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结合实例,谈谈面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意想不到”的问题,你是怎么处理大全
结合实例,谈谈面对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意想不到”的问题,你是怎么处理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能都遇到过一些意想不到的事件,如何处理突如其来的问题,是对教师临场应变能力的考验。如果问题化解得巧妙,不仅能使教师自己迅速摆脱窘境,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而且还会得到学生的敬佩;反之则犹如掉进了泥潭,不要说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完不成,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也要大打折扣。这实际上是对教师思想、知识、能力,素质以及个性修养的全面考验。
有一节课他正在讲28题时,运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并皆自认为都很简单,学生们听后也都比较满意,突然听到一名同学喊道:“老师,我还有比你更简单的解答方法”,一股带着挑衅的味道。平时他在学生心目中解题可是相当“狠”了,一听到这话心里非常不能接受,但转念一想,学生就是应该比老师强。他便说道:“那好,我们来看看庆鹏同学的解法”。他把一条线延长,一个基本图形马上出现在大家面前,方法确实简单,学生们也发出了感叹“哎呀,太狠了!”老师也发自内心的说了一句:“真的很不错,方法简单,还非常明了,我这个老师今天终于成功了,我的学生比我强,老师非常高兴。成功的教师所教出的学生都应该比自己的老师强,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同学比老师做题快,解题方法比老师灵活,今后我们一起比赛看看我们班级谁是解题的高人。同学也大声齐呼“好”,现在先让我们为庆鹏同学鼓掌”。自从那节数学课后,同学们解题的热情高涨,达到了如果老师留数学题学生们就是不吃饭也要把它解出来,现在已经有部分学生再也不害怕27、28综合题了。
“预见与解决课堂突发事件”对教师提出的标准是:遇事要不慌不乱,处理要有条不紊,说话最好能引经据典,引导最好能旁征左引。处理时不留痕迹不做作,越自然越好,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并且对课堂有很强的整体把握与驾驭能力。
第二篇:结合教学实例,谈谈你是怎样处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结合教学实例,谈谈你是怎样处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请看一个有代表性的实例。六年级(上)《陈太丘与友期》的教学目标 : 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诚实、守信的美德。②知识与能力: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③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一个比较全面的教学目标设计。然而其中的问题也是很明显的。主要表现在过于的宽泛,并且是对号入座式的。因此,从语文教学的效益看“三维”的整合是完全必要的。如果采取对号入座的办法,一个一个维度分割状地落实,势必将课文碎尸万段,而且必然是少慢差费的,学生也定然提不起兴趣。因为课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阅读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种生命的对话状态。必须是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从“三维”的关系看整合设计是完全可能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构成了立体的有机的目标系统,构成了一个“血肉丰满的生命体——语文素养”。我们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同时,我们又肯定语言知识,尤其是程序性的语言知识,在知识转换为能力时的重要作用。关于语文学习方法的知识属于程序性的语言知识,而掌握这种方法需要一个体验的过程。然而,在体验过程中始终渗透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由此看来,将“三维”割裂违背了其自身的有机联系,导致形而上学的机械论。根据我们对“三维”关系的理解,“三维”整合的教学目标的表达,可以采用类似的句式:借助什么知识、方法——以形成什么能力——从中感受什么情感或领悟什么道理等。在整合“三维”进行语文教学设计时,要处理好如下关系。
一、多通道 既然“三维”是一个有机整体,设想每一维都是一个通道,我们可以从任何一个通道进入,然后可以融会贯通、左右逢源。
(一)从“情感”切入 以第六课《离别的礼物》为例(注:本文所举的例子均出自上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六年级第一学期)六年级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初步建立预习的常规:
1、熟读成诵
2、生字词查字典词典
3、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4、概括段意和主旨,初步体会写作特点。本课基本的设计思路:
1、让学生沉浸课文,体验离别的伤感,按时间顺序复述课文。
2、文中表达“离别”的伤感,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每个学生的“动情点”是不一样的。教师需要点拨、引领、提升。可以归纳出以下几个方面:(1)以迷人的夜色反衬离别之悲(第1段)(2)以欢乐的曲子衬托爷爷的乐观和豁达,反衬彼得的悲伤(第6段)(3)以人物之间不同态度的对比、衬托,表现离别的伤感。(4)以礼物贯串全文,引发矛盾冲突,强化离别的伤感。这个教学设计,从“情感”切入,与写作“知识”贯通,分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我们感受到了离别的伤感,懂得了要孝敬老人的道理。其中爷爷的乐观、豁达、善解人意;父亲的善良和无奈;“我”的悲伤和孝顺;“女人”的自私与吝啬。同时也可以看到一个破损家庭重建的希望和艰辛。从中可以体会到“随文学习适度有用的语言知识”的意义之所在。这里的写作“知识”已不是停留在概念的层面,而是为加深对作品所表达的情感服务的。
(二)从“方法”切入以第八课《花脸》为例,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路:第一步,圈划词语,复述课文
1、圈划:从文中找出可与“花脸”搭配的词语
2、分类:将这些词语按词性分类(或划出其中动词)
3、排序:将动词短语按课文先后顺序排序(从语脉看思路)
4、复述:动词短语的组合并具体展开。第二步,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
1、圈划:
对人与物的细节描写;
2、评点:你所喜欢的那一段。
3、研读:我“最喜欢”花脸的直接描写(动作、神态、心理)第三步,写作借鉴回忆童年生活,借某一物勾起童年的记忆,既是描写的对象,又是本文的线索。
1、“物”的选择要有独特性、可扩性(组词成句,联句成段),蕴含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并且有意义。
2、仿写:学习对“花脸”和“青龙偃月刀”的描写,写自己喜爱的一物。这个“教学设计”是从“方法”切入,贯通到“能力”、“情感”等其它各个维度。第一步,借助圈划的方法,运用短语知识,提高复述课文的能力。第二步,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突出“我”的“英雄情结”。表达了作者从小崇拜英雄、模仿英雄、学习英雄的思想感情。
(三)从“能力”切入以第四课《散步》为例,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如下:
1、围绕标题,补充要素(扩词成句)我们——初春的田野——散步(人物、时间、地点、事件)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和谐温馨的一家;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中年人的责任感。
2、理清文脉,找出文眼我们——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初春的田野——洋溢生命的气息散步——分歧、统一、特写镜头(背负图)文眼:“生命”与“责任”
3、围绕文眼,逐段细究检索中心句、中心词,学习围绕中心句、中心词展开的方法。体会“举轻若重”的写法,感悟“生命”与“责任”(在生命之链中,中年人肩负的责任)。本设计从“方法”切入,如扩词成句、寻找文眼、中心词展开等等,同时,又是紧扣字词句篇语言因素,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亲情,理解中年人在生命传承中的责任。
二、主与次以“三维度”进行教学设计,内容多、要求高,体现在某一篇课文中,必须分出主与次。以第一课《祖父和我》为例。教学目标提到:“感受文章中浓浓的祖孙情以及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其中就涉及到祖孙生活环境的描写。在“学习建议”中有一句提示:“在你的记忆里,与自然交融的情景有哪些?”我们可以将这一要求作为次要目标,把学习本文对大花园的景物描写作为主要目标之一。为什么这样处理呢?我以为,学生固然可能缺乏对自然景物的观察,然而更主要的是缺乏对自然景物细腻体验的方法,以及将这种细腻的体验付诸语言的能力。因此,将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确定在“学习作者细致的观察和体验,了解写景的基本方法;并尝试描写自己与自然交融的情景”。重点品味本文的景物描写。初步了解直接与间接描写;不同视角、多侧面描写;借助修辞手法等。采取范例教学,不死扣概念,让学生朗读、体验、感悟、积累等,并逐步地学会迁移。比较有代表性的景物描写,借助投影片打出来。第3段: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蜂子、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两种蝴蝶极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第4段: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地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提示:总分结构;抓住景物的特征,如色彩、形态等)第7段: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这榆树先啸,来了雨,大榆树先就冒烟了。太阳一出来,大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了。(提示:结合“风”、“雨”、“太阳”多角度来写榆树)第22段:太阳在园子里是特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什么黑暗的地方飞出来。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连大树都会发响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似的。(提示:突出太阳“大”、“高”、“亮”,以及太阳下的景物“健康的、漂亮的”的特点)第23段: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 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个谎花,就开一个谎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他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的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提示:用拟人手法,突出关键词“活”、“自由”。)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迁移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例如仿写:校园里的花草树木。由此可见,主与次的关系不是对立的。“主要”不是“只要”,“次要”不是“不要”。也就是说要有整合意识。主要也好,次要也好,都要依据学生的实际,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三、显与隐除了“主”与“次”之外,我们还可以对“三维”目标作“显”与
“隐”的处理。以第二课《凡卡》为例,将“情感”作为显性目标,将相应的“知识”、“方法”作为隐性目标。基本设计思路为:
1、圈划凡卡的不幸遭遇,谈谈你的共鸣点。
2、写凡卡的不幸,为什么要联想到爷爷,有什么作用。(突出亲情对处于困境中的人的意义)
3、凡卡的不幸,谁之罪。这里要作一个补充交代:《凡卡》写于1886年,它反映了沙皇尼古拉三世时,无数破产了的农民被迫流入城市谋生,他们深受剥削之苦,连儿童也不能幸免。《凡卡》这篇小说写得真实感人,使我们从中看到旧俄时代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4、拓展训练:凡卡梦醒之后文章以凡卡甜蜜的梦结尾,暗示了他愿望的破灭,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激起人们对凡卡的深切同情和对黑暗社会现实的愤懑。整个教学设计以“凡卡的不幸遭遇”为显性目标。新课标强调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本文表达上的特点作为隐性目标。比如,讲凡卡的悲惨遭遇,由作者的叙述、凡卡的信和他在写信过程中的回忆三部分内容穿插起来,互相映衬。采用对比、反衬、暗示的表达方法。在这堂课的处理上只需点到为止。正因为有“显”有“隐”,才能够突出重点,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
四、小角度 “三维度”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内容庞大的系统,每篇课文尽可能从某一角度切入,然后向纵深发展。以上所举的例子,可以说切入的角度都很小,挖掘相对有一定的深度或广度。如何选择好这个角度,收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呢?
1、读懂教材所谓读懂教材,这里主要是指以“三维度”的眼光来发现教材的价值,发现课文中的“动情点”、“疑难点”、“知识点”等,并且找到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切入点”。
2、读懂学生所谓读懂学生,主要是指能建立起书本世界和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生活的积累和思想认识水平,关注学生的“兴趣点”、“障碍点”、“发展点”等,然后结合课文的特点寻找到“切入点”,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的主动健康地发展。语文“三维”目标整合,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以上整合的方法应该综合起来灵活运用。尤其在课堂实施中,要有动态生成的意识,及时捕捉学生资源并加以回应和推进,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
第三篇:请结合具体的教学课例谈谈你的教学目标是如何落实的(推荐)
题目
三、请结合具体的教学课例谈谈你的教学目标是如何落实的?(课例1)
适时引导提升学生创造能力。。首先。科学课要允许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大胆提问,并得到教师的鼓励,使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教师不要立刻对学生的回答做出判断。否则影响其他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教师此时应该问:“其他同学认为他的意见正确吗?有没有不同意见?”这样,才能鼓励学生展开自由的讨论,培养创新思维。其次,鼓励学生动手设计实验。设计实验时。在允许范围内不要太计较实验是否合理。例如《日食和月食》一课,教师应鼓励学生像福尔摩斯探案一样,找出日食的原因。学生可通过手电筒、篮球、乒乓球模拟日食现场情况,演示日食的形成过程。在这活动中,有的学生不能很有逻辑性地把事情讲清楚,这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开展活动,鼓励他们完成发言,要看到不管实验是成功还是失败的。都是孩子们自己动脑动手的结果,都是对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过程。
第四篇:谈谈鲁迅作品的教学有哪些成果和较普遍的问题?你自己是如何处理的?
教学成果:
一、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不可或缺,应根据时代要求酬情删
增。鲁迅是近百年来对中国文化及中国人了解最深的思想者,也是最具独立思考与艺术个性的伟大作家,鲁迅已积淀为现代最重要的精神资源。根据时代的需求和新课标的实施,合理调整鲁迅作品入选的篇目,删减不合时宜隐晦艰涩难懂的文章,增添反映人文性、体现语文素养的精品,长期保持鲁迅作品编选数目的动态平衡,这也许是了解鲁迅、认识鲁迅、理解鲁迅、尊重鲁迅的必要措施,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体现民族语言特色的必然要求。
二、鲁迅作品在不同时代都极具人文价值和文学性,在新课标实施
中更具非凡的经典魅力。在贯彻新课标、实施新课改的过程中,应对选入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常读常新,匠心独运,独具慧眼,另辟蹊径,开辟新的教学空间,充分展现其作品永恒的文学魅力。鲁迅作品的主题意义是语文教学不可回避的重要方面,也是培养学生热爱鲁迅、传承鲁迅精神的根基所在。鲁迅作品在直面人生和现实、解剖自己的不足、“立人”思想和“国民性批判”思想、传承时代文明上仍就是不可多得的佳品经典。
三、在实施新课标的背景下,鲁迅作品教学需要吸收归纳,传承创新,才能改变“鲁迅作品难教、难学、怕教、怕学”的尴尬现状。我们不妨用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的眼光审视已有的教学成果与经验。大胆借鉴吸收,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待已有成果,符合当今
时代要求的拿来吸收运用,不合时宜的就要毫不吝惜的封存搁置。
较普遍的问题?你自己是如何处理的?
一是对鲁迅作品做过多的政治性解读。一直以来,意识形态教育根深蒂固,所以每每提到鲁迅,首先映入脑海的是思想家、革命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很少有人把他只看做一个文学家。以至于把鲁迅的每篇文章都套用上反帝反封建的固定格式。
对策:应将鲁迅的阐释从政治意识形态阐释转变为人性化的阐释,再至生命化阐释,再到语文学的阐释,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鲁迅作品时回归文本,回归语文的本质,引领学生进入鲁迅的文学世界。
二是学生本身对鲁迅作品的态度:①认为其思想深刻但是晦涩难懂;②认为其写作年代距离现在比较遥远,缺少时代感。这样的结果就是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或者是想学但是学不懂。加上中考和高考的重压,学生学习以分数为最终目标。读书多的学生不一定得分高,这大大降低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尤其是阅读难度比较大的鲁迅作品。
对策:①改变社会对学生的评价机制,不再唯考独尊。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长叹:其实孩子不爱学鲁迅的文章,是现在教育的出发点出现了问题。要改变学生不喜读书,更不好读鲁迅的问题,根本的还在于改变社会对学生的评价机制。
②应该让学生客观的认识和了解鲁迅的伟大之处。鲁迅是中国白话小说的开山祖师,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学运动的闯将,是中国现代散文诗的奠基人,鲁迅杂文尖锐泼辣,深刻独到而又幽默风趣、妙语连珠。对于这样一位伟大的人物,学生应该有去了解并学习的欲望。③为了使学生既愿意学又能学懂,教师不妨用一些现代手段教学,如向学生提供背景信息,剪辑录像,研讨辩论,让学生在生动有趣、有序的氛围中轻松自如的学习。这样也就达到了学习鲁迅作品的目的了。
三是语文教师的自身问题。有些语文教师素质堪忧,他们对鲁迅作品的解读本身就有困难,教起学生来更显吃力,认为鲁迅作品不好读的情绪影响着学生。同时,有些语文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十几岁的中学生刚刚接触鲁迅作品就想读懂,何其难也!这种要求本身就违背了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基本规律,忽视了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对策:对于前者,需要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增强解读文本的能力,提高授课水平。对于后者,在中学阶段要求学生对鲁迅作品能初步感受即可。至于其内在的深刻含意,可以随着学生对人生体验和观察的不断增加,社会知识和历史知识的逐渐丰富而不断深化。
第五篇: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谈一谈在平时的课堂中你是如何落实课标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例谈一谈在平时的课堂中你是如何落实课标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数学课程标准》对空间观念的解读是:“能够由实物的形状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这个解读包含了观察、想象、比较、综合、抽象分析等方面的要求,以及学生在直接感知基础上的、对空间与平面相互关系的理解和把握。下面我就结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面积的认识》谈谈自己在教学中是如何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的。
1、指导观察。小学生学习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观察形成的对知识直观认识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方式。如:教室的前面有一块黑板,黑板的上方有一面国旗,你们能说出谁的面积大一些吗?老师的手掌面的面积和你的手掌面的面积相比,又是谁的手掌面积更大一些呢?你能通过在教室里的观察,用“我发现()比()的表面的面积大一些”说一句话吗?
2、操作实践。“操作是智力的源泉,也是思维的起点。”教学时老师不但要重视引导观察,而且要重视让他们变被动听讲到一起动手、共同参与,亲身操作,以获得经验感受。如:大家摸一摸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再摸一摸课桌面的面积,说一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如果老师让同学把这两个面积图上颜色,你们猜一猜谁会先图完?为什么?
3、引导概括。概括归纳是帮助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与思维提升,以形成清晰的空间观念。如:用你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物体表面的面积么?物体表面的面积和我们学过的周长有什么不同?借助手势描述帮学生用形象的语言归纳:“周长一条线,面积一大片,周长在外圈,面积在里面。”
4、实际应用。实际应用、解决问题是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途径。如:刚才你们能通过眼睛观察、重叠比较和数方格的方法来比较出一些物体表面面积的大小,现在老师这有一个长方形,一个平行四边形,你们能有什么办法比较出它们的面积大小吗?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还可以用“割补法”和“填充法”等,在应用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