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长江日报社实习报告
今年寒假,我去了长江日报社实习,从二月一号到二十三号,这半个多月的实习,是我第一次真正地走出学校,走进了媒体单位。期间,诸多的辛苦和打击让原本就自尊心比较强又并不是很能吃苦的我想要退却,但在最后一天,拿到报社记者给我写的实习鉴定的那一瞬间,我发自内心感到满足。
上大学已经一年半了,平时,在学校也有过不少的实践,一直感到自己学的东西太少,想真正地进入到媒体中体验一下,所以,今年在放寒假之前,我就想办法联系了长江日报的一个姓谌的记者,当时,我不知道媒体接受实习生的条件会不会很严,再加上我对自己并不是很自信,所以一直很担心被拒绝,幸运的是那个记者当时告诉我,他可以接受实习生。
一月二十八号,我们期末考完最后一门,这时离我去报社报名的时间已经有半个多月,这时离春节也只有14天,时间太短,再加上又没有一个正式的推荐信,跟报社记者非亲非故,所以很迷茫,身边的同学一个个都拖着行李回家了,而我实习的事有没有着落,学校寒假留校住宿的事也没确定,心理压力随之而来。二月一号那天,带着一颗忐忑的心,我再次来到长报报到,叩开谌记者位于采编大楼9楼摄影室的办公室,再次让我感觉幸运的是,不知道是不是听到我说春节之后还会坚持过来,或者是因为我的态度特别诚恳,总之,他还是把我留下来了。
实习的第一天,带我的记者(以下称他为“老师”)介绍了另外一名叫黄思思的实习生跟我认识,说是要跟着她学习,也许是因为两个人名字是一样的原因,这个武汉大学准硕士生让我感到特别地亲切,同时,也特别欣慰,因为不用独自面对在我眼中非常“苛刻”的“老师”。
第一天的工作很简单,长江日报集团有一个叫做《长江月报》的内部刊物,主要就是就每月的长江日报上比较好的新闻作品进行盘点,因为这个刊物主要是赠与报纸的广告客户看的,所以写的东西必须非常正面,这样对报纸争取广告客户有很大帮助,我们所做的,就是在报社的资料室翻看二月份的长江日报,先是找报纸上的那些好的作品,再进行分析,就作品来写大概每篇1000字的稿子,发给老师。中午从11半点到下午2点,是午饭时间,资料室锁门,我们出去吃午饭。
我参与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就报纸上“关于史上最牛的小学”的那篇报道拟大概十来个问题(主要是针对写稿记者的提问),在“上班”的第一天,我拿出来十足的劲头来完成这个任务,花了两个多小时,把这一系列的报道看了一遍并按照平时在学校采访的思路拟了十个问题,结果拿给老师看时,还没有说一半,就被老师打断,说是问问题的方式很有问题,过于开放,他需要的是闭合式的问题,所以,我第一次的表现算是很失败了。
这样的工作做了两天之后,第二天下班之前,老师给我们布置了这个寒假最辛苦的一个任务,因为他是负责报社新闻策划的记者之一,又主要是面向教育线,他就让我们两个人,花两天的时间,趁武汉个中学高三学生还在校补课的机会,了解他们目前的学习、生活、心理状态,调查面要广,要覆盖武汉各级高中,文理科、男女生、武汉三镇等各个方面都要顾及到,当然,调查的学校、设计的问题等一干细致的问题都留给我们自己去完成。
2月3号,我们来到了武汉二中,这是武汉市的一所数一数二的高中,因为是黄同学的母校,在没有采访证、没有介绍信的情况下,我们有些大胆的走进了高三老师的办公室,因为很显然的是,一个个地去采访效率低不说,还极有随时被学校保安以扰乱校园秩序的名义赶出的危险,而在高三老师的办公室,又遇见了黄同学高中时期的很多老师,这样一来,事情就变得简单了不少,老师帮我们抓了十来个学生,直接采访了之后再放回去上课。
但接下来的就没有那么简单了,在特别是在市十六中采访时,处于各方面的考虑,在了解了我们的来意之后,政教处的老师委婉但是坚决地拒绝了我们的请求,理由是学生太腼腆,还是去采访重点高中的学生比较适合,之后,我们还在实验中学更大的碰了钉子--门口保安拒放行……
没有办法,只有等学生放学之后,利用他们那可怜的午餐时间来抓一个是一个,第一天的采访很惨淡,两个人才做了不到三十份调查,离要求一百二十份有很大的差距。
第二天,又去了位于武昌的水果湖高中、武汉大学附属高中和汉阳的十五中、钢城四中……
三天之后,两人一共做了大概七十份调查,对于这样的人数,老师觉得人数可以了,所有的调查完成以后,就是整理了,我们各自花了半天的时间打出电子稿,并对各自的提问和搜集到得答案进行分析,比如,你觉得你对高三生活节奏是不是可以很顺利地适应?你是不是可以接受媒体的考后心理咨询会?有多少人认为可以顺利适应或者可以接受,对此,分析出报纸有没有必要针对考生搞心理咨询会,什么时候比较适合,要注意哪些问题等等。
第二个星期一,和黄同学一起去报社交差,三天的辛苦,也不知道会得到什么样的评价,老师看了我们的调查后,先是把我们的采访调查的过程问一下,然后就就我们整理出的报告,提出了很多问题,一边问,一边不停的那笔在纸上画画点点,大概三个小时的讨论,一份针对武汉市高三学生安排的包括很多环节在内的考后活动策划以非常明晰的面貌呈现出来了,这让我有些新奇了,做新闻除了找线索写稿子以外还有别的能力需要锻炼。
春节过后再去上班时,黄同学因为要准备三月份的考试就回家了,少了一个人作伴,干什么都倍加谨慎,这时,我独自写了两篇月报上需要的稿件,并且第一次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心理上,多少有些安慰。
2月10号,老师匆匆忙忙地到7楼资料室找到我,说,柳思,你,赶紧的,去图书大世界帮我买几本书!他跟我说了打工皇帝唐骏次日将来武汉的消息,于是,又是连续一天的奋战,11号,我绕着汉口转了半圈,在市委的会议和报社奔波……这一天,我唯一一次享受到了在报社“加班”到晚上十点的超级待遇。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半。
二十几天的实习下来,酸甜苦辣的体验一大堆,各种美好的、令人伤心的情感交杂,身心俱疲,被灰暗了意志的时候,也会有一些小小的感动,生活上遇到的各方面的困难比想象中的大,工作中,一次次遭到小小的打击,但一次次一笑而过,学到的待人接物方面的东西比新闻专业上的要多,没有让自己的业务有多大的提高但是意外的把自己变得更加坚强,这一次短期的经历注定不会单纯因为它是我的第一次社会实习经历而记忆深刻,要珍藏的不仅仅是探索和新奇的目光,还有那些泪水。
第二篇:长江职业学院大学生实习报告
长江职业学院大学生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通过钳工实训培养学生掌握钳工基本操作技能,正确使用各种工具、熟练掌握量具 的使用方法,划线基本原理和钳工锯、锉、钻孔的操作方法。
二、钳工的基本操作
钳工是主要手持工具对夹紧在钳工工作台虎钳上的工件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它是 机械制造中的重要工种之一。钳工的基本操作可分为:
(一)辅 助 性 操 作 即 划 线,它 是 根 据 图 样 在 毛 坯 或 半 成 品 工 件 上 划 出 加 工 界线的操作。(二)切 削 性 操 作 有 錾 削、锯 削、锉 削、攻 螺 纹、套 螺 纹。钻 孔(扩 孔、铰孔)、刮削和研磨等多种操作。(三)装 配 性 操 作 即 装 配,将 零 件 或 部 件 按 图 样 技 术 要 求 组 装 成 机 器 的 工 艺过程。(四)维 修 性 操 作 即 维 修,对 在 役 机 械、设 备 入 行 维 修、检 查、修 理 的 操 作。
三、钳工工作的范围及在机械制造与维修中的作用
(一)普通钳工工作范围
1、加 工 前 的 准 备 工 作,如 清 理 毛 坯,毛 坯 或 半 成 品 工 件 上 的 划 线 等 ;
2、单 件 零 件 的 修 配 性 加 工 ;
3、零 件 装 配 时 的 钻 孔、铰 孔、攻 螺 纹 和 套 螺 纹 等 ;
4、加 工 精 密 零 件,如 刮 削 或 研 磨 机 器、量 具 和 工 具 的 配 合 面、夹 具 与 模 具 的 精 加工等。
5、零 件 装 配 时 的 配 合 修 整 ;
6、机 器 的 组 装、试 车、调 整 和 维 修 等。
(二)钳工在机械制造和维修中的作用
钳工是一种比较复杂、细微、工艺要求较高的工作。目前虽然有各种先进的加工方 法,但钳工所用工具简单,加工多样灵活、操作方便,适应面广等特点,故有很多 工作仍需要由钳工来完成。如前面所讲的钳工应用范围的工作。因此钳工在机械制 造及机械维修中有着特殊的、不可取代的作用。但钳工操作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 率低、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四、锉销及其注意事项
1
长江职业学院大学生实习报告
(一)锉削加工的应用 用锉刀对工件表面入行切削加工,使它达到零件图纸要求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 度,这 种 加 工 方 法 称 为 锉 削,锉 削 加 工 简 便,工 作 范 围 广,多 用 于 錾 削、锯 削 之 后,锉削可对工件上的平面、曲面、内外圆弧、沟槽以及其它复杂表面进行加工,锉削 的 最 高 精 度 可 达 IT 7-IT8,表 面 粗 糙 度 可 达 Ra1.6-0.8µm。可 用 于 成 形 样 板,模 具 型腔以及部件,机器装配时的工件修整,是钳工主要操作方法之一。
(二)锉刀
1、锉 刀 的 材 料 及 构 造 锉 刀 常 用 碳 素 工 具 钢 T10、T 12 制 成,并 经 暖 处 理 淬 硬 到 HRC6 2 ~ 6 7。锉刀由锉刀面、锉刀边、锉刀舌、锉刀尾、木柄等部分组成。锉刀的大小以锉刀面 的工作长度来表示。锉刀的锉齿是在剁锉机上剁出来的。
2、锉 刀 的 种 类 锉 刀 按 用 途 不 同 分 为:普 通 锉(或 称 钳 工 锉)、特 种 锉 和 整 形 锉(或 称 什 锦 锉)三 类。其中普通锉使用最多。普通锉按截面形状不同分为:平锉、方锉、圆锉、半圆锉和三角锉五种;按其长度 可 分 为 : 1 00、2 00、250、3 00、3 50 和 40 0 mm 等 七 种 ; 按 其 齿 纹 可 分 为 : 单 齿 纹、双齿纹(大多用双齿纹);按其齿纹蔬密可分为:粗齿、细齿和油光锉等(锉刀的 粗 细 以 每10mm 长 的 齿 面 上 锉 齿 齿 数 来 表 示,粗 锉 为 4~ 1 2 齿,细 齿 为 13 ~ 2 4 齿,油 光 锉 为 30 ~ 3 6 齿)。
3、锉 刀 的 选 用 合 理 选 用 锉 刀,对 保 证 加 工 质 量,提 高 工 作 效 率 和 延 长 锉 刀 使 用 寿 命 有 很 大 的 影 响。一般选择锉刀的原则是:(1)根 据 工 件 形 状 和 加 工 面 的 大 小 选 择 锉 刀 的 形 状 和 规 格 :(2)根 据 加 工 材 料 软 硬、加 工 余 量、精 度 和 表 面 粗 糙 度 的 要 求 选 择 锉 刀 的 粗 细。粗锉刀的齿距大,不易堵塞,适宜于粗加工(即加工余量大、精度等级和表面质量 要求低)及铜、铝等软金属的锉削;细锉刀适宜于钢、铸铁以及表面质量要求高的 工件的锉削;油光锉只用来修光已加工表面,锉刀愈细,锉出的工件表面愈光,但 生产率愈低。
(三)锉削操作
1、装 夹 工 件 工件必须牢固地夹在虎钳钳口的中部,需锉削的表面略高于钳口,不能高得太多,夹持已加工表面时,应在钳口与工件之间垫以铜片或铝片。
2
长江职业学院大学生实习报告
2、锉 刀 的 握 法 正确握持锉刀有助于提高锉削质量。(1)大 锉 刀 的 握 法 右 手 心 抵 着 锉 刀 木 柄 的 端 头,大 拇 指 放 在 锉 刀 木 柄 的 上 面,其 余四指弯在木柄的下面,配合大拇指捏住锉刀木柄,左手则根据锉刀的大小和用力 的轻重,可有多种姿势。(2)中 锉 刀 的 握 法 右 手 握 法 大 致 和 大 锉 刀 握 法 相 同,左 手 用 大 拇 指 和 食 指 捏 住 锉 刀的前端。(3)小 锉 刀 的 握 法 右 手 食 指 伸 直,拇 指 放 在 锉 刀 木 柄 上 面,食 指 靠 在 锉 刀 的 刀 边,左手几个手指压在锉刀中部。(4)更 小 锉 刀(什 锦 锉)的 握 法 一 般 只 用 右 手 拿 着 锉 刀,食 指 放 在 锉 刀 上 面,拇 指放在锉刀的左侧。
3、锉 削 的 姿 势 正确的锉削姿势、能够减轻疲劳,提高锉削质量和效率,人的站立姿势为:左腿在 前 弯 曲,右 腿 伸 直 在 后,身 体 向 前 倾 余(约 10°左 右)重 心 落 在 左 腿 上。锉 削 时,两腿站稳不动,靠左膝的屈伸使身体作往复运动,手臂和身体的运动要相互配合,并要使锉刀的全长充分利用。
4、锉 削 刀 的 运 用 锉削时锉刀的平直运动是锉削的关键。锉削的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种。推动 主 要 由 右 手 控 制,其 大 小 必 须 大 于 锉 削 阻 力 才 能 锉 去 切 屑,压 力 是 由 两 个 手 控 制 的,其作用是使锉齿深入金属表面。由于锉刀两端伸出工件的长度随时都在变化,因此两手压力大小必须随着变化,使 两手的压力对工件的力矩相等,这是保证锉刀平直运动的关键。锉刀运动不平直,工件中间就会凸起或产生鼓形面。锉 削 速 度 一 般 为 每 分 钟 30 ~ 6 0 次。太 愉,操 作 者 容 易 疲 劳,且 锉 齿 易 磨 钝 ; 太 慢、切削效率低。
(四)平面的锉削方法及锉削质量检验
1、平面 锉 削平面锉削是最基本的锉削,常用三种方式锉削:(1)顺 向 锉 法 锉 刀 沿 着 工 件 表 面 横 向 或 纵 向 移 动,锉 削平面 可 得 到 下 正 直 的 锉 痕,比较美观。适用于工件锉光、锉平或锉顺锉纹。(2)交 叉 锉 法 是 以 交 叉 的 两 个 方 向 顺 序 地 对 工 件 进 行 锉 削。由 于 锉 痕 是 交 叉 的,容易判断锉削表面的不平程度,因此也容易把表面锉平,交叉锉法去屑较快,适用
3
长江职业学院大学生实习报告
于平面的粗锉。(3)推 锉 法 两 手 对 称 地 握 着 锉 刀,用 两 大 拇 指 推 锉 刀 入 行 锉 削。这 种 方 式 适 用 于 较窄表面且已锉平、加工余量较小的情况,来修正和减少表面粗糙度。
2、锉 削平面 质 量 的 检 查(1)检 查平面 的 直 线
度 和平面 度 用 钢 尺 和 直 角 尺 以 透 光 法 来 检 查,要 多 检 查 几 个 部位并进行对角线检查。(2)检 查 垂 直 度 用 直 角 尺 采 用 透 光 法 检 查,应 选 择 基 准 面,然 后 对 其 它 面 进 行 检 查。(3)检 查 尺 寸 根 据 尺 寸 精 度 用 钢 尺 和 游 标 尺 在 不 同 尺 寸 位 置 上 多 测 量 几 次。(4)查 表 面 粗 糙 度 一 般 用 眼 睛 观 察 即 可,也 可 用 表 面 粗 糙 度 样 板 进 行 对 照 检 查。检
(五)锉削注意事项
1、锉 刀 必 须 装 柄 使 用,以 免 刺 伤 手 腕。松 动 的 锉 刀 柄 应 装 紧 后 再 用 ;
2、不 准 用 嘴 吹 锉 屑,也 不 要 用 手 清 除 锉 屑。当 锉 刀 堵 塞 后,应 用 钢 丝 刷 顺 着 锉 纹 方向刷去锉屑;
3、对 铸 件 上 的 硬 皮 或 粘 砂、锻 件 上 的 飞 边 或 毛 刺 等,应 先 用 砂 轮 磨 去,然 后 锉 屑 ;
4、锉 屑 时 不 准 用 手 摸 锉 过 的 表 面,因 手 有 油 污、再 锉 时 打 滑 ;
5、锉 刀 不 能 作 橇 棒 或 敲 击 工 件,防 止 锉 刀 折 断 伤 人 ;
6、放 置 锉 刀 时,不 要 使 其 露 出 工 作 台 面,以 防 锉 刀 跌 落 伤 脚 ;
五、这次实习的流程
第 一 步 : 将 一 根 长 度 为 80mm 的 铁 棒 经 过 锉 刀 锉 出 一 个 正 六 棱 柱 ; 第 二 步 : 将 一 块 长 度 为 7 0mm 厚 度 为 3m m 的 钢 板 中 央 用 凿 孔 刀 凿 出 一 个 大 小 与 那 正六棱柱大小相吻合的正六变形的孔; 第三步:最后将已经锉好的正六棱柱铁棒与用凿孔刀凿出正六边形的孔的钢板进行 来回穿入,如果相吻合即符合这次钳工实习任务的要求。
六、这次实训心得
经 过 这 次 钳 工 实习,我 在 这 方 面 学 到 很 多 的 东 西。对 “钳 工 “这
一 新 的 名 词 有 了 更 进 一步的了解,钳工的含义:手持工具对金属进行切削加工的操作。在这之前,我的 确是对钳工没有一个定性的概念,只知是指那个方面,可是就是说不清楚,到现在 总 算 是 弄 明 白 了。还 有 就 是,我 不 光 真 正 意 义 上 的 把 这 个 “钳 工 ”二 字 的 含 义 弄 清 外,
4
长江职业学院大学生实习报告
还学到很多这方面的技术,就说这次钳工实习的内容是做一个六角螺柱吧,真可谓 是 不 要 以 为 看 似 它 很 简 单,可 是 当 你 真 正 意 义 上 去 做 时,你 就 会 发 现 做 它 的 艰 辛 了。在刚邻了做工物料时,还喜气洋洋的,不就是叫锯一小段螺母大的料出来吗?哎,这个简单,我一拿到就想开始锯割了,这时被老师叫住了,听完指导老师的细心讲 授 后,方 知 是 它 并 不 是 一 个 的 “锯 割 ”,它 是 必 须 按 一 定 的 规 格 做 的。如 果 一 旦 尺 寸 没 有 选 对,这 将 会 费 很 多 的 工 时 的,我 们 所 要 锯 割 的 是 一 个 长 为 60mm 厚 度 为 3mm 的钢质物料。我也说不上自己花了好多的工时,好不容易才把这下物料规格确定下 来,总是害怕出了差错。确定好后就的开始锯割了,到现在我才真正意义上的体会 了,什 么 才 叫 着 “只 要 功 夫 深,铁 棒 磨 成 锈 花 针 ”的 道 理,我 总 觉 得,我 还 不 断 的 为 之 “卖 命 ”的 锯,可 是 总 感 觉 它 锯 不 掉,可 以 这 么 说 吧,我 也 不 知 又 花 了 好 多 的 工 时,好不容易才把它锯割下来,这次一看自己的那手,起了好大个水泡,当时还不觉得 它有好痛,到做工完后才发现它痛的真的专心。在这实习中,我还遇到一个大问题是在对基本成形的螺柱上钻孔时,总是没有信心 把这个孔钻好,总是害怕钻不好,如果要是钻歪了,那就是可能导致整个螺母看上 去不美观了,还有一点就是有点担心,这个麻花钻会不会一不小心跑到我手上来。我考虑很长一段时间,到最后还是打算按指导老师所述,细心的试试。当我真正动 手 实 践 时,现 它 并 不 是 想 象 中 的 那 么 难 的,多 时,得 毫 不 尽 的 就 把 孔 钻 “好 了 ”,发 不 觉 拿 来 一 看,这 才 发 现 已 不 知 把 孔 钻 歪 到 那 去 了。这 才 真 正 意 义 的 明 白 “理 论 与 实 践 的 结 合 ”并 不 是 想 象 的 那 么 简 单 的。经过这接近一个星期的钳工实习,我学到的和体会到的都是无法从课堂上和老师那 儿能够得到的,什么才叫做“实践出真知”不管你的理论学的再好,如果要是你的 实践能力差了,这都将是无济于事的。我相信自己经过这次钳工实习,将会在很大 意义上为自己接下来的“车工”和“焊工”实习做下坚实的铺垫
第三篇:日报社实习心得体会
日报社实习心得体会
有的同学在日报社参加了实习,并从中收获了很多实习心得体会,下面一起去看看吧!
日报社实习心得体会1
从7月16日到8月1日我在**日报社进行了为期十五天的实习。短短的实习期虽然出去采访的次数并不多,但阅历倒是增加不少,应该说留心处处皆学问,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很多学问。发觉书本所讲的理论与实践多少是有距离的,我们学生要在实践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起来并不是容易的事。只有真正经历过亲身感受过才知道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而经过了四次的外出采访,有顺利接受采访的,有被拒绝采访的,事后都是受益匪浅的。以下是我的实习报告总结:
书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校就知道做记者人际很重要,一个良好的人际网,以及相关的新闻素质是很重要的,但运用到实际,要做到得心应手就不容易了。
遵循新闻的事实性,客观性,针对不同的读者群进行换位思考。
吴记者把我和另外一个实习生叫到他面前,在网上随手找了一篇报道让我俩看,我们睁大眼睛看,是关于学校的一篇研究报道,看完了新闻我俩面面相觑却不懂有什么看头。吴记者就说你们要尽力利用周围身边的所有资源获取新闻,做自己熟悉的领域。就像现在从你们的学校出发,从自己的最方便的出发。看这新闻你们觉得有什么可以做?我们依然沉默。你们首先必须遵循新闻的事实和客观性,然后想想我们这份报纸是什么人群看得多,你们自己还想从这消息事件知道什么,也站在他们的立场
去想想他们还想知道什么,进行这样一个换位思考。在吴记者的引导下,我们从这消息找出还可以报道的东西,然后联系新闻当事人,开始着手实习的第一篇新闻。
做自己熟悉的领域,不断提高自我交际能力,扩大交际圈
因为是放假时间联系不到学校教授,我们的采访一时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报社吴记者意味深长地对我们说:现在科技这么发达,电脑,电话,身边的所有人都可以发生作用。再说你们是学生,本来就具有得天独厚的便捷,发散人力去干吧,没有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后来经过多方面真的就是联系上了教授。
其实当记者真的需要很大的交际圈,有丰富的信息资源才可以尽快尽量准确的办好事情。就像一篇报道,你可以找到相关的新闻对象,根据六人认识论人传人,以一传十,十传百,你很快就可以找到最需要的对象。而一个至关
重要的人甚至可以使你的采访得心应手。我们就尝试过,因为是记者的身份而遭受采访拒绝,而老记者通过某个有点权力的朋友帮忙,我们最终还是可以进行采访获得了需要的新闻信息。当然人际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是很重要的,而对于记者来说更加是重中之重。
扩展思维,从点延伸
主任拿起我身边的报纸,没看多久就叫我到他跟前,说发现有新的材料可以写。他说报道说还有很不全面的地方,我们可以补充这些消息作为新闻,还是会有很多读者关注。这是关于湛江节能灯的同一篇新闻,我看完了就把报纸扔到一边了。而主任却看到了可以写的新闻,就是新闻敏感,就是经验?对于自己目光狭隘我真的无话可说,问了主任很笨的问题:怎么发现新闻?主任就说,留心处处皆学问,我们就要做别人所没有的。学会扩展思维,从点延伸。
好一个处处留心,做别人所没有,因为主任的仔细观察,我是写了两篇跟
踪报道,如果不是主任慧眼识珠恐怕这消息就会随着报纸一起沉默,成了没有的东西。其实我们也可以做到,这不只是经久沙场的老记者才可以做到的。问题在于自己有没有去动脑,有没有用实际行动去证明。看这新闻就要懂得从新闻找新闻,查缺补漏都可以派上用场。
生活精神:工作就是生活,细心一点记录会发现生活里有很多学问。
急转弯把握时机,改错都可顺带新消息
因为是电话采访的缘故,登出来的新闻人物的一些个人资料与实际有点出入,当事人的父亲打来投诉电话,当时自己却不知道如何解决心里生怕被骂。无奈硬着头皮寻求老记者的帮忙,谁知老记者轻快的说:没事阿,用不着登什么更正消息,你应该再联系当事人,希望获取新的消息,然后在新的报道里重声一下就行啦。看到我紧张的样子他还补充一句:不用紧张,错误是有的,有时候可以将错就错,这不又可以有新
闻出来了,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真的想不到可以通过这样一个途径去解决错误报道的问题,更加想不到还可以顺带出新闻。发觉解决问题只要用心去想,还是有很多办法的。这是一堂很好的课。在接下来的报道我也几乎是竭尽全力,尽力把这则意外的新闻写好。
铁倒了也要抓一把沙
由于没有做好相关的程序采访没有顺利完成,消息只获得一部分。见我们无精打采的样子陈记者告诉我们,虽然没有获得完全的消息,但还是有大部分消息的,可以根据这些材料,换一个报道形式,比如本来是深度报道的就变成图片新闻。记住,就算铁倒了也要抓一把沙,没有任何事可以做到完美,记者采访就肯定会遇上很多的闭门羹,你们要慢慢适应,只要尽力了就好了。
后来我们回到报社根据所有的材料整理好还是写出了一篇消息,得到市民的良好反响。跌倒了也要做一把沙,我想不到在采访写稿子的时候这句话也
会用得上。在生活中难免就会有不如意,而在经历风雨之后或者失败后,勇敢的人总是可以站起来的。站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铁倒也不是一件可笑的事,铁倒了可以站起来,可以从失意中意识到什么,可以知道自己的不足,可以成长成熟,我想这就是那一把沙。
从领导看阶层性,当好记者一项重任务
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我们报社陪同领导慰问军团。第一次如此接近领导,而我深深的感受到形式主义的泛滥。领导们的稿子都是千篇一律,我们记者的到来也不是为写什么稿子,一电台老记者就说这类性会议我们陪同就够了,稿子就写一百来字。后来才发觉自己最大的作用就是陪领导喝酒,而我们却不得不喝,真的很无奈。然后我们当女记者更加难,因为没有人会护着我们,而往往也是首要对象,那时候真的不得不自己去面对。社会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可能都合自己的心意,在遇到一些自己
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时,自己就要懂得如何迎合这个社会,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日报社实习心得体会2
今年暑假,怀着期待的心情到我们市里的报社实习,在这宝贵的一个月的时间里,通过老师的帮助,我不仅对专业知识有了更为深刻地了解,同时也学到课本外的实践经验。这些收获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使我受益匪浅。
第一天到日报要闻部报到时,心里有点忐忑不安,看到编辑记者来来去去的忙碌身影,不知该从哪里入手。随手在桌上拿了份报纸看起来。可是报纸总有看完的时候,无聊加透顶。指导我的老师可能因为有点亲戚的关系对我还是比较热情的,对我的鼓励和帮助。可能是因为自己性格的原因,没有跟其他老师进行很好的交流,其他老师的不冷不热让我有些压不过气来。在这方面,回家后我有过深刻的反省,但总好像走不出这个关卡。
从自身方面,首先,实习不是被动的学习,在实习岗位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创造性的发挥,和实习单位多多交流,成功转换角色的方法。二是要给自己定好位,在态度上要把自己当成学生,虚心求教;在新闻采访时要把自己当成一个工作人员,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争取多写新闻,多发新闻,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三是要多动手写,做记者必须腿勤,笔勤,一个新闻要跑上大半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然后组织稿件,同时自己要主动动键盘写稿。四是工作要认真扎实,做要做到最好,让读者能够更快更易得到最新的消息。
从新闻专业知识方面,我有几点感触:
一、对于新闻的敏感性
对于地方媒体记者而言,生活,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风平浪静的,缺乏冲突的,在平常甚至庸常的生活中去做新闻,似乎是很多记者不得不面对的现
实。在这种情况下,记者的新闻敏感性、新闻发现力、判断力显得特别重要。
新闻源于发现,发现源于敏感,没有敏感,一切将无从谈起。新闻敏感从何而来呢?一要提高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掌握各方面的丰富知识;二要广泛接触实际,了解实际工作中的情况;三要学会比较,有鉴别才有发现;四要随时随地处于采访状态之中。
二、关于新闻题目
简练而贴切,要出彩。题目是新闻的脸面,倘若下一番功夫斟酌,推敲出一个精彩的题目,新闻将会更吸引人,更加具有传播效果,每次写完通讯、消息,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写标题。总是想写出一个出彩的标题,以至于很多时候普通的题目也在思维之外。遇到这样的麻烦,总是会把问题丢给老师。尽管已学过新闻标题的写法。
为此,我查了一下网上的资料,标题的要求第一个是准确,第二个是简约,如何做到新闻标题的准确与简约呢?
现在一般性的标题,消息标题主要是以主题和辅题。为了方便现在繁忙的人群,消息的主题一般以实题为主,让读者能够很快的了解消息的主要信息。假若主题为虚题,也会加上个辅题,以提高消息标题的准确性。对于通讯一般也以实题为主,有时也会以虚题为主题。
三、关于通讯与消息的区别
在写人物通讯周汉高时,经老师指点在通讯的开头部分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误将消息的导语强加到通讯上,写成既不像通讯也不像消息的样式,使得通讯的特点完全没有突出出来。通讯不需要把它的每个点都举出例子,要抓住重点来写例子,例子要简短而有力,将通讯的点归纳起来,抓住重点,将不重要的点结合到其他点上,事例要有针对性,且将事例简要归纳,有些事例可以一笔带过,有些事例用典型事例来写。
四、关于会议新闻
会议新闻把握重点,首先将会议内容重点讲一下,接着是主要领导的讲
话,再其次人员的讲话。主要领导的讲话要比其次人员的讲话详细,突出重点。其次再会议内容方面,讲清楚会议要求、会议目的。另外,关于会议的参与人员,如果是市领导,要讲清楚召开会议的人员,如果不是市领导,可以一笔代过,甚至省略不写,只要将出席人员、出席部门讲清楚。
对于地方报纸报道省级电视电话会议,首先记录的时候要抓住重点,谁的话比较重要就要主要记谁的话,对讲话也要技巧性地记录,抓住它的核心词、关键词。在写作的时候,要把地方的内容突出出来,省级不必重点写。
记者跑会议是不可避免的,但泡会议只能的来呆板的书面材料,赶场子也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拿来材料,鼠标一点,新闻一篇,大名一签,读者爱看不看丢在一边,有人形容这样的记者为会议记者、材料记者,会议报道再多,也出不了精品杰作来。
会议新闻的报道既易又难,容易 的是,对会议新闻的报道只要按照模式行事:会议程序+出席会议的重要人员名单+领导讲话+会议主题的相关内容=会议新闻。这类模式会议新闻,审稿少麻烦,既轻松省事又有把握见报。然而这样的会议新闻往往千人一面,枯燥无味,成为读者不想看的新闻。要让会议新闻的报道出彩,则是老大难问题。
在这次实习期间,我跟老师共同合作了 篇文章,这对我来说既是鼓励也是鞭策。这次实习让我增长了业务知识,体会到了新闻采写的艰辛,提升了自己的新闻素养,而且增长了见闻,锻炼了自我,为我接触社会搭建了平台。在新闻采写方面,我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自己的新闻敏感性和社会责任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实习不过一个月,回头看看,它几乎等同于我大学两年的宽度。我真心的感谢报社的每一位前辈,特别是手把手带着我的亚军老师。这段难得的经历,让我看到了今后的奋斗目标,必将充实我今后的人生。
日报社实习心得体会3
实习真的很快,现在回想起来好像昨天还在报社里。还记得我第一天去的样子,好不容易找到了去的路线,好不容易挤上了拥挤的公交车,好不容易找到了报社,又好不容易得找到了老师,不过一切都是顺利的。
这可以说是我第一次真正的进入社会,当我走进办公室的时候真的很紧张。大家都做自己的事情,当我进去的时候只是礼貌性得看我一眼,好一点的给我一个微笑。我不尴不尬得走到老师面前等候发落。不出意外得第一天的任务就是看报纸。
第二天我有了自己的办公桌,我以为我也正式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了,可是我想错了。一连几天我都是在无所事事中度过的,偶尔老师给我一个任务,哪怕是很小的任务我都大动干戈,搞的发生什么重大事件一样。
第一个星期真的如噩梦一般。在办公室里你会感觉自己完全是多余的,没有人会理你。而且老师们在你面前侃侃而谈,但是任是没有你插嘴的份,第一个星期就在这么浑浑噩噩中度过,当时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完了!完了!这个暑假完了,难道每天在这里做空气。那还不如回家。说真的,我真的有想过不干了,回家算了。
但是所谓绝处逢生,坏到了极点就不可能再坏下去。第二个星期因为报社的活动较多,慢慢得和老师们熟络起来,但是一般来说我还是大气不敢出的那种。说到我的老师那可不得了啊,在我进去以后不久她们三个就组成了太太理财团,有了一档专栏叫太太理财经。在这么强大的老师团里沃的压力可想而知啊。最后还是小l老师开口了:你多看看基金的东西啊。熟了以后可以帮我写基金的文章。听到这个消息真的是煎熬了多年的农民听到了解放的消息般振奋人心啊。我终于可以有事情做了!
但是天下哪有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啊。要写文章可以,那必须了解基金的
基本常识啊。我这个人没有什么耐心,而且那些名词解释解释得又老长老长的。现在我懂了以后看,我觉得它们讲的很多都是废话,明明很简单的意思被他们解释得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那几天那个痛苦不是用语言可以说明的,天天我看得是云里雾里啊。
忽然有一天,老师问我看得怎么样了啊。我这个人胆子也大了,说:看懂了。结果老师就说:今天要写重点啊,你看看有什么好的题材没有?像我这种对概念都一知半解的人,还让我选题材,一听到老师的问题我就蒙了。我当时说:我们可以写写投资者的后市的操作。现在想起来我一个汗啊。这么烂的题材。楼老师也没有多说我,只是笑了笑说:你跟我来的时候一样一点都不懂。你现在还是要多看看,不要急。那时候我就觉得真的要做好一行真的不容易,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
因为那天其他老师也不在,我就和楼老师聊了起来。聊天后我才知道原
来楼老师也是城院毕业的,而且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到了浙大的研究生。经过那个下午的聊天我和楼老师也渐渐熟了起来。我也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基金的知识学好,至少不能给城院的人丢脸。经过不懈的努力,还有一些讲座,对基金的大概有了一个把握。至少基金有哪些分类,不同基金之间有哪些区别,我都搞清楚了。
后面几个星期,我不仅完成了学校布置的任务。老师更是把写封底报道这种重大任务交给我。说你慢慢写写看,写得好写不好都没事,我会帮你修改的。第一次写的时候当然是力不从心,非常想写好但是知识面不够。而且整个流程也不清楚,到最后写得我累死但是出来的效果还是不行。我非常不好意思得交给老师,老师看过以后没有批评我,只是说这个重点已经抓的非常好了,就是你的新闻结构和欣慰措辞还有很大的不足,总体来说写得不错。当时我那个开心啊!没想到我这个没有什么文采的人
也受到了表扬。
以后的每个周五我都会写封底报道,而且越写到后面我越驾轻就熟。收盘后看各个财经网站的收评,然后打电话给各大证券机构采访相关人士关于大盘走势的分析,还有对后世的预测和操作建议。老师也是一次比一次满意。
这次的实习经历让我收获了很多,不仅是新闻写作上的经验,还有如何与人沟通的能力上,而且还收获了几个很好的老师能为我以后的新闻写作提出建议。这个暑假的实习真的过的很有意义。
第四篇:长江商报实习报告
路漫漫,上下求索
——长江商报实习心得
2012年11月23日——2013年1月4日,我在湖北长江商报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截至今日,业已完成各项实习内容。虽然一个月的时间在大多数人的漫漫人生路上是极其微小的一部分,但这个月却对我这样刚出校园的欲展翅高飞的雏鸟来说却是有着巨大的影响。这是我们离开温室一般的校园走入多姿多彩社会的第一步,这一步将深深影响未来的我们。从在实习中遇到诸多问题到在老师帮助下顺利解决,从简单文稿写作中获得实习指导老师马飞老师给与我的诸多悉心教导,以及编排报纸版面、软文写作时报社其他老师的细心指导。让我明白,自己原来有如此多的不足之处,自己最近几年应该往哪个方向前进,自己接着该如何改进、提高自己的能力。其中告诉我最重要的是:与时代脉动同步,学以致用。
作为一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的广告系学生,在大学四年中我们接受的大多是理论知识,而严重缺乏各种实际工作需要的实践经验。在报社广告部地产专刊组实习期间,融会贯通大学所学的知识,将之正确地应用在地产文稿写作上是我最大的任务。房地产对于我来说,完全是一个未知、全新的行业,接触到的都是以前从未了解的知识、问题、要求。其中蕴含的专业要领、基础知识、写作要求、文稿规则,都是我实习时必须掌握的。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好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与在学校自由抒写的文章不同,在学校里,老师们很仁慈、宽松,给于我们很多的是自由发挥空间式的写作、编排。房地产专刊,面对的是众多的读者,不仅要求在精确、快速、直接地告知武汉民众地产业最新、重要讯息,同时文稿消息还必须雅俗共赏,做到高质量文学水平。因此文章编辑必须有较高的写作水平和经验,需要恰当地把握文章中地产专业知识、讯息与文稿文学艺术的统一协调。
竞争无处不在,大浪淘沙,与时俱进!
2012年11月21日我接到长江商报广告部地产专刊总监陈厚云老师的电话通知,让我本月22日,也就是第二天去商报先熟悉情况。在当天,通过网上信息参考,我初步了解长江商报品牌内涵、受众定位、专刊特色。作为湖北省最重要的地方性财经综合性报业公司之一,商报广告中心的地产部是报社的重要部门,也是广告收入的重要支撑。地产专刊每周四分四版出版,是武汉房地产新闻消息的重要来源。专刊的主要任务是采集武汉房地产业每周的最新动态,介绍武汉市房地产市场每周具体情况,监督武汉市房地产业市场交易行为,并给与市场参与者、相关者分析、见解。引导民众、投资者、企业等受众了解武汉市房地产业最新走势讯息,促进房地产市场正常运行,从而在侧面保证武汉市地产行业健康发展。在保证房地产新闻消息同时,专刊附带房地产业相关广告,专刊编辑可以代为负责策划报纸广告。
地产特刊组分成几个小部分,指导我的实习老师马飞老师是负责二手房市场、商业地产板块的。2012年11月22日当天,我在报社主要是观看地产专刊部今年每月历来的专刊报道,特别是专刊组每月的重要房地产软文广告策划案例。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新闻业面临着网络媒体的巨大冲击,特别是智能手机的威胁。在当今年轻人群众,绝大多数通过电脑、手机阅读最新的新闻讯息,报纸受众受到互联网吸引而愈加减少。网络论坛、腾讯新闻、新浪微博等热门网络组织在逐步的,或者是部分的代替报纸的新闻通报作用。双向的讯息渠道让年轻人更为热爱可以回复、发表自己个人感想的新兴媒介。高性能的电视、电脑、手机深入千家万户,报纸则不断退出这些传统的消费读者群。房地产专刊也同样遭到了这些难题,网络巨大的、廉价的、细致的信息流,让商报地产专刊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与以前往年相比,报纸广告收益大幅下降,报社生存日趋艰难,空间缩小。在这种大势之下,长江商报也在努力探寻着未来的发展之路,如何做大做强,是报社各部门都需要关心的中心问题,房地产专刊组便是最早改变的部门之一。为迎合现代人的审美阅读习惯,获得广大武汉知识分子,尤其是逐步扩大的社会中层人群的喜爱。专刊组文稿板块,文字板块在日益精细简洁,图片所占版面规模日益加大。尤其在房地产广告软文文案上,精美、细腻、全面、细致、快捷的图片成了报纸上最大的一块,最闪光的一处,是吸引武汉读者眼球的关键。注意力经济在这里显得格外重要,谁能抓住武汉读者的目光,谁便是胜利者。
视觉优先,文字辅助。视觉经济时代,在报纸内容变化上最先显现出它的威力。在市场经济时代,不仅我们需要不停的学习进步,商报同样需要在竞争中把握先机,披荆斩棘。
参与各项活动,增长阅历,开阔见闻。
2012年12月7日星期五下午,在陈厚云老师特意关照下,为增加阅历,让我参加观摩房地产专刊组年底特刊策划会议。广告部总经理、地产专刊总监、责编、编辑、业务员均列坐其上,我坐在一旁,历经整个会议的开展过程。陈厚云老师作为部门总监,是会议主持人,由他制定策划会的专刊主题。部门编辑们则负责确定报纸新闻与广告版面分布、内容排版,并共同商议24篇广告主题、模式,保持房地产软文广告与报纸特刊主题的一致性。然后由总监发布任务,安排每个人的工作,特别是每一个业务员接受的的广告委托与相关编辑对接,确保双方信息沟通流畅。最后由部门总经理马总结案陈词,大家各自开始工作。在会议中,责编与总监在版面分配存在巨大的分歧,经由部门总经理调解,由大家一起投票解决,最终因为大家大部分支持倾向责编,而选择责编黄妮娜老师的观点。
在策划会上,大家没有职别之分,只有专业的知识分析,用集体的智慧,团体的力量,选择最佳传播效果。大家从各自的职业出发,探讨细究策划案各个项目、环节,确保年底特专刊活动完满完成。
2012年12月28日星期五,在市场部陈经理推荐下,参加了长江商报在武汉知名大酒店举办的晚宴。宴会除了长江商报各部门成员外,还邀请了报社的商业伙伴。晚会于19时开始,在宣布晚会开始后,首先映入眼神的是商报2012年精彩新闻组成的幻动片。在一片浩荡、宏大的背景音乐下,2012年长江商报重点、精彩新闻相关图片依次绽放。在主持人邀请下,长江传媒集团董事长、长江商报报社总经理依次上台陈诉2013年长江商报的发展方向、改革目标。随后,晚宴开始,各部门经理、商报领导人向到场的贵宾敬酒。19点30分,由长江商报总经理抽三等奖(五名),酬谢到场的嘉宾。20时,由商报广告部总经理马总抽取二等奖(二名),这两个奖项由幸运的保利集团一位部门经理和另外一名武汉企业总经理获得。20时30分抽取一等奖。21时,晚会结束,期间有舞蹈家、歌唱家献歌献舞。
此次晚宴最重要的目标是加强商报与商业伙伴的信息沟通、人脉友谊,展示长江商报的巨大的传媒能力,为商报2013年改革打下基础。同时增强商报全体员工上下的责任感,凝聚商报成员向心力。
根据自身特点,扬长避短,多看多学。
从2012年11月23日开始,实习正式开始。马飞老师给我的要求是在闲余之际的最短时间内,知晓房地产新闻采编过程,掌握基础的房地产新闻稿采访、写作技巧、文稿模式,并要多多尝试采写编辑(我称之为练手感)。刚刚开始,由于什么都不会,我做的主要是通
过网络帮助老师收集武汉房地产市场最新信息、动态走向,整理老师需要的各项房地产数据资料。再者是精简、编排文稿,根据已掌握的房地产信息,拟定下一期专刊二手房、商业地产新闻主题,或者努力多多编写初稿(良好的文稿由老师修改后给于发表)。开始的几天,我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后,必须大量阅读房地产业有关的资料,掌握房地产各种专业术语。学会尝试分析各种类型楼盘优势与劣势,并以此分析它的目标消费群,以及如何为它做市场策划、推销活动、广告文案。
2012年11月29日星期四,长江商报地产特刊上几篇新闻稿上第一次带上了我的名字:实习生 姜锦溢。说来惭愧,这几篇新闻里中有一篇是由我根据其他报社报道编写的,经老师修正后发表。其余几篇我只是参与资料整理、数据分析,马飞老师附带上我名字的。常常我写的文稿,经过老师修改后,完全大变样。一般是剔除多余的空话、带有我个人主观片面的观点;再则增加更为准确的房地产市场预测点评,并用更具体实在的真实准确数据给予说明;再者添加适当的建议,给消费者最真诚的提醒。从老师修改后的文稿中,我认识到我非常缺乏的地方:作为一名新闻人,报道时必须用局外、冷静、客观的立场来关注武汉市二手房、商业地产的种种市场表现,并综合各方的建议、点评,给出我们的客观、全面的看法。
在之后的几天时间里,我一边总结、发挥自己的长处,一边改正自己的缺陷、短板。多写多学,主要的几件关键事项收获是:采访时需要注意的方面,首先是问题必须全面,并根据被采访对象的不同,而提侧重中心不同的问题;在采访提的问题中有哪些是必须的关键要素,有哪些是侧面补充说明的小点,也需要我们编辑文稿时仔细注意;当阐述商业地产投资时,投资回报率、地段位置、城市人流量、城市规划格局、未来升值空间、交通便达性等重要因素有哪些是必须向读者细说的,又有哪些只需捎带;关注二手房时,刚需最近具体情况何如,相关政策又有何变动,与之息息相关的新建商业住宅市场又有何表现···。基本每一篇我写的文稿,老师细细修正后给予指点,其中一些获得认可,通过审核后发表。
无知不可怕,可怕在于畏惧无知。我从一开始的“白丁”,到接触后,初步了解房地产行业,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要领。究其秘籍,不外乎多看多学,努力掌握新的技巧能力。
纪元无声到来,新年伊始,前路可期。
2012年12月31日星期一,在2012年最后的一天,商报举行员工动员大会,为即将到来的2013年做准备。商报的各位领导分别讲话,动员大家的积极性,总结今年,展望明年。做为一家国有企业,商报无论是在市场定位,还是在报刊内容上都在华中地区属于顶尖位置。上下一致的改革发展意志,专业敬业的精英员工,积极向上的开拓精神。虽然报刊行业面临诸多的发展问题,但我相信,长江商报在新的一年必然取得更好的成绩,更长远的发展。
2012年世界末日已成为一个本世纪最大的谎言笑话之一,新年到来,春天的脚步也在靠近我们。雾气散后,通往前面的道路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的未来如同我们所处的时代一般,黄金灿烂。
最后,谢谢叶老师、陈厚云老师、马飞老师等老师,感谢您们悉心的教导!
第五篇:大同日报社 暑期实习日志 报告材料
第一天
今天是我实习的第一天,还是怀着很大的热情与期待的。早晨早早起床,一切准备停当,带上本子和笔,兴高采烈地出发了。
之前我已联系好报社那边的李主任,他要我在报社附近等他。站在路口,我开始忐忑不安,想着我这小女生将要孤孤单单一人“闯”入报社,真的有点不知所措。
不一会儿,手机响了,我一看,是李主任,他告诉我,他就在马路对面。我转身,果然看见有个人在向我招手——啊!他一定就是李主任。
在李主任的带领下,我怀着激动和惴惴不安的心情走进报社,我向李主任交代了我的专业和实习情况,他给我简单介绍了一下报社并带我到处参观了参观,然后给我布置了今天的任务——读报,仔细地读报。于是,我乖乖地坐下来,研读那如厚如小山般的一大摞报纸„„
第一天的实习很快就过去了。
第二天
第二天我又早早地来到报社,这次没有李主任的引导,我走进办公室开始读报。我边读报边想着在新闻学概论课堂中老师所讲到的有关新闻的定义、要素等的问题,把学过的知识点仔细与报纸上的新闻稿一一进行对应。八点半,李主任来了,他见我早已开始读报学习,很高兴。他说新闻人就应该有主动性和热情,要做记者、捕捉新闻更是如此。我微笑着点点头,然后拿出实习手册,与李主任讨论我的实习内容和计划。
下午,天气晴好,我来到大办公室,看着那些记者啪啪啪地把各种采访和材料输入电脑,变成一篇篇新闻稿,心中颇有感慨。六点半的截稿时间,那些下午才采访好的新闻必须尽快完成,他们都无暇聊天,有的稿子只来得及稍作修改。
第三天
今天来到报社,就看见李主任就站在门口,他说今天要带我“下基层”,要等人一起去。我想,那应该是记者吧?可是,十五分钟后,李主任说:“人等到了,我们走吧。”我定睛一看,只有一个人啊,李主任给我介绍说这是卢主任。
李主任负责开车,他告诉我我们要去新荣区去送样报。我很疑惑,但也没再问什么。一路上,我和两位主任闲聊得很开心,窗外的风景也很美。一路奔波,终于到了目的地。在这个办公楼的某个办公室内,李主任和那位领导样子的人似乎特别熟悉。也难怪,李主任负责农村部,经常下基层和人们打交道。主任把报纸递给那个人,指着一篇文章说这是写好的样稿,如果还需什么改动再联系我们。原来是这样啊,我恍然大悟,这不仅可以交到更多朋友,还能使新闻报道更加准确。第四天
今天上午我来到来报社,似乎人很少,李主任给我一些之前的新闻材料,要我试着根据它们写一篇新闻稿。如果不会写,可以先看看报纸,借鉴借鉴其他记者写的稿子。
我看完那些材料,感觉毫无头绪,不知道从何下手。索性拿起手边的报纸,仔细研究标题、正文,不放过每个细节。看了几份报纸,我决定硬起头皮尝试着写写看,这可是我的第一篇新闻稿啊,虽然只是个练习。
好不容易把材料上的内容整合好完成了稿件,我惴惴不安地拿去给李主任看。李主任没多说什么,拿起笔,刷刷刷,几分钟之后,我的新闻稿已经被改的“惨不忍睹”。李主任说,你现在没有经验,所以不是很懂如何写新闻稿,我来给你说说你这稿子的问题吧。我不敢多说什么,赶紧附耳恭听,连连点头称是,倒是学到了不少东西。
第五天
今天,大任务来啦。之前认识的卢主任联系我说可以给我一个机会,跟随着记者瑞芬去实地调查、采访。内容是调查一下最近人们所说的酿制酱油会不会致癌。卢主任是大同晚报社健康周刊的主任,所以他负责的新闻都是有关健康的。
我和瑞芬开始去走访大同市的各个超市进行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在市面上的酱油几乎都标明的是“酿造酱油”,竟然看不到“配制酱油”的踪影,随后我们又找到相关业内专家进行采访,询问相关问题,我在一旁快速地做着笔录。
出去调查了一天,终于回到报社,瑞芬让我到网上再查找一些相关资料,好明天写稿子。我爽快地答应了。
第六天
今天,我拿着昨晚查好的相关资料来到报社。瑞芬把我们昨天的采访记录和资料放在一起,要我和她一起构思我们的新闻稿。
我们先从整体出发,想出了一个简单但又一目了然而又概括性的标题——《配置酱油不会致癌》。然后又把我们的调查经历稍作概括,介绍了我们发现的问题和疑惑,引出对专家的采访和解疑,最后把我查找到的资料整合提炼融入文章,在结尾给出读者建议——“选择正规厂家”。在整个写稿过程中由于我没有什么经验,主要是瑞芬姐给我讲如何写如何构思,用什么样的语言等,我收获不小,试着也写了两段内容,瑞芬姐说不错,然后稍作修改,一篇新闻稿就这样诞生啦,嘿嘿,好得意呐。
第七天
早上,李主任又说要带我下基层,我再一次充满期待地来到报社。这次和我们同去的还是卢主任,我很奇怪,便问李主任:“下基层不用带记者吗?”李主任说“有重大活动的时候记者会过去,但我们这次是走访,了解了解情况。”我似懂非懂地地点了点头。开车走出市区,向北行进,我们又来到了新荣区。我们先去了新荣区区政府,来到办公室,见到了政府的领导王主任。李主任和卢主任好像和他很熟络的样子,他们聊得很开心。到了中午,李主任又联系了几个人见面,又通过了熟人认识了几个新朋友,然后大家一起去饭店吃饭聊天喝酒,很开心。过后,李主任和我说做记者采访不一定那么严肃,可以把采访对象变成朋友,这样不仅多了份友谊,扩大了社会关系,还能通过聊天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
第八天
今天是卢主任负责的大同晚报健康周刊的排版日期,我8点半就来到办公室看他们排版。之前和我出去采访的瑞芬姐也承担两个版的排版工作,我便坐在她旁边学她如何排版。
排版用的是飞腾软件,看起来功能很强大啊。瑞芬姐首先把已经输入电脑的新闻稿加到版面上并初步排好位置,然后用线条把各个文章分隔开来,并设计了不同的图案使之具有美感,接着插入之前找好的相关图片,这样,一个版面就做的差不多了,最后再进行一些微调。虽然看起来大功告成了,但是还没有,瑞芬姐把做好的版面打印出来给卢主任去改稿,接着又开始做下一个版面。
“哇!这不是我们写的稿子吗?”我兴奋地说。我的新闻稿终于要见报了,真的好高兴吖!一边看瑞芬姐排版,一边想象着明天报纸上刊登着我写的文章,我偷笑了好几回。第九天
知道我很期待我的新闻稿见报,今天一见到卢主任,他就拿过一份已经发行了的今天的报纸送给我,我激动地赶紧翻开它去找我的名字。嘿嘿,果然在呐!第一次看着自己的文章变成散发着油墨香的铅字时,那种开心真的是溢于言表啊!
为了提高我的新闻语言准确性,卢主任让我练习改稿。他先给了我几份之前他改过的打印的报纸版面,要我看看他怎么改的,然后告诉我那些改动的地方的原因,让我琢磨着试着也改改。我拿起几份打印出的原始版面,一行行、一字字地斟酌起来。果然那些平时一眼略过的语句经过仔细推敲似乎真的感觉都不对劲似的,卢主任说,你这样觉得是正常的,等你经验再丰富些,就能分辨出来真正有错误的需要改动的地方了,这需要形成一种敏感性和习惯性。
第十天
今天上午接着和瑞芳姐学习飞腾软件,我了解到这款软件是专门用于报纸、杂志等排版、编辑的软件。看着瑞芳姐熟练地用鼠标、键盘把整个版面排得整齐漂亮时,我真的好羡慕,发誓一定也要学会它。于是专心致志地开始学习。瑞芳姐说,其实这个飞腾软件也不难,只要多看看,自己练习练习,熟悉熟练了以后就可以很好地使用它啦。我点点头,在另一台电脑上开始边自己研究边向瑞芳姐认真地学习。
经过一天的探索和学习,我对方正飞腾软件有了初步的掌握,发现这款软件真的是简单实用而且功能齐全啊。很开心,今天学到不少,明天继续加油哈哈!
第十一天
今日上午,我继续和瑞芳姐学习飞腾软件,不过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期间,有一位也在排版的男记者和我诉说干记者,编辑这一行的苦楚,说经常回家还要赶任务、甚至有时候半夜还得出去事故现场采访。我觉得他这样的心态是不对的,既然选择了这一份职业,就要把它干好、从中找出乐趣,不能总是抱怨,这样活得多么累啊。我说自己喜欢就好,而且我想要从事的是广告行业。他继续和我说,广告业也很累人的,我一个朋友就是啊,要不然你去广告公司看看。好吧,他一定是被生活的担子压的喘不过气了,我决定以后可不能向他那样消极。不过,我想,说到广告公司,明天真应该去报社附属的广告公司去看看,毕竟我是广告专业的嘛。
第十二天
我告诉李主任我想去日报社附属的广告公司了解了解情况,他爽快的答应了。随后,他带我来到了日报社旁边的广告传媒公司。
李主任把我介绍给广告公司的赵主任,赵主任热情地给我介绍广告公司里的情况,他告诉我说,近年来互联网发展很快,导致报纸行业发展举步维艰,但是大同日报却凭借着其优秀的新闻资讯受到了群众的喜爱,而我们大同日报的广告也因主色的广告效果受到了许多广告客户的喜爱。我们的广告公司不仅接受委托制作、设计各色广告,还根据报社的需求招收各个公司,企业或者个人的广告。当然,我们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帮他们设计广告版式等….听了赵主任的介绍我知道了不少,决定在这里好好长长见识。
第十三天
今天上午,我早早地来到日报社的广告公司。王主任说,有许多公司的在报纸上预约广告是通过电话或者邮件,当然也有上门的,他们一般都预约制作或者把已经做好的广告图文发给我们,不同的要求都有不同的收费,你可以去看看。
我来到工作人员的电脑前,果然看到他们正在把已经预约的广告按先后顺序、不同的要求价位、广告类型等一一分类。在旁边还有专门负责接待和接电话、收邮件的人员,看起来好不忙碌啊。主任说这些广告最后都要排好然后发给报社的编辑部,让他们在进行排版。广告。我很好奇,于是,便坐在旁边看他们怎么做。
第十四天
我在报社实习的日子已经接近尾声了。说真的,舍不得离开这里,虽然时间不短但是学到了不少。
今天,我投广告公司的徐姐为师,初步和学习了一下电脑制做广告的有关软件:photoshop,3dmax,adobe等,发现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好多好多,以后一定要尽量抽空多学一点,好多掌握几门门技能啊,看着那些广告业的同事们熟练地工作,真的再一次“羡慕嫉妒恨”了。
下午,赵主任安排我和这里的王叔叔他们一起在前天接待客人和接电话。一下午虽然很忙,接到不少大的庆典和楼盘的商业广告,但是试着客户交流洽谈、学习王叔他们的沟通技巧,真的是很锻炼我的交际能力,也对自己以后学好广告有了很大的信心和渴望,很开心。
下班的时候,赵主任拷给我几个广告设计大师的作品让回回去欣赏欣赏,嘻嘻,今天真是充实的一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