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语文教师演讲稿:在快乐中成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看着新老师在国旗下庄严宣誓,我心潮澎湃,心中无限感慨:真是青春无价!青春万岁!听着张芹老师的报告,再一次为之震撼和感动: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今天,平凡的我站在这个不平凡的讲台上,讲述最平凡不过的故事,心中更是百感交集。该从哪里说起呢?
从小就觉得老师是一个诗意的职业,有模有样地学当老师;或许是命运使然,在流转不息的生命之轮中,中学语文教坛便多了一位为语文而生、而来的平凡的教师,为了梦想快乐地前行。虽然有过疲惫,即便偶觉烦恼,但在孩子们花朵般的笑脸中,我甘愿“花落为泥碾作尘”,用勤奋体验人生澎湃的激情,以用心聆听教学动听的旋律,用快乐捕捉成长美丽的瞬间,用爱心呵护孩子稚嫩的心灵。无论灿烂,还是阴霾,在教育教学之路上,我快乐并幸福着。
总而言之,我快乐并幸福的源泉是八个字:勤奋、快乐、用心、爱心!
一、勤奋是成长的基石
作家峻青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人的一生是漫长的,但在关键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在你年轻的时候。”在同事眼里,我是省优秀教师、福州市劳模、市双“十佳教师”,特别是最近还被评为省特级教师,并主持以我名字命名的名师工作室;在学员眼中,我是一个得过全国、省市教学比赛一等奖的教坛“明星”、年轻导师;在学生们看来,我是在课堂里,与他们同悲同喜的可爱的老师。可在我自己的眼中,我不过是一只刚刚学会飞翔的“笨笨鸟”,成功的背后最大的秘密武器、最大的法宝和秘诀还是那最普通的两个字:勤奋。
25年前,我走出师范学校分配在倪邱中学,像在座各位新教师一样,风华正茂、青春年少,满怀理想,充满希望,特别羡慕那些名师驾驭课堂的能力,恨不得一下子能像他们一样,自信潇洒,挥洒自如,从容自得。可第一节课就遇到了拦路虎,最简单的词语,怎样教得有趣?怎样让学生牢固掌握?我把在学校里学的十八般武艺都搬了出来,可孩子们就是不领情,朝我哒哒哒开枪的有,哭着跳出窗外找妈妈的有,给我这个师范学校的“高材生”当头一棒、让我束手无策,很是窘迫。挫败感相当严重,但成为好老师的愿望更为强烈。不久后,学校领导就让我在学校开一节公开课,我清楚地记得,这节公开课是《皮球浮起来了》,相比以后我所开的50多节公开课,它太微不足道了,听课人数:全校语文老师加校长有12个人,但即使如此,我也丝毫不敢怠慢,因为它是我在教学中成长的第一步。,我向我校教学水平最高的老师请教,认真记录下老师讲的每一个字,我带上面包在学校图书馆一坐就是一整天,仔细查找有关的资料。为了能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艺术,我甚至联系我的同学,请他们带我到名校,悄悄地站在优秀教师的班外“偷艺”。对我的做法在座的各位肯定不能理解,“就12个人听课?不至于吧!”是啊,我知道,我并 不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但我自小就坚信勤能补拙,笨鸟先飞的道理。我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参加了学校的乒乓球队,第一堂训练课是托球,我怎么都托不好,夜深人静,家家户户熄灯、睡觉,只有我一个人在院子里练球,不时还传出“笃、笃”托球的声音。3下不行,5下不行,妈妈睡了一觉起来叫我快睡,我说一定要托到10下,妈妈劝不下我,去睡了。第二天测验的时候,一个个伙伴,前赴后继,托个三下五下便纷纷败下阵来,我却意想不到地托了106下,得了绝对的第一。当时既高兴又害羞,高兴嘛谁得第一不高兴,害羞呢同学的掌声实在太热烈,老师的表扬太夸张。正是自小培养的勤奋精神,使我12人公开课获得成功。
老师们,我们不可能随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既然要做自己喜欢的事那么难,那就退而求其次,喜欢自己所做的事,快乐工作。在工作中寻找乐趣,每天多一点快乐,笑对人生路应该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二十多年了,面对繁重的教学和管理任务,我用微笑面对,从毕业到现在,我始终都是忙碌的,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休闲。为了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作为一个班级的语文老师,我还要开家长会,还有十二节语文课,参加校高级教师观摩课比赛;为了充实自己,晚上还要参加函授学习。像这样的工作日程是经常性的,很多人看了都觉得累、听了都觉得可怕,自己想想都觉得喘不过气来。所以有些外校的同行常说真想“跟踪”我一天,看那么多的工作是如何安排的。按理说这是一种超负荷的工作,累人累心,但奇怪的是我却不觉得累,这或许是一种成就感,或许是一种充实感,更是面对繁忙事务井井有条,诸多困难迎刃而解的喜悦。现在我们学校的老师都戏称我是“充电器”,因为几天看不到我就好像提不起劲似的,有的人甚至说不只是“充电器”简直是一座发电站,只要有我在,们就有了欢声笑语,浑身就充满了干劲。我并不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苦行僧”,我只不过是个凡夫俗女。了解我的人都知道,我的生活充满了绚丽的色彩。紧张的工作之余,我也写文章投稿,我和你们一样,世界杯、奥运会我会熬夜观战;也沉迷时尚杂志、爱逛街,紧张的工作一点都不影响我快乐的人生,我多方汲取生活的营养,接受艺术的熏陶,性情的陶冶,品行的修炼,其结果便是课堂上信手拈来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化为涓涓细水,滋润孩子们的心田;教学中,随心扮演课文里的人物,亦歌亦舞,亦幻亦真。事业与生活交织成和谐的交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给我的工作增添靓丽的色彩。
老师们,你们可能都知道爱因斯坦解释相对论的故事,只有热爱自己从事的事业,才能使我无论身体多么劳累都觉得快乐。当你以快乐的心态去从事你热爱的事业时,离成功也就只有一步之遥了。
四、爱心是成长源动力
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着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一颗心感动着另一颗心的事业。爱自己的孩子的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作为一个教师就是要作这样一个不平凡的神。我心地善良,爱学生,不忍心伤害任何学生,特别是爱一些长相、智力、人格有缺陷的孩子,我更多了份同情之心、怜悯之心、包容之心。我爱唱宋祖英的那首歌《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而我更喜欢我自己的一句教育感言。“小时候我就是你”,面对班上形形色色、个性迥异的孩子,我不由得想起我的童年。我常想:我曾经就是爱睡懒觉,经常迟到的你;我曾经就是粗心大意、做错习题的你;我曾经就是胆小如鼠,不敢发言的你;我曾经就是莫名其妙,犯乱七八糟错误的你……想着想着,此心同彼心,我心同你心,我和孩子的心就连在了一起。也许爱的教育就是这么简单,将心比心。太多的感人而又难忘的故事我已写在《亲历与随想》教育教学随笔录里。
我爱学生,用真挚的爱心温暖每一个孩子的心田。我会用爱去呵护每一位学生,会为曾经在心理和生理上存在一些问题学生,长大成人后说的最想见到的就是xx老师而百感交集。爱学生应该是所有老师的天性,而善良则是爱的基石。
各位领导,老师们,我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平凡得很多初中同学早已把我忘记,第一次聚会时大家叫不出我的名字,想不起我是谁,甚至连那位同桌的你都对我毫无印象,坚决不承认曾和我立场坚定地划过“三八线”。同样,我所做的事再也普通不过,任何一个敬业的老师都在默默地坚持。站在这个讲台上,我惶恐、不安,但更多地想到的是感谢,这时我才理解几乎所有明星在颁奖典礼上无休止的感谢了,但我还是要真诚地、郑重地重复这份感谢,感谢命运,让我成为一名老师,感谢领导、师傅、同事以及所有关心我的人,让我平庸的生命,因为教学而精彩。我特别要感谢我热爱的孩子们,是他们焕发出我生命的活力,永葆青春的魅力。最后,我用《感恩的心》歌词结束我的汇报:“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在这个欢乐的节日里,我祝大家节日快乐!
第二篇:在快乐中成长
在快乐中成长
木渎藏书实验小学
六年级
曹炜雨
生活中充满了阳光,生活应该是阳光般灿烂的快乐。
在快乐中成长,快乐伴随着懵懂的童年,这就是我认为极好的成长方式,你问我有啥秘诀?那就看以下三个快乐公式吧!
学习=快乐
知识就像是一片汪洋,任你在那浩瀚的海洋里遨游。我酷爱学习已至于废寝忘食了,阅读就是我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环。
在灿烂的阳光下,手中捧着一本书,沐浴着阳光,闻着书本散发出的淡淡的油墨的清香,听窗外小鸟的歌声,风儿的呼唤声,河水的哗哗声。大自然美妙的声音,让我如痴如醉。妈妈为了熏陶我爱读书的品性,在家里的阳台上种满了花花草草,一片绿意,在阳光的墙边安放了一个古色古香的书橱,边上还有一个吊椅。每次坐在吊椅中看书,真就是一件美妙的事。
友谊=快乐
友情使我与她之间互相信任,互相激励。我和她有共同语言,喜欢一样的话题,一样的颜色,有一样的理想,我们在奔往成功的路上,相互帮助,一同前进,路上充满了我们银铃般的欢笑中,似乎我们跑过的地方都留下了我们成长的脚印。
亲情=快乐
拥有一个快乐的家庭是我的幸福,妈妈是那么美丽,有时不禁让我有些嫉妒,她是那样的关心我,每天为我做美味的早餐。爸爸每天工作都很忙,但他还是会在百忙中抽出空来陪陪我和妈妈。每天晚上我们一家都会坐在沙发上聊聊天,谈谈心,那是我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我为我有一个幸福家庭感到无限的快乐。
快乐伴我成长,我愿这快乐一直陪伴着我!
【亮点评析】
内容具体,结构完整,“三个快乐公式”,以小标题形式展示出来,新颖醒目引人。首尾照应,突出“快乐”这一主旨:在快乐着成长才是人生的真谛。
(指导老师:葛老师)
第三篇:在快乐中成长
在快乐中成长
“生本革命我能行”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们是实验小学的小学生,能在这里向大家展示我们在生本革命中的快乐成长经历,感到万分自豪。今天我们演讲的题目是:在快乐中成长。
开幕:翠绿色的幕布缓缓地开启,满树都是鲜艳的故事,校本革命的春风吹进校园,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是快乐的、幸福的。今天,我们磨炼羽翼;明天,我们将搏击长空。
第一幕:我学习,我快乐
提到学习,有的同学也许会皱起眉头,想到的是那摞得高高的作业本和没完没了的唠叨。但是现在,在实验小学的校园里,我们不再觉得学习苦,因为我们把学习看作了对幸福的追求。
课堂上,我们向书本学习,“有趣、高效、幸福”的课堂新模式,让我们在兴趣盎然中收获知识,体味过程,享受幸福。我们不再是知识的容器,我们变成了学习的小主人。语文、数学,音乐、美术,每一门功课都有我们惬意的思绪在飞旋,都有我们快乐的精神在呼喊。
下课了,放学后,我们拥抱生活,向社会学习。学校实施了“无作业日”制度,卷子少了,练习册少了,书包轻了,我们的小腰杆挺直了。老师为我们设计了新颖别致的“素质作业”:看看上学路的店名、广告有没有错别字,给经理提个醒,这是社会实践作业;和小伙伴一起编排课本剧,这是表演作业;还有劳动作业,阅读作业,组织作业,探究作业,爱心作业等等。全面发展的“素质作业”引导我们去了解社会,去思考,去动手和实践。
第二幕:我运动,我快乐
强健的体魄,旺盛的精力,坚强的意志,是我们迎接未来挑战的法宝。秉持着“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我们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把我们的健康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学校把“太极拳”和“太极推手”引进课堂,老师一招一式手把手地指导我们,和着舒缓悠远的民乐,随着鼻尖渗出的汗珠儿,我们渐渐体会到太极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中华武术的独特魅力。
每周五一个小时的“双爱好”体育活动,让我们倍感期待,让我们释放活力与激情。学校为我们安排了十五种活动项目,运动场上如同一个欢乐的海洋。听,腰鼓队的同学们奏出了健康的节奏;看,轮滑队的队员们像小燕子一样潇洒轻盈。
运动让我们充满活力,运动让我们享受快乐;运动铸造我们坚韧的意志,运动打造我们最高境界的民族精神。
第三幕:我活泼,我快乐
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你总是乐呵呵的,那样阳光自信?我总会微微一笑。其实,活泼开朗来自我们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学校为我们准备的艺术爱好的“大餐”可丰盛了:一年级开设了校本课程形体课,训练我们高贵的气质;
三、四年级的口琴课,五、六年级的葫芦丝课让学校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学会两门自娱自乐的小乐器。每周三“双爱好”艺术活动,十三个活动项目任我们选择,我可以在书法组里挥毫泼墨,在合唱组里一展歌喉。流连于琴棋书画之中,陶醉在琳琅满目的艺术世界里,我怎能不开心快乐?
第四幕:我懂事,我快乐
时间的沙漏,滴落成长的足迹,我不再像以前那般骄气,我也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去回报所有关心我和爱我的人。
“孝敬父母”主题活动中,老师让我回忆了为自己成长默默付出的亲爱的爸爸妈妈,他们真的是累了。回到家,我主动承担起洗碗的任务,看妈妈躺下,我悄悄地端洗脚水为她洗脚。那一刻,一向坚强的妈妈流下了欣慰的泪水,她微笑着说:“孩子,你长大了。”
汶川地震消息传来,我们班不仅捐款,还第一个向全校发出捐书的倡议,为灾区的小朋友邮寄去了几千册图书。“灾区的小朋友,别怕,阳光照不进的阴影里永远有我们送来的温暖。”这样的赠语虽显稚嫩,却是我们的心声。
我们心中有爱,我们心怀感恩。爱党、爱祖国、爱家乡、爱父母、爱同胞、爱自然,这些不再是空空的口号,而是发自我们内心的自觉行动。
闭幕:我们就像一粒种子已经萌芽,沐浴在校本革命的阳光下,向着“一流好品德,一身好习惯,一股好精神(创新精神),一种好能力(实践能力),一副好口才,一门好才艺,一生好体魄,一手好书法,一方好人气,一个好成绩。”的 “十个一”目标快步前进。我们人小志气大,我们是文明古都的小使者,我们是城市复兴的后备军。
让明天为我们骄傲,让祖国为我们自豪!
第四篇:在阅读中成长,在收获中快乐演讲稿
2008年是“教师阅读年”,在这不平凡的一年中,所有的教师都积极地投入到阅读学习中,我也不例外。古人言:“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苦吗?我不觉得。相反,在这将近一年的阅读学习中,我有了很多心得,很多感慨,很多发现,很多收获,很多快乐,真是“学海无涯乐相随”。在感慨之余我做了大量笔记,写了十多篇学习心得,现把其中的一些学习心得整理成篇,与大家分享。
1.注重诚信教育。
打开《柳州教师培训读本》,有一个生动的故事,题目是“用诚信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作者是柳州市龙城中学的韦莉老师。我把整个故事细细地读了一遍,边读边想,眼前不禁浮现出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往事。
春季学期我教二年级数学,按学区考试规则规定,二年级期考必须单人单坐,这与一年级期考时的双人双坐有了很大的不同,而上个学期的期考就因为缺少常规性训练,所以有些学生在考试时表现得比较紧张,发挥失常,以致考试成绩不理想。因此这个学期的每次单元小考,我就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单人单坐的训练。可是到哪儿再找一个教室给我的学生们小考呢?正在我感到无奈时,一些学生把座椅移到了桌子的侧端,坐在走道里。立即,所有的学生纷纷效仿,把座椅移到了桌子的侧端,同座成了面对面,邻座成了背对背。看到这一变化,我在称赞之余说道:“真好,大家能想出这个办法,又这么自觉,我想大家一定是很讲诚信的!虽然考试时老师是可以帮着读题,但我希望大家能学着自己读题,养成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同时也要养成认真做事的习惯。所以大家自己读题,认真答卷,好吗?”顿时,教室里静悄悄的,所有的学生都悄无声息地埋头于试卷之中。我担心在我离开时有人会破坏这份安宁,为了检验,我装着有事离开了教室。中间我悄悄地进行观察,教室里依然是那样安静,我满心欢喜。自此,只要是进行单元小考,学生都会自觉地按照这种方法拉开距离来答题,以示自己的诚信。
此事,引起我更多的思考,在诚信方面对学生要有更高的要求和有意识的培养。所以,尽管有些学生在小考时出现很多低级错误,但我都不正面责怪学生的粗心,而是肯定了学生的诚信:“我相信你们没有偷看别人的答案,因为有些同学旁边的人都答对了,他却没答对,说明大家都是靠自己的能力答题的。我希望大家在讲诚信的同时,还要认真努力地学习,在交一份诚信答卷的同时,也能享受获取知识的快乐。”
“诚信是一种美德,是人际交往的基本条件。”我是这样认为,也把这种思想传递给学生,并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韦莉老师的文章使我在培养学生诚信方面有了更高的重视和更多的体会。我常常问自己:“我的教育教学中是否渗透了诚信教育?”
2.尊重学生也是爱的体现。
不断地学习让我有了更多的收获和体会。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有关的篇章中有这样一个案例:重庆某中学初三学生丁X,于2007年4月12日中午从学校教学楼跳楼坠地死亡,丁X的父母以侮辱罪将丁X的班主任汪老师告上法庭。他们认为,汪在丁X自杀前说的“你长得又矮又丑,连坐台都没资格”这句话,深深地伤了15岁丁X的心,导致丁X跳楼自杀身亡。
此案例再次给我敲响了警钟。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偶尔会听到教师比较随意的语言,如:“你这么捣蛋,没人喜欢你,你还活着干吗?”“你这么笨,教牛都会了,教这么久你还不会。”这些含贬义的话语,学生听了心里肯定不舒服,说不定在心里用更恶毒的语言反击呢。当然,多数教师也是“因材施教”,对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所了解的,相信不会造成不良后果。但是,如果我们教师的判断出现偏差,就有可能使自己处于尴尬境地。对此,我有过深切的体会。
我班一名女生听课注意力和学习接受能力较差,为此,我常要对她进行个别辅导。有一次,我教她做计算时她怎么也学不会,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我渐渐失去了耐心,烦躁代替了原有的亲切与温柔,这名女生的眼泪慢慢地流了出来,且越流越多,怎么也哄不停,我只好中断了辅导。此后的一次上课提问,我想给她一次机会,可她站起来不是回答问题,而是泪流满面地哭了起来,根本不理会我真诚的微笑与鼓励的眼神。我和全班同学都愣住了,我只好连声安慰并请她坐下,不敢再把目光对着她,然后继续上课。此后,我只能选择她心情愉快的时候,才敢给她进行个别辅导,在她的眼神对着我并比较自信的时候才提问她。渐渐地,她变勇敢了,不再在进行个别辅导和回答问题时哭了,成绩也有了提高。
是人都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爱护,何况心灵幼小的学生。如果我一直对该女生的态度有一点点轻视或不敬,我想,她不会这么顺利地调整好心态,在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得到提高。“尊重也是一种美德”。再次学习义务教育法,我对“尊重”二字有了更深的认识。生动的案例使我原已放松的心情再一次收紧,我不得不时常问自己:“在尊重这方面我做得怎样了?”
3.注重教育的发展性。
在不断的阅读学习中,我有了更多的收获。
打开《柳州教师培训读本》第82页,主要内容是“现代学生观”。现代学生观认为:第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第二,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第四,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同时对这四点现代学生观作了详注。紧接后面的举例和点评,让我对此四点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再读另一本《引领心灵》中张寿卿老师的一个教学故事《历史题该怎样考》,文章对我触动不小。文中说,中外的历史考试采取两种不同的方法。中国出的历史考题,侧重于考查已发生过的事;而美国和日本考历史时,注重学生的想象和发展,会让学生用“如果”来设想,这种设想具有很大的发展性。看看日本教师出的历史考题:“21世纪如果日本与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开火的远因和近因是什么?如果日本贏了你认为是M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地方?分析之。”多可怕的考题!虽然学生只回答了前面的问题,但足以让我心跳加快。事后,我把我读到的内容和感慨说与家人听,家人也感慨颇多。看看人家的教育,培养出的不仅是历史学家,也是政治家和军事家,更是分析家。我们不得不感叹:“难怪日本的发展速度这么快!”而我们出的历史考题则是:“甲午战争是哪年爆发的?签订了什么条约?割让了多少土地?赔偿了多少银两?……”这样的考题学生即使考得好又怎样?不是成为历史了吗?重要的是把握现在,设想将来。
是的,现代学生观不是说“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独特的人,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人,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吗?为何教师要居高临下地去考学生的记忆和学习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具有独立意识、正在发展中的人呢?这说明我们的教育制度还需要完善。可喜的是,这种情况正在完善。上学期二年级数学期考中就有“说出理由”的要求,只可惜又附加了“标准答案”,以致只要偏离了“标准”,再精彩的答案也被否定。此后,在工作之余我常反省:“我的教育是否注重了学生的发展性?”
类似学习体会多多。学习笔记中有感慨,有深思,有发现,有收获。而学习的过程本就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因为,我的学习是一种“成功”。“成功使人快乐,在快乐里再创成功”。这是规律,我想:只要不断学习,我就会有许多收获,收获使人愉悦、幸福。我相信所有正在学习的人也和我一样,在学习中成长,在阅读中收获。
第五篇:教师演讲稿:在反思中成长
教师演讲稿:在反思中成长
教师演讲稿:在反思中成长
所谓反思就是反省,就是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正因为孔子的一生秉承着这样的反思习惯,才集大成于一身,成为至圣先师、儒家文化的创始人。纵观历史,大凡卓有成就的人物,无不在反思中进步的。汉武帝一生征战无数,弄得百姓苦不堪言。晚年的他,在悯忠台上的落泪,让百姓原谅了他,历史也成就了他;现代着名文学家巴金,在他的忏悔录中的文字,不得不让人对这位老人尊敬、折服,他的人格在反思中、忏悔中提升到了另一个高度;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的一跪,更是让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得到全世界的尊敬和肯定„„
在反思中,我们将不断地在人生中超越自我,成就自我。作为老师更应该将反思作为教师职业成长的重要方式。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来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有助于完善今后的教学,拓宽专业视野,达到理想的专业发展高度,使自己茁壮成长起来。
我算不上取得一定成就的人,但在教育教学中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从我们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能逐渐成长为济宁市教学能手、济宁市杏坛名师,毫不保留地说,我的成功法宝之一就是坚持反思。最能见证我反思的就是我耕耘了9年的博客,一千多篇博文就是我不断反思的足迹。
期末考试班级语文成绩不如同级部班级,我反思原因;参评优质课比赛,我没有名列前茅,面对挫败后的心情失落我用反思来激励自己;面对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我反思如何改进怎样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面对大班额下的教学怎样才能实现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学有所进,怎样以生为本,怎样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这些都让我陷入深深的思索,在思索中不断实践探究;在这样一次次的反思中,我不断寻求解决办法。每隔一段时间,我还会把反思的认识记录下来,形成随笔,深化自己的思考,构建我自己的思维体系。
作为一名智慧的教师,仅仅有反思也是不行的。荀子在劝学中说到:“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矣。”我们要将学和思结合在一起,因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有困惑要反思,有挫败要反思,有成就更要反思,在学思结合中,我一路行走,且行且思,铸就自己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