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时间:2019-05-14 23:56: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努力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努力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篇:努力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努力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农村支部书记培训班上的专题讲座

市委副书记 ***

(2008年2月22日)

同志们:

根据农村支部书记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今天由我与大家一起研究探讨我市农村的稳定问题,不妥之处,敬请参会的各位批评指正。下面,我讲四个方面。

一、我市农村稳定形势的基本估价

上午**市长在形势报告中客观分析了我市发展的总形势和存在的突出矛盾,结合**市长的讲话精神,我对全市农村稳定形势的估价是三句话:一是全市农村基本上政局稳定;二是在广大农村中人民群众基本上可以安居乐业;三是目前我市一少部分农村存在或潜伏着许多不稳定的因素。总的来讲,全市农村整体的稳定形势是良好的。

二、正确认识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性

农村稳定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如果领导同志总是忙于接待来信来访,我们也难以谋大事、干大事、成大事。所以广大农村干部要站在四个高度去认识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性:

1、要站在争创全国百强县(市)的高度去认识农村稳定问题。在今年的市委工作会议上,**书记代表市委郑重承诺:用三年时间争创全国百强县(市)。要争创百强,不仅仅是经济发展,人民收入增加,还要求政局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全国百强县(市),是以县(市)为单位,对该地区 综合经济社会的考核体系,有数十项具体指标,涉及到我们的有30多项,其中社会稳定就是很重的一项。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和”也是稳定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政通人和才能做好各项事业,如果全市总是有成批群众到乡、到市、到省上访,甚至跑到中央,就不可能实现百强目标。

2、要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去认识稳定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的“十一五”规划,有十大亮点,其中之一就是把加强农村建设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盖几座高楼、建几所学校、铺开几个工程那么简单,而是有具体的标准要求,那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两委”班子没有号召力,人民群众对抗情绪很激烈,整天打架赌博,上访闹事,甚至敲诈企业,村风就不文明,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之,农村的稳定是前提,是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的目标。

3、站在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去认识农村稳定问题。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出现了不和谐,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有所削弱。支部村委号召老百姓干事,没有了过去“一声令下,雷厉风行”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干群关系比较紧张,群众对干部不满意不信任。一些基层班干部对人民群众不负责任,对人民群众提出的问题不闻不问,办事不公开、不公道、不民主,最后导致群众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连续上访。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和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有所弱化,根本的原因在于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没有把自己当作人民的勤务员,没有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摆到一定的高度,还没有

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事为民所办,利为民所谋”。

4、站在优化投资环境、再树**人民良好形象的高度去认识农村稳定问题。市四大班子有信心、有决心带领全市人民争创全国百强县(市),有信心、有决心带领全市人民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区域经济发展还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还需要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需要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我们崇侠仗义和辉煌的历史值得我们骄傲,绝大多数老百姓是好的,但是,难免有一些老百姓不顾大局,为争私利不择手段,损害整体利益和形象。今天上午大家看到**公司43辆车全开到市委来罢工示威,我带领有关部门的同志接待处理。他们反映黑车太多,而且少数群众百般阻挠他们的正常运营,甚至有打人现象。他们说,我们没有想到**市投资环境这么差,没有想到**养车人的素质这么差劲。少数人的不法行为影响到了投资环境,酿成群访事件,值得深思,发人深省。再比如,极个别的老百姓游手好闲,不思勤劳致富,专耍无赖地痞,不管是民营的还是国营的在哪里开工,这些人都要阻拦,强行垄断工地建筑材料的运输生意,出的运费还比正常运费高出三分之一,如果不从,就要聚众滋事,干扰企业施工。有许多外地施工单位多次向市里反映,市委、市政府政策好,但我们就是怕周围的老百姓。这也是投资环境恶劣的表现,也是不稳定的表现。发生这种情况,可能有就业因素,也有老百姓自身的因素,长期发展下去,影响**形象,影响投资环境,企业本来想来的也不来了。有一个大企业集团因为市委的优惠政策比较好,来到**投资项目,但群众利用在企业打工的机会,内外勾结,偷盗企业的物资,导致人家要撤资。市委、市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给予了有力的打击,最终把这个企业挽留下来,现在已建成投产,并且弥补了我市产业结构调整的缺陷,很有发展潜力。农村不稳定,它将影响到我们的投资环境,进而影响到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三、我市农村不稳定因素的表现形式和原因

结合当前我市农村稳定现状和我的工作实践,我总结农村不稳定因素的表现形式共有十类:一是匿名举报。我分管信访、政法,可能接触的老百姓多,经常能收到他们的匿名举报,大多是反映农村干部办事不公、办事不民主、违反计划生育、多吃多占,反映有些执法执纪的部门搞以权谋私,搞腐败。我们不提倡匿名举报,一般对此不予处理。二是署名举报。写的真名字,反映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也有老百姓给领导打电话。按照群众举报,有关部门进行核查,如果属实,我们依照有关的程序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给老百姓一个明白。如果通过核查,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就要批评教育举报人,涉及违法的依法处理,还干部一个清白。三是个体访。也不来信来电,就是要到各级党委政府上访,来的次数最多的就是市委、市政府。个体访的这些人的确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比如,**镇一对夫妇,身体不是很健全,生活很困难,反映了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少数老百姓的生活没有着落,要向党和政府请求救济;个体访还有就是老百姓受了冤,比如法院判了以后执行不回来,老百姓直接找市委,出了交通车祸,不找交警队,也是找市委。一方面我们要做好化解工作,一方面要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切实为他们服务;第三种个体访是告干部。我们理解农村干部的苦衷,当好农村的一个主官非常不容易。比如,**乡两个老汉个体上访,带着水和干粮每天来市委,就是要告村支部书记,我们处理这类情况,以尽可能保护干部为原则,耐心细致

地做好劝解工作。四是群体访。新的信访条例界定信群众访是3人以上反映同一个问题,就属于群体访。但是我市大多数群体访不是三个人,而是数十上百人,来了以后住在市委不走,住在信访局,反复找能解决问题的领导。五是个体越级访。来到乡镇、市里没有满足上访者的要求,有的跑到**,有的多次跑到北京,牵扯了各级领导很大的工作精力。六是群体越级访。大多数不来市委访,直接到**市,或直接到**,我们有过好几次群体越级访。我记得最清楚的一次,**村村民围攻省政府三天,**市长亲自到省城去接,村民们提无理要求拒不回来,**村两次围堵省委的大门,我亲自去处理,村民也是情绪激烈,不好控制。群体越级访给地方党委政府带来的影响太大了。七是扰乱企业生产秩序。前段时间,**村的村民把企业大门堵住,强行索要污染费。还有好多产煤乡镇的老百姓围攻煤矿,不让生产,不让出煤,不让企业的车走路。他们不来市委,就是要为了个人私利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八是阻拦交通要道。我遇到典型的三起这类事件,都是因为交通事故,司机逃逸,最后导致整个家族,甚至全村人封堵交通要道,一般都在四五个小时以上。一是**镇公路上撞死一个小孩,最后把肇事司机抓住了。但在这个过程中,家人把小孩子抬到路上,把**线堵了。我们一方面限期要求交警部门破案,一方面对受害者进行经济上的赔偿,同时做好劝解工作,最后圆满解决了。还有**的一户也是由于交通事故逃逸把**线堵了,过车收费,小车五元,大车十元,点上香烧上纸收上钱,影响很坏。当时,我在现场与乡、村干部共同做工作,确定由各部门共同出资先救济六千元,这样做还不行。反复做工作无效后,最后我下令公安部门强行取缔。对这件事件我们在全市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电视上连续播了三天,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教育我们的老百姓要遵纪守法。今年在**国道,一个女同志晚上过马路被车给撞了,司机逃逸,也是全村的人都在国道上收费。我一天接到十几个地区领导打来的电话,反映群众拉车收费。最后我从**开会回来,车堵得不行,天还下着雨,步行十公里到了现场,反复讲道理,解决了这个问题。九是围攻国家政权机关。**村因为修**线最后把市委围起来,不让出进,打人骂人。经常有好多村子就把市委大门封堵了,这就是围攻国家政权机关。进驻党政办公大楼后,也发生了几起这类事件,最典型的是**乡的**村,一下子来了载满人的二十辆三轮车,打的横幅是**乡**村反腐倡廉车队,在市区转了一圈,最后来到市委办公大楼,先是在大楼广场前静坐,下午三点多以后,把上大楼的八道门都堵了。晚上,我们开始着手解决问题。我现场开了个会,确定第一步由乡村干部做工作,限定半个小时时间;第二步由接访的市级领导继续做工作,限定半个小时;最后我出面的时候,现场取缔。在驱散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行为过激的抓了四个人。第三天我一个人到这个村里回访,村里的老百姓挺好,都积极反映问题。事后,对问题处理不力的**乡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同志进行通报批评,并责成写出检查。并成立了专案组,对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实事求是地查,有些村干部也受到了党纪政纪的处分。十是有组织的个体群体串联访。中央领导多次讲,发展是政绩,稳定也是政绩,我有深刻的体会,原来我在省委、省政府工作时,经常能遇到老百姓围堵省委、省政府大门。出现的次数越多,规模越大,反映出我们在维护稳定工作机制和办法上的不足,也反映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我们个体联名访去北京上访,一去就七八十个,国家信访局马上就通知驻京办事处,给市委、市政府带来很大压力。实事求是地讲,有些案子不是我们当书记,当市长,当乡长能解决了的问题,法院判决问题、交通车祸、杀人案子没有破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说马上解决就解决了的,要解决有个过程,但是老百姓不管这些,特别是到重大节日的时候,串联上访的更积极。**

街道的村民***,他的儿子出了车祸,没有及时侦破,给他发放了救济款。但他总认为交警队办事不公,多次反复到北京上访,并且串联他人上访。去年就下定决心,从他开刀,劳教了一年零九个月。打击了以后,一些串联上访的人后来就参与的少了。作为串联访影响到地方形象,影响到执政能力的发挥,必须依法予以打击。

为什么有十种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存在和表现,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十一个原因。一是因为涉煤问题。我市之长在于煤,我市之短也在于煤。煤为我们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但是也是煤给我们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因为煤的过度开采,造成老百姓房屋裂缝、土地塌陷、水位下降,破坏了我们的生态,这是从国有大矿讲。从我们个体的情况讲,因为煤矿,近两年火爆,一个煤矿老板一年挣上千万甚至几千万,老百姓心理不平衡,引发纠纷。特别是我们产煤乡镇,出现了流血事件,影响了社会治安稳定。二是土地问题。土地问题是一个高压线,但是要发展,企业要占地,不可能把所有手续办妥才开工。现在老百姓意识很强,企业土地手续没有批,老百姓就上告。企业违法占地建房,老百姓也开始违法建筑。比如**村一企业违规占地,我们把企业建筑推了,紧接着再推老百姓非法占地建筑。三是环保问题。一方面老百姓自我保护的意识提高了,**企业手续还是比较齐全,就是因为老百姓嫌他交的费用低,把企业围堵了。四是有些企业家为富不仁。只考虑自己挣钱,不考虑企业所在地老百姓的生活环境,不考虑老百姓生活的质量。说的严重一点,不考虑老百姓的死活。招工不招当地的人,还要在这儿挖这挖那,最后给老百姓留一摊子困难。老百姓一分钱也要不出来,最后导致老百姓联合起来。作为我们新时代的企业家要注意多办公益事业,多关心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五是“两委”班子不团结。两委班子不团结,也是造成农村不稳定的原因。有一个村子,书记、村长这两个人不团结,最后导致你反映我的问题,我反映你的问题,势不两立,最终两败俱伤。通过核查,两个人都有问题,依法进行了处理。现在新的支部建立起来了,老百姓也不访了。六是村务不公开,决策不民主。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行村务公开,决策民主是必然的要求,现在各级要求我们这样做,但是在村这一级,我们可能有60%左右的村子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村务公开,公开的程度有真有假,上边要求是真的,现在我们为了应付检查,一张红纸贴出来,那就是村务公开。决策不民主,我们该走的程序不走,剥夺了老百姓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有一个村子,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各做各的,还有一个村子,老公公是支部书记,儿媳妇、弟媳妇、结拜弟兄都是村干部,就是家族式的领导班子,决策能民主了吗?不可能。因此,因为村务不公开、决策不民主,导致村民上访相当多。前段时间**村,老百姓反映的问题百分之七八十是真的,一个村长的车一年就能开支十几万,一晚上就能把三四万块钱转走,这都是事实,做了这做了那,老百姓都不知道。还有些事情是农村干部给老百姓做了事,就是因为村务不公开,导致自己说不清,道不明。七是执法不公,引发上访。现在,少数执法执纪部门执法不公,办案程序不严谨,老百姓反映很强烈。近年来,发生在我市的涉法上访案件,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执法人员执法不公平,引发群众上访的。八是宣传报道导向问题。现在信息畅通,交通便利,在家里能看很多台,一打电话马上就知道信息,进城都很方便,加上各种资料,群体性事件经常报道,老百姓从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丰富的情况,为他们上访提供了借鉴。九是群众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老百姓的法律水平、知识水平,我们不得不承认提高了。比如说村民因为选举问题上访,我记得**村老百姓根据

村民委员会的有关条例第几款规定的就反映干部没有这样做。这从发展的态势讲是个好事,但给我们社会稳定工作带来相当的压力。十是少数干部腐败。这是少数的,不管是村干部还是乡干部,包括我们市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老百姓对干部腐败问题是深恶痛绝,有些村支部书记,特别是产煤乡镇,发包煤矿不通过任何程序,老百姓能没意见?老百姓能不反对?少数村干部住在城里,利用自己的职位,为自己和亲戚谋取私利。十一是执法不公,追究不严。农村不稳定,有些案子判的不公,因为有些案子该处理没有处理到,有些执法执纪部门违法违纪也导致老百姓进行上访。

四、做好农村稳定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我市农村稳定的状态,总体上良好的,健康的,但是我们存在有不稳定因素的隐患。究竟我们下一步应该怎么办?从长期看,究竟如何做好农村的稳定?我谈我个人的几点建议和意见:

1、加强“两委”班子建设。从大的方面讲,我们要明确要求规定,支部是一个村里的领导核心。作为市里面来讲,包括乡镇这一级在加强两委班子建设上不能讲空话,要做好以下四点:一是选好配强两委班子的主官。我们一定要把老百姓拥护、人品好、能成事、做好事的人选进两委班子,坚持四个提倡,不搞一刀切。二是两委的制度要健全。支部村委按照要求,有好多规章制度,但是很多村子没有执行。实际上哄人等于害了自己,制度不执行不健全,最后导致程序不公开,决策不民主,引发上访告状。**村***老百姓告他,就是因为村务管理太混乱,最后老百姓把他推下台了。干了多少年领导干部,总是心理不平衡,寻找报复的机会,最后把自己送进了看守所。希望同志们汲取市委采取措施处理村干部的教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该开的会一定要开,该公开的一定要公开。我下基层调研,到老百姓家里座谈,了解到有的村里一年都不开一次支部会。三是两委的决策程序要民主要公开。老百姓为什么对我们不满?就是因为我们的决策程序不民主不公开。象穷村子还不要紧,有几百万、上千万收入的村子,决策不公开不民主,迟早要出问题。希望支部书记和主任在自己的岗位上,既体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又不要栽了跟头。四是两委班子建设上一定要扩大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现在老百姓上访,除了极少数极少数老百姓受蒙蔽,受人煽动,大多数的老百姓上访是有道理的。作为共产党员,作为共产党员的领导干部,不能背着良心说话,最后导致老百姓上访的就是因为老百姓该知道的事情不知道。在两委建设上,作为乡镇一级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引导村两委班子 不断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这也是国家推进民主进程的重要举措。

2、加强各级干部的作风建设。在干部的作风建设上谈五个内容。一是要加强干部培训。我们今天就是这个形式,乡镇要经常对两委的干部进行整体培训,特别是农村的两委领导,在思想上、理论上要高人一筹。作为村长支书,不知道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是什么,很不应该。二是要加强干部管理。现在,我们从上而下对各级干部管理比较松散,必须加强管理。现在有些支部书记主任根本不把乡党委书记、乡镇长放在眼里,有什么事直接找市里头,甚至市里头也不找,直接找更大的官。三是要带头示范作用发挥好。也就是打铁必须自身硬。我们要率先发展,要求人民做到的首先要做到,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事。对农村的稳定

问题,村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太重要了。四要牢固树立群众第一观点。我们当官做人,当多大的官,做多大的事,如果人做不好,再大的官,再多的钱都没有用。作为领导来讲,我们一定要坚持群众第一的观点,为群众多考虑,任何事情进行换位思考。中央讲以人为本,就是要坚持群众第一的观点。五是要清正廉洁,公道正派。老百姓对我们各级干部,对我们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要求都很低,公道正派就行,老百姓最怕不公道。我希望我们的干部清正廉洁一点好,对我们的做人,对维护社会稳定有很大的好处。

3、加强对农民的教育。我个人认为,中国的最大问题是在农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九亿农民不富中国就不算富。二是我们对老百姓教育不好,迟早是隐患。要想我们的老百姓富裕,成为维护我们各级领导,成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支持者和维护者,我们就要积极地加强对老百姓进行教育。特别是要给老百姓进行法制辅导,提高老百姓的法律水平。三是要教育我们老百姓具有公德。家有家风,村有村风,要有一个好的村风,必须要求所有村民要有一个好的公德,集体的公益事业大家携起手来,互相帮助,助人为乐。

4、畅通信访渠道。从我们市里边讲,各级领导干部都建立了信访接待日,各乡镇、各部局也有信访接待日,这个我们已经通报给老百姓。通过我们这种畅开信访的渠道,要密切我们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也要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为人民群众撑腰作主。

5、打击黑恶势力和非法组织活动。就全市来讲是这样,村干部来讲也是这样。任何地方不稳定因素的存在和出现,特别是老百姓的越级访,大多因为两委班子不团结,或者一股势力闹下来,另一股势力闹上去,或者通过其他非法手段,要在村里说了话算数的,要在村里面有一席之地的,都要严厉打击,特别是非法组织活动。

6、弘扬正气。作为一级干部来讲,作为一级党委来讲,我们要弘扬正气,支持好的,打击坏的,任何事情都要讲正气,用正义来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

7、加快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希望我们各村一定要增强发展的意识。刚才我讲到十种形式也好,十一个原因也好,这些都是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得加快发展,用发展的成果来解决发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希望我们各村要有这种紧迫感,各家的鼓各家敲,各家的戏各家唱,根据各村的实际,做些有益于人民群众的事,有些有益于构建和谐孝义的事,做一些增加村里实力的事。

8、为基层干部撑腰做主。我们深知,基层干部在一线工作非常不容易,难免在工作的过程中,受点冤受点苦,有很多村干部包括乡干部在内,吃多少苦出多少钱都无所谓,但是就是怕受不明之冤。我在这儿给同志们表一个态:只要是同志们出于公心,做事公道,难免在工作的过程中出一点差错,出一点不是,不管是乡党委、还是市委对同志们都是能理解的。

同志们,我们今后将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和有关机制,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特别是一线工作的同志支持的力度,尽可能为同志们提供一个做好工作的平台,给同志创造一个做好工作的环境,希望我们全市上下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我们提出的争创全国百强县(市)的目标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同志们!

第二篇: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作者:包俊洪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前不久公开发表的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最近,本刊记者就如何理解和贯彻执行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采访了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

记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在我们党和国家以前的文献中也曾多次出现过。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怎样理解中央提出这一要求的时代背景和重大现实意义?

陈锡文:这次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对以前概念的简单重复,而是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从思路看,是要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指导方针更明确。从背景看,是在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村生产力持续发展和农村经营体制日趋完善的新形势下提出来的,发展起点更高。从目标看,这次明确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工作布局更全。从方式看,这次明确要加大国家投入,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并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扶持力度更大。在中国,要真正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当然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既把它作为一个长期发展的方向、又把它作为一项紧迫的现实工作任务,这主要在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现在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至少有这样五方面的原因:

第一,我国农业的基础还不稳固,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我们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和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1%的人口。但是必须看到,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一些制约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仍然没有消除。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搞好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的科技进步,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建设现代农业。

第二,城乡差距呈扩大之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中国是人口大国,且农村人口占大多数。这样的国情决定了要真正消除城乡差距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是,在当前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的背景下,城乡差距呈扩大之势。2005年,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的人均纯收入是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 ∶ 1。同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与城市的差距更大,这是影响农民素质提高的重大制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第三,已经初步具备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条件。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综合国力的明显提高,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条件正日渐具备。2005年,我国GDP已达到18.2万亿元,财政收入3.16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6万亿元。“十五”期间,这几项指标都增长1倍以上。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因此,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已成为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迫切任务。

第四,扩大内需的必然要求。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城乡之间发展不协调,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且也明显制约着国内市场的扩大。2005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在县和县以下实现的部分只占总额的32.9%,将近60%的人口只占不到1/3的商品销售额,这是农村市场难以拓展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我们的外贸依存度一直很高,而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贸易摩擦也不断加剧,市场难以持续扩大。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农村发展的滞后和农民收入增长的缓慢,最终必将成为制约整个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大瓶颈。

第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公正,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农村的事情办好,让农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使农村社会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当前,农村总体是稳定的,干群关系是好的,但也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由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土地承包和拖欠工资等问题造成的矛盾和纠纷屡屡发生,有的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了一些地方的社会稳定。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尽快消除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性因素,努力减少和消除农村的不稳定因素。

记者:请您谈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原则要求。

陈锡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是全面、系统、完整的,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单纯的新村庄建设,概括起来是“五个五”。第一个“五”是五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即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第二个“五”是五个建设方面,即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第三个“五”是五个必须坚持,即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坚持宪法规定的农村基本经营体制不动摇;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等基本原则。第四个“五”是“五要五不要”的工作方式,即要讲究实效,不要搞形式主义;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攀比;要民主协商,不要强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要强求一律;要引导扶持,不要包办代替。第五个“五”是五大目标,即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继续推进。

记者:中央强调要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的民心工程,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当前推进新农村建设要着重为农民解决哪些实际问题?

陈锡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面宽,建设任务繁重,要从实际出发,从农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有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总体来看,目前农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重点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一是加强农村水利建设,让农民喝上安全卫生饮用水。“十一五”期间,我国要着力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二是继续建设农村道路,让农民走上更加顺畅便捷的路。“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加快农村公路建设。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到“十一五”期末基本实现全国所有乡镇通油(水泥)路,东、中部地区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油(水泥)路,西部地区基本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公路。三是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让农民用上清洁卫生的燃料。四是加快农村电力建设,让农民用上经济又有保障的电。

第二,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一是努力改善农村教育条件。“十一五”期间,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逐步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二是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建设。从2006年起,进一步加大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支持力度。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三是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十一五”时期,要基本实现20户以上的已通电自然村全部通广播电视。四是逐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进一步完善农村现有社会保障措施的基础上,根据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要求,“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逐步建立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制度。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要“依法将务工农民全部纳入工伤保险范围,探索适合务工农民特点的大病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办法”。

记者:中央的思路已经明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途径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那么,应当通过哪些具体途径来确保这一思路的贯彻落实、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扎实的成效?

陈锡文:关键是要建立五大机制。

一是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我国目前尚未建立起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稳定的资金来源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2004年,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为11452.4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6.34%;农业贷款余额9843.1亿元,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的5.55%。农村在上述各项资金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与农村人口所占的比例、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相比,显然很不相称。因此,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要把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以及“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在现阶段,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变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重点在“多予”上下功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国家财政支出、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放结构,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扩大公

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2006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增量要高于上年,国债和预算内资金用于农村建设的比重要高于上年,其中直接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的资金要高于上年,并逐步形成新农村建设稳定的资金来源,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长效投入机制。

二是建立党和政府各工作部门合力、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机制。建立高效、协调的工作机制是贯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的重要保证。各级党委要更加自觉地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切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各地区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体制。为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我国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一些经验,把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及时加以规范,有的还可以上升为法律。

三是建立引导农民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依靠自己辛勤劳动建设自己幸福家园的激励机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农村自身活力。要充分发挥国家政策的引导作用,引导和支持农民积极建设好自己的幸福家园。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必须始终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通过发展基层民主,完善“一事一议”和村务公开等制度,保障农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事业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通过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措施,提高农民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觉悟水平和积极性。目前,基层干部和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积极性,这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障。充分发挥好、保护好农民的积极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关键问题。韩国在农村建设方面有比较成功的经验。他们的做法是政府提出指导性建设项目,农民根据自己的需要申请项目支持。江西省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典型发言也讲,他们的主要经验就是干不干、干什么、干多少、怎么干由农民根据需要决定。

四是建立引导全社会力量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参与机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虽然是广大农民,但仅靠农民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党全国的共同行动。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要充分发挥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加大城市经济对农村的辐射,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资源对农村的支持,加大城市科技、教育、医疗等方面对农民的服务。组织城市医疗机构和人员对口支持农村,建立城市医生取得职业资格和晋升职称必须先到农村服务一定期限的制度。鼓励和引导教师及具备教师资格的其他人员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乡村,实施文化下乡、送书下乡等工作,为农民群众创作和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要鼓励各类企业与乡村建立交流关系,进行“一帮一”的支援。提倡社会知名人士、志愿者对乡村进行结对帮扶支援。

五是建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经济和社会管理体制包括许多方面内容,当前农民最为迫切的要求之一,就是五中全会提出的“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农村人多地少,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1990年,在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家庭经营和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分别占75.6%和20.2%,而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上述两者的比重,已变为分别占56.7%和36.0%。尤其是农民人均来自工资性的收入首次突破了千元,也首次超过了来

自种植业的收入。这表明,就业结构和收入来源的变化,对农民收入的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无疑应当通过加快完善市场体制来为农民提供更多、更便利、更公平的转移就业机会。

第三篇: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心得体会

建构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建设和谐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极为重要的的方面。如何建设和谐新农村,没有现存的路子可走,必须要进行探索和创新。围绕如何解决“三农”问题,理论界进行了不少的探索,有的地方也在进行探索性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必须要深入进行探索,作出明确的回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阳东县北惯镇平地村挂点,创造性地提出、并率先地实行的“固本强基工程”,对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新农村”进行了新的、创造性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耀人的成绩,有了明确的答案。张德江书记说:“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加强村委会建设,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村文明进步,促进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我暂且把这个“固本强基工程”名为“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阳东模式”,简称为“阳东模式”,这个模式具有极重要理论价值和普遍的实践指导意义。这个模式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创新模式,它以“固为民之本,强执政之基”为理论指导。“固为民之本,强执政之基”是“三个代表”思想的高度概括,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基础与指导方向。以民为本,是我国传统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大众谋利益,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和谐社会,走上富裕的小康之路,是中国共产党一切活动的根本宗旨。我们党在农村执政的基础是扎根于村民中的基层党支部,这个基层组织带领村民,发展农村经济,奔小康,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充分反映村民的热切愿望,得到村民真诚拥护,是深得民心的,“得民心得天下”,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法律基础。

一、这个模式的建立,首先抓好、加强领导村民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领导班子问题。张德江书记明确的指示说:“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面貌,关键是要把农村的班子建设好。”平地村领导班子建设的第一步,解决党员干部思想不够解放和领导群众致富能力不强的问题,不断地教育干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建立培养干部的教育机制,选派村干部进市、县党校的大专班深造,系统学习理论、村务管理和实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深造,提高了领导成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思想观念从传统的小农经济的模式中解放出来,逐渐树立起市场经济意识,解放了思想,开拓了眼界,增强了村干部领导群众致富的能力。第二步,改变传统的用人机制,采取组织推荐、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选拔录用村的“两委”干部,聘用了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主任助理和村务工作人员等,这就使得有理想、有能力、有才华的人脱颖而出,为建设和谐新农村出力。第三步,为了着眼于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持续发展,必须要培养村级领导班子的后备力量。平地村党支部在“固本强基”思想的指导下,对支部的建设采用了新的教育培养机制,新的党员活动载体,新的发展党员的渠道,这样就能不断的从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的使党支部注入了新鲜血液,加强支部的核心地位和领导力量。为了能够提高村级政权领导成员的管理能力,他们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作制度,使职责明确,有章可循,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也便于村民的监督。建设和谐新农村必须要有强有力领导,必须要发挥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建设和谐新农村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要把存在了几千年的、保守的、简单循环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充满激烈竞争的、面向世界市场的、为消费者服务的、为他人的需要而生产的,要在多元文化的组合中实现其价值的市场经济,这是一场和平的、渐进的、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将会改变村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当前的“三农”问题,其基本的原因是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矛盾造成的。换言之,必须彻底克服小农经济的思想意识、生产方式、经营理念和交往方式,才能使传统的农村实现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同时,也必须实现了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才能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完成和谐新农村的建设。村党支部是“三个代表”思想在农村的体现者与实践者,因此,农村领导班子的建设必然成了极为重要的,不能不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尤其要提高班子的综合素质,提高带领农民致富奔康的能力”,这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关键问题。

二、这个模式,通过“三化并举”,把“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作为“固本强基工程”的终极目标。以工业化为中心,促进产品化和城镇化的建设。平地村“两委”明确提出“工业富村”的发展思路,以万象工业园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先锋,以工业化带动种植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发展生产力,增加农民的收入,使村民富裕起来。

第四篇: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心得体会

建构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建设和谐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极为重要的的方面。如何建设和谐新农村,没有现存的路子可走,必须要进行探索和创新。围绕如何解决“三农”问题,理论界进行了不少的探索,有的地方也在进行探索性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必须要深入进行探索,作出明确的回答。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同志在阳东县北惯镇平地村挂点,创造性地提出、并率先地实行的“固本强基工程”,对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新农村”进行了新的、创造性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的、耀人的成绩,有了明确的答案。张德江书记说:“实施固本强基工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加强村委会建设,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促进农村文明进步,促进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我暂且把这个“固本强基工程”名为“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阳东模式”,简称为“阳东模式”,这个模式具有极重要理论价值和普遍的实践指导意义。

这个模式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创新模式,它以“固为民之本,强执政之基”为理论指导。“固为民之本,强执政之基”是“三个代表”思想的高度概括,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基础与指导方向。以民为本,是我国传统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大众谋利益,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和谐社会,走上富裕的小康之路,是中国共产党一切活动的根。

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才能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完成和谐新农村的建设。村党支部是“三个代表”思想在农村的体现者与实践者,因此,农村领导班子的建设必然成了极为重要的,不能不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尤其要提高班子的综合素质,提高带领农民致富奔康的能力”,这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关键问题。

二、这个模式,通过“三化并举”,把“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作为“固本强基工程”的终极目标。

以工业化为中心,促进产品化和城镇化的建设。平地村“两委”明确提出“工业富村”的发展思路,以万象工业园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先锋,以工业化带动种植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发展生产力,增加农民的收入,使村民富裕起来。这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固本强基工程”以“富民”为根本的任务,体现了“情为民所系,政为民所执,利为民所谋”的宗旨。在我国传统的政治思想文化中,有“富民”的优秀传统。历代儒家都把“富民”作为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之一,早期启蒙思想家唐甄明确得出,“立国这道无他,惟在于富,自古未有国贫而可以为国者。”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行的“富民”政策是受其宗旨所决定的、是自觉的,不只是理论上的探讨,而是付诸实践的。不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不改变传统的增长方式、不发展商品生产,就不能增加社会财富,就不能使村民富裕起来。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使村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使财富分配的公平,这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最基本的物质保障。

三、这个模式,十分重视村务工作的民主管理。领导班子的勤政、廉政和民主化的管理,是建设和谐新农村重要条件。

平地村“两委”对领导班子的勤政和廉政建设,已作出相应的规定。在村务民主管理方面,已经建立了一整套管理的制度:“村民代表议事制度”、“村务情况通报制度”、“村务征求意见制度”、“民主决策制度”、“‘两委干部例会制度”等一系列的民主管理制度。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除了加强“两委”建设之外,对村民的公共事务实行什么样的管理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平地村创建“板凳会议”,使村务管理的人性化、科学化、民主化,让村民参与议政、参与决策、参与管理,有利于广泛地集中群众的智慧,使决策科学化,又能调动群众积极性。更重要的使村民对村务有了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建议权、监督权,使村民有了当家作主的自豪感,这样能使村民心情舒畅地、积极地参加和谐新农村的建设,从而能使“固本强基工程”的目标能顺利实现。

平地村的领导干部实行人性化的管理,认真实行“情为民所系,政为民所执,利为民所谋”的宗旨,组织开展了“百名干部进农户”的活动,深入每家每户,察民情,解民忧;还实行“五包”:包思想教育、包传授致富技术、包解决实际困难、包帮助选准经济项目、包指导家居美化。通过这一系列的人性化管理活动,把党的温暖送进了每个村民的心坎,拉进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增强了村民为实现“固本强基工程”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与党支部同心同德地为实现“固本强基工程”的终极目标而奋斗,这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巨大精神力量。

四、这个模式,十分重视村民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人是社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人的素质对生产力的水平、质量和发展速度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张书记号召平地村的干部和群众:“学政治、学文化、学科技、学技能,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树立远大的理想,继承党的优良传统,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平地村的领导班子,根据张书记的指示,把提高村民的全面素质作为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重要目标来抓,是非常正确的。人的全面素质应该包括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是最基本的工作,平地村十分重视教育,投资建立学校,开办村民“读书室”。文化知识是基础知识,有了文化基础知识才能更好的学习科学技术,掌握生存的本领和致富的能力;人之为人,重要的是要有道德,平地村开办了道德伦理和法律知识培训班,还开展“五好家庭学生评选活动、知识竞赛以及文娱体育活动,通过多种形式来培养村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使全体村民成为有道德的、守法的、文明的人。心理素质应该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基础的,对于外部环境所强制给予的种种挑战和压力的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市场经济是动态的、挑战性的、竞争型的经济,商场是大海,在大海中游泳,没有不遇上风浪的。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求发展、求富裕,一定是有风险,所以一定要有坚强的心理素质。一个心理素质好的人,就是一个坚强的人。

在培养村民的全面素质时,还应该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儒家把“仁、智、勇”看成是天下三种最根本的道德。仁者,爱人,属于道德素质范畴;智,智慧,属于文化素质范畴;勇,战胜自我和一切困难,属于心理素质范畴。人的全面素质,也可以说是应该具有“仁、智、勇”这“天下之三达德”。也就是说,有仁爱之心的、有智慧的、能战胜一切困难的人,也是具有全面素质的人。一切社会财富都是劳动者所创造的,只要村民的素质提高了,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第五篇: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心得体会

建构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建设和谐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极为重要的的方面。如何建设和谐新农村,没有现存的路子可走,必须要进行探索和创新。围绕如何解决“三农”问题,理论界进行了不少的探索,有的地方也在进行探索性的试点,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必须要深入进行探索。

这个模式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创新模式,它以“固为民之本,强执政之基”为理论指导。“固为民之本,强执政之基”是“三个代表”思想的高度概括,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基础与指导方向。以民为本,是我国传统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大众谋利益,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和谐社会,走上富裕的小康之路,是中国共产党一切活动的根本宗旨。我们党在农村执政的基础是扎根于村民中的基层党支部,这个基层组织带领村民,发展农村经济,奔小康,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充分反映村民的热切愿望,得到村民真诚拥护,是深得民心的,“得民心得天下”,这就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法律基础。

一、这个模式的建立,首先抓好、加强领导村民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领导班子问题。

建设和谐新农村必须要有强有力领导,必须要发挥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建设和谐新农村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要把存在了几千年的、保守的、简单循环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充满激烈竞争的、面向世界市场的、为消费者服务的、为他人的需要而生产的,要在多元文化的组合中实现其价值的市场经济,这是一场和平的、渐进的、深刻的革命,这场革命将会改变村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当前的“三农”问题,其基本的原因是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矛盾造成的。换言之,必须彻底克服小农经济的思想意识、生产方式、经营理念和交往方式,才能使传统的农村实现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同时,也必须实现了工业化、产业化和城镇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小农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才能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才能完成和谐新农村的建设。村党支部是“三个代表”思想在农村的体现者与实践者,因此,农村领导班子的建设必然成了极为重要的,不能不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尤其要提高班子的综合素质,提高带领农民致富奔康的能力”,这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关键问题。

二、这个模式,通过“三化并举”,把“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作为“固本强基工程”的终极目标。

以工业化为中心,促进产品化和城镇化的建设。以工业化带动粮食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发展生产力,增加农民的收入,使村民富裕起来。这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物质基础。“固本强基工程”以“富民”为根本的任务,体现了“情为民所系,政为民所执,利为民所谋”的宗旨。在我国传统的政治思想文化中,有“富民”的优秀传统。历代儒家都把“富民”作为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之一,早期启蒙思想家唐甄明确得出,“立国这道无他,惟在于富,自古未有国贫而可以为国者。”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行的“富民”政策是受其宗旨所决定的、是自觉的,不只是理论上的探讨,而是付诸实践的。不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不改变传统的增长方式、不发展商品生产,就不能增加社会财富,就不能使村民富裕起来。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基础上,使村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使财富分配的公平,这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最基本的物质保障。

三、这个模式,十分重视村务工作的民主管理。领导班子的勤政、廉政和民主化的管理,是建设和谐新农村重要条件。

在村务民主管理方面,建立一整套管理的制度:“村民代表议事制度”、“村务情况通报制度”、“村务征求意见制度”、“民主决策制度”、“‘两委干部例会制度”等一系列的民主管理制度。农村基层政权的建设,除了加强“两委”建设之外,对村民的公共事务实行什么样的管理方法,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村民对村务有了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建议权、监督权,使村民有了当家作主的自豪感,这样能使村民心情舒畅地、积极地参加和谐新农村的建设,从而能使“固本强基工程”的目标能顺利实现。

领导干部实行人性化的管理,认真实行“情为民所系,政为民所执,利为民所谋”的宗旨,组织开展了“百名干部进农户”的活动,深入每家每户,察民情,解民忧;还实行“五包”:包思想教育、包传授致富技术、包解决实际困难、包帮助选准经济项目、包指导家居美化。通过这一系列的人性化管理活动,把党的温暖送进了每个村民的心坎,拉进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增强了村民为实现“固本强基工程”的决心和信心,使他们与党支部同心同德地为实现“固本强基工程”的终极目标而奋斗,这是建设和谐新农村的巨大精神力量。

四、这个模式,十分重视村民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人是社会生产力的主要因素,人的素质对生产力的水平、质量和发展速度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号召干部和群众:“学政治、学文化、学科技、学技能,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树立远大的理想,继承党的优良传统,树立艰苦奋斗的精神”;“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人的全面素质应该包括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提高人的文化素质是最基本的工作,人之为人,要使全体村民成为有道德的、守法的、文明的人。心理素质应该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基础的,对于外部环境所强制给予的种种挑战和压力的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市场经济是动态的、挑战性的、竞争型的经济,商场是大海,在大海中游泳,没有不遇上风浪的。要在市场经济的大海中求发展、求富裕,一定是有风险,所以一定要有坚强的心理素质。原创文秘材料,尽在网络络.com网。一个心理素质好的人,就是一个坚强的人。

在培养村民的全面素质时,还应该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儒家把“仁、智、勇”看成是天下三种最根本的道德。仁者,爱人,属于道德素质范畴;智,智慧,属于文化素质范畴;勇,战胜自我和一切困难,属于心理素质范畴。人的全面素质,也可以说是应该具有“仁、智、勇”这“天下之三达德”。也就是说,有仁爱之心的、有智慧的、能战胜一切困难的人,也是具有全面素质的人。一切社会财富都是劳动者所创造的,只要村民的素质提高了,建设和谐新农村的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发达国家农业人口在__%以下,我国高达__%。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国家,必须要实现农村城镇化,这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城镇化的道路应该有自己的民族特色,不要简单重复西方的老路。我国幅员广大,不同地域,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文化背景都有很大的差异,因而不同地域、不同地区的城镇化建设也应该是不同的。平地村的城镇化已经作出了详细的规划。

建设和谐社会,不仅是改革开放发展的现实所需要,更有其深厚的文化基础。当今各国社会、世界都充满着矛盾、斗争、暴力,以至战争,世界极不和谐,为何只有中国提出建构和谐社会、和谐世界?西方文化强调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中国文化则是强调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和谐与合一。儒家用阴阳互补、刚柔相济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问题,十分重视“和为贵”的思想,以建立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为目标。因此,我们在建设和谐新农村时,应该要从传统文化中去吸取其精华,吸取儒家和谐文化的基因。

下载努力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努力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心得

    建构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建设和谐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极为重要的的方面。如何建设和谐新农村,没有现存的路子可走,必须要进行探索和创新。围绕如何解决“三......

    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心得

    建构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建设和谐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极为重要的的方面。如何建设和谐新农村,没有现存的路子可走,必须要进行探索和创新。围绕如何解决“三......

    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心得体会

    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心得体会金堂县赵家镇小学陈伟伟建构和谐社会是全党、全国人民的根本任务,建设和谐新农村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极为重要的方面。如何建设和谐新农村,没有现......

    努力建设山区富裕和谐新农村

    文章标题:努力建设山区富裕和谐新农村**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农村人口数量多、分布散,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境内山高谷深,土地贫瘠,水利条件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设施滞后。作......

    建设富裕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富裕和谐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高立国阿荣旗六合镇东山屯村位于阿荣旗的东北部,距旗政府所在地30公里,有111国道从境内穿过,交通便利。全村6个村民小组,443户,共1864口人,2005年......

    切实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精选范文:切实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共2篇)切实加强村级民主管理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区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 xx年12月22日 党的十六届五中......

    切实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切实加强村级民主管理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区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科 XX年12月22日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雄伟蓝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

    求真务实 扎实工作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求真务实 扎实工作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卞 吉 2006年第6期 ——特别策划 4月23日至25日,省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在汉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俞正......