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件感人的事
一件令人感动的事
临沭街道一小 四年级一班张一涵
在我的身边发生过很多感人的事,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妈妈给我讲的一件关于汪老师的一件事。
那是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我们班开家长会,平时对我们要求就很严格的汪老师早早的来到教室,等待着各位家长的到来,就在家长会快开始的时候,一位抱着小宝宝的家长来到了教室门口,由于身体的原因,这位家长的手有些发抖,汪老师看见她的到来,热情的迎上去帮她抱着孩子,并且安排她坐在教室的最前面,就在这时,刚回到妈妈怀里的小宝宝竟然把大便拉在了教室干净的地面上,当这位家长不好意思的向汪老师借卫生纸时,汪老师一路小跑回到办公室,拿回一大卷纸来,还亲自把宝宝的大便处理了,整个过程汪老师没有表现出意思不满,做得是那样自然、、、、、、、虽然这件事过去好长时间了,但一想起来还是让我很感动。
第二篇:青海玉树地震感人事
青海玉树地震感人事-关于地震的写作素材
每当灾难来临的时候, 我们总是会见证那些伟大的感人的场面, 这就是人性的光辉, 是我们人类存在了几万年并且将继续繁衍生息的保证, 正因为这些感人的人与事才使得我们有别于动物, 青海玉树地震遇难人数升至1339人 332人失踪, 这样一场灾难中我们应该记住这些故事。
500僧侣徒手挖出60名幸存者
在玉树有着大量的寺院, 这些僧侣在地震后第一时间赶去帮助灾民, 在青海玉树地震发生的那一刻, 距离震区一百公里的四川甘孜州色须寺也感受到了晃动。当他们知道地震发生在不远的玉树, 寺院里的两位**认为他们不仅要念经。曼西**说, 他们虽然不和青海一个省, 但必须要去救人。
随后, 寺院集体决定到灾区去。寺院有一千多人, 500人留下念经祈福, 500人出发救人。4月14日中午, 僧侣们到达玉树灾区。他们分成小组, 听到哪里有人压在下面, 就派人过去。没有救人经验, 他们带着铁锨、铁锄, 边救边学。1
目前, 僧侣们已经救出60名幸存者。他们尽量记下每个人的名字。如果救出伤者, 他们为其祈福;有时候挖到遗体, 他们会围坐一圈为其念经。据介绍, 色须寺僧侣们开来的四辆卡车几乎每天都会往返运送物资, 还运来了寺院里的200多顶帐篷。寺院里商品部的东西也几乎都被运过来。他们还带着医务人员为灾民看病, 每天给灾民发食物。1
怀孕妻子被埋受伤 丈夫嘴对嘴给妻子喂水1
在交大一附院入住的, 有一位怀孕4个月的高龄孕妇, 今年已经38岁。丈夫朋措闹布身体健壮, 但满脸倦意, 一直守在妻子身旁。他说, 家里土木结构的房子垮塌了, 妻子也被埋, 他和邻居扒了几个小时才把妻子从废墟中扒出来。1
朋措闹布夫妻有3个孩子, 7岁的女儿因为上学躲过了灾难。11个月大的儿子失踪。轻伤的他陪伴妻子来到西安, 妻子因为有伤又怀孕在身, 不断地用藏语说肚子疼。医生检查后说没大碍, 丈夫才松了一口气。这时, 妻子对他说想喝水, 他立即喝下一口水, 含在嘴里, 弯下腰, 俯身到妻子面前, 徐徐地把水喂给妻子喝„„这一刻, 在场的人都静了下来。1
紧握父亲的手不松开1
昨日凌晨2时许, 伤员陆续下机时, 一位因脚伤无法行走的藏族同胞, 被用担架抬了下来, 身旁一位20多岁的姑娘, 一路握着他的手不松开。同行者说, 他俩是父女。因为语言不通, 面对记者的提问, 女孩静静地跪在父亲旁边, 默不作声, 一只手紧紧地握着父亲的手;父亲看到记者和救护人员, 起身对救护人员点头, 用藏语表示感谢。女孩见父亲努力想坐起来, 顺势将父亲揽在自己怀里, 父女俩的手仍然紧紧相握地震中一名母亲用头替孩子挡住砖头遇难1
“地震时, 我住在学校, 跑得快, 然后狂奔回来, 却没找到永吉和姐姐白文毛的影子。”珍夏流着泪告诉本报记者, 地震半小时后, 姐妹俩的遗体已经被珍夏挖出。1
珍夏告诉记者, 挖出来的白文毛怀里, 是她9个月大的孩子。白文毛双手紧抱孩子, 头部死死地护着孩子的脑袋, 倒塌的砖头正好砸在白文毛的后脑, 母亲白文毛是用母爱和生命, 换来爱子最后生存的机会。孩子挖出来后哇哇大哭。如今由珍夏带到孤儿学校的院子里, 住在外面没有帐篷的地铺上。1
据珍夏介绍, 30岁的永吉才仁在很小时父亲即去世, 1999年母亲又去世了。永吉从青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 主动回到家乡玉树州, 在州孤儿学校任教。在那里, 珍夏与活泼可爱的永吉才仁相遇, 2005年确定恋爱关系, 2007年完婚。在邻居眼里, 永吉才仁的称呼就是“永老师”。1
当人群散去, 几个孩子拿着一张心形卡片, 轻轻地插在坍塌的墙上。“你虽然走了, 但却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卡片上这样写着。
1珍夏说, 永吉是爱孩子的女人。姐姐白文毛未婚育有一子, 永吉视为己出。在学校, 孤儿们亲切地称永吉为“妈妈”。
逆境向上、坚毅求存的灾区同胞让记者一次又一次被感动、被震撼
“在我等候救援的时候,我发现我身边几个学生也被压在钢筋水泥里。我便跟她们聊天,有两个女生是正在跟我聊着聊着的时候便死了过去。看着自己的学生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逝去,我当时心都碎了。”
——玉树州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李帅
4月16日,地震第三天的青海省玉树县结古镇街头,记者看到无数张悲情的脸,无数张坚毅的脸,以及救援人员和灾区群众仍充满希望的脸。在与灾区群众的接触中,记者一次又一次被感动,被震撼。
救援队员与当地群众一起救出被埋人员。龙成通摄
悲情的脸
老师被压水泥板下
眼看身边学生死去
昨日上午11时20分,玉树州职业技术学校女生宿舍的废墟旁边,该校24岁的历史老师李帅一脸悲伤地向记者展示一个粉色的手机,手机的背面贴着一张女生的大头贴,大头贴上的女生微笑着抱着一个小孩。李帅身后的废墟里,一台大型挖掘机停靠在废墟里,几十名官兵正在倒塌的钢筋水泥里仔细搜寻被压埋的身体,其中就包括手机大头贴上的这位微笑着的女生。
“这台手机是我们从废墟里找到的,手机上的大头贴太小,难以辨认是谁,只看得见这名女生瓜子脸,皮肤还挺白。我们后来从手机里找到了存有的短信、通话记录以及一些朋友的生日,我们目前初步推算这名女生是卫生班的更求卓玛或昂文永藏。”李帅老师告诉记者说。这位两年前从暨南大学毕业后来到玉树工作的西宁女孩向记者回忆起地震瞬间,脸上一直挂着泪:“当时我躺在宿舍床上,正准备起床,突然感到整栋楼剧烈地摇晃,然后我便发现自己的双脚被水泥板压住了动弹不得。我连忙掏出身上的手机拨打同事的电话,让他们来救我。正在我等候救援的时候,我发现我身边几个学生也被压在钢筋水泥里。我便跟她们聊天,有两个女生是正在跟我聊着聊着的时候便死了过去。看着自己的学生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逝去,我当时心都碎了。”
李帅后来被同事救起,双腿只是受了点轻微创伤。她连续三天都来到女生宿舍废墟前,寻找学生,希望能有新的奇迹出现。(文远竹)
一个小女孩在帐篷外看书。
同窗的脸
作为幸存者,我们没有多想,只想尽些自己的力,为遇难的同学料理后事。
昨日上午10时30分许,在玉树州职业技术学校的废墟前,07理科班的19岁男生达娃才乍和他的两个同学左西东图、边巴左西正在忙前忙后,帮助救援。
达娃才乍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学校将他们疏散回家。但听说不少同学被埋,学校需要大量人手帮忙。他跟6个同学昨天下午坐了一个半小时的长途车赶回了学校。为了给留校的同学扎帐篷和给遇难的同学料理后事,他们一夜没睡。“我们没有多想,只想尽些自己的力。地震时我们男生都已经起来在水房排队打水,宿舍损伤也不严重,只有几个同学跳楼时受了点伤。而在我们宿舍后面几米之遥的女生宿舍几乎全塌了,遇难的人员中就有我们班一个女同学青梅巴措。作为幸存者,为学校多出点力是应该的。”(文远竹)
武警战士为灾区群众做饭。新华社发
微笑的脸
当记者离去时,阿婆用力地握住记者的手,身处如此困境的她脸上竟然露出了一丝感激的微笑。
昨日下午6时许,在玉树州职业技术学校操场的一个民政帐篷里,60多岁的阿江阿婆拄着拐杖坐在帐篷门口,神情忧郁,而她的丈夫躺在帐篷里的床上,不能动弹。通过她的孙女帮忙翻译,记者得知,阿婆家的房屋全部塌掉了,她本人背部被压弯,她的丈夫右胳膊严重骨折,背部也受了伤。她的儿子在地震中去世,她的女儿双腿被压断,眼睛也严重受伤,已被空运到外地治疗。
阿婆不会说汉语,但当记者离去时,她用力地握住记者的手,身处如此困境的她脸上竟然露出了一丝感激的微笑,让记者心灵为之震撼。(文远竹)
灾区用电未恢复。用柴油机发电的爱心手机充电点。倪黎祥摄
母亲的脸
得阳阿妈用不太流畅的汉语向并不熟悉的记者讲述起儿子生前的点点滴滴,从小时候的顽皮到大了后的懂事,整整讲了大半个小时。
昨日上午,40岁的藏族妇女得阳在位于结古镇新建路电大边上的自家二层楼房废墟前,当记者问起她家是否有亲人伤亡时,得阳阿妈抱着她身边的亲人长时间失声痛哭。得阳的妹妹告诉记者,在14日凌晨那场突如其来的地震中,得阳阿妈23岁的儿子被埋在了钢筋水泥之中,4个小时后救援人员找到了他,但已经没有了心跳。
得阳阿妈用不太流畅的汉语向并不熟悉的记者讲述起儿子生前的点点滴滴,从小时候的顽皮到大了后的懂事,整整讲了大半个小时。记者坐在暴烈的太阳下面倾听得阳阿妈的讲述,深切地感受到她强烈的母爱,希望她能从倾诉中得到些许慰藉。(文远竹)
灾区同胞的摩托面的随便坐
记者在结古镇采访发现,几乎所有的当地藏族同胞都对救援人员充满感激,不论是救援队员还是媒体记者。结古镇大街上所有的面的和摩托车,只要有空位,藏族同胞都会停车,热情地招呼路边拦车的人们。记者在找一间学校的过程中就搭了4个藏族同胞的车。(杨明)
坚毅的脸
这个时候,国内的志愿者源源不断来到玉树,作为玉树人,更责无旁贷。我回来便组织了本地的志愿者队伍,并负责接待外地来的志愿者们。
昨日凌晨2时,记者从地震现场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了结古镇体育场集中安置点。当时风刮得呼呼响,气温在-1℃以下。满天星斗下的露天体育场上扎着几十个帐篷,都是黑灯瞎火。正当记者为在哪个帐篷凑合一晚而发愁时,一名藏族小伙子出现在记者面前,他自我介绍说名叫嘎斯,是玉树州本地的志愿者,是玉树州国税局的职员。他接过了记者手中的行李,将记者领至一个已经睡有五六个人的帐篷里,在一个角落里为记者铺开睡袋,还拿出一瓶矿泉水。
嘎斯跟记者睡在一个帐篷里,他告诉记者,在地震中他家的房子塌了,但家人只受了轻伤。他当天下午将家人安置去西宁后便连夜赶回了玉树。他说:“这个时候,国内的志愿者源源不断来到玉树,作为玉树人,更责无旁贷。我回来便组织了本地的志愿者队伍,并负责接待外地来的志愿者们。”凌晨六七时,记者所在帐篷的人被一阵咚咚咚的声音惊醒,随后又感到地面一阵晃动。大家又惊又怕,嘎斯镇静地告诉大家:“这只是余震,大家不用害怕,过几分钟就没事了。”(文远竹)
第三篇:丛飞的那些感人事
丛飞的那些感人事
当现代社会充斥了利益,名誉,光环,金钱的时候,有个向雷锋一样的人物,奉献了自己的物质,以及自己的生命。他将自己的挣来的钱,卷到山区里,资助给孩子们。多达300多万。而自己却节衣缩食,然而命运有时又是那般的捉弄人。将一个善良的人带到了天堂里。
丛飞的事情在社会里炒得沸沸扬扬,在做了如此多好事的时候还有那么多负面的新闻出来为了什么目的啊,有动机。可是做好事,连自己生命都没有了,还能有什么坏心眼么。他是一个令人尊敬的汉子,但是为什么没有好人好报的事情给他呢,让我们更多的是为他的遭遇感到悲凉与可惜。
丛飞有句格言:“只要给我生命,我就要奉献。有一年,我就奉献一年。即便我以后不能再唱歌了,我还可以演哑剧和喜剧,一样可以带给别人快乐。”如他的格言一样,他只懂得奉献了,也没有索取回报。我觉得丛飞的语言和行为都献出他的英雄本色。当他把百名需要帮助的孩子当做自己的孩子时候,他并没有感到自己多的是累赘而是发觉自己肩上多了责任。丛飞成了深圳的骄傲,中国人的骄傲。她让更多的人明白了人活着不是为了钱活着,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快乐。他也充分体现了人类该具有的真善美。
与此同时被赞扬的丛飞,也被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他不顾自己的家庭,他也有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当他为别的孩子付出那么多得时候为什么想想家里的亲人,当他在外面欠下那么多钱却是为了奉献的时候,家里的亲人该用什么偿还。他没有做到一个丈夫和父亲该有的责任感。可是我认为丛飞还是很值得人们赞颂的。没有谁能兼顾到生命里所有该肩负的责任,有的人连一点责任都没有做好。至少丛飞在慈善这方面做的很好。当他的病情日渐加深的时候,他还是不断的做着慈善。在病床上,还是想着那些孩子们的生活,这样怎不让人们称赞。
我们要学习丛飞的奉献,学习丛飞的利他精神。最重要的是学习丛飞的行动精神。我们不一定要做的像他一样轰轰烈烈,也不一定能像他一样轰轰烈烈。也不一定能像他一样捐多少前五,只要我们能用心和手,不图回报的为别人做些事情。这样我们就变得有责任感。社会也会变得温暖起来。
丛飞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希望社会上的我们都能多一点爱心。少一点利益争夺的事情,社会将会更和谐更美好。
第四篇:我身边的感人事
我身边的感人事
刘家庄小学 李笑琰
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几年前,我带着对事业的追求和对生活的向往走出了大学,成为了一名普通、平凡但神圣、伟大的人民教师。当我第一次站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一切都让我新鲜、好奇。看看这张脸、摸摸那个头,多像一枚枚蓓蕾仰着小脸,渴求着阳光雨露。每天清晨“老师,您早。”那童稚的问候,给我带来了一天的快乐和生机;每天傍晚随着一声声“老师,再见。”给我留下明天的希望之光。孩子们纯洁的心、圣洁的情、深厚的意,净化了我的心灵,激起了我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爱,我真正地体会到了一个教师所有的幸福和快乐。
幸福是什么?也许我们记住了许多快乐的场面,可幸福却是一种自己灵魂的问答。当你身为一名教师,就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去爱你身边的孩子吧,宽容他们的小脾气,原谅孩子们的恶作剧,去接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看看身边的前辈们,一个个为了这份爱,为了备好一堂课,认真钻研教材几遍甚至几十遍;有时,为了批改作文,对简短的习作她们反复琢磨,细细推敲;有时,为了转化后进学生,冒着严寒出去家访;有时,为了完成学校交给的紧急任务,甚至放弃休息直到很晚。她们使我深深懂得,教育是无私奉献的事业,教育是爱的事业。我总是好奇:“会不会觉得累而厌烦?”前辈们总是笑笑:“当你辛勤的工作日见成效,当你发现孩子们一个小小的进步时,无不欢欣雀跃,这样巨大的幸福感难道还不够吗?” 还有带着病坚持着工作的老师,谁曾因为他疲惫的病容就觉得他缺少魅力呢?不,他身上浓浓的书卷味和强大的人格力量,只会让人想要亲近他,想要信赖他;一样翻转的年轮,可以碌碌无为,也可以永远被铭记。
曾被报道过的常州金坛市的殷雪梅老师面对一辆疾驰而来的小轿车,奋不顾身地用身躯护住自己的学生,从“虎口”夺下了六七位小朋友的生命。殷老师是爱学生的,她的感人事多的数不清。2003年秋,班上学生周盼不幸患了白血病,殷老师急得几天几夜没有睡好觉。她向校长建议,并发动班级学生捐款,自己带头募捐一百元。此后,她曾先后两次乘车去苏州市儿童医院看望周盼,让学生父母深受感动。他们即使在孩子过世后,仍专程到学校表示感谢。二年级学生表达能力不强,但他们在自己的写话本上这样写:“为了我们,老师的额头上有了许多皱纹,头发也花白了。但是,她在我们每个同学的心目中永远年轻漂亮。我爱我的殷老师!” 在殷老师住院抢救的这段日子里,学生们制作了心意卡,每一句话都是那么感人,一个学生都在苛求他们的老师早日康复。“老师你快回来!”、“祝老师早日健康!”、“老师,我想你!”„„语言质朴但真挚。殷老师参加工作近三十年,先后多次获得金坛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教育工作者等称号。殷老师去了,但她却教会了很多人爱到底是什么。身边的感人事总是有很多很多,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走上三尺讲台,教书育人;走下三尺讲台,为人师表。花白的头发,佝偻的背影,将不再是老师唯一的形象;一盏清灯,伏案深夜,将不再是老师单调的写照。我们应该长久的拥有年轻的光芒,青春的朝气,蓬勃的活力;我们应当骄傲的招展博大的关爱,美丽的心灵,磊落的胸怀。
每天早上看见前辈们自信的笑容,从容的脚步,我想,你们一定已找到幸福的所在;而我,仍像一只小鸟,有时低落有时高翔,那是我还在寻找;年轻的同事,请不要为一时挫折蒙蔽了视线,为自己的选择找一个理直气壮的理由吧!
第五篇:平凡老师的感人事
平凡老师的感人事
---记水西逸夫小学刘桂芳老师
在水西逸夫小学,一提到刘桂芳老师,大家都感觉非常亲切,因为她有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是我们教师的楷模。
刘老师在中学就积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7岁参加工作,走向三尺讲台,为了给孩子们讲好每一堂课,有好几种疾病缠身的刘老师从没有缺过一节课,总是不惜牺牲休息时间去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乐,她教的班级每次测试均获全校同年级前茅。她做事一丝不苟,任劳任怨,有一次她的女儿生病,由于丈夫是一个敬业的工程师,经常出差在外没有时间照顾家,公婆年老体弱多病,不能帮她照顾小孩,而自己舍不得请一节课假,由于没有及时带女儿去治疗,而导致女儿早早地夭折。刘老师身心受到沉重的打击,但她能化悲痛为力量,全力扑在工作上;刘老师一贯担任毕业班的数学教学,教学任务重,经常利用晚上休息时间在学校批改作业,有一次正在念小学的儿子一个人去学校找她时不小心摔倒在水沟里,后来被别人发现后送往医院,因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脑部因严重受伤成了痴呆。学校考虑刘老师这种情况,建议她在家休养一段时间,但刘老师含着眼泪和悲痛仍然坚持在教学的第一线,学校师生为之留下了一行行热泪。
在老师眼里,刘老师就是大姐,都渴望与她共事,与她搭班,遇到问题时,大家都喜欢向她请教,她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在学生心中,刘老师就是慈母。一天,刘老师批改完作业下班,突然听见厕所里传来了一个学生的哭叫声,她快步冲进厕所,一位小女孩正俯卧在粪槽边大声哭喊,刘老师不顾一切抱起小女孩,一边脱掉女孩身上的脏衣服,用水清洗脏乎乎的手和脸,一边安慰她不要哭,后来把小女孩安全送回家。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她别无所求,指向把知识传授给可爱的学生,她别无所爱,只想把全部的身心扑到心爱的教育事业中。从青春年华到白发苍苍,几十年如一日,怀着对党、对人民、对教育事业的忠诚,踏出了人生亮丽的轨迹。
青春无悔、生命无憾
——记刘桂芳老师
有一种东西叫神圣
是天边拂晓时启明的星辰
默默地 照着先来的后来的一起走向梦里无数次闪现的光明
有一种东西叫永恒
是海边守望潮归的岩石
在风雨里将生命逐渐耗尽
成为无数朝圣者膜拜的图腾
有一种东西叫真诚
是毫无修饰洁白的云
用自己的疲惫背负太多
想要飞翔的小鸟儿渴望的眼神
有一种东西叫爱叫朴实叫奉献 或者
还可以叫作别的赞美 因为她太美丽是的 有的人用自己写着一首伟大的诗
就像无言的麦穗 成长丰收再孕育希望
时光如古木参天,摇曳着无数枚叶片,看那一张张日历,在春夏秋冬中飘散。
不知不觉已无法分辩,究竟迎来过多少日光月色,究竟送走了多少黎明夜晚。
而今,可亲可敬的您
已挥别讲台,时光的脚步又把光荣的使命送到我们面前,现在的我已经没有深思熟虑的时间,甚至来不及把心口焐热的诗句仔细推敲,斟酌长短;
真不知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倾吐不尽的情感,汹涌澎湃向外喷溅;让我迫不及待地要把这美好的祝福捧到各位面前。
我不曾读书破万卷,也还没有走遍祖国的河山,更没有鬼怪神佛赋予我创作的灵感。
我只是千万教师中的一名新兵,就像星辰属于夜空,草木属于大山。
初登讲台的我,用青春和热情,去坚持、去探索、去磨练;
在前辈们的带领下,去沉思、去开拓、去呐喊。
说到这里,怎能不让人慨叹万千,有多少老师为了教育事业披肝沥胆。
传道、授业、解惑是厅堂上孔夫子的画像,文明因此而前进,让一代又一代的人月夜推敲、清晨诵念。
而今,发扬传统,在务实中前进;
与时俱进,在创新中发展。
多少个黎明,牵着朝霞做伴;
多少个黄昏,踏着晚霞回还。
滴滴汗水中,把教书育人的天职谨记;
满天夕阳里,只有对学生的殷殷期盼。
宇宙无边,人生有限。
今生作为一名教师,还有何志何愿?
只希望在辛勤工作之后,能够多有一点欣慰,少有一些遗憾。
青春不悔,生命无憾!
总有一天,我也会两鬓斑白、迷朦了双眼,就让清辉不老的月亮刻下我们的誓言!
我要教会学生:
学真理,不欺、不瞒、不骗;
用真情,不腐、不烂、不酸;
似真金,不熔、不化、不软;
理想如歌,创造如泉,身教胜于言传。
做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一定做到:
不浮、不虚、不假,用真诚;
不媚、不谀、不谄,讲真言;
不炫、不妄、不夸,有真学;
不骄、不躁、不馁,是真干。
为了中国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让我们一起向着明天,向着太阳,向着辉煌,一往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