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放牛班的春天》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放牛班的春天》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放牛班的春天》
来自: 甘蓝 其实观影之前,看它的剧照已经可以隐约嗅出一丝《春风化雨》《死亡诗社》()的气息 来。一群顽劣成性的学生,一位充满爱心,循循善诱的教师,再加上一个或几个顽固不化,粗暴专制的学校领导——这样的人物组合几乎已经形成了教育题材电影的一个固定的内在 结构——所以有人说这电影“古典”、“传统”。但是导演出色地运用了音乐来作为影片的主要 表现手段,从而使法国人特有的优雅浪漫,在这样一部几乎完全遵循传统套路的、中规中矩 的电影中,依然被演绎得淋漓尽致。如果说 《春风化雨》 带给观众的第一感受是心灵的震撼,那么我以为《放牛班的春天》给人的第一感受则是心灵的沉醉:孩子们清澈的眼神,甜美清 亮的童声合唱,以及悠扬的歌声中放飞的童心、梦想、感激、怀念……这一切无不美得令人 动容。此外,非常有趣的是,由于这个学期开始上教育心理学,我在影片中看到了如果是放在 从前,自己绝不会注意的一点:那就是行为主义者与人本主义者的对立:)以中文系学生的 眼光来看,可能只会看到校长习惯性的咆哮如雷加大棒政策与 Clement Mathieu 学监的温 和诙谐、善良宽容这两种作风、两种人格的鲜明对比,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这实际 上还反应了两种教育理念、两种心理学流派的对立。以“行动——反应”为口号的校长自然代 表着刻板冷酷的行为主义者,频繁而花样繁多的惩罚措施便是他的强化手段。为了让学生学 会正确的反应,这种强化是非常及时而有力度的——校长在惩罚犯错的学生时,其态度可说 是雷厉风行、不遗余力。刺激-反应的联结当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结果表现出来就是学生 在校长面前噤若寒蝉,规规矩矩仿佛机器人,而在校长背后则是放肆捣蛋无所不为;并且,当面被压抑得越厉害,转过身来作为一种报复,也就更加地恣意妄为。行为主义者的做法之 弊端也在这一生动的案例中暴露无遗,那就是将人视为动物,仅仅进行简单的、刻板的行为 训练,而无视人丰富的内心活动和情感因素。话说回来,仅以行为主义的标准来衡量的话,校长的教育手段也颇多可指摘之处,最大的问题在于他的强化只着重于负面惩戒而忽视正面 鼓励,永远只把眼睛钉在学生所犯的错误上,对他们的淘气顽劣行为极度敏感,而对他们的 正确反应熟视无睹,更遑论及时加以引导,促使其转化为积极反应。学生们无时无刻不被告 诫着不许这样做,不许那样做,却没有人来告诉他们应该做
什么、怎样做。所以,即使是典 型的行为主义者,肯定也会对这个校长的教育方法大摇其头的,因为他太缺乏建设性精神了。当然了,影片本来也就是要把他塑造成一个庸碌小人来做 Clement Mathieu 学监的陪衬,我们不必对他抱太高期望。相比之下,Clement Mathieu 学监便是春风化雨的人本主义者了:)他与校长的最大区 别在哪里呢?我想主要还在于他将学生当成同自己一样的,有血有肉有尊严的活生生的人来 看待,会在满足学生作为正常人类的基本需要的前提下,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教育。让我 们来看看马斯洛提出的人类七大基本需要中,Clement Mathieu 帮助学生实现了哪几点。首 先是安全需要: 虽不能说他将学生完全从校长的淫威下解脱出来——某种程度上他自己也是 这种淫威的受害者——但至少他在心理上总是站在学生一边,并竭力为犯错的学生寻求庇 护,保护他们不受伤害:因此,他首先是一个能给予学生安全感的老师。归属与爱的需要: 他给予弱小而无依无靠的 Pépinot 更多的关爱,到最后几乎完全充当了父亲的角色。尊重的 需要:当发现校长的十万法郎是 Corbin 所偷时,他询问了原因;想要一只热气球的愿望是 意料之外的天真和单纯,为此他不忍心打碎这个孩子的人生梦想,于是又一次成为了包庇窝 藏“坏孩子”的“同谋”。审美需要: 这无需拿什么特别的例子来多说,整部电影的核心事件——
成立合唱团——足以凸现这一点。最后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集中体现在那个有着“天使脸孔” 的音乐天才 Pierre Morhange 身上,可以说,完全是 Clement Mathieu 的慧眼识珠,Pierre 为 Morhange 一生辉煌的音乐事业奠定了基础,搭好了阶梯,令他实现了原本无法想象的人生 价值。再说一点跟心理学有关的东西,就是“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个老题目。在这部电影中,我 们可以看到教师对自己心目中的“好学生”和“坏学生”,无意识流露的态度会有多大的反差。课上,小 Pépinot 因为答不出玛丽莎内是怎么死的而被罚抄答案一百遍。课下,校长和蔼可 亲地给了他最喜欢的乖孩子 Boniface 饼干的奖励,说:“你知道玛丽莎内是被枪决的 吧?”Boniface 自信地说: “是的,先生,就像拿破仑一样。”校长十分尴尬。另一幕,Clement Mathieu 在厕所里堵住了偷他乐谱的学生,刚好被学校的老师 Chabert 撞见。Clement Mathieu 想要大事化了,谎称是在教学生合唱。Chabert 不相信,警告 Mathieu 不要总是袒 护学生。Mathieu 愤愤地说:“你真是看什么都觉得是坏事!”Chabert 转过身冷漠地说:“在 这里吗?没错!”如果一个老师认定自己的学生无药可
第二篇:从教育心理学看《放牛班的春天》
《班主任工作》论文
从教育心理学看《放牛班的春天》
《放牛班的春天》是教育主题片领域赫赫有名的经典之作,之前就在电视上看过这部影片,当时还没有那么触动心灵,只是觉得如果我也能遇上这么好的老师该有多好。而当在课堂上以一个师范类的学生来看这部电影,并联系我的教育学知识,才感受到这部电影带给我的一种令我泪流满面的力量。影片和《死亡诗社》一样,都是讲的一个教师改变一群学生的故事,听上去很平常的故事,但是我觉得教育的真谛往往就在于这个“改变”的过程之中。
为什么叫“放牛班的春天”?我查过资料,“放牛班”在台湾是指由被学校放弃管教的差生组成的班级,片名是直接用的台湾那边的译法,那里的学生脾气像牛一样倔,而这个班的班主任就被其他老师讥笑为在“放牛”,所以就被称作“放牛班”了。影片关注的对象正是这样一个普遍关注以外的边缘群体—— 问题学生。
电影描写的是一个落魄的音乐家助理教师和一群调皮捣蛋的孩子的故事。电影用略带灰暗的色彩和稍显悲伤的情调,展示了1949年法国乡村一所外号叫“池塘之底”的男子寄宿学校的生活场景。无所作为的失意音乐家马修为生活所迫来到这里当助理教师。这里的学生各个调皮捣蛋,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校长、老师被迫采取高压管治,体罚禁闭是家常便饭,换来的却是孩子们加倍的调皮和无法无天的恶作剧,甚至是对教师和牧师的人身伤害。初来乍到吃尽了苦头的马修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
马修从不体罚和禁闭学生,他宽容地对待学生的种种恶作剧,经常在校长面前掩盖学生的错误,但私下却让打伤了牧师的孩子去护理住院的牧师,并告诉牧师是孩子主动请求来做的,警告欺强凌弱的孩子改掉恶习,不准再欺负小贝比诺„„马修没有伟岸的身躯、俊美的外貌和豪言壮语,他的矮胖的身材、半秃的头顶、稍显木讷的表情以及偶尔表现出的一点诙谐与幽默让他更像一个普普通通的家长,让孩子们渐渐觉得他并不像其他老师那么“坏”,但事情仍然不断地在发生。
马修发现这群孩子虽然调皮,但是他们却都喜欢唱歌,他们通过歌唱表达心声并从中得到快乐。马修因势利导,他成立了合唱团,让每一位孩子都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最终,他用音乐拯救了一群问题少年,用爱的教育让一群“恶魔”变成了“天使“。
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这部影片实际上反映了两种教育理念、两种心理学流派的对立。以“行动—反应”为口号的校长代表着刻板冷酷的行为主义者,而主角马修学监则是春风化雨的人本主义者。影片中与马修教育方式截然相反的校长,算是一个冷血无情的“铁血”
之人,他施行“行动—反应”的铁律,一旦学生做出问题行为,教师必须立马作出反应,而这种反应就是条件反射式的强制禁止。这里更像一座监狱而非学校。
行动—反应”模式当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结果表现出来就是学生在校长面前噤若寒蝉,规规矩矩仿佛机器人,而在校长背后则是放肆捣蛋无所不为;而马修学监虽然最终被解雇,却换来了孩子们从内心对他的爱与尊重,让放牛班的每个孩子都潜移默化地发生了蜕变。马修学监与校长的最大区别在哪里呢?我想,主要在于马修学监是将学生当成同自己一样有血有肉、有尊严的、活生生的人来看待,对学生进行心灵的矫正而非行为的管束。
以矛盾冲突最激烈的孩子皮埃尔为例,从“天使面孔、魔鬼心灵”的问题少年到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的整个人生转变与马修学监有莫大的关联。他被强制送到这所特别的寄宿学校,而这里的学生大部分和他一样都是问题少年。孤独、偏激的学校生活让皮埃尔感到更加不舒服,他调皮捣蛋,经常因违反规定而被罚做清洁、关禁闭,但是他却天生有一副天籁般的嗓子,对马修老师来说,这匹千里马是难得的,所以尽管异常辛苦,他仍然用自己的大爱去感化这个少年。当皮埃尔误会马修与母亲在一起而闹别扭时,马修老师采取了故意漠视的态度,他取消了皮埃尔的独唱,让他意识到合唱团并非缺他不可,而每个人也不能只在乎自己。女爵视察学校时,马修对站在一旁以为自己只能当旁观者的皮埃尔做出独唱的指挥手势,时机恰好地让这个孩子学会了宽恕和感恩。皮埃尔的天籁之音响起,马修最终以音乐打开了皮埃尔的心扉。
马修能够能够让皮埃尔改变的原因,经过我结合教育心理学的分析,我发现,从马斯洛的人类五大基本需求可以找到答案。五大基本需求,按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修老师帮助他找到了成长发展的内在动力,实现了自我价值。可以说,完全是马修老师的慧眼识珠为皮埃尔一生辉煌的音乐事业奠定了基础,搭好了阶梯,令他实现了原本无法想象的人生价值。
其实,看完整部影片,哈森校长的形象并没有看剧情梗概时那般令人恨之入骨,或者说,从本质上看,他也是爱学生的,只不过爱的方式不对。当马修决定成立合唱团并去寻求校长同意时,哈森其实采取的是默许态度,他只不过无法相信这群问题学生能够具备合唱团的能力。所以当马修告诉他孩子们已经开始歌唱时,哈森尽管嘴上依然还在责骂马修先斩后奏、自作主张,但他已充满期待;在合唱团的歌声中,哈森站在校长办公室方正端庄的椅子上试飞纸飞机;被学生的足球砸中后,他竟然带领马修和数学老师加入了学生足球比赛„„一切的改变都是意料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因为对于任何一所体制化的学校而言,没有领导的支持或默许,教师想要进行任何标新立异的做法都是寸步难行的,更何况
马修的合唱团已经发展到了人尽皆知连女爵都慕名而来的地步。因此,从影片中可以发现,在马修的合唱团实验中,哈森校长其实已经对自己“行动— 反应”的经典性条件反射模式产生了动摇。事实告诉他行为主义这种把人等同于动物的方式是无效的,他开始站在校长办公室的窗前默默观看校园中的变化。然而,校长的态度转变随着偷钱事件的到来而宣告结束,学校公款被盗,突然到来的灾难让他手足无措,他再次拿起“行动— 反应”的皮鞭。因为对行为主义者而言,惩罚是最快最有效的问题处理办法。他粗暴地对被怀疑者进行逼供,并把这名学生直接送进了监狱,结果,以暴制暴换来的只能是更强烈的反抗,影片最后这名学生回校报复把校舍付之一炬。
虽然马修学监最终被校长解聘,表面上看是行为主义战胜了人本主义,但是,影片最后的结局似乎也暗示了人本主义在深层意义上对行为主义的胜利。
《放牛班的春天》就如同它充满正能量的名字一样,借影片中合唱团孩子们的天籁之音,歌颂了人本主义教育对行为主义教育的伟大胜利。《放牛班的春天》和《死亡诗社》这两部电影是我看过的教育类电影的经典,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教育生涯中不可多得的宝贵学习资源。
第三篇:从心理学角度看新闻敏感
从心理学角度看新闻敏感
摘要: 新闻敏感是记者素质的核心。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新闻敏感至关重要,它是记者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其职业个性的集中体现。是否具备良好的新闻敏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记者的职业“命运”。对于新闻敏感这一概念,以往学术界大都是从新闻学角度进行阐释,不同作者在表述上也很接近。而本文主要从心理学角度对新闻敏感作分析,旨在丰富、补充新闻敏感的内涵,以使新闻从业者从理论上多角度地认识、把握这一概念,并在新闻实践中主动培养这种素质。
关键词: 新闻敏感 心理学 人格
目录
1.新闻敏感的基本定义.........................2.从心理学角度看新闻敏感..........................2.1新闻敏感的“直觉性”.......................2.2新闻敏感与认知、思维和人格..................3.如何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3.1提高政治理论水平........................3.2 不断积累知识........................3.3 培养高尚的人格....................4.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4.1 学习新闻专业知识.......................4.2 要深入媒体实践....................5.参考文献..........................从心理学角度看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是记者素质的核心。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新闻敏感至关重要,它是记者的基本素质之一,是其职业个性的集中体现。是否具备良好的新闻敏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记者的职业“命运”。高度的新闻敏感是一个记者在政治上业务上成熟的标志。
一、新闻敏感的基本定义
在《新闻学大辞典》中新闻敏感又被称为新闻鼻,是新闻工作者迅速而准确地的捕捉客观世界的变动信息,并衡量其新闻价值大小的职业反应能力;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将新闻职业意识内化而成的本能反应。
二、从心理学角度看新闻敏感 记者作为新闻采写环节主体,新闻敏感的培养尤为重要。从心理学角度看,新闻敏感不应仅像新闻理论中的新闻敏感那样强调准确的发现新闻线索、判断新闻价值,而应强调“新闻敏感”的形成机制,即“人”这一主体怎样准确的发现新闻线索、判断新闻事实价值的大小,也就是关注“怎么样”而不是“是什么”。
1.新闻敏感的“直觉性”
虞达文说:“新闻敏感依赖于直觉,发端于直觉”,但是即便如此,“直觉性”也只是新闻敏感的开始和表象,并不代表其全部。而《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对直觉的解释是这样的:“一种非逻辑形式或未经逻辑推理而洞察事物的特殊思维,可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也可在表象或内部言语的基础上产生„„其主要特点为
(1)以经验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产生(2)需要创造性思维与创造性想象;(3)产生迅速而突如其来,是一种瞬间的判断,是智力活动的飞跃。”而这种“顿悟”是“记者头脑中潜藏着的某种信息,突然与外界的有关信息发生联系和撞击之后,在极短的时间内所产生的一种思想认识上的突破和飞跃。” 2.新闻敏感与认知、思维和人格
在心理学视角下,新闻敏感涉及到认知、思维和人格三个层面。不论从哪个层面看,新闻敏感都是人脑思维活动的产物,是人的一种敏捷思维能力、综合判断能力,甚至是新闻从业者人格的体现。而人格是一种综合性衡量标准,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对于新闻记者来说,记者的人格是产生新闻敏感的“幕后一只看不见的手”。它影响着新闻敏感强弱的程度、持续的时间、正确与否的方向性以及应变的灵活性。如果将新闻敏感的产生比作一个化学反应的过
程,那么,感知、思维就相当于反应原料,人格便是促成反应最终发生的催化剂。如果没有催化剂的加入,化学反应就无法发生;如果催化剂变了质,那么,这次反应也无法收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与初衷背道而驰,走向反面。在一种健全人格的激发下,感知和思维才能相互作用,产生新闻敏感;如果没有这种人格背景,一切的感知和思维过程都是没有意义的,新闻敏感也自然无从说起。
在人格的诸多因素中,与新闻敏感联系最紧密的是动机。“动机是发动行为使其达到某种目的的内部心理动力,或曰内驱力。”动机对感知和思维等智力因素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其目标导向上。动机的产生源于人的需要与某种具体目标的结合,因此,当人的需要很低级,并且目标也并不高远时,只能产生微弱的负面动机;反之,则会产生强烈的正面的动机,从而对社会产生积极作用。记者的新闻活动也是如此。如果记者只是抱着交差、应付的思想,对许多事情都无动于衷,缺乏强烈的发现、挖掘有价值新闻的动机,他的新闻敏感就无从产生;相反,记者怀着一股激情,抱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投入工作,那他不抓住好的新闻便心里不安,不把有价值的新闻报出来,便寝不安席、食不甘味。记者就会不停地去思考、探求、创新。这样,记者培养新闻敏感便有了动力。
三、如何培养记者的新闻敏感
新闻敏感之于记者,犹如生命之于生物。它是记者独一无
二、不可替代的宝贵素质。缺乏这种素质,记者的职业角色将变得模糊不清。那么,该如何培养这种素质呢?
1.提高政治理论水平
新闻敏感首先是一种政治敏感,培养新闻敏感,必须倾注高昂的政治热情,很难设想,一个不读书不看报,对政治缺乏兴趣,对国际国内大事漠不关心的人会有什么新闻敏感。新闻记者首先必须是一个“政治家”。心中要装一把尺子,这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吃透,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你所了解的人和事分析透,这样,站得高了,看得远了,分辨能力就增强了,就会从一般事实看到未来,透过具体小事看到其重大的社会意义,这样稿子才能成为一篇好新闻。
2.不断积累知识
一个记者的成功,是与他的知识积累成正比的。如果没有对社会认真的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一个记者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判断事物的价值。记者新闻敏感的形成依赖于了深入社会、解社会、熟悉社会而形成的良好的社会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从心理学认知的角度看,新闻敏感是记者对周围发生或即将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敏锐的洞察能力。这种洞察力通过观察、锻炼、思考等长时间的训练是可以培养的,最后形成一定的社会直觉,而直觉只有与丰富的知识以及从实践中积累来的经验相遇,才能擦出新闻敏感的“火花”。新闻发现与平时积累直接相关。对记者来说,积累的程度不同,外界的信息在头脑里引起的反响就不一样。如果记者不注意在实践中积累有关信息,那么,外界的信息再强烈、再珍贵也是枉然。而且,一个空洞的头脑是无法进行思维的。积累贫乏的记者,思维的空间也是狭隘的,不容易产生联想,更难以产生创造性思维。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经验积累,就算再有力度的新闻出现在身边,记者也只能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3.培养高尚的人格
白岩松曾说过:做任何工作,拼到最后的是人格。记者新闻敏感的培养要以高尚的人格为支撑,这样内在的积累才会外显于行为上。一个具有高尚人格魅力的记者,其政治素养、政治预见力,对受众的认知力,新闻价值判断力都比较高。具备人格魅力的记者,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言语表达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是时间过程而已。
四、大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性
那么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呢?
1.学习新闻专业知识
新闻专业知识最主要来自于课堂的学习。对于我们打学生来说,专业知识除了来自课堂,还可以通过阅读新闻优秀作品获得。优秀作品往往是新闻界优秀工作者心血和汗水的结晶,通过阅读作品,可以掌握成功的诀窍。新闻专业的课程包括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实践、新闻采访写作专题等若干门类,这些门类的设置有它存在的合理性,能照顾到方方面面学生素质的培养,目前我们大学生专业学科普遍重视“新闻采访”、“新闻评论”、“报纸编辑”等这些更贴近新闻学本身、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习,从已经毕业的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也可看出,新闻专业学生上手快,擅长写社会新闻,但能写好深度报道、时政新闻、经济新闻、文体新闻、专刊新闻的少。这就说明新闻专业的学生的知识储备的欠缺。
2.要深入媒体实践。
在课余时间我们大学生可以去当地报社或者电视台实习,在媒体实践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采访、写作、编辑等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去培养自己的新闻敏感。但是采访的过程不是简单地搜罗情况的过程,而是凭借新闻敏感不断分析情况、逐步选择和提炼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和主题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以只有多动脑筋,反复研究,才能从大量客观事物的现象中认清其本质,也才能正确地反映事物,报道才有思想性,有说服力。我们既要深入生活,还要正确地认识生活,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生活。新闻专业学生不能一般地深入生活、观察生活,而是要时时刻刻做一个“有心人”。
五、参考文献
[1] 欧东衢.也谈新闻敏感的“顿悟说”.新闻窗[J].2008第2期
[2] 许佃兵.浅议记者的社会认知与新闻敏感.军事记者[J].2002年第3期
[3]曾正贤.怎样培养新闻敏感 [J].新闻知识,2002(2)
第四篇:《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心理学分析
《放牛班的春天》的教育心理学分析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讲述是1949年发生在法国乡村一所专为“再教育”儿童设置寄宿学校——“池塘之底”里的故事。在这里,一位失意的音乐家马修用自己音乐和宽容拯救了几十名孩子的心灵,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春天,带来了希望,教师马修的教育哲学也在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展示的淋漓尽致。
一、阴森的“池塘之底”
学校名叫“池塘之底”,“池塘之底”这四个字,一方面反映了学校的学生不是普通学生,他们有的被父母放弃,有的双亲在二战中战死,他们顽劣,甚至冷酷。另一方面呢,这四个字也反映了这所学校的教育——黑暗、压抑、永无天日。校长哈珊秉着“行动——惩罚”的原则来管理这所学校,如果有人犯错,就得被关禁闭,还得做学校服务,不幸运者还得被校长带到办公室暴打一顿。
对校长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教育,而是维持一种表面上的纪律,以达成其“升迁”的愿望。对孩子们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学习,而是如何在犯错之后躲避惩罚。殊不知,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更容易因这种强制性的教育而违抗师长,校长及其它教员们越是压制他们,他们的心理就越反抗。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的行为,特别是人的复杂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行为的习得既受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制约,又受后天经验环境的影响。儿童的大多数学习发生在社会环境中,儿童通过观察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1】。在“池塘之底里”里,学生的来源五花八门,他们身上存在着各种需要被矫正的行为,他们的相互模仿则会使情况变得更糟。在这种情况下,校长及学校的其他教员没有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在“行动——惩罚”的原则下,通过关禁闭,暴力体罚的方式来制止他们的错误行为,这在某些程度上反而给孩子们树立了反面的榜样。
二、前方总有希望在等待
学校的现状因一位新学监——克雷蒙•马修的到来而改变。克雷蒙•马修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在其人生的低谷到了这所 “池塘之底”学校,但他的到来却为这所学校带来的希望,带来了春天,他像对待音乐一样对待这些几乎被所有人放弃的孩子——
“永不放弃,前方总有希望在等待”。
马修老师在第一次上课时,不小心滑倒,手提包掉在了地上,学生捡到后相互传抛,他狼狈地想抢回他的包,教室乱成一团。这时,校长进来了,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校长要惩罚闹事的学生,可是马修却说是要找这名学生上去答题,校长走后,教室里一片唏嘘,学生从没想过在这所学校里老师在才被他们捉弄的情况下,会帮学生解围,而马修老师也将他对学生这种宽容的态度坚持到了最后。
1.每位学生都有被尊重的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七中基本需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前四种的需要为缺失需要,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它们对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是很重要的,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认知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生长的需要,它虽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但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却是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但它们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1】。
但对这些孩子而言,他们可能只有生理需要得到了勉强的满足,更别说认知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了。他们几个礼拜才能够见一次家人,有些可能好几年甚至永远见不到父母,有一些还要被周围的同学欺负,他们犯错误后要被关禁闭,甚至会被校长暴打一通,他们不被尊重,当然也不尊重别人;他们不被包容,不被理解,也就无法体谅那种被宽恕被体谅后的感激。
但马修老师不同,他给了学生最大的宽容和保护,他尊重每一位学生,不放弃每一位学生。在马修老师为了组合唱团将大家分组时,出现了两个特例,一个是不会唱任何歌曲的小佩皮诺,另外一位是老走音的郭邦。马修没有让他们做在教室的一角观看,没有将他们置身事外,而是分别任命他们为“合唱团指挥助理”和“乐谱架”。影片中有这样一个镜头,在任命马邦为“乐谱架”时,他侧过身,乐谱进在伸手的地方,可他特别对坐在讲桌一侧的佩皮诺说“佩皮诺先生,把乐谱给我”,“佩皮诺先生,指挥棒,非常感谢”。如果说“乐谱架”还有些必要的话,“指挥助理”就纯粹是为了让佩皮诺参与进来而设的职位。他没有让这两个孩子感到被放弃或是被抛弃,他鼓励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到了音乐和集体合作的快乐,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2】。
2.儿童是自己道德观念的塑造者
儿童的不良行为如暴力行为若不得到及时的纠正或教育,这种行为便会保留下来甚至不断被强化。既然不倡导体罚,那究竟要如何让儿童认识并改正错误呢?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发展源于主体(即儿童)与社会环境的积极的相互作用。
皮亚杰认为,儿童是一个“哲学家”,是自己的道德观念的构造者,道德发展史儿童自己积极思维的产物,成人在儿童道德发展中的角色应是一个协助者而不是主人。成人和权威的影响只有通过儿童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活动才能发生作用。因此我们在对儿童进行德育时英青岛儿童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充分发挥儿童的自主性、能动性,以促进儿童道德观念的发展和道德水平的提高【1】。在纠正学生不良行为时,马修老师做的恰到好处。
在处理乐格克弄伤马桑大叔的问题上,马修老师让乐格克去照顾马桑大叔。在与马桑大叔相处时,乐格克发现马桑大叔其实是一个很善良、和蔼、宽容的人,也认识到自己,当马桑大叔因病情恶化被推走时,乐格克不安地问马修“他会死吗?”可见乐格克从心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他衷心地希望马桑大叔好起来,这种希望不是因为他可以不用再照顾马桑大叔,而是因为他从心底里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认识到自己给马桑大叔造成的伤害是多么的不应该,在之后也自然会主动克服和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
在莫杭治因一时冲动用墨水丢了马修老师后,马修老师通过取消其独唱的方式让其明白: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莫杭治在之前是很被马修老师看重的,马修老师欣赏他的才能,并对他进行了特别的辅导,而现在他失去了马修老师赞许的眼神,失去了自己引以为傲的独唱。但这只是惩罚,惩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行为。因此,在为伯爵夫人演唱的那天,马修再次转向莫杭治,向他做出了“请”的手势,让他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莫杭治完美的契合着马修的节拍,在莫杭治的眼睛里,他读到了莫杭治的自豪、被谅解后的快乐以及感激。这些都为莫杭治日后成为一名伟大的音乐指挥家做了很大的贡献。
3.用鼓励让梦想飞翔
莫杭治的成功与马修老师的鼓励和辅导有着密切的联系。这马修老师对莫杭治声音的赞美,对他歌唱的肯定,让莫杭治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信和自尊,让他从一个爱偷窃、内向,因逃学被公立学校开除的学生,变成一个受人崇拜和尊敬的著名音乐指挥家。这不又是“皮革马利翁”效应的例证吗?
鼓励和肯定在儿童形成积极勤奋的人格时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点在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也有体现。埃里克森认为在6~12岁,儿童追求的是周围人比如教师和家人对自己活动的成就的认可和赞许,从而培养勤奋向上的个性品质,否则儿童则会发展出自卑的人格【1】。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莫杭治在被马修老师发现之前,会趁大家都不的时候在教室唱歌,正是因为他不自信,可见鼓励和肯定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性。
三、回味春天到来中的故事
因蒙丹纵火事件,马修被解职离校,校长不许马修见学生最后一面,但在马修经过教室楼下时,从教室的窗户飞出了一个个写有祝福的纸飞机,学生用歌声为他送行“风中飞舞的风筝,请你别停下,飞向大海飘向高空,一个孩子在希望着你呢⋯⋯”这是学生对他的不舍,也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工作的肯定。马修的行为符合了罗杰斯提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的三个基本条件:
首先,真诚一致。在获知将马桑大叔眼睛弄伤的孩子就是乐格克后,他将乐格克扭送往校长的办公室,在听到被校长体罚的学生的叫声后,他决定私下了结这件事情;在发现郭邦偷了校长的十万法郎,而目的仅仅是为了买个梦想的热气球时,他答应帮他保守秘密【3】,当然他做到了,虽然这更加增进了校长对他的不满。他对他的学生真诚并且宽容。
其次,他做到了对学生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在知道学生调皮甚至冷酷后,他对每个学生也报以积极的态度,即使是智力低下但却有邪恶倾向的蒙丹也不例外。他觉得他们如同音乐一样“前方总有希望”。在第一节课上他让孩子们写下了自己将来想做的职业,他认为每个人都是有理想并应该有理想的。孩子们的答案五花八门“3个消防员,2个牛仔,1个驯虎员,4个亡命徒,2个间谍,一个热气球驾驶员„„”,他觉得所有人的梦想都没好极了,我们可以认为马修老师是在了解学生的情况,也可以说他在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但无论如何有梦想都是好的。
此外,他具有同理心。他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为学生考虑。在莫杭治因画了“校长吃屎”的漫画被关禁闭期间,他没有告诉这位可怜的母亲莫杭治在关禁闭。反倒说莫杭治牙疼,去拔牙了,为一个有恋母情节的孩子保住了在母亲面前的尊严。在小佩皮诺被校长提问时,为了避免其被罚抄,他在校长背后做手势告诉他答案,此外在处理乐克
弄伤马桑大叔眼睛和发现马邦偷钱的事情后,他都替学生考虑了很多。因为他知道,教育的最终目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发展,在哈珊校长的体罚下,是不能帮助学生改正的。因此,为了达到纠正孩子们的错误行为及教育的目的他采取了独特的惩罚方法。
教育是一门艺术,需要正确看待人生,真诚宽容地对待学生,那一张张之内的面孔上闪现的笑容是一名教师最大的幸福和光荣.专业所在班级:土木工程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四班
姓名:谢凯
学号:1100701106
第五篇:《放牛班的春天》教育心理学分析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放牛班的春天》
在此之前,也看过一遍《放牛班的春天》,那是在大一的时候。以前看怎么也不明白为何片名会取之为“放牛班的春天”,也疑惑过为何会有像“池塘之地”般的学校,还有譬如“马修老师为何选择给学生组合唱团?”之类的问题,然而对于片中各个学生貌似“怪异”举动却从未迟疑过,我想这也许也是符合我当时年龄心态的一种心理活动,对于多少有些叛逆的年龄,看待像大家眼中的叛逆行为却多了一份看似平常的态度。此次观看该影片,不知道真的只是因为年龄的增长,还是因为对待事物的看法不一样,看到了两年前看不到的一些东西。当然也明白了“春天”涵义,明白了“音乐”的魅力,还有“池塘之地”的普遍性和现实性。同样,影片中学生们的转变,甜美清亮的合唱声音,还有悠扬歌声中传递出来的信心、梦想、感动和希望,也让人心灵震撼!
走过冬天,才会迎来春天。
无论是对于马修老师、麦神父,还是“池塘之地”学生们,在学
校期间,无疑有着大家眼中认为的冬天,马修老师的到来,不仅是对学校对学生,甚至是对学校的老师都带来了春天;同时,在学校很长一段时间的教学,也让他重新获取了对音乐的信心,对生活的希望,给自己人生也带来了“春天”。也许作为一名代课老师,作为一名中年失意的音乐家,马修老师如他日记中所说的“失败”,因为他“多年来在不同领域尝试”都失败了,深信着会面临最悲惨的未来,最终选择了来到这锁学校,也许这动机都会让他成为一名不合格的老师。其实起初也确实是这样,我想最开始的马修老师也没有那么好的耐心和信心会教育好这一群大家眼中的“问题生”,但是秉着一份教师的职责,还有他善良正直的心,他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燃烧的火焰。这是一所寄宿学校,学校里的学生一言一行都被学校的老师监控着,他们似乎没有自由,就像是已经被抛弃了一样,随时都会无条件无反抗被校长惩罚,他们就像是在阳光下那些漂浮跌落的尘埃,连自己漂浮和跌落都不受自己的控制。最终导致了他们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态度,没有儿童般的天真和朝气,有的只是对学校的怨气,对老师的愤怒,他们自暴自弃,内心的孤独和恐惧全部化成了老师眼中的叛逆。校长无休止和无秩序的惩罚,只是在无形中促长了学生们对于现实的恐惧和想反抗的心理。“池塘之地”和学生们都处在了冬天之中。也许对于当时的马修老师对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并非是建立在一种教育心理的态度上,但却无疑给了教育者一种启示。第一次的上课就给了我们启示:宽容很重要;对于一名刚到学校就被学生们欺负的老师,校长的解围应该让他趁机向校长告状从而让校长知道他教学的困难性,然而宽容的马修老师却向校长解释了并非是学生闹事,而是他要求学生上黑板前作答。面对这一情形,受到保护的学生有一个惊讶望着老师的表情,确实,在这样的一个学校里,以前会有这样一名老师么?袒护了学生的过错不说,还让自己摊上了无法维持教堂秩序的头衔。在获知将麦神父眼睛弄伤的孩子是盖勒克之后,本想把他拉到校长室去接受禁闭的惩罚,不过在听到校长室传出的殴打声之后,他决定和孩子做一个交易,让他主动去照顾麦神父作为对他的惩罚。只是一种信任和宽容的结合,相信作为老师的人们都能够体会到马修的良苦用心。同样,在发现自己最珍爱的乐谱被学生拿走之后,马修老师也只是紧张了自己的东西,对学生没有过多的责备,反而又一次的向同校的老师掩盖了学生们的“罪行”,称是自己在组合唱团。对于学生们的恶劣行为,马修老师给予的更多是宽容,虽然有时会给学生们一些“威胁”,但那也只不过是故意说出来给自己增加阵势罢了。
第二点启示就是:尊重学生,让他们自己选择;取得别人的尊重同时也要尊重别人,作为老师,首要的是要尊重学生,马修老师成功的做到了这一点,给予了学生们最大的支持与鼓励。
教育是一种手段还是一种目的?作为学校的校长,看重的不是教育,而是维持着整个校园的一种表面上纪律,以惩罚的手段进行着教育;在这样一所特殊的学校中的学生,他们缺乏的是关爱与尊重,有一些是孤儿,再也看不到亲人,有一些是一两年才能看到自己的父母或亲人,即使是能经常看到自己的父母,在别人甚至是自己父母眼中,都不是正常的孩子,他们总是想法设法的引起别人的注意,或者是在犯错之后想法设法的逃避惩罚,一种心理的反抗贯穿在整个影片中。
对于马修老师而言,每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在组合唱团的时候,有一个不会唱歌的贝比若还有一个发不准音的郭和颁,分配给他们一个合唱团团长助理和乐谱架的职责,并非否定他们在团体中的作用。而且在语言上巧妙的幽默感,更加抓住的两位学生的心理特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并不是多余的
莫翰奇在课堂上看到自己的母亲和马修老师在操场上谈话,敏感的心灵中,更多是夹杂了对马修老师的误解,他用墨水从楼上扔在了马修老师的头顶上,对于这个行为,马修老师也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取消了他的独唱部分。然而在伯爵夫人来观赏演唱的那天,马修老师依旧向莫翰奇做出了“请”的手势,完美的合拍让伯爵夫人赞赏不已,也让莫翰奇在演唱时,眼神中流露出了对马修老师的感激,自己的自信和赢得谅解和尊重的快乐!作为老师,没有比让学生学会人生道理更加值得骄傲的了。
第三点启示:老师的对待学生的平等性。马修老师作为一名代课老师,但是却从未怠慢过作为一名老师的职责,在他眼中,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自己的长处所在,而不像学校里类似校长的老师们一样,对待“池塘畔底”的孩子们,就像是对待犯人一样——犯错,惩罚,禁闭。
在一次课堂上,小贝比诺因为答不出奈元帅是怎么死的而被罚抄答案一百遍。下课之后,校长和蔼可亲地给了他最喜欢的乖孩子伯尼饼干的奖励,说:“你知道奈元帅是被枪决的吧?”伯尼自信地说:“是的,先生,就像拿破仑一样。”校长十分尴尬。另一幕,马修在厕所里堵住了偷他乐谱的学生,刚好被学校的另一位老师撞见。马修谎称是在教学生合唱。但是马修对老师的宽容换来的确实那位老师的警告:不要总是袒护学生。马修愤愤地说:“你真是看什么都觉得是坏事!那位老师转过身冷漠地说:“在这里吗?没错!”如果一个老师认定自己的学生无药可救,那么自然学生的一切行为都是坏事,哪怕他们什么都还没有做,也很可能是在进行预谋策划。这种防患于未然的心态一旦过了头,势必就要演变成罗森塔尔所说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可以想见,在老师的偏见与歧视之下,再天性纯良的孩子,也极有可能成长为心理扭曲的人。
《放牛班的春天》作为一部教育片是非常成功的,我们希望在社会上可以看到更多的像马修一样的老师,也希望我们的孩子们都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