩仿佛机器人,而在校长背后则是放肆捣蛋无所不为;并且,当面被压抑得越厉害,转过身来作为一种报复,也就更加地恣意妄为。行为主义者的做法之弊端也在这一生动的案例中暴露无遗,那就是将人视为动物,仅仅进行简单的、刻板的行为训练,而无视人丰富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因素。经过长期的这种方式影响,孩子们逐渐地麻木,甚至产生逆反心理,背后暗暗的报复老师。
孩子们之间也产生了不信任,尽可能地使坏,第一天:佩比诺,原任管教匆匆逃走,因为哈让没收了穆东的香烟,而被剪刀所捅;穆东被视为无药可救的孤独的灵魂纵身跳楼自杀;大家讽刺辱骂他“秃子”、“光弹头”;马桑斯大叔眼睛被学生安装在门上的机关刺破。他精心锁好的珍藏这人生梦想的乐谱的皮包被学生撬锁盗走。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孩子们收到校长和教师们的冷酷对待造成的。
1.2宽容——仁爱的人文情怀
于此相对,马修学监便是春风化雨的人本主义者了,他与校长对待孩子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他将学生当成同自己的孩子一样,当做有血有肉有尊严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会在满足学生作为正常人类的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教育,马修帮助学生实现了哪几点。
首先是安全需要:虽不能说他将学生完全从校长的淫威下解脱出来——某种程度上他自己也是这种淫威的受害者——但至少他在心理上总是站在学生一边,并竭力为犯错的学生寻求庇护,保护他们不受伤害。
第一节课:马修怎么做的——推开木门看到骷髅嘴里叼着点燃的烟头,刚上讲台就被滑倒,飞出的皮包被学生四下抛传。直到校长的出现,教室才恢复了本该的平静。然而,马修还是用善良的谎言,宽容了这群孩子,在一双双惊谔的目光中开始了师生的对话。
让“天使的面孔,魔鬼的心肠”皮埃尔维持秩序,回来后和皮埃尔比画。(体现了他的机智)让孩子们写下自己的理想,未来想要从事的职业。学生的答案真实生动而又可笑滑稽:消防员、牛仔、驯虎员、亡命徒、间谍、将军、热气球驾驶员、战士„„(体现了他的细心。他们并非无药可救。)因此,他首先是一个能给予学生安全感的老师。归属与爱的需要:他给予弱小而无依无靠的Pépinot更多的关爱,到最后几乎完全充当了父亲的角色。尊重的需要:当发现校长的十万法郎是Corbin所偷时,他询问了原因;想要一只热气球的愿望是意料之外的天真和单纯,为此他不忍心打碎这个孩子的人生梦想,于是又一次成为了包庇窝藏“坏孩子”的“同谋”。审美需要:这无需拿什么特别的例子来多说,整部电影的核心事件——成立合唱团——足以凸现这一点。最后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集中体现在那个有着“天使脸孔”的音乐天才皮埃尔身上,可以说,完全是马修的慧眼识珠,为皮埃尔一生辉煌的音乐事业奠定了基础,搭好了阶梯,令他实现了原本无法想象的人生价值。
1.3刺激——反应的关系
在这部电影中,从头至尾体现的就是行为心理学中刺激——反应的关系。斯金纳认为,行为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刺激引起的,如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性行为。操作性行为不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而是由有机体自身发出的。相应的,斯金纳把条件反射也分为两类:应答性条件反射和反应型条件反射。应答性条件反射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反应是由刺激引起的,而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操作强化的过程,重要的是跟随操作后的强化。由此理论,斯金纳提出了“强化”和“惩罚”的理论,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强化的作用。
在《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种理论的应用。在《放牛班的春天》影片中的学校是一所行为偏差的青辅修院,由于面对的是一群令人头疼的问题儿童,院中的传统教育理念是坚持:犯规——处罚。这种教育理念其实就是一种对行为改变技术理论的运用。我认为,在面对问题儿童的教育管理时教育者立下行为规则并对儿童行为进行影响、强化,可能马修和校长都希望孩子们都能变乖一点,但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呢?原因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中:刺激与反应的关系。
2.两种人性观的不同反应
不同人性观,产生不的刺激,进而产生不同的反应。在《放牛班的春天》影片中我们发现对于斯金纳的行为改变技术理论的运用基于两种不同的人性观:一种,是以哈善校长为首的性恶观;一种,是以马修老师代表的性善观。
2.1哈善校长为首的性恶观
以哈善校长为首的性恶观教育派认为院中的孩子都是无可救药的恶魔。因此,当孩子一旦出现违规的行为就不问缘由就施行“犯规——处罚”,且这种“犯规——处罚”常常是过度的虐待(如:关禁闭,鞭打)和不公正的(如:在校长寻找对麦神父恶作剧的元凶时使用的点名制度,当被选中的人是无辜的波尼时校长也只用了一句“算他倒霉”来总结)。从影片中我们不难发现校长的这种教育其实并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相反的甚至达到了负效果。孩子们在校长面前中规中矩,而在他背后则更是猖狂,对学校的行为规则不屑一顾。
2.2马修老师代表的性善观
在马修老师看来,院中的孩子固然调皮捣蛋,但是并非像校长他们眼中所看到的是无可救药的。记得剧中有一幕是三个孩子把马修老师重要的乐谱偷到厕所去了,当马修老师正在处理时有一个老师闯了进来,当时有这么一段对话:马修老师愤慨地对另一个老师说“凡事您只看到邪恶的一面”而那位老师是这样回答的“在这里!是的”。事实上,院中的孩子并非都是无可救药的。真正无可救药的应该是院中坚持己见、首先把孩子可以教好这一观点否决掉的校长和老师们。都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我们从影片中马修在处理盖贺克伤害麦神父的事件中可以看到孩子们善良可爱的一面——当麦神父病重被转送出去时,照顾麦神父多日的盖贺克看着被搬运走的神父担心地问了一句:“他会死吗”。马修老师在处理盖贺克伤害麦神父的事件中也运用了处罚来强化规范盖贺克的行为,但是,在马修手中处罚的效果出来了,被处罚的孩子最终从心里明白了自己行为的错误。相信以后他再也不会轻易做出伤害别人的事了。但是,如果换是校长来处理这件事,运用他的老一套:鞭打、关禁闭等。相信受到处罚孩子不会真正感受到伤害人所带来的真正痛苦也不会明白自己行为的过错性。
我相信,“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一个好孩子和一个坏孩子”。正是马修与校长不同的人性观才使他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不同,对孩子们产生不同的刺激,最终产生不同的结果。
3.两种行为的强化
对待他人的分寸不同,产生不同的刺激,进而产生不同反应结果。影片中校长给波尼可以得到糖果的便条的行为是一种正强化;哈善校长为了处罚学生的犯规行为而取消课外活动和禁止亲人探视的行为就是一种负强化;鞭打和关禁闭是惩罚。3.1负强化 这些原本认为能有效影响和改变学生们恶习的行为都没有取得好的成效。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在于“度”的把握,以哈善校长为首的教育管理者过度地使用负强化和惩罚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这种“犯规——处罚”的频繁使用一方面引起了学生对老师权威性的抵触心理,使学生对教师的教育行为全盘否决;另一方面,频繁的处罚使学生对处罚本身麻木,即使教师再怎么处罚仍旧屡教不改的破坏教规。而在马修老师这里强化和惩罚的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2正强化
马修老师在教授莫翰奇唱歌时就时常以激励的眼神关注他,马修老师的这种眼神的关注其实就是一种正强化的行为。在马修老师的这种关注下皮埃尔的音乐才能的到了充分的发挥。马修老师也会运用惩罚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如在马修老师的第一节课中他把捣乱的学生罚去站墙角,在黑板上绘画莫翰奇的幽默肖像,处罚盖贺克去照顾麦神父等行为。这些行为虽然同是一种处罚行为但是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很大反感和心理对抗。因此,马修老师的教育行为达到了教育的效果。而校长却失败了,尽管他们都希望孩子们变乖,但是校长等人没有把握好尺寸,与马修的方法产生不同的刺激,最终产生不同的结果。
从这部电影中我们清楚地看到行为与刺激的关系,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话语会产生不同的刺激,导致不同的结果,希望我们每个人在于他人相处时,都能很好地把我分寸,理解刺激与反应的关系,和睦的与人交往。
参考文献
备注:本文搜集的资料均来自网络,作者不详。
第三篇:放牛班的春天与心理学
《放牛班的春天》中的心理学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讲述是1949年发生在法国乡村一所专为“再教育”儿童设置寄宿学校——“池塘之底”里的故事。在这里,一位失意的音乐家马修用自己音乐和宽容拯救了几十名孩子的心灵,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春天,带来了希望,教师马修的教育哲学也在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展示的淋漓尽致,闪现着一些心理学的运用。
一、行为主义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儿童的大多数学习发生在社会环境中,儿童通过观察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在“池塘之底里”里,学生的来源五花八门,他们身上存在着各种需要被矫正的行为,他们的相互模仿则会使情况变得更糟。在这种情况下,校长及学校的其他教员没有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而是通过关禁闭,暴力体罚的方式来制止他们的错误行为,这在某些程度上反而给孩子们树立了反面的榜样。
而马修老师对他的学生真诚并且宽容,具有同理心,设身处地地为学生考虑。用音乐这一优美、健康向上的事物打动了孩子的心灵,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一种高尚的兴趣,使孩子们受到音乐的熏陶,接触到正面积极的事物。
二、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五种需要可以分为两级,其中前三种需要都属于低一级的需要,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满足;而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高级需要,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的,而且这种需要是无止境的。
对这些孩子而言,他们可能只有生理需要得到了勉强的满足,他们几个礼拜才能够见一次家人,甚至永远见不到父母,有一些还要被周围的同学欺负,犯错误后要被关禁闭。他们不被尊重,当然也不尊重别人;他们不被包容,不被理解,也就无法体谅那种被宽恕被体谅后的感激。
马修老师给了学生最大的宽容和保护,他尊重每一位学生,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在为了组合唱团将大家分组时,没有让让幼小的皮皮诺和走音的郭邦感到被放弃或是被抛弃,而是分别任命他们为“合唱团指挥助理”和“乐谱架”。他鼓励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了音乐和集体合作的快乐,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三、人文主义
马斯洛的思想以人性本善为前提。环境具有促使潜能得以实现的作用。然而,并非所有的环境条件都有助于潜能的实现,只有在一种和睦的气氛下,在一种真诚、信任和理解的关系中,潜能才能像得到了充足阳光和水分的植物一样蓬勃而出。
鼓励和肯定在儿童形成积极勤奋的人格时有着重要的影响,皮埃尔的成功与马修老师的鼓励和辅导有着密切的联系。这马修老师对皮埃尔声音的赞美,对他歌唱的肯定,让皮埃尔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和自尊,让他从一个爱偷窃、内向,因逃学被公立学校开除的学生,变成一个受人崇拜和尊敬的著名音乐指挥家。
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正确看待人生,真诚宽容地对待学生,那一张张之内的面孔上闪现的笑容是一名教师最大的幸福和光荣。
第四篇:从教育心理学看《放牛班的春天》
《班主任工作》论文
从教育心理学看《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是教育主题片领域赫赫有名的经典之作,之前就在电视上看过这部影片,当时还没有那么触动心灵,只是觉得如果我也能遇上这么好的老师该有多好。而当在课堂上以一个师范类的学生来看这部电影,并联系我的教育学知识,才感受到这部电影带给我的一种令我泪流满面的力量。影片和《死亡诗社》一样,都是讲的一个教师改变一群学生的故事,听上去很平常的故事,但是我觉得教育的真谛往往就在于这个“改变”的过程之中。
为什么叫“放牛班的春天”?我查过资料,“放牛班”在台湾是指由被学校放弃管教的差生组成的班级,片名是直接用的台湾那边的译法,那里的学生脾气像牛一样倔,而这个班的班主任就被其他老师讥笑为在“放牛”,所以就被称作“放牛班”了。影片关注的对象正是这样一个普遍关注以外的边缘群体—— 问题学生。
电影描写的是一个落魄的音乐家助理教师和一群调皮捣蛋的孩子的故事。电影用略带灰暗的色彩和稍显悲伤的情调,展示了1949年法国乡村一所外号叫“池塘之底”的男子寄宿学校的生活场景。无所作为的失意音乐家马修为生活所迫来到这里当助理教师。这里的学生各个调皮捣蛋,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校长、老师被迫采取高压管治,体罚禁闭是家常便饭,换来的却是孩子们加倍的调皮和无法无天的恶作剧,甚至是对教师和牧师的人身伤害。初来乍到吃尽了苦头的马修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
马修从不体罚和禁闭学生,他宽容地对待学生的种种恶作剧,经常在校长面前掩盖学生的错误,但私下却让打伤了牧师的孩子去护理住院的牧师,并告诉牧师是孩子主动请求来做的,警告欺强凌弱的孩子改掉恶习,不准再欺负小贝比诺„„马修没有伟岸的身躯、俊美的外貌和豪言壮语,他的矮胖的身材、半秃的头顶、稍显木讷的表情以及偶尔表现出的一点诙谐与幽默让他更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家长,让孩子们渐渐觉得他并不像其他老师那么“坏”,但事情仍然不断地在发生。
马修发现这群孩子虽然调皮,但是他们却都喜欢唱歌,他们通过歌唱表达心声并从中得到快乐。马修因势利导,他成立了合唱团,让每一位孩子都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最终,他用音乐拯救了一群问题少年,用爱的教育让一群“恶魔”变成了“天使“。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这部影片实际上反映了两种教育理念、两种心理学流派的对立。以“行动—反应”为口号的校长代表着刻板冷酷的行为主义者,而主角马修学监则是春风化雨的人本主义者。影片中与马修教育方式截然相反的校长,算是一个冷血无情的“铁血”
之人,他施行“行动—反应”的铁律,一旦学生做出问题行为,教师必须立马作出反应,而这种反应就是条件反射式的强制禁止。这里更像一座监狱而非学校。
行动—反应”模式当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结果表现出来就是学生在校长面前噤若寒蝉,规规矩矩仿佛机器人,而在校长背后则是放肆捣蛋无所不为;而马修学监虽然最终被解雇,却换来了孩子们从内心对他的爱与尊重,让放牛班的每个孩子都潜移默化地发生了蜕变。马修学监与校长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呢?我想,主要在于马修学监是将学生当成同自己一样有血有肉、有尊严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对学生进行心灵的矫正而非行为的管束。
以矛盾冲突最激烈的孩子皮埃尔为例,从“天使面孔、魔鬼心灵”的问题少年到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的整个人生转变与马修学监有莫大的关联。他被强制送到这所特别的寄宿学校,而这里的学生大部分和他一样都是问题少年。孤独、偏激的学校生活让皮埃尔感到更加不舒服,他调皮捣蛋,经常因违反规定而被罚做清洁、关禁闭,但是他却天生有一副天籁般的嗓子,对马修老师来说,这匹千里马是难得的,所以尽管异常辛苦,他仍然用自己的大爱去感化这个少年。当皮埃尔误会马修与母亲在一起而闹别扭时,马修老师采取了故意漠视的态度,他取消了皮埃尔的独唱,让他意识到合唱团并非缺他不可,而每个人也不能只在乎自己。女爵视察学校时,马修对站在一旁以为自己只能当旁观者的皮埃尔做出独唱的指挥手势,时机恰好地让这个孩子学会了宽恕和感恩。皮埃尔的天籁之音响起,马修最终以音乐打开了皮埃尔的心扉。
马修能够能够让皮埃尔改变的原因,经过我结合教育心理学的分析,我发现,从马斯洛的人类五大基本需求可以找到答案。五大基本需求,按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修老师帮助他找到了成长发展的内在动力,实现了自我价值。可以说,完全是马修老师的慧眼识珠为皮埃尔一生辉煌的音乐事业奠定了基础,搭好了阶梯,令他实现了原本无法想象的人生价值。
其实,看完整部影片,哈森校长的形象并没有看剧情梗概时那般令人恨之入骨,或者说,从本质上看,他也是爱学生的,只不过爱的方式不对。当马修决定成立合唱团并去寻求校长同意时,哈森其实采取的是默许态度,他只不过无法相信这群问题学生能够具备合唱团的能力。所以当马修告诉他孩子们已经开始歌唱时,哈森尽管嘴上依然还在责骂马修先斩后奏、自作主张,但他已充满期待;在合唱团的歌声中,哈森站在校长办公室方正端庄的椅子上试飞纸飞机;被学生的足球砸中后,他竟然带领马修和数学老师加入了学生足球比赛„„一切的改变都是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对于任何一所体制化的学校而言,没有领导的支持或默许,教师想要进行任何标新立异的做法都是寸步难行的,更何况
马修的合唱团已经发展到了人尽皆知连女爵都慕名而来的地步。因此,从影片中可以发现,在马修的合唱团实验中,哈森校长其实已经对自己“行动— 反应”的经典性条件反射模式产生了动摇。事实告诉他行为主义这种把人等同于动物的方式是无效的,他开始站在校长办公室的窗前默默观看校园中的变化。然而,校长的态度转变随着偷钱事件的到来而宣告结束,学校公款被盗,突然到来的灾难让他手足无措,他再次拿起“行动— 反应”的皮鞭。因为对行为主义者而言,惩罚是最快最有效的问题处理办法。他粗暴地对被怀疑者进行逼供,并把这名学生直接送进了监狱,结果,以暴制暴换来的只能是更强烈的反抗,影片最后这名学生回校报复把校舍付之一炬。
虽然马修学监最终被校长解聘,表面上看是行为主义战胜了人本主义,但是,影片最后的结局似乎也暗示了人本主义在深层意义上对行为主义的胜利。
《放牛班的春天》就如同它充满正能量的名字一样,借影片中合唱团孩子们的天籁之音,歌颂了人本主义教育对行为主义教育的伟大胜利。《放牛班的春天》和《死亡诗社》这两部电影是我看过的教育类电影的经典,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生涯中不可多得的宝贵学习资源。
第五篇:《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心理学分析
《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心理学分析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讲述是1949年发生在法国乡村一所专为“再教育”儿童设置寄宿学校——“池塘之底”里的故事。在这里,一位失意的音乐家马修用自己音乐和宽容拯救了几十名孩子的心灵,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春天,带来了希望,教师马修的教育哲学也在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展示的淋漓尽致。
一、阴森的“池塘之底”
学校名叫“池塘之底”,“池塘之底”这四个字,一方面反映了学校的学生不是普通学生,他们有的被父母放弃,有的双亲在二战中战死,他们顽劣,甚至冷酷。另一方面呢,这四个字也反映了这所学校的教育——黑暗、压抑、永无天日。校长哈珊秉着“行动——惩罚”的原则来管理这所学校,如果有人犯错,就得被关禁闭,还得做学校服务,不幸运者还得被校长带到办公室暴打一顿。
对校长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教育,而是维持一种表面上的纪律,以达成其“升迁”的愿望。对孩子们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学习,而是如何在犯错之后躲避惩罚。殊不知,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因这种强制性的教育而违抗师长,校长及其它教员们越是压制他们,他们的心理就越反抗。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儿童的大多数学习发生在社会环境中,儿童通过观察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1】。在“池塘之底里”里,学生的来源五花八门,他们身上存在着各种需要被矫正的行为,他们的相互模仿则会使情况变得更糟。在这种情况下,校长及学校的其他教员没有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在“行动——惩罚”的原则下,通过关禁闭,暴力体罚的方式来制止他们的错误行为,这在某些程度上反而给孩子们树立了反面的榜样。
二、前方总有希望在等待
学校的现状因一位新学监——克雷蒙•马修的到来而改变。克雷蒙•马修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在其人生的低谷到了这所 “池塘之底”学校,但他的到来却为这所学校带来的希望,带来了春天,他像对待音乐一样对待这些几乎被所有人放弃的孩子——
“永不放弃,前方总有希望在等待”。
马修老师在第一次上课时,不小心滑倒,手提包掉在了地上,学生捡到后相互传抛,他狼狈地想抢回他的包,教室乱成一团。这时,校长进来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校长要惩罚闹事的学生,可是马修却说是要找这名学生上去答题,校长走后,教室里一片唏嘘,学生从没想过在这所学校里老师在才被他们捉弄的情况下,会帮学生解围,而马修老师也将他对学生这种宽容的态度坚持到了最后。
1.每位学生都有被尊重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七中基本需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种的需要为缺失需要,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它们对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认知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生长的需要,它虽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但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却是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但它们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1】。
但对这些孩子而言,他们可能只有生理需要得到了勉强的满足,更别说认知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了。他们几个礼拜才能够见一次家人,有些可能好几年甚至永远见不到父母,有一些还要被周围的同学欺负,他们犯错误后要被关禁闭,甚至会被校长暴打一通,他们不被尊重,当然也不尊重别人;他们不被包容,不被理解,也就无法体谅那种被宽恕被体谅后的感激。
但马修老师不同,他给了学生最大的宽容和保护,他尊重每一位学生,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在马修老师为了组合唱团将大家分组时,出现了两个特例,一个是不会唱任何歌曲的小佩皮诺,另外一位是老走音的郭邦。马修没有让他们做在教室的一角观看,没有将他们置身事外,而是分别任命他们为“合唱团指挥助理”和“乐谱架”。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在任命马邦为“乐谱架”时,他侧过身,乐谱进在伸手的地方,可他特别对坐在讲桌一侧的佩皮诺说“佩皮诺先生,把乐谱给我”,“佩皮诺先生,指挥棒,非常感谢”。如果说“乐谱架”还有些必要的话,“指挥助理”就纯粹是为了让佩皮诺参与进来而设的职位。他没有让这两个孩子感到被放弃或是被抛弃,他鼓励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了音乐和集体合作的快乐,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2】。
2.儿童是自己道德观念的塑造者
儿童的不良行为如暴力行为若不得到及时的纠正或教育,这种行为便会保留下来甚至不断被强化。既然不倡导体罚,那究竟要如何让儿童认识并改正错误呢?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源于主体(即儿童)与社会环境的积极的相互作用。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一个“哲学家”,是自己的道德观念的构造者,道德发展史儿童自己积极思维的产物,成人在儿童道德发展中的角色应是一个协助者而不是主人。成人和权威的影响只有通过儿童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活动才能发生作用。因此我们在对儿童进行德育时英青岛儿童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能动性,以促进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和道德水平的提高【1】。在纠正学生不良行为时,马修老师做的恰到好处。
在处理乐格克弄伤马桑大叔的问题上,马修老师让乐格克去照顾马桑大叔。在与马桑大叔相处时,乐格克发现马桑大叔其实是一个很善良、和蔼、宽容的人,也认识到自己,当马桑大叔因病情恶化被推走时,乐格克不安地问马修“他会死吗?”可见乐格克从心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衷心地希望马桑大叔好起来,这种希望不是因为他可以不用再照顾马桑大叔,而是因为他从心底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认识到自己给马桑大叔造成的伤害是多么的不应该,在之后也自然会主动克服和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
在莫杭治因一时冲动用墨水丢了马修老师后,马修老师通过取消其独唱的方式让其明白: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莫杭治在之前是很被马修老师看重的,马修老师欣赏他的才能,并对他进行了特别的辅导,而现在他失去了马修老师赞许的眼神,失去了自己引以为傲的独唱。但这只是惩罚,惩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行为。因此,在为伯爵夫人演唱的那天,马修再次转向莫杭治,向他做出了“请”的手势,让他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莫杭治完美的契合着马修的节拍,在莫杭治的眼睛里,他读到了莫杭治的自豪、被谅解后的快乐以及感激。这些都为莫杭治日后成为一名伟大的音乐指挥家做了很大的贡献。
3.用鼓励让梦想飞翔
莫杭治的成功与马修老师的鼓励和辅导有着密切的联系。这马修老师对莫杭治声音的赞美,对他歌唱的肯定,让莫杭治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和自尊,让他从一个爱偷窃、内向,因逃学被公立学校开除的学生,变成一个受人崇拜和尊敬的著名音乐指挥家。这不又是“皮革马利翁”效应的例证吗?
鼓励和肯定在儿童形成积极勤奋的人格时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点在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也有体现。埃里克森认为在6~12岁,儿童追求的是周围人比如教师和家人对自己活动的成就的认可和赞许,从而培养勤奋向上的个性品质,否则儿童则会发展出自卑的人格【1】。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莫杭治在被马修老师发现之前,会趁大家都不的时候在教室唱歌,正是因为他不自信,可见鼓励和肯定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性。
三、回味春天到来中的故事
因蒙丹纵火事件,马修被解职离校,校长不许马修见学生最后一面,但在马修经过教室楼下时,从教室的窗户飞出了一个个写有祝福的纸飞机,学生用歌声为他送行“风中飞舞的风筝,请你别停下,飞向大海飘向高空,一个孩子在希望着你呢⋯⋯”这是学生对他的不舍,也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工作的肯定。马修的行为符合了罗杰斯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的三个基本条件:
首先,真诚一致。在获知将马桑大叔眼睛弄伤的孩子就是乐格克后,他将乐格克扭送往校长的办公室,在听到被校长体罚的学生的叫声后,他决定私下了结这件事情;在发现郭邦偷了校长的十万法郎,而目的仅仅是为了买个梦想的热气球时,他答应帮他保守秘密【3】,当然他做到了,虽然这更加增进了校长对他的不满。他对他的学生真诚并且宽容。
其次,他做到了对学生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在知道学生调皮甚至冷酷后,他对每个学生也报以积极的态度,即使是智力低下但却有邪恶倾向的蒙丹也不例外。他觉得他们如同音乐一样“前方总有希望”。在第一节课上他让孩子们写下了自己将来想做的职业,他认为每个人都是有理想并应该有理想的。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3个消防员,2个牛仔,1个驯虎员,4个亡命徒,2个间谍,一个热气球驾驶员„„”,他觉得所有人的梦想都没好极了,我们可以认为马修老师是在了解学生的情况,也可以说他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无论如何有梦想都是好的。
此外,他具有同理心。他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为学生考虑。在莫杭治因画了“校长吃屎”的漫画被关禁闭期间,他没有告诉这位可怜的母亲莫杭治在关禁闭。反倒说莫杭治牙疼,去拔牙了,为一个有恋母情节的孩子保住了在母亲面前的尊严。在小佩皮诺被校长提问时,为了避免其被罚抄,他在校长背后做手势告诉他答案,此外在处理乐克
弄伤马桑大叔眼睛和发现马邦偷钱的事情后,他都替学生考虑了很多。因为他知道,教育的最终目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发展,在哈珊校长的体罚下,是不能帮助学生改正的。因此,为了达到纠正孩子们的错误行为及教育的目的他采取了独特的惩罚方法。
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正确看待人生,真诚宽容地对待学生,那一张张之内的面孔上闪现的笑容是一名教师最大的幸福和光荣.专业所在班级:土木工程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四班
姓名:谢凯
学号:11007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